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國旗

呈A2" class="innerlink" title="長方形" target="_blank">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旗面由三個平行相等的豎長方形相連意大利國旗構成,從左至右依次為綠、白、紅三色。意大利原來國旗的顏色與法國國旗相同,1796年才把藍色改為綠色。據記載,1796年拿破侖的意大利軍團在征戰中曾使用由拿破侖本人設計的綠、白、紅三色旗。1946年意大利共和國建立,正式規定綠、白、紅三色旗為共和國國旗。
國徽
呈圓形。中心圖案是一個帶紅邊的五角星,象征意大利共和國;五角星背后是一個大齒輪,象征勞動者;齒輪周圍由橄欖(oliva)枝葉和樹" target="_blank">橡樹葉環繞,象征和平與強盛。底部的紅色綬帶上用意大利文寫著“意大利共和國”(Repubblica Italiana)。
國球
足球(calcio)或(football)。
全國性節日
獨立日:3月17日(1861年)。
國慶日:6月2日(1946年)。
全國解放日:4月25日(1945年)。
國花
雛菊(margherita:也是一種由奶酪,番茄醬和羅勒制成的比薩餅的名字)。
環境氣候
303138平方公里。位于歐洲南部,包括半島" href="index.php?doc-innerlink-%E4%BA%9A%E5%B9%B3%E5%AE%81%E5%8D%8A%E5%B2%9B">亞平寧半島以及西西里島、撒丁島等島嶼。北以阿爾卑斯山為屏障與法國、瑞士、奧地利和斯洛文尼亞接壤,東、西、南三面臨地中海的屬海亞德里亞海、愛奧尼亞海" href="index.php?doc-innerlink-%E7%88%B1%E5%A5%A5%E5%B0%BC%E4%BA%9A%E6%B5%B7">愛奧尼亞海和第勒尼安海。海岸線長約7200多公里。全境4/5為山丘地帶。有阿爾卑斯山脈和亞平寧山脈。
意、法邊境的勃朗峰海拔4810米,居歐洲第二;有著名的維蘇威火山和歐洲xxx的活火山——埃特納火山。xxx河流" href="index.php?doc-innerlink-%E6%B2%B3%E6%B5%81">河流是波河。較大湖泊有加爾達湖、馬焦雷湖等。
大部分地區屬亞熱帶地中海式氣候。年平均氣溫1月2~10℃,7月23~26℃。年平均降水量500~1000毫米。
人口
5788.82萬萬(2003年底)。94%的居民為意大利人,少數民族有法蘭西" href="index.php?doc-innerlink-%E6%B3%95%E5%85%B0%E8%A5%BF">法蘭西人、拉丁人、羅馬人、弗留里人等。講意大利語,個別地區講法語和德語。大部分居民信奉天主教。
行政區劃
全國劃分為20個行政區,共103個省,8088個市(鎮)。
20個行政區是:皮埃蒙特、瓦萊達奧斯塔、倫巴第、特倫蒂諾上阿迪杰、威尼托、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亞、利古里亞、艾米利亞、羅馬涅、托斯卡納、翁布里亞、拉齊奧、馬爾凱、阿布魯齊、莫利塞、坎帕尼亞、普利亞、巴西利卡塔、卡拉布里亞、西西里島、撒丁島。
歷史
公元前2000至前1000年,不斷有印歐民族遷入。公元前27年至476年為羅馬帝國時期。11世紀諾曼人入侵意南部并建立王國。12-13世紀分裂成許多王國、公國、自治城市和小封建領地。
從16世紀起,意先后被法國、西班牙、奧地利占領。1861年3月建立意大利王國。1870年9月王國軍隊攻克羅馬,最終完成統一。1914年xxx次世界大戰爆發,意大利先中立,后站在英、法、俄協約國一邊對德奧宣戰,并取得勝利。
1922年10月31日,墨索里尼組成新政府,開始推行法西斯統治。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意大利起初中立,及至德國在法國取勝,乃于1940年6月 加入德國一方向英、法宣戰。1943年7月墨索里尼被推翻。同年9月3日,由國王任命的巴多利奧內閣同協約國簽定停戰協定,意大利無條件投降,10月對德宣戰。1946年6月舉行公民投票,正式宣告廢除君主制,成立意大利共和國。戰后意政府更迭頻繁,但政府的內外政策具有相對穩定性和連續性的特點。
政治
主要政黨
意大利力量黨(ForzaItalia)
1994年1月由西爾維奧·貝盧斯科尼(SilvioBerlusconi)創建。該黨于1994年3月全國大選前組建,其主要力量來自貝盧斯科尼領導的菲寧韋斯特集團和原傳統執政黨衰落后分化出來的部分力量。取得了同年3月全國大選(得票21%)和6月歐洲議會選舉的勝利,成為意政壇舉足輕重的政治力量。在1996年的大選中力量有所下降,得票率僅為20.6%;在2000年4月意地方選舉中力量明顯加強。在2001年全國大選中獲勝,得票率高達29.5%,成為全國xxx大黨。2000年黨員登記人數30萬人。
意大利左翼民主黨(PartitoDemocraticodellaSinistraItaliana)
前身為1921年成立的意大利xxx,1991年改為此名。該黨1947年之后一直為意主要反對黨,具有完整的組織機制和比較廣泛的群眾基礎。在1996年4月的大選中,該黨得票21.2%,成為執政聯盟的中堅力量。1998年2月該黨率先倡議并推動建立了在暫不解散各自組織前提下,由左民黨、工黨、共和黨左翼、團結xxx人、基督教社會運動等五支左翼力量組成的“左翼民主人士黨”(DemocraticidiSinistra)的新政黨。黨員67萬人(2000年)。2000年1月,該黨在都靈召開一大,選舉韋爾特羅尼(WalterVeltroni)全國書記,達留任主席。在2001年全國大選中,左民黨僅獲16·6%的選票,跌至歷史最低點,失去執政地位。同年11月,該黨在佩薩羅召開二大,選舉法西諾(PieroFassino)為總書記,達萊馬留任主席。
雛菊聯盟(Margherita)
由人民黨" href="index.php?doc-innerlink-%E6%84%8F%E5%A4%A7%E5%88%A9%E4%BA%BA%E6%B0%91%E5%85%9A">意大利人民黨(PPI)、民主人士黨(Democratici)、意大利革新黨和歐洲民主聯盟(UDEUR)等中左陣營的中間黨派組成。在2001年全國大選中獲選票14.5%。xxx為原羅馬市長、中左聯盟的總理候選人佛朗切斯科·盧泰利(FrancescoRutelli)。
民族聯盟(AlleanzaNazionale)
前身是成立于1946年的原意大利社會運動─國家右派,因其極右色彩而處境較為孤立。1993年底啟用現名。改革后以較溫和的面孔出現,其力量迅速擴大。1994年3月大選中得票13·5%,并首次入閣參政。1998年2月召開綱領大會,明確宣布割斷與法西斯歷史的關系,致力于樹立新右翼政黨形象。2000年黨員登記人數53.2萬。在2001年6月大選獲得12%的選票,重返執政地位。該黨xxx姜佛朗科·菲尼出任副總理。
意大利重建xxx(PartitodellaRifondazioneComunistaItaliana)
1991年12月在原意大利xxx部分力量基礎上重新組建。該黨堅持傳統的左翼意識形態,強調維護廣大勞動者、特別是中下層群眾的利益。1996年大選中獲得8.6%的選票,成為中左聯盟議會多數不可缺少的力量。2000年重建共黨員人數為9萬。2001年大選中,重建共退出中左聯盟獨立參選,得票率為5%。總書記法烏斯托·貝爾蒂諾蒂(FaustoBertinotti)。
北方聯盟(LegaNord)
原名倫巴底聯盟,成立于1984年4月,該黨代表廣大中小企業的利益,主張聯邦主義和地方自治,其力量和影響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區。在1996年大選中,得票率高達10.1%。后由于該黨把聯邦制主張推向極端,大搞分裂意大利的活動,因而受到意政府、議會及廣大公眾輿論的強烈反對,影響力和支持率有所下降。該黨在2000年地方選舉時放棄分離主義。在2001年大選中得票率僅為3.9%,但由于加入中右聯盟而入閣參政。書記翁貝托·博西(UmbertoBossi)。
白花聯盟(Biancofiore)
是由天主教民主中心(CCD)和團結基督教民主人士(CDU)兩個右翼陣營的中間黨派組成,領袖分別是皮埃爾·費爾迪南多·卡西尼(PierFerdinandoCasini)和羅可·布蒂利奧內(RoccoButtiglione)。該聯盟在1996年和2001年兩次選舉中分別獲得5.8%和3.2%的選票。
政要
喬治·納波利塔諾:總統。1925年出生出生,意大利政治家。1953年,28歲的納波利塔諾首次當選意大利眾議院議員。此后,他多次當選議會議員,并在眾議院多次擔任意共黨團主席。1992年6月至1994年4月,納波利塔諾任眾議院議長。1996年至1998年,他任政府內政部長。2005年,納波利塔諾被意大利總統錢皮任命為終身參議員。他還先后兩次被選為歐洲議會議員,曾任歐洲議會憲法事務委員會主席。2006年5月,納波利塔諾當選新一屆總統,15日宣誓就職,成為戰后意大利第11任總統。馬里奧·蒙蒂:總理。于1943年3月19日生于意大利倫巴第大區瓦雷澤市,是意大利著名的經濟學家、教授、政治家,是意大利終身參議員。1999年-2004年擔任歐盟競爭專員,也稱反壟斷專員,當時他的前任卡雷爾·馮邁爾特打電話向他表示祝賀,稱他為歐洲權力xxx的人。他一直提倡修改歐洲反壟斷法規,并呼吁由他負責的競爭委員會在處理跨國并購業務方面擁有更大的權力。擔任歐盟委員會負責競爭事務的委員時他因成功阻止了通用電氣收購霍尼韋爾公司而樹立了聲望。蒙蒂是米蘭博科尼大學校長、布魯塞爾歐洲與全球經濟研究所名譽主席。他是意大利最受尊崇的人物之一,被認為是領導一屆技術專家型政府的絕佳人選,將挑起推動經濟改革的重擔。2011年11月13日總統納波利塔諾任命他為意大利第63屆總理。
憲法
現行憲法是1947年12月22日由立憲大會通過。憲法規定意大利是一個建立在勞動基礎上的民主共和國。總統對外代表國家,由參、眾兩院聯席會議選出。總理由總統任命,對議會負責。議會是最高立法和監督機構,由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兩院具有同等權力,各自可通過決議,但兩院決議相互關聯。除少數終身參議員外,參、眾議員均由普選產生,任期5年。議會的主要職能是:制定和修改憲法和法律,選舉總統,審議和通過對政府的信任或不信任案,監督政府工作,討論和批準國家預算、決算,對總統、總理、部長有彈劾權,決定xxx狀態和授予政府必要的政治決定權力等。在總統選舉和宣誓就職等特殊情況下,兩院舉行聯席會議。
司法
最高司法委員會是最高司法權力機構,擁有獨立司法體制和任命法官的權力,有法官的任命、分配、調遣、提升和規定措施等項權力。由33人組成,總統任主席,最高法院院長和總檢察長為當然成員。其他成員由議會選舉的10位委員(律師和司法教授)和全體法官選出的20位法官組成,任期4年,不得連任和兼職。憲法法院主要是檢查和監督法律條文是否符合憲法,由15名法官組成,任期9年,不得兼職,享有豁免權。此外,還依次設有地方調解法官、初審法院(輕罪)、法庭、初審法院(負責民事和刑事案件)、上訴法院、審計院(主管公共賬目和養老金)等。
外交
意對外政策的基本點是立足西歐,積極推動歐洲一體化進程,主張歐洲應有共同的外交和防務政策;依靠北約,重視同美國的傳統關系;強調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主張世界多極化和加強地區性合作;認為聯合國應在世界新格局中發揮主導作用。
與中國關系
1970年11月6日,意大利與中國建交以來。雙邊關系發展順利,高層互訪不斷。意大利佩爾蒂尼總統、卡爾法羅總統、阿馬托總理等曾先后在任內訪問中國。中國李先念主席、江澤民主席、李鵬總理、朱镕基總理等也曾先后應邀訪問過意大利。2003年10月,意大利前總理貝盧斯科尼來華進行正式訪問。2004年5月,溫家寶總理對意大利進行正式訪問,雙方簽署聯合公報,決定建立中意政府委員會。2004年12月,錢皮總統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 中意友好合作將更上一層樓。
軍事
總統為xxx部隊最高統帥。總理對國防政策及軍隊建設負有全部責任。最高國防委員會為國防決策機構,總統任主席。國防部為最高軍事行政機關,負責xxx力量的建設和管理。國防參謀部為最高軍事指揮機構,下轄陸軍、海軍、空軍參謀部和憲兵總部。參謀長委員會為國防部最高咨詢機構,成員有國防參謀長、三軍參謀長、國防秘書長和憲兵部司令,由國防參謀長任主席。國防體制是以國防部長(文官)為首,國防參謀長和國防秘書長分別主管軍事和后勤管理的雙軌制。意大利是歐盟和北約成員。北約南歐盟軍5個司令部均設在意大利境內。美國在意還設有許多軍事基地和設施。2004年7月,意大利眾議院通過軍事改革法案。按照法案,意大利實施了一百多年的義務兵役制度將從2005年1月1日起取消 。
經濟
同其他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意大利存在著資源貧乏、工業起步較晚的劣勢。礦產資源僅有水力、地熱、天然氣、大理石、汞、硫磺等資源,還有少量鉛、鋁、鋅和鋁礬土等。
工業主要以加工工業為主,所需能源和原料依賴外國進口,工業產品的1/3以上供出口。國家參與制企業比較發達,意大利的原油年加工能力為1億噸左右,有“歐洲煉油廠”之稱;鋼產量居歐洲第二;塑料工業、拖拉機制造業、電力工業等也位居世界前列。伊利、埃尼和埃菲姆三大國營財團掌握著經濟命脈,在全國工業產值中約占1/3,經營范圍涉及鋼鐵、造船、機械、石油、化工、軍火等部門。
中小企業在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近70%的國內生產總值由這些企業創造,因此被世人稱為“中小企業王國”。在制革、制鞋、紡織" href="index.php?doc-innerlink-%E7%BA%BA%E7%BB%87">紡織、家俱、首飾、釀酒、機械、大理石開采及電子工業等部門均占優勢,具有專業化程度高、適應能力強、勞動力安排富于伸縮性和產品出口的比例大等優點。以家庭式微型企業為主的“地下經濟”十分繁榮,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5%。農業可耕地面積約占全國總面積的10%。
意大利旅游資源豐富,氣候濕潤,風景秀麗,文物古跡很多,有良好的海灘和山區,公路四通入達,旅館多為中小型。旅游業發達,旅游收入是彌補國家收支逆差的重要來源。旅游業營業額達150萬億里拉(約合714億多美元),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凈收入約53萬億里拉(約合252億多美元)。
對外貿易是意大利經濟的主要支柱,外貿連年順差,是繼日本、德國之后世界第三大貿易順差國。進口主要以石油、原料和食品等為主,出口以機械設備、化工產品、家用電器、紡織、服裝" href="index.php?doc-innerlink-%E6%9C%8D%E8%A3%85">服裝、皮鞋" href="index.php?doc-innerlink-%E7%9A%AE%E9%9E%8B">皮鞋、金銀首飾等輕工產品為主。國外市場主要在歐洲,進出口主要對象為歐盟和美國。
交通運輸
意大利交通運輸系統屬于世界最完善的交通系統之一,意大利領土面積排世界71位。但國內各種交通運輸系統建筑長度總和位于世界前20,人均擁有交通路線長度則處于世界前十。
公路:其中國內運輸主要依靠公路,也是意大利交通系統中最令人滿意的運輸類別。其公路系統是歐洲最發達最高效的公路系統之一。意大利每平方公里面積公路密度位居歐洲第三,但總長度份額驚人的占據歐洲44國整個公路網總和的16,.2%。其中國家高速公路全長達6600公里,在歐盟排第四。
鐵路:意大利鐵路網星羅棋布,共有火車站3500多個。鐵路線路有很多隧道,其中與瑞士的森皮奧內隧道長19.8公里,是世界xxx長鐵路隧道。意大利鐵路全長16356公里與英國相當,排歐洲第三,占據歐洲鐵路總長度10.7%的份額。每年運載旅客4.73億人次,貨物8700萬噸。此外,意大利也是世界發展高鐵項目最早的國家之一。1992年已建成羅馬與佛羅倫薩之間的高鐵,2004年意大利高鐵總長度達1525公里,完成國內高鐵網絡的建設。目前意大利與法國正在投入85億歐元修建歐洲xxx的跨國高鐵,連接法國的里昂和意大利都靈,預計2023年完工。
空運:意大利空運系統也較為發達。近年來空運人次高達一億人次。貨物接近80萬噸。意大利航空運輸先天條件優越,至歐洲和地中海主要首都城市的飛行時間均不超過3小時,國內航線十分密集,從北部到南部飛行所需時間不超過1小時。意大利大小機場目前總數為98個,其中主要機場有羅馬的菲烏米奇諾,米蘭的利納特、馬爾奔薩,都靈的卡塞萊等。
水運:意大利水運系統也非常發達,其中占主要地位為海運,意大利近8000公里漫長的海岸線上分布著148個xxx小小的港口,主要港口則有熱那亞港(地中海第二大港)那不勒斯港(意大利xxx客運港)塔蘭托港(地中海xxx軍事港口)。全國港口年客流量高達9000萬,年貨物吞吐量為463億噸;擁有280公里停泊船塢,55萬艘船只;意大利國內水運(運河和河道)不占優勢,目前長度為1500公里。
文化
提起文明古國意大利,人們立刻會聯想到歷史上煊赫一時的古羅馬帝國、1900年前毀于一旦的龐貝古城、聞名于世的比薩斜塔、文藝復興的發祥地佛羅倫薩、風光旖旎的水城威尼斯、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古羅馬競技場……
公元14-15世紀,意大利文藝空前繁榮,成為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發源地,但丁、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伽里略等文化與科學巨匠對人類文化的進步作出了無可比擬的巨大貢獻。如今,在意大利各地都可見到精心保存下來的古羅馬時代的宏偉建筑和文藝復興時代的繪畫、雕刻、古跡和文物。
意大利豐厚的文化藝術遺產是國家的瑰寶,也是發展旅游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四通八達的海陸空交通網、與旅游資源配套的服務設施以及滲透在人民生活各個層面的文化內涵每年都吸引三、四千萬外國游客前往意大利。旅游業因此成為意大利國民經濟的支柱。意大利總統府花園向公眾免費開放
新聞出版
主要報紙有:《晚郵報》、《共和國報》、《新聞報》、《體育報》、《24小時太陽報》、《信使報》、《今日報》、《小報》。另外,還有一些地方報和主要政黨的機關報。主要綜合性期刊有:《展望》周刊、《快報》周刊、《時代》周刊、《歐洲人》周刊和宗教性期刊《基督教家庭》。
安莎通訊社于1945年建立,是意xxx的通訊社。廣播電視公司" href="index.php?doc-innerlink-%E6%84%8F%E5%A4%A7%E5%88%A9%E5%B9%BF%E6%92%AD%E7%94%B5%E8%A7%86%E5%85%AC%E5%8F%B8">意大利廣播電視公司屬國營伊利集團,向郵電部負責。廣播電臺有3套節目,年播音1.8萬多小時;有3個電視臺,年播節目6000小時。此外,意還有大量私營廣播電臺和電視臺。
汽車
意大利汽車工業源頭之旅--從概念到樣車
有一種現象,就是許多汽車企業都在標榜自己的產品是出自于意大利設計大師之手。廠家和消費者都對其頂禮膜拜,無尚崇敬。其實這也不無道理,據稱歐洲50%的汽車專利是出自意大利設計師之手。不僅如此,在全球汽車跨國企業的許多車型中,尤其是在xxx豪華車、跑車領域中,幾乎處處都有意大利設計的影子。
意大利設計,中國價格
在皮埃蒙特,類似具備以上設計開發功能的企業還有若干家。他們都各具特色。如G.R.、Grafica Ricerca Design公司就具有集成解決方案的能力。其中包括了概念設計、數碼分析、金屬及樹膠模具成型及樣車制造,甚至還可包括品牌形象設計、市場宣傳等服務。據其稱,曾為國內哈飛A級車路寶、C級車賽豹和奇瑞雙門跑車等做過車身設計。不僅如此,該公司還曾為菲亞特C級車、法拉利550 Maranello等項目做過設計。
當然其所有前提是所提供的設計必須能按客戶的要求通過相關標準認證。類似這種提出自己產品的性價比是最適合中國市場的企業,還有一家名為Promec Automotive的發動機研發公司。其業務范圍包括了發動機基本部件的工程設計和虛擬分析、模具研發、鑄造、精加工,標準認證等等。他們稱除了其造價低之外,時間也是最快的。該公司與國內沈陽新光華翔、奇瑞等公司均有合作項目。
美食
意大利面,又稱之為意粉,是西餐品種中國人最容易接受的。作為意大利面的法定原料,小麥" href="index.php?doc-innerlink-%E6%9D%9C%E5%85%B0%E5%B0%8F%E9%BA%A6">杜蘭小麥是最硬質的小麥品種,具有高密度、高蛋白質" href="index.php?doc-innerlink-%E8%9B%8B%E7%99%BD%E8%B4%A8">蛋白質、高筋度等特點,其制成的意大利面通體呈黃色,耐煮、口感好。所以,正宗的原料是意大利面具有上好口感的重要條件。
除此之外,拌意大利面的醬也是比較重要的。一般情況下,意大利面醬分為紅醬(Tomato Sauce)、青醬(Pesto Sauce),白醬(Cream Sauce)和黑醬(Squid-Ink Sauce)。紅醬是主要以蕃茄為主制成的醬汁,目前是見得最多的;青醬以羅勒、松子粒、橄欖油等制成的醬汁,其口味較為特殊與濃郁;白醬以無鹽奶油為主制成的醬汁,主要用于焗面、千層面及海鮮類的意大利面;黑醬是以墨魚汁所制成的醬汁,其主要佐于墨魚等海鮮意大利面。
旅游
景點介紹
(Piazza del Colosseo)
羅馬斗獸場科洛塞競技場(又譯羅馬斗獸場)是羅馬時代最偉大的建筑之一,也是保存xxx的一座圓形競技場。位于威尼斯廣場的東南面,羅馬城中奧勒利安城墻內。古城結構保存良好,為世界典范。
斗獸場是世界八大名勝之一,也是羅馬帝國的象征。這座巨大的露天劇場叫做弗拉維奧劇場,因為它是由弗拉維奧家族的幾位皇帝建造的。通常,人們稱之為科洛塞。斗獸場的外觀像一座龐大的碉堡,占地20000平方米,圍墻周長527米,直徑188米,墻高57米,相當于一座19層現代樓房的高度,場內可10.7萬觀眾。像所有羅馬的建筑一樣,其基本結構是拱券結構,一系列的拱、券和恰當安排的橢圓形建筑構件使整座建筑極為堅固。這是當年用斗獸、英競技、賽馬、戲劇和歌舞表演的場地。這座雄偉的建筑堪稱建筑的楷模。是建造在一片凹地上的宏偉建筑。尼祿時代,這一凹地是尼祿金殿花園里的一個人工湖。
阿波羅神殿中心廣場
阿波羅神殿中心廣場,也稱公共廣場(Foro),這里曾經是昔日龐貝的政治、經濟、宗教中心,廣場上的方形會堂(Basilica)還殘留著一些磚砌的圓柱底座,此處是以前的法院與商業交易場所。會堂的對面是一座阿波羅神殿,里面的48根科林斯式的圓柱保存完好,還有許多精美的壁畫。廣場北側有一座背對著維蘇威火山的丘比特神殿(Tempio di Jupiter),可以清楚的眺望維蘇威火山,也是游覽的重點之一。
廣場上的方形會堂(Basilica)還殘留著一些磚砌的圓柱底座,此處是以前的法院與商業交易場所。會堂的對面是一座阿波羅神殿(Tempio di Apollo),里面的48根科林斯式的圓柱保存完好,還有許多精美的壁畫。廣場北側有一座背對著維蘇威火山的丘比特神殿(Tempio di Jupiter),可以清楚的眺望維蘇威火山。
羅馬廣場
威尼斯廣場到大圓形競技場之間巨大的羅馬廣場(Foro Romano),曾經是羅馬時代市民生活的中心。從皇家法院大街過去,右側排列著的圓柱就是艾米烏斯的長方形大會堂。公元前179年建成,人們曾經把這里作為金融中心進行過商業交易。公元410年西哥特人占領羅馬時發生了火災,當時燒溶化的貨幣的遺跡現在仍然殘留著。西面磚砌的四層建筑物是元老院,是共和制時代政治的最高機關。凱撒大帝曾在此院前發誓:“布魯塔斯,我誓死要殺掉你!”元老院前帶有屋頂的遺跡是羅馬的創始者羅慕洛的陵墓。陵墓前面是塞維路斯大帝的凱旋門。這座高21米、寬25來的凱旋門,是塞維路斯大帝在東方邊境取得勝利后于公元203年修建的。凱旋門正面左側的細長的臺座是演講臺,曾經有奇克羅等雄辯家在這里極盡嘴舌之能事。左側深處的8根圓柱,是羅馬的農神撤托路努斯的神殿,當時被人們視為最重要的神殿。在12月祭祀農神的日子,奴隸被允許跟主人同樣開懷暢飲。人們互相贈送禮品,據說這就是圣誕節傳統的由來。原來的神殿建造于公元前5世紀,現存的圓柱是4世紀重建的。
從這里穿過弗奧羅中央的道路就是“神圣大道”。它的右邊是現在已經完全變成了廢墟的凱撒的大會堂。
許愿池
許愿池是十八世紀建筑師沙爾威(Nicolo Salvi)的杰作,噴泉位在三條街的交叉口,Trevi即是指此意。這個雄偉的噴線雕刻敘述的是海神的故事,背景建筑是一座海神宮,中間立著的是海神,兩旁則是水神,海神宮的上方站著四位少女,分別代表著四季。
噴泉的設計者是沙維(Salvi),于1762年才完工,因此是羅馬噴泉中比較年輕的一座。噴泉建筑完全采左右對稱,在中央立有一尊被兩匹駿馬拉著奔馳的海神像,海神像是在1762年雕刻家伯拉奇(Pie- tro Bracci)的設計。在海神的左右兩邊各立有兩尊水神,右邊的水神像上,有一幅「少女指示水源」的浮雕,而浮雕上面有四位代表四季的仕女像。
米蘭大教堂(Duomo del Mialno)
雄踞在意大利米蘭市中心的米蘭大教堂亦稱圣母降生教堂,于公元1386年開工建造,1500年完成拱頂,1774年中央塔上的鍍金圣母瑪麗亞雕像就位。1897年最后完工,歷時五個世紀。不僅是米蘭的象征,也是米蘭的中心。拿破侖曾于1805年在米蘭大教堂舉行加冕儀式。
威尼斯(Venezia)
既有世上xxx的溫柔,又不乏歷史上地中海xxx的高雅風景,東西方的橋梁。這座建于公元5世紀的世界著名城市位于意大利東北部,離大陸約4公里,坐落在威尼斯湖約118個xxx小小的島嶼上。150多條運河和400座橋梁縱橫交錯,把這118個島嶼聯成一個城市整體。威尼斯無可比擬的獨特外貌和豐富的藝術寶藏,使它成為世界上xxx有吸引力的旅游城市。威尼斯的美離不開碧綠碧綠的水和搖搖晃晃的小船,更離不開富麗堂皇的古典建筑物。站在圣馬可廣場向四周眺望,縱橫的街道在這里化身成蜿蜒的運河;在普通城市街上通行無阻的車輛,在這里變成了小船。這里的每一條小水道、小街、小教堂和小廣場都是風景,也記錄著水城燦爛的文化和歷史。
嘆息橋
嘆息橋連接的兩座建筑物分別是法院和監獄;一般來講,進入監獄的人都不會活著出去的,而嘆息橋就成為了他們最后xxx可以看見陽光的地方,因此,囚犯們經過這里的時候都會不自禁地發出一聲嘆息,久而久之,這些嘆息就嘆成了“嘆息橋”了。
總督宮
威尼斯共和國時期的最高權力機關;粉紅色的大理石外墻,連續的尖型拱門和四辨花型圓窗,屬于典型的哥特式風格。
貢多拉
相傳以前的船夫都是又年輕又帥氣的小伙子,邊劃船還邊唱著情歌;現在當然不是了~~ 另外,貢多拉是威尼斯最貴的交通工具,除非你的錢多的可以拿來燒,否則,象征式地坐坐就可以了……
佛羅倫薩(Firenze)
背負著文藝復興的碩果,是著名的文化古城和藝術天堂,一個吸引大量國際游客的旅游城市。作為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中心,佛羅倫薩給現代人留下了數不勝數的重要歷史建筑和歷史珍品。米開朗基羅廣場、維其奧古橋和附近的比薩斜塔等均是最重要的瀏覽景點。[1]
交通
在意大利,幾乎家家都擁有小轎車。轎車的車型大部分為本國產的菲亞特或阿爾法牌高級轎車,路上偶爾也會看到豐田、日產奧迪等汽車,甚至還有20世紀50年代出廠的“甲殼蟲”。與我們想象不同的是,這里的微型轎車相當多,而豪華車的數量卻似乎比國內還要少。
雖然家家都有小轎車,但作為一項社會福利,開往各處的公共汽車、大巴車還是定時開。為了方便乘客,車站之間的距離都很近,且路線基本上是沿著主要的街道。其票價一般為40里拉(約合人民幣3元),市內公共汽車一般是5分鐘一班,開往郊縣的大巴車一般是10分鐘一班,每班次的時間都印在站牌上。車上很少有滿員的時候,人們上車后可以任意選座位。如要乘車,乘客可在附近的小商店內購票或在站臺里的自動售票機上購票,惟一讓我們感到不方便的是自動售票機上只有意大利文說明,而沒有國際上通行的英文說明。
在意大利,車多,紅綠燈少,卻很少看見堵車的現象。這是因為有嚴格的規定,如米蘭市規定,郊縣的大巴車不能進城,乘客只能在城郊下車后乘地鐵進入市區,這樣就緩解了城區的交通壓力。同時,這也與嚴格的交通規章和司機們的主動守紀密不可分。無論是在城區還是在郊外,如有人過人行道時,司機們都會主動將車停下,待人走過人行道后才往前開;車與車相遇時也互相禮讓,示意對方先行;即使在偏僻的小巷,司機們也不會亂停車。[2]
其他
國名由來
至少有三種說法:xxx說法公元前5世紀,亞平寧半島居住著維大利部落(Vitali),希臘人來此殖民,將該部落改稱litaloi,該名稱源于希臘語italoi,意為牧羊場。隨著羅馬帝國的興起,所指范圍擴大到整個亞平寧半島。19世紀意大利王國統一全境后作為正式國名。
第二說法意大利古時稱過“艾諾利亞”“艾斯佩利亞”“威大利亞”,后因語言變化“威”音變“意”,即稱“意大利亞”,意為“小牛生長的樂園”。
又有人說,“意大利”名稱是由該國一個古代部落首領的名字演變而來的。
著名跑車
意大利是世界著名的汽車跑車生產國,相關品牌包括法拉利、蘭博基尼" target="_blank">蘭博基尼、瑪莎拉蒂" target="_blank">瑪莎拉蒂、布加迪(現法國)、博通、阿爾法羅密歐等。
信用評級
標普2013年7月9日周二宣布,將意大利的長期主權信用評級從BBB+下調至BBB,理由是該國的經濟前景正在惡化。新的評級仍屬于投資級別,距離垃圾級別尚差兩級。不過,標普將意大利的評級前景維持在負面,并表示可能在2013年或2014年進一步下調。該評級機構表示,意大利的產出正在下降,其經濟經過10年的疲軟之后前景正在惡化。此外,該國的經濟競爭力也亟待改善,因為勞動力和產品市場的僵化導致其勞動力成本高于其他歐盟國家。標普還將意大利2013年的GDP預期從此前的收縮1.4%下調至收縮1.9%。
債務危機
2011年7月,意大利股市11日跌幅高達3.96%,12日開盤后又一度重挫逾4%。歐美股市開始暴跌,亞太地區主要股市12日也拋壓明顯。意大利已成為市場近期最關注的對象,債務問題給了投資者充分的離場理由,評級機構的反應更加重了投資者的憂慮。
各大金融機構分析師已開始連番警告意大利債務風險,使意大利成為此輪危機的“火山口”。標普和穆迪均表示,可能調降意大利主權信用評級。美銀美林分析師警告,假如意大利出現融資壓力或發生債務危機,將帶來重大影響并波及歐元區以外國家。[3]
新聞
意大利統計局(Istat)周四援引初步估計數字表示,受工業活動加快推動,今年第三季度意大利經濟的長期衰退情況有所緩解,國內生產總值(GDP)較前季度下降0.1%。
統計局稱,當季GDP較上年同期下降1.9%。
環比和同比數據均經過季節性因素調整,也與接受調查的17位經濟學家給出的預期均值相符。
意大利統計局的一位官員稱,第三季度GDP的萎縮幅度非常溫和。
統計局稱,如果終值數據也是如此,將是這一歐元區第三大經濟體連續第九個季度的經濟萎縮,但也是2011年秋季以來幅度最小的萎縮。
統計局稱,若將這一最新數據考慮在內,今年全年意大利GDP將下降1.9%。
意大利政府對今年GDP的預期是下降1.8%。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