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棟(藝術家)

    長期建檔 鎖定
    本詞條由“信息員” 建檔。

    中文名:陳棟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祖籍:湖南湘潭 出生日期:1968年 職業:藝術家 法國國際藝術家與設計師協會理事會員 中國新文藝群體代表成員 湖南省美協綜合材料藝委副主任 湖南省油畫學會理事 世界和平藝術使者 中國新野性藝術群成員 “楚巫文化”基因源于祖父是道教淵源的“巫醫”傳人 藝術家陳棟是以綜合材料油畫、新水墨溯源遠古,影映當下,表達東方靈性與神性能量的開拓型藝術家。承林風眠中西融合道...

    陳棟(藝術家)

    基本信息

    編輯

    中文名:陳棟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祖籍:湖南湘潭

    出生日期:1968年

    職業:藝術家

    社會任職

    編輯

    法國國際藝術家與設計師協會 理事會員

    中國新文藝群體代表成員

    湖南省美協綜合材料藝委副主任

    湖南省油畫學會理事

    世界和平藝術使者

    中國新野性藝術群成員

    “楚巫文化”基因源于祖父是道教淵源的“巫醫”傳人

    藝術家陳棟是以綜合材料油畫、新水墨溯源遠古,影映當下,表達東方靈性與神性能量的開拓型藝術家。承林風眠中西融合道路,提出“楚巫文化”以國際新視野再融合生長、維度推進以豐厚現當代藝術文本。

    陳棟(藝術家)

    國際展覽

    編輯

    2007《中國當代最 具潛力藝術家聯展》德國柏林

    2010意大利羅馬《冥想與失衡》雙人聯展

    2014《中國新野性巡展》美國

    2015法國《世界和平藝術盛典》

    2016意大利米蘭國際世博會

    2022《亞洲藝術雙年展》日本福岡

    2023《溫度:當代藝術展》法國巴黎羅浮宮卡魯賽爾廳

    陳棟(藝術家)

    部分國內展覽

    編輯

    2001年《中國油畫大展》杭州

    2003年《紀念延安座淡會全國美展》長沙

    2008年《藝術湖南晉京展》中國美術館

    2009《重返現代一中國抽象藝術邀請展》杭州西湖美術館

    2022(首屆)全國新文藝群體美術作品展(重慶黃角坪美術館)

    陳棟(藝術家)

    個人展覽

    編輯

    2005《陳棟抽象展 》 湘潭靈犀畫廊

    2010《時光時光》北京威諾里薩當代畫廊

    2013《陳棟現當代藝術文本展暨學術研討會》 北京奇安藝術館

    2013《回.陳棟現當代藝術文本展》湘潭市齊白石藝術館

    2016《陳棟藝術品鑒展》北京神玉藝術館

    2017《入神》之2(世界巫文化系列展)《淵源》三聯個展

    2018《湘水波瀾》湘潭窯灣歷史文化街區個展

    陳棟(藝術家)

    榮譽與成就

    編輯

    獲獎

    2015年,作品赴法國參加反法西斯勝利七十周年《世界和平藝術大展》并于諾曼底海灘以全息理念策劃群體行為《填海計劃》備受中外贊譽,獲世界和平藝術使者證獎

    2016年-2018年新水墨“影系列”獲得第二及三屆大河灣藝術機構《獨立品格》優秀獎

    獲選為2017首屆中奧(奧地利)文化藝術交流優秀藝術家

    2017年《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當代藝術家入選與提名展》作品閃耀(上海)展覽巨屏。

    2019年《藝術宋莊年度展》優秀獎

    2022年入選《亞洲藝術雙年展》獲福岡市長獎

    陳棟(藝術家)

    作品收藏

    編輯

    中國齊白石紀念館、羅馬塔爾塔利亞畫廊,北京藍色光標集團、北京錦都藝術中心、中國水墨藝術研究院、一百名家當代藝術中心等專業機構及海內外私人收藏。

    陳棟(藝術家)

    出版及宣傳

    編輯

    散見于《中國油畫》《藝術收藏》《中國當代藝術文獻》《中國藝術》《庫藝術》《藝術指南》《鋒銳》《57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當代藝術家入選與提名展》《世界藝術》《亞洲藝術雙年展》《世界》(中俄雙語文獻)及《時光時光》《陳棟現當代藝術文本》個人畫冊、報刊與《廣州嘉德》“雅拍”、英國“羅素”等拍賣圖典。

    2022年初被《人民日報》藝術欄目組一一《襲古創今》以文獻記錄片收錄,作為新時代藝術代表全網推廣一一《陳棟:恰到好處的微妙,若及若離的神韻。》

    陳棟(藝術家)

    作品特色

    編輯

    學習中西方藝術,結合自身文質感性、靈動的特質自然切入到楚地巫風靈野秘境之質。用發現的新材料技法使用,并有意無意對應現當代問題轉換出自己的立場。在水墨材料上入手中西技法與理念的做有品質融,從而完成地域性與世界性、個人性的合體。

    楚巫文明的內在參照局限于其原始野性,對宇宙事物的全息映照,由此轉換出的對自由生命萬物靈神的交感契合而達勾通于心手相映的暢達之影象。作用于作品的內核與歸屬。

    出版書籍

    編輯

    陳棟(藝術家)

    名家點評

    編輯

    個人的坐標與向度

    真正的勇士應該是為自己生命掌,用自己體溫燃燒歷史沉睡中的孤獨;他會像一陣不可小噓的風暴,義無反顧地翻過昨天的日歷;他會沖鋒陷陣,他一定敢于撕裂內心、或掀倒陳舊的藩籬努力接近目標。陳棟是青年藝術家中的佼佼者,被稱為“在巫幻中自覺醒來”的先鋒藝術家。他貫穿以水墨線索,著力和探索東西方文化關注點,最終找到自己的方法和語言。顯然,陳棟特別警惕自己的藝術立場和態度,他努力化解對‘水墨’觀念的重復,他已探索出屬于他內心生長的、恰切的語言…… 一直以來,中國水墨的格局能否延伸?實際上決取于藝術家的視野和眼界能否自我拓展,藝術的心智特別是繪畫史的發展,欲突破學術上的瓶頸,必須摒棄舊的思想并尋找新的曠野進行長驅直入……就水墨而言,必須發揮筆墨的慣性,我認為慣性是指思想的多元性、形式的統一性、內涵的神秘性和媒介的陌生性。多元性是不限于水與墨在作品中充當媒介的參與;統一性是和當下我們相處的生活發生相互干預;神秘性在對本土文化的捕捉和自身性情的充分發揮;陌生性是作為藝術家獨立的面目和清晰的語言,作為鮮明的符號存在于世最終使眾口鑄金。墨不只是象征和圖騰,更多是一種通道和出口,是心靈世界和第三者的介入和代言,那么它需要藝術家背后深厚的人生經歷和時間碎片去敘述與支撐。因此,單純的繪畫不再是藝術家傳達思想的最終目的。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作品《蒙》系列:一層猶如輕紗的網蒙住了整個畫面充滿溫柔的驚悚感,這種文化屏蔽和暗語,與藝術家極度沉默和自我隱藏有種不謀而合的影像呈像,其中的往事成了編織這張網的重要線索,通過閱讀張巨大的網在眾目睽睽下“隔膜被強烈打破了”。同樣,他的作品“影”系列植入了藝術家個人的復雜經歷與歷史倒影形成一種對照關系,內心曾經深深隱藏的生活片段被突然驚醒了,正好解救了藝術家本人思想上多年隔閡的文化情愫……這種文化對疊無疑增加了藝術家內心的厚度。陳棟的作品《律》系列看似漫不經心的描述,實質是藝術家思慮后的鄭重下筆,那里的“筆墨“與許多“文人敘事“的筆墨發生了徹底的變化,在《律》的作品中,在媒介互換與現象否定中,宣紙被亞麻布代替,筆墨被流淌的丙烯包裹。更多窺見的各種信息交錯構成的韻律和這個網絡時代賦予我們的神秘感。用東方文化的筋骨,與西方種種觀念承合而又不至于抵消另一種發聲,是當下藝術家思考作品精神的基本向度,他的作品《影.山海經》把我們帶回了中國文化的原初狀態,水墨淋漓的背后隱藏著頑強諸如“仙人球”狀的圖式,“仙人球”在這個時代有一種身仿暗喻或象征,它不卑身屈膝,它自由,韌性,向死而生,他的身體橫行生長,這多么像覺者在荒漠獨行的身影。藝術家往往在自省和較量中前進,我深信:“丟棄一塊墓碑,會擁有遠方更璀璨的天空”……

    ——何繼

    陳棟的布面冥想系列、紙上水墨,在材料上,水墨語言的理解和運用,把西方藝術的構成關系,構成因素匯聚一起,形成了有希望、能成熟、能走出來的一個方式,并跟當代很多水墨抽象劃清了界限。我遍游全球看過七十多個藝術博物館,確信沒有發現與之類同的。

    ——鄧平祥

    首先巜冥想》的創作方式是油畫布上的丙烯加膠的水墨這個(中西元素)結合很有意思。當年林風眠主張中西融合,他在杭州國立藝專要把國畫系和油畫系合并,但很遺憾被阻撓了……以形化意,或者以意化形,以結構化解意象或者說以意象化解結構,中西融合更根本的地方不完全在于融合,很關健的部分在于化解。陳棟作這方面的工作,他反其道而行之在化解,而不是真正流向一個非常具像的形,或者一個非常有中國傳統韻味的意象,反而從這個化解入手,這是很有意思的。

    ——段君

    湘潭是湖南省的美術重鎮,它有很深的文脈,陳棟的藝術作品是在這樣文脈里熏陶出來的。盡管他后來到了北京,重新面對更開放的語境但我們能夠感受他作品跟傳統文脈的聯系,他是進行現代冼禮之后對傳統藝術的回眸,借鑒很多傳統的因子,包括傳統的精神積淀,重新運用到當代藝術中。陳棟的《蒙系列》恰到好處地傳達出當代中國人對傳統文化那種若及若離的微妙心態。

    ——楊衛

    陳棟的作品是可以一下子抓住人的,他對藝術的本體語言一一形式與材質有獨到的探索。這是對材質的轉化,水墨與畫布的滲透,吃進深染于基底,表層透明云龍宣薄膜的融入的很高級,掩映,在可見與不可見之間建立一種游戲的方式,不讓你看,虛薄……他在這方面的探索很值得肯定,非常有貢獻。

    ——夏可君

    他的筆墨里顯示了深厚的傳統文化精髓,帶有超然物外的人文氣質。他抽象地繼承了傳統藝術的氣質,并將其進行了當代性的成功轉換。……形成了一系列變幻莫定,圖騰樣升華的文化現象。隨著時間的遞進在變幻璀璨的冥想流動中,華彩頻頻出現,作品次第輝映。

    ——簡斌

    這種努力探索得到的結果是:方法簡單自然,效果最 好!與重視繪畫本體性,書性寫,和沉潛冥想的工作方式深度交融,自然契合。這種使用布面丙烯丶水墨建立起的技道合一的方法論,是他抽象領域對材料使用天賦的又一次天才演進,是其作品核心價值所在。…….這種中國式、地域性、個人化的文化自覺性無疑是鮮明的,其也是對中國文化根性一種稀有獨特的表達方式

    ——萬嶺

    陳棟有意識地以今人視覺開啟上古文化的神韻所呈現的風華,既有別于中西歷代名家,又有別于當代畫家,具有獨特的開創性,則毫無質疑。“您,這是一個很有個性的探索”!誠如陳丹青觀看陳棟作品之后的感慨。

    必須強調的是:趙無極承接著林風眠走向了世界,開拓了新風,陳棟也以其獨特的藝術形式走出來國門:2007年德國巡展;2010年意大利聯展;2014年美國巡展;2015年法國“世界和平藝術盛典”;2016年米蘭國際世博會;2017年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藝術家入選提名展;2022年日本福岡亞洲藝術雙年展。20多年以來,陳棟不斷走出去,講好了自己的故事,展現了歷史大潮中東方文化生生不息、與世界同頻共震轉換創新的能量與魅力,讓國外的觀者看到了現當代繪畫:深具東方能量的“中國新風”。

    然而,成為世人熟知,并備受推崇的繪畫總是帶著恰逢時機的偶然性,哪怕作品無與倫比,也都需要一個燃爆的支點。如今,陳棟比這個時代走的快了一點,所以,他的藝術清幽孤寂,曲高和寡,也許他太超前了,所以,他有些孤獨,可是,他并不寂寞,因為孤獨才能內蘊充實,因為孤獨才顯現出真力。行文至此,不由自主地聯想:“假以時日,陳棟的藝術一定會成為繼趙無極之后,以第三代的佼佼者勢成燎原”。

    ___桑干

    陳棟(藝術家)

    楚巫文化踐行者自敘

    編輯

    東方神性? ?中國指向

    中國因綜合國力的上升,文化必迎來與世界同輝的時代。遙接華夏“神州”之名重啟久遠的“神性”巫文化基因,以置疑當下的過度科技化對人類自身命運之危險,(提示:對自然神性的敬畏及以更開放的心神面對更全息終極的人神交感之科學觀)。演進當代中國本土藝術文脈生長。“通靈全息,水墨入神。”為全球民族文化互鑒交融時代增添新標識與東方方案。

    陳棟自述

    編輯

    我出生的湖南湘潭,地理位置很獨特,是文、野、商、交匯之地,中原正統,梅山巫道,水運商業等文化文明交感影響代代傳襲。我雖出身于六十年代末,文化信息被屏蔽的時代,但文脈的碎片還是在民間慢慢地彌合,也間接塑造了我的藝術的構建體系。以楚巫為點表達我的創作觀早在十年前我來北京前就有這個朦朧的想法,但當時并不明確,因我當時并不懂巫術,沒從巫醫爺爺那里得到傳承,只是我在這環境里獲得了巫的信息與想象,讓我產生了對“巫”溝通天地之能的敬畏! 我的創作一直是內省,向內觀,退回靈覺本源與直覺,學習中西方藝術也是從我心性相契的部分進入無意識的吸收并自動運用,結合自身文質感性、靈動的特質自然切入到楚地巫風靈野秘境之質。用發現的新材料技法使用,并有意無意對應現當代問題轉換出自己的立場。出發點上是水墨材質異化運用與創新為原則。(在水墨材料上入手中西技法與理念的做有品質融合)從而完成地域性與世界性丶個人性的合體。這是我的目標理念。楚巫文明的內在參照局限于其原始野性,對宇宙事物的全息映照,由此轉換出的對自由生命萬物靈神的交感契合而達勾通于心手相映的暢達之影象。卻是作用于我作品的內核與歸屬。

    內容由信息員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422582/

    (23)
    詞條目錄
    1. 基本信息
    2. 社會任職
    3. 國際展覽
    4. 部分國內展覽
    5. 個人展覽
    6. 榮譽與成就
    7. 作品收藏
    8. 出版及宣傳
    9. 作品特色
    10. 出版書籍
    11. 名家點評
    12. 楚巫文化踐行者自敘
    13. 陳棟自述

    輕觸這里

    關閉目錄

    目錄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