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
編輯佛山,位于中國xxx經濟實力和發展活力地區之一的珠江三角洲腹地,與廣州共同構成“廣佛都市圈”,是“廣佛肇經濟圈”、“珠江-西江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廣東省經濟社會發展版圖中處于xxx地位。
佛山毗鄰港澳,與香港、澳門相距車程均在2小時左右,隨著廣深高鐵、廣珠城際軌道的開通,佛港澳形成“1小時交通圈”。
佛山現轄禪城區、南海區、順德區、高明區和三水區,全市總面積3797.7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35.06萬人,其中戶籍人口385.61萬人。
佛山歷史文化
編輯佛山原名季華鄉,“肇跡于晉,得名于唐”,唐貞觀二年(公元628年),因在城內塔坡崗挖掘出三尊佛像,以為是佛家之地,遂立石榜改季華鄉為“佛山”,迄今有1387年的城市得名史。
唐宋年間,佛山的手工業、商業已十分繁榮。至明清時,更是發展成商賈云集、工商業發達的嶺南重鎮,與湖北漢口鎮、江西景德鎮、河南朱仙鎮并稱全國“四大名鎮”,與北京、漢口、蘇州并稱天下“四大聚”,陶瓷、紡織、鑄造、醫藥四大行業鼎盛南國,是我國“廣貨”和“北貨”的著名集散地。清末,佛山得風氣之先,成為我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源地之一,誕生了中國xxx家新式繅絲廠和xxx家火柴廠。
佛山歷史底蘊深厚,是嶺南文化發祥地之一
佛山是陶藝之鄉,自古有“石灣瓦,甲天下”的美譽,建于明代正德年間的南風古灶,是世界現存最古老的陶瓷柴燒龍窯,薪火相傳至今500多年,被譽為“陶瓷活化石”。
佛山是粵劇之鄉,是“南國紅豆”粵劇的發源地,誕生了粵劇藝人的代稱——“紅船子弟”和粵劇最早的戲行組織——瓊花會館。
佛山是美食之鄉,是粵菜發源地之一,被中國烹飪協會命名為“中國粵菜美食名城”,順德區更是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美食之都”。
正月十六“行通濟”,始于明末,盛于清乾隆年間,延續至今并逐漸被賦予慈善等現代色彩,每年吸引數十萬群眾參加。
經濟發展
編輯產業發展
2012年起,佛山深入實施產業鏈招商三年行動計劃,對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和生物醫藥等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進行“建鏈”,對平板顯示、汽車制造和半導體照明等現有產業鏈條缺失的高附加值環節進行“補鏈”,對裝備制造、家用電器等傳統優勢產業鏈的薄弱環節進行“強鏈”。近年來引進了一汽大眾、福田汽車、中國南車制造基地、國藥集團中藥產業基地等一批重大項目,著力打造汽車制造、裝備制造、家用電器、家具制造等全產業鏈。
2014年,廣東省委、省政府要求佛山作為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龍頭,佛山搶抓機遇,啟動萬億規模先進裝備制造業產業基地建設,力爭2020年裝備制造業總產值突破1萬億元。
2015年,佛山緊跟“互聯網+”信息經濟浪潮,全面實施“互聯網+”系列行動計劃,申請創辦中國“互聯網+”博覽會,力爭將佛山打造成為中國“互聯網+”應用創新的試驗區。
創新型城市建設
2012年起,佛山市以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為引領,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金融科技產業融合發展戰略,有效帶動了一批創新載體的崛起、創新團隊的涌現、創新企業的提升和重大技術的攻關,有力推動了全市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興產業培育發展。
以科技創新強健經濟體魄
以金融創新服務實體經濟
優質載體助推高端產業發展
佛山現有佛山國家高新區、中德工業服務區、廣東金融高新區三大高端載體,以及中國南方智谷、廣東工業設計城、智慧新城、綠島湖都市產業區、佛山泛家居電商創意園、中歐科技合作產業園、廣東智能制造產業基地、中國(三水)國際水都飲料食品基地、廣東新材料產業基地、廣東新光源產業基地等重大平臺和產業基地。
佛山交通網絡
編輯佛山機場民航開通北京、上海、石家莊等城市航線,全市共有4個異地候機樓與廣州白云機場無縫對接,快速便捷。
廣佛線首通段是全國xxx條跨市城際軌道。廣珠城際軌道使佛山與廣州、中山、珠海、港澳等地區緊密連接。南(貴)廣鐵路建成通車,佛山4小時內可達貴陽和桂林。廣湛鐵路通過本市與全國鐵路網聯結。客運火車從佛山直通香港九龍。佛肇城際軌道、廣佛線二期、佛山西站等建設正加速推進。
全市公路通車總里程5198公里,路網密度137公里/百平方公里。廣珠、廣湛、廣肇公路和廣佛、佛開、廣三、廣明高速公路貫穿本市。
嶺南旅游勝地
佛山河網密布,生態環境優美,旅游資源豐富,現有對外開放的旅游景區(點)68家,包括融古代陶瓷、木雕、鑄造、建筑藝術于一體的“東方藝術之宮”佛山祖廟,有“南粵名山數二樵”美譽的國家5A級景區西樵山,清代廣東四大名園中的順德清暉園與佛山梁園,中國南方xxx的花卉生產交易基地和花卉文化主題公園--陳村花卉世界,目前世界上規模大、品種資源豐富的荷花生態園——三水荷花世界,還有嶺南天地(東華里)、康有為故居、仁壽寺、寶林寺、蘆苞祖廟、大旗頭古村、黃飛鴻紀念館、李小龍紀念館等文化景點。
營商環境城市建設
編輯佛山以敢為人先、求真務實、開放包容而著稱,是廣東省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市和創新審批方式試點市,致力建設服務型政府,高度重視開放合作交流,努力打造與國際接軌的營商環境。
以改革的舉措激發市場活力
全面實施企業注冊登記改革,實行法人主體資格與經營資格、認繳資本與注冊資本、住所與經營場所相分離的登記制度,初步建立“寬進、快審、嚴管”企業管理新模式,企業登記時間僅為6個工作日。
推行企業投資負面清單、審批清單與監管清單“三單”管理制度,列明企業投資事前、事中、事后各環節的管理要求,建立全鏈條、全流程、全行業監管模式,初步實現企業投資“法無禁止則可為”。
編制政府權責清單,構建透明公平、監督有力的權力運行新機制。調整優化行政審批流程,提高企業和市民辦事效率。目前,佛山行政審批事項整體精簡率達50%以上,80%以上涉及企業和市民的事項可在鎮(街道)、村(居)辦理。禪城區推行“一門式”政務服務改革,方便群眾和企業辦事。
佛山是外商投資的熱土,目前已有一汽大眾、豐田集團、百威集團等60個世界500強企業落戶。2014年,共引進超千萬美元的外資簽約項目98個,投資總額83億美元。
佛山不斷拓展對外友好關系,先后與日本伊丹市、毛里求斯路易港市、美國斯托克頓市、德國因戈爾施塔特市等結為國際友好城市,獲榮國際友好城市交流合作獎。
佛山深入貫徹落實《珠三角規劃綱要(2008-2020)》,大力推進區域一體化發展。自2009年廣佛同城正式啟動起,廣州、佛山兩市在城市規劃、基礎設施建設、產業互動、環境保護、民生領域等方面深入對接,建成國內首條城際地鐵——廣佛地鐵,金融機構資金結算技術上實現同城化。同時,佛山積極推動廣佛肇經濟圈建設,密切佛港澳合作,參與泛珠合作和珠江-西江經濟帶建設,主動融合對接廣東自貿區,著力打造粵桂黔高鐵經濟合作試驗區,有效拓展了發展的深度和廣度。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