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熔巖

    編輯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熔巖,是已經熔化的巖石,以高溫液體呈現,常見于火山出口或地殼裂縫,一般溫度介乎于攝氏700度至1200度之間,雖然熔巖的黏度是水的十萬倍,但也能流到數里以外后才冷卻成為火山巖。 巖漿(Magma):巖漿是指地下熔融或部分熔融的巖石。當巖漿噴出地表后,則被稱為熔巖(Lava)。巖漿一般由以下幾部分組成:熔化形成的液體,從液體中結晶的礦物捕虜體和包裹體巖漿中溶解的氣體。 從火山或地面裂縫中噴溢出的高溫...

    熔巖,是已經熔化巖石,以高溫液體呈現,常見于火山出口或地殼裂縫,一般溫度介乎于攝氏700度至1200度之間,雖然熔巖的黏度是水的十萬倍,但也能流到數里以外后才冷卻成為火山巖。

    熔巖介紹

    編輯

    巖漿(Magma):巖漿是指地下熔融或部分熔融的巖石。當巖漿噴出地表后,則被稱為熔巖(Lava)。巖漿一般由以下幾部分組成:熔化形成的液體,從液體中結晶礦物捕虜體和包裹體巖漿中溶解的氣體


    形成過程

    編輯

    從火山或地面裂縫中噴溢出的高溫巖漿涌出地表的巖漿(熔融狀態的巖石)。其溫度約為700~1,200℃(1,300~2,200℉),黏滯度從10萬倍于水到幾乎不能流動的程度。深色的鐵鎂質熔巖往往形成繩狀熔巖和渣狀熔巖。繩狀熔巖表面光滑,輕微起伏或呈寬丘形。液態熔巖流在具有靜態可塑性的表層下面反復拉曳和褶皺,使地表形狀酷似纏繞的繩卷。與繩狀熔巖不同,渣狀熔巖表面非常粗糙,覆蓋一層疏松碎塊,兩側各有一大片緩緩流動的熔巖塊,中間形成一條寬8~15公尺(米)的窄帶。稀薄的玄武巖熔巖流通常含有許多氣泡。厚 熔巖流的熱量能保持很長時間,凝固前大部氣體已經逸出,因此所含氣泡較少,結構致密。繩狀熔巖和渣狀熔巖流的化學成分可能完全相同。事實上,熔巖流離開火山口時成分是相同的,而在向下滑動時,繩狀熔巖變成了渣狀熔巖。黏滯度愈大,坡度愈陡,繩狀熔巖變成渣狀熔巖的可能性就愈大。反之則不會發生這種變化。安山巖熔巖或中性熔巖形成另一種類型的塊狀熔巖流。與渣狀熔巖相似,頂部也布滿疏松的碎石,不過形狀比較規則,大多數呈多邊形,各個側面相當光滑。熔巖含硅量越大,形成的巖塊越碎。顯然這種現象是由于氣體從正在冷卻和結晶的巖漿逸出時導致一系列微爆炸所致。呈液態在地表流動的熔巖被稱為熔巖流,熔巖流冷卻后形成固體巖石堆積有時也稱之為熔巖流。呈液態流動的熔巖溫度常在900~1200℃之間,如熔巖中氣體的含量多,更低的溫度也能流動。酸性熔巖粘滯,流動不遠,大面積的熔巖流常為基性熔巖。溫度高、坡度陡時,熔巖流的流速可達每小時65公里。熔巖流的形態取決于多個方面,如熔巖成分(玄武巖、安山巖、英安巖流紋巖)流量、地形和環境等。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587607/

    (3)
    詞條目錄
    1. 熔巖介紹
    2. 形成過程

    輕觸這里

    關閉目錄

    目錄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