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

    編輯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自然概貌

    河北省是中國惟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和海濱的省份,全省現有古遺址、古建筑群落304處,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8處,歷史文物與陜西省并列全國第一,自然和人文景觀資源總量居全國第2位。其中最著名的有承德避暑山莊、萬里長城之首海關
    北戴河
    旅游渡假區、清東陵和清西陵等。[1] 河北省地處華北平原
    的北部,兼跨內蒙古高原
    。全省中環首都北京和北方重要商埠天津市
    ,北與遼寧
    內蒙古
    為鄰,西靠山西
    ,南與河南、山東
    接壤,東臨渤海
    。海岸線長487公里。總面積187693平方公里。

    河北在戰國時期大部分屬于趙國和燕國,所以河北又被稱為燕趙之地。河北位于東經113°04'至119°53',北緯 36°01'至42°37'之間,地處華北,漳河以北,東臨渤海、內環京津,西為太行山地,北為燕山山地,燕山以北為張北高原,其余為河北平原,面積為 18.88萬平方千米。東南部、南部銜山東、河南兩省,西倚太行山與山西省為鄰,西北與內蒙古自治區交界,東北部與遼寧接壤。轄石家莊、唐山、邯鄲等11 個地級市,省會為石家莊。河北省是中國唯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和海濱的省份。是中國重要糧棉產區。2010年,全省生產總值預計達到 20197.09億元,居全國第七(包括臺灣省)。工業生產中的一些行業和產品在中國居重要地位。河北地處中原地區,文化博大精深,自古有“燕趙多有慷慨 悲歌之士”之稱,是英雄輩出的地方。[3]

    區域位置

    河北省環抱首都北京,地處東經113°27′~119°50′,北緯36°05′~42°40′之間。北距北京283公里,東與天津市毗連并緊傍渤海,東南部、南部銜山東、河南兩省,西倚太行山與山西省為鄰,西北部、北部與內蒙古自治區交界,東北部與遼寧省接壤。[2]

    地形 

    河北省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地貌復雜多樣,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類型齊全,有壩上高原、燕山和太行山山地、河北平原三大地貌單元。壩上高原屬蒙古高原一部分,地形南高北低,平均海拔 1200米 ~ 1500米 ,面積15954平方公里,占全省總面積的8.5%。燕山和太行山山地,包括中山山地區、低山山地區、丘陵地區和山間盆地4種地貌類型,海拔多在 2000米 以下,高于 2000米 的孤峰類有10余座,其中小五臺山高達 2882米 ,為全省最高峰。山地面積90280平方公里,占全省總面積的48.1%。河北平原區是華北大平原的一部分,按其成因可分為山前沖洪積平原,中部中湖積平原區和濱海平原區3種地貌類型,全區面積81459平方公里,占全省總面積的43.4%。[2]

    海拔

    河北省的地勢有三大地貌單元,其中壩上高原平均海拔1200-1500米,占全省總面積的8.5%,燕山太行山地,其中包括丘陵和盆地,海拔多在2000米以下,占全省總面積的48.1%,河北平原是華北大平原的一部分,海拔多在50米以下,占全省總面積的43.4%。[2]

    氣候

    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大部分地區四季分明。
    年日照時數2303.1小時;年無期81~204天;年均降水量 484.5毫米 。
    月平均氣溫在 3℃ 以下,七月平均氣溫 18℃ 至 27℃ ,四季分明。[2]

    歷史沿革

    河北省地圖河北省地圖


    ”這個河北省的簡稱,蘊含和寄托著美好的愿望。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帝王堯,誕生于河北省順平縣,后建都平陽(今山西省臨汾市,亦為古冀州之地)。曾在今河北省中、南部活動,順平縣、定州市、唐縣、望都縣、隆堯縣的地方志中,都有關于帝堯活動的記載。東漢(公元25至220年)時有一部推究事物命名由來的書叫《釋名》,它在解釋“冀州”這個地名的由來時這樣寫道:冀州位于北方,這里居住過帝王,這個地方有險有易,紛亂希望得到治理,貧弱希望變得富強,荒歉希望獲得豐收。“冀”是個多義字,在漢語里有多種含義,其中有一義是“希望”的意思。在漢語的書面語言中,就有“希冀”、“冀望”、“期冀”這些詞。《釋名》解釋冀州這個名稱的含義,就是在“希冀”這個意義上使用的。這樣,冀州,就是寄予希望之州,那么,如今簡稱“冀”的河北省就是寄予希望之地了。 

    公元前十五世紀,商王祖乙遷都于邢臺,經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至南庚遷奄,約130多年。

    公元前十一世紀,周王封召公之子于燕國,封周公之子于邢國,河北成為燕、邢之地。

    春秋時期河北省北部屬于燕國,南部屬于中山國趙國魏國、西北部屬代國。保定市是當時的燕趙分界線,在保定市中心原存有“燕趙分界石”。當年燕國太子丹送別荊軻去刺秦王就是在燕國國界易水河分別,現易縣的易水旁尚有古跡荊軻塔。中山國是春秋戰國時期一個白狄人的千乘之國,國都位于今平山縣三汲鄉境內,靈壽縣、定州市也曾做過中山國都。邯鄲邢臺曾是趙國都城,現邯鄲存有趙武靈王修建的“叢臺”,市中還存在傳說中趙國丞相藺相如為避免和老將廉頗爭執而讓路的“回車巷”。邢臺存有趙成侯所建的檀臺信宮遺址和趙武靈王困龍的沙丘宮遺址。臨漳縣一帶的漳河是魏國西門豹修建的最早的水利工程,因為“河伯娶婦”的故事而出名。

    秦始皇時期這里屬于巨鹿郡、邯鄲郡、恒山郡、齊郡、濟北郡、上谷郡、代郡、漁陽郡、右北平郡的地域。

    西漢時河北屬幽州、冀州、并州小部分。東漢時屬幽州冀州

    三國時屬幽州、冀州,曹魏曹操曾在漳河畔修建“銅雀臺”,命其子曹植作名篇《銅雀臺賦》。

    西晉時屬幽州、冀州、司州部分。東晉十六國時期先后被后趙、前燕、前秦、后秦、西燕、北燕、南燕。南北朝時期先后屬北魏、東魏、北齊、北周。

    隋代時屬冀州。轄武陽郡(大名) 、清河郡(清河) 、武安郡(永年)、恒山郡(正定)、河間郡(河間)、上谷郡(易縣)、北平郡(盧龍)、信都郡(冀縣)、襄國郡(邢臺)、趙郡(趙縣) 、博陵郡(定州)等。

    唐代時屬河北道、河東道小部分,河北道幽州范陽郡(北京)、滄州景城郡(滄縣)、冀州信都郡(冀州)、瀛州河間郡(河間)、定州博陵郡(定州)、邢州鉅鹿郡(邢臺)、莫州文安郡(任丘)、易州上谷郡(易縣)、深州饒陽郡(深州)、媯州媯川郡(懷來)、魏州魏郡 (大名)、恒州常山郡(正定)、貝州清河郡(清河)、洺州廣平郡(永年)、平州北平郡(盧龍)、趙州趙郡(趙縣)等,河東道蔚州安邊郡(蔚縣)。

    北宋時南部屬河北東路和河北西路。北部屬于遼國南京道、西京道東部、中京道西部, 河北東路轄大名府、開德府、河間府三府;十一州:滄、冀、博、棣、莫、雄、霸、德、濱、恩,清;河北西路轄真定府(正定),中山府(定州),信德府(邢臺),慶源府(趙縣)四府。州九:相,浚,懷,衛,洺,深,磁,祁,保。

    金代時屬河北東路、河北西路、中都路、西京路部分、北京路部分。

    元代河北為中央直屬的中書省。河北地區轄有保定路(清苑)、真定路(正定)、順德路(邢臺)、廣平路(永年)、大名路(大名)、河間路(河間)、永平路(盧龍)、大都路(北京)、上都路南部、興和路南部、大寧路部分等。

    明屬北直隸、山西小部分、韃靼小部分,仍屬中央直轄,天津開始設縣。轄永平府(盧龍)、大名府(大名)、順德府(邢臺)、廣平府(永年)、保定府(清苑)、真定府(正定)、河間府(河間)、順天府(北京)、宣府鎮等。

    清代屬直隸省。轄順天府(北京)、順德府(邢臺)、廣平府(永年)、保定府(清苑)、正定府(正定)、天津府(天津)、河間府(河間)、承德府(承德)、大名府(大名)、永平府(盧龍)、宣化府(宣化)等。雍正八年起,直隸總督駐保定府(今保定市),現存有當時的直隸總督署。

    1928年改名河北省。 

    中華民國成立后,當時國民政府建都南京,今河北境域主要屬直隸省,后因直隸省名不符實,于1928年改為河北省今名。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仍為河北省。

    1952年,撤銷察哈爾省,將其原察南、察北兩個專區劃歸河北省;1956年撤銷熱河省,將其原大部分轄區劃歸河北省。

    1958年,將河北省的順義延慶平谷通縣房山密云懷柔大興等縣劃歸北京市。

    1968年,河北省的省會定為石家莊。

    1973年,將河北省的薊縣、寶坻、武清、靜海、寧河等五縣劃歸天津市。形成河北省的轄區規模。

    2015年4月28日,《國務院關于同意河北省調整保定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復》(國函[2015]73號):一、同意撤銷保定市北市區、南市區,設立保定市蓮池區,以原北市區、南市區的行政區域為蓮池區的行政區域,蓮池區人民政府駐五四街道七一中路789號。二、同意撤銷滿城縣,設立保定市滿城區,以原滿城縣的行政區域為滿城區的行政區域,滿城區人民政府駐滿城鎮中山西路1號。三、同意撤銷清苑縣,設立保定市清苑區,以原清苑縣的行政區域為清苑區的行政區域,清苑區人民政府駐清苑鎮迎賓中街301號。四、同意撤銷徐水縣,設立保定市徐水區,以原徐水縣的行政區域為徐水區的行政區域,徐水區人民政府駐安肅鎮永興中路11號。五、同意保定市新市區更名為競秀區。

    2015年7月23日,《國務院關于同意河北省調整秦皇島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復》(國函[2015]121號):一、同意撤銷撫寧縣,設立秦皇島市撫寧區,以原撫寧縣的行政區域(不含石門寨鎮、駐操營鎮、杜莊鎮、牛頭崖鎮)為撫寧區的行政區域,撫寧區人民政府駐撫寧鎮金山大街2號。二、同意將原撫寧縣的石門寨鎮、駐操營鎮、杜莊鎮劃歸秦皇島市海港區管轄,將原撫寧縣的牛頭崖鎮劃歸秦皇島市北戴河區管轄。

    文獻記載

    河北河北

    史記
    ·五帝本紀》記載,黃帝曾“北逐葷粥、合符釜山”。釜山究竟在何處,多年來眾說紛紜,文史資料中重點推舉的釜山就有四五處。幾年來,相關人士經查閱大量翔實的歷史、文物、地理、民俗等資料,專家座談論證,初步認為徐水釜山遺址很可能是黃帝“合符釜山”之地。有專家認為,釜山是中國大統一的開端之地,是中華民族的發祥之源。

    張家口涿鹿的黃帝城位于涿鹿縣礬山鎮西2公里處。是歷史上的涿鹿故城,據《史記·五帝本紀》所述“黃帝邑于涿鹿之阿”。涿鹿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都城。

    保定市高陽縣是人文始祖初國之地,《史記》載:“黃帝崩,葬橋山。其孫昌意之子高陽立,是為顓頊帝也”。 顓頊,上古帝王,系黃帝之孫,二十歲即帝位,初國于高陽,建都于高陽古城,今舊城村,周圍九里。古志載“高陽,古頊帝墟,歷代沿革”。自顓皇建號,四千多年來,高陽為郡國,為軍鎮,為關隘,其名不易,是繼黃帝建都涿鹿之后的遠古第二故都。

    保定順平則是帝堯故里,而唐縣則是唐堯最早的都城。堯帝,史稱唐堯,姓伊祁,名放勛,公元前2297年(翦伯贊《中外歷史年表》)正月十五日誕生于伊祁山堯母洞。后人為紀念堯帝,在伊祁山上建廟立祠,經多代重修和續建,逐步形成了以太子庵為中心的古建筑群,每年的正月十六和七月七日,附近州縣的黎民百姓及朝廷命官,都要上山朝拜,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順平人至今仍稱伊祁山為堯山。

    河北伊祁山是堯的誕生地,也是華夏民族的史封之國--唐侯國的所在地。《漢志》云:“張晏曰,中山唐縣,堯為唐侯國于此是也。”皇甫謐《帝王世紀》云:“堯史封于唐,今中山唐縣,后徙晉陽,及為天子都平陽,此皆在冀州之域,故曰:唯彼陶唐,有此冀方。”

    酈道元《水經注》的寇水注中,對堯生于完、唐、望一帶做了詳細的考證,而現代著名古史專家徐旭生先生在《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科學出版社,1960年版)一書中,也堅信帝堯生在這一帶,其實就是生在完縣(順平舊稱)。

    邢臺市隆堯縣(原唐山縣)的干言山是黃帝躬耕過的地方,《詩經》曰“出宿于干,飲餞于言”。邢臺市隆堯縣有柏人城舊址曾是堯帝之都,皇甫謐《帝王世紀》云“柏人城,堯之都也”。《城冢記》、《大明一統志》皆云:“柏仁(人)城,堯封唐侯所都之地”,邢臺市隆堯縣的堯山(宣務山)是堯禪讓舜的地方,《大麓試舜》與《唐山縣志》所記“大麓弗迷,堯之所以試舜也,宣務山為大麓,……以此山為舜納于大麓之跡”,舜入于大麓(巨鹿),烈風雷雨不迷,堯乃知舜之足授天下。”邢臺大陸澤是大禹治水的主要地區,《禹貢》均記載:“北過絳水,至于大陸;又北播為九河,同為逆河,入于海”,其中絳水即為漳水,大陸即為邢臺的大陸澤,《史記·夏本紀》也記載:大禹治水“大陸既為。鳥夷皮服。夾右碣石,入于海。 ”

    自然資源

    植物

    全省現有植物3000多種,其中纖維植物140多種,藥用植物1000多種,木材植物100多種,牧草300多種,油脂植物140多種,栽培植物450多種,其中棉花、玉米產量各占全國的1/10,水果約占1/11,可列為名、優、特、稀的農產品有12大類215種。出口的藥用植物品種有20多種。

    耕地面積

    649.37萬公頃,是全國糧棉油集中產區之一。海岸帶總面積100萬公頃,海洋生物資源200多種,是中國北方重要的水產品基地。河北又是全國礦產資源大省,目前已發現各類礦產116種。其中探明儲量的礦產74種,儲量居全國大陸省份前10位的有45種。這些資源分布廣泛,體系比較完整,具有建設大型鋼鐵建材、化工等綜合工業基地和發展煤化工、鹽化工、油化工的有利條件和良好基礎。

    土壤類型

    曲陽石雕曲陽石雕

    土壤類型較多,共分12個類。中部山區至濱海平原依次為棕壤、褐土、潮土、鹽土等呈明顯帶狀分布;北部壩上地區有灰色森林土、栗土和草甸土。全省土地面積占全國土地總面積的1.96%。1991年,全省有耕地 654.97 萬公頃 ,宜林面積400多萬公頃,飼料用草地466.67萬公頃,淡水面積8萬公頃,沿海灘涂18.67萬公頃。土地資源利用潛力較大。植物共有3000多種,栽培和有用野生植物 2800 余種 。陸棲脊椎動物500余種,其中良種禽類40余種 。沿海、蟹、貝類有140余種。

    礦產資源

    已探明礦產60多種,產地650余處。主要礦產有鐵 、煤、石油、天然氣、鋁土礦、金等,儲量及產量均居全國前列 ,遷安、磁山鐵礦,開灤、峰峰煤礦,華北任丘油田等著名 。其他礦產還有銅、鉛、鋅、鎳、鈷、鎢、鉬、鉑、磷礦、玻璃石英巖、白云巖、菱鎂礦、白云母石棉、瓷土、水泥灰巖等。

    特產

    主要有深州蜜桃、天津鴨梨、趙州唐山鋼鐵公司高速線材廠車間雪花梨、宣化葡萄京東板栗、興隆紅果、滄州金絲小、贊皇大棗、河北紅小豆、滄州冬菜、河北血杞、涉縣“三珍”(花椒、子、核桃)、口蘑、祁州藥材、口皮、棗強營皮 、雞澤椒干 、河北螢石 、蛭石 、遷安桑皮紙、武安山羊、張北馬和蕨菜等。

    手工藝品

    著名手工藝品有曲陽石雕、衡水王習三畫壺、涿縣金絲掛毯、易水石硯、蔚縣剪紙、武強年畫、保定健身球、磁州上水石盆景、承德晝開夜合藝術木雕、真絲手繪、大廠蒙鑲、花絲擺件 、易州墨 、青縣抽紗 、大名草編 、邯鄲地方繡品、棗強大營皮毛加工等。

    行政區劃

    河北省截止到2016年設11個地級市,45個市轄區、19個縣級市、101個縣、6個自治縣,共有1970個鄉鎮,50201個村民委員會。

    行政區 車牌代碼
    面積(㎞2)
    下轄行政區
    石家莊市
    冀A
    15848
    長安區、橋西區、新華區、井陘礦區、裕華區、藁城區、鹿泉區、欒城區、井陘縣、正定縣、行唐縣、靈壽縣、高邑縣、深澤縣、贊皇縣、無極縣、平山縣、元氏縣、趙縣、晉州市、新樂市
    唐山市
    冀B 13472 路北區、路南區、古冶區、開平區、豐南區、豐潤區、曹妃甸區、灤縣、灤南縣、樂亭縣、遷西縣、玉田縣、遵化市、遷安市
    秦皇島市
    冀C 7813 海港區、山海關區、撫寧區、北戴河區、青龍滿族自治縣、昌黎縣、盧龍縣
    邯鄲市 冀D 12000 邯山區、叢臺區、復興區、峰峰礦區、邯鄲縣、臨漳縣、成安縣、大名縣、涉縣、磁縣、肥鄉縣、永年縣、邱縣、雞澤縣、廣平縣、館陶縣、曲周縣、武安市、魏縣
    邢臺市 冀E 12486 橋東區、橋西區、邢臺縣、臨城縣、內丘縣、柏鄉縣、隆堯縣、任縣、南和縣、巨鹿縣、新河縣、廣宗縣、平鄉縣、威縣、清河縣、臨西縣、南宮市、沙河市、寧晉縣
    保定市 冀F 22100
    競秀區、蓮池區、滿城區、清苑區、徐水區、淶水縣、阜平縣、定興縣、唐縣、高陽縣、容城縣、淶源縣、望都縣、安新縣、易縣、曲陽縣、蠡縣、順平縣、博野縣、雄縣、安國市、高碑店市、涿州市
    張家口市 冀G 36860 橋東區、橋西區、宣化區、下花園區、崇禮區、萬全區、張北縣、康保縣、沽源縣、尚義縣、蔚縣、陽原縣、懷安縣、涿鹿縣、赤城縣、懷來縣
    承德市
    冀H
    39519
    雙橋區、雙灤區、鷹手營子礦區、承德縣、興隆縣、灤平縣、隆化縣、豐寧滿族自治縣、寬城滿族自治縣、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平泉縣
    滄州市
    冀J
    13419
    運河區、新華區、滄縣、青縣、東光縣、海興縣、鹽山縣、肅寧縣、南皮縣、吳橋縣、獻縣、孟村回族自治縣、泊頭市、黃驊市、河間市、任丘市
    廊坊市
    冀R
    6500
    廣陽區、安次區、固安縣、永清縣、河縣、大城縣、文安縣、大廠回族自治縣、霸州市、三河市
    衡水市
    冀T
    8815
    桃城區、冀州區、棗強縣、武邑縣、武強縣、饒陽縣、安平縣、故城縣、阜城縣、深州市、景縣
    定州市 (省直轄縣級市)
    辛集市

    人口與民族

    人口

    2014年,河北省常住人口7383.75萬人,較2013年增加51.14萬人,增長0.70%。出生人口96.98萬人,出生率為13.18‰;全省死亡人口45.84萬人,死亡率為6.23‰,人口自然增長率為6.95‰。
    從性別結構看,男性人口為3750.64萬人,占全部人口的50.80%;女性人口為3633.11萬人,占全部人口的49.2%;總人口性別比為103.24(女性為100)。
    從年齡結構看,0-14歲人口為1314.31萬人,占常住人口比重的17.80%。15-64歲人口為5392.35萬人,占常住人口比重的73.03%。其中,16-59歲人口4890.26萬人,占常住人口比重的66.23%。60歲及以上人口為1115.68萬人,占常住人口比重的15.11%,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677.09萬人,占常住人口比重的9.17%。
    2014年,河北省城鎮人口3642.40萬人,同比增加113.95萬人;鄉村人口3741.35萬人,城鎮人口占全部常住人口比重達到49.33%。

    民族 

    截止到2012年12月31日,河北省除漢族外,還有滿、回、蒙、壯、朝鮮、苗、土家等55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約占總人口的4.01%,6個少數民族自治縣。

    交通通信

    河北省是首都北京連接全國各地的交通樞紐。經過多年的建設與發展,河北省已初步形成了陸、海、空綜合交通運輸網。
    鐵路:境內有15條主要干線鐵路通過,鐵路貨物周轉量居全國大陸省份第1份。
    公路:有17條國家干線公路,公路貨物周轉量居全國大陸省份第2位;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607公里,居中國大陸省份第3位。
    海運河北海遠條件十分便利,自南向北,有秦皇島港、京塘港天津港及正建設中的黃驊港等較大出海口岸。其中,秦皇島港年吞吐能力近億噸,是中國大陸第2大港;京塘港已形成670萬噸吞吐能力。
    航空石家莊民航場是國家批準的國際口岸機場,現已開通27條航線,通達全國27個大中城市,并開通了石家莊至香港及俄羅斯等獨聯體國家的航線。秦皇島山海關機場開辟15條航線,通達全國17個城市。北京首都機場、天津國際機場也可為河北利用。河北郵電事業發展迅速,全省電話交換機總容量已達到600余萬門,各市縣全部實現了國內,國際直撥。

    經濟

    支柱產業已經形成化工(醫藥)、冶金、建材、機械食品五大支柱產業。 

    糧食產量

    河北農田河北農田

    河北是中國重要糧棉產區。現有耕地1億畝以上,大部分的地區農作物可兩年三熟,但各地耕作制差異很大。全省的糧食播種面積占耕地總面積的百分之八十以上,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
    玉米
    高粱、谷子、薯類等。經濟作物以棉花最重要,是中國重要產棉基地。石家莊以南各縣出產集中,素稱“冀南棉海”。此外,油料、麻類、甜菜煙葉也重要,與棉花合為本省五大經濟作物。畜牧業是本省僅次于耕作業的重要農業部門。河北還是我國重要漁區之一,以沿海漁業為主,秦皇島是主要中心。本省盛產栗、杏、柿、梨等果品。主要煤礦有開灤、井陘、峰峰等多處,產品部分輸出國外。電力工業以火電
    為主,組成了邯邢、石家莊等電力網,還參加組成京津唐張電力網。傳統手工業品有曲陽石雕、張北馬鞍、易水硯等。

    生產總值

    2010年,全省生產總值預計達到20197.09億元,同比增長12%以上,超過計劃目標3個百分點,居全國第六;全部財政收入完成2410.5億元,同比增長19.3%,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330.8億元,同比增長24.7%,分別超過計劃目標10.3和16.3個百分點;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高于計劃目標2.5個百分點;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增加值、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23%和25%,均高于計劃目標3.5個百分點;研發經費支出占全省生產總值的比重為0.8,與計劃目標持平;城鎮新增就業人數67萬人,超計劃目標7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9%,控制在計劃目標4%以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90元,同比增長10%,與計劃目標持平;農民人均純收入5510元,同比增長7%,高于計劃目標1個百分點;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103左右(準確數據國家統計局尚未核定),符合計劃目標要求;全省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2921.8億元,同比增長23.3%,高于計劃目標3.3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6731.1億元,同比增長18.5%,高于計劃目標1.5個百分點;進出口總值408億美元,同比增長37.8%,高于計劃目標32.8個百分點。實際利用外資完成43.7億美元,同比增長18.2%,高于計劃目標13.2個百分點。

    產業布局

    已基本形成以煤炭、紡織、冶金、建材、化工、機械電子石油、輕工、醫藥等十大產業為主體,布局基本合理的資源加加工結合型工業經濟結構。工業生產中的一些行業和產品在全國居重要地位。其中,紡織工業中的紗、布產量居全國第4位和第5位,印染、服裝產量居全國第6位;建材工業中的衛生陶瓷平板玻璃產量居全國第1位和第2位;能源工業中的洗精煤、原煤、原油產量和發電量分別居全國第1、6、7、4位;冶金工業中的生鐵產量居全國第5位和第3位;化學、醫藥工業在全國占優勢地位,其中位于省會石家莊市的華北制藥集團是全國最大的抗菌素生產基地,青霉素產量居世界第2位。

    河北省紡織工業中的紗、布產量居全國第4位和第5位,印染、服裝產量居全國第6位;建材工業中的衛生陶瓷、平板玻璃產量居全國第1位和第2位;能源工業中的洗精煤、原煤、原油產量和發電量分別居全國第1、6、7、4位;冶金工業中的鋼和生鐵產量居全國第5位和第3位;化學、醫藥工業在全國占優勢地位;河北有四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石家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保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保定·中國電谷、唐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燕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河北有三家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別為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1984)、廊坊經濟技術開發區(2009)和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2010)。

    對外開放

    目前河北省已與世界160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貿關系,省市級友好城市已達45對。到1998年底,全省實際利用外資累計達到90多億美元,共建成投產“三資”企業2728家,1998年實現外貿出口31.16億美元。外商投資的項目涉及能源、交通、通訊、原材料、輕紡、機械、電子、服裝、公用事業房地產等領域。外商來自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有70多家國際著名大公司。

    文教衛生

    1991年全省有各類高等院校50所,多數集中于石家莊
    保定二市。

    河北高校

    河北大學河北大學

    河北大學、燕山大學
    河北工業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
    河北師范大學
    河北醫科大學
    河北農業大學
    、河北科技大學、河北理工大學、河北經貿大學、河北科技師范學院、石家莊經濟學院華北煤炭醫學院、中央司法警官學院、邯鄲職業技術學院、河北工程學院、河北政法職業學院石家莊影視藝術學院
    河北石油職業技術學院
    、唐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承德旅游職業學院、河北體育學院、唐山師范學院、承德醫學院、邢臺學院、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保定金融高等專科學校承德職業學院
    、華北科技學院、保定學院、河北建筑工程學院、石家莊鐵道學院、保定職業技術學院、河北北方學院、河北工程大學、衡水學院、唐山學院、邢臺職業技術學院、河北建材職業技術學院
    泊頭職業學院
    等高校。

    普通中學5321所,農業中學與職業中學385所,小學4.84萬所 。科研機構158個 。1991 年全省有衛生機構1.06萬所(其中醫院3600所)。

    科技

    2014年,河北省用于研究與發展(R&D)經費支出320億元,占全省生產總值的1.1%。建設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436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97家、重點實驗室92家。組織實施的國家和省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262項,在建國家重大專項和示范工程項目61項,新增國家重大專項和示范工程項目25項。專利申請量30000件,授權量20132件。截止年底,有效發明專利9066件。
    2014年,河北省共有產品檢測實驗室1564個,省級以上檢測中心65個。產品質量、體系認證機構3個,全年完成對2251個企業的(3C)產品認證。法定計量技術機構179個,全年強制檢定計量器具229.6萬臺(件)。制定、修訂省級標準178項。全省共有天氣雷達觀測站點5個,衛星云圖接收站點1個,有地震臺站26個,地震遙測臺網4個,海洋觀測站6個。測繪部門審核地圖53件。

    文化

    2014年,河北省共有藝術表演團體102個,文化館182個,公共圖書館173個,檔案館188個。有線電視用戶938.4萬戶,有線數字電視用戶778.1萬戶。年末廣播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99.34%,電視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99.27%。全年出版各類報紙15.8億份,各類期刊5279.2萬冊,圖書20435.4萬冊。 

    衛生

    2014年,河北省共有醫療衛生機構78906個,其中醫院、衛生院3301個,鄉鎮衛生院1960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1169個,婦幼保健院(所、站)222個,衛生防疫、防治機構193個。衛生技術人員35.2萬人,其中,執業醫師及執業助理醫師15.8萬人,護師、護士12.2萬人。醫療衛生機構床位32.9萬張,其中醫院、衛生院30.0萬張。

    歷史名人

    河北省  黃帝

    遠古黃帝(三皇五帝之一,史傳是河北人)。
    上古:伯夷趙武靈王趙奢(戰國名將,戰國中后期整兵團殲滅秦軍之第一人)、廉頗(戰國四大名將之一)、樂毅(戰國名將,領五國之兵連下齊國七十二城)、藺相如(戰國名相)、荀子(諸子百家之一)、扁鵲(中華名醫)、公孫龍(戰國時哲學家,名家學說的代表人物)、毛遂(戰國名士)、高漸離(戰國俠士)、趙陀(越南開國始皇帝)、女、董仲書(漢初大儒)、趙飛燕、張角(漢末農民起義領袖)、劉備(蜀漢皇帝)、張飛(三國名將)、趙云(三國名將)、張頜(三國名將)、程普(三國名將)。 
    中古:祖沖之(中國古代著名數學家)、酈道元(北魏地理學家)、李春(中國古代著名建筑學家)、祖狄(東晉北伐名將,中華英雄)、冉閔、高昂、李淵(唐開國皇帝)、竇建德(隋末河北義軍首領)、劉黑闥(隋末河北義軍首領)、花木蘭魏征(唐初名相)、盧照齡
    近古:安祿山史思明黃巢(唐末農民起義領袖)、高適、賈島(唐代著名詩人)、盧綸、柴榮(北周開國皇帝)、趙匡胤(宋朝開國皇帝)、趙普(宋朝開國名臣)、三蘇(蘇洵/蘇軾/蘇轍)、穆桂英(北宋女將)、盧俊義 、燕青、 柴進、武松、 丘處機(宋末元初道學家)、關漢卿(元曲大家)、紀曉嵐、曹雪芹、哈攀龍。
    近現代:張之洞、劉春霖、霍元甲、 趙三多、大刀王五、燕子李三、李大釗、韓蔭亭、張作霖、王士珍、馮國璋馮玉祥、佟麟閣、張愛齡、郭小川、狼牙山五壯士、董存瑞、馬本齋、王二小、小兵張嘎、張學良、鄧麗君 、王蒙、鐵凝、裴艷玲、 王寶強、 尚小云 、白壽章 、趙忠祥、 陳強、 陳佩斯、 呂玉蘭 、賈慶林、、 趙麗蓉、 鄒宏義、 崔永元、 白玉霜 、宋世雄 、韓喬生、林秀貞谷文澤、堯山壁、劉文韜。  

    文化

    承德避暑山莊承德避暑山莊

    全省共有7處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5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5座省級歷史文化名城、1座中國歷史文化名鎮、1座中國歷史文化名村、16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含長城和京杭大運河的河北段)、670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承德避暑山莊外八廟、秦皇島北戴河、野三坡、蒼巖山、嶂石巖、西柏坡—天桂山、崆山白云洞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承德、保定、正定、邯鄲、山海關

    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定州
    宣化
    蔚縣
    、邢臺、趙縣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蔚縣暖泉鎮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懷來縣雞鳴驛鄉雞鳴驛村

    滄州和吳橋是中國的武術雜技之鄉,幾乎全國所有雜技團都有吳橋人,每兩年召一次“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有20多個國家的雜技團參加。

    永年縣是太極拳的發源地之一,滄州是武術之鄉,是八極拳等武術重要傳地;石家莊柏林禪寺、臨濟寺等是禪宗發祥地之一。此外,如秧歌、井陘拉花,絲弦、西河大鼓、武強年畫等都是流傳于河北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滿城漢墓是劉備的祖先中山靖王劉勝的墓,出土了中國第一身“金縷玉衣”和著名的“長信宮”。

    河北是河北梆子評劇的故鄉。

    名勝古跡

    承德

    湯泉行宮湯泉行宮

    壩上草原 木蘭圍場
     塞罕壩森林公園
     將軍泡子
    避暑山莊
     外八廟
     董存瑞烈士陵園
     金山嶺長城

    青龍潭旅游風景區 雙塔山風景區 遼河源國家森林公園
    魁星樓

    湯泉行宮 北大山石海森林公園 塞外蟠龍湖 霧靈山自然保護區

    夾墻山風景區 棒峰森林公園 六里坪國家森林公園 九龍潭自然風景區

    張家口
    黃帝城 泥河灣遺址 中華三祖堂 萬里長城大境門
    清遠樓 玉皇閣 昭化寺 金閣山
    雞鳴山 雞鳴驛 古云泉寺 關外第一泉
    金蓮川 壩上明珠草原湖 肖后梳妝樓小五臺山自然保護區
    飛狐峪 虎窩寺 遼代壁畫墓群 南安寺塔
    水母宮 中都游牧源 金河口 崇禮滑雪
    永定河峽谷

    保定
    古蓮花池
    直隸總督署 中山陵 燕下都古城

    清西陵 道德經幢 紫荊關 燕山
    狼牙山
    云蒙山 北岳廟 大茂山原始森林

    定州塔 賽桂林 定州窯
    遺址 藥王廟

    白洋淀 野三坡 百里峽 拒馬河

    白草畔 白石山 閣院寺
    甸子梁

    冉莊地道戰遺址

    石家莊
    隆興寺 開元寺鐘樓 孔廟大成殿 中山國都城遺址
    毗盧寺 陀羅尼經幢 柏林禪寺 革命圣地西柏坡
    蒼巖山 安濟橋 正定榮國府 天桂山
    嶂石巖 駝梁 五岳寨 天下奇寨-抱犢寨
    封龍山 清涼山 仙臺山 蟠龍湖
    龍泉寺 平山溫泉 秦皇古道 石頭村
    伏羲臺  深澤北極臺 永濟橋

    唐山
    月坨島 大城山公園 長城狩獵場 金銀灘浴場
    鳳凰山公園 金沙島 清東陵 潘家峪慘案紀念館
    景忠山 上關湖 禪林寺古銀杏風景園 聚仙谷
    靈山 青山關 菩提島 凈覺寺
    樂亭海濱旅游區喜峰口旅游度假區 李大釗故居 碧海浴場
    鷲峰山 水下長城 白羊峪 地震遺址和紀念碑
    石臼坨島 南湖公園 遵化湯泉 燕山塔陵
    潘家口水庫

    河北省  山海關

    秦皇島

    山海關 長城倒掛 九門口 董家口長城

    黃金海岸 貞女祠 北戴河 南戴河

    韓文公祠 碣石山 源影寺塔
    長壽山

    祖山風景區 背牛頂 秦皇求仙入海處 燕塞湖

    角山長城 秦皇島野生動物園 昌黎葡萄溝

    邯鄲
    磁山文化遺址 趙國都 京娘湖 武靈叢臺
    響堂寺石窟 古鄴城 媧皇宮 北朝墓群
    黃粱夢呂仙祠 磁州窯遺址 五加坡 將軍嶺 摩天嶺
    學步橋 長壽村 武華山 古武當山
    晉冀魯豫烈士陵園 蘭陵王墓 大乘玉佛寺 永年古城
    回車巷八路軍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

    邢臺
    清風樓 開元寺 邢窯 宋璟碑
    扁鵲廟 崆山白云洞 九龍峽 秦王湖
    張果老山 郭守敬紀念館 黃巾軍寨 柏鄉漢牡丹
    北武當山 邢臺峽谷群 觀音寨 云夢山
    鵲山祠

    滄州

    滄州鐵獅子 清真北大寺 吳橋雜技 南大港濕地

    泊頭清真寺 鐵佛寺 武術之鄉 白洋淀千里堤

    千童祠 獻縣單橋石橋
     

    衡水
    寶云塔 衡水湖 景縣舍利塔  饒陽鎮海寺深州義倉
    慶林寺塔 竹林寺 安平圣姑廟 安平臺城村全國農村第一個黨支部

    廊坊
    天下第一城 東方大學城[2]

    地方特產

    大慈閣香油

    大慈閣香油始于南宋寶慶三年(公元1227年),原產自大慈閣禪院內的香油坊。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在乾隆皇帝途經保定時,因機緣際會,大慈閣香油被乾隆皇帝欽點為御用膳食。
    秉承古寺悠久歷史,大慈閣香油選料上乘、做工嚴謹,以精選芝麻為原料,利用小石磨采用特殊工藝加工制作,保持了芝麻香油的古樸風味,大慈閣香油有“觀其色如琥珀,聞其香則沖鼻,饋親友為上禮”之說。大慈閣香油歷代薪火相傳,雖歲月變遷,但其風味依舊。

    大慈閣素面

    大慈閣素面始于南宋寶慶三年(公元1227年),原產自河北省保定市大慈閣禪院的齋堂,距今已有八百年歷史。
    大慈閣素面屬于佛素范疇,即寺廟里的素齋,注重清淡、善巧。
    佛素戒葷腥。葷,指的是蔥、蒜、韭菜等;腥,指的有生命的雞、鴨、魚、蝦、蛋等。
    大慈閣素面有養眼之面、開胃之面、印心之面之美稱。
    養眼之面:面相好是大慈閣素面首個標準,大慈閣素面強調外觀擺型、顏色搭配。面白、湯棕,配上綠菜、番茄、香菇,增進食欲。
    開胃之面:主要在湯料的熬制,俗話說:面在味,味在湯,湯顯功。味道即王道,面湯要熬,輔以養生的枸杞、大棗、當歸、姜絲等味料,經過文武火數小時的交融煮制,輔料完全釋放湯中,濃醇深厚,形成大慈閣素面獨具匠心之味!
    印心之面:好面自有好滋味,大慈閣素面之面粉取自麥心而成,根根勁道爽滑,加之配以大慈閣自產的大慈閣香油、大慈閣麻醬做調味品其回味無窮!

    大慈閣醬菜

    大慈閣醬菜始于南宋寶慶三年(公元1227年),大慈閣醬菜歷史悠久。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大慈閣醬菜被乾隆皇帝品嘗后大加贊賞,遂欽點大慈閣醬菜為御用膳食。
    大慈閣醬菜為傳統工藝醬制,做工精細、用料考究。
    大慈閣醬菜購進原料,務求精良,不惜重價。如收購小紅蘿卜,論個給價,但必須保持嫩脆。收購韭菜花,則要鮮嫩的純花,不帶花籽、花鈴。但收購價格往往要高于普通韭菜花的一倍。這樣的原料制成的成品,質優則無柴,食之無渣滓。
    大慈閣醬菜為保證口味純正,其售賣環節要求嚴格,醬菜要存放在醬缸內,售賣多少出缸多少,從出缸到顧客手中都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
    大慈閣醬菜營養豐富、品種眾多,有大慈閣醬包瓜、大慈閣醬八寶菜、大慈閣醬黃瓜、大慈閣醬子蘿、大慈閣醬地露、大慈閣醬五香疙瘩頭、大慈閣醬花生仁等三十個品種。
    數百年來大慈閣醬菜既保留了自己北方風味的優良傳統,又逐步吸收南方醬菜特長,形成自己獨有的生產工藝,始終保持著甜、咸、嫩、脆,醬香濃郁的老輩子口味。

    白肉罩火燒

    白肉罩火燒,是保定的名吃之一,在中華旅行社出版的《中華小吃》中,它赫然醒目。它還是保定名樓義春樓的主要名吃之一。它的制作工藝精湛,挑選新鮮的豬肉,經反復沖洗熬制,并將煮熟的肉片切成薄片,再配以撕成彩云狀的火燒,用開過頭湯反復澆制而成。它的吃法講究三吃六味,即以白肉罩火燒配合不同的輔料,便可以吃出不同的風味來,真是讓人回味無窮。它的營養價值更是值得一提,既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又不含過多的脂肪,白肉罩火燒真是又解饞又健康的食品。

    白運章包子

    白運章包子是1919年白運章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白運章包子曾與天津狗不理包子并列被子譽為名優產品,受到省市領導的題詞表彰,并獲得百年老字號。其特點是餡大皮薄,口感好,用料講究,風味獨特,是老保定包子的代表。老店在裕華路“蓮池”對面,新店在商場后街

    產業開放

    全省已基本形成新能源、汽車電氣、煤炭、紡織、冶金、建材、化工、機械、電子、石油、輕工、醫藥等優勢產業。工業生產中的一些行業和產品在全國居重要地位。其中,保定的新能源產業積聚區——中國電谷在世界上都處于領先地位。以長城汽車為代表的高速發展的保定汽車工業占全省90%以上,產銷規模已經接近每年70萬輛,汽車出口量居全國第一位。天威保變是中國變壓器行業的龍頭企業,同時也是世界變壓器行業的領先企業,擁有最高的電壓等級與最全面的技術儲備。長城汽車和天威集團是河北進入全國裝備制造業百強的兩家企業,發展勢頭非常強勁。英利集團是世界領先的太陽能企業,為新能源領域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排他性世界杯贊助商。中航惠騰風電葉片占有全國市場的47%,處于絕對領先地位,國電聯合動力,天威集團等則在風電整機方面處于全國領先地位。唐山鋼鐵占全省一半以上,占全國九分之一! 河北省紡織工業中的紗、布產量居全國第4位和第5位,印染、服裝產量居全國第6位;建材工業中的衛生陶瓷、平板玻璃產量居全國第1位和第2位;能源工業中的洗精煤、原煤、原油產量和發電量分別居全國第1、6、7、4位;冶金工業中的鋼和生鐵產量居全國第5位和第3位;化學、醫藥工業在全國占優勢地位;河北有四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石家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保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保定·中國電谷、唐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燕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河北有三家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別為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1984)、廊坊經濟技術開發區(2009)和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2010)。   
    目前河北省已與世界180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貿關系,省市級友好城市已達75對。到2008年底,全省實際利用外資累計達到1000多億美元,共建成投產“三資”企業9728家,2008年實現外貿出口300億美元。外商投資的項目涉及能源、交通、通訊、原材料、輕紡、機械、電子、服裝、公用事業、房地產等領域。外商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有90多家國際著名大公司。河北已在中國輕工業生產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目前很多原料都可在河北加工。   
    目前,河北外貿發展迅速,外貿總額超過300億美元,其中石家莊、保定、唐山是位居出口前三位,而保定市的高新技術產品出口近年來更是異軍突起,出口已經占到全省57%。

    第一產業

    河北是中國重要糧棉產區,截止到2013年現有耕地619.9萬公頃,大部分的地區農作物可一年兩熟,但各地耕作制差異很大。河北省的糧食播種面積占耕地總面積的百分之八十以上,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玉米、高粱、谷子、薯類等。經濟作物以棉花最重要,河北省是中國重要產棉基地。此外,油料、麻類、甜菜、煙葉也重要,與棉花合為本省五大經濟作物。畜牧業是本省僅次于耕作業的重要農業部門。

    河北還是中國重要漁區之一,以沿海漁業為主,秦皇島是主要中心。河北省盛產栗、杏、柿、梨等果品。

    2013年河北省糧食播種面積631.6萬公頃,比上年增加1.4萬公頃,增長0.2%;總產量3365.0萬噸,增長3.6%。其中,夏糧產量1402.4萬噸,增長3.6%;秋糧產量1962.6萬噸,增長3.6%。

    2013年河北省棉花播種面積48.3萬公頃,比上年下降16.5%;總產量45.7萬噸,下降19.1%。油料播種面積47.0萬公頃,增長3.6%;總產量151.1萬噸,增長5.8%。

    2013年河北省蔬菜播種面積122.0萬公頃,比上年增長1.4%;總產量7902.1萬噸,增長2.7%。其中設施蔬菜播種面積38.4萬公頃,增長14.2%;產量2584.6萬噸,增長15.3%。

    2013年河北省肉類總產量448.8萬噸,比上年增長1.3%。其中,豬肉產量265.3萬噸,增長2.4%;牛肉產量52.3萬噸,下降5.4%;羊肉產量29.1萬噸,增長1.2%。年末生豬存欄1932.9萬頭,增長4.6%;生豬出欄3452萬頭,增長1.6%;禽蛋產量346.1萬噸,增長1.0%;牛奶產量458.0萬噸,下降2.6%。

    2013年河北省水產品產量123.1萬噸,比上年增長5.8%。其中,養殖水產品產量90.2萬噸,增長11.0%;捕撈水產品產量32.8萬噸,下降6.3%。

    2013年河北省木材產量84.7萬立方米,比上年增長13.4%。

    2013年河北省畜牧、蔬菜、果品三大優勢產業產值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比重達70.0%,比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農業產業化經營率達到63%,提高1.5個百分點。

    2013年河北省新增有效灌溉面積6.4萬公頃,新增節水灌溉面積20.6萬公頃。農業機械總動力1.1億千瓦,比上年增長2.2%。實際機耕面積540.8萬公頃,占農作物播種面積的比重達61.8%,同比提高0.3個百分點;當年機械播種面積657.2萬公頃,占75.1%,提高0.1個百分點;機械收獲面積468.0萬公頃,占53.5%,提高5.6個百分點。農村用電量616.4億千瓦小時,增長3.8%。

    第二產業

    河北省主要煤礦有開灤、井陘、峰峰等多處,產品部分輸出國外。電力工業以火電為主,石家莊保定邯鄲邢臺衡水滄州組成了河北南網,還參加組成京津唐電力網(即河北北網,含省內的張家口、承德、唐山、廊坊、秦皇島及京津)。

    2012年河北省已基本形成新能源、汽車、電氣、煤炭、紡織、冶金、建材、化工、機械、電子、石油、輕工、醫藥等優勢產業。工業生產中的一些行業和產品在全國居重要地位。其中,保定的新能源產業積聚區——中國電谷在世界上都處于領先地位。以長城汽車為代表的高速發展的保定汽車工業占河北省90%以上,產銷規模已經接近每年70萬輛,汽車出口量居全國第一位。

    2012年河北省紡織工業中的紗、布產量居全國第4位和第5位,印染、服裝產量居全國第6位;建材工業中的衛生陶瓷、平板玻璃產量居全國第1位和第2位;能源工業中的洗精煤、原煤、原油產量和發電量分別居全國第1、6、7、4位;冶金工業中的鋼和生鐵產量居全國第5位和第3位;化學、醫藥工業在全國占優勢地位;河北有四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石家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保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保定·中國電谷、唐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燕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河北有三家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別為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廊坊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

    2013年河北省全部工業增加值13194.8億元,比上年增長9.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1711.1億元,增長10.0%。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增長3.2%,集體企業下降0.2%,股份制企業增長11.2%,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增長4.5%。

    2013年河北省規模以上工業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4.5%,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19.2%,同比提高1.2個百分點;鋼鐵工業增長10.1%;石化工業增長4.9%;醫藥工業增長8.7%;建材工業增長7.6%;食品工業增長7.6%;紡織服裝業增長14.2%。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6.7%,增速同比回落3.2個百分點。其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增長4.5%,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下降5.8%,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14.1%,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7.7%,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增長8.6%,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增長4.8%。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4.2%。其中,高端裝備制造、電子信息和新能源三個領域增加值分別增長16.3%、22.0%和10.5%。

    第三產業

    2011年河北省已與世界180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貿關系,省市級友好城市已達75對。到2011年底,河北省實際利用外資累計達到近2000億美元,共建成投產“三資”大企業9728家,2011年實現外貿出口400億美元。外商投資的項目涉及能源、交通、通訊、原材料、輕紡、機械、電子、服裝、公用事業、房地產等領域。外商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有90多家國際著名大公司。河北已在中國輕工業生產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很多原料都可在河北加工。

    2013年末全部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39221.3億元,比年初增加5202.4億元,其中個人儲蓄存款余額23357.2億元,比年初增加2688.9億元。全部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23966.0億元,比年初增加3041.9億元。

    2013年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837.6億元,比上年增長9.3%。其中,財產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309.8億元,增長19.8%;壽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467.2億元,增長1.8%;健康和意外傷害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60.6億元,增長24.9%。支付各類賠款及給付315.7億元。其中,財產險業務賠款160.2億元,增長19.9%;壽險業務給付136.8億元,增長79.1%;健康和意外傷害險賠款及給付18.7億元,增長33.9%。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4189/

    (9)
    詞條目錄
    1. 自然概貌
    2. 區域位置
    3. 地形 
    4. 海拔
    5. 氣候
    6. 歷史沿革
    7. 文獻記載
    8. 自然資源
    9. 植物
    10. 耕地面積
    11. 土壤類型
    12. 礦產資源
    13. 特產
    14. 手工藝品
    15. 行政區劃
    16. 人口與民族
    17. 人口
    18. 民族 
    19. 交通通信
    20. 經濟
    21. 糧食產量
    22. 生產總值
    23. 產業布局
    24. 對外開放
    25. 文教衛生
    26. 河北高校
    27. 科技
    28. 文化
    29. 衛生
    30. 歷史名人
    31. 文化
    32. 名勝古跡
    33. 地方特產
    34. 大慈閣香油
    35. 大慈閣素面
    36. 大慈閣醬菜
    37. 白肉罩火燒
    38. 白運章包子
    39. 產業開放
    40. 第一產業
    41. 第二產業
    42. 第三產業

    輕觸這里

    關閉目錄

    目錄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