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波斯帝國

    編輯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波斯帝國(PersianEmpire,公元前550年-公元前330年),又稱阿契美尼德王朝、波斯第一帝國,由居魯士二世(CyrusII)建立,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地跨亞非歐三大洲的國家。 根據現代學者的觀點,對于波斯帝國這個名稱的起源,有一種理論認為它源自古波斯語中的Parsa一詞。在希臘語中,Parsa被翻譯為Persis,也就是說,希臘人對Parsa(波斯)的稱呼是Persis。因此,波斯一詞既...

    波斯帝國(Persian Empire,公元前550年-公元前330年),又稱阿契美尼德王朝、波斯xxx帝國,由居魯士二世(Cyrus II)建立,是人類歷史上xxx個地跨亞非歐三大洲的國家。

    波斯帝國國號

    編輯

    根據現代學者的觀點,對于波斯帝國這個名稱的起源,有一種理論認為它源自古波斯語中的Parsa一詞。在希臘語中,Parsa被翻譯為Persis,也就是說,希臘人對Parsa(波斯)的稱呼是Persis。因此,波斯一詞既指波斯人民,也指波斯國家,還指它的古都波斯波利斯。被古希臘人稱為波斯的這個地方,曾經先后出現過兩個由波斯人建立的帝國。一個是公元前550年由居魯士二世建立的阿契美尼德王朝,一個是公元224年阿爾達希爾一世建立的薩珊王朝。此外在希臘化時代結束時,帕提亞人也在這里建立了自己的帝國,即帕提亞帝國,又稱安息帝國。在中西方歷史學界,波斯帝國通常專指阿契美尼德王朝,不包括后來的帕提亞帝國(公元前247-公元224年)和薩珊波斯帝國(公元226年-公元651年)。

    歷史沿革

    編輯

    建立國家

    xxx建國

    公元前2000年代末、1000年代初,波斯人遷徙到波斯灣附近,即今天伊朗的法爾斯省定居。當地的米底王國擊敗了波斯各個部落,并使其臣服。波斯人中的一支阿契美尼德人統治著米底王國治下一座叫安善的城市。公元前六世紀中葉,米底國王阿斯提阿格斯(Astyages)將女兒嫁給安善王(安善地區的部落首領)岡比西斯一世,后生下了一子名為居魯士。公元前559年,居魯士繼承了安善王的地位。公元前558年,居魯士領導波斯部落聯盟在帕薩爾加德(Pasargadae)定都稱王,并于公元前553年開始反叛米底王國。公元前550年,居魯士成功攻入米底王國的首都埃克巴坦那,俘虜了阿斯提阿格斯。隨后居魯士采用了米底國王的稱號:“偉大的王,王中之王,全國之王”,建立了波斯帝國,即居魯士二世(Cyrus II)。

    東征西討

    居魯士二世建立波斯帝國后,開始繼續向外擴張,吞并了原來在米底人統治下的許多地方,以后又相繼征服了帕提亞、基爾卡尼亞等地。公元前546年,波斯帝國與小亞細亞的強國呂底亞王國(Lydia)開戰,雙方在呂底亞王國首都薩爾迪斯郊外展開戰斗,波斯軍隊利用駱駝對抗呂底亞軍隊的騎兵,最終取得了勝利。隨后波斯軍隊圍攻并攻克了薩爾迪斯,征服了呂底亞王國。居魯士二世征服呂底亞王國后,又相繼征服了小亞細亞的希臘城邦,并鎮壓了呂底亞人的xxx。公元前539年春天,居魯士又發動了對兩河流域新巴比倫王國(Neo-Babylonian Empire)的征服xxx。此時新巴比倫王國內部矛盾重重,外部又長期與埃及爭霸,自身的實力被削弱,在新興而強大的波斯人面前不堪一擊。同年10月,波斯軍隊占領了新巴比倫王國首都巴比倫,征服了新巴比倫王國。公元前530年,居魯士二世發動了對東北方的游牧民族馬薩格特人的xxx,居魯士二世在xxx中戰死,其長子岡比西斯二世(Cambyses II)即位。

    波斯帝國的創始人居魯士一世的陵墓。在伊朗帕薩爾加德

    帝國鼎盛

    征服埃及

    岡比西斯二世即位后不久,便于公元前525年發動了對埃及的遠征。波斯帝國對埃及的進攻非常順利,很快便占領了埃及全境。同年8月,岡比西斯二世被正式宣布為埃及之王,波斯成為一個地跨西亞和北非的帝國。岡比西斯在埃及建立了第二十七王朝,并按照埃及當地的習慣加冕。在征服埃及后,波斯人又去進攻利比亞和埃塞俄比亞,卻由于準備不足而失敗。埃及隨后爆發了反抗波斯統治的xxx,但很快被鎮壓下去。

    高墨達暴動

    公元前522年,當岡比西斯二世滯留在埃及時,后方發生了政變。一個名叫高墨達的瑣羅亞斯德教僧侶,自稱是已被岡比西斯二世暗殺的居魯士二世之子,即岡比西斯二世的弟弟巴爾迪亞,隨后起兵反叛岡比西斯二世。高墨達宣布免除國內三年的賦稅與兵役,并在國內進行宗教改革,這使得其得到了各地的響應,隨后高墨達自立為王。岡比西斯二世在得到消息后準備回師平叛,但病死途中。高墨達的統治持續了七個月,一位出身阿契美尼德氏族旁支的年輕貴族大流士與其他六個波斯貴族結為同盟,一同率軍殺死了高墨達。大流士也隨之稱王,是為大流士一世(Darius I)。

    大流士一世的統治

    大流士一世稱王后不久,波斯各地爆發了大規模的反對大流士或波斯統治的xxx,大流士先后平定了各地的叛亂。為了紀念自己的功績,公元前520年9月,大流士在從巴比倫到哈馬丹的途中,在克爾曼沙以東32公里的貝希斯頓村旁的懸崖峭壁上刻石紀功,留下了著名的《貝希斯頓銘文》(Bagastana)。平定內亂后,大流士一世繼續向外擴張,公元前517年,大流士派兵占領了印度西北部地區,設置了印度行省。公元前513年,大流士一世的軍隊又進攻歐洲,占領了色雷斯等地。到公元前6世紀末,波斯帝國的疆域地跨三大洲,東起印度河,西達愛琴海地區,北自亞美尼亞南至埃塞俄比亞。為了治理龐大的帝國,大流士一世進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在中央,大流士加強君主專制,設立了國王直接領導的最高行政機構“王室辦公廳”;在地方上,大流士改革行省制度,實行軍政分治來限制和分散總督的權力;在經濟上,大流士進行賦稅制度、貨幣制度和度量衡等方面的統一和改革;大流士還設置軍區、修筑驛道、挖掘運河、完善司法,取得了巨大的成效,波斯帝國在大流士一世的統治下達到極盛。

    希波xxx

    大流士入侵希臘

    公元前500年,小亞細亞的希臘城邦米利都爆發了反抗波斯人的xxx,一些巴爾干半島的希臘城邦如雅典派兵支援米利都。xxx最終被大流士一世派兵平定,但大流士對曾幫助米利都的大陸希臘人心有余悸,準備出兵討伐希臘。公元前492年,大流士一世派女婿馬爾多尼烏斯(Mardonius)率領一支軍隊進攻希臘,波斯軍隊在到達色雷斯的卡爾昔狄半島的阿托斯山時,艦隊遭到了強烈的風暴襲擊,海軍損失慘重,陸軍也被伏擊。波斯軍隊只能撤回小亞細亞,放棄了這次進攻。公元前490年大流士一世再次派出軍隊進攻希臘,這一次波斯軍隊從小亞細亞出發,橫渡愛琴海,直接向阿提卡半島攻擊。公元前490年8月12日,波斯軍隊與雅典軍隊在馬拉松平原交戰,波斯軍隊戰敗,撤回了小亞細亞。再次戰敗后,大流士一世并未放棄對希臘的進攻,但埃及和巴比倫等地都爆發了反抗波斯的xxx,大流士只能先平定叛亂,但公元前486年,大流士一世病死。

    馬拉松之戰場景

    薛西斯入侵希臘

    大流士一世死后,其子薛西斯即位,是為薛西斯一世(Xerxes I)。薛西斯即位后,首先平定了國內的叛亂,隨后在大臣的慫恿[yǒng]下,決定再一次發動對希臘的遠征。遠征軍總兵力為5-10萬,分水陸兩路從小亞細亞的卡帕多西亞(Cappadocia)出發。水路沿海岸線行進,以便隨時同陸上聯系,陸軍通過浮橋渡過博斯普魯斯海峽。波斯軍隊進入希臘后在溫泉關與希臘軍隊交戰,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Leonidas Ⅰ)率領三百斯巴達士兵阻擊波斯軍隊,最終在一個希臘叛徒的帶領下,波斯軍隊繞小道攻陷了溫泉關,隨后波斯軍隊占領并劫掠了雅典城。雅典陷落后,以雅典海軍為主的希臘海軍撤退至薩拉米海灣,波斯海軍也追至這里,雙方爆發海戰。由于波斯人的船只較大,行動不便,在狹窄的海灣里難以掉頭和展開隊形,而希臘人的船只較小,轉動靈活,因此,海戰以波斯人的失敗而告終,大部分波斯艦隊被消滅。薩拉米海戰后,薛西斯率領大軍撤回了亞洲,留下了一支陸軍。公元前479年,這支波斯軍隊在普拉提亞與希臘軍隊交戰,波斯主將馬爾多尼烏斯戰死,波斯軍隊戰敗。波斯人在軍事上退出了希臘大陸。

    xxx結束

    公元前478年,為了對抗波斯帝國,雅典集合了愛琴海各島嶼及小亞細亞各城邦、色雷斯沿岸城邦所有主張對波斯作戰的代表在提洛島上召開結盟大會,史稱雅典海上同盟或提洛同盟(Delian League)。雅典海上同盟組成之后,繼續向波斯占領的一些島嶼進攻。公元前476年,雅典海軍同盟遠征色雷斯海岸,把波斯人趕回了亞細亞,使這一帶的希臘城邦都歸附了雅典。波斯帝國準備再次進攻希臘,但公元前466年,雅典海軍先發制人,再一次大敗波斯海軍。公元前449年,雅典海軍同盟和波斯海軍大戰于塞浦路斯島附近的薩拉米,波斯軍再一次大敗。波斯國王阿爾塔薛西斯一世(Artaxerxes I )認為從希臘人手里奪取領土已毫無希望,于是決定議和。雅典也面臨著盟邦叛離和斯巴達的伯羅奔尼撒同盟的不斷挑釁,于是同意議和。雙方達成協議,史稱“卡里亞斯和約”。和約規定,波斯放棄對愛琴海的霸權,允許小亞希臘城邦獨立,也就是承認了雅典的勢力范圍。作為回報,雅典答應不干預波斯對其屬地的統治,放棄對埃及的干涉。至此,持續了近50年的希波xxx結束。

    帝國衰亡

    帝國內亂

    公元前465年,薛西斯一世被大臣阿爾達班(Artabanus of Persia)刺殺,其子阿爾塔薛西斯一世即位。波斯帝國內部隨后爆發了王室成員的叛亂,埃及也發生xxx,公元前450年,薛西斯一世的女婿,總督美伽巴佐思叛亂。阿爾塔薛西斯一世最終憑借強大的國力平定了叛亂,于公元前425年病死,其子薛西斯二世(Xerxes II)即位。薛西斯二世僅在位45天,便被其兄弟塞古迪安刺殺,隨后塞古迪安稱王。公元前423年,阿爾塔薛西斯一世的另一個兒子歐克胡斯也在巴比倫稱王,號位大流士二世(Darius II)。大流士二世擊敗并殺死了塞古迪安,穩固了自己的王位。

    小居魯士叛亂

    大流士二世在位期間,波斯帝國各地接二連三爆發叛亂或xxx,國力不斷衰弱。公元前404年,大流士二世病死,其子阿爾塔薛西斯二世(Artaxerxes II)即位。大流士二世的另一個兒子小居魯士(Cyrus Ⅲ)一直統領軍隊,此時試圖爭奪波斯王位,公元前401年,小居魯士發動叛亂,一路攻到巴比倫附近,與阿爾塔薛西斯二世的軍隊展開戰斗,小居魯士在戰斗中被殺,叛亂也被平定。

    埃及獨立與再征服

    公元前405年,埃及王室后裔再次在三角洲地帶發動了xxx,xxx者控制了下埃及,建立了第28王朝,新王朝成功地解放了埃及,并與希臘結盟,支持波斯帝國內部的叛亂和xxx。公元前390年和公元前386年,埃及兩次擊退波斯人的進攻。阿爾塔薛西斯二世決定集中力量解決埃及問題,公元前374年,波斯帝國出動二十多萬大軍進攻埃及,但由于尼羅河水上漲,波斯只能撤軍。公元前358年,阿爾塔薛西斯二世病死。其子奧卡胡斯即位,號為阿爾塔薛西斯三世(Artaxerxes III)。阿爾塔薛西斯三世即位后,立即派出軍隊進攻埃及,但被埃及擊敗。這次戰敗導致帝國各地都發生了叛亂,但阿爾塔薛西斯三世又組織了一支軍隊,御駕親征埃及,最終于公元前342年重新征服埃及。

    帝國滅亡

    公元前338年,阿爾塔薛西斯三世被宮廷宦官巴戈阿斯刺殺。巴戈阿斯殺死了阿塔薛西斯三世的大多數兒子,立最小的兒子即位,不久后又將新王殺死。由于王室已沒有人可繼承王位,巴戈阿斯便找了一個叫科多曼紐斯的王室旁支后裔為王,號稱大流士三世(Darius III)。巴戈阿斯又想殺死大流士三世另立新王,大流士三世搶先下手,迫使巴戈阿斯自殺。公元前334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率領軍隊遠征波斯,馬其頓軍隊勢如破竹,大流士三世只能親自率領軍隊迎戰。雙方在伊蘇斯交戰,波斯軍隊大敗,大流士三世向東逃亡。亞歷山大隨后占領小亞細亞、敘利亞、腓尼基、埃及等地。公元前331年,亞歷山大進攻兩河流域,大流士三世在東部行省再次集結了一支大軍,準備與亞歷山大決戰。雙方在高加米拉交戰,波斯軍隊再次大敗,大流士三世逃亡。公元前330年,大流士三世逃往伊朗高原,被部下殺死。亞歷山大隨后占領了波斯帝國的其余領土,波斯帝國滅亡。波斯帝國滅亡后,波斯地區相繼建立的帕提亞帝國、薩珊波斯帝國的統治者都自稱有阿契美尼德家族的血統。此外,小亞細亞北部本都地區的本都王國建立者米特里達梯一世(Mιθριδ?τη? Α' Kτ?στη?)也自稱是阿契美尼德家族大流士一世的后裔。

    人口

    編輯

    根據希羅多德的記載,波斯人分為10個部落,其中6個是農業部落,包括帕撒爾伽達伊人、瑪拉普伊歐伊人、瑪斯庇歐伊人、潘提亞萊歐伊人、戴魯希埃歐伊人和蓋爾瑪尼歐伊人。另外還有4個是游牧部落,包括達歐伊人、瑪爾多伊人、多羅庇科伊人和撒伽爾提歐伊人。這些部落在早期的伊朗高原上建立了居住和生活的社區。大流士一世統治時期,波斯帝國人口達到1700萬。

    波斯帝國內政

    編輯

    中央行政

    大流士一世在中央設立由國王直接領導的最高行政機構——王室辦公廳,負責處理各項行政事務及溝通中央和地方的聯系。從理論上說,波斯國王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但實際上國王的權力要受貴族集團的限制。如與大流士一起參與政變的六位貴族就享有種種特權,可以參與討論國家大事,充當國王顧問,獲得大量封地和免稅特權,可以不受宮廷禮儀約束,隨時拜見國王等。

    大流士的細節,帶有希臘語標簽(ΔΡΕιΟΣ,右上角),上面寫著他的名字

    地方行政

    帝國建立初期,面對被征服地區的居民,居魯士二世實行一種比較寬松的民族自治政策。大流士一世統治時期,波斯帝國實行了行省制度,帝國劃分為20多個行省。行省首腦由國王任命,負責行政事務,另有國王任命的軍事長官掌握行省軍權,監察員負責xxx行省的軍政長官。行省制度與賦稅制度密切相關,其目的是為了征稅,并可能與征發勞役和兵役有關。通過劃分行省,波斯帝國能夠有效管理和征收各地的稅收,以維持帝國的財政和軍事需求。行省制度還確定了行省領導者總督的權力范圍。這些行省的變動通常是由于政治、經濟或軍事的需要而進行的。波斯帝國根據各個時期的具體情況,對行省進行調整和重新組織,以適應帝國的治理和管理要求。

    描繪科斯羅一世的盤子

    稅收

    在大流士一世統治之前,波斯人很可能已經開始對被征服地區實施賦稅制度,但這一制度可能并不十分完備。然而,到了大流士時期,他制定了不同省份的稅收標準,這涉及到人們需要繳納貨幣稅和實物稅。征稅的責任由薩特拉庇(總督)、諾馬爾赫(古代埃及的地方行政長官)、市長和農村長老承擔,而位于強國邊境的行省則由部落領袖承擔。值得注意的是,波斯人本身是免納稅的,除了波斯人以外,還有埃西歐匹亞人等一些特定群體,他們只需要在特定時期獻納一些禮物即可免除納稅義務。

    法律

    公元520年,大流士一世根據漢穆拉比法典編撰了屬于波斯的法典,稱為大流士法。這個法典體現了大流士對法官公正和廉潔的重視。對于受賄的法官,大流士制定了嚴厲的刑罰,包括剝皮的刑罰。

    交通

    波斯帝國大規模修筑了道路網絡。一條道路被稱為“御道”,它從位于愛琴海東岸的以弗所出發,經過薩底斯和巴比倫,直至帝國都城蘇薩。另一條重要的道路則從巴比倫經過巴克托里亞,通往印度河流域的城市。在道路的沿途,除了確保補給和組織防衛,還建立了驛站制度。例如,在全長超過二千四百公里的“御道”上,每隔二十五公里就設立一個驛站,以便提供騎手和馬匹進行輪換。這樣的驛站網絡為帝國內的快速交通提供了便利。在專供驛傳者使用的御道上各個地點都設有國王的驛站和設施齊備的旅舍。此外,在道路上還設置了許多關卡和要塞,所有經過的行人都要接受檢查和詢問。一旦有可疑情況,管理關卡的官兵會扣留相關人員。

    度量衡

    大流士一世改革中實施了度量衡制度的統一。在蘇撒、波斯波利斯和埃及南境的考古遺址中,發現了波斯時期使用的度量衡實物和相關文書。在蘇撒,人們發現了一根由黑石灰石制成的尺,長約18寸,上面還刻有大流士的王號。此外,還發現了大小不一的青銅和石制權衡。其中,一件青銅制的獅子形權衡重達460磅,銘文標注為7塔蘭特。在波斯波利斯,發現了一個金字塔形的權衡,重量為22磅,銘文標明為120卡爾沙。此外,在埃及的埃列方丁納地區的紙草文書中記載,當地的猶太雇傭軍是按照國王的權衡來償還債務的。大流士晚年時,“國王的量”已經取代了私人的度量衡。

    波斯帝國的軍事

    編輯

    軍隊

    波斯王國有近衛軍和地方軍。大流士一世時期組建了一支精銳的近衛軍,包括一千名矛手、平名騎兵和一萬名被稱為“不死隊”的步兵。這只隊伍的編制始終保持著一萬人,即使在戰斗中有傷亡,也會立即得到新的步兵補充。此外,還征集了大量來自被征服地區的軍隊,它們分散駐扎在各個郡。在緊急情況下,國王可以立即調動其他郡的軍隊來增援。帝國各地的軍隊歸屬于五個軍區,每個軍區的司令官由大流士一世直接委任和調遣。這些軍區負責管理和指揮相應地區的軍隊。

    阿契美尼德國王與重裝步兵、海豹和海豹持有者戰斗,西梅里安博斯普魯斯海峽

    兵種

    波斯帝國的軍隊由多個兵種組成,包括步兵、騎兵、海軍、工兵、駱駝兵、戰車兵和勤雜人員。步兵是波斯軍隊中最常見的兵種,主要由弓箭手和槍兵組成。步兵在軍隊中人數眾多,起著重要的作用。除了波斯人本身,其他民族如印度人、米底人和利比亞人也為波斯軍隊提供騎兵部隊。隨著波斯帝國的擴張,他們從小亞細亞的希臘人那里獲得了海軍。這使得波斯軍隊能夠在海上進行戰斗和控制海域。工兵主要在xxx時期承擔修筑道路、架橋等工程任務,平時的活動相對較少。駱駝兵是波斯軍隊中特殊的兵種,他們騎乘駱駝進行移動和作戰,適應沙漠地區的作戰需求。戰車兵在波斯軍隊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尤其在亞歷山xxx帝東征時期,波斯軍隊的戰車兵對亞歷山大的軍隊構成了巨大威脅。此外,還有勤雜人員負責軍隊后勤和日常事務。

    對外關系

    編輯

    與波斯帝國(阿契美尼德王朝)廣大疆域接壤的民族按其社會特點劃分主要是西部的希臘工商業奴隸制城邦和南面、北面及東部的游牧部落集團。這種格局也構成了整個帝國時期對外交往的特點:與希臘城邦的交往以xxx為主,與游牧集團的交往以和平交往為主。希波xxx拉開了波斯帝國與希臘城邦xxx交往的序幕,亞歷山大帝國的建立則是這場交往的大結局。事實上,希波xxx是東方和西方兩大文明初次廣泛接觸后的深層次交往,它意味著到底哪一種文明在交往中要占優勢,其結果是促進了兩大文明交往的擴大。希波xxx之后,波斯帝國與希臘城邦仍不時產生摩擦,但總體上沒有發生大的沖突。公元前487年,斯巴達派代表安太爾西達在蘇薩與波斯簽訂了波斯國王強加給希臘城邦的《國王的和約》,規定:小亞細亞諸希臘城邦及塞浦路斯島歸波斯;其他希臘城邦則享有自主權。波斯終于在第3次入侵希臘失敗90余年后,重新獲得了對小亞細亞希臘城邦的控制。此后半個世紀,波斯和希臘城邦基本上沒有發生大的沖突,直到馬其頓崛起、亞歷山大東侵,情況才發生了根本變化。波斯和希臘也有廣泛的文化交往,祆教關于智慧和幾個世界的觀點對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及米利都學派有重要影響。祆[xiān]教祭司“麻葛”在希臘人眼里是精通學問的智者。波斯對希臘人來說就是繁榮和富足的代名詞,希羅多德總是帶頭用很深的感情來描述波斯人。希臘文化對波斯的影響更加明顯,希波xxx中,波斯把大量的希臘戰俘、居民遷往帝國各處,使這些人成為希臘文化的傳播者。波斯帝國后期,希臘文化對波斯文化影響如此之大,以至于波斯帝國出現了所謂“前希臘化文化”。波斯帝國對外交往的另一翼是與游牧集團的交往,在波斯帝國的南、北和東北面分別是阿拉伯游牧部落,斯基泰游牧部落和中亞北部的馬薩革泰部落及薩迦部落。阿拉伯部落游牧于阿拉伯半島,地處巴比倫尼亞行省、河外行省(幼發拉底河以西)和埃及行省交匯處,對保障通往埃及的道路很重要。岡比西斯征服埃及時,通過與西奈半島的阿拉伯人談判,使其為波斯軍隊穿越沙漠提供幫助。從大流士時代起,阿拉伯部落與帝國基本上保持著一種互利關系:他們幫助波斯人發現穿越沙漠的安全通道,組織獲利甚豐的在阿拉伯南端和波斯人控制的巴勒斯坦港口(如加沙)之間的商隊貿易;作為回報,阿拉伯人不必納稅,但要定期向國王呈獻表示恭順的禮物,和其他游牧部落相比,阿拉伯人給帝國帶來的麻煩很少。而對于其他幾個部落,波斯帝國則多采用征服手段,與各個部落都有過xxx經歷。

    經濟制度

    編輯

    奴隸制經濟

    在波斯帝國廣闊的領土內,社會經濟發展極度不平衡,不同地區之間存在巨大的差異。這種不平衡主要是由xxx征服所引發的。xxx交往直接促成了奴隸主階級的隊伍壯大和奴隸制大莊園的迅速增加。作為xxx的直接后果,大量戰俘被迫成為莊園內的奴隸勞工。在這些莊園中,存在著大量的農田和手工業作坊,主要依靠被稱為“格爾達”的戰俘奴隸進行勞作。這些戰俘奴隸在莊園中從事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為奴隸主階級創造財富。這種奴隸制度的存在導致了社會經濟的極端不平等。奴隸主階級通過剝削戰俘奴隸的勞動來積累財富和權力,而戰俘奴隸則被剝奪了自由和權益,淪為社會最底層的階層。

    農業

    大流士改革促進了經濟的縱向發展和橫向交往。農業是社會生存的基礎。波斯帝國的主要農業區集中在西部,尤其是小亞細亞那些古老的農業地區。從生產技術工具來看,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前4世紀,帝國境內已普遍使用鐵器,石制工具在一些地區依然存在,但已退居次要地位。從農業生產組織形式來看,大莊園制的出現是一個新現象。這種集體性規模經營有助于提高勞動生產率,而奴隸本身社會地位較好的狀況有利于維持奴隸勞動生產的積極性。當時,兩河流域和埃及的小塊農田采取精耕細作的方式,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兩河流域的椰棗種植則是大規模經營。而伊朗中部和東部,以及中亞的草原地帶,仍然以游牧和畜牧業為主。波斯帝國的農業都屬灌溉農業,一般來說,收成比較穩定。

    埃及大流士一世雕像上有大流士時代隸屬于阿契美尼德帝國的24個國家

    手工業

    波斯帝國的手工業已具有相當高的水平。特別是巴比倫、埃及、小亞細亞沿海地區,因專門從事手工業生產而聞名。許多城市以其手工業產品聞名于世,如巴比倫、烏魯克、尼善爾、薩第斯等地。敘利亞、腓尼基,以及地中海沿岸的希臘城邦,也出現了不少著名的手工業生產集中地。埃及手工業技術世代相傳,而且工種專業固定化,手工業水平特別高超。在帝國統一的環境中,手工業產品和技術得到空前發展,xxx典型性的是波斯國王蘇薩宮廷的修筑。據大流士蘇薩宮廷銘文記載,蘇薩的宮殿建筑是帝國各族人民集體力量和智慧的結晶,集中體現了波斯帝國高超的手工業發展水平。

    貨幣

    公元前517年,大流士一世頒布法令,統一了波斯帝國的貨幣制度。根據規定,波斯帝國的貨幣分為三種:金幣稱為“大流克”,只有國王有權鑄造金幣。金幣主要用于賞賜和作為貴重商品,而不是真正用于流通的貨幣。另一種貨幣是銀幣,稱為“舍克勒”。每20個舍克勒相當于1個金幣大流克。銀幣和銅幣的鑄造權下放給行省總督以及希臘和腓尼基的各城市進行制造。銀幣主要在小亞細亞地區流通,并用于支付雇傭軍的軍費。巴比倫、埃及和波斯大多采用銀錠作為貨幣形式。

    波斯文化

    編輯

    語言

    自大流士一世統治時期開始,古代波斯帝國國王的銘文幾乎都采用了多種語言的形式,包括埃蘭語、阿卡德語、波斯語、阿拉美亞文和埃及語等。這些銘文有的雙語、有的三語,甚至還有一些達到了四種語言。其中,埃蘭語、阿卡德語和波斯語是使用最廣泛的文字,因為它們是波斯帝國境內最主要的語言。

    莎草紙上阿拉姆語貝希斯敦銘文的副本。阿拉姆語是帝國的通用語言

    宗教

    瑣羅亞斯德教,又稱拜火教、祆教,是波斯帝國信仰的國教。瑣羅亞斯德教在米底王朝時期就是波斯地區主要的宗教,它起源于伊朗地區古代部落的宗教信仰,在米底王朝晚期, 開始成為米底的官方宗教和鞏固王權的工具。居魯士二世建立波斯帝國后,瑣羅亞斯德教迅速發展起來。大流士一世將瑣羅亞斯德教的造物主阿胡拉·馬茲達作為信仰主神,利用瑣羅亞斯德教證明其統治的合法性。在大流士一世的推動下,瑣羅亞斯德教成為波斯帝國的官方宗教。波斯人原來是多神崇拜,而且各個部落分別崇拜自己的神祇,這種宗教思想也阻礙著現實的統一進程。在這種情況下,瑣羅亞斯德教適應了波斯政治統一的需要,用一種高于諸神之上的主神崇拜改革原有宗教,實質上是在意識形態領域中為統一掃平障礙。波斯帝國歷代國王都是瑣羅亞斯德教的信徒,他們都自稱是阿胡拉·馬茲達的使者。但是他們并沒有強制其他民族和國家的人民信仰瑣羅亞斯德教,而是實行了宗教寬容政策,他們承認并支持巴比倫、巴勒斯坦、埃及和小亞細亞傳統地方宗教。在波斯帝國的推動下,瑣羅亞斯德教也對周邊文明產生了影響,尤其是對早期的希臘哲學。如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里特認為火是萬物的本原,與瑣羅亞斯德教拜火的傳統相符,赫拉克里特認為“上帝即是智慧”,可以和瑣羅亞斯德教稱阿胡拉·馬茲達為“智慧之主”的說法相聯系。從歷史交往的情況看,波斯曾經占領過希臘,設置行省,傳播瑣羅亞斯德教,因而瑣羅亞斯德教文化和希臘文明相互影響和吸收。

    文學

    《阿維斯塔》是波斯帝國時期的占統治地位的宗教鎖羅亞斯德教(祆教)的古經。《阿維斯塔》不僅是鎖羅亞斯德教的經書,而且還可以視為波斯古代詩文總集,在歷史和文學上都是珍貴的文獻。據稱在波斯帝國時期,只書寫了兩部《阿維斯塔》,以金汁寫在12000張牛皮上。在亞歷山大攻入波斯時,一部被付之一炬,一部被亞歷山大帶回希臘。

    醫學

    古文獻《阿維斯塔》中記有波斯帝國時期的醫藥文化,人們奉阿利曼為醫神,崇尚潔凈衛生,認為麻風病人不潔,故實行嚴格的隔離,使麻風病人遠離健康居民。《阿維斯塔》規定,身體與心靈的潔凈是同等重要的。治療身體上的疾病時非常注重精神療法和心理調理。

    波斯帝國的藝術

    編輯

    建筑

    波斯帝國建筑具有以下主要特征之一:大量使用巨大的石塊作為建筑材料,使建筑顯得宏偉壯觀。建筑的骨架由石柱構成,屋頂和橫梁則使用木材。壁面采用石塊或干坯砌建。為了連接石塊,使用了一種稱為“細腰”的技術。在波斯波利斯時期的建筑中,石柱表面的溝槽比希臘建筑更為密集。柱頂流行著一種由兩個動物背合式組合構成的形式,用于承托橫梁。波斯帝王注重通過建筑來表達自己的觀念,因此在裝飾處理方面格外重視。這使得波斯波利斯的建筑充滿了奇妙之感。例如,基壇和階梯采用不規則的石塊砌筑,細高的石圓柱支撐著木質的輕梁。門窗的設計使用了不規則的石塊浮雕組合。所有這些復雜而繁瑣的技法似乎忽視了建筑結構本身的合理性,而更多地用于展示帝國權威。

    波斯波利亞遺址

    雕刻

    波斯帝國的雕刻藝術在表現權威方面具有象征和紀念性的特點。其中,描繪帝王擊潰猛獸的圖像是波斯雕刻中常見的主題。在古代西亞,帝王戰勝邪惡、保護臣民、祈禱豐收被視為神圣的責任。因此,帝王與猛獸搏斗的場景長期以來一直是波斯藝術中重要的表現內容。波斯的雕刻作品中出現了朝貢者、貴族和衛兵等各類人物,場面宏大,人物塑造嚴格側重于個體的獨立表現,成為波斯藝術的鮮明特征。人物形象上塑造能準確地再現了他們的面容、服飾、頭飾和武器。動物的描繪基于出色的寫實技巧,創造出了虛構的動物形象,即通過拼湊寫實動物的不同部分,創造出現實生活中不存在的奇幻生物,用以表達波斯人獨特的觀念。

    獅子和斗牛標志性浮雕,波斯波利斯的阿帕達納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587494/

    (36)
    詞條目錄
    1. 波斯帝國國號
    2. 歷史沿革
    3. 建立國家
    4. 起義建國
    5. 東征西討
    6. 帝國鼎盛
    7. 征服埃及
    8. 高墨達暴動
    9. 大流士一世的統治
    10. 希波戰爭
    11. 大流士入侵希臘
    12. 薛西斯入侵希臘
    13. 戰爭結束
    14. 帝國衰亡
    15. 帝國內亂
    16. 小居魯士叛亂
    17. 埃及獨立與再征服
    18. 帝國滅亡
    19. 人口
    20. 波斯帝國內政
    21. 中央行政
    22. 地方行政
    23. 稅收
    24. 法律
    25. 交通
    26. 度量衡
    27. 波斯帝國的軍事
    28. 軍隊
    29. 兵種
    30. 對外關系
    31. 經濟制度
    32. 奴隸制經濟
    33. 農業
    34. 手工業
    35. 貨幣
    36. 波斯文化
    37. 語言
    38. 宗教
    39. 文學
    40. 醫學
    41. 波斯帝國的藝術
    42. 建筑
    43. 雕刻

    輕觸這里

    關閉目錄

    目錄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