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顧雛軍,格林柯爾集團的創辦人,曾于任教,是顧氏制冷劑的發明者。曾任格林柯爾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會、格林柯爾制冷劑(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順德格林柯爾企業發展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廣東科龍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和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顧雛軍從格林柯爾創業板上市到收購科龍,繼收購國內企業亞星客車、ST襄軸進軍汽車產業后,再次收購歐洲汽車配件公司和汽車設計公司,得以打通客車從設計到零部件再到整車生產的整個產業鏈。一直以來,媒介、學界對顧雛軍的懷疑未見消停。生活在質疑陰影中的顧雛軍不改初衷、我行我素。2005年1月登上了第二屆胡潤資本控制50強的榜首。2005年9月顧雛軍正式,2008年因虛假注冊、挪用資金等罪一審獲判有期徒刑十年。2012年9月6日出獄。
由胡潤與國際著名傳媒集團歐洲貨幣機構投資共同推出的xxxxxx富豪榜正式出籠。中國百富榜第83名:格林柯爾顧雛軍
財富:10億元著手于鞏固中國的冰箱市場,顧雛軍利用其私人擁有的投資公司,在過去的兩年中收購了兩家上市的冰箱生產廠家。格林柯爾(上市)去年的銷售額降低到3.2億元(2001:5.5億元),上市公司有800名員工。顧雛軍出生于知識家庭,與同時代的很多人一樣,他也經歷時期上山下鄉的歲月,之后得以進大學學習。因為預見到了環保節能冰箱的發展前景,他在1988年開始創業并將市場開拓到英國和美國。顧雛軍正打算進軍空調業。
從格林柯爾創業板上市到收購科龍,一直以來,媒介、學界對顧雛軍的懷疑未見消停。生活在質疑陰影中的顧雛軍不改初衷、我行我素,繼收購國內企業亞星客車、ST襄軸進軍汽車產業后,再次收購歐洲汽車配件公司和汽車設計公司,得以打通客車從設計到零部件再到整車生產的整個產業鏈。
2001年底,顧雛軍控股科龍電器。2002年對科龍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民營化重組,使公司迅速擺脫困境,當年扭虧為盈。2003年5月,顧雛軍收購了美菱電器20.03%的股份。2003年11月,顧雛軍收購亞星客車60.67%的股份;2004年4月,收購襄軸股份29.84%的股份,標志著格林柯爾進入汽車制造和配件行業,公司發展又邁進了新的階段。
人物經歷
1959年生于江蘇泰縣。
1975-1977年上山下鄉,在泰縣農村勞動,
1981年江蘇工學院動力工程系本科畢業,
1984年熱能工程系研究生畢業,
1985-1988年熱能研究所從事科研,
1988年9月發明格林柯爾制冷劑,顧雛軍1989年下海經商,
1990年在英國成立xxx分銷公司,
1993年業務拓展至美國,
1995年成立格林柯爾中國有限公司(在天津建立制冷劑廠
1996年在美國從事一起企業收購成功,
1998年在和深圳成立格林柯爾工程公司,
1999年在湖北和海南成立工程公司,
2000年7月格林柯爾在創業板上市,
2001年10月收購科龍電器,
2003年6月顧雛軍擁有全資股份的順德格林柯爾成功入主上市公司美菱電器,成為其控股一大股東,
2003年12月顧雛軍宣布出資4億余元入主亞星客車。由柳洪平創建.
2005年7月底,被正式
2008年,法院一審判顧雛軍有期徒刑12年,執行10年。
2009年4月,終審法院宣判,維持原判
2012.9.06顧雛軍提前獲釋出獄。
人物事件 犯罪
2008年1月30日,廣東佛山市中院對格林柯爾系掌門人顧雛軍案一審作為判決,顧雛軍因虛報注冊資本罪、違規披露和不披露重要信息罪、挪用資金罪被判10年有期徒刑(騰訊科技注:應為被判12年執行10年),并處罰款680萬元。
同案被告曾俊洪被判無罪,包括顧雛軍在內的另外8名被告均領刑。
2005年7月底,包括顧雛軍在內的9名科龍及格林柯爾高管被警方控制,隨后因涉嫌虛假出資、虛假財務報表、挪用資產和職務侵占等被警方正式。該案于2006年11月和12月兩度在佛山中院開庭審理.
顧雛軍及格林柯爾起訴海信科龍等八家公司索要489億元天價賠償的案件獲佛山中院立案后,引來了社會關注。2015年9月7日,佛山中院向通報稱,該院于9月6日對此案作出一審裁定,認定顧雛軍等提出的六項起訴中,包括索賠489億元的四項起訴不屬于民事一審案件的受理范圍,應予駁回,另外兩項關于執行分配方案的起訴則會繼續審理。
2015年9月6日,佛山中院作出裁定認為,原告在《民事訴狀》中明確注明其提起的是執行分配方案之訴,但其起訴的多個請求涉及不同的法律事實、法律關系和法律程序,且經該院釋明仍作任何變更。根據相關,該院對原告的起訴先行立案受理,其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審查。
經審查,原告的第二、三、四、五項起訴不屬于民事一審案件的受理范圍,依法應予駁回。此外,法院還指出,青島海信空調、青島海信電子、海信集團并非該院852-3號分配方案的當事人,也沒有對原告針對分配方案的提出反對意見,不應作為執行分配方案之訴的被告。佛山中院還表示,余下的xxx、六項訴訟請求,將會繼續審理。據了解,裁定書已于昨天送達。
9月7日,佛山中院向記者詳述了駁回的四項起訴的理由。其中第二項起訴,實際上屬于執行回轉的主張,執行回轉須以據以執行的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確有錯誤,被撤銷為前提,但該案現在不具備此前提;第三項起訴,原告實際上是請求撤銷生效判決,應當尋求申請再審等救濟途徑;第四項起訴,實際上是原告認為執行行為違反法律,其可以向執行法院提出書面;至于請求489億余元的第五項起訴,按照法律,當事人不得把已經生效判決的爭議再次向法院起訴,原告主張賠償的前提應是執行依據的16個判決確有錯誤并被撤銷,但目前該前提條件并不具備。
顧氏理論
生于江蘇揚州的顧雛軍,在熱能工程系讀完碩士,選擇的是制冷劑這個偏門專業。1988年,顧雛軍在英美合辦的權威《能源》上發表了論文《一個新型熱力循環的研究》,突破了傳統的卡諾循環理論,據說是被國際工程熱物理學界命名為顧氏循環理論。顧雛軍開始為其興趣點尋找實用突破口,發明了格林柯爾無氟制冷劑。
這個所謂的理論一出來就受到學術界的抵制,認定:顧氏循環不成立,顧雛軍是在嘩眾取寵、糊弄外行。他的研究生導師呂燦仁直接指出:顧氏循環是的!但顧雛軍本人不僅,而且還對者提出了侵害名譽權的。
創業,按上市公司要求做
從1995年開始,顧雛軍開始考慮是否把格林柯爾從小做大。自從1989年受英國合作伙伴的邀請到赴英創立格林柯爾后,顧雛軍一直認定自己是個技術提供者的角色,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當一個老板。在英國的時候,顧雛軍開始考慮收購一個同業的美國公司,利用它可以使格林柯爾制冷劑產品在美國的市場份額提高到20%。顧雛軍共花了17個月的時間做這件事。在完才架構和全球分區域建立了9家格林柯爾公司后,1995年顧雛軍決定回國建立根據地。
顧雛軍在國內建立的任何公司,完全按照美國、上市公司的要求運作。這種未雨綢繆的做法使顧很快嘗到了甜頭,他整合四家公司組建的格林柯爾科技控股公司去年在創業板成功上市,一舉融資5.5億港幣。上市后他賣了舊股,套現3個多億,又分紅1億,這些資金儲備成為進一步收購的基礎。
入主科龍
格林柯爾入主科龍其實可以選擇在以收購H股的方式,為順利并購科龍,顧雛軍以個人名義成立了順德格林柯爾公司,并從自己的腰包里掏出5.6億元的真金白銀。格林柯爾的資本步履只算是邁出了一條腿,許多運作現在還處在種子階段,但我自己心里非常有數。顧顯得很有底氣。
案件回顧 案件經過
2005.8.01顧雛軍閃電被拘
2005.8.04顧雛軍被所
2005.8.13科龍罷免顧雛軍
2005.8.17佛山市介入科龍
2005.12.30科龍確認將向顧雛軍追償
2006.3.15科龍否認拍賣顧雛軍股權
2006.5.11顧雛軍被免去執行董事職務
2006.7.17顧雛軍被證監會xxx性市場禁入
2006.8.164項 顧雛軍被提起公訴
2006.8.24顧雛軍案突然推遲至9月
2006.9.07顧雛軍取保被拒 或判20年
2006.9.15顧雛軍入主前科龍七項違法
2006.9.18證監會開罰 顧雛軍罰30萬
2006.10.10顧雛軍案再添一項
2006.10.11顧雛軍案開庭再延期
2006.10.16科龍原監事會追為被告
2006.11.07顧雛軍案今日開庭審理
2006.12.12科龍顧雛軍案12日再次開庭
2012.9.06顧雛軍出獄
2012.9.14顧雛軍計劃召開記者招待會
被控
xxx項虛報注冊資本罪
涉及被告:顧雛軍、姜寶軍、張細漢、劉義忠
第二項 虛假財會報告罪
涉及被告:顧雛軍、姜寶軍、嚴友松、晏果如、劉科、張宏
第三項 挪用資金罪
涉及被告:顧雛軍、姜寶軍、張宏、曾俊洪
第四項 職務侵占罪
涉及被告:顧雛軍、姜寶軍
宣判
2009年4月10日,廣東省高院對科龍電器原董事長顧雛軍案終審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一審中,顧雛軍因犯有虛報注冊資本罪、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挪用資金罪,數罪并罰被判處有期徒刑10年,并處罰金680萬元。
案件細節
受審時圖片廣東高院二審查明,2001年11月,顧雛軍為收購科龍電器法人股,成立了注冊資本為12億元的順德格林柯爾企業發展有限公司。其中,顧雛軍無形資產出資占注冊資本總額的75%,而當時公司法無形資產出資不得超過注冊資本的20%。2002年4月,工商部門不予順德格林柯爾年檢。為將無形資產降到比例,顧雛軍劉義忠等人通過來回轉賬的方式制造了天津格林柯爾向順德格林柯爾投資6.6億元的,并提交虛假資料通過會計師事務所的驗資,從而騙取了原順德市工商局對順德格林柯爾的變更登記。
另查明,2000年和2001年,科龍電器連續兩年虧損,被證交所戴上ST的帽子。為防止科龍電器在2002年繼續虧損而退市,2002年至2004年間,顧雛軍姜寶軍等人以加大2001年的虧損額、壓貨銷售、本年費用延后入賬、作假廢料銷售等方式虛增利潤。2003年,顧雛軍還成立了兩家公司專門來操作壓貨銷售增加利潤額。通過這些措施,科龍電器2002年、2003年公布的虛假財務報告顯示,其利潤分別顧雛軍新聞發布會達1億余元、2億余元。
法院還查明,2003年,顧雛軍為收購揚州亞星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張宏等人以顧雛軍父子的名義申請設立注冊資本為10億元的揚州格林柯爾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為籌集8億元的現金出資,顧雛軍以江西科龍、江西格林柯爾為操作平臺,調撥8億元資金經天津格林柯爾轉入揚州格林柯爾。2005年3至4月間,顧雛軍、姜寶軍在未經揚州亞星客車董事會同意的情況下,起草了《付款通知書》,要求揚州機電資產經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將應付給亞星客車的股權轉讓款及部分投資分紅款共6300萬元支付到揚州格林柯爾的賬戶。
廣東高院終審認為,顧雛軍、劉義忠、姜寶軍、張細漢等八人分別構成虛報注冊資本罪、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挪用資金罪。原審判決事實清楚、確實充分、準確、量刑適當、程序,依法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出獄狀況
顧雛軍于2012年9月6日提前獲釋,9月14日下午,前格林柯爾顧雛軍集團創始人、原科龍電器董事局、資本狂人顧雛軍之災七年后大規模召集,他聲稱要回應《民營企業家顧雛軍的之災》。
9月14日下午,前格林柯爾集團創始人、原科龍電器董事局顧雛軍在朝陽區舉辦新聞發布會,其出場方式引發一陣驚呼:頭戴白紙做成的高高的帽子,寫著草民完全無罪。顧雛軍臉上帶著一些微笑,為讓大家看得更清楚,讓拍照三分鐘。
發布會上,顧雛軍向在場多家發放了長達27頁的舉報信,并附上自己撰寫的新聞稿。還有存儲了多份、意見等文件的光盤。
顧雛軍說,其他幾個人都不愿意出來說,冤案古代有,未來也會有,但是有冤案都不敢出來喊,說明里面有問題,這幾位污吏太了!抓之前,我沒覺得自己會抓,因為賢跟我都沒什么,當初他說我不給他公司就要抓我,我沒想到這是真的!現場顧雛軍再次提起冤案二字,在顧給現場的光盤資料中,有4個文檔的信。
督促重審
2014年1月17日,確切消息稱廣東省高院已經正式受理了顧雛軍對于佛山中院和廣東省高院判決的。
民事起訴
2015年8月17日下午14時,顧雛軍在梅地亞召開新聞發布會。他宣布起訴海信科龍、海信集團,要求后者賠償其個人及格林柯爾系巨額經濟損失,合計489.61億元人民幣。 在公開報道中,這是近30年中國最高的民事索賠。
人物評價
收購中國家電巨頭科龍的交易使格林柯爾和顧雛軍浮出水面,《福布斯》2001中國富豪排行榜第20名。《福布斯》這樣描述,41歲的顧,早在20世紀八十年代就開始投資開發環保節能的不含氟利昂的制冷劑。格林柯爾在英國和天津均設有生產,它已經成為世界上xxx的非氟利昂制冷劑的生產廠商之一。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9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