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與各種電負性比它小的元素結合而成的二元化合物,不包括碳與氮、磷、氧、硫和鹵素形成的化合物。從碳化物的鍵型劃分,碳化物有三種類型,即離子型碳化物、間充型碳化物和共價型碳化物。從元素的屬性劃分為金屬碳化物和非金屬碳化物。
分類
編輯從碳化物的鍵型劃分,碳化物有三種類型:離子型碳化物、間充型碳化物和共價型碳化物。
碳化物制作的首飾
離子型碳化物
離子型碳化物又稱類鹽型碳化物,主要為IA、ⅡA、ⅢA、IB、ⅡB(除Hg外)和一些f過渡元素(f層電子未填滿)與碳形成的二元化合物。這些碳化物含(:CC:)2-離子,通常具有NaCl型晶格;與水反應產生乙炔,故又稱乙炔化物:CaC2+2H2O─→Ca(OH)2+C2H2↑在這類碳化物中,碳化鈹和碳化鋁水解時產生甲烷,鎂的一種碳化物Mg2C3水解時產生丙炔。
間充型碳化物
間充型碳化物又稱金屬型碳化物,主要是d過渡元素,特別是ⅥB、ⅦB族及鐵系元素與碳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其結構特點是碳原子充填在密堆積金屬晶格的四面體孔穴中,不影響金屬的導電性。對于原子半徑大于1.3埃的金屬,碳原子不會使金屬晶格變形,只使晶格更緊密堅實。這些金屬的碳化物具有極高的熔點和硬度,如碳化鉭(見鉭[tǎn])和碳化鎢等。對于原子半徑小于1.3埃的金屬,碳原子使原金屬晶格變形,碳的原子鏈貫穿在變形的金屬結構中,如鉻、錳、鐵、鈷和鎳[niè]的碳化物。這些金屬的碳化物的性質介于離子型和間充型之間,有較高的熔點和硬度,也能被水和酸分解生成烴類和氫的混合物。
共價型碳化物
共價型碳化物主要是硅和硼的碳化物,如碳化硅和碳化硼(見硼)。在這些碳化物中,碳原子與硅、硼原子以共價鍵結合,屬原子晶體。它們具有高硬度、高熔點和化學性質穩定的特點。
金屬碳化物
碳化鈣(CaC2,俗稱電石)、碳化鉻(Cr4C3)、碳化鉭(TaC)、碳化釩(VC)、碳化鋯(ZrC)、碳化鎢(WC)等都是金屬碳化物。
非金屬碳化物
碳化硼(B4C)、碳化硅(SiC)等屬于非金屬碳化物。
制法和應用
編輯制備方法
碳化物可由金屬、硅、硼或它們的氧化物在2000℃的高溫下與碳或烴類反應制得。
用途
離子型碳化物中以碳化鈣最有用,主要做乙炔的原料。間充型碳化物主要用作耐高溫、高硬度的特殊結構材料和高速切削工具材料,如碳化鉭和碳化鎢。共價型碳化物主要用作磨料,如碳化硅、碳化硼等。
碳化硅
碳化硅又名金剛砂,是無色晶體,可以作優良磨料。
碳化硼
碳化物介紹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587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