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匯期貨

    編輯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發展歷程

    1972年5月,芝加哥商業交易所正式成立國際貨幣市場分部,推出了七種外匯期貨合約,從而揭開了期權市場創新發展的序幕。從1976年以來,外匯期貨市場迅速發展,交易量激增了數十倍。1978年紐約商品交易所也增加了外匯期貨業務,1979年,紐約證券交易所亦宣布,設立一個新的交易所來專門從事外幣和金融期貨。1981年2月,芝加哥商業交易所首次開設了歐洲美元期貨交易。隨后,澳大利亞、加拿大荷蘭、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也開設了外匯期貨交易市場,從此,外匯期貨市場便蓬勃發展起來。目前,外匯期貨交易的主要品種有:美元、英鎊、歐元、日元、瑞士法郎、加拿大元、澳元、新西蘭元等。從世界范圍看,外匯期貨的主要市場在美國,其中又基本上集中在芝加哥商業交易所的國際貨幣市場(IMM)和費城期貨交易所(PBOT)。

    國際貨幣市場主要進行澳元、英鎊、加拿大元、歐元、日元和瑞士法郎的期貨合約交易;

    費城期貨交易所主要交易歐元、英鎊、加拿大元、澳元、日元、瑞士法郎等。

    此外,外匯期貨的主要交易所還有:倫敦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LIFFE)、新加坡國際貨幣交易所(SIMEX)、東京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TIFFE)、法國國際期貨交易所(MATIF)等,每個交易所基本都有本國貨幣與其他主要貨幣交易的期貨合約。在外匯市場上,存在著一種傳統的遠期外匯交易方式,它與外匯期貨交易在許多方面有著相同或相似之處,常常被誤認為是期貨交易。在此,有必要對它們作出簡單的區分。所謂遠期外匯交易,是指交易雙方在成交時約定于未來某日期按成交時確定的匯率交收一定數量某種外匯的交易方式。遠期外匯交易一般由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相互通過電話、傳真等方式達成,交易數量、期限、價格自由商定,比外匯期貨更加靈活。在套期保值時,遠期交易的針對性更強,往往可以使風險全部對沖。但是,遠期交易的價格不具備期貨價格那樣的公開性、公平性與公正性。遠期交易沒有交易所、清算所為中介,流動性遠低于期貨交易,而且面臨著對手的違約風險。

    發展前景

    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與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加快,一方面外匯儲備不斷增加,另一方面匯率改革后的人民幣匯率波動加大,我國迫切需要有效管理匯率風險的金融衍生品工具。目前國際上流行的匯率對沖工具有外匯遠期合同、掉期和外匯期貨,而我國的人民幣匯率衍生品目前只有遠期和掉期,將來外匯期貨的上市只是時間問題。根據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李葵在近期舉行的夏季達沃斯論壇上的講話,人民幣自由兌換不再是一個空想,如果沒有大的不確定性發生,未來5年人民幣將基本成為可兌換貨幣。人民幣可自由兌換后,匯率將更加穩定,中國資產也成為更重要的金融工具,屆時對外匯期貨的需求將呈爆發式增長。

    行情認讀

    下表是刊載于香港1993年7月19日出版的《亞洲華爾街日報)上的一則外匯期貨行市表,它報道了加拿大元的期貨行情CANADIAN DOLLAR(CME)~100,000dlrs; $ PerCan$

    Open High settle Change+
    Lifetime High
    Lifetime Low open Interest
    Sept .7788 .7816 .7813 +.0026 .8335 .7515 25288
    Dec .7752 .7793 .7790 +.0026 .8310 .7470 1345
    Mr94 .7730 .7770 .7766 +.0026 .7860 .7550 1010
    Est Vol 4505 Vol Thur 2072 Open int 27634,+32
    外匯期貨外匯期貨

    行情表中的~100,000dlrs是指加拿大元的合約交易單位,$PerCan$表示下面表中的數額是每加拿大元合多少美元,如:7788表示每一加元合0.7788美元,左側xxx欄的SePt(9月)、Dec(12月

    )、Mr94(94年3月)是指交割月份,第二欄open(開盤)下面的. 7788,是指CME(芝加哥商業交易所)93年7月16日開盤時九月份交割的加元合美元的價格,第三欄的High .7816是指7月16日交易的九月份交割的加元期貨最高曾達0.7816美元,第四欄中的 Low .7770表示該加元期貨該日最低為0.7770美元,第五欄的Settle.7813表示7月16日的結算價,第六欄的Change+.0026是指同前一交易日的結算價相比,該日的結算價增加了0.0026,第七欄中的Lifetime High .8335, Low .7515是指該加元期貨合約曾經到達過的歷史最高和最低價格,最后一欄的open Interest 25288是指未平倉合約數為25288份。

    大致規格

    合約

    外匯期貨合約是以外匯作為交割內容的標準化期貨合同。

    交易單位

    外匯期貨外匯期貨

    外匯期貨合約的交易單位,每一份外匯期貨合約都由交易所規定標準交易單位。例如,德國馬克期貨合約的交易單位為每份125000馬克;

    交割月份

    交割月份,國際貨幣市場所有外匯期貨合約的交割月份都是一樣的,為每年的3月、6月、9月和12月。交割月的第三個星期三為該月的交割日;

    通用代號

    通用代號,在具作操作中,交易所和期貨傭金商以及期貨行情表都是用代號來表示外匯期貨。八種主要貨幣的外匯期貨的通用代號分別是,英鎊BP、加元CD、荷蘭盾DG、德國馬克DM、日圓JY、墨西哥比索MP、瑞士法郎SF、法國法郎FR;

    最小波動幅度

    國際貨幣市場對每一種外匯期貨報價的最小波動幅度作了規定。在交易場內,經紀人所做的出價或叫價只能是最小波動幅度的倍數。八種主要外匯期貨合約的最小波動價位如下;英鎊0.0005美元、加元0.0001美元、荷蘭盾0.0001美元、德國馬克0. 0001美元、日元0.0000001美元、 墨西哥比索 0.00001美元、瑞士法郎0.0001美元、法國法郎0.00005美元;

    每日漲跌停板額

    每日漲跌停板額是一項期貨合約在一天之內比前一交易日的結算價格高出或低過的xxx波動幅度。八種外匯期貨合約的漲跌停板額規定如下:馬克1250美元、日元1250美元、瑞士法郎1875美元、墨西哥比索1500美元荷蘭盾1250美元、法國法郎1250美元,一旦報價超過停板額,則成交無效。

    利用方法

    匯率和利率的大幅波動,使得持有者、貿易廠商、銀行、企業等均需要采用套期保值,將風險降至最低限度。所謂外匯套期保值是指在現匯市場上買進或賣出的同時,又在期貨市場上賣出或買進金額大致相當的期貨合約。在合約到期時,因匯率變動造成的現匯買本盈虧可由外匯期貨交易上的盈虧彌補。外匯期貨套期保值可分為買入套期保值和賣出套期保值。買入套期保值是指在現貨市場處于空頭地位的人期貨市場上買進期貨合約,目的是防止匯率上升帶來的風險。它適用于國際貿易中的進口商和短期負債者。賣出套期保值是指在現貨市場上處于多頭地位的人,為防止匯率下跌的風險,在期貨市場上賣出期貨合約。它適用于出口商、應收款貨幣市場存款等。

    貨幣

    英鎊

    英鎊英鎊

    英國發展資本主義的歷史很長,曾經是世界工業強國,整個19世紀和本世紀初,英鎊一直是最重要的國際支付手段和中心儲備貨幣。但自xxx次世界大戰起,英鎊由盛到衰,1944年布雷頓森林會議后,美元取代了英鎊的世界金融霸主地位。自30年代席卷西方世界的經濟危機后,英國經濟一直處于蕭條狀態,二戰的破壞更加重了對英國經濟的削弱,使經濟發展基本上處于停滯狀態, 1983年的國民生產總值僅為1948年的2倍,財政連續28年出現赤字。英國企業競爭力下降,已經很難與其它資本主義國家相抗衡。雖然撒切爾夫人在任期間曾做過一些大膽的嘗試變革,但經濟增長的速度并沒有很大的提高。盡管一度使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達到4.8%。國內需求轉旺,通貨膨脹率下降,可是仍然未從根本上扭轉英國經濟的不利局面。總之,通貨膨脹率和失業率長期居高不下,外貿收支連年逆差,經濟狀況不佳是導致英鎊持續疲軟的根本原因。

    在1947-1972年間,英鎊發生了14次危機。92年更是英鎊史上最不幸的一年,9月16日,英鎊兌馬克的匯率跌破歐洲貨幣匯率機制規定的浮動下限,紐約外匯市場的英磅兌馬克匯率跌到二戰后的歷史最低點,英國中央銀行為維持外貿遠景及經濟增長,不得不在一天內兩次宣布降低利率。英國被迫宣布退出加入不到兩年的歐洲貨幣匯率機制。

    英鎊期貨交易主要在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進行。

    標準合約

    交易單位 62,500英鎊

    最小變動價位 0.0002英鎊(每張合約12.50英鎊)

    每日價格xxx波動限制開市(上午7:20——7:35)限價為150點,7:35分以后無限價。

    合約月份1,3,4,6,7,9,10,12和現貨月份

    交易時間上午7:20一下午2:00(芝加哥時間)

    到期合約最后交易日交易截止時間為上午9:16,市場在假日或假日之前將提前收盤,具體細節與交易所聯系。

    最后交易日從合約月份第三個星期三往回數的第二個工作日上午

    交割日期合約月份的第三個星期三

    交易場所 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

    日元

    日本自1886年起采用金本位制,并發行可以兌換金幣的日本銀行券。xxx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廢除了金本位制。1964年日元成為可兌換貨幣。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后,日元于1973年起實行浮動匯率。此后,日元日趨堅挺,與美元的弱勢形成強烈對照,成為一種較強的國際貨幣。

    日本是一個自然資源貧乏、國土狹小的國家,經濟發展的強勁推動力必須來自對外貿易。日本的進口額很高,但出口額更高,每年都有巨額的外貿順差,是世界第三大進口國和出口國。日本經濟近年來一直保持著很高的增長速度,1951-1973年國民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率為10.1%,在眾多西方國家中首屈一指。1968年日本國民生產總值已達到1428億美元,僅次于美國,居世界第二位。 1985年日本取代美國成為世界xxx的債權國。雖然 1985年日元升值給對外貿易造成了不利影響,但經過產業調整,工業生產很快復蘇,失業率降低。 1991年底至 1992年初,日本金融丑聞迭出,經濟開始蕭條,增長速度減緩。目前日本經濟尚未全面復蘇,日本銀行又再度降低利率,以期刺激經濟發展。

    日元期貨交易主要在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進行。

    標準合約

    交易單位: 12,500,000日元

    最小變動價位: 0.000001日元(每張合約12.50日元)

    每日價格xxx波動限制: 開市(上午7:20—7:35)限價為 150點,7:35分以后無限價

    合約月份: l,3,4,6,7,9,10,12和現貨月份

    交易時間: 上午7:20一下午2:00(芝加哥時間),到期合約最后交易日交易截止時間為上午9:16,市場在假日或假日之前將提前收盤.具體細節與交易所聯系。

    最后交易日: 從合約月份第三個星期三往回數的第二個工作日上午

    交割日期:合約月份的第三個星期三

    交易場所: 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

    美元

    外匯期貨外匯期貨

    1933年美國取消了金本位制,美元開始作為確定其它貨幣的固定比價和貿易結算工具,爭奪世界中心貨幣的地位。1944年布雷頓森林會議創造了旨在解決大蕭條及由二戰引起的其它經濟和金融問題而設計的國際貨幣體系。根據布雷頓森林協議,各國中央銀行可按每盎司35美元的官價同美國兌換黃金,各國貨幣與美元訂出固定比價,美元成為各國貨幣定值的標準和等同黃金的儲備貨幣。60年代,受美國國際收支經常性逆差和黃金儲備減少的影響,美元的地位不斷的削弱,固定匯率制度開始動搖。從1971年開始美國連續八年的貿易收支由順差轉為逆差,加劇了美元和黃金的外流,西方各國的貨幣紛紛采取浮動匯率,與美元脫鉤。

    歐洲美元是美國境外的所有美元存款。歐洲美元市場的出現和發展是本世紀五、六十年代世界政治局勢日趨緊張的結果。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為防止美國凍結和沒收其在紐約的存款,而將美元存款轉移到倫敦和歐洲其它金融中心。現在,歐洲美元市場已成為不受美國聯邦儲備系統管轄的一個國際資本市場,越來越多的銀行和公司開始利用歐洲美元市場為償付外債提供資金。

    一國貨幣幣值的波動受諸多經濟因素影響。進入八十年代以來,美國經濟低速增長,財政赤字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外貿收支連年逆差。1985年,美國由世界xxx債權國變為債務國,年償債利息達2649億美元,超過社會保障開支(2450億美元)成為僅次于國防開支(2998億美元)的第三大支出項目。 1991年美國經濟增長率自1982年來首次為負增長。除八十年代前期,由于美國采用高利率政策使美元短時期回升外,美元基本上處于跌勢。美國經注狀況不佳是美元下跌的真正原因。

    美元的特殊地位決定了美元匯價的下跌,必然導致發達國家所持有的大量的美元儲備價值的降低,加劇發展中國家的國際收支逆差,減少石油輸出國的石油收入,使國際貨幣金融市場經常處于動蕩之中。美元危機頻發,匯率波動加劇,各國中央銀行經常利用利率升降、匯率漲跌的雙重金融風險,這也同時促成了國際金融期貨市場的發育和完善。多年來,外匯期貨合約作為一種理想的避險保值工具,為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和利用。

    馬克

    原西德馬克從1959年起可以自由兌換。1970年西德加入歐洲經濟貨幣同盟,并于1972年宣布對歐共體成員國的貨幣匯率的上下浮動限度不超過2. 25%。1978年西德加入歐洲貨幣體系(EMS)和歐洲貨幣單位(ECU)。1990年東西德統一后,原西德馬克成為德國的統一貨幣單位,即現在的德國馬克。

    外匯期貨外匯期貨

    第二次世界大戰對德國經濟破壞十分嚴重。戰后德國經濟得到了恢復和迅速發展,1965一1980年保持經濟增長年均3.5%的較高的發展水平,是西方國家中的佼佼者,馬克的信用和國際地位也因此而不斷加強和提高,六十年代即成為國際上較搶手的硬通貨之一。

    德國的工業化程度很高,屬于以重工業為主、出口導向型的經濟。對外貿易作為其經濟中十分重要的環節,一直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外貿收支連年順差。雖然1990年兩德統一給經濟發展帶來了一些影響,但1991年德國的經濟增長率仍達到了2.4%,統一后東部企業面臨體制轉換,失業率居高不下。盡管如此,從總體上看,低通貨膨脹率和保持國際競爭的符合實際的匯率仍強有力地支持著馬克。1992年馬克兌美元、英鎊的匯率達到創記錄的水平,給歐洲外匯市場帶來了巨大震動。最近,為了刺激經濟發展,德國中央銀行也采取了寬松的貨幣政策調低利率。

    德國馬克期貨交易主要在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進行。

    標準合約

    交易單位: 125, 000德國馬克

    最小變動價位: 0.0001馬克(每張合約12.50馬克)

    每日價格xxx波動限制: 開市(上午7:20—7:35)限價為 150點,7:35分以后無限價

    合約月份: l,3,4,6,7,9, 10, 12和現貨月份

    交易時間: 上午720一下午2:00(芝加哥時間),到期合約最后交易日交易截止時間為上午9:16,市場在假日或假日之前將提前收盤.具體細節與交易所聯系。

    最后交易日: 從合約月份第三個星期三往回數的第二個工作日上午

    交割日期: 合約月份的第三個星期三

    外匯期貨外匯期貨

    交易場所: 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

    相關書籍

    外匯期權相關書籍外匯期權相關書籍

    相關書籍推薦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5089/

    (15)
    詞條目錄
    1. 發展歷程
    2. 發展前景
    3. 行情認讀
    4. 大致規格
    5. 合約
    6. 交易單位
    7. 交割月份
    8. 通用代號
    9. 最小波動幅度
    10. 每日漲跌停板額
    11. 利用方法
    12. 貨幣
    13. 英鎊
    14. 日元
    15. 美元
    16. 馬克
    17. 相關書籍

    輕觸這里

    關閉目錄

    目錄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