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梨瓜

    編輯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梨瓜又名甜瓜,香瓜,為葫蘆科黃瓜屬植物,因味甜而得名,由于清香襲人故又名香瓜。梨瓜是夏令消暑瓜果,其營養價值可與西瓜婉美。梨瓜莖、枝及葉柄粗糙,有淺的溝紋;葉近圓形或腎形,上面被白色糙硬毛,下面沿脈密被糙硬毛;花冠黃色,裂片卵狀長圓形;花單性,雌雄同株;果皮平滑,無刺狀突起,果肉白、黃或綠色;花果期夏季。 一年生匍匐或攀援草本;莖、枝有棱,有黃褐色或白色的糙硬毛和疣狀突起。卷須纖細,單一,被微柔毛...

    梨瓜又名甜瓜香瓜,為葫蘆科黃瓜屬植物,因味甜而得名,由于清襲人故又名香瓜。梨瓜是夏令消暑瓜果,其營養價值可與西瓜婉美。梨瓜莖、枝及葉柄粗糙,有淺的溝紋;葉近圓形或腎形,上面被白色糙硬毛,下面沿脈密被糙硬毛;花冠黃色,裂片卵狀長圓形;花單性,雌雄同株;果皮平滑,無刺狀突起,果肉白、黃或綠色;花果期夏季。

    梨瓜形態特征

    編輯

    整體特征

    一年生匍匐或攀援草本;莖、枝有棱,有黃褐色或白色的糙硬毛和疣狀突起。卷須纖細,單一,被微柔毛。葉柄長8-12厘米,具槽溝及短剛毛;葉片厚紙質,近圓形或腎形,長、寬均8-15厘米,上面粗糙,被白色糙硬毛,背面沿脈密被糙硬毛,邊緣不分裂或3-7淺裂,裂片先端圓鈍,有鋸齒,基部截形或具半圓形的彎缺,具掌狀脈。花單性,雌雄同株。雄花:數朵簇生于葉腋;花梗纖細,長0.5-2厘米,被柔毛;花萼筒狹鐘形,密被白色長柔毛,長6-8毫米,裂片近鉆形,直立或開展,比筒部短;花冠黃色,長2厘米,裂片卵狀長圓形,急尖;雄蕊,花絲極短,藥室折曲,藥隔頂端引長;退化雌蕊長約1毫米。雌花:單生,花梗粗糙,被柔毛;子房長橢圓形,密被長柔毛和長糙硬毛,花柱長1-2毫米,柱頭靠合,長約2毫米。果實通常為球形、梨形,果皮平滑,有縱溝紋,或斑紋,無刺狀突起,果肉白色、黃色,有香甜味。果實由五個心皮構成,種子著生于心皮的邊緣,屬于側膜胎座,而每個心皮的中央皆有一片由中肋衍生形成的假隔膜。種子污白色或黃白色,卵形或長圓形,先端尖,基部鈍,表面光滑,無邊緣。大多肉質果藉由動物的采食來散播種子,而未受動物們食用的果實就得等瓜熟蒂落、果皮腐爛后,種子才有機會萌發。香瓜的種子周圍裹著一層甜甜的、富含養分的粘液,這層黏液除了引誘鳥兒啄食種子外,也可以提供種子萌發時所需要的營養。花果期夏季。

    著名品種

    江西梨瓜果實梨形,有明顯的縱溝5條,瓜頂有一條縫合線,果色為綠色至白色,單瓜重250~500g,果肉白色;種子扁平,紡錘形,無休眠期。胡集白梨瓜,是山東省濟寧市金鄉縣的地方特產之一。其果實橢圓形似梨,果皮乳白色,外觀色澤光亮,肉厚脆嫩,香甜純正,口感清爽,味道鮮美。胡集白梨瓜單果重一般400克左右,糖度16%。樂平雪梨瓜,瓜形近圓,頂部稍小,單瓜重300~500克。表皮光滑,前期深綠色,并逐漸變淺綠、白綠、白色。完全成熟時表皮白中帶有些許金黃色。果實肉質結實,肉色青中帶白。香氣濃郁,爽甜汁多,纖維少、風味好。

    分布范圍

    編輯

    原產地

    原產于墨西哥中美洲及西印度群島。

    我國分布

    約在19世紀由日本傳入我國。陜西,河南,河北,山東,新疆,廣東和江西、湖南益陽有產。中國各地廣泛栽培。世界溫帶至熱帶地區也廣泛栽培。

    主要價值

    編輯

    食用價值

    每100克中約含蛋白質0.9克,碳水化合物7.7克,脂肪0.1克,粗纖維0.3克,50毫克,磷32毫克,鐵4毫克,維生素C22毫克,能量為67千焦,另外還含有鉀、鎂、硒[xī]等微量元素和有機酸、檸檬素油、橙皮甙及香葉甙[dài]等物質。梨瓜適合所有人食用,老少皆宜,尤其對心臟病、高血壓、消化不良等患者大有裨益。

    藥用價值

    中醫認為它具有理氣和中,疏肝止嘔的作用,適宜于消化不良、胸悶氣脹、嘔吐、肝胃氣痛以及氣管炎咳嗽多痰者食用。梨瓜的營養全面豐富,經常食用,可以增強人體機體抵抗疾病的能力。梨瓜蛋白質和鈣的含量很高,維生素礦物質含量也很豐富,并且熱量很低,又是低鈉食品,經常吃可利尿排鈉,有擴張血管、降壓之功能,是心臟病、高血壓病患者的保健蔬菜

    珍品

    梨瓜:是甜瓜中的珍品。瓜色潔白,外形象梨。吃起來水靈、香甜。每只瓜重一至二斤。其大小、形狀與著名蘭州白蘭瓜很類似,但又不盡相同。白蘭瓜吃肉不吃皮,濃甜如蜜;江西梨瓜屬于薄皮瓜,不僅肉好吃,而且皮極薄,帶皮吃依然香甜宜人,沒有余渣。“脆、甜、香”三個字恰當地概括了江西梨瓜的特點。梨瓜原產江西省上饒地區,具有悠久的歷史。由于品質佳,適應性強,應市時間早且長,逐漸推廣開來。當今,江西省各地均有種植,是夏季主要瓜果之一。

    口感

    梨瓜的果實外觀如梨形,呈金黃或白綠色,有光澤,芳香濃郁,果肉白色,沒有瓤瓣及種子,甜如蜜餞,清脆多汁,味美可口,別具風味,而且營養價值較高,既可做菜,又能當水果生吃。

    挑選方法

    梨瓜不同于哈密瓜,xxx的特點就是香,挑選時需要挑選帶著香氣的,一種自然熟透的香氣。它的季節性和地域性很明顯,夏季是最宜吃梨瓜的,也應盡量挑選本地品種食用,如到盛產梨瓜的地區,需要挑選市場上品種賣的最多的。梨瓜如果未太熟,靠近瓜蒂的部分是苦的(少算品種除外)。

    栽培技術

    編輯

    喜溫暖耐高溫

    果實有白色種、綠色種,果表又分為無刺和有刺兩種品系;生性強健,性喜溫暖,耐高溫,生育適溫20~25度,30度以下嫩梢生育較良好。5~10月為盛產期,全日照及半日照均理想。

    排水要求

    栽培以富含腐植質的砂質土壤為佳,排水需良好。

    繁殖方法

    可用播種、分株、扦[qiān]插法繁殖。(十來年前,每次吃到最甜的梨瓜,就把種子甩到木門上,留種。)

    甜瓜種類

    編輯

    甜瓜

    郭橐駝書)香瓜(滇南本草,本草綱目),哈密瓜白蘭瓜,華萊士瓜。甜瓜(原變種)圖版52: 1-9本種為我國最早利用為果品的瓜類,《詩經》等古籍多有之,發掘材料如馬王堆女尸胃中已常見,賈思勰《齊民要術》稱為小瓜,以別于古已有之的冬瓜(大瓜)。因本種栽培悠久,品種繁多,果實形狀、色澤、大小和味道也因品種而異,園藝上分為數十個品系,例如普通香瓜、哈密瓜、白蘭瓜等均屬不同的品系。(前文已介紹)

    菜瓜

    (變種)越瓜(本草經集注),稍瓜(飲膳正要),白瓜(本草求原),生瓜(本經逢原)圖版52:10果實長圓狀圓柱形或近棒狀,長20-30 (-50) 厘米,徑6-10 (-15) 厘米,上部比下部略粗,兩端圓或稍呈截形,平滑無毛,淡綠色,有縱線條,果肉白色或淡綠色,無香甜味。花果期夏季。我國南北普遍栽培。果實為夏季的蔬菜,并多醬漬作醬瓜。

    馬泡瓜

    與原變種的區別在于植株纖細;花較小,雙生或3枚聚生;子房密被微柔毛和糙硬毛,果實小,長圓形、球形或陀螺狀,有香味,不甜,果肉極薄。我國南北各地有少許栽培,普遍逸為野生。朝鮮也有。常不食用,作觀賞。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587378/

    (9)
    詞條目錄
    1. 梨瓜形態特征
    2. 整體特征
    3. 著名品種
    4. 分布范圍
    5. 原產地
    6. 我國分布
    7. 主要價值
    8. 食用價值
    9. 藥用價值
    10. 珍品
    11. 口感
    12. 挑選方法
    13. 栽培技術
    14. 喜溫暖耐高溫
    15. 排水要求
    16. 繁殖方法
    17. 甜瓜種類
    18. 甜瓜
    19. 菜瓜
    20. 馬泡瓜

    輕觸這里

    關閉目錄

    目錄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