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三角

    編輯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基本簡介

    概要介紹

    長江三角洲是長江中下游平原的重要組成部分。位于江蘇省鎮江以東,杭州灣以北,通揚運河以南。北起通揚運河,南抵杭州灣,西至南京,東到海濱,包括上海市、江蘇省南部、浙江省北部以及鄰近海域。面積約為九萬九千六百平方公里,人口約7500萬,是一片坦蕩的大平原,目前國務院擴容后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共有30個城市,面積21萬平方公里,人口1.59億。這里岸線平直,海水黃渾,有一條寬約幾千米到幾十千米的潮間帶淺灘。這個都市群匯集了產業、金融貿易教育科技文化等雄厚的實力,對于帶動長江流域經濟的發展,連接國內外市場,吸引海外投資,推動產業與技術轉移,參與國際競爭與區域重組具有重要作用。

    長江三角洲既是地理區域又是經濟區域,在全國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被譽為中國的“金三角”,主要城市有上海,南京,杭州。

    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簡稱長三角城市群,位于中國沿江沿海“T”字帶,是中國xxx的城市群,它由沿江城市帶和杭州灣城市群構成,有30座城市被列入“長三角”都市圈。包括上海、南京、蘇州、無錫、常州、鎮江、南通、揚州、泰州、杭州、紹興、湖州、嘉興、舟山、臺州、寧波,2009年合肥、鹽城、馬鞍山、金華、淮安、衢州加入,2013年蕪湖、連云港、徐州、滁州、淮南、麗水、宿遷、溫州加入長三角經濟圈。

    區域含義

    地理概念

    廣義的長江三角洲地區指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和安徽省東部組成的經濟圈。

    工業經濟概念

    以上海為龍頭的江蘇、浙江經濟帶。這里是中國經濟發展速度最快、經濟總量規模xxx、xxx有發展潛力的經濟板塊。長江三角洲快速積聚的國際資本和民間資本,不僅規模越來越大,而且以其特有的活力強有力地推動著這一地區的經濟快速發展。

    在這片中國最富饒的土地上,充滿活力的大型城市群正在不斷崛起:“超級巨人”上海,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已超1.6萬億元,位列中國xxx;一批“小巨人”城市其國內生產總值都成飛速增長。經濟總量基本都過千億人民幣。為“長三角”都市圈帶來豐富性和層次感的縣域經濟,極具競爭力。2005年11月揭曉的中國百強縣市競爭力排名中,有七個“長三角”的縣市(區)進入前十位。縣域經濟的崛起,使“長三角”城市連片化、都市化成為可能。

    這一經濟巨人群,更直接吸引了眾多世界級經濟巨人的目光。世界500強企業已有400多家在這一地區落戶,其中,在上海設立地區總部和中國總部的就有逾200家,僅在蘇州投資的有81家,投資項目達188個。據不完全統計,這一地區合同利用外資累計已近1500億美元;長江三角洲已變成一個吸引國際資本與技術的強大磁場

    在“長三角”這個都市圈里,作為經濟發展主力軍的企業獨領風騷。這里集中了近半數的中國經濟百強縣,聚集著100多個年工業產值超過100億元的產業園區,還有包括萬向集團、金山石化、揚子乙烯大眾汽車、上海貝爾、東方通信等在內的數千家巨人型企業。

    城市經濟概念

    蘇浙滬毗鄰地區的30個城市組成的城市群,包括上海;江蘇的南京、蘇州、無錫、徐州、鎮江、揚州、南通、泰州、淮安、鹽城、連云港、宿遷、常州;浙江的杭州、寧波、嘉興、湖州、紹興、臺州、金華、溫州、麗水、衢州、舟山;安徽的合肥、滁州、馬鞍山、蕪湖、淮南。

    長江三角洲是中國對外開放的xxx地區,該地區工業基礎雄厚、商品經濟發達,水陸交通方便,是中國xxx的外貿出口基地。

    長江三角洲經濟圈是中國xxx的經濟圈,綜合實力xxx,其經濟總量相當于中國GDP的20%,且年增長率遠高于中國平均水平。

    文化地理概念

    長江三角洲的范圍和江南文化亞區的范圍大體相當,其核心區是環太湖區域,即上海、蘇南和浙北。

    自然地理

    形成

    三角洲基底為揚子準地臺的一部分。喜馬拉雅構造運動中斷沉降。第四紀新構造運動中,地殼和海平面頻繁升降,最后一次大海侵結束后,長江攜帶的泥沙不斷沉積,開始在江口發育三角洲。

    由于科氏力的作用,主江流不斷右偏,使江口沙群依次并入北岸。紅橋期、黃橋期、金 沙期、海門期、北沙期等形成的沙壩、沙洲群,形成今天長江北岸xxx的沖積平原城市鹽城,以及邗江、泰興、靖江、如皋、如東、南通、海門、啟東諸縣地。江口附近的崇明、長興、橫沙等沙島,也將按此規律并入北岸。江口沙嘴也同步延伸。

    北岸沙嘴延伸為今三角洲北界,地面高6~8米。

    南岸沙嘴經江陰、太倉、外岡、馬橋一線向東延伸,地面高程4.5~6米左右,與錢塘江北岸相連后達杭州灣。沙嘴內側的淺水海灣被淤封成為古太湖的前身。此后淺水海灣不斷淤淺,逐漸演變為湖蕩羅布、河道交錯的低平原。南岸沙嘴外側濱海地區不斷淤積成濱海平原。

    三角洲上散布著一系列海拔100~300米的殘丘,大部由泥盆系砂巖和石炭、二迭系灰巖構成,少數由燕山期花崗巖和粗面巖組成。

    面積約為5萬平方公里。這里地勢低平,海拔基本在10米以下,零星散布著一些孤山殘丘,如常州溧陽的南山、無錫的惠山、蘇州的天平山、常熟的虞山、松江的佘山和天馬山等。其中常州溧陽的南山海拔508米,為吳越xxx峰;它們或兀立在平原之上,或挺立于太湖之中,有的成為游覽區,有的成為花果山。長江三角洲的頂點在儀征真州附近,大約在六七千年以前,這里是一個三角形港灣,長江河口好似一只向東張口的喇叭,水面遼闊,潮汐作用顯著。在海水的頂托下,長江每年帶來的4.7億噸泥沙大部分沉積下來,在南、北兩岸各堆積成一條沙堤。北岸沙堤大致從揚州附近向東延伸至如東附近,沙堤以北主要是由黃河、淮河沖積成的里下河平原;南岸沙堤從江陰附近開始向東南延伸,直至上海市金山縣的漕涇附近,并與錢塘江北岸沙堤相連接,形成了太湖平原。里下河平原位于長江北岸,面積約1.4萬平方公里,為一碟形洼地。洼地中心湖蕩連片,主要有射陽湖、大縱湖等。由于地勢低洼.歷史上,洪澇災害異常嚴重。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國家投資興修水利工程,西擋淮水,東擋海潮,開挖運河,增強排灌能力,使這個十年九澇的多災區變成江淮流域的重要糧食生產基地。太湖平原地處長江以南,是長江三角洲的主體。該平原以太湖為中心,狀如一只大盤碟,地形呈周高中低。這樣的地形特點使這里上有長江和太湖上游來的洪水,下有海潮倒灌,夏秋季節又常遭臺風暴雨襲擊,洪澇災害十分頻繁。當地人民為抗御自然災害,大力開挖河渠,排除積水,修圩建閘,逐步形成了溝溝相通、渠渠相連的稠密水網。這里是我國河網密度最高的地區,平均每平方公里河網長度 達4.8—6.7公里。平原上共有湖泊200多個。長江三角洲河川縱橫,湖蕩棋布,農業發達,人口稠密,城市眾多。

    地理

    中國長江和錢塘江在入海處沖積成的三角洲。包括江蘇省中南部和上海市,浙江省東北部。是長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面積約5萬平方千米。三角洲頂點在南京市、揚州市一線,北至小洋口。南臨杭州灣。海拔多在10米以下,間有低丘(如惠山、天平山、虞山、狼山等)散布,海拔200~300米。長江年均輸沙量4~9億噸,一般年份有28%的泥沙在長江中沉積,個別年份高達78%,三角洲不斷向海延伸。長江以南常州市、常熟市、太倉市、金山區一帶的古沙嘴海拔多為4~6米;長江以北揚州市、泰州市、泰興市、如皋市一帶的古沙嘴海拔7~8米。江南和江北的古沙嘴是冰后期最高海面穩定后逐漸發展起來的,到距今約2000年時北岸沙嘴伸到廖角嘴,南岸沙嘴隨長江主流向東南延伸與錢塘江口沙嘴相連,泥沙繼續堆積,1958~1973年平均每年前移148米。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水道縱橫,湖蕩棋布,向有水鄉澤國之稱。土地肥沃,農業產水棉花小麥、油菜、花生等,是中國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在長江下游和滬寧線兩旁有許多重要城鎮,如上海市、蘇州市、常州市、無錫市、鎮江市、揚州市、泰州市、南通市等。其中,上海是中國xxx的工商業城市,世界著名的外貿港口,蘇州、無錫、常州等是風景游覽地和新興的工業城市。

    氣候

    主要為亞熱帶季風氣候。過去47年和25年期間,長江三角洲年均氣溫、年均最高和最低氣溫都顯著增加,增溫率都是冬季和春季較高,夏季最低。大城市站增溫率明顯高于小城鎮和中等城市站,城市化效應對大城市氣溫基本上都是增溫作用,其中對平均最低氣溫的增溫率及貢獻率xxx,對平均最高氣溫都最小。長江三角洲氣溫變化趨勢和增溫率、城市化效應的增溫率及增溫貢獻率與其他地區具有較好的一致性。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截至2005年底,上海有耕地面積237344公頃,比2003年減少19979公頃,縮減比例為7.76%;江蘇耕地面積2005年底為4780.37千公頃,比2003年減少77.97千公頃,縮減比例為1.61%;浙江耕地面積2005年底為巧93.55千公頃,與2003年相比基本保持不變。可見,上海耕地面積的縮減速度最快,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上海的城市化水平速度之快。浙江由于其本身耕地面積小及土地嚴格的管理政策,縮減的速度慢于江蘇。江蘇,浙江兩省耕地面積縮減的主要原因是國家基建占地和鄉村基建占地。2005年,江蘇國家基建占地是其年內減少耕地面積的49.53%,浙江國家基建占地是其年內減少耕地面積的46.47%。

    水資源

    長江三角洲包括三角洲平原及周邊丘陵山地,天然的水環境良好,多年平均當地水資源量為537.79億立方米,長江干流多年平均過境水量9730億立方米,水資源豐富。長江總體水質尚好,主泓水質多為Ⅱ類,沿岸部分具有Ⅲ類水。太湖是上海、蘇州、無錫的主要飲用水源,但水質一直在下降,總體為Ⅲ類水(占70 %) ,Ⅱ類水僅占15 %,其他河道、小湖泊均為Ⅳ類和Ⅴ類水。錢塘江水系以Ⅱ類、Ⅲ類水為主。京杭運河為Ⅴ類、劣Ⅴ類水。

    交通設施

    長江三角洲地區是中國交通最為發達的地區之一。

    鐵路

    京滬鐵路、滬寧高鐵、滬杭高鐵、寧杭高鐵、京滬高鐵、寧啟鐵路、滬杭鐵路、滬蓉高速鐵路合寧段、甬臺溫鐵路、新長鐵路、隴海鐵路、滬通鐵路(建設中)、連鹽鐵路(建設中)、江蘇沿海鐵路(建設中)、寧安城際鐵路(建設中)。

    公路

    滬昆高速公路、沿海高速公路(沈海高速公路)、寧杭高速公路、杭紹甬高速公路、蘇紹高速公路、紹諸高速公路、嘉紹高速公路、滬寧高速公路、蘇嘉杭高速公路、寧合高速公路、寧通高速公路、寧馬高速公路、甬舟高速公路、蘇州繞城高速公路、錫澄高速公路、江蘇沿江高速公路、上三高速公路、甬臺溫高速公路、揚溧高速公路、京滬高速公路、寧淮連高速公路、寧宿徐高速公路、寧靖鹽高速公路、同三高速公路(起點黑龍江省同江市,終點為海南省三亞市)、鹽徐高速公路、連徐高速公路。

    機場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上海虹橋國際機場、南京祿口國際機場、蘇南碩放國際機場、南通興東機場、常州奔牛機場、徐州觀音國際機場、淮安漣水機場、連云港白塔埠機場、鹽城南洋機場、揚州泰州機場、杭州蕭山國際機場、寧波櫟社國際機場、舟山普陀山機場、溫州永強國際機場、臺州路橋機場、義烏機場、衢州機場、合肥新橋國際機場。

    航運

    上海港、南京港、無錫港、常州港、揚州港、鎮江港、泰州港、蘇州港、南通港、南通洋口港、鹽城大豐港、連云港、寧波港、紹興港、舟山港、臺州港、溫州港、乍浦港、馬鞍山港。

    橋梁

    南京長江大橋、南京長江二橋、南京長江三橋、南京長江四橋、大勝關長江大橋、杭州錢江大橋、錢江二橋(彭埠大橋)、錢江三橋(西興大橋)、錢江四橋(復興大橋)、錢江五橋(袁浦大橋)、錢江六橋、錢江七橋、錢江八橋、錢江九橋、錢江隧道(錢江十橋)錢江鐵路新橋、江陰長江大橋、馬鞍山長江大橋、潤揚長江大橋、蘇通長江大橋、泰州長江大橋、舟山跨海大橋、東海大橋、錢塘江1-10橋、杭州灣三大通道(杭州灣跨海大橋、嘉紹跨海大橋、崇啟大橋(在建)等。

    海港

    江蘇954公里海岸線上,建設中的三大沿海港群(自北向南建設以連云港港為龍頭,包括灌河口海港組和中山港的北部港口群;以鹽城大豐港為龍頭,包括鹽城射陽中部港口群;以南通港為龍頭,包括呂四港和洋口港的南部港口群。)正串珠成線,串出一個南融長三角、北聯渤海灣、溝通中西部的江蘇“黃金海岸”。2007年8月,《江蘇省沿海開發總體規劃》出臺,江蘇將利用10年時間,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萬億元。依托沿海大港建設,打造以新能源、海洋特色產業、現代物流業、臨港大型石化產業為重點的沿海產業帶,加速形成新型工業化基地和現代農業基地。

    經濟

    2009年,長三角兩省一市國內生產總值(GDP)達72494.10億元,占同期中國經濟總量的21.29%。其中,xxx產業產值為3538.76億元,占全國的比重為10.05%,第二產業產值為36476.64億元,占全國的比重為23.14%,第三產業產值為32478.7億元,占全國的比重為22.00%。從三次產業結構來看,長三角2009年三次產業結構為4.88∶50.32∶44.80,與2008年相比,第三產業比重上升了2.49個百分點,而xxx產業、第二產業比重則分別下降了0.17個和2.32個百分點。

    農業

    2009年,長三角xxx產業增加值3538.76億元,以當年價計算,增長7.0%;長三角xxx產業總產值5972.57億元,以當年價計算,增長5.69%。從xxx產業總產值的區域分布情況來看,上海市xxx產業總產值為283.15億元,占長三角xxx產業總產值的比重為4.74%;江蘇省xxx產業總產值為3816.02億元,占長三角xxx產業總產值的比重為63.89%;浙江省xxx產業總產值為1873.40億元,占長三角xxx產業總產值的比重為31.37%。

    工業

    2009年,長三角工業增加值達到32391.9億元,占中國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23.95%。第二產業總產值為36260.88億元,比上年增長5.16%。

    建筑業

    2009年,長三角建筑業增加值4084.74億元,占全國建筑業增加值的比重為18.24%。從建筑業的區域分布情況來看,上海市建筑業增加值為593.03億元,占長三角建筑業增加值的比重為14.52%,占全國建筑業增加值的比重為2.65%;江蘇省建筑業增加值為2101.43億元,占長三角建筑業增加值的比重為51.45%,占全國建筑業增加值的比重為9.38%;浙江省建筑業增加值為1390.28億元,占長三角建筑業增加值的比重為34.04%,占全國建筑業增加值的比重為6.21%。

    財政

    2009年,長三角地區一般預算收入為7911.45億元,同比增長12.26%,比2008年同期增長速度降低約5.39個百分點。其中,江蘇一般預算收入在長三角中占比最高,約40.08%,其次為上海32.11%。2009年,長三角地區一般預算支出為9598.95億元,同比增長18.89%,比2008年同期增長速度降低4.14個百分點。其中,江蘇一般預算支出在長三角中占比最高,約41.21%,其次為上海31.15%。

    居民收入

    2009年,長三角地區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費水平穩步提高。長三角地區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2009年為24667元,比2008年增長了4973.2元,城鎮居民消費支出為16609元,比上一年增加了1097.8元。2009年長三角地區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為10112元,比2008年增加了778.7元,農村居民生活消費支出為7661元,比上年增加了489.9元。職工年平均工資2009年為38711元,比上年增長了3606元。

    對外貿易

    2009年長三角對外貿易進出口總值達8042.6億美元,比上年(下同)下降13.5%,占全國外貿比重36.4%。其中,出口4741.5億美元,同比下降15%,占全國出口比重39.5%。貿易順差1440.4億美元。

    金融業

    行業

    2009年,上海、浙江和江蘇兩省一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總額為138582.58億元,比2008年增加30494.8億元,增長28.21%,存款總額占全國比重為17.67%,比2008年低4.92個百分點;xxx發放量增長平穩,兩省一市金融機構各項xxx總額為104204.7億元,比2008年增加24219.21億元,增長30.28%,xxx總額占全國比重為18.79%。

    證券業

    2009年末,上海地區集合理財產品共有9個,首發規模超過150億元,涵蓋股票、債券、貨幣、FOF、混合型等多種形式。江蘇省境內上市公司由上年末的117家增加到128家。2009年末浙江省證券經營機構數位居全國第三。全年證券市場交易規模增長72.8%,交易總額居全國第三,證券營業部平均利潤水平居全國第二。期貨公司綜合實力和盈利能力繼續保持xxx,期貨經營機構代理交易金額居全國xxx,增長87.6%。期貨公司規范運作水平持續提升,實現規模增長和強化風險管理雙重目標。總體來看,長三角地區證券市場表現良好,在金融業中的地位不斷提升。

    保險業

    2009年,長三角地區保險業平穩發展。如圖所示,兩省一市2009年保費收入總額2218.23億元,比上年增長14.83%,占全國比重為19.92%,略高于2008年。上海,江蘇和浙江保費收入均有所上漲,其中,江蘇省保險機構實現保費收入907.7億元,依然為長三角之首,占據長三角保費收入41%的份額。上海市和浙江省分別實現保費收入665.03億元、645.5億元。從增幅來看,江蘇省增長較快,同比增長17.06%。

    園區

    截至2010年,長三角兩省一市已建成xxx經濟技術開發區共15個,xxx保稅區3個,xxx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8個。除此之外,長三角還擁有4個xxx旅游度假區,各地還擁有眾多不同類型的省市級開發區,其中,上海建成寶山工業園區等市級工業開發區26個,江蘇則有省級開發區116個,浙江有省級開發區100個。

    2009年,與中西部地區相比,長三角地區xxx經濟技術開發區受經濟危機的影響較大,閔行經濟技術開發區、虹橋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溫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均出現了負增長。2009年長三角14個xxx經濟技術開發區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123.69億元,占全國54個xxx開發區總量的28.90%,同比下降了0.72個百分點,其中蘇州工業園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最多,達到1120.09億元,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地區生產總值增長最快,為31.27%。

    社會

    科技事業

    2009年,長三角地區R&D支出總額為1768.6億元,其中上海432億元、江蘇717.1億元、浙江619.5億元。專利申請受理量為34.5萬件,其中上海5.3萬件、江蘇17.4萬件、浙江10.9萬件。專利申請授權量為20.2萬件,其中上海3.5萬件、江蘇8.7萬件、浙江8萬件。

    教育事業

    2009年末長三角兩省一市共有普通中等學校、小學和特殊教育學校合計17137所,比2008年增加42所。其中普通中等學校7020所,比2008年增加453所;小學9911所,比2008年減少411所。

    文化事業

    截至2010年,中國的三大文化產業帶(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環渤海地區)中,文化產業資產擁有量超過1000億元的省市自治區有6個,長三角的上海、江蘇、浙江均在其中。

    人文

    長江三角洲有理性、開放、創新和兼容并蓄的人文精神,有良好的人文環境。以江浙滬為背景的長三角城市群,在21世紀中國改革開放的舞臺上,各自扮演了不同的重要角色,三地的精神財富,單看能量有限,合起來潛辦無窮。特別是江蘇經濟長期以來在強勢文化的影響下得到了長足發展,創造了“蘇南模式”和經濟增長奇跡。在經濟社會迅速發展的新時期,江蘇人并沒有停滯不前,而是及時對文化進行再造,用“創業、創新、創優”來提升和修正傳統文化中的不足之處,使之更適應現代經濟的發展,促進經濟升級,使得經濟發展提速,居民人均收入增速領跑長三角。專家在探徇江蘇富民的緣由時,一致用了“文化再造”一詞。從另一角度看,現代市場經濟確立了經濟發展的文化價值體系,塑造了現代人文性格,自由、平等、開放、競爭、誠實信用、開拓創新成了現代人文精神的重要特征,由此不斷推動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和進步。

    旅游

    概況

    江浙滬兩省一市擁有25個中國優秀旅游城市,48個國家AAAA級旅游區,擁有中國總量20%左右的旅行社,在中國百強國內旅行社中占有一半的席位。而且這三個 省市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文脈相連,在旅游資源上具有很強的互補性。

    景點

    上海景點

    東方明珠電視塔、金茂大廈環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大廈、中華藝術宮(原世博會中國館)、世博會主題館、上海國際金融中心、上海科技館、恒隆廣場、正大廣場、上海歡樂谷、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原世博文化中心)、尚街、8號橋、M50、智造局、同樂坊、迪斯尼樂園、佘山國家森林公園、東灘世界地質公園、淀山湖、奉賢碧海金沙海灘、上海野生動物園、上海植物園、上海世紀公園、滴水湖。

    自然資源

    編輯

    礦產資源

    長三角的礦產資源主要分布于江蘇、浙江兩省,其中江蘇的礦產資源相對豐富,有煤炭、石油、天然氣等能源礦產和大量的非金屬礦產,另有一定數量的金屬礦產。浙江的礦產資源以非金屬礦產為主,多用于建筑材料的生產等用途。上海礦產資源相當貧乏,基本無一次常規能源,所需的能源都要靠其他省市的支援。但是,具有一定數量和較高質量的二次能源生產,產品主要是電力、石油油品、焦煤和煤氣(包括液化石油氣)。其他可以利用開發的能源還有沼氣、風能、潮汐及太陽能。

    土地資源

    長三角地區生態系統類型復雜,地表復蓋多樣。主要土地利用類型共有6大類14小類,分別是耕地(包括水田和旱地)、林地(包括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其它林地)、草地(包括高復蓋度草地、中復蓋度草地和低復蓋度草地)、水域(包括河流、湖泊、水庫、坑塘、海涂和灘地)、建設用地(包括城鎮用地、農村居民點用地和公交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地(包括裸土地和裸巖石用地)等。

    水資源

    長江三角洲包括三角洲平原及周邊丘陵山地,天然的水環境良好,多年平均當地水資源量為537.79億立方米,長江干流多年平均過境水量9730億立方米,水資源豐富。長江總體水質尚好,主泓水質多為Ⅱ類,沿岸部分具有Ⅲ類水。太湖是上海、蘇州、無錫的主要飲用水源,但水質一直在下降,總體為Ⅲ類水(占70 %) ,Ⅱ類水僅占15 %,其他河道、小湖泊均為Ⅳ類和Ⅴ類水。錢塘江水系以Ⅱ類、Ⅲ類水為主。京杭運河為Ⅴ類、劣Ⅴ類水。

    人口

    總量

    江蘇、浙江、上海“兩省一市”統計局發布了《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統計結果顯示,2010年“兩省一市”范圍的長三角常住人口達到15610.59萬人。

    變動

    長三角區域的人口自然變動情況與全國的情況趨于一致,部分地區略有不同。經過建國后的兩次人口生育高峰,長三角兩省一市的人口再生產類型已經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長逐漸過渡到了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長的狀況,其中,江蘇、浙江兩省的人口自然增長率近年來一直維持在較低的水平,上海市的人口自然變動繼續維持負增長。

    長三角區域內的人口構成變化的最明顯趨勢是人口老齡化,由于計劃生育政策的嚴格執行,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療條件的改善,少兒人口的比重呈下降趨勢,老年人口的比重上升較快,老齡化社會的形成有加快的趨勢。


    歷史沿革

    長江三角洲形成初期,人類就在這里從事漁獵和農耕。

    經公元4~6世紀東晉、南北朝和12~13世紀南宋兩次大移民,以及10世紀以來的河網建設,三角洲逐步發展成為我國著名的“魚米之鄉”和“絲綢之鄉”。

    近代工業興起較早,內河航運發達,滬寧、滬杭鐵路相繼建成,上海和江蘇省蘇州、以及浙江省杭州、寧波、湖州、嘉興等地先后發展為工業城市。

    為推動和加強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聯合與協作,促進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可持續發展,1992年由上海、蘇州、無錫、常州、鎮江、南京、揚州、南通、杭州、紹興、湖州、嘉興、寧波、舟山14個市經協委(辦)發起、組織,成立長江三角洲十四城市協作辦(委)主任聯席會,至1996年共召開五次會議。

    1997年,上述14個城市的市政府和1996年新成立的泰州共15個城市通過平等協商,自愿組成新的經濟協調組織――長江三角洲城市經濟協調會。協調會設常務主席方和執行主席方。常務主席方由上海市擔任,執行主席方由除上海市外的其他成員市輪流擔任。協調會每兩年舉行一次正式會議。協調會在常務主席方設聯絡處作為常設辦事機構,負責日常工作。各成員市的協作辦(委)作為協調會具體的聯絡、辦事部門。

    旅游景點

    現狀

    隨著長三角城市化進程加快,為人們提供“生活調劑品”的旅游市場也開始在中國率先醞釀變局,更加注重心靈感受與精神休憩的休閑度假產品開始成為市場新寵。順應這一市場潮流,長三角各地的旅游產品開發也不約而同地競相爭打“休閑牌”。 休閑度假:長三角旅游界的“流行語”

    距上海僅兩個半小時車程的莫干山下,有一處風景優美的江南xxx濕地風景區――下渚湖濕地,這里港灣交錯,蘆葦成片,水天一色,白鷺成群,至今仍完整地保存著自古以來就有的“三山浮水、千巷劃菰蘆;煙波橫小艇,一片月明孤”的美妙景色。長三角是中國著名旅游區域,溫暖濕潤的氣候,江南特色的山水景色,悠久燦爛的歷史人文資源,豐富多彩的物產和工藝品,便捷的交通,和國際接軌的服務設施,都使長三角地區的旅游業日益興旺。

    長三角地的上海,一向是長三角地區旅游的龍頭城市,其城市風貌和繁華的商業、豫園等古跡、新開發的東方明珠塔、上海新天地等,都是吸引人的旅游亮點。紹興魏晉風流、一夜飛度鏡湖月、天下xxx富貴風流城;杭州的西湖天下聞名,錢塘江、富春江、新安江、千島湖等許多景區。蘇州是中國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此生不看古典園林是一遺憾,古城、古鎮、太湖也是蘇州旅游的重要內容。南京是我國重要的歷史文化古城,中山陵、明孝陵、玄武湖、雨花臺都是著名景點。揚州是重要的歷史文化名城, 泰州的千島菜花、水上森林成為了生態旅游的熱門地方。無錫旅游資源豐厚,特別是黿頭渚、錫山惠山、靈山大佛、太湖風光、三國城等,每天吸引著成千上萬的游客。常州、鎮江、南通也是江蘇省長三角地區的重要旅游城市。嘉興在浙江北部,南湖不僅是景色優美的旅游勝地,而且中共一大就在南湖的船上召開過;湖州是太湖南岸的重要旅游城市,不僅歷史文化豐厚,而且景色也十分優美。舟山是群島,海島風光使得長三角地區別有風采,而且觀音道場等宗教旅游也是一大特色;寧波的奉化溪口-雪竇山風景區、供奉如來佛舍利的阿育王寺、有7000多年文明史的“河姆渡文化”遺址、豐富的購物市場,使寧波的旅游重鎮地位不可動搖。長三角地區還有許多縣(市),也是旅游資源豐富,成為重要的旅游城市,如吳江、昆山、宜興、江陰、句容、臨安、富陽、諸暨、義烏、安吉、張家港等,都是旅游勝地

    地處江蘇省東南部的常熟市正以綠色度假休閑旅游為主題,全面利用虞山、尚湖、琴湖、昆承湖、沙家浜區域的資源優勢,建設了一批xxx次休閑、健身、娛樂的大型接待服務設施。

    而在江蘇中部的新興工商業城市――泰州市,則在沿江開發中預留了很多土地發展休閑旅游。該市傾力打造的溱湖風景名勝區、引江河國家水利風景區、千島菜花風景區、興化水上森林、泰興古銀杏群落森林公園等休閑旅游景點,以及華僑城集團投資的泰州華僑城都將保護自然生態環境與休閑度假旅游很好地結合在一起,受到游客歡迎。

    為鄭和下西洋的啟航地太倉市,也提出了“打造xxx次休閑度假旅游基地”的口號。據太倉市副市長盛蕾介紹,過去幾年在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全國生態示范區的同時,形成了一批融綠化、景觀、生態于一體的觀光林帶和休閑游園,今后將重點發展休閑度假旅游,使太倉瀏河成為長江口重要的休閑度假基地,并突出鄭和文化的特點。

    地處浙江平湖乍浦的九龍山度假區是平湖旅游的重頭戲,投資已超過6億元。據平湖市副市長潘川弟介紹,平湖將在未來幾年內把九龍山建設成為長江三角洲濱海休閑度假地、遠東xxx的航海旅游基地。

    與此同時,湖州市正在太湖南岸投資3億美元打造以森林生態休閑旅游度假基地為載體的生態旅游;江蘇的鎮江也正投資一億美元開發世業洲旅游度假區,將其作為鎮江旅游向休閑度假型模式轉變的突破點;而在“近水樓臺先得月”的上海青浦朱家角,一項投資100億元的“度假茂”項目也已正式啟動。

    旅游地產:帶來商機無限被譽為“太湖明珠”的無錫市,投入50億元巨資,重新整治無錫古運河,恢復人們記憶中“兩岸人家盡枕河”的昔日風貌。古運河無錫段是江南運河延伸至杭州的重要節點,也是千里京杭古運河中xxx穿城而過的,正式開通的無錫到杭州的古運河“神秘之旅”,其作用將不僅僅是為無錫旅游新增一個璀璨的景點,更將帶動古運河沿岸的房地產以及一系列相關產品的發展和興旺。

    圍繞“把舟山群島建設成為長三角地區旅游休閑的海上后花園”的工作目標,浙江舟山豐富的海島資源正迅速整合為旅游和度假房產資源,定海的長峙島、普陀的桃花懸鵓鴣島、岱山的山外山和嵊泗的徐公島,都已列入開發計劃,這些島嶼的開發既有傳統旅游項目,也包括海景房產。此外,舟山的游艇和郵輪業也有了實質性啟動,定海鳳凰山一條上規模的游艇將開出旅游線路,朱家尖情人島的游艇俱樂部項目和岱山臺風樂園也正在抓緊建設中。

    面對長三角風起云涌的旅游地產開發熱潮,也有專家提出了中肯的建議。“首屆長三角高層論壇”上,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居住區規劃委員會秘書長陶滔指出,旅游地產的開發應不同于普通房地產的開發,應首先處理好開發目的與政府目標、生態環境、經濟利益、當地居民和消費群體之間的關系,其核心應該是尊重并保護的生態體系,而一個良好的生態體系也可以為項目帶來良好的收益,如果只考慮單一的開發目的,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開發項目也就失去了營銷的依托。

    合作共贏

    長三角各地的旅游競爭,在經歷了景點競爭、城市競爭和線路競爭以后,正進入區域協同和跨區域競爭的階段。長三角的無障礙旅游合作,堪稱長三角一體化中進程中最為順利的合作之一。

    作為中國旅游經濟最為活躍的地區之一,江浙滬兩省一市擁有25個中國優秀旅游城市,48個國家AAAA級旅游區,擁有全國總量20%左右的旅行社,在全國百強國內旅行社中占有一半的席位。而且這三個省市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文脈相連,在旅游資源上具有很強的互補性,上海的都市風情、江蘇的文化旅游與浙江的自然山水相互映襯,使三地旅游的強強聯手,成效卓然。

    從取消三地旅游團的地接地陪到旅游資源與信息的共享,從三地旅游集散中心的聯網銷售到共同組團參加國內外的旅游促銷,從打通旅游人才流動通道到共同編制長三角旅游景點導讀,從政府旅游管理部門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到三地旅行社企業間的互相投資,長三角旅游一體化進程正全面向縱深方向拓展。

    世界旅游大國的休閑產品與普通觀光產品的比例達到1:1,而我國的比例約為2:8,因此休閑度假旅游在我國還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專家們認為,長三角作為我國最富裕的地區之一,GDP總量占到了全國總量的19%,隨著人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三地交通網絡的發展,長三角必將成為我國旅游率先轉型的“先遣部隊”。

    尤為有利的是,本世紀初中國三大盛會――2006年杭州“休博會”、2008年上海“世博會”和北京“奧運會”,其中有兩個都是在長三角地區召開,這將極大地推動長三角地區休閑旅游與會展旅游的發展,帶動整個地區的旅游產業結構優化與升級。

    當今人們推崇休閑,休閑就是人們追求心靈、感情的回歸,遠離世間紛擾,忘卻生活之重負,拋棄功利之枷鎖。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閑已成了人們生活重要組成部分。休閑經濟的發展已成為新亮點。特別是十一年來,一千多個雙休日潛移默化地使民眾的生活方式發生歷史巨變。經濟的發展使民眾有錢,雙休日使民眾有閑,有錢有閑為發展休閑旅游提供了成熟的環境,促成假日休閑經濟快速發展,同時撬動了超過萬億的旅游大市場。

    浙江是個經濟強省,也是旅游大省,浙江人懂得如何賺錢也最懂得休閑,人們利用雙休日紛紛外出休閑度假,長三角地區各級政府和旅游企業也加大力度開發這一潛在休閑旅游市場。推出一批以鄉村生活、鄉村民俗田園風光為特色的鄉村旅游,并在城市周邊地區已形成一些休閑度假帶(區)。各類以體育、健身、文化、教育、風光旅游等為特色的休閑旅游正在蓬勃興起。

    主要景點

    以下收集了長三角81處休閑度假區、景區進行盤點。

    {1}西湖風景名勝區

    以西湖為中心分為湖濱、湖心、北山、南區和錢塘五區,其面積達49平方公里。杭州西湖三面環山,景區由一山兩堤三島五湖十景構成,是聞名中外的旅游勝地。

    {2}杭州樂園

    杭州樂園是華東地區xxx的旅游休閑度假區,包括荷蘭村主題公園、馬可·波羅之旅主題公園、生態公園、氡溫泉度假村、會議中心、網球俱樂部、高爾夫俱樂部、天城房產八大部分。

    {3}紅籠鄉村家園

    是一處兼游覽景點與休閑度假雙重功能的新型景區。由外婆家、小木屋度假區,農藝觀光園、鄉間露營村四大區塊組成。

    {4}火山大石谷

    地處浙江臨安,緊臨原始森林大樹王國天目山,石谷最長,巨石最多,石塊xxx,形狀最奇,水資源最豐富,天下罕見。

    {5}建德七里揚帆

    富春江七里揚帆以“山青、水清、史悠、境幽”為主要特色,享有“小三峽”之譽。分為“一關三峽”即“烏石關、烏龍峽、子胥峽、葫蘆峽”。

    {6}大清谷

    是集生態旅游、農業觀光、野外探險、野營垂釣、極限運動等為一體的新型生態休閑度假區。被稱為“天堂里的世外桃源”。

    {7}臨安大明山

    大明山4A級景區,是浙西臨安xxx的省級風景名勝區,是鑲嵌在杭州至黃山黃金旅游線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8}石長城風景旅游區

    坐落于清涼峰xxx自然保護區內,景色獨特,風光奇異。景區的石景堪稱一絕。由于地處xxx自然保護區,植被優良,有原始森林三萬馀畝,林木品種豐富。

    {9}臨安天目山

    “天目千重秀,林木十里深”的天目山素有“大樹王國”、“植物基因庫”之美譽,他集“高、大、古、稀、多、美、茂”森林景觀于一體,是xxx自然保護區、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也是浙江省xxx被聯合國納入國際生物圈保護網絡的成員。

    {10}柳溪江

    浙西xxx的女人河——柳溪江。三溪匯集,始成柳溪,上游沙明水凈,下游江灣相連,呈浙西三峽的獨特風貌。

    {11}龍門古鎮

    已有千馀年歷史,完整地保留一批明、清建筑。是人文景觀與自然風貌相結合的旅游勝地,是“兩江一湖”黃金旅游線上的國家一級景點。

    {12}千島湖

    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后花園,景區內碧水呈奇,千島百姿,自然風光旖旎,生態環境絕佳,因湖內擁有1078座翠島而得名。是中國首批xxx風景名勝區之一,也是中國面積xxx的森林公園。

    {13}宋城旅游區

    位于西湖風景區西南,北依五云山,南瀕錢塘江,是中國xxx的宋文化主題公園,是對中國古代文化的一種追憶與表述,已成為一座寓教于樂的歷史之城。

    {14}桐廬瑤琳仙境

    中國旅游勝地四十佳之一的桐廬瑤琳仙境以曲折有致的洞勢地貌、瑰麗多姿的群石景觀,被譽為“全國諸洞冠”,也是浙江省十佳旅游勝地。

    {15}西溪國家濕地公園

    是罕見的城中次生濕地。這里生態資源豐富,自然景觀質樸,文化積淀深厚,曾與西湖、西泠并稱杭州“三西”,是國內xxx個也是xxx的集城市濕地、農耕濕地、文化濕地于一體的國家濕地公園。

    {16}太湖源

    被譽為“小九寨溝”,是旅游、度假、探源活動的最佳境地。這里是著名的太湖源頭,風格奇特、環境優美、空氣清新,山體巖層豐富多彩,巨大的卵石布滿山谷。

    {17}馀杭區超山風景區

    是杭州市風景名勝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為江南三大探梅勝地之一。以觀賞“古、廣、奇”三絕的梅花而著名。

    {18}浙西大峽谷

    峽谷內山高水急,山為黃山延伸的馀脈,水為錢塘江水系的源流。峽谷旅游區為狹長環狀帶,全長80公里,共分3個景段,被稱之為“華東xxx旅游峽谷”。

    {19}建德大慈巖

    是一個佛教文化和秀山麗水完美結合的旅游勝地,素有“浙西小九華”之譽。以江南懸空寺、長谷溪流、全國xxx天然立佛而名聞遐邇。

    {20}東方文化園

    杭州東方文化園是國家4A級景區,被國家有關部門命名為:世界宗教學術研究基地、中國佛教文化展示中心、中華民族東方文化園和中華少年兒童文化藝術活動基地。

    {21}桐廬垂云通天河

    與著名風景區瑤琳仙境毗鄰,地下水源豐沛,水質清澄。河道曲折幽深,或成潭、或成泊、或成瀑,變幻無窮。

    {22}杭州野生動物園

    杭州野生動物園是浙江省重點旅游項目,華東地區規模xxx的野生動物園,園區山巒起伏、流水潺潺、植被茂盛,青山綠水間徜徉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幾百種珍禽異獸和我國一級、二級保護動物近萬只。

    {23}雷峰塔

    重建之后的雷峰夕照景區,占地面積8公頃,主要景觀和設施有:雷峰塔、夕照亭、妙音臺、匯文軒、放大光明閣、如意苑游客中心、藕居餐飲點等。

    {24}富春桃源

    富春桃源風景區位于浙江省富陽市胥口鎮,是集山、水、林、洞、村于一體的觀光、休閑、度假的旅游勝地,是華東地區一處頗有特色的大型旅游風景區。

    {25}雙溪漂流

    浙江杭州馀杭雙溪漂流是國家4A級景區。水清、竹多、落差大,被稱為“江南xxx漂”。

    {26}丹山赤水風景名勝區

    位于寧波馀姚,是一處以自然山水風光為依托,以道教文化和山鄉民俗為文化內涵,古村、遺跡、絕壁、奇石、溪流和飛瀑為特色的風景名勝區。

    {27}奉化溪口雪竇山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國家AAAA級風景旅游區,有“海上蓬萊”之譽,是華東黃金旅游干線上的一顆明珠,是“浙江省十佳美景樂園”之一。

    {28}天下玉苑文化旅游風景區

    是一個以玉為文化特色,融山水靈氣、玉雕精品和人文圣跡為一色,集游覽、觀光、度假、休閑及商務為一體的大型文化旅游風景區。

    {29}浙東(四明山)景區

    這里有四明山xxx烈士陵園、紀念碑、新四軍浙東xxx縱隊司令部舊址、張學良將軍幽禁處等眾多“紅色旅游”資源,被列入“全國百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之一,是“浙江省青少年紅色之旅經典景區”。

    {30}東錢湖

    位于浙江寧波鄞州區,以湖為骨架,山水交融,分成谷子湖、梅湖和外湖三個部分,四周群山環抱,是浙江省xxx的淡水湖。

    {31}溪口

    xxx風景名勝區,奉化山川毓秀,歷史悠久,文化厚重,旅游資源十分豐富。以獨特的人文景觀、自然風光和佛教文化的完美結合蜚聲中外。

    {32}寧波松蘭山海濱旅游度假區

    海濱風光優美,海洋文化厚重,休閑度假設施完善。島礁、沙灘、港灣、岬角、岸礁遍布,山連山、灘連灘,風韻獨特,美不勝收。

    {33}奉化滕頭生態旅游區

    滕頭景點以生態農業、新農村風貌、新時代農民生活為主要內容的農業旅游,被國家旅游局列為全國306個工農業旅游示范點之一。

    {34}中國漁村

    擁有集全國漁區文化、生活風情于一體的旅游項目,由中國漁村主題公園、漁文化民俗街等組成。為國內xxx特色、規模xxx的海洋文化休閑城。因此,中國漁村又被稱為“一座展示海洋文化的博物館、一條追溯漁文化的時光隧道”。

    {35}雁蕩山

    萬山重疊,群峰爭雄,懸嶂蔽日,飛瀑凌空,向來有“寰中絕勝”、“海上名山”、“東南xxx山”之譽。是全國十大名山之一,1982年被國務院列為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36}南麂列島

    由52個島嶼組成,海洋風光秀麗,生態保持良好,是我國xxx的xxx海洋自然保護區(貝藻類),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劃定的世界生物圈保護區之一,是旅游、避暑、度假、療養和嘗海鮮、玩海水的勝地。

    {37}楠溪江風景名勝區

    位于永嘉縣,東臨雁蕩山風景區,南距溫州市區23公里,西連仙都,北接仙居,是著名的xxx風景名勝區。總面積625平方公里,共分為楠溪江及沿江古村文化、大若巖、石桅巖、水巖、北坑、陡門和四海山七大景區,共計800多個景點。

    {41}諸暨五泄

    xxx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4A級旅游區,國家森林公園。五泄主要有五泄湖、四季如春的桃源、一水五折飛瀑憾人的東源和幽雅深遂的西源峽谷等四個景區組成。

    {42}新昌大佛寺

    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歷史。大佛整個造像比例協調,充分考慮了人們觀賞的視角,被學界稱之為“江南xxx大佛”。

    {43}太湖旅游度假區

    是省級旅游度假區,國家AAAA級旅游度假區。處于長江三角洲及大上海經濟圈的中心,現有太湖山莊、哥倫波城堡、太湖樂園等。

    {44}莫干山風景名勝區

    以竹、泉、云和清、綠、冰、靜的環境著稱,素有“清涼世界”之美譽,與北戴河、廬山、雞公山并稱為我國四大避暑勝地。

    {45}南潯古鎮

    南潯名勝古跡眾多,與自然風光和諧融合,既充滿著濃郁的歷史文化底蘊和靈氣,又洋溢著江南水鄉古鎮詩畫一般的神韻。

    {46}安吉竹博園

    安吉竹博園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是竹鄉旅游的經典之作,王牌景點。到竹博園游覽,可以一覽世界各國的奇篁異筠,洞悉千載的竹子加工利用史。占地1200畝的園內,遍植各類竹子三百馀種。

    {47}古鎮西塘

    是一座已有千年歷史文化的古鎮。鎮內街衢依河而建,西塘不但有優美的人文景觀,而且還有濃郁的文化氛圍,小橋流水人家是水鄉的特點。

    {48}九龍山旅游度假區

    風景區集山、海、島嶼、沙灘為一體,系省級旅游度假區。區內有森林公園、海濱浴場、金海洋城海濱度假村、外蒲山島等。其中九龍山森林公園系xxx森林公園。

    {49}南北湖

    南北湖風景區山、海、湖融為一體,洞、園、池自成格局。以其閑雅和野趣,保留了江南一片真山水,是名副其實的上海后花園,亦有小西湖之稱。

    {50}烏鎮

    烏鎮位于浙江省桐鄉市,是江南著名古鎮之一,烏鎮街道上清代的民居建筑保存完好,梁、柱、門、窗上的木雕石雕工藝精湛。

    {51}浦江仙華山

    以奇、秀、險的山巔峰林為勝,稱譽江南。每一座山峰都有它的特色,每座山峰各自渾然一柱。

    {52}橫店影視城

    國家首批5A級旅游區。是一處獨具魅力的中國超大型影視旅游休閑勝地。

    {53}方巖

    省級風景名勝區,距永康市區23公里。不僅有峰、洞、谷、瀑、溪、湖,同時還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和xxx史跡。

    {54}雙龍洞

    雙龍洞屬巖溶景觀,位于雙龍洞景區中心,以洞中有洞、臥船入洞為特色,是整個雙龍風景名勝區核心景觀和標志景觀。

    {55}諸葛八卦村

    諸葛八卦村位于浙江省蘭溪市境內,以鐘池為核心,八條小巷向外輻射,形成內八卦和天然的外八卦。

    {56}六洞山風景名勝區

    位于浙江金華蘭溪,以奇洞美水、山林風景和人文風景為特色,更有“地下長河”為海內一絕。

    {57}龍游石窟

    是我國古代最高水平的地下人工建筑群之一,也是世界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一大奇觀。它集人文、藝術、文化、工程技術于一體,被當地人稱之為“世界第九大奇跡”。

    {58}錢江源森林公園

    位于錢塘江源頭,形成以錢江源為特色,集旅游、觀光、避暑、度假、修養、科學考察、生態保護于一體,多層次、多功能的省級森林公園。

    {59}江郎山

    江郎山位于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城南25公里的江郎鄉,是名聞遐邇的旅游勝地,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60}龍泉山度假區

    素有“清涼天地”、“天然公園”之美譽的龍泉山,峰巍樹怪,谷幽泉清,茂林蔽日,奇草遍地,百馀處旅游風景點,一年四季景隨季變。

    {61}仙都景區

    仙都位于浙江省麗水地區縉云縣境內,是一處以峰巖奇絕、山水神秀為景觀特色,融田園風光與人文史跡為一體的xxx重點風景名勝區。

    {62}天臺山

    位于天臺縣境內,13個景區,100多個景點。風光旖旎,山水神秀,以“古、幽、清、奇”著稱于世。是佛教天臺宗和道教南宗的發源地。

    {63}長嶼硐天

    長嶼硐天風景區,系北雁蕩山馀脈,為省級風景名勝區,規模xxx的人工開鑿石硐。集雄、險、奇、巧、幽為一體,成為我國海濱獨具魅力的風景旅游勝地。

    {64}仙居風景區

    仙居景區位于臺州市,景色秀美,風光旖旎,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境內奇峰異石,流潭飛瀑,幽谷清溪,翠竹秀林,處處蘊含著神奇的傳說、動人的故事。

    {65}普陀山

    普陀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為觀世音菩薩道場。既以海天壯闊取勝,又以山林深邃見長。集寺廟、海、沙、石于一體,奇花異木遍布,古樹參天,素有“海天佛國”之美譽。

    {66}朱家尖

    朱家尖金沙連綿,碧波蕩漾,是華東地區xxx的組合沙灘群,其中南沙、東沙、干沙、里沙和青沙等9個沙灘,構成了壯觀的“十里金沙”景區,是制作沙雕作品和開展沙雕活動的理想場所。

    {67}桃花島

    是《射雕英雄傳》中所描繪的美妙神奇的東海小島。島上的桃花寨綠樹成陰,清溪曲橋,環境幽靜,杏黃旗、紅燈籠、好漢曲,讓你仿佛置身于武俠文化世界,適宜開展各種水上運動和垂釣、捕撈。

    {68}嵊泗列島

    海瀚、礁美、灘佳、石奇、崖險是嵊泗列島的獨特之處。嵊泗列島的漁場風情濃郁,海市景象壯觀。坐船游覽嵊泗旖旎的海島風光和人文景觀會帶給你無限享受。

    {69}岱山島

    洞、山、沙灘、奇礁、怪石、古跡遍及全島,古代被稱為“蓬萊仙島”。在“華東xxx灘”鹿欄晴沙,參加沙灘活動,沐浴在天然海濱浴場,戲水踏浪,享受無邊海風的涼爽。

    {70}黃山

    素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四絕”著稱于世。有奇峰72座,三大主峰:xxx高峰蓮花峰,最平的峰光明頂,最險的峰天都峰。黃山可以說無峰不石,無石不松,無松不奇,其二湖、三瀑、十六泉、二十四溪相映爭輝。

    {71}九華山

    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九華山山勢雄偉,群峰競秀,植被繁茂,瀑飛泉涌;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佛教氣氛融為一體,素有“東南xxx山”之稱。

    {72}太姥山

    位于福鼎市境內,方圓六十平方公里,素有“海上仙都”的美稱,是一處融山、海、川和人文景觀于一體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分為太姥山岳、晴川海濱、九鯉溪瀑、福瑤列島、桑園翠湖五大景區和冷城古堡、瑞云寺兩個獨立景點。

    {73}武夷山

    屬典型的丹霞地貌,在世界同類自然景觀中獨樹一幟。武夷山自然保護區保存了地球同緯度最完整、最典型、面積xxx的中亞熱帶原生性森林生態系統,享有“世界生物之窗”、“蛇的王國”、“鳥的天堂”、“昆蟲的世界”、“天然植物園”的美稱,是“研究亞洲兩棲和爬行動物的鑰”。

    {74}井岡山

    以“xxx搖籃”而飲譽海內外。分為茨坪、龍潭、黃洋界、五指峰、筆架山、仙口、桐木嶺、湘洲八大景區,有景點60馀處,景物景觀270多個。是觀光瀏覽、避暑療養、科學考察、歷史研究的好去處。

    {75}xxx山

    是中國道教發祥地,xxx重點風景名勝區。xxx山是我國典型的丹霞地貌風景,景區有九十九峰、二十四巖、一百零八處自然和人文景觀,二十多處神井丹池和流泉飛瀑。

    {76}廬山

    廬山是我國著名的佛教圣地。其中號稱廬山“三大名寺”的西林寺、東林寺、大林寺和“五大叢林”的海會、秀峰、萬杉、柄賢、歸家等,最為著名。

    {77}三清山

    共分七大景區,東險、西奇、北秀、南絕,美在古樸自然,奇在形神兼備,概括為雄奇險秀,兼具泰山之雄、黃山之奇、廬山之秀,自古享有“江南xxx仙峰”之盛譽。

    {78}周莊

    中國xxx水鄉,一個歷史悠久、民風淳樸的水鄉古鎮。典型的蘇南水鄉集鎮周莊,如詩如畫。自古就有“水莊澤國”之稱。江南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景點。

    {79}水鄉古鎮同里

    位于太湖之濱,乃江南六個著名水鄉古鎮之一。古鎮區的街道均沿河而筑,四十多座建造于各個朝代、風格各異的石橋,將其連成一體。在同里最為出名的是“一園、兩堂、三橋”,都是古色古香的造型。

    {80}沙家浜

    沙家浜鎮利用得天獨厚的xxx傳統和具有豐富旅游資源的優勢,開發旅游產業,已初步形成了沙家浜xxx傳統教育館、蘆葦蕩和沙家浜度假村三位一體教育旅游景點,年接待各地參觀、旅游者20馀萬人次。

    {81}宜興陶祖圣境風景區

    陶祖圣境位于蘇、浙、皖三省交界處的陽羨風景區內,建筑風格盡顯古漢韻味,整個景區以金塘山為主體。慕蠡洞天,陶祖隱地。

    經濟發展

    長江三角洲經濟圈(區)的地域范圍比較模糊,不過遠遠超出了地理上的長江三角洲。一般把上海視為長三角經濟圈的中心,南京、杭州為長三角經濟圈的兩個副中心。

    2010年3月在浙江嘉興召開的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第十次市長聯席會議宣布,協調會成員由此前16個增至22個,即長三角核心城市群擴容,不僅吸收鹽城、淮安、金華、衢州等4個蘇浙城市為新會員,而且讓泛長三角區域內的合肥、馬鞍山兩個安徽省的城市也正式“加盟”。

    長江三角洲經濟圈是全國xxx的經濟圈,綜合實力xxx,其經濟總量相當于全國GDP的20%,且年增長率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最新長三角22個城市全國經濟GDP總量排名(單位:億,排名不含人均GDP)如下:

    【1 上海 20101.33 滬 7.5】

    【2 蘇州 12011.65 江蘇10】

    【3 杭州7803.98 浙江9】

    【4 無錫 7568.15 江蘇10.1】

    【5 南京 7201.5 江蘇12】

    【6 寧波 6524.7 浙江】

    【7 南通 4558.67 江蘇】

    【8 合肥 4164.30 安徽】

    【9 徐州 4016 江蘇】

    【10常州 3969.8 江蘇】

    【11溫州 3650 浙江】

    【12紹興 3620 浙江】

    【13鹽城 3120 江蘇】

    【14揚州 2933.20 江蘇】

    【15臺州 2927.34 浙江】

    【16嘉興 2885.00 浙江】

    【17泰州 2701.67 江蘇】

    【18金華 2700.12 浙江】

    【19鎮江 2630.05 江蘇】

    【20淮安 1920.91 江蘇】

    【21蕪湖1873.63 安徽】

    【22湖州 1661.97 浙江】

    【23連云港 1603.42 江蘇】

    【24宿遷1506.7 江蘇】

    【25馬鞍山 1200 安徽】

    【26衢州 982.75 浙江】

    【27滁州970.7 安徽】

    【28麗水851.95 浙江】

    【29舟山 885.17 浙江】

    【30淮南781.8 安徽】

    社會問題

    壓力大

    人口密集、面積狹小,土地和勞動力成本逐步上升正在成為制約該地區經濟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因素,而日益開放的對外環境又使得這一地區已有的優勢面臨沖擊。從國內需求來說,今后一段時期,對應于小康經濟的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急需發展,技術創新知識經濟在產業發展中的作用更加明顯。人力資本和技術知識是經濟發展的xxx有競爭性的要素。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可能會使長江三角洲地區一些傳統優勢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和服務業在短期內受到沖擊。因此,長江三角洲要通過勞動密集型產業逐步轉入資金、技術密集型的高加工度產業,實現經濟結構升級的外部環境并不寬松。

    2010年5月,國務院正式批準實施《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全球重要的現代服務業中心”的定位首次被提及。據估測,如按長三角經濟每年增長10%、主導行業要占經濟總量的51%以上計算,到2020年,長三角的服務業就應該超過7萬億元的規模。

    雙重夾擊

    發展中地區要同時面對發達地區和落后地區不同要素比較優勢的雙重夾擊。這種夾擊一方面來自發達國家和地區在高新技術領域的xxx與壟斷地位,另一方面來自欠發達國家和地區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和土地成本。長江三角洲地區出口市場多集中于中國香港澳門、日本美國等少數國家和地區,東歐、南美、中東和非洲市場份額比重較小,由于出口產品的主導產業仍是資源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產業,面臨xxx和越南、菲律賓等國家勞動密集型產品的有力挑戰。這一地區一些高新技術產品也大多停留在勞動密集型的加工裝配環節,競爭力不夠強。

    矛盾突出

    環境保護與工業化進程矛盾突出。長江三角洲已經成為我國酸雨多發區和水環境嚴重污染區域,隨著該區域工業化進程的加快,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將越來越突出,生態建設和環境整治問題不僅僅成為高層關心的重大問題之一,同時也成為平民百姓普遍日益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

    競爭加劇

    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環渤海地區已經成為主導我國經濟發展的“三架馬車”,三大經濟圈之間的競爭正日趨激烈。港澳臺已與珠江三角洲形成優勢互補、聯合互動的經濟格局,這是珠江三角洲經濟發展的現實優勢。但是,臺商科技電子業赴大陸投資態勢發生了重大變化,即由以前偏重在南方的珠三角區域向長江經濟帶集結,這一點與臺灣地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的調查十分吻合。臺商最滿意的大陸投資區域為長江三角洲,與其他地區相比,這里投資環境佳、投資風險低,其中蘇州、馀姚、蕭山、杭州、奉化、揚州和嘉定7個城市更被高度推薦為適合投資的城市。因此,珠江三角洲產業競爭力面臨來自長江三角洲的嚴峻挑戰。也有學者認為,長江三角洲的比較優勢還在于成本較珠江三角洲低,臺商從成本考慮進行產業轉移符合常規,并不必然導致珠三角工業產業競爭力下降,在電子制造業領域,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和臺灣地區省已經形成一種競爭格局。北京、天津之間的緊密合作也正在進行。三大經濟圈之間的競爭將使得經濟圈內環境條件的改善和經濟技術合作日益重要。

    基礎條件

    (一)發達的基礎設施和網絡型區域交通條件

    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和運輸成本的下降對于區域經濟交流和整合具有基礎性影響。目前,長江三角洲區域內的鐵路、機嘗港口、公路、水路、郵電、通訊、電力等互聯成網,城市之間的交通聯系便捷,消除了多年來制約區域經濟發展的瓶頸。截止2001年底,該地區鐵路營業里程達到2375公里,內河航道里程達到36342公里,公路里程達到108949公里,高速公路達到2271公里,其中公路網密度達到52公里/百平方公里,接近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高等級公路占公路里程的比重高達87.4%。長江三角洲地區基礎設施完善化與一體化為區域經濟整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矗

    (二)完備的工業體系和互補性區域經濟結構

    長江三角洲工業發展表現出以下三大特點:xxx,工業門類齊全,輕重工業都比較發達。作為中國xxx的綜合性工業基地,其化纖紡織機械、電子、鋼鐵、有色冶金等工業在中國占有相當重要地位,產量占全國1/2,鋼材產量占1/4,化纖產量占1/2,汽車產量占1/5,擁有寶鋼、大眾汽車、躍進汽車、熊貓電子、揚子石化、金山石化、鎮海煉化等一批優勢企業。第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迅速。目前已經成為中國電子通信、生物醫藥、新材料等諸多高新技術產業重要基地,以微電子、光纖通信、生物工程、海洋工程、新材料等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也居全國xxx位置。第三,外向型經濟蓬勃發展。到1999年,長江三角洲地區對外貿易依存度已經達到44.2%,比1990年提高了22.9個百分點,而同期中國只提高6.7個百分點。分省區看,上海的對外貿易依存度較高,1999年為78.1%;而江蘇和浙江則比較低,分別為35.3%和31.3%。

    (三)雄厚的科教資源和均質化區域發展水平

    長江三角洲集中了全國眾多的科技與教育力量,擁有雄厚的綜合科技實力,綜合科研與教育水平代表著中國一流水準。特別是上海、南京、杭州,匯集了許多著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是中國科技人才最密集的地區之一。從總量指標來看,目前該地區人口占全國10.9%,而高等院校、高校教師、在校大學生、科研機構數和各類科技人員分別占全國13.9%、14.9%、16%、12.7%和14.4%。而同期廣東人口占全國5.8%,上述其他指標分別為4.7%、4.3%、5.4%、5.2%和3.1%。該地區科研開發機構的科技人才數約為中國的1/7,科學家、工程師人數接近全國的1/6,高、中級技術人員約為全國的1/5,被SCI、ISIP、EI收錄的論文約為中國的1/4,技術市場成交額約為全國的1/5,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約為全國的1/5,約70~80%的大中型企業的主要技術裝備得到更新,企業的產品結構、技術結構、組織結構進一步優化。另一方面,地區經濟整合方式及其程度,與其經濟均質化程度有密切關系。如前所述,該地區的人均GDP水平同處于全國前列,三省市的城市化水平和市場化程度相對較高,基礎設施建設比較完善,地區之間的經濟發展水平比較接近。豐富的科教資源和各地區相對較小的經濟差異,為在更高層次上擴大區域經濟合作與發展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前提條件。

    (四)明顯的體制優勢和兼容性區域制度環境

    長江三角洲對外開放稍晚于珠江三角洲,但是在開發開放浦東的有力推動下,體制轉軌進程明顯加快。隨著國企改革深化、鄉鎮企業轉型和私營個體企業地位的確立,長江三角洲形成了“多輪驅動,齊頭并進”的多種經濟成分并存、共同發展的新格局。“三資”工業已經成為支撐地區工業快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并與國有工業和鄉鎮工業一起形成“三足鼎立”之勢。同時,該地區已建立了一批融入國內統一大市場的金融、技術、商品等要素市場,形成了一批年成交額超過百億元的商品市常據統計,在全國十大生產資料市場中,長江三角洲就擁有6個,其中包括華東不銹鋼中心批發市嘗上海寶山鋼材交易市嘗寧波開發區生產資料綜合市嘗紹興中國輕紡城原料市場等。并且,長江三角洲內的商品和生產要素交易活動十分活躍。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4166/

    (17)
    詞條目錄
    1. 基本簡介
    2. 概要介紹
    3. 區域含義
    4. 自然地理
    5. 自然資源
    6. 交通設施
    7. 經濟
    8. 農業
    9. 工業
    10. 建筑業
    11. 財政
    12. 居民收入
    13. 對外貿易
    14. 金融業
    15. 園區
    16. 社會
    17. 科技事業
    18. 教育事業
    19. 文化事業
    20. 人文
    21. 旅游
    22. 概況
    23. 景點
    24. 自然資源
    25. 礦產資源
    26. 土地資源
    27. 水資源
    28. 人口
    29. 總量
    30. 變動
    31. 旅游景點
    32. 經濟發展
    33. 社會問題
    34. 基礎條件

    輕觸這里

    關閉目錄

    目錄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