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

    編輯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簡介

    龍江流域水量豐富。流域年徑流量3465億立方米。降水季節分配不均,每年4~10月暖季降水量占全年的90%~93%,其中6~8月就占60%~70%。11月份進入冬半年枯水期,冬半年降水均以的形式降落。地表積雪厚度一般在20~50厘米,待春季氣溫回升,積雪才能融化補給河流,河水上漲形成春汛

    河流徑流量的季節分配是:春季占10%~27%,夏季占50%,秋季20%~30%,冬季4%以下。干流徑流量的年際變化也較大,豐水年的徑流量約為枯水年徑流量的3.5~4.0倍。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1153萬千瓦,其中松花江660萬千瓦,干流304萬千瓦。可能開發水力資源裝機500千瓦以上的電站312座,裝機容量為1096萬千瓦,年發電量343億千瓦小時。江寬水深,干流自漠河以下和興凱湖以下的烏蘇里江均可以通行輪船。

    黑龍江上有眾多島嶼分布,包括著名的珍寶島、大黑河島以及黑瞎子島等島嶼分屬中、俄兩國。其中大黑河島已發展成為貿易中轉站,設施較為齊全。

    黑龍江兩岸土壤多為具有大量腐殖質黑土,流經黑龍江的水流沖刷岸邊的土壤,使黑土沉入江中,沉積在江底。故在水體清澈的地方看黑龍江水往往是黑色的。

    松花江是黑龍江的最大支流,全長1840公里,流域面積54萬平方公里。其本身也有兩條主要支流,一為源于白頭山天池的第二松花江,另一為源于小興安嶺的嫩江。松花江是中國東北地區的一個大淡水場。冬季的松花江,氣候嚴寒,有時氣溫會降至零下30度,結冰期長達五個月。

    烏蘇里江是黑龍江的一條主要支流,其主要由烏拉河與道比河匯合而成,向東北流至伯力一帶急轉折向西南,注入黑龍江。烏蘇里江全長890公里,流域面積近19萬平方公里。自其支流松阿察河流入之處起,至江水與黑龍江匯合之處止,是中國與俄羅斯的界河。烏蘇里江流域土地肥沃,原始森林密布,蘊藏大量礦產,盛產大豆高粱。水產亦極為豐富,鰲花魚、鰉魚、胖頭魚、鱘魚、東珠(珍珠)等聞名全國,還有特產大馬哈魚,最大的長達4-5米,重達700-800公斤

    牡丹江,滿語稱牡丹烏拉,意為彎曲的江,唐稱忽汗河。是松花江重要支流。發源于吉林省敦化市牡丹嶺,向北流入黑龍江省,經寧安、牡丹江市、海林、林口,在依蘭縣城附近匯入松花江,全長726公里,流域面積3.1萬平方公里。上游干流奔行在張廣才嶺和老爺嶺之間,河谷狹窄。在寧安縣南部干流被火山熔巖流堵塞,形成鏡泊湖。

    民間故事

    中國的最北方,有一條著名的大江叫黑龍江。傳說在很早以前,這條江不叫黑龍江,而叫白龍江。那是因為江里住著一條兇惡的白龍。后來,為什么又叫黑龍江了呢?說起來話就長了。

    很久以前,在山東住著一戶姓李的人家,只有兄妹二人。一天,哥哥出遠門了,妹妹李姐到海邊洗衣服,因為天氣太熱,她不知不覺在海灘上睡著了。醒來后,她感到肚子很疼,忙收拾起衣服回家了。

    誰知李姐的肚子一天天大起來,第二年的春天忽然生下一條小黑龍。李姐雖然很害怕,但畢竟是自己的孩子呀。她給小黑龍喂奶,小黑龍吃飽了就不見了。以后, 小黑龍每天晚上都回來吃奶,吃飽了就出去。

    不久,李姐的哥哥回來了。知道了這件事后。他偷偷地藏起了一把刀。晚上小黑龍又回來吃奶了,他突然舉起刀狠狠地向小黑龍砍去。只見一道火光閃過,屋里響起了一聲響雷,小黑龍飛出去不見了,地上只留下了一段被砍下的龍尾巴。李姐心疼地哭了起來。因為小黑龍生在李家,又被舅舅砍斷了尾巴,所以大家都叫它“禿尾巴老李”。

    禿尾巴老李被舅舅砍傷以后,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很久都沒有消息。又是一年的春天。一天,住在江邊的老船夫正在做飯,忽然走過來一個穿黑衣的小伙子,他想在老船夫的草棚里借宿一夜。老船夫很喜歡這個又黑又壯的年輕人,連忙說:“住下吧,等我做好飯,咱們一起吃。”第二天小伙子要出去辦事,老船夫約他晚上還回來住。小伙子答應了一聲,就順著江邊向東走了。 本來天氣很好,可小伙子走了不久,只見東邊山上的天空陰云密布,雷鳴電閃。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東邊的天空仍然一會兒黑,一會兒白。忽然,一團云落在江面,黑云也不見了。天快黑了,老船夫又開始做飯。他想,小伙子昨天把我準備吃三天的飯都吃掉了,今天出去了一天,不吃飽怎么行呢?于是他做了更多的飯菜等小伙子回來。黑小伙子回來以后,一口氣又把飯吃光了。晚上臨睡前,老船夫見小伙子直嘆氣,就安慰他不要發愁,還說他明天可以再去買米,這江邊住的人也都會幫助他的。小伙子卻說:“一頓飯吃飽容易,頓頓吃飽難啊。”說著說著,老船夫迷迷糊糊快要睡著了。忽然他聽見有人在他耳邊說:“我是一條黑龍,家住在山東,人們都叫我禿尾巴老李。自從被舅舅砍了一刀后,一直住在東海。我常常聽到北方有哭聲,后來才知道是白龍江里的白龍作怪,它年年興風作浪,淹死百姓,沖走莊稼。今天,我在東山和白龍打了一仗,把白龍打敗了,他讓我明天中午再戰。白龍的家在這里,它餓了有吃的;我是從遠處來的,餓了沒吃的,怎么能打敗它呢?這就得求您幫助我。明天中午我和白打仗時,您站在東山頂上,見到江里黑水翻上來,就往江里扔吃的;看見白水翻上來,就往江里扔石頭。這樣,我就可以把白龍趕走了。

    老船夫聽到這里,猛地坐起來,只見窗外天已經亮了,黑小伙也不知去向了。他走出草棚,看見附近的伐木工人們都在議論紛紛,原來,他們都做了和老船夫一樣的夢.于是,大家決定一起幫助禿尾巴老李。他們蒸了好多大饅頭,又準備了許多石頭和石灰,一同上了東山江邊小城。中午剛過,天忽然陰了起來,只見江面上黑白兩股水攪在了一起,發出“呼啦呼啦”的巨響。大家看見黑水翻了上來,就連忙扔吃的,高喊:“禿尾巴老李,我們早來了。”看見白水翻上來,就把一筐筐石頭扔下去,罵道:“兇惡的白龍,快滾開!”經過一陣廝殺,忽然一股白煙騰起,一會兒就消散了。江面上,黑色的江水平靜地向東流去。

    那天晚上,黑小伙沒有回到老船夫那里去。第二天一早,老船夫正要去南山開荒,一開門,黑小伙站在門外,笑嘻嘻地說:“你歇歇,我去吧。”說完就走了。老船夫忽然想到,小伙子沒有帶工具,就拿起鎬頭送到了南山,他見一條沒尾巴的黑龍正用頭上的角推倒大,已經開出了一大片荒地。老船夫想,這一定是禿尾巴老李了,就悄悄地回去了。黑小伙回來后,知道老人已經看出來了他本來的樣子,就說:“以后我不再來了。那塊地你種點兒菜,剩下的讓大家種莊稼吧,告訴大家,以后我來管這條江,再不讓江水傷害老百姓了。大家什么時候有什么困難,就來找我吧。”說完,黑小伙就不見了。人們為了紀念為民除害的“禿尾巴老李”,就把這條江的名字改成了“黑龍江”。

    來歷別名

    黑龍江因其水含腐殖質多,水色發黑得名 。在中國古代文獻中,黑龍江有黑水、弱水、烏桓河等諸多別稱,公元13世紀成書的《遼史》第一次以“黑龍江”來稱呼這條河流。滿語音“薩哈連烏拉”,其中“薩哈連”意為“黑”,“烏拉” 意為“水”。蒙古語則稱“哈拉穆連”。俄文音“阿穆爾”或“阿母”(Amure),成為世界上大多數國家認同的名稱。

    歷史記載

    黑龍江被元朝納入領土范圍內,成為元朝內河。自1858年被中國認定為不平等條約的《中俄璦琿條約》簽訂后,黑龍江開始成為中俄大部分地區的邊界。1900年八國聯軍向中國開進時,俄國以保護中俄鐵路為由出兵越過黑龍江,放火燒毀當時屬于清朝的璦琿城,并制造了海蘭泡慘案,并深入清朝國境約40公里。不久戰事結束,并將原屬清政府管轄的江東六十四屯以武力占領。

    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蘇聯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直以黑龍江為基本邊界,擱置了沿岸土地的主權爭議。但自珍寶島事件后中蘇關系逐漸惡化,兩國軍隊開赴黑龍江沿岸,導致黑龍江地區局勢危急。自20世紀80年代后才有所緩和。

    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俄羅斯聯邦在20世紀90年代至21世紀初相繼確定了東端邊界的走向。中國方面放棄了自19世紀中葉被俄國取得的大量土地的主權要求,以及主權具有爭議的江東六十四屯,將兩國邊界以實際控制線——黑龍江為主要邊界進行劃分。邊界走向已確定完畢。

    20世紀70年代,隨著中國大陸改革開放的不斷加強,黑龍江省與俄羅斯簽訂大量貿易協定,并將黑河市綏芬河市等數個沿江城市與俄羅斯的布拉戈維申斯克哈巴羅夫斯克等遠東城市辟為邊境互貿城市,其中綏芬河等地還建有跨江大橋方便出行。利用互補的資源優勢帶動黑龍江流域地區經濟的發展。

    地理位置
    (圖)黑龍江支流黑龍江支流

    黑龍江作為中國北方邊界的界河,中華人民共和國邊界的最北端位于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線上。擁有豐富的水力資源,大小支流約有950余條(包括時令河),其中黑龍江最長的支流是約1657公里的松花江。在支流邊,中國大約有大小港站160個。中國黑龍江省省會哈爾濱位于松花江岸。俄羅斯遠東地區在這里最大的城市是哈巴羅夫斯克。

    黑龍江上也有眾多島嶼分布,包括著名的珍寶島、大黑河島以及黑瞎子島等島嶼分屬中、俄兩國。其中大黑河島已發展成為貿易中轉站,設施較為齊全。

    由于黑龍江兩岸土壤多為具有大量腐殖質的黑土,流經黑龍江的水流沖刷岸邊的土壤,使黑土沉入江中,沉積在江底。故在水體清澈的地方看黑龍江水往往是黑色的。黑龍江流域內森林資源分布不一,中國方面自“5·6”大興安嶺火災后大興安嶺和小興安嶺地區多受損害,自漠河縣至黑河市很少見到樹齡20年以上的樹木。俄羅斯方面林業資源極為豐富,一般在冬季黑龍江封凍時中國經常進口俄羅斯的木材進行加工。沿河流域也生產黃金,自漠河縣至璦琿古城曾被稱為“黃金之路”。

    黑龍江的凍期長。受河岸解凍及雨季降水的影響,汛期多集中于春、夏兩季。靠近黑龍江的最有名的生物是住河谷的黑龍江豹,只剩大約50只。黑龍江也以盛產大馬哈魚而聞名。

    自然特征
    地貌

    黑龍江流域跨中國、蒙古和俄羅斯3個國家,地理位置約在北緯47°40′~53°34′,東經121°28′~141°20′。流域自然地理特征是:山嶺聳立,平原較集中,森林茂盛,植被一般良好;河流眾多,土地肥沃,生物種類繁多;農、林、牧、副、漁業均發達,中國一側是中國重要的糧食、林業、煤炭石油化工基地之一。

    流域南部中國境內主要有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和張廣才嶺等山脈。大、小興安嶺海拔約1000m,自北向南形成一道高聳的屏障環抱著松嫩平原。大興安嶺是額爾古納河和嫩江的分水嶺。長白山海拔500~2000m,白頭山主峰,海拔2700m,為中國東北地區第一高峰。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匯合的三角地帶為三江平原,海拔60~80m。

    流域北部俄羅斯境內,有斯塔諾夫山脈,為黑龍江與北冰洋水系的勒拿河之間的分水嶺,分水嶺以南為海拔300~500m的阿穆爾-結雅平原和結雅-布列亞平原,結雅-布列亞平原南部海拔低于200m。

    流域下游的大型平原有平均海拔為50m的下阿穆爾低地和烏蘇里江低地。東部寬闊的錫霍特山脈海拔達2000m,將這些低地與日本海分隔開來。

    黑龍江始于石勒喀河與額爾古納河匯流處,距河口2,824公里(1,755哩)。石勒喀河發源于內陸547公里(340哩)余以遠西伯利亞音果達(Ingoda)河與蒙古鄂嫩河的匯合處。額爾古納河發源于中國內蒙古自治區,距其與石勒喀河匯流處約1,609公里(1,000哩)。該水系流域面積約1,855,000平方公里(716,200平方哩),包括許多河流湖泊。主要支流有西伯利亞的結雅(Zeya)河、布列亞河和阿姆貢(Amgun)河與中國的松花江以及中國東部和西伯利亞之間邊界河流烏蘇里江。

    習慣上將黑龍江分成上、中、下游3段。上游始于石勒喀河與額爾古納河匯流處,終于結雅河口(在西伯利亞城市海蘭泡),長約880公里(550哩)。中游從結雅河延伸至哈巴羅夫斯克,長約960公里(600哩)。從哈巴羅夫斯克至河口為下游,長亦約為960公里。

    其上游流經茂密的落葉松林覆蓋的大興安嶺余脈與阿馬札爾嶺松樹遮蔽的山坡之間的山谷。在西伯利亞阿爾巴濟諾(Albazino)附近,山嶺分開,河流進入開闊的高原地區。中游流入結雅河-布列亞河盆地。河谷左坡與平原融為一體,令人難以覺察,而右坡與小興安嶺毗連。它進而沿著一條峽谷似的狹窄通道穿越小興安嶺,深度和速度遽增。其下游在低矮的、河水漫溢的兩岸間奔流,進入一片浩茫的沼澤,水道將地面切割開來,上面點綴著湖泊和水塘;河床多分支,水道變得很寬。

    在西伯利亞列寧斯科耶(Leninskoye)附近,黑龍江最大的支流松花江將其黃色的、充滿泥沙的流水瀉入,在哈巴羅夫斯克附近,烏蘇里江與之合流。隨著這些流水的匯入,黑龍江漫然氾濫于潮汐河谷平坦的沼地上。河床成了一個支流、港汊、舊河床、島嶼、沙洲和岬角的迷宮。在哈巴羅夫斯克,黑龍江距日本海海岸僅370公里(230哩),但其在被錫霍特山脈改變流向後,北流966公里(600哩)才注入海中。

    氣候

    該流域為季風氣候──來自大陸和海洋隨季節轉換。冬季,從西伯利亞來的干冷的空氣帶來晴朗干燥天氣,伴有強季,溫暖潮濕的風為主,帶來大雨從而提高該流域及其主要支流的水位。

    秋季溫暖而乾爽。1月平均氣溫南部為-24℃(-11 ℉),北部為-33℃(-27 ℉)。7月平均氣溫南部(海蘭泡)為21℃(70 ℉),北部約為18℃(64 ℉)。該流域降水量不平衡,沿海地帶最大,每年在600~900公釐(24~36吋)之間。

    水文

    河流主要靠夏降落的季風雨補給。雨水很快流入河中,形成5~10月的洪澇期。其平均流量約為10,900立方公尺/秒(385,000立方呎/秒)。冬季,在哈巴羅夫斯克附近,流量降低為148~199立方公尺/秒(5,300~7,100立方呎/秒);1897年所記錄到的最高流量超過39,200立方公尺/秒(1,400,000立方呎/秒)。

    10月下半月黑龍江開始結。上游在11月初封凍,下游在11月下半月封凍。河流下游在4月底解凍,上游在5月初解凍。冰塞常在河流急灣處發生,暫時抬高水位多達15公尺(50呎)。河流1年約帶來2,000萬噸沉淀物。

    支流縱橫
    (圖)江上日出江上日出

    黑龍江(阿穆爾河)流域河網密布,支流、湖泊眾多,大小支流10000多條,湖泊60000多個。右岸(中國一側)較大的支流有松花江、烏蘇里江、呼瑪河、遜河;左岸(俄羅斯一側)較大支流有結雅河、布列亞河、阿姆貢河。流域內的主要湖泊有呼倫湖、貝爾湖、鏡泊湖、天池、興凱湖、五大連池、博隆湖、烏德利湖、奧列利湖和基齊湖等。

    松花江是黑龍江的最大支流,全長1840公里,流域面積54萬平方公里。其本身也有兩條主要支流,一為源于白頭山天池的第二松花江,另一為源于小興安嶺的嫩江。松花江是中國東北地區的一個大淡水魚場。冬季的松花江,氣候嚴寒,有時氣溫會降至零下30度,結冰期長達五個月。

    烏蘇里江是黑龍江的一條主要支流,其主要由烏拉河與道比河匯合而成,向東北流至伯力一帶急轉折向西南,注入黑龍江。烏蘇里江全長890公里,流域面積近19萬平方公里。自其支流松阿察河流入之處起,至江水與黑龍江匯合之處止,是中國與俄羅斯的界河。烏蘇里江,上游為俄羅斯境內的烏拉河與刀畢河,源出錫霍特山脈的西坡,由南向北流,納松阿察河后稱烏蘇里江,向東北流至哈巴羅夫斯克(即伯力),匯入黑龍江。主要支流左岸有松阿察河、穆棱河、撓力河;右岸有伊曼河、比金河等。自烏拉河源始,河長890km,流域面積19萬km2 ,其中中國境內河長約473km,流域面積5.67萬km2 。松阿察河發源于中國和俄羅斯邊境的興凱湖。興凱湖面積4380km2 ,水深達10.6m,水產豐富。自松阿察河起,到烏蘇里江與黑龍江匯合口止,為中俄界河。烏蘇里江江面寬闊,水流平緩,多汊流和島嶼。結冰期約5個月。下游多年平均流量約1700m3 /s,最大流量達10520m3 /s。不定期通航里程622km。烏蘇里江流域土地肥沃,原始森林密布,蘊藏大量礦產,盛產大豆、高粱。水產亦極為豐富,鰲花魚、鰉魚胖頭魚鱘魚、東珠(珍珠)等聞名全國,還有特產大馬哈魚,最大的長達4-5米,重達700-800公斤。《黑龍江志稿》有“每年秋天自海逆水而上,入江驅之不去,充積甚厚,當地人竟有履魚背而渡者”的記載。烏蘇里江每年有四個多月結冰期,完全不能通航,河面變成了雪橇飛馳的平滑大道,但仍可鑿冰捕魚。

    牡丹江,滿語稱牡丹烏拉,意為彎曲的江,唐稱忽汗河。是松花江重要支流。發源于吉林省敦化市牡丹嶺,向北流入黑龍江省,經寧安、牡丹江市、海林、林口,在依蘭縣城附近匯入松花江,全長726公里,流域面積3.1萬平方公里。上游干流奔行在張廣才嶺和老爺嶺之間,河谷狹窄。在寧安縣南部干流被火山熔巖流堵塞,形成鏡泊湖。

    呼瑪河,又名庫瑪爾河、呼瑪爾河,在黑龍江省北部。有二源:北源出自大興安嶺面包山西側,南流稱呼瑪河,至呼中鎮奮斗村附近匯合西源;西源出自大興安嶺東麓、大白山北坡,海拔1528m,北流折向東流稱白呼瑪爾河,匯合北源之后,曲折東北流,始稱呼瑪河,經塔河鎮東流,折向東南,在呼瑪縣城郊注入干流。呼瑪河全長526km,流域面積29562km2 ,多年平均流量215.0m3 /s。自然落差740m。水能理論蘊藏量45.21萬kW。河道幾經彎曲,呈不規則河型,支流發育,年結冰期5~6個月。主要支流有古龍干河倭勒根河、塔哈河等。中、下游可通航。

    遜河,亦名遜別拉河,在黑龍江省東北部。源自小興安嶺東南麓、黑河市西部山區,南流經孫吳縣城北,在遜克縣車陸附近注入干流。全長279km,流域面積15738km2 。多年平均流量111.6m3 /s。自然落差490m。水能理論蘊藏量9.11萬kW。可能開發裝機容量1.98萬kW。已建水電站1座,裝機容量0.38萬kW。水深0.8~2.0m,河槽寬度由上游3m到下游40m,水系發育,支流眾多,年結冰期約5個月,主要支流有沾河、茅欄河、臥牛河、辰清河等。 

    結雅(Зея)河,埃文基人叫精奇里河,中國人稱為黃河,它是黑龍江(阿穆爾河)左岸(俄羅斯境內)支流。河長1242km,流域面積23.3萬km2 ,平均年徑流量為590億m3 ,多年平均流量1870m3 /s。結雅河發源于斯塔諾夫山脈東南側,源流出自海拔2000m的山地,土庫林格拉和賈格得山脈把流域上游山地和中游多丘陵部分隔開,河源至庫普里河口段為山區河流,以下有300km沿著有寬闊河漫灘的上結雅河河谷平原流淌,穿過土庫林格拉和索克塔漢山脈時,形成峽谷-結雅河咽喉(此處建有結雅水電站)。在阿穆爾-結雅高地內,河谷局部寬達10~20km,河水在美麗的臺地和嚴重沼澤化的寬闊河漫灘的河谷中沿結雅-布列亞平原流動,流至結雅-布列亞平原后,水流放慢,河床開闊,島嶼增多,結雅河在布拉戈維申斯克市附近流入黑龍江,是黑龍江左岸最大的支流,流域面積占俄羅斯阿穆爾州總面積的2/3。結雅河每年都有590億m3 左右的河水流入黑龍江,占黑龍江年徑流量的17%以上。但是,結雅河的年徑流量卻極不平衡,冬季水位很低,流量不到2m3 /s,河水在冰下勉強流淌;夏季水位很高,流量增至700m3 /s,河水常常溢出河岸,淹沒村莊、田野和公路。結雅河洪水延續整個6~8月份,有時還持續至整個9月份。結雅河補給主要是雨水,占69%,融雪占26%,地下水占5%。結雅河的主要支流有:右側的托克河、穆里姆加河、布里揚塔河、基柳伊河、烏爾坎河;左側的庫普里河、阿爾基河、杰普河、謝列姆賈河、托米河等。

    布列亞(Бурея)河上中游在俄羅斯哈巴洛夫斯克邊區境內,下游在阿穆爾州境內。該河由右布列亞河和左布列亞河匯合而成。右布列亞河發源于艾左普山脈的南部坡地,左布列亞河發源于杜謝阿林山脈的西部坡地。布列亞河長623km(自右布列亞河河源算為739km),流域面積7.07萬km2 ,平均流量940m3 /s,最大流量為18000m3 /s。布列亞河的主要支流有:右岸的尼曼河、圖永河;左岸的烏爾高河、特爾馬河等。布列亞河的中游和下游適宜于流送木材,主要港口有切孔達、馬里諾夫卡。

    阿姆貢(Амугунь)河是黑龍江(阿穆爾河)下游左岸最大的支流,由發源于上阿姆貢高原地區的霍盧克河與阿亞基特河匯流而成,河長723km,流域面積為5.6萬km2 。阿姆貢河的兩條源流都有山區河流特性,匯合處以下,阿姆貢河十分湍急。中游河床開始彎曲,流速下降。下游阿姆貢河在寬闊的、洪水時被淹的低地里流動,形成許多大島和汊流,尤其在河口段。阿姆貢河的年平均流量為500m3 /s(在距河口193km處測站)。結冰期自10月底至5月初。阿姆貢河除了上游以外,其它河段均可通航。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4191/

    (8)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