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學習生涯
北大驕子
1987年,李彥宏以陽泉市xxx名的成績考上了北京大學圖書情報專業(即現在的信息管理)。不過,其邁進中國最高學府的激動心情,漸漸被圖書情報學的枯燥、乏味消融。 “那時候,中國的氛圍較為沉悶,大學畢業進入機關單位,已經是非常好的選擇了。在我看來,選擇出國是一條自然而然的道路。”
留學美國
1991年,李彥宏收到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計算機系的錄取通知書。白天上課,晚上補習英語,編寫程序,經常忙碌到凌晨兩點。 “現在回想起來,覺得當時挺苦的,但年輕就應該吃苦。”李彥宏評價這段經歷。
“我出國不是一帆風順。因為換專業,剛到美國學計算機,很多功課一開始都跟不上。有時和教授面談時,由于較心急,談一些自己不是很了解的領域,結果那些教授就覺得我不行。”
就業經歷
馳騁硅谷
“硅谷給予我xxx的感觸是,希望通過技術改變世界,改變生活。”
1994年暑假前,李彥宏收到華爾街一家公司——道·瓊斯子公司的聘書。“在實習結束
后,研究成果得到這一領域最權威人物的賞識,相關論文發表在該
行業最權威的刊物上,這對以后的博士論文也很有幫助。”李彥宏說:“但那時候,中國留學生中有一股風氣,就是讀博士的學生一旦找到工作就放棄學業。起先,我認為自己不會這樣。但這家公司老板也是個技術專家,他對我的研究非常賞識。兩人大有相見恨晚的感覺。士為知己者死,于是我決心離開學校,接受這家公司高級顧問的職位。”
1997年,李彥宏離開了華爾街,前往硅谷著名搜索引擎公司Infoseek(搜信)公司。
在硅谷的日子,讓李彥宏感受最深刻的還是商戰氣氛。他經常翻看《華爾街日報》:微軟如何跳出來公然反叛IBM,又怎樣以軟件教父的身份對抗SUN、網景等等,這些故事讓李彥宏感覺到:“原來技術本身并不是xxx的決定性因素,商戰策略才是真正決勝千里的因素。”
歸國創業
李彥宏在海外的8年時間里,
中國互聯網界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從1995年起,李彥宏每年要回國進行考察。1999年,李彥宏認定環境成熟,于是啟程回國,在北大資源賓館租了兩間房,連同1個財會人員5個技術人員,以及合作伙伴徐勇,8人一行,開始了創建百度公司。
2001年,李彥宏在百度董事會上提出百度轉型做獨立搜索引擎網站,開展競價排名的計劃。然而,他的這個提議遭到股東們的一致反對:此時,百度的收入全部來自給門戶網站提供搜索技術服務支持。如果百度轉做獨立的搜索引擎網站,那些門戶網站不再與百度合作,百度眼前的收入就沒了;而競價排名模式又不能馬上賺錢,百度就只有死路一條。
在充分陳述了自己的計劃和觀點后,仍舊得不到首肯的李彥宏平生xxx次發了大火。盡管李彥宏的一貫
自信這次受到了極大的挑戰,然而只要他認準了的東西,幾乎沒有人能改變,尤其是在關乎百度未來發展的大方向、大問題上,他絲毫不會退讓。
2014年10月,在2014中國富豪榜中,李彥宏以147億美元身家名列第二。
個人生活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6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