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食品安全要求
- ? 原料要求
- ? 定量包裝要求
- 7 相關企業
- ? 中糧糖業(中糧糖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 廣農糖業(廣西農投糖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8 市場現狀
- ? 白糖股市
- ? 白糖期貨
- ? 進出口數據
白糖,普通食用白糖就是蔗糖,甜味僅次于果糖。它富有營養,主要供食用,蔗糖是食品中有安全營養的甜味劑,在藥品中常用作矯味劑和配制糖漿。白糖直接由甜菜或甘蔗糖汁提煉制而成的一種乳白色結晶體,故也稱為白砂糖。白糖可分為綿白糖和白砂糖兩種:綿白糖主要產于北方地區,由甜菜的根莖加工而成,其色如雪,狀如細粉,故稱綿白糖;白砂糖主要產于南方由甘蔗的莖加工而成。
白糖發展歷史
編輯甘蔗的起源及傳播
8000年前,南太平洋的熱帶島嶼新幾內亞就有了甘蔗的種植,新幾內亞人會通過咀嚼甘蔗段的方式吸取甘蔗汁。幾個世紀以來,人們在貿易過程中將甘蔗向東帶到波利尼西亞,并于公元1世紀傳播到夏威夷,人們又將甘蔗向西傳播到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并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將其帶到印度。也正是以印度為起點,甘蔗開始變為世界上最珍貴的商品。到公元前400年,印度人已經發展出一種通過蒸發糖漿制造糖粉的粗工藝,糖漿凝固之后就被稱為“石蜜”。
蔗糖的發現
公元前1世紀,希臘醫生狄奧斯科里季斯(Dioscorides)將食糖描述為:“?一種濃縮的蜂蜜,稱為“糖精”,其發現于印度和阿拉伯的甘蔗中,與鹽相似,容易咬碎。然而,兩個世紀后,約公元350年,印度發展出一種將甘蔗變成顆粒狀晶體的方法,這一演變讓食糖日益流行。食糖成為印度的主要出口產品之一,向西銷往波斯和埃及。關于制糖的文獻記載出現在公元500年。佛教典籍《律藏》中以類比的方式描述了煮沸汁液、制粗糖蜜和制作糖球的過程,從中可以看出,最初的糖雖然已經通過結晶化而脫離了液體狀態,但還并未有意識地被制作為固體狀——此時的糖呈乳膠狀而非脆而易碎。公元627年,當拜占庭皇帝希拉克略(Heraclius)攻占了波斯君主科斯羅埃斯二世(Chosroes II)在巴格達附近的行宮時,他在一份報告中曾把糖描述為一種“印度的”奢侈品。
蔗糖的傳播
在4—8世紀之間,主要的制糖中心是從印度河三角洲西部到幼發拉底—底格里斯三角洲上波斯灣入海口的沿海地區。從公元700年開始。印度的制糖技術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其中提純和精煉的技術提升最高。阿拉伯世界也開始產糖。當戰士們在中世紀的xxx之旅中嘗到了糖的滋味后,阿拉伯人開始向歐洲人販賣食糖。由于當時只有印度和中東產糖,而歐洲的需求又不斷增長,因此食糖的價格居高不下。阿拉伯人向西方的擴張標志著歐洲人對糖的認識開始發生轉折。從希拉克略皇帝在公元636年戰敗于阿拉伯人,到阿拉伯人公元711年侵入西班牙,在這不到一個世紀的時間里,阿拉伯人在巴格達建立了哈里發政權,占領了北非,并開始了他們對歐洲大陸的征服。在阿拉伯人征服之前就已經存在于埃及的制糖技術,隨著征服的結束而在地中海地區傳播開來。阿拉伯人在西西里、塞浦路斯、馬耳他、羅德斯島(為期較短)、馬格里布大部分地區(特別是在摩洛哥)和西班牙本土(尤其南部海岸),引進了甘蔗以及甘蔗種植技術、制糖工藝。9世紀左右包括摩洛哥以及其他地區的制糖業與奴隸制有很大關系。在9世紀中期,底格里斯—幼發拉底三角洲地區爆發了一場涉及成千上萬的東非農業奴工的奴隸大xxx,而這些奴工當時正是甘蔗種植園的工人。十字軍從他們前任手中攫取了東地中海地區的種植園之后,奴隸制得到了更進一步的發展。此后奴隸制在蔗糖生產中的一直處于顯要地位。有人認為直到公元996年蔗糖才傳入威尼斯,進而從威尼斯向北方出口(實際的時間可能更早一些)。當時沿著北非,到包括西西里島在內的若干地中海島嶼,甘蔗已經開始種植,在西班牙也已經成為農業試驗的對象。而在此之前,甚至在威尼斯成為歐洲主要的轉口貿易中心以前,蔗糖就已經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從中東進入了歐洲。波斯和印度,這些最早了解制糖術的地區,多半也是與制糖相關的基本工藝流程的發源地。中世紀的威尼斯商人在塞浦路斯島上建立了自己的種植園,并發明了水力壓榨機。這些工廠用收獲的甘蔗生產糖漿,然后將糖漿凝固成小塊或山包狀,以便于運輸。意大利糖商弗朗西斯科·佩戈洛蒂(Francesco Pegolotti)在14世紀出版的手冊中列出了歐洲市場上包括糖粉、糖錠、糖塊和山包狀糖塊在內的十多種糖,其中還有紫羅蘭香和玫瑰香的糖。與此同時,在意大利的主要城市中涌現出許多甜品店,店內出售由糖果錐形糖果盒裝起來的蔗糖產品。很多世紀里,地中海沿岸地區生產的蔗糖一直供應著北非、中東和歐洲大陸,一直到16世紀晚期。當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前往他們所控制的大西洋屬島去建立制糖業時,蔗糖在西歐還是一種奢侈品、藥材和香料。當蔗糖在地中海的生產開始衰落時,歐洲對蔗糖的認識和欲望卻與日俱增,制糖業重心在轉移到大西洋諸島的同時,歐洲人對蔗糖的需求也在不斷地擴大。許多生意人得到支持,在大西洋諸島上建立甘蔗(及其他作物的)種植園,使用非洲奴隸作為勞力(使用奴隸進行勞動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大西洋島制糖業的特點),為葡萄牙和其他歐洲市場生產糖。正是由于這些種植園的出現,確保了葡萄牙人的貿易路線從非洲向東方延伸。在此之后,制糖業從地中海地區轉移到了包括馬德拉島、加那利群島、圣多美島在內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大西洋島嶼殖民地上。但是這些地方的制糖業開展得十分短暫,隨著美洲制糖業的興起而很快走向了終點。1526年開始,蔗糖作為商品從巴西開始大量運往里斯本;16世紀就成為了巴西糖的世紀。在西班牙的新大陸殖民地,圣多明各和其他加勒比地區的早期成就隨著美洲大陸地區的開發而被超越;在墨西哥、巴拉圭以及南美太平洋沿岸,都種植了甘蔗。從17世紀開始,英國、荷蘭和法國建立起了加勒比種植園,直到19世紀中期古巴和巴西成為新大陸蔗糖生產的主要中心。在這段較長的時間里,隨著越來越多的西方人消費蔗糖以及個體消費量的激增,蔗糖的產量也在穩步提升。
甜菜制糖的發展
18世紀,安德烈亞斯·馬格拉夫(Andreas?Margraff)在實驗中發現甜菜根含有蔗糖,且與甘蔗中的蔗糖別無二致。1801年,歐洲xxx甜菜制糖廠在波蘭地區開業,甜菜種植逐漸普及,不久,更多的甜菜制糖廠很快在法國北部、德國、奧地利、俄羅斯和丹麥開業。糖價便宜了不少,供應給人們的糖的種類也豐富了許多。到19世紀和20世紀,糖從富人的奢侈品變成了普通人的主食,那時甜茶、果醬、糖?果、蛋糕和餅干成了日常食物。
中國制糖史
甘蔗于公元前800年左右從印度傳入中國,從那時起,?中國就有了關于印度甘蔗田的文字記載。中國人最早使用的甜味基礎性調味料是蜜、飴、飭、柘[zhè]漿,到唐代及以后才使用糖霜、白糖等。中國南方是盛產甘蔗的地方,先秦時期就已將甘蔗榨汁來使用。戰國時的《楚辭·招魂》記載:??“胹[ér]鱉炮羔,有柘漿些。” “柘漿”即甘蔗汁。漢魏南北朝時期,則將甘蔗制作成塊狀的石蜜來使用。漢代張衡《七辯》中的“沙飭石蜜”句,表明當時已能將甘蔗汁制成稀薄的并帶固體結晶“沙”的蔗飭,甚至可制成糖塊狀的“石蜜”。糖霜作為白糖的前身,是在唐代才出現的,是唐太宗李世民下令派人到印度學習蔗糖制造技術后發展起來,并由居住在四川遂寧縣的一位姓鄒的和尚將制蔗糖工藝完善的。《新唐書》(卷三百二十一《摩揭陀國》)載:?“太宗遣使至摩伽陀取其法,令揚州上諸蔗柞瀋[shěn]如其劑,色皆逾西域遠甚。“而宋代王灼?《糖霜譜》則記載了唐代大歷年間鄒和尚在四川遂寧發明糖霜之事,并且詳細記載了用蔗糖制作糖霜的方法,成為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介紹以甘蔗制糖方法的專著。
理化性質
編輯物理性質
蔗糖(C??H??O??)是由葡萄糖及果糖各一個分子脫水縮合而成的非還原性的雙糖。蔗糖為白色無臭結晶或粉狀固體,密度為1.5805g/cm,熔點為185.5℃。其極易溶于水、甲醇,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在25℃水中溶解度為200g/100ml。蔗糖加熱時可能具有特有的焦糖氣味,其甜味僅次于果糖,具有旋光性,天然蔗糖是右旋糖。
蔗糖結構式
化學性質
水解反應
蔗糖沒有還原性,不能被托倫試劑氧化,也不能與苯肼作用生成糖脎。但在無機酸或酶的催化下可發生水解,生成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
水解后生成的混合物叫作轉化糖,因其中含有一半的果糖,所以轉化糖比原來的蔗糖甜。
與濃硫酸反應
蔗糖遇濃硫酸發生脫水反應:
與高錳酸鉀反應
酯化反應
蔗糖與脂質物化合的反應作用通稱為酯[zhǐ]化。蔗糖分子是多元醇化合物,具有8個羥基,其中3個為伯醇羥基,其余5個為仲醇羥基。通過羥基的酯化反應,同羥基結合的脂肪數可為1~8個,即生成單酯、二酯、三酯、四酯、五酯、六酯、七酯、八酯,每種酯有8~70個異構體。例如,蔗糖與甘油三酯反應生成蔗糖酯
醚化
蔗糖醚化往往得到一些很復雜的混合物:
- 蔗糖甲基和乙基醚:把蔗糖加硫酸二鉀基鹽和氫氧化鈉,進行甲基化,制得七甲基-蔗糖,該產品分子式:C19H36O11,相對分子質量為440。
- 羥基醚:氧化丙烯和蔗糖在水溶液中反應,生成羥基醚,為樹脂交聯劑。
焦糖化反應
蔗糖在150℃~200℃高溫下,可發生降解作用,經過聚合、縮合生成粘稠狀的黑褐色產物,這就是焦糖化反應。其產物有兩類:一類是焦糖,另一類是醛、酮[tóng]類化合物。
分類
編輯原材料分類
白糖原材料主要分為二大類,即由甜菜或甘蔗糖汁。分別為綿白糖和白砂糖兩種。白砂糖:以甘蔗和甜菜為制糖原料,經糖料預先處理、提取糖汁、澄清糖汁、蒸發、煮糖結晶、分蜜和干燥等制糖工序制取的食糖。白砂糖是機制糖中最主要的產品。純度高,含蔗糖99%以上,晶粒整齊、門勻、堅實,色澤潔白明亮,水分、雜質和還原糖的含量均較低。綿白糖:以甜菜為糖料制取的一種食糖。其工藝流程與白砂糖基本相似不同之處主要在煮糖結晶過程,煮糖的過飽和度大于白砂糖,晶核產生的數目越多,晶粒就越細,養品時間很短。分密前需加入2%的轉化糖漿,以保持綿白糖的綿軟性。綿白糖的特色是口感柔和,不砂不堅,適口性強。決定綿白糖這種綿軟性的原因是:晶粒細小,含有較高的水份,含有適量的還原糖。
精煉程度分類
白砂糖:按國家標準白砂糖分為優級、一級、二級。各級白砂糖的晶粒都應該是均勻松散干燥的,不含有色糖粒或糖塊;白砂糖的品粒或水溶液的甜味應純正、不帶雜臭味;溶解于潔凈水中應為清晰的水溶液;優級白砂糖的光澤較一級白砂糖潔白明亮,二級白砂糖的光澤稍差,干燥程度也不及優級和一級白砂糖。目前在白砂糖中優級品比率較低,多數是一級和二級產品。市場上供應的主要是一級品、二級品多用于工業部門。白砂糖按晶粒大小分為大粒糖(0.8~6mm)中粒糖(0.4~120mm)小粒糖(0.28~0.63mm)和細砂糖(0.18~0.28mm)大和中主要為工業用因為其比表面積較小,比較容易保管。小粒糖和細砂糖的比表面積較大,吸濕性較強,主要用于市場供應作一般消費用的食糖。綿白糖:國家標準規定綿白糖分為精制優級和一級三種其感官指標如下:(1)糖的品粒細小、均勻、顏色潔白、質量綿軟。精制、優級、一級其顆粒不大于0.3,0.35,0.40米。(2)溶解于潔凈的水中成為清晰透明的水溶液。精制、優級,一級不溶于水的雜質,每公斤不超過15、3060毫克。(3)糖的晶粒或水溶液的味甜,不帶任何雜臭味。(4)精制綿白糖含水量不多于1.6%,優級與一級綿白糖含水量不多于20%。
制作工藝分類
當前,根據制糖工藝的不同,甘蔗白砂糖可分為硫化糖和碳化糖。碳化糖由于保質期較長,質量較好,價格相對硫化糖較高,目前國內多數糖廠生產的是硫化糖。
硫化糖
甘蔗制糖使用最廣泛的一種制糖澄清技術叫亞硫酸法,用此法制取的糖叫做硫化糖這種澄清技術的優點是所用設備較少,工藝流程簡單、管理方便,依靠磷酸鈣和亞硫酸鈣來吸附甘蔗汁中的雜質,所以被我國制糖工業廣泛應用。這種方法的缺點是所制取的白砂糖質量往往欠佳,久置后會變黃。而硫處理后的雜質和二氧化硫就留在了糖密當中,二氧化硫對酵母發酵會有各種抑制效果,會抑制發酵和生物體的呼吸作用,并增強異化的作用。
碳化糖
用石灰和二氧化碳作為澄清劑來澄清蔗汁的方法叫碳酸法,用碳酸法工藝生產的食糖稱碳化糖,又稱碳(酸)法糖。采用碳酸法生產食糖,除掉的非糖物比亞硫酸法多,所制得的成品糖純度較高,色值較低,含硫少能久貯不致變色。但是,碳酸法工藝流程比較復雜,需用機械設備較多,耗用石灰和二氧化碳量較多,因而生產成本高,市場價格較為昂貴。用碳酸法工藝生產的食糖主要有以甜菜為原料的綿白糖、白砂糖和以甘為原料的綿白糖、白砂糖。
工藝流程
編輯甘蔗制糖流程
01:35
甘蔗制糖的全過程(來源:制造實錄)1.蔗汁提取從甘蔗提取蔗汁的方法有壓榨法與滲出法。壓榨法是對甘蔗通過預處理和壓榨設備與滲浸系統相配合提取蔗汁的方法。滲出法是甘蔗經預處理破碎,通過滲出設備和采用一定的流汁系統,蔗料經水和稀糖汁淋滲,使甘蔗糖分不斷被浸瀝而洗出的方法。2.蔗汁清凈通過中和、沉淀等處理,除去蔗汁中非糖分雜質,提高糖汁的純度,并降低其黏度和色值,為煮糖結晶提供優質的原料糖漿。一般采用傳統工藝處理方法,在蔗汁中添加(石灰、磷酸、二氧化硫)澄清劑(必要時加人絮凝劑)使某些非糖分雜質沉淀析出,經過沉降和過濾,得出清汁,最后送往蒸發系統蒸發成為濃度65°Bx的糖漿。蔗汁清凈的方法主要有亞硫酸法和碳酸法。3.蔗汁濃縮蒸發蔗汁經過澄清處理后除去各種雜質成為清汁,清汁濃度一般在15°Bx左右(即含水分85%左右),為了減少煮糖時間和保證產品質量,必須先進行蒸發濃縮成65°Bx的糖漿才能去結晶。4.糖漿結晶蒸發得到的粗糖漿經過二次硫熏以達到漂白的目的。經過二次硫熏處理的糖漿,成為清凈糖漿,一般含有35%~45%的水分,還需要進一步濃縮煮制至有蔗糖晶體析出,并使晶粒在一定的飽和度下,長到大小符合要求。5.分蜜將晶體從結晶和糖蜜的混合物中分離出來的過程,一般是借助離心機快速旋轉時產生的離心力的作用,將糖蜜甩出去,而蔗糖晶體則因篩網的阻擋而留在篩籃里。6.干燥、包裝一般情況下,自離心機卸下的白砂糖還含有0.5%-15%的水分,必須經干燥機冷卻才能進行包裝。白砂糖的干燥基本是以空氣為介質,使空氣流過砂糖表面,從而將砂糖中所含的水分帶走。干燥降溫一般采用震動輸送機自然降溫干燥,也可采用滾筒干燥機、震動流化床等強制干燥降溫。
甜菜制糖流程
1.洗凈和切絲洗凈和切絲是制糖xxx道工序,由于收購進來的甜菜表面附有一些泥,甜菜堆中還可能混進一些雜質、石塊、雜草、磚瓦塊等等。這些雜質和泥的洗要經過洗菜機洗凈。洗凈之后的甜菜由切絲機進行切絲。切絲機有單刀型和雙刀型的。切機的效能必須能滿足日產糖加工量的需要。2.滲出工序滲出的目的是將切好的甜菜絲放在熱水中滲浸,以便把甜菜細胞中的糖分提取出來。滲出是通過連續滲出器設備進行。3.清凈工序滲出計必須經過清凈處理才能送去蒸發和煮糖。清凈工序主要是將滲出汁中含有的懸浮粒子除去,以及對大量的非糖分物質、泡沫物質等進行清凈,同時中和酸性,使糖汁純度有所提高。清凈的方法一般采用亞硫酸法,該法包括對滲出汁的加熱、加灰、過濾、碗漂、袋濾等工序。4.蒸發工序經過提凈之后所得到的糖汁,要在多效蒸發罐內利用間接加熱的方法把糖汁中的大量水分除去,使其濃縮成為55~65錘度的糖漿。蒸發罐的結構有標準式和外循環式兩種型式標準式蒸發罐為一立式容器加熱室,內有加熱管、循環管、汽室、捕汁器、進料管、出料漏斗、出料管、氨氣管等。5.煮糖工序該工序是把蒸發所得的糖漿(或糖膏中分出的糖蜜)中所含的蔗糖充分結晶出來,使糖進一步濃縮,成為過飽和的糖液。濃縮操作是在一種類似蒸發罐(稱為結晶罐)的設備中進行的。煮糖直接得出的產品叫糖膏。煮糖設備有結晶罐及其附屬設備真空冷凝設備(真空噴射器、冷凝器),還有汽水分離設備等。6.助品工序糖膏助晶是煮糖結晶的繼續,原來末段糖膏的晶間蜜純度很低,結晶速度非常慢,由于時間的限制,不可能繼續留在結晶罐內結晶和使晶和使間蜜的純度降到要求的指標。所以,必須放罐,以便將煮好的糖膏移到助晶槽中繼續結晶,使晶間蜜純度進一步下降。助晶設備主要有助晶槽。7.分蜜、干燥、包裝工序分蜜是將糖膏從助晶槽放入旋轉著的離心機轉內,借助于離心機所產生的離心力將糖膏中的蔗糖晶粒和母液(晶間)分開,取得砂糖與糖蜜。干燥是將離心機卸出的含有0.3~3%的水分的砂糖,需經干燥、冷卻,然后進行包裝、貯藏。烘干后的砂糖,冷卻至20~25°C,即可包裝、稱量、縫口,出廠或入貯存。
白糖的營養價值
編輯藥性功效
白糖性平,味甘,潤肺生津、補中益氣、清熱燥濕、化痰止咳、解毒醒酒、降濁怡神;用于肺燥咳嗽。本品可潤肺中燥熱,治嗽消痰,常用于肺熱灼津或肺陰不足之口燥咽干、燥咳痰黏或干咳無痰,可單用本品兌水服用,或同大棗、芝麻等潤燥之品做丸,于飯后含咽。用于脾胃虛弱,腕腹隱痛。本品能和中緩急,止腹痛,如《子母秘錄》砂糖酒將本品與酒同煮濃煎后服用,治腹中拘急:亦可單用本品以沸水化為濃湯服用。
食療功效
- 調味:白糖是炒菜和制作甜品時的重要調味品,能夠增加食物的甜味和口感。白糖甜味濃厚,適用于一般飲品、點心及其他糖制食品,它也是烹飪[rèn]菜肴時經常用到的調味料。炒糖醋味菜時,
- 發酵:在制作面點時,加入適量的白糖可以促進酵母發酵,使面點更加松軟。
- 拔絲:白糖在高溫下會變成糖漿,可以用來制作拔絲菜肴,如拔絲蘋果、拔絲蓮子等。
- 上色:白糖在烤制食品時可以起到上色的作用,使食品顏色更加金黃誘人。
- 腌制:在腌制肉類時,加入適量的白糖可以使肉更加嫩滑,同時也可以起到防腐的作用。
營養成分
白糖每100g擁有392千卡的熱量,蛋白質0.1g、糖類98.1g、煙酸0.2g、鈣6毫克、鐵0.2毫克、磷3毫克、鉀131毫克、鈉1.4毫克、銅0.02毫克、鎂2毫克、鋅0.03毫克、硒[xī]0.38微克。每100g白砂糖、綿白糖分別含鈣20mg,6mg,磷8mg、3mg,鐵0.6g,0.2g,還含有少量其它礦物質和維生素。
宜忌
宜:肺虛咳嗽,口干燥渴,以及醉酒者宜食;低血糖病人宜食。忌:糖尿病患者不能食糖;痰濕偏重者忌食;肥胖癥患者忌食;晚上睡前不宜吃糖,特別是兒童,最容易壞牙。食用白糖每天不超過30克。白糖應裝入密封的玻璃或塑料瓶中,置于陰涼干燥處保存,保質期一般為18個月。
相關標準
編輯食品安全要求
白砂糖安全要求應符合 GB 13104-2014 的規定。色澤、滋味、氣味、狀態按 GB 13104-2014 規定的方法測定。粒度、黑點按 CB/T 35887-2018 規定的方法進行測定。
原料要求
(1)以甘為原料應符合 GB/T 10498-2010 的規定(2)以甜菜為原料應符合 GB/T 10496-2018 的規定(3)以原糖為原料應符合 GB/T 15108-2017 的規定
定量包裝要求
凈含量應符合《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督管理辦法》的規定。
相關企業
編輯中糧糖業(中糧糖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中糧糖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600737.SH)(簡稱中糧糖業)是中糧集團控股國內A股上市公司,食糖產業是公司的主營業務,也是中糧集團的核心主業之一;同時公司還經營番茄加工業務。中糧糖業食糖業務在國內、外有完善的產業布局,擁有從國內外制糖、進口及港口煉糖、國內貿易、倉儲物流的全產業鏈運營模式。在國內甘蔗制糖、甜菜制糖領域,公司運營13家制糖企業,遍布于廣西、廣東、云南、新疆等優勢原料主產區,年產糖70萬噸,是服務“三農”,提升國內糖料種植、加工能力的積極力量。在海外制糖業務環節,公司運營位于澳大利亞昆士蘭州的Tully糖業,年產原糖30萬噸。
廣農糖業(廣西農投糖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廣西農投糖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廣農糖業)前身為南寧糖業股份有限公司,所屬糖企始建于1956年,1999年5月改制上市(證券代碼000911),2019年4月,廣西農村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成為公司的控股股東,2023年10月完成工商變更登記,企業名稱變更為廣西農投糖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現有員工3000余人,所屬制糖企業4家,具有日處理甘蔗3.6萬噸、年產機制糖65萬噸的生產能力。其他主要子公司9家,業務涵蓋環保紙模制品、康養用品、吸收芯材的生產銷售,物流倉儲、電子商務、大宗商品貿易、冷鏈配送服務等。
市場現狀
編輯據財聯社報道,從22/23榨季新糖上市到2023年11月,白糖平均價格大概在6665元/噸左右,平均價格較2021/2022同期漲了接近1000元/噸,但是這期間糖廠成本變化卻并不大,糖廠成本大概仍然在5600元/噸左右,也就說期間糖廠平均利潤能達到1000元/噸左右。2023年最高位的時候,白糖價格達到了7600元/噸,相當于糖廠當時利潤能到2000元/噸左右,這也造成了糖企今年業績的明顯改善。但隨著廣西甘蔗開榨進入高峰,新糖上市沖擊,白糖價格出現回落,據公開數據顯示,12月21日廣西白糖現貨成交價為6325元/噸,廣西制糖集團報價區間6390-6620元/噸,報價大幅下調60-80元/噸,相對于年內的7600元/噸最高位已經跌落超1000元/噸。國際方面,印度政府12月7日宣布在23/24榨季禁止用甘蔗汁和糖漿制造乙醇,以保證該國食糖的供應。國際糖業組織(ISO)在11月也將供應缺口大幅下調,預計全球糖供應缺口為33萬噸,遠遠低于上一季度預估的211萬噸,預計2023/24年度全球糖產量為1.7988億噸,之前預估為1.7484億噸;預計全球糖消費量為1.8022億噸,之前預估為1.7696億噸。
白糖股市
國內方面,據choice數據,從2023年初開始,白糖現貨一路上漲,在9月份的時候甚至創下近十年高位,達到7600元/噸。白糖創下新高的同時,相關糖企業績也出現明顯改善,中糧糖業第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超4倍,廣農糖業前三季度扭虧為盈。國際方面,由于22/23榨季亞洲主產國印度、泰國、中國生產情況均不及預期,亞洲生產國糖生產出現400-500萬噸的預期偏差,致使全球糖市供應緊張的狀況延續并加深,ICE原糖期價從18-19美分/磅一路上行至26-27美分/磅,漲幅達43%。
白糖期貨
2023年12月27日,白糖方面,國內甜菜和甘蔗逐步均接近全面壓榨期,新糖入市步伐加快,或緩解供應緊張。此外,UNICA數據顯示,11月下半月巴西糖產量同比增幅35%,高于市場預期,但受天氣影響,廣西有小范圍停榨現象,以及印度雖限制糖制乙醇用量,但糖產量下滑擔憂仍在,此外,存節假日備貨預期。多空因素交織下,預計白糖短期或震蕩運行。
進出口數據
公開數據顯示,22/23榨季中國累計進口食糖389萬噸,同比減少144.69萬噸,降幅27.13%;23/24榨季10月進口92萬噸,同比增加40.26萬噸;2023年1-10月累計進口食糖303.66萬噸,同比減少98.54萬噸,降幅24.5%。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587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