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簡介
編輯美國全稱美利堅合眾國(USA),是北美洲的一個國家,包括50個州,一個聯邦區,五大自治領土,和各種財產。在380萬平方英里(9800000公里2),它是世界上第三或第四大的總面積國家,比整個略小大陸的歐洲。該國大部分地區位于北美中部,介于加拿大和墨西哥之間。美國人口估計超過3.28億,是世界第三大人口大國。首都是華盛頓特區,而人口最多的城市是紐約。
古印度人?至少在12,000年前從西伯利亞遷移到了北美大陸。歐洲殖民始于16世紀。美國從沿東海岸建立的13個英國殖民地中崛起。與無數爭議大不列顛和導致殖民地美國革命戰爭?1775和1783之間的持久,導致獨立。美國在整個19世紀開始在北美進行有力的擴張-逐漸獲得新的領土,取代了美洲原住民,?接納新的州-直到1848年,它已經遍及整個非洲大陸。在19世紀下半葉,在美國內戰導致廢除美國奴隸制度。在美西戰爭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確認該國作為全球軍事大國的地位。
美國從出現第二次世界大戰作為全球超級大國。它是第一個研制核武器的國家,也是唯一一個在戰爭中使用過核武器的國家。對在冷戰時期,美國和蘇聯的聯盟參加了太空競賽,與1969年的高潮阿波羅11號任務,即首次登上月球的人類太空飛行。冷戰的結束和1991年的蘇聯解體使美國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
美國是一個高度發達國家,按名義GDP排名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按購買力平價計算是第二大經濟體,約占全球GDP的四分之一。按價值計算,美國是世界最大的商品進口國和第二大商品出口國。[盡管其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4%,但它卻擁有世界總財富的31%,是全球財富中最大的份額集中在一個國家。盡管收入和財富懸殊,美國在社會經濟績效的衡量指標上仍然排名很高,包括平均工資,中位數收入,中位數財富,人類發展,人均GDP和工人生產率。這是最重要的軍事在世界大國,占超過三分之一的全球軍事開支,是一家領先的政治,文化和科學的國際力量。
地理、氣候和環境
編輯整個美國的土地面積約為3,800,000平方英里(9,841,955 km?2),而毗鄰的美國占其中的2,959,064平方英里(7,663,940.6 km?2)。阿拉斯加(Alaska)由加拿大與鄰近的美國隔開,是最大的州,面積為663,268平方英里(1,717,856.2 km?2)。夏威夷位于北美西南太平洋中部的一個群島上,面積為10,931平方英里(28,311 km?2)。的人口稠密地區波多黎各、美屬薩摩亞、關島、北馬里亞納群島,以及美屬維爾京群島共同覆蓋9,185平方英里(23789公里2)。僅以陸地面積來衡量,美國的規模僅次于俄羅斯和中國,僅次于加拿大,位居第三。
按總面積(土地和水)計,美國是世界第三或第四大國家,僅次于俄羅斯和加拿大,僅次于中國或略低于中國。排名的變化取決于如何計算中國和印度有爭議的兩個領土,以及如何衡量美國的總規模。例如,列出了美國的大小3677649平方英里(9525067公里2),因為他們不指望國家的海、領海。包括這些水域的《世界概況》提供3,796,742平方英里(9,833,517 km?2)。
大西洋沿海的沿海平原進一步向內陸過渡到了落葉森林和皮埃蒙特的起伏丘陵。所述的阿巴拉契亞山脈將來自所述東海岸五大湖和草原中西部。的密西西比?-?密蘇里河,世界第四最長的河流系統,運行主要南北通過國家的心臟。地勢平坦,肥沃的大草原中的大平原延伸到西部,打斷丘陵區在東南。
在落基山脈,在大平原的西部邊緣,北部延伸到南遍布全國各地,在海拔達到更高的超過14,000英尺(4300米)科羅拉多州。更西邊是多巖石的大盆地和沙漠,例如奇瓦瓦州和莫哈韋沙漠。所述的內華達和級聯山脈運行接近太平洋沿岸,兩個范圍達到高度超過14,000英尺(4300米)更高。連續美國的最低和最高點位于加利福尼亞州,相距僅約84英里(135公里)。阿拉斯加的?Denali(麥金萊山)海拔20,310英尺(6,190.5 m),是該國和北美洲的最高峰。活躍的火山遍布阿拉斯加的亞歷山大群島和阿留申群島,夏威夷由火山島組成。該超級火山下面的黃石國家公園在落基山脈是大陸最大的火山功能。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中,美國的生態區最多。
美國地域遼闊,地域多樣,包括大多數氣候類型。在第100個子午線以東,氣候范圍從北部的潮濕大陸到南部的潮濕亞熱帶。第100個子午線以西的大平原是半干旱地區。西方的大部分山區都是高山氣候。氣候干旱的大盆地,沙漠在西南地區,地中海在沿海加利福尼亞州,以及海洋沿海俄勒岡州和華盛頓州和阿拉斯加州南部。阿拉斯加的大部分地區是亞北極或極地。夏威夷和佛羅里達州的南端是熱帶,加勒比和太平洋的人口稠密地區也是熱帶。極端天氣并不少見-與墨西哥灣接壤的州容易遭受颶風襲擊,世界上大多數龍卷風都發生在該國,主要發生在中西部和南部的龍卷風巷。
美國教育
編輯美國公共教育由州和地方政府運營,受美國教育部通過限制聯邦補助金的監管。在大多數州,要求兒童從六,七歲(通常是幼兒園或一年級)開始上學,直到18歲為止;一些州允許學生在16或17歲離開學校。
孩子約12%就讀于狹隘的或派性?私立學校。剛剛超過2%的兒童在家接受教育。美國在學生人均教育上的花費比世界上任何國家都多。2010年,每名小學生的支出超過11,000美元,每名高中生的支出超過12,000美元。大約80%的美國大學生上過公立大學。
25歲及以上的美國人中,有84.6%的人高中畢業,有52.6%的人上過大學,有27.2%的人擁有本科學歷,有9.6%的人擁有大學學位。基本識字率約為99%。聯合國將美國的教育指數指定為0.97,在全球排名第12。
高等教育
美國有許多競爭激烈的私立和公立高等教育機構。不同排名組織列出的大多數世界頂尖大學都在美國中,也有一些地方社區大學,它們的招生政策總體上更為開放,學術課程較短,學費較低。
在2018年,研究密集型大學網絡U21在高等教育的廣度和質量方面將美國排名世界第一,在GDP成為重要因素時排名第15位。
至于高等教育的公共支出,美國落后于其他一些經合組織國家,但每名學生的支出卻比經合組織平均水平高,并且在所有公共和私人支出上都超過所有國家。截至2018年,學生貸款債務超過1.5萬億美元,超過美國人在信用卡上的債務。
美國經濟
編輯截至2014年,美國的名義GDP估計為17528萬億美元。從1983年到2008年,美國的實際GDP年均復合增長率為3.3%,而其他七國集團的加權平均水平為2.3%。該國的人均名義GDP排名世界第位,在PPP的世界排名中,其人均排名第六。
美國是最大的商品進口國和第二大出口國,盡管人均出口相對較低。2010年,美國的貿易逆差總額為6350億美元。加拿大、中國、墨西哥、日本和德國是其最大的貿易伙伴。2010年,石油是最大的進口商品,而運輸設備是該國最大的出口。
農業占GDP的比重不到1%,盡管美國是世界上的頂級制作玉米和大豆。該國是轉基因食品的主要開發者和種植者,占世界轉基因作物的一半。在連續的48個州中,有35%的土地被用作牧場,28%的土地被森林覆蓋,21%的土地是農業耕地,所有其他用途的土地不足20%。
2015?年,消費者支出占美國經濟的68%。2010年8月,美國勞動力包括1.541億人口。政府擁有2120萬人,是主要的就業領域。最大的私營就業部門是醫療保健和社會援助,有1,640萬人。約有12%的工人加入工會,而西歐只有30%。自2000年以來,美國已經失去了500萬個制造業就業機會。世界銀行在雇用和解雇工人的便利性方面將美國排名第一。美國在《全球競爭力報告》中排名前三也一樣?與歐洲國家相比,它的福利國家規模較小,通過政府行動分配的收入也較少。
美國是唯一不保證其帶薪休假的發達經濟體,并且是世界上少數幾個沒有帶薪家庭假作為合法權利的國家。雖然聯邦法律不要求請病假,但這是政府工作人員和公司全職雇員的共同利益。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的統計,全職美國工人中有74%享有帶薪病假,盡管只有24%的非全日制工人享有相同的福利。2009年,美國的人均勞動生產率是世界第三高,僅次于盧森堡和挪威。在每小時生產率上排名第四,僅次于這兩個國家和荷蘭。
根據國會預算辦公室的數據,2008年至2012年的全球經濟衰退嚴重影響了美國,但產出仍低于潛力。它帶來了高失業率(已下降,但仍高于衰退前的水平),低沿的消費者信心,該房屋價值持續下降和增加房屋止贖和個人破產,不斷升級的聯邦債務危機,通貨膨脹,以及石油和食品價格上漲。
科學和技術
自19世紀末以來,美國一直是技術創新的領導者,而自20世紀中葉以來,美國一直是科學研究的領導者。生產可互換零件的方法是由美國戰爭部在19世紀上半葉由聯邦軍械庫開發的。這項技術,加上機床工業的建立,使美國在19世紀后期能夠大規模制造縫紉機,自行車和其他物品,并因此成為美國的制造業體系。20世紀初期的工廠電氣化以及流水線和其他省力技術的引入創建了一個名為批量生產。
1876年,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Alexander Graham Bell)獲得了該電話的第一項美國專利。托馬斯·愛迪生(Thomas Edison)的研究實驗室是同類中最早的一個,它開發了留聲機,第一個耐用的燈泡和第一個可行的電影攝影機。后者導致了全球娛樂業的興起。20世紀初期,Ransom E. Olds和Henry Ford的汽車公司普及了裝配線。在萊特兄弟,在1903年,取得了首次持續控制的重于空中的飛行。
1950年代晶體管的發明是幾乎所有現代電子產品中的關鍵有源元件,導致了許多技術發展并極大地擴展了美國技術產業。這進而導致在美國各地建立了許多新技術公司和地區,例如加利福尼亞的硅谷。美國進步微處理器公司如高級微設備(AMD),以及英特爾與電腦都沿著軟件和硬件公司,包括Adobe系統、蘋果公司、IBM、微軟和Sun Microsystems創造并普及了個人計算機。在ARPANET是在20世紀60年代,以滿足開發國防部的要求,并成為第一個的一系列演變的網絡進入互聯網。
這些進步將導致個人使用技術的更大程度的個性化。截至2013年,美國83.8%的家庭擁有至少一臺計算機,而73.3%的家庭擁有高速互聯網服務。截至2013年5月,91%的美國人還擁有手機。在互聯網使用自由方面,美國排名很高。
在21世紀,大約三分之二的研發資金來自私營部門。美國在科學研究論文和影響因子方面居世界領先地位。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4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