雨刷器學名,刮水器 WINDSHIELD WIPER刮水器,是安裝在風窗上的重要附件。它的作用是掃除風窗玻璃上妨礙視線的雨雪和塵土。因此,它對于行車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刮水器按其驅動方式可分為機械式、真空式、氣壓式、液壓式和電動式等。現代汽車一般采用電動刮水器,其優點是結構簡單、控制方便。電動刮水器由電機、曲柄、傳動桿、刮臂和刮片組成。電機旋轉時,帶動曲柄和傳動桿工作,使刮臂連同刮片在玻璃上擺動。現代刮水器有三種工作方式:間歇刮水每隔約四秒鐘刮一次,用于蒙蒙細雨中。低速刮水用于中、小雨雪天氣。高速刮水用于大雨、大雪天氣。
發展歷史
編輯自1885年德國卡爾·弗里德利希·本茨(Karl?Friedrich?Benz)發明xxx輛汽車、1908年美國亨利·福特(Henry?Ford)大量生產汽車以來,當時所有的汽車都沒有雨刷這種安全裝置。后來1917年一位美國籍的歐謝(J.?R.?Oishei)在紐約州水牛城的雨夜里駕車,不慎撞傷一名騎著自行車的少年。為了杜絕此類意外再度發生,他發明了一種金屬桿上帶著槽狀橡膠條、以手撥搖的雨刷,透過他成立的特瑞科公司(TRICO,全名為Tri-Continental?Corporation,因電報縮寫成如此)制造銷售。不過以當時的手排汽車而言,一邊開車一邊手動搖著雨刷相當危險,于是他又開發出隨著汽車引擎轉速驅動的幫浦式雨刷,問題是雨刷隨著車速快慢而擺動,塞車或停止時雨刷也隨著停下來。后來他在1917年成功地結合雨刷連桿與馬達,成為現代雨刷的始祖。
刮水器組成
編輯刮水器,具有一個刮水器臂,刮水器臂由一個固定部分及一個設有一體集成的刮水器桿的鉸鏈部分構成,刮水器桿具有一個U形橫截面輪廓及在刮水器桿上通過一個保持彈簧鉸接著一個刮水板,其中保持彈簧的各側壁通過一個用于鉸鏈銷的敞開的套彼此連接及用其突出的內側面導向刮水器桿的外側。本發明提出:該U形橫截面輪廓一直延伸到刮水器桿的自由端,及在該端部區域中該橫截面輪廓的相對的側壁上至少成型有一個橋接片對,其中至少一個橋接片具有向內彎曲的搭片,其中在組裝狀態保持彈簧用至少一個縱向定向的栓插在橋接片對的橋接片之間并與刮水器桿鎖定。
工作方式
編輯現代刮水器有三種工作方式:
間歇刮水:每隔約四秒鐘刮一次,用于蒙蒙細雨中。
低速刮水:用于中、小雨雪天氣
高速刮水:用于大雨、大雪天氣。
內容由隨風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406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