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桐(Pittosporum tobira)是海桐科(Pittosporaceae)海桐屬(Pittosporum)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又名七里香、等。在世界分布于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如日本、朝鮮等國家,在中國分布于長江以南的濱海各省。海桐為海島樹種,喜溫暖潮濕、陽光充足的環境,可在高潮線以上的基巖海岸礁石或臨海山崖的裸露巖石縫隙中生長。
命名由來
編輯海桐的拉丁名為Pittosporum tobira,是由英國植物學家William Townsend Aiton命名,其中Pittosporum表示海桐屬,可拆分為pitta+spora,即樹脂+種子,指的是海桐屬植物的種子藏于油質肉瓤內,其種加詞tobira則表示海桐的日語名字tobira no ki,大致翻譯為門樹,這是因為海灘在剪下樹葉或樹枝時會散發出難聞的氣味,日本當地居民常在節分期間將其與沙丁魚頭一起掛在門口。
形態特征
編輯01:19
海桐的形態特征(來源:在野記)海桐是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達6米。
莖
嫩枝被褐色柔毛,有皮孔。
海桐的莖
葉
葉聚生于枝頂,二年生,革質,嫩時上下兩面有柔毛,以后變禿凈,倒卵形或倒卵狀披針形,長4-9厘米,寬1.5-4厘米,上面深綠色,發亮、干后暗晦無光,先端圓形或鈍,常微凹入或為微心形,基部窄楔形,側脈6-8對,在靠近邊緣處相結合,有時因側脈間的支脈較明顯而呈多脈狀,網脈稍明顯,網眼細小,全緣,干后反卷,葉柄長達2厘米。
海桐葉
花
傘形花序或傘房狀傘形花序頂生或近頂生,密被黃褐色柔毛,花梗長1-2厘米;苞片披針形,長4-5毫米;小苞片長2-3毫米,均被褐毛。花白色,有芳香,后變黃色;萼片卵形,長3-4毫米,被柔毛;花瓣倒披針形,長1-1.2厘米,離生;雄蕊2型,退化雄蕊的花絲長2-3毫米,花藥近于不育;正常雄蕊的花絲長5-6毫米,花藥長圓形,長2毫米,黃色;子房長卵形,密被柔毛,側膜胎座3個,胚珠多數,2列著生于胎座中段。
海桐花
果實
蒴果圓球形,有棱或呈三角形,直徑12毫米,多少有毛,子房柄長1-2毫米,3片裂開,果片木質,厚1.5毫米,內側黃褐色,有光澤,具橫格。
00:39
海桐樹的果實(來源:老百姓)
海桐果實
種子
種子多數,長4毫米,多角形,紅色,種柄長約2毫米。
海桐種子
物種分布
編輯海桐在世界分布于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如日本、朝鮮等國家,在中國分布于長江以南的濱海各省,包括江蘇、上海、浙江、廣東、海南和香港等省份。
生長習性
編輯海桐為海島樹種,喜溫暖潮濕、陽光充足的環境,可在高潮線以上的基巖海岸礁石或臨海山崖的裸露巖石縫隙中生長。海桐具有很強的耐鹽霧能力,可承受一定程度的干旱和蔭蔽,但不能抵御極度的寒冷。海桐萌發新芽能力很強,生長較為迅速,其生長適宜溫度為15-30℃,能忍受短時間的0℃低溫。海桐適應能力較強,對土壤沒有嚴格的要求,在黏重士壤、沙土和弱堿性土壤中均可正常生長,但最適宜生長在土質疏松肥沃、排水性佳的酸性或中性土壤中。海桐花期為4-5月,果熟期為10月。
自然繁殖
編輯海桐在長時期的栽培之后,雄蕊常表現出退化不育的癥狀,因此具有自交不親和性,其繁育系統為異交,且需要通過昆蟲傳粉,不存在自動自花授粉和無融合生殖。海桐在開花初期花粉活力最高,柱頭可授性xxx,并且在花期內植株還會同時盛開大量白色芳香花朵,以吸引傳粉昆蟲,花藥也會同時散粉,增大花粉量,提高自然繁殖的成功率。
栽培技術
編輯人工栽培
播種
海桐的種子外有黏液,需提前用草木灰拌種,搓洗干凈后再播種。在春季用條播法播種,播種后需蓋草防凍,保持土壤濕潤。幼苗生長較慢,實生苗一般需2年生才能移栽至花盆中,3-4年生才能帶土團定植到土壤中。
扦插
海桐的扦[qiān]插栽培需在早春新葉萌動前剪取1-2年生的健壯嫩枝,截段作為插穗,插入濕沙床內。扦插后搭蔭棚以保持稀疏的光照,及時噴水保濕,大約20天左右植株即可發根,1個半月后可移入土壤中培育,2-3年可出圃定植。平時需做好修剪、澆水、施肥等工作。
栽培方法
移植
海桐幼苗較小時可直接裸根移植,如果是大苗在移植前需用繩綁好,并且移植時要帶土球。盆栽種植海桐時,也需在春季換一次花盆,換盆移栽前剪去植株所有枯根,并加入富含有機質的新土壤。
01:34
海桐盆景的養護管理(來源:愛養花的小露)
田間管理
海桐在夏季需經常澆水,并且還需向葉片表面噴灑清水,以增加空氣濕度,冬季則要控制澆水。海桐在半陰處生長良好,夏季可放室外陰涼處,以防止強烈直射,冬季可移入室內。海桐在花期前后,可分別施用濃度較低的餅肥,冬天不需施肥。海桐耐修剪,從幼苗期即可修剪整形,可對植株打頂,促使其萌生側枝。春季剪除纖弱枝、稠密枝、徒長枝、病蟲枝和干枯枝等,可使植株形態整齊勻稱,改善通風透光效果,降低病蟲害發生。
病蟲害防治
海桐常見蟲害為紅蜘蛛、介殼蟲、吹綿蚧[jiè]等,開花時還會有蠅類群集為害,防治蟲害需及時清除蟲害株,剪去蟲害枝條,或在蟲類休眠期噴施石硫合劑,幼蟲孵化期噴施吡啉可濕性粉劑、氧化樂果乳油,成蟲發生期施用速撲殺乳油、狂殺蚧等藥劑。
用途
編輯園藝觀賞
海桐枝繁葉茂,四季常青,葉色濃綠光亮,花朵白色芳香,可作為觀葉觀花樹木群植于園路轉角處、草坪周圍,孤植在草坪、花壇中心,列植在建筑物前后和行道樹下,還可作綠籬、盆栽,觀賞效果均佳。
綠化環境
海桐具有抗海潮、吸收有害氣體的能力,可抵御二氧化硫、氯氣、氯化氫、硫化氫和臭氧等。并且海桐枝葉茂密,勻稱成球,隔聲能力較強,可作為濱海城鎮、大氣污染嚴重地區的綠化樹種,配植在防塵林、隔聲林、海岸防潮林和防風林中。
冬季海桐灌木叢
醫學藥用
據《中藥大辭典》記載,海桐的枝葉可入藥,其葉中含有玉蕊醇元、當歸配玉蕊皂昔元、海桐花苷[gān]等營養成分,具有解毒殺蟲的作用,可治療疥瘡、腫毒等病。
海桐的枝葉
海桐的花
相關研究
編輯抗氧化活性研究
有學者采用固相萃取和蒸餾法分離海桐的香氣成分,并進行GC-MS分析。發現其揮發性組分有氧化倍半萜、倍半萜[tiē]烴、酚類和氧化單萜等,其中酚類化合物主要為咖啡酸、肉桂酸和沒食子酸,表現出顯著的抗氧化活性。這說明海桐可作為一種新的天然抗氧化劑來源進行開發利用。
營養成分研究
有學者采用有機溶劑抽提海桐的種子,發現其種子中的主要成分是棕櫚酸和油酸,且在這兩種油脂中,單不飽和脂肪酸油酸占大多數,這說明海桐的種子油可作為食用油進行研究和開發利用。
延伸文化
編輯海桐株形圓整,葉子聚生枝頂,中國宋代詩人張孝祥在《欽夫折贈海桐賦詩定叟晦夫皆和某敬報況》中用“童童翠蓋擁天香,窮巷無人亦自芳。能致詩豪四公子,不教辜負好風光”來描寫海桐。中國宋代詩人陸游在《初暑》中寫海桐“山鵲喜晴當戶語,海桐帶露入簾香”。海桐的花語是記得我,這源于一個傳說。據說有一美麗勤勞的漁家女子朱海桐在海灘邊邂逅了東海龍王七太子,兩人日久生情并生下了孩子。雖受到東海龍王的反對和青蛇精的阻撓,但二人感情未受到半點影響。在海桐死去之后,她的身體和秀發化為常青樹,就是后來的海桐樹。
主要變種
編輯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593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