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 ? 制定網絡專法管制網路的國家
- ? 德國,
- ? 適用現行法律的國家:
- ? 主張業者自律的國家:
- ? 方式
- ? 中國網絡審查的背景
- ? 法律依據與規定
- ? 主要法律、法規、司法解釋
- ? 具體依據條款
- ? 法律、法規禁止的網絡內容和網絡行為
- ? 地方立法
- ? 中國網絡審查的措施
簡介
是一種對網絡承載的內容以及網站進行審查,并對部分內容進行過濾、刪除、對網站關閉和過濾等行為,審查通常伴隨對相關人員與組織的行政處理。這里網絡主要指因特網,但對沒有接入它的獨立學術網、企業網等也在政府審查之下。因特網作為一種新興信息媒體,無需經過傳統的出版發行編審就可以直接進入受眾之中,其內容中的違法部分或者不適宜于青少年部分可能造成對社會的負面影響和對政府的挑戰。某些國家和地區的互聯網管理機構制定和施行相關法律,以控制違法內容和不道德內容在網絡傳播。
這一針對網絡內容的審查,并不包括殊如保護國家秘密、企業秘密、研究機構秘密的不受侵入、盜取的信息安全、網絡安全的范疇,主要是對既有網絡內容進行監控,機密資料在網絡上的流傳則在網絡審查的職責之內。
審查制度
互聯網上的信息發布往往不像傳統媒體那樣程序嚴格,內容嚴謹,有些違反法律、有傷風化的信息會對社會造成負面影響,甚至危及國家安全。為此,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的互聯網管理機構都不同程度地制定了相關法律,以控制違法內容和不道德內容在網絡上的傳播,由此便形成了網絡審查制度。互聯網審查制度,簡單的說,就是政府為控制在互聯網上發表的內容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政策。
政府對于任何空間都有控制擴張的本能,網絡審查者的三個主要理由:政治與權力、安全考量和社會規范。在全世界更多的國家中,網路審查過濾對人們了解其周圍發生的事件、他們自己的文化、和世界上其它文化和公共知識都有極大的影響。一旦開始過濾,就會涵蓋很大范圍的內容,而且可以用來擴大政府對網際空間的控制。 網路審查過濾幾乎總是在暗中進行。身為國民的你無法從國家的任何一處得到他們是如何過濾和過濾什么的答案。
內容
網絡審查的內容主要有兩種:色情、暴力、恐怖與政治。
對于色情、暴力、恐怖內容 針對不同人群的道德立場是不同的。成年人是否可以自由獲取色情內容,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因為不同的文化和宗教背景,有著不同的看法。有的國家和地區在法律上不禁止成年人自由獲取色情內容,也有很多國家和地區嚴禁色情內容的傳播。社會對色情內容的態度,與歷史文化宗教背景等等密不可分,禁與不禁取決整體社會的接受程度。但有一點在所有社會是共同的,就是對未成年人和色情內容的隔離。一方面以兒童為色情內容主體在現代社會任何地方都是不被認可的,兒童色情在很多地方是極嚴重的罪行。另一方面,青少年獲取色情內容在任何地方都是被嚴格限制的。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都會采取法律和技術的手段限制青少年取得色情內容,這種限制的本質是保護。反對針對青少年的色情限制,就違反了現代社會普遍的道德準則。
對于政治內容 針對不同的內容不同社會也有不同的立場。對于一般性政治內容,如政治體制的原則性討論,具體政策的批評和建議,大多數社會是允許的。無論是有建設性的理性討論,還是無建設性的情緒發泄,都是有助于社會進步,有利于社會穩定的。限制理性討論,壓制情緒發泄,并不能解決社會矛盾,只能使矛盾越來越嚴重。廣開言路,解決矛盾,才能減少反對的聲音。壓制反對的言論并不會讓它們真正消失。但也有些政治性內容,如極端宗教言論、宣揚種族對立、鼓吹暴力、煽動分裂、危害國家安全等,則在大多數社會不受歡迎。在有的國家和地區,極端宗教言論是不被允許自由傳播的。在有的國家和地區,種族對立、種族歧視的言論被嚴格禁止,越紅線者會面臨社會道德和法律的雙重懲罰。泄露國家機密、危害國家安全的言論自由,在所有國家都不會受到保護。
實施的國家與現狀
網絡審查范圍正在迅速擴大,目前世界各國對網絡內容的管理持兩種態度:一,強制性立法介入;二,勸導性自律規范。一部分國家以制定網絡相關法律政策與規范,期望以保護未成年人為出發點對網絡內容規范;另一部分國家主張透過網絡,政府機制的管制將阻礙網絡快速流通的特性,阻礙科技發展與資訊流通及自由分享精神,將會使網絡使用呈現衰退狀態。目前約有20多個國家有網絡審查的行為。新加坡、澳大利亞、德國、xxx是以獨立的法律來管理網絡內容的刊載、傳播。為世界上少數幾個以政府公權力直接介入網絡內容的管制國家。由于網絡媒體的特性,許多國家不愿意采用直接管制的措施,而是主要對使網絡使用者采取“分級制度”與“業者自律規范”為主。
制定網絡專法管制網路的國家
新加坡,
主張介入網絡管理的國家之一,新加坡最早在1996年7月15日通過了《新加坡網絡管理辦法》,此后《網絡行為準則》,網絡分級授權制度,《網絡內容指導原則》等。
德國,
是全世界xxx個制定“網絡成文法”的國家,1997年《資訊與通訊服務法》,此法為綜合性法案,用于解決網絡傳輸的違法內容。
適用現行法律的國家:
英國,對互聯網內容的規范沒有專門制定管制法律,而是引用現有法律,刑法、猥瑣物出版法(1964年)、公共秩序法(1986年)將網絡內容視為出版物的一種,凡在網絡上散步違反相關規定訊息者均需受到懲罰。英國網絡視察基金會IWF為鼓勵業者自律,于1996年11月與英國兩大網絡ISP提供協會共同制定一份《安全網絡:分級、檢舉、責任》以此作為網絡業者自律基礎。之后全英國50家ISP成立了ISPA協會,共同擬定了一項業者行為守則為業者從業規范,主要為:鼓勵新科技的使用,幫助家長與教師認識新科技,ISP有責任確保內容的合法性等等。
加拿大,對互聯網政策主張對于現行法律(刑法、人權法)的適用性,另一方面也朝主管機關向業者自律性輔導方向發展。加拿大網絡提供者協會CAIP以預先訂立業者行為準則:要求業者主動同政府、國際組織、社團合作以厘清產業責任,遵守現有可用于現有互聯網絡 之法律,如在網絡上散步仇恨的言論依《加拿大人權法》屬違法。
香港,ISP提供商于1997年《規管淫褻及不雅資訊業務指引》要求業者對未成年人保護。目前xxx的網路法律法規并不適用香港。
日本,對于國內互聯網的態度同英國一樣,現行法律為主,以刑法為轄,透過業者自律與技術開發雙管齊下,期望在保護兒童上做出努力。日本通產省、NEC共同開發過濾暴力、色情、犯罪軟件,并研究SMART-CHIPS聰明芯片于電腦與外網連接處以防堵青少年兒童不宜內容。日本郵政省主動邀請日本ISP提供商、業者、開發商、消費者組成自律組織并引進分級制度,待組織成立運作后政府主動退出,完全由民間力量組織監督并自律。
臺灣地區地區同英國一樣。
主張業者自律的國家:
美國,克林頓政府與1996年2月1日制定《通訊內容端正法》稱為《美國電訊傳播法案》規定:未滿18歲的未成年人可以接觸到的電腦服務或裝置上制作、教唆、傳播互聯網色情、猥褻、明顯令人不悅的方式描述生殖器官者將被視為犯罪,將被處以25000美元以下的罰款,兩年以下徒刑或兩者并罰。1998年10月,《兒童線上保護法》限制未滿18歲未成年人瀏覽成人網站。
方式
1.人工審核
2. 網絡防火墻
3. 外國網站白名單制度
4. 網站備案制度
5. 評論審查和實名制
6. 電子郵件審查
7. 短信審查
中國網絡審查的背景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于2009年1月發布了《第2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根據該報告,截至2008年年底,中國上網人數達到2.98億人,寬帶上網人數為2.7億人,手機上網人數有1.176億人。互聯網的普及率達到了22.6%。中國網民規模超過美國,位居世界xxx。中國人上網主要是閱讀信息、網絡游戲、網絡交流與交往、收寄電子郵件,利用網路從事商業活動的人數也在穩步增加。中國的互聯網用戶正以每月5%至6%的速度增長,中國網民人數就很快將達到人口的四分之一,或略超過2億5千萬人左右。有部分專家認為“對于個人通訊和特別是來自海外的信息,從創建互聯網的xxx天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就開始了網絡審查。”[來源請求]近年來,多部為互聯網制定的法律也開始在中國實行。
以互聯網和數碼技術為基礎的新媒體給中國的發展帶來機遇,但卻給當局的言論控制帶來挑戰,也使中xxx產黨這個執政黨的封閉式管理產生難題。[來源請求]
2005年4月,由哈佛法學院、劍橋大學和多倫多大學共同組建的“開放網絡促進會”(OpenNet Initiative)發表了一份關于中國網絡封鎖的研究報告。報告稱:“中國的網絡過濾系統是全世界最發達的。比起其他有些國家的類似系統,中國的網絡過濾范圍廣,手法細致,并且效果顯著。整個制度包括多層次的法律限制和技術控制,牽扯到眾多的國家機構,以及成千上萬的政府職員和企業員工。”
前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在2000年接受邁克·華萊士專訪時說:“我希望人們將從網上學習很多有用的事情,但無論如何,網上有時也有不健康的東西,特別是網上的色情內容──對我們的年輕人傷害很大。”“我們需要有所選擇,我們希望盡可能地限制對中國發展無用的信息。”[1]
有觀點認為金盾工程是由前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江澤民的長子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網通董事江綿恒所籌建與負責。[2]而實施網絡審查最重要的設備防火長城,其關鍵部分的設計師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北京郵電大學校長方濱興,他也被網民稱之為“中國防火墻之父”。
法律依據與規定
中國政府對網絡內容進行審查的原因和方式是多樣、多層次、跨部門的,對網絡的審查是從“互聯網接入服務提供者”到“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的責任。中國對國內網站實行審查的具體法律依據詳見外部資料中法規一覽[3]。
主要法律、法規、司法解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
《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
《互聯網電子公告服務管理規定》
《互聯網站從事登載新聞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互聯網出版管理暫行規定》
《互聯網文化管理暫行規定》(2003年7月1日)
《關于網絡游戲發展和管理的若干意見》
《互聯網IP地址備案管理辦法》(2005年3月20日)
《非經營性互聯網信息服務備案管理辦法》(2005年3月20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利用互聯網、移動通訊終端、聲訊臺制作、復制、出版、販賣、傳播淫穢電子信息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中國互聯網行業自律公約》(2002年4月24日)
《互聯網站禁止傳播淫穢、色情等不良信息自律規范》(2004年6月10日)
《中國互聯網網絡版權自律公約》
《互聯網著作權行政保護辦法》(2005年5月30日)
《互聯網醫療衛生信息服務管理辦法》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管理辦法》
《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保密管理規定》(2000年1月1日)
《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
《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管理暫行規定》
《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
《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
《關于互聯網中文域名管理的通告》
具體依據條款
2000年12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的《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第七條
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要采取積極措施,在促進互聯網的應用和網絡技術的普及過程中,重視和支持對網絡安全技術的研究和開發,增強網絡的安全防護能力。有關主管部門要加強對互聯網的運行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宣傳教育,依法實施有效的監督管理,防范和制止利用互聯網進行的各種違法活動,為互聯網的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從事互聯網業務的單位要依法開展活動,發現互聯網上出現違法犯罪行為和有害信息時,要采取措施,停止傳輸有害信息,并及時向有關機關報告。任何單位和個人在利用互聯網時,都要遵紀守法,抵制各種違法犯罪行為和有害信息。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依法嚴厲打擊利用互聯網實施的各種犯罪活動。要動員全社會的力量,依靠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保障互聯網的運行安全與信息安全,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
《中國互聯網行業自律公約》第十條
互聯網接入服務提供者應對接入的境內外網站信息進行檢查監督,拒絕接入發布有害信息的網站,消除有害信息對我國網絡用戶的不良影響。
根據公安部33號令《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第五條規定
第五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利用國際聯網制作、復制、查閱和傳播下列信息:
(一)煽動抗拒、破壞憲法和法律、行政法規實施的;
(二)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的;
(三)煽動分裂國家、破壞國家統一的;
(四)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破壞民族團結的;
(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實,散布謠言,擾亂社會秩序的;
(六)宣揚封建迷信、淫穢、色情、賭博、暴力、兇殺、恐怖,教唆犯罪的;
(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八)損害國家機關信譽的;
(九)其他違反憲法和法律、行政法規的。
從而導致在互聯網上查閱違法信息也為違法 [7]。而這些被稱為“法律”的文件,本身存在合法性爭議問題。
2008年1月31日起施行的《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規定
申請從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的,應當具備法人資格,為國有獨資或國有控股單位,且在申請之日前三年內無違法違規記錄。亦即互聯網視聽服務的企業必須為國有,非國有獨資或者國有控股企業不能再經營互聯網視聽服務。
此規定一出就引發了對其合理及合法性的質疑 [4][5]。
法律、法規禁止的網絡內容和網絡行為
反對憲法確定的基本原則的;
危害國家統一、主權和領土完整的;
煽動抗拒、破壞憲法和法律、行政法規實施的;
泄露國家秘密,危害國家安全或者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的;
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破壞民族團結,或者侵害民族風俗、習慣的;
破壞國家宗教政策,宣揚邪教、迷信的;
散布謠言,擾亂社會秩序,破壞社會穩定的;
宣傳淫穢、賭博、暴力或者教唆犯罪的;
侮辱或者誹謗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
危害社會公德或者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
損害國家機關信譽的;
煽動非法集會、結社、游行、示威、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的;
以非法民間組織名義活動的;
含有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其他內容的。
來源;《我們的防火墻:網絡時代的表達與監管》(李永剛 著)p76-77,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
地方立法
2007年12月20日,廣東省十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六次會議上通過《廣東省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草案修改三稿)》。其中規定:
在發生重大突發事件,危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及社會穩定的緊急情況下,可以采取二十四小時內暫時停機、暫停聯網、備份數據等措施。
中國網絡審查的措施
中國因特網服務提供商中國電信在當用戶輸入錯誤或無法解釋的網址時就會顯示旗下互聯星空114網站,但此網站的內容不雅
1995年以來,中國政府已經頒布了60多項法規來規范互聯網活動。在2000年代初政治狀況比較敏感的日子,政府要求網管對法--輪--功和六--四等題材的政治站點進行嚴格封鎖,對國內日益泛濫的色情信息卻還沒有顯示出足夠的關心與重視。[來源請求]自2004年中,這種情況開始有所改變,有關當局開始大力打擊網上色情。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4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