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元

    編輯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歷史

    據市郊張家坡、鄧家坪和朝天區中子鎮營盤粱考古發掘證實:時代" class="innerlink" href="index.php?doc-innerlink-%E6%97%A7%E7%9F%B3%E5%99%A8%E6%97%B6%E4%BB%A3">舊石器時代末,廣元境內已有先民棲居生息。

    元置廣元路。取擴充元朝疆土之意。明置縣。一說以土地廣大為名,取廣為闊,“元”為大之意。一說元初用兵四川,而取“廣找元路”之意。

    遠在西周時,今廣元市中區昭化一帶即有先民聚居為邑。戰國時,昭化是苴侯國國邑所在,地名葭萌。公元前316年秦并巴、蜀,兼及苴國,置葭萌縣,隸屬蜀郡。漢代葭萌縣轄境包括今市中區、旺蒼縣全境及青川劍閣、蒼溪、南江和陜西寧強縣的部分或大部分。蜀漢、西晉先后改縣名為漢壽、晉壽縣隋代為義城郡,唐代為利州都督府,宋代為利州益川郡昭武軍、利州路。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利州路為廣元路,取元朝德威廣播、疆域廣大之意,這是廣元名稱的由來。明代初設廣元府,旋降為州,洪武二十二年降為縣,屬保寧府。清代屬保寧府、川北道。民國初年廣元屬嘉陵道。1933年初至1935年4月紅四方面軍曾在這里建立川陜xxx根據地。解放初期,先后為劍閣、廣元專署所在地,1953年3月并入綿陽地區,1985年,撤銷廣元縣,設立地級廣元市和市中區;將原綿陽地區的青川、旺蒼2縣劃歸廣元市管轄;將南充地區的蒼溪縣劃歸廣元市管轄。

    地理

    女皇故里——廣元概況女皇故里——廣元概況

    位于四川省北部,地理座標在北緯31゜ 31′至32゜56′,東經104゜36′,至106゜45′之間,北與甘肅省武都區、文縣、陜西省寧強縣、南鄭縣交界;南與南充市的南部縣、閬中市為鄰;西與綿陽市的平武縣、江油市、梓潼縣相連;東與巴中市的南江縣、巴州區接壤。幅員面積16313.78平方公里。

    廣元市處于四川北部邊緣,山地向盆地過渡地帶,摩天嶺米倉山東西向橫亙市北,分別為川甘、川陜界山;龍門山北東一南西向斜插市西;市南則由劍門山、大欄山等川北弧形山脈覆蓋。地勢由北向東南傾斜,山脊相對高差達3200余米。摩天嶺山脊海拔由西端最高點3837米(大草坪)向東下降至2784米,向南則急劇下降到800米。 龍門山接摩天嶺居青川全境及市中區西部。山脊海拔由北至南從3045米(轎子頂)降到1200米。山頂尖削,坡面一般在25度以上;河谷深切,相對高差在600--800米間。米倉山居朝天區全境旺蒼縣城至廣元一線以北,山脊海拔從北向南由2276 米(光頭山)下降到1368米(石家梁),坡面多在25度以上,山頂渾圓。河谷深切相對高差一般在500--800米間。川北弧形山脈居元壩區、旺蒼縣城以南,及蒼溪、劍閣兩縣全境。海拔從北而南由1200余米下降到600余米。河谷切割亦深,多呈“V”形。相對高差在200-500米間。山頂平緩,多呈臺梁狀,坡面一般在12度左右。

    氣候

    廣元市天臺山

    廣元市屬山區地貌,高中山占55%,低山深丘占44.2%,有少量的河谷平壩。地勢北高南低,北部橫亙米倉山、龍門山,南面與川中丘陵" class="innerlink" href="index.php?doc-innerlink-%E4%B8%98%E9%99%B5">丘陵
    緊連。最高處海拔3837米(青川西北),最低處海拔375.1米(蒼溪南)。年平均氣溫
    為13.9℃—17.4℃,日照為1338—1560小時,無期223—290天,常年降雨量
    為972—1142毫米,氣候溫和,四季分明。

    環境

    廣元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廣元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

    廣元市處于四川北部邊緣,山地向盆地過渡地帶,摩天嶺、米倉山東西向橫亙市北,分別為川甘、川陜界山;龍門山北東一南西向斜插市西;市南則由劍門山、大欄山等川北弧形山脈覆蓋。境內山脈眾多,天臺山、云臺山、牛頭山、鼓城山、金子山、五子山等山脈

    廣元境內自然風光秀美,名勝古跡眾多。xxx風景名勝區劍門蜀道主體地段縱貫全境。有女皇武則天祠廟皇澤寺,有被譽為“歷代石刻藝術陳列館”的千佛崖,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天下雄關劍門關,有享譽海外內的“中國佛傳故事壁畫博覽館”覺苑寺,有“三百里程十萬”的翠云廊,有“中國古今道路博物館”明月峽,有昭化古城、諸葛亮北伐曹魏的中軍帳籌筆驛(《后出師表》出地)、維墓、陰平道等多處三國遺址,有xxx自然保護區唐家河,還有白龍湖、天臺山等十余處xxx、省級旅游風景區。

    在龍門、米倉山前緣與盆北弧形山交接地帶,形成了一條狹長的山前凹槽。稱為“米倉走廊”。范圍東起旺蒼普濟、西至下寺鎮,東西長137.6公里,南北寬5公里,其中堆積地形較為發達,呈現河谷平壩之景觀

    資源

    廣元是四川重要的能源" class="innerlink" href="index.php?doc-innerlink-%E8%83%BD%E6%BA%90">能源、有色金屬" class="innerlink" href="index.php?doc-innerlink-%E6%9C%89%E8%89%B2%E9%87%91%E5%B1%9E">有色金屬中藥材" class="innerlink" href="index.php?doc-innerlink-%E4%B8%AD%E8%8D%AF%E6%9D%90">中藥材以及畜牧業生產基地之一,也是國家三線建設的重要基地之一。機械電子、有色金屬、建筑材料食品飲料、水電、煤炭、紡織制藥等工業具有良好的發展基礎。目前已建成總裝機容量達90萬千瓦的水電、火電站,其中寶珠寺電站裝機容量達70萬千瓦。裝機容量10萬千瓦的紫蘭壩電站已開始前期工程建設。裝機容量80萬千瓦的蒼溪A2%E7%BA%BD%E5%B7%A5%E7%A8%8B">亭子口水利樞紐工程即將開工建設。

    礦藏資源

    廣元境內目前已發現礦種95種,有礦產地480處,已查明資源儲量的礦床378處,其中大型礦床6處(耐火粘土2處,熔劑灰巖、砂金、玻璃石英砂巖" class="innerlink" href="index.php?doc-innerlink-%E7%8E%BB%E7%92%83%E7%9F%B3%E8%8B%B1%E7%A0%82%E5%B2%A9">玻璃石英砂巖、硅灰石各一處),中型礦床40處(砂金10處,鉀長石6處,耐火粘土、晶質石墨各4處,玻璃石英砂巖、磚瓦用頁巖各2處,其它8處),小型礦床332處。

    藥材資源

    廣元是全國中藥材主產區之一。現有藥用植物2500多種,藥用動物90余種,其中屬于“三級標準”的大宗品種357個,常用500個配方品種中,我市就有317種。自然蘊藏量達11000噸,地產常用藥材有杜仲、天麻、紫胡根、皺皮木瓜、火麻仁、辛荑花、冬花等品種。野生蘊藏量達100噸以上的常用品種有五味子、泡參、車前草等25種。 

    經濟

    廣元城市面貌日新月異廣元城市面貌日新月異

    國民經濟" class="innerlink" href="index.php?doc-innerlink-%E5%9B%BD%E6%B0%91%E7%BB%8F%E6%B5%8E">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初步核算,全市生產總值實現145.19億元,比上年增長12.3%。其中,xxx產業增加值47.26億元,增長7.5%;第二產業增加值42.54億元,增長20.2%;第三產業增加值55.39億元,增長10.3%。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9.2%、47.2%、33.6%,分別拉動經濟增長2.4個、5.8個、4.1個百分點。

    結構" class="innerlink" href="index.php?doc-innerlink-%E4%BA%A7%E4%B8%9A%E7%BB%93%E6%9E%84">產業結構得到調整,xxx、二、三產業的結構比例由上年的33.7:27.4:38.9調整為32.5:29.3:38.2。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加快。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21.4%,比上年提高1.7個百分點。城鎮化率達到27.4%,比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民營經濟發展勢頭良好。實現增加值62.9億元,增長17.1%,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7.2%。其中:xxx產業15.67億元,增長10.7%;第二產業20.56億元,增長24.2%;第三產業26.67億元,增長16.2%。影響企業生產經營的宏觀環境明顯趨好,企業景氣指數為103.3,其中:工業企業114.9,批發零售企業100.0,社會服務企業140.0,房地產企業108.1,均處于景氣區間。消費物價在糧油豬肉價格走低的帶動下逐月回落,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上漲1.2%,比上年回落3.3個百分點,其中服務項目價格上漲0.7%,消費品價格上漲1.4%。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7.8%。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8.1%。商品銷售價格上漲3.0%。

    交通

    交通 交通

    廣元自古就是川陜甘毗鄰地區的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中心,集水、陸、空于一體。寶成鐵路、成普鐵路和108、212兩條國道主干線在市區交匯,嘉陵江水運可直達重慶廣元機場已建成通航,高速" class="innerlink" href="index.php?doc-innerlink-%E6%88%90%E5%B9%BF%E9%AB%98%E9%80%9F">成廣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車。

    廣元是通往世界自然遺產九寨溝的最佳捷徑,已開通直升機旅游航線,乘客不僅可以一覽沿途的湖光山色,而且只需40多分鐘便可飛抵人間仙境九寨溝。

    行政區劃

    廣元市的幅員面積為16306平方公里,1994年末總人口292.72萬人,2004年末305萬人,城鎮人口81.67萬人,鄉村人口211.05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8.32‰。

    市轄3個區4個縣,分為35個縣轄區,174個鄉、86個鎮、3個街道辦事處

    行政區 面積(k㎡) 人口 數量 下轄區域
    利州區 1535 50萬 轄11個街道、7個鎮、3個鄉
    東壩街道、嘉陵街道、河西街道、雪峰街道、南河街道、回龍河街道、上西街道、楊家巖街道、袁家壩街道下西街道石龍街道、榮山鎮、大石鎮、寶輪鎮、赤化鎮、三堆鎮、工農鎮、盤龍鎮、白朝鄉、金洞鄉、龍潭鄉
    (粗斜體鎮街由廣元經濟技術開發區委托管轄)
    昭化區 1435 26萬 轄11個鎮、17個鄉、1個街道 元壩鎮、昭化鎮、衛子鎮、王家鎮、磨灘鎮、柏林溝鎮、太公鎮、虎跳鎮、紅巖鎮、明覺鎮、石井鋪鎮、晉賢鄉、文村鄉、清水鄉、張家鄉、溪鄉、青牛鄉、陳江鄉、丁家鄉、黃龍鄉、白果鄉、梅樹鄉、射箭鄉、朝陽鄉、大朝鄉、沙壩鄉、柳橋鄉、紫云鄉、揀銀巖街道
    朝天區 1618 24萬 6個鎮、19個鄉 朝天鎮、大灘鎮、羊木鎮、曾家鎮、中子鎮、沙河鎮、陳家鄉、小安鄉、洞鄉、東溪河鄉、花石鄉、蒲家鄉、西北鄉、宣河鄉、轉斗鄉、青林鄉、平溪鄉、兩河口鄉、李家鄉、汪家鄉、麻柳鄉、臨溪鄉、文安鄉、馬家壩鄉、柏楊鄉
    旺蒼縣 2976 51萬 17個鎮、18個 東河鎮、嘉川鎮、木門鎮、白水鎮、尚武鎮、張華鎮、黃洋鎮、普濟鎮、三江鎮、金溪鎮、五權鎮、高陽鎮、雙匯鎮、英萃鎮、國華鎮、九龍鎮、龍鳳鎮、大河鄉、萬家鄉、燕子鄉、水磨鄉、鼓城鄉、檬子鄉、福慶鄉、林鄉、麻英鄉、柳溪鄉、農建鄉、化龍鄉、大兩鄉、萬山鄉、正源鄉、天星鄉、鹽河鄉、大德鄉、靜樂寺社區街道、陳家嶺社區街道、磨巖社區街道
    青川縣 3216 25萬 11個鎮、23個鄉、2個民族鄉 喬莊鎮、青溪鎮、房石鎮、關莊鎮、涼水鎮、竹園鎮、木魚鎮、沙州鎮、姚渡鎮、三鍋鎮、馬鹿鎮、黃坪鄉、瓦礫鄉、孔溪鄉、茶壩鄉、大壩鄉、橋樓鄉、蒿溪回族鄉、樂安寺鄉、前進鄉、曲河鄉、馬公鄉、石壩鄉、紅光鄉、蘇河鄉、茅壩鄉、大院回族鄉、樓子鄉、金子山鄉、七佛鄉、建峰鄉、白家鄉、板橋鄉、騎馬鄉、觀音店鄉、營盤鄉
    劍閣縣 3204 70萬 23個鎮、34個鄉 普安鎮、龍源鎮、城北鎮、鹽店鎮、柳溝鎮、武連鎮、東寶鎮、開封鎮、元山鎮、演圣鎮、王河鎮、公興鎮、金仙鎮、香沉鎮、白龍鎮、鶴齡鎮、楊村鎮、羊嶺鎮、江口鎮、木馬鎮、劍門關鎮、漢陽鎮、下寺鎮、江石鄉、田家鄉、聞溪鄉、姚家鄉、北廟鄉、西廟鄉、義興鄉、毛壩鄉、涼山鄉、垂泉鄉、秀鐘鄉、正興鄉、馬鄉、高池鄉、碗泉鄉、迎水鄉、國光鄉、柘壩鄉、公店鄉、吼獅鄉、長嶺鄉、涂山鄉、圈龍鄉、碑埡鄉、廣坪鄉、禾豐鄉、店子鄉、搖鈴鄉、樵店鄉、錦屏鄉、柏埡鄉、高觀鄉、張王鄉、上寺鄉
    蒼溪縣 2330 80萬 24個鎮、15個鄉 陵江鎮、云峰鎮、東青鎮、白橋鎮、八廟鎮、五龍鎮、永寧鎮、鴛溪鎮、三川鎮、龍王鎮、元壩鎮、喚馬鎮、歧坪鎮、白驛鎮、漓江鎮、文昌鎮、岳東鎮、石馬鎮、運山鎮、東溪鎮、高坡鎮、龍山鎮、中土鎮、亭子鎮、禪林鄉、白鶴鄉、浙水鄉、雍河鄉、新觀鄉、石門鄉、月山鄉、白山鄉、彭店鄉、橋溪鄉、龍洞鄉、黃貓鄉、石灶鄉、河地鄉、雙河鄉

    旅游

    廣元市市花為桂花,市樹為柏樹。柏樹,是廣元的一道風景線,它像一道綠色的屏障,迎風佇立,威武不屈。

    劍門關xxx風景名勝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皇澤寺千佛崖劍門關國家森林公園,天臺山國家森林公園,世界奇觀翠云廊明月峽古棧道木門寺,紅軍文化園,唐家河國家自然保護區

    著名景點:劍門蜀道xxx風景名勝區,唐家河xxx自然保護區,劍門關、天臺山國家森林公園,皇澤寺、千佛崖、覺苑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白龍湖xxx風景名勝區,蒼溪紅軍渡、觀音巖摩崖造像、紅軍文化園、鶴鳴山、明月峽古棧道、紅軍木門會址、紅軍血戰劍門關遺址等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元市城區、旺蒼東河鎮、旺蒼木門鎮、劍閣古城(普安鎮)、昭化古城等四川省歷史文化名城(鎮)。

    待開發景點: 紅軍血戰劍門關遺址、蒼溪紅軍渡風景名勝區、川北民俗文化園、覺苑寺、白龍湖、利州古城、昭化古城、劍閣古城等。

    文化

    古蜀道文化

    人文廣元人文廣元

    1、劍門古蜀道。始鑿于春秋戰國前,為古代交流中原的主要通道,是金牛道上歷史文化最厚重、自然風光最優美而又最艱險的地段。李白“蜀道難”所詠嘆的蜀道,“三百里程十萬樹”的世界人文奇觀翠云廊,史稱一夫擋關、萬夫莫開的劍門雄關,中國歷史上xxx的女皇帝武則天的寺廟皇澤寺,國內保存最完整的明代佛傳壁畫覺苑寺,相傳為五丁開山之處、集六道于一峽、被譽為中國歷代交通博物館的明月峽,被稱為歷代石刻藝術博物館的千佛崖,歷史上相傳為道教發源地之一的鶴鳴山,反映川陜蘇區xxx史實的廣元紅軍文化園、紅軍攻克劍門關遺址,反映盛唐石刻藝術的觀音巖,保存完整的古建區劍閣古城、昭化古城等都在這條古道上,可見該條古道集中了佛教文化、道教文化、三國文化、紅軍文化、女皇故里文化、古代交通文化、石刻藝術文化等川北特色文化精華

    2、陰平古道。為古代四川出入西北的主要通道,三國時諸葛亮曾派兵把守,后鄧艾率軍自陰平道經摩天嶺“以氈自裹,推轉而下,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從而滅蜀。道上有眾多的文物古跡和xxx森林公園,大熊貓保護區唐家河就在這條道上。

    3、米蒼道。為四川出入陜西又一古道,三國蜀漢相爭古戰場之一。三國蜀漢張飛、魏延曾在此與魏軍多次大戰,魏大將張郃在此戰死。米蒼道歷史文化遺蹤眾多,xxx風景名勝區鼓城山亦在此道上。

    三國文化

    廣元三國文化底蘊豐厚,是三國文化匯聚之地,有140余處三國遺址遺跡,是三國魏蜀爭戰的主戰場和諸葛亮六出祁山的主要通道。全市三國文化遺址如姜維城、鐘會故壘、關索城、姜維墓、姜維祠、費祎墓、鄧艾父子墓、鮑三娘墓、翠云廊、張飛廟關羽廟、武侯祠、籌筆驛、明月峽、戰勝壩、葭萌關、天雄關、白水關、石門關、北雄關、摩天嶺、孔明碑等上百處,其中最重要的是昭化古城和劍門關。

    女皇文化

    廣元青川東河口地震遺址廣元青川東河口地震遺址

    廣元是中國歷史上xxx的女皇帝武則天的出生地。女皇故里文化是廣元獨特的地方民俗民間傳統文化。現保留有xxx文物保護單位、專門供奉武則天的寺廟皇澤寺,寺內有全國xxx的武則天尊容和蠶桑十二圖,武則天父母所鑿石窟和起于北魏、經盛唐至五代的石刻造像珍品以及宋代石刻精品。以紀念武則天為核心,廣元保留了延續近1000年的“正月二十三、婦女游河灣”,即女兒節習俗,形成了獨特的地方女性特色文化景觀。近年來,廣元正著手打造女皇文化品牌,皇澤寺三重大殿、武氏家廟、樓臺水榭已經恢復,武則天陳列館、則天雕塑群、唐文化長廊、則天書畫院、唐文化一條街等文化景觀正在加緊建設,女皇紀祀活動也正在規劃中。工程完工后,皇澤寺將成為全面反映武則天生平、展現大唐盛世與武則天關系等xxx特色的女皇文化品牌和最佳文化旅游觀光區。

    紅色文化

    土地xxx時期,廣元93%的土地屬于川陜蘇區,全市4.7萬人參加紅軍,成為紅四方面軍的重要組成力量,并從中走出5位中央委員和10位共和國將軍。紅軍在廣元留下了大量的遺址遺跡,是廣元紅色文化資源的具體體現,其中最重要的文化旅游景點有: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以紅軍石刻標語為核心的全面展示紅軍在廣元戰斗歷程的廣元紅軍文化園。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在紅四方面軍和川陜蘇區發展、壯大史上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木門會議舊址,川陜蘇區和紅四方面軍后期的首府旺蒼紅軍城。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標志紅四方面軍配合中央紅軍長征并從此走上長征路的紅四方面軍強渡嘉陵江渡口遺址紅軍渡。同時還有在紅四方面軍征戰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黃貓埡戰斗遺址、紅軍攻克劍門關遺址、太公紅軍山遺址群以及標志川陜蘇區政權建設的4個縣委、10個縣蘇和1000多個區、鄉、村蘇維埃政府遺址。反映紅軍宣傳工作的石刻標語近2000幅,xxx文物4000多件。

    石窟藝術文化

    廣元有四川開鑿歷史最早、持續時間最長、規模xxx、對研究四川石窟造像傳播線路、探索四川地區石窟藝術源流演變的石窟群,其中xxx代表性和旅游價值的有:開鑿時間起至北魏,沿續400多年的全國xxx批文物保護單位皇澤寺摩崖造像。開鑿時間起至北魏,沿續至清,造像萬余尊,現存7000余尊,被稱為歷代石窟藝術博物館的全國xxx批文物保護單位千佛崖摩崖造像。鑿于唐天寶年間,現存40多窟,400余尊,包括唐玄中孫女、肅中女兒永和公主所鑿,反映“安史之亂”唐明皇蜀中避亂和僖中皇帝逃難四川以及黃巢xxx等史實造像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觀音巖。相傳為張天師修練之地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山道教造像" class="innerlink" href="index.php?doc-innerlink-%E9%B9%A4%E9%B8%A3%E5%B1%B1%E9%81%93%E6%95%99%E9%80%A0%E5%83%8F">鶴鳴山道教造像群。

    古文化

    早期人類遺址和古文化遺址廣元早期文化遺址主要有朝天區中子鎮細石器時代遺址、廣元張家坡新石器時代遺址、劍閣蔡家河小廟山聚落遺址。古生物遺址有旺蒼恐龍化石遺址。

    第二座古蜀早期城址

    在四川廣元市昭化土基壩和擺宴壩進行的考古調查和勘探工作,2014年8月取得重要成果:共發現各類遺跡現象43處,其中有一處規模宏大的古蜀早期城址及一處古關口。這是四川考古史上繼三星堆后發現的第二座古蜀早期的城址,對研究西周前后古秦巴蜀之間的關系,了解早期蜀道的走向等有重大價值,是四川省近10年來夏商周考古最重要的發現。[1]

    文學藝術

    文學藝術近年來,廣元從對外文化交流和文化旅游的角度出發,編寫了《三國與廣元》、《三國與昭化》、《葭萌春秋》、《皇澤寺》、《千佛崖》、《廣元明月峽》、《廣元石窟》、《半山石志》等旅游叢書和《女皇武則天》、《少年武則天》等小說。藝術方面,組織排演了大型音樂舞蹈劇《女皇傳奇》,有關部門拍攝了反映紅軍xxx斗爭歷史的電視劇《強渡嘉陵江》等。

    景點

    天臺山

    澳門援建嘉陵江大橋澳門援建嘉陵江大橋

    天臺山位于廣元城西14公里處,乃龍門山與米倉山交匯地之南麓,縱橫26平方公里,一條南北如龍脊的山梁將之一分為二。東為前山,主峰天臺,海拔1100米;西叫后山,主峰艮臺,海拔1602米。天臺山因群峰之中兀立出一巨大平臺而得名,“天上的玉宇瓊臺”故曰“天臺”。

    云臺山

    云臺山位于廣元市元壩區大朝鄉境內,距劍門關15公里,距昭化古城20公里,相傳是魏將鄧艾被冤殺后的人頭所化而成,故又稱“人頭山”。

    牛頭山

    牛頭山形似一座巨大的牛頭,故而得名。天雄關在其間,所以又稱“牛首雄關”。此關四周群峰昂首,與劍門群峰遙相呼應。關上原建關羽廟一座,有大雄殿、牛王殿、姜維殿、娘娘殿等,因歷經戰亂,廟已被毀。至今只有天雄關石門尚存,14塊石碑和一些石柱、石鼓經受了戰亂和風霜的考驗,依然挺立在山巔之一,似欲證明天雄關的歷史古遠而悠久。  

    鼓城山

    鼓城山位于廣元市旺蒼縣東北部,由東、西鼓城山和七里峽、百龍宮、鹿溪亭、東河水庫等100多個景點組成。景區以山、林、水、泉、洞庭湖、瀑構成景觀,自然巧妙地組成雄、險、奇、秀、幽、雅兼具的特色。主景鼓城山海拔1200--2270米;方圓80多千米,東西兩山對峙,開頭皆具鼓形而得名。原始森林、次生林和亞高山灌叢草甸中棲息著獼猴、金貓、云豹、林麝、毛冠鹿等珍貴動物,其他尚有爬行類和兩棲類動物數十種,鳥類160余種。

    米倉山

    米倉山的四至界線如下:東界:以縣界為界,北起歐家坪,南溯廖林溝溝尾至縣界,與南江縣相鄰。北界:以省界為界,東起歐家坪城巖北,向西經城墻巖主峰(海拔2281米)和無名峰(海拔2226米),然后折向西北至官牛洞,由此沿長潭河折向西南,經分水嶺向西至大壩口。

    金子山

    金子山位于青川縣南部,東連劍閣,南接江油,西靠竹園,北毗廣元。幅員面積20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59%。綿廣高速公路橫穿全境,距寶成線3公里。屬劍門山系的七十二劍峰之列,其山勢雄偉,怪石林立,異峰突起,層岸疊嶂,禽珍獸異,鳥鳴獐跳,山青水秀,花果飄香。是一個休閑度假、生態旅游、修身養性的旅游勝地。

    劍門山

    劍門山地處四川盆地北部邊緣斷褶帶。在侏羅紀時期(距今約2-1.4億年),四川周圍隆起成山,盆地積水成湖,因受強烈風化侵蝕作用,山地為湖盆提供了豐富的沉積物。形成南北巴湖和蜀湖。

    五子山

    五子山,又名五指山。古稱五華山,筆架山,京兆山,綿亙劍閣縣西北界,屬龍門山脈。西南--東北走向。西部伸入江油縣境,東北與巾子山相連。山有五峰,山體尖圓,高聳入云,銳利如劍,挺然屹立。山上森林繁茂,山巒疊嶂,氣勢磅礴,數十里外能覽諸峰。

    白龍湖

    白龍湖位于川、陜、甘三省結合部,東起陜西寧強的金山寺,北接甘肅文縣余家灣,西至四川廣元青川的騎馬鄉,南至廣元市中區三堆鎮的寶珠寺,總面積62平方公里,被譽為“西南xxx湖”。

    特產

    劍門手杖劍門手杖

    旅游產品廣元有豐富的旅游產品,著名的有白花石刻劍門手杖、根雕、麻柳刺繡、真絲掛毯、絲麻地毯、絲綢繡品、劍門毛巾、“女皇故里”橄欖油" class="innerlink" href="index.php?doc-innerlink-%E6%A9%84%E6%A6%84%E6%B2%B9">橄欖油系列產品等旅游商品,有黑木耳、根、黃花、香菇、竹蓀、沙參、天麻、林仲等山珍藥材,有蒼溪雪梨、獼猴桃" class="innerlink" href="index.php?doc-innerlink-%E8%8B%8D%E6%BA%AA%E7%8C%95%E7%8C%B4%E6%A1%83">蒼溪獼猴桃、朝天山核桃、廣元柑柚等水果。

    民俗

    廣元地處溝通中原和西北之要道,民風民俗有其獨特的地方特色。民俗方面主要有紀念武則天生辰的女兒節,婦女游河灣、賽鳳舟等習俗。節慶娛樂以燈戲、攤戲、各種燈舞、木偶、皮影演出為主。平時生產中娛樂以獨具川北風味的山歌,如薅草歌、薅草鑼鼓、薅秧歌、打柴歌等為主。紅白喜事有獨具特色的百雞宴,哭嫁歌。村落民居以川北四合院木結構民居為主。民間節慶活動精彩紛呈,有廣元女兒節、豆腐文化旅游節" class="innerlink" href="index.php?doc-innerlink-%E5%89%91%E9%97%A8%E8%B1%86%E8%85%90%E6%96%87%E5%8C%96%E6%97%85%E6%B8%B8%E8%8A%82">劍門豆腐文化旅游節,蒼溪梨花節,市中區桃花會,元壩桂花節,青川熊貓山珍節,牛頭山、天臺山廟會等民間節慶活動,規模盛大,形式多樣,民風古樸。

    “廣元女兒節,婦女游河灣”,這原本就是xxx魅力的一種民間文化活動,這該是廣元女兒節的重彩濃墨來描繪的篇章。1988年首屆女兒節,女皇祀廟皇澤寺前的嘉陵江水域正是楊氏當年感龍孕而生武則天的"利州江潭"處。那屆女兒節在利州江潭上布滿了彩船,龍游鳳翔,熱鬧非常。皇澤寺前是人海如潮,嘉陵江兩岸是一片歡聲笑語,廣元女兒們身著節日的盛裝,她們在載歌載舞地歡慶自己的節日。這獨特的民間盛會引起了來廣元參加商品交易會的眾多客商們的濃厚興趣,同時也引起了多家媒體的關注和報道。就因這xxx的"游河灣",使"廣元女兒節"在眾多的文化節日中脫穎而出而一炮走紅,并很快天下盡知。

    "游河灣"是廣元特色,是其他地方沒有的一種文化現象。在之后的幾屆女兒節舉辦中,"游河灣"是女兒節的主打項目,特別是九一年女兒節的"游河灣",那龍鳳二舟各牽引著十余艘彩船在嘉陵江上逶迤而行,彩船上是身著民族艷麗盛裝的歌舞群眾,還有龍燈獅舞采蓮船在舟上助興。江面上歌聲如潮,兩岸笑語連天,可謂氣勢輝宏,流光溢彩,美不勝收,傾倒四方游客。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4178/

    (3)
    詞條目錄
    1. 歷史
    2. 地理
    3. 氣候
    4. 環境
    5. 資源
    6. 礦藏資源
    7. 藥材資源
    8. 經濟
    9. 交通
    10. 行政區劃
    11. 旅游
    12. 文化
    13. 古蜀道文化
    14. 三國文化
    15. 女皇文化
    16. 紅色文化
    17. 石窟藝術文化
    18. 古文化
    19. 第二座古蜀早期城址
    20. 文學藝術
    21. 景點
    22. 天臺山
    23. 云臺山
    24. 牛頭山
    25. 鼓城山
    26. 米倉山
    27. 金子山
    28. 劍門山
    29. 五子山
    30. 白龍湖
    31. 特產
    32. 民俗

    輕觸這里

    關閉目錄

    目錄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