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橄欖

    編輯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黑橄欖(拉丁學名:OleaeuropaeaL.)中文名:木樨欖,別名:油橄欖。為木樨科木樨欖屬常綠喬木。 1、黑橄欖是常綠喬木,高10-16米。單數羽狀復葉,長30-60厘米;小葉15-21,矩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5-15厘米,寬3.5-7厘米,基部偏斜,先端漸尖或銳尖,全緣,上面網脈明顯,下面平滑。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長于復葉;萼杯狀,3-5裂;花瓣3-5,分離;雄蕊6,著生于花盤邊緣。核果卵圓...

    黑橄欖(拉丁學名:Olea europaea L.)中文名:木樨欖,別名: 油橄欖。為木樨科木樨欖屬常綠喬木。

    黑橄欖特征

    編輯

    1、黑橄欖是常綠喬木,高10-16米。單數羽狀復葉,長30-60厘米;小葉15-21,矩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5-15厘米,寬3.5-7厘米,基部偏斜,先端漸尖或銳尖,全緣,上面網脈明顯,下面平滑。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長于復葉;萼杯狀,3-5裂;花瓣3-5,分離;雄蕊6,著生于花盤邊緣。核果卵圓形至橢圓形,兩端鈍,成熟時紫黑色

    2、喬木,高達20米,胸徑達45厘米。小枝粗10毫米,干時紫褐色,髓部周圍及中央有柱狀維管束。無托葉。小葉4-6對,紙質至革質,無毛,寬橢圓形、卵形或圓形,稀長圓形,長6-17厘米,寬2-7.5厘米,頂端急漸尖,尖頭短而鈍;基部圓形或闊楔形,偏斜,全緣;側脈(8-)11(-15)對,網脈明顯。花序腋生,為疏散的聚傘圓錐花序(稀近總狀花序),無毛;雄花序多花,雌花序少花。花幾無毛,雄花長約7毫米,雌花長約6毫米。萼在雄花中長2.5毫米,明顯淺裂,在雌花中長3.5-4毫米,淺裂或近截平;花瓣在雌花中長約8毫米。雄蕊6,無毛(僅雄花花藥有兩排剛毛),在雄花中近1/2、在雌花中1/2以上合生。花盤杯狀,高0.5-1毫米,流蘇狀,邊緣及內側有剛毛,雄花中的肉質,中央有一凹穴;雌花中的薄,邊緣有6個波狀淺齒。雌蕊無毛,在雄花中不存在。果序長8-35厘米,有果1-4個;果具長柄(長約2厘米),果萼近扁平,直徑8-10毫米,果成熟時紫黑色,狹卵圓形,長3-4厘米,直徑1.7-2厘米,橫切面圓形至不明顯的三角形;外果皮較薄,干時有細皺紋。果核橫切面近圓形,核蓋厚約3毫米,平滑或在中間有1不明顯的肋凸。不育室適度退化。花期4-5月,果期5-11月。


    黑橄欖分布范圍

    編輯

    產廣東、廣西、海南、云南;生長于海拔1280米以下的雜木林內。分布于越南、老撾、柬埔寨。各地常栽培。


    栽培技術

    編輯

    黑橄欖苗定植后第2年開始嫁接,嫁接宜在“春分”前后(3月中下旬),即春梢尚未萌動而枝條充實、眼飽滿時進行。嫁接前1個月,不再給砧木苗施肥,以提高嫁接成活率。選擇芽眼飽滿、充實、無病蟲害的枝條作接穗。接穗采下后立即剪去葉片。在砧木距地面30厘米處采用腹接法進行嫁接,每株接1~2個接穗,成活后再將主干在離接口上方10厘米處剪斷。

    黑橄欖苗嫁接后,要經常檢查其萌芽狀況,抹去砧木上的芽梢,減少養分消耗,保證芽的生長,提高成活率。接芽抽發后施薄肥,促梢壯體,及時解除薄膜包帶并護梢防風折裂。黑橄欖嫁接成活后第2年要定主干促分枝,主干高度一般在40~50厘米,xxx層留主枝3~4條,主枝基角60~70度。鄰近枝條均勻分布,以后各層分布部位應跟相鄰層主枝錯開,一般層與層之間的距離為50~60厘米,留4~5層,矮化成形后,高控制在4米左右。

    黑橄欖主要價值

    編輯

    藥用價值

    根(烏欖根):酸、澀,平。止血,化痰,利水,消癰[yōng]腫。用于內傷吐血,咳嗽,手足麻木,胃痛,燙傷,風濕痛,腰腿痛。葉(烏欖葉):澀,溫。止血。用于崩漏。果實(烏欖仁):甘,淡。潤肺,下氣,補血,殺諸毒。根入藥,可治風濕腰腿痛、手足麻木、胃痛、燙火傷。【來源】橄欖科橄欖屬植物烏欖CanariumpimelaKoenig,以根入藥。全年可采,切片曬干。【考證】出自《本草綱目拾遺》:烏欖,皮黃黑色,肉白有文,層疊如海螵蛸狀,筵中以為豆食品。《綱目》主治所載,悉言白欖,即今常食之青果,又所載欖仁可治溫燥者,亦指青果核中仁而言,非指烏欖仁也。按《粵志木語》橄欖有青、烏二種,閩人以白者名青果,粵中止名白欖,不曰青果也。烏欖子大肉厚,以溫水泡軟,俟紫脂浮起溢出,乃可食,水冷則生膠,熱則肌膚反實,故必溫水之和,乃醇其性。

    青色未成熟的烏欖黑色已經成熟的烏欖

    【性味歸經】根:淡,平。葉:微苦、微澀,涼。【功能主治】根:舒筋活絡,祛風祛濕。用于風濕腰腿痛,手足麻木。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用于感冒,上呼吸道炎,肺炎,多發性癤[jiē]腫。【用法用量】根0.5~1兩。葉:3~6錢。【各家論述】1.《本草拾遺》:主心中惡水,水氣。2.《生草藥性備要》:止血。3.《本草求原》:功近橄欖。4.《嶺南采藥錄》:火煅存性,止血化痰。少鹽漬之,名欖鼓,癰初起,煎水洗之可消。

    營養價值

    黑橄欖,含鈣質維生素C,營養豐富,其中維生素C的含量是蘋果的10倍,梨、桃的5倍。其含量也很高,且易被人體吸收。

    食用價值

    果可生食,果肉腌制“欖角”(或稱“欖豉”)作菜,欖仁為餅食及肴菜配料佳品;種子油供食用、制肥皂或作其他工業用油。木材灰黃褐色,材質頗堅實,用途與橄欖同。黑橄欖的xxx品種是“車酸欖”,它的特點是味肉軟,工夫甚少變壞(帶松香味),已壞的黑橄欖,肉硬無味,不宜食用。黑橄欖之被人重視,已不自今日始,早在公元十二世紀時宋人筆記《嶺南代答》中,已有如下的記載:烏欖如橄欖,青黑色,肉爛而甘,亦可作蔬茹,核差長,其中仁味松美,薦酒泛茶皆珍,相饋遺者獨以核致遠,微暴干,椎取仁。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587468/

    (8)
    詞條目錄
    1. 黑橄欖特征
    2. 黑橄欖分布范圍
    3. 栽培技術
    4. 黑橄欖主要價值
    5. 藥用價值
    6. 營養價值
    7. 食用價值

    輕觸這里

    關閉目錄

    目錄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