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學式

    編輯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化學式(chemicalformula)是借助元素符號、數字以及其他符號,例如括號、加號(+)、減號(-)、短線等,來表示化學物質元素組成的式子,化學式分為實驗式、分子式、結構式、示性式(結構簡式)、鍵線式以及電子式等幾類。 道爾頓(JohnDalton)在研究原子論的過程中,設計了一套符號來表達自己的學說。因為道爾頓認為簡單原子均為圓球形,所以用圓圈代表原子符號,并在圖上標注不同的點或者線,以區...

    化學式(chemical formula)是借助元素符號、數字以及其他符號,例如括號、加號(+)、減號(-)、短線等,來表示化學物質元素組成的式子, 化學式分為實驗式、分子式、結構式、示性式(結構簡式)、鍵線式以及電子式等幾類。

    化學式的發展

    編輯

    道爾頓(John Dalton)在研究原子論的過程中,設計了一套符號來表達自己的學說。因為道爾頓認為簡單原子均為圓球形,所以用圓圈代表原子符號,并在圖上標注不同的點或者線,以區分原子的種類。但是因為這套系統印刷與書寫不便,未被廣泛采納

    道爾頓原子模型

    1813年,貝采里烏斯(Jons Jacob Berzelius)為解決化學元素書寫與印刷的困難,開始使用元素符號加數字的方式來表達分子的化學式。他將每種元素的拉丁文名稱開頭的1-2個字母作為元素符號,例如 N——nitrie、O——oxygen、P——plumbum。 同時,貝采里烏斯規定,每一個元素符號在化學式中代表一個原子,在元素符號旁邊標明數字代表該原子的數量,這一化學式表示方式被沿用至今。

    貝采里烏斯論文,左上角闡述命名方式

    化學式類型

    編輯

    實驗式

    實驗式(empirical formula也稱簡式最簡式,有時也被泛稱為“化學式”,是用元素符號來表示組成化學物質的元素以及各元素數量比的方式,也是表示化學物質元素組成最簡單的方式。 例如,苯的實驗式是CH,氯化鉀的實驗式是KCl。實驗式僅能表示原子數量比,無法表示物質的狀態和結構。例如,NaCl是氯化鈉的實驗式,僅表示氯化晶體中鈉和氯的比例是 1:1,不代表氯化鈉有分子形式存在。在有機化學中,相同的實驗式有可能代表不同的物質,比如苯和乙炔的實驗式都是CH。

    分子式

    分子式(molecular formula是表示單質或化合物的一個分子中各元素原子的確切數目的化學式。相比實驗式,分子式可以更清晰地表示一個化合物的原子組成情況。比如,氧氣的分子式是O2,表示一個氧分子由兩個氧原子組成;二氧化碳的分子式是CO2,代表二氧化碳分子由一個碳原子和兩個氧原子組成,分子量為44。

    結構式

    結構式(structural formula)是用于表示化合物分子中,各原子之間排列順序和結合方式的化學式。相比分子式可以更加清晰地表明原子之間的連接方式和連接關系,比如乙醇和甲醚的分子式相同,均為C2H6O,兩者無法通過分子式區分,但是在結構式上表現不同。

    乙醇和甲醚的結構式

    結構式中連線的不同,代表共用電子對的不同。“—”表示一對共用電子對,“=”表示兩對共用電子對,“≡”表示三對共用電子對。例如,氯氣的結構式是 Cl—Cl,氮氣的結構式是 N≡N,乙酸的結構式是:

    乙酸的結構式

    甲烷的結構式是:

    甲烷的結構式

    結構式不能準確表示空間構型,如上圖甲烷[wán]結構式中,五個原子在一個平面,相鄰兩個原子之間的鍵角為 90°,但甲烷實際是正四面體,碳在中心,氫原子之間的鍵角為 109°28′。在涉及到有機化學立體結構時,會分別用虛線代表鍵在紙平面后,楔形鍵表示該鍵在紙平面前,箭頭表示配位鍵,波浪線表示聚合物中省略結構的延伸部分等。

    (S)-(+)-乳酸的立體結構

    示性式

    示性式(condensed formula也被稱為結構簡式,是簡化的結構式,主要用于表示有機化合物,一般為在結構式的基礎上,省略碳與氫之間的鍵線,或者將碳氫單鍵和橫向的碳碳單鍵的鍵線均省略。示性式雖然在結構式基礎上有所簡化,但是可以突出表明化合物中的官能團。例如,乙烯的示性式是 CH2=CH2,突出了碳碳雙鍵 C=C;乙酸的示性式是 CH3COOH ,突出了官能團 -COOH。

    鍵線式

    鍵線式(bond-line formula),也叫拓撲表示式拓撲構造,是只用鍵線來表示有機物結構的一種方式,省略了碳氫鍵、碳原子及與碳原子相連的氫原子,保留雜原子以及與雜原子相連的氫原子。鍵線式書寫中,兩根單鍵之間或一根雙鍵和一根單鍵之間的夾角為 120°,一根單鍵和一根三鍵之間的夾角是 180°。

    電子式

    電子,也稱路易斯結構(Lewis structure fromula),是表示原子或離子最外層電子結構的式子,電子式書寫時,在元素符號周圍用“·”或“×”表示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目,書寫時先依據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的多少,用小黑點或叉號在元素符號的上、下、左、右各表示出 1 個電子,之后再將多余的電子與之配對。 下圖為氯原子、氯氣、氯化氫、氯化鈉、氫氧化鈉的電子式。

    氯原子、氯氣、氯化氫、氯化鈉、氫氧化鈉的電子式

    離子的電子式,在陰離子或原子團外加方括弧,并在方括弧的右上角標注離子電荷的電性與帶電量,下圖是氯離子的電子式和氫氧根離子的電子式。陽離子的電子式一般用它的離子符號表示,如 Na?、H?、Ca2?。

    對于兩種或以上單體共聚而成的聚合物,其重復單元中有可能會有多個結構單元。例如聚己二酰己二胺的重復單元中,含有兩個結構單元。

    聚己二酰己二胺化學式

    非整比化合物的化學式

    化合物中各元素之間一般有明確的比例關系,但是部分化合物不符合此定律(定比定律),因此在書寫化學式時原子的相對數目無法用整數來表示,這類化合物被稱為“非整比化合物”。例如,1000℃ 下的 FeO 的化學式中,Fe 的含量在

    之間變動。Fe 的右下角此時不是整數。非整比化合物有時也可以用字母表示可變部分,例如:

    富勒烯衍生物的化學式

    金屬富勒烯的結合方式有內嵌和外部附著兩種方式,一般用“@”表示內嵌在富勒烯中的金屬,比如 M@C?? ,其中 M 表示內嵌在富勒烯中的金屬;具有內嵌和外部附著的時候,用()圈住富勒烯以及內嵌的物質,括號外則用于書寫外部附著的物質。比如:K?(K@C??B),表示富勒烯60個碳有一個被硼取代,同時內嵌了鉀原子,并在外附著有兩個鉀原子。

    書寫規則

    編輯

    一般規則

    單質化學式的寫法氧氣、氫氣等單質,一個分子中有2個原子,化學式為在元素符號右下角寫明數字“2”。稀有氣體、金屬、固體非金屬(碘除外),習慣上用元素符號表示化學式。化合物的化學式寫法習慣上將金屬元素符號或正價元素寫在左邊,非金屬或負價元素寫在右邊(CH?、NH?例外),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在各元素符號下方用數字標出,數量為1的原子不用標明數字。

    希爾系統

    希爾系統由美國專利商標局的希爾(Edwin A. Hill)與1900年首次出版,該系統給出了編寫實驗式、分子式和示性式時,不同原子的排列順序的建議,以解決原有排序習慣,在有機化學中和無機化學中,原子排列方式無法統一的問題。具體排列規則為:

    • 首先書寫碳原子以及碳原子數,之后是氫原子與氫原子數,剩余化學元素的排列順序按照化學符號的字母順序排列。
    • 當化學物質中沒有碳原子時,各元素按照元素符號的字母順序排列。

    目前,該系統已經成為化學數據庫與印刷品中,對化學物質進行索引和排序的最常用系統,并且絕大多數搜索資源不需要區分元素符號的大小寫。 但是該排序系統并不適用于化學教學與學習中。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593614/

    (10)
    詞條目錄
    1. 化學式的發展
    2. 化學式類型
    3. 實驗式
    4. 分子式
    5. 結構式
    6. 示性式
    7. 鍵線式
    8. 電子式
    9. 非整比化合物的化學式
    10. 富勒烯衍生物的化學式
    11. 書寫規則
    12. 一般規則
    13. 希爾系統

    輕觸這里

    關閉目錄

    目錄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