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是運用國家權力對社會事務的一種管理活動。廣義上解釋,行政管理是指國家政治目標的執行,包括立法、行政、司法等,也指一切社會組織、團體對有關事務的治理、管理和執行的社會活動。狹義上解釋,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對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又稱為公共行政。隨著社會的發展,行政管理的對象日益廣泛,包括經濟建設、文化教育、市政建設、社會秩序、公共衛生、環境保護等各個方面。自從產生國家以來,就有了行政管理但是直到19世紀末才開始形成為一門學科。
行政管理的特點
編輯1、一切行政活動都是直接或間接與國家權力相聯系,以國家權力為基礎的。2、行政管理是根據國家法律實行政務的組織活動。在執行中又能動地參與和影響國家立法和政治決策,制定政策是行政管理的一種重要活動方式。3、行政管理既管理社會的公共事務,又執行階級統治的政治職能。4、行政管理要講究管理的效能和效率。它通過計劃、組織、指揮、控制、協調、監督和改革等方式,最優地實現預定的國家任務,并達到應有的社會效果。5、行政管理是人類改造社會的實踐活動的一個特定領域,有它自身發展的客觀規律性。6、行政管理是一種工作上必要的一種工作能力,也是工商管理里的必要的一門課程。
管理發展
編輯自從產生國家以來,就有了行政管理,但是直到19世紀末才開始形成為一門學科。它經歷了以下三個發展時期:
傳統管理
從19世紀末至20世紀20年代。德國學者L.von施泰因首先提出“政治—行政二分”的觀點。后來1887年美國學者I.W.威爾遜基于這一觀點提出了行政應該分離于政治同時發表了行政學的研究一文。1900年美國行政學家F.J.古德諾對“政治—行政二分”這一觀點進一步完善并且系統的對其進行了闡述。1926年美國學者L.D.懷特對行政學研究的主要內容作了系統的論述,開始形成行政學的體系。早期行政學以研究政府行政效率和節省開支為目標,其內容包括:主張政治與行政分離,實現組織系統化,工作方法程序化、機關事務計劃化、工作要求標準化等,以達到權責分明,追求實效。
科學管理
20~50年代由于科學管理和行為科學等理論和方法的不斷引進,行政管理學的內容不斷更新。許多行政學家根據F.W.泰勒的科學管理理論,采用把目標分解成若干層次的小目標,并為實現每個目標建立合理的組織機構。采用科學的辦事程序和工作方法,使各項行政工作也能像工業生產流水作業一樣,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行為科學的興起促使行政管理學轉向從社會學、心理學、人類學的角度對人的行為和心理因素以及人與周圍環境關系的研究,并注意激發人的積極因素。
系統管理
從50年代起,行政管理有許多新的發展。許多行政管理學家把40年代以來出現的信息論、控制論、運籌學等理論和方法用來研究行政管理同時由于行政管理涉及面愈來愈廣,需要考慮的因素愈來愈多,需要把行政管理作為一個系統來研究。
行政管理的類型
編輯國民經濟管理
這是國家行政機關對社會經濟生活所實行的管理。包括工業、農業、交通運輸、財政金融、商業貿易 以及環境保護和公用事業的管理。
文化教育管理
包括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各項事業的管理。
軍事管理
包括征兵、xxx力量建設、軍事科學研究、國防工程建設等管理。
司法管理
包括治安、交通、消防、邊防等管理,以及律師事務、公證事務、勞改獄政管理等。
民政管理
包括社會救濟、社會福利、優撫和安置等管理。
外交事務
包括外交活動、對外經濟貿易、對外文化交流、國際旅游活動等管理。
職能
編輯從行政管理過程來看,它主要有四項基本職能。
計劃
包括制定計劃、下達指示、作出決議、進行安排等。
組織
把已經確定的計劃和決策付諸實施。組織活動還包括對機構的設置、調整和有效運用,對人員的選拔調配、培訓和考核。
協調
通過政策、法令和各種具體措施,不斷改善和調整組織之間、人員之間、活動之間的各種關系。使各項工作分工明確、配合密切、步調一致,以共同實現預定目標。
控制
即監督、檢查的職能。可以通過統計資料和實時信息的分析,如人事、組織、財務等情況進行控制。
行政組織
編輯行政組織是行政活動的主體,是行政管理活動得以展開的物質承擔者,行政過程中的一切活動都是以行政組織為基礎而展開的。得力的行政領導、合理的人事行政、可行的行政決策、有效的行政監督、暢通的行政溝通、和諧的行政協調,均依賴于科學合理的行政組織。因此,行政組織始終是行政學的最基本問題之一,并始終為各國政府及行政學研究所重視。本章首先論述了行政組織的定義、特性、構成要素等基本概念,介紹了行政組織理論的基本觀點;其次,論述了行政組織目標、作用以及行政組織的具體結構、原則;再次,論述了行政組織的體制類型及非正式組織。全章從對行政組織的抽象描述逐步轉化為具體的論述。
涵義
行政學所研究的是狹義的行政組織。狹義的行政組織是指依一定法律程序建立的、行使國家行政權力、管理社會公共事務的政府組織機構實體。靜態的行政組織結構。動態的行政組織過程。生態的行政組織環境。心態的行政組織意識。
要素
1.物質要素(1)人員(2)經費(3)物質條件2.精神要素(1)組織目標(2)權責結構(3)人際關系
特征
1.階級性2.社會性3.服務性4.權威性5.法制性6.系統性
目標
目標即方向和最終結果。一致性、社會性、明確性和層次性。總目標、分目標、個人目標組織合理化、考核依據、組織協調、合作意識社會承認、組織能力、團結狀態、成員意識
知識水平
編輯豐富的行政辦公管理及相關領域的專業知識。了解其他部門工作流程和業務,掌握組織整體的情況和信息,具有戰略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生產管理等相關知識。作為企業的“調研員”、上傳下達的“宣傳員”、幫助企業工作的“服務員”、提供資料情報的“信息員”,這就要求行政管理人員要具有專業知識,并了解其他部門工作流程和業務,掌握組織整體的情況和信息,具有戰略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生產管理等相關知識。
企業管理
編輯企業行政管理是企業管理與行政管理相結合而產生的一個概念,是指依靠企業行政組織、按照行政渠道管理企業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案。那么怎樣才能做好企業行政管理呢?1.確立正確引導、準確評價與適當獎勵相結合的激勵機制。企業行政管理的最佳化實現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企業被管理者的積極有效的配合和實施。因此對人的管理是現代企業行政管理的核心工作,而通過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是有效實施對人的管理的重要保障,這就要求:以恰當的目標來引導正確的反應行為,以準確的績效評價作為獎勵的科學依據,以不同客體的針對性獎勵措施完成激勵機制的良性循環。只有實現了引導、評價、獎勵三者的有效結合,激勵機制才會在企業行政管理中圓滿達到預期效果。2.實行和完善行政首長負責制。實行行政首長(廠長或經理)負責制,建立以其為首的指揮系統是科學行政管理的基礎。這就要求,首先必須明確行政首腦的職責和權限,保證其有足夠的行政權力和必要的權威;其次必須保證行政首腦的企業管理措施有可靠的行政實施渠道,再次行政首腦必須有一個高水平的咨詢機構,保證其企業管理措施不致因考慮欠周或個人判斷失誤而產生負面影響。3.合理選擇和設計行政組織機構。企業行政管理是依賴行政機構和行政渠道進行的,所以,選擇和設計符合企業內外特點的組織機構是保證行政命令、指示等迅速流動貫徹的重要前提,是達到行政管理目標的必要條件。在企業管理當中行政管理最忌機構龐雜、人浮于事、渠道間溝通不暢、環節繁多。因此,合理設計與選擇行政組織機構與行政管理科學化密不可分。4.選拔優秀的行政管理人才。現代企業管理當中行政管理人員要有與時代相適應的一般素質、能力和知識結構。一般素質包括:良好的個性和心理特征、強烈的創新素質和健康的身體素質。能力結構包括以信息處理能力、組織咨詢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擇優決斷能力為內容的決策制定能力和以善于選擇實施辦法、用人知人善任、協調統籌全局、應變臨陣不亂為內容的決策實施能力。知識結構則包括一般知識、企業管理知識和技術知識三大方面。可以說優秀的行政管理人才是現代企業行政管理致勝的法寶之一。
學科
編輯行政管理學是一門交叉科學,研究內容十分豐富。其研究的基本范疇和原理隨著行政管理實踐的深入而被人們揭示。因此,行政管理學的研究內容是發展變化的,不同學派,不同教科書,有不同的或大 同小異的體系。但一般來說,行政管理學研究的內容大體包括:
行政管理戰略決策過程示意
1、行政管理的一般理論。主要研究和了解:行政管理學是一門綜合性、應用性的科學,行政環境和行政職能是行政活動的依據和基礎。2、行政管理的主體。主要研究和了解:行政組織和機構,行政領導以及執行公務的工作人員。3、行政管理的過程。主要研究和了解:行政管理是一個由多個環節和有機部門組成并有效運作的過程。它們主要有行政決策、行政執行、行政協調、行政信息、行政監督。4、行政管理的保障。主要研究和了解:行政管理過程要能夠順利運行達到預期效果,必須依據一系列的保障手段。主要有:財務行政、行政法治、行政方法、行政道德。5、行政管理的目的。主要研究和了解:提高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的出發點和歸宿,而行政改革是提高行政效率的必由之路。
行政管理專業
編輯專業概述
行政管理是運用國家權力對社會事務的一種管理活動。也可以泛指一切企業、事業單位的行政事務管理工作。行政管理系統是一類組織系統。它是社會系統的一個重要分系統。隨著社會的發展,行政管理的對象日益廣泛,包括經濟建設、文化教育、市政建設、社會秩序、公共衛生、環境保護等各個方面。現代行政管理多應用系統工程思想和方法,以減少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的支出和浪費,提高行政管理的效能和效率。
培養目標
具備行政學、管理學、政治學、法學、經濟學等方面知識,能在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公共管理領域從事管理工作的復合型、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專業特點
1、一切行政活動都是直接或間接與國家權力相聯系,以國家權力為基礎的。2.行政管理是根據國家法律推行政務的組織活動。在執行中又能動地參與和影響國家立法和政治決策,制定政策是行政管理的一種重要活動方式。3.行政管理既管理社會的公共事務,又執行階級統治的政治職能。4.行政管理要講究管理的效能和效率。它通過計劃、組織、指揮、控制、協調、監督和改革等方式,最優地實現預定的國家任務,并達到應有的社會效果。5.行政管理是人類改造社會的實踐活動的一個特定領域,有它自身發展的客觀規律性。
專業自考
條件: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以及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不受性別、年齡、民族、種族、學歷、身體健康狀況、居住地等限制,均可根據本人的實際情況報考,但考生在申請本科畢業時必須具有國家承認專科學歷。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587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