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鎮鎮

    編輯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古鎮鎮是聞名國內外的中國燈飾之都。位于廣東省中山市西北面,是中山、江門佛山市(順德區)三市的交匯處,毗鄰港澳。全鎮總面積47.8平方公里,由古鎮、曹步、海洲三大自然村組成,下轄12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常住人口15萬。

      以來,古鎮鎮按照工業立鎮,工農商并舉的發展思,逐步從單一的農業經濟鎮發展成為區域特色經濟明顯,以燈飾、花卉苗木兩大產業為支柱的工業城鎮。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為古鎮贏得了各種榮譽,被授予和評為中國飾之都、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中國花木之鄉、國家文明鎮、國家衛生鎮、國家火炬計劃中山古鎮照明器材設計與制造產業、全國優美鄉鎮、省教育強鎮、省農業現代化示范區、省產業集群升級示范區、省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等一系列榮譽稱號。全鎮擁有燈飾及其配件工商企業1.5萬家,其中燈飾商戶7552家。有中國馳名商標3個,廣東省名牌產品7個,廣東省著名商標12個。2014年,燈飾業總產值達160.8億元,占全國市場份額的60%以上;出口總額4.8億美元,產品不僅暢銷全國,還出口到港澳臺地區、東南亞、日本美國歐洲等130多個國家和地區,享有較大的知名度美譽度

       ?基本情況

      古鎮鎮位于廣東省中山市西北邊緣,是中山、江門、佛山三市的交匯處 ,為珠江三角洲的交通樞紐之一,距廣州80多公里,乘船到港澳約75分鐘。全鎮總面積47.8平方公里,由古鎮、曹步、海洲三組成,下轄12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常住人口約6.8萬人,外來人口約60萬人。

      古鎮鎮按照工業立鎮,工農商并舉的經濟發展方針,經過二十多年的艱苦奮斗,逐步從單一的農業經濟轉變為以工業為主,區域性特色經濟

       發展狀況

    明顯的工業城鎮。古鎮鎮區域經濟特色十分明顯,燈飾電器千萬種,花卉苗木全國種是其真實寫照。個體、私營經濟十分活躍,占全鎮經濟總量的95%以上,現有燈飾燈具、塑料機械加工建筑裝飾材料五金制鎖、化工涂料等幾大行業。燈飾業是古鎮鎮的工業龍頭,也是古鎮鎮的經濟支柱。從1982年發展至今,經過二十年的引導、扶持,古鎮鎮已先后發展成為國內xxx的燈飾專業生產和批發市場。全鎮已登記注冊的燈飾廠企共4千多家,從業人員6萬多人;形成了約7公里的燈飾一條街,共有燈飾鋪位1000余家,蓬勃發展的燈飾產業為古鎮鎮贏得了中國燈飾之都的美譽;其產品暢銷全國,在全國同行業市場中的份額約60%,還大量出口到港澳臺地區、東南亞、日本、美國及歐洲等99個國家和地區,享有較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1999年、2002、2004、2005及2006年,古鎮鎮成功舉辦了五屆國內xxx的專業燈飾博覽會,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燈飾行業的長遠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燈飾業的快速發展,帶動了五金制品、塑料加工、飲食等相關行業的發展。1998年,現任中央局常委,時任中央局委員、廣東省委同志視察古鎮時稱:古鎮把一個小商品辦成了大市場。古鎮鎮又掀起了新一輪的發展熱潮,并為此進一步優化投資

      在建設過程中,古鎮鎮獲得眾多的榮譽:1992年獲廣東省首批工業衛星鎮;1994年,獲了全國電化教育先進鎮;1995年獲首屆全國投資百強鎮;1998年,榮獲廣東省鄉鎮企業百強鎮、南粵重教先進單位、廣東省國際燈飾城;1999年初,被定為廣東省十大農業現代化示范區之一、廣東省文明村鎮稱號、國家衛生鎮;2000年,被授予廣東省體育先進鎮、全國造林綠化百佳鎮等光榮稱號,同時被定為廣東省首批專業鎮技術創新點單位;2002年獲國家輕工業聯合會授予中國燈飾之都的榮譽稱號;2004年獲廣東省教育強鎮稱號,2005年獲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古鎮不古,它與日俱增富有特色的建筑群折射出這個城鎮日新月異的變化,一個園林式現代的城鎮已初具規模將來,古鎮鎮將會煥發出更新的風姿,一個既適宜居住,又適宜創業和諧中國燈飾之都將出現在人們的面前。

       城鎮建設

    多年來,古鎮鎮積極實施小城鎮、大戰略的工作方針,不斷深化城市經濟,以歐陸風格、嶺南特色作為城鎮建設的總體定位,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不求其大,但求其精的城鎮建設思,立精品意識,主動接受中等城市的輻射和帶動,吸引、拉動半徑30-50公里范圍的人流、物流、資金流的聚集。不斷加大城鎮建設的投入力度,加快中心區的規劃建設,先后完成了國貿大酒店、燈飾廣場、辦公樓、各村房地產等一大批重點工程的規劃建設以及331.8米高的世紀燈王建設目的奠基,xxx提升了城鎮的綜合競爭力和吸引力。同時,不斷擴大綠化面積,全鎮主要干道種大樹、村村種大樹,全鎮面貌煥然一新,初步形成了白天見綠色大樹,晚上見夜色燈光的生態型古鎮、光亮古鎮。

       村級發展

      多年來,古鎮鎮利益向下原則,大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初步實現了鎮村協調發展。在90年代初,古鎮鎮就開始實行能村,選拔私營企業主擔任農村兩委主要領導。全鎮12個行政村的支部、村主任都是企業主。這些經濟能人,不但德、能、俱全,而且有較強的奉獻,在他們的帶領下,村級班子的戰斗力明顯提高,村級經濟實力不斷增強。以租賃業為主的村級集體經濟穩步增長,至2010年底古一、古二、古三、古四、六坊、岡東等村年集體收入人均已超1萬元。農村大局穩定,人民安居樂業。

       福利事業

      多年來,我鎮十分關注民生,不斷完善和健全社會保障和福利,讓全鎮群眾享受到和經濟發展的。全力推進一免兩保工作(15年免費教育,保障全鎮人民基本生活、門診統籌)。在完成三個一工程的基礎上,2007年,我鎮全面實施學前教育至高中教育的15年免費教育,成為全省乃至全國xxx個實施15年免費教育的鎮區。實施《古鎮鎮村(居)民困難群眾救助制度實施辦法》,將原來全市要求的3360元/年·大提升到5000元/年·人,社會救濟力度進一步增強;《古鎮鎮重大疾病補充醫療保險實施辦法》,市鎮兩級住院年度累計報銷限額18萬元/年,避免因重大疾病致貧。同時,從2008年12月起,還實行基本門診醫療保險,解決居民常見病的基本門診醫療費用,減輕群眾的醫療負擔。

       文化

      多年來,古鎮鎮樹立大文化觀念,加強文明和文化建設,深入挖掘和充實古鎮的文化內涵,培養古鎮人的自豪感、社會責任感以及感,不斷豐富人民群眾文娛生活,為人民群眾提供良好的文化。2005年,成功榮獲了國家文明鎮榮譽稱號,進一步促進燈都人文素養和品味的提升。 2009年,我鎮六坊云龍成功申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魏家祠堂、蘇家祠堂、曹步廟等列入市文物范圍。

       發展概況 工業

      舉辦為期6日的中國(古鎮)國際燈飾博覽會,提升古鎮燈飾界的知名度,鞏固和擴大中國燈飾之都的地位和影響力。全面整治無證照企業,規范市場。全年共查處無證照企業300多家。實施創名優、樹品牌戰略,選出中國燈飾之都強優企業13家。組織有關企業主參加國內外各類博覽會、展銷會,指導企業走出國門,參與國際競爭。燈飾產品出口近90個主要國家和地區。10月,建立廣東省燈具檢測站,強化企業質量管理和創名牌名標產品意識。至2004年全鎮獲廣東省名牌產品2個、廣東省著名商標4個、國家免檢產品3個。全年工業總產值101.35億元,比上年增長31.22%。到2013年,古鎮鎮燈飾產業集群特征明顯,產業轉型升級初見成效,獲評為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專業型示范。鎮生產力促進中心獲評為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全鎮有工業制造企業9465家,其中燈飾及其配件制造企業2703家。有中國馳名商標5個、廣東省名牌產品9個、廣東省著名商標15個。舉辦第12屆中國·中山古鎮國際燈飾博覽會暨LED應用展。2013年,古鎮鎮工業總產值190.4億元,比上年增長10%,其中燈飾產業實現產值142.8億元。

       農業生產

      農業經營總面積3.3萬畝,鎮外異地經營農業面積1.7萬畝,農業總產值達2.86億元,比上年減少14.31%;全鎮12個村集體總收入2.22億元,增長15.18%,平均各村收入1854萬元。按照農業現代化示范區的驗收要求,繼續加大農業投入,實現了五年全面建成目標,2004年2月通過廣東省農業現代化示范區考評驗收小組的考核驗收,成為全省首批建成的農業現代化示范區之一。推進農業產業化、標準化、專業化發展,加快規劃生態植物園,動工建設國家現代化農業示范區項目,2003年引進的廣東維生園藝有限公司,已建成2萬平方米大型溫室棚,引進20多個新奇品種,成為古鎮農業龍頭企業。組織農業專業戶參加各類農業博覽會、展銷會及到國內一些大城市參觀學習、了解市場,豐富農民的農業信息。2013年,古鎮鎮農業用地1.5萬畝,其中苗木種植面積1.1萬畝;水產養殖面積1995畝,以養殖草(鯇魚)、青魚(烏蘇、大頭魚)、鰱魚(鯪魚)、鳙魚(花鰱)四大家魚為主。9月,2013中國(中山)南方綠博會首屆中國盆景國家大展在燈都古鎮會議展覽中心舉辦,為期5天,展覽面積1萬平方米。2013年,古鎮鎮農業總產值4.08億元,比上年增長3.4%。

       城鄉建設

      深化經營城鎮和城市經濟,加快城市化進程,提高城市建設水平和品位。加大城鎮建設投入,整改東興東、體育等重點段,全面整治綠化、道、廣告牌及泛光工程等,按1:10的比例建造了燈王模型,突顯了獨特的燈都文化。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完善城鎮基礎設施和服務功能。完成世界燈王規劃,文化活動中心并投入使用,建設燈都華廷首期、樂豐花園首期及六坊花園等全部由村級集體和引進資金建設的住宅小區等重點工程。完善城市服務功能,促進經濟發展,讓群眾能更多地享受到社會和經濟發展帶來的實惠。

      2013年,古鎮鎮加強道交通綜合規劃和交通管理專項規劃,加大對道交通配套設施投入。啟動古神公二期工程,翻新村內道,完成東興東、海洲迎豐等道升級。打通同福南、合豐南和北二環連接線等鎮際斷頭。危橋2座,新增公交線2條。投入520萬元引入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設租賃點50個、自行車900輛。疏通下水管道網絡,以截污、打撈、清淤等方式改善內河涌水。投入5.23億元,開展雨污分流工程。投入1000萬元,對學校、各村、工業園區進行綠化,新增綠地面積2萬平方米。啟動1500萬元農村公共設施建設補貼基金,推動各村公共設施建設,美化村民居住。

       招商引資

      外經外貿 推進招商引資,發展外源型經濟,增強經濟發展后勁。全年引進外商投資項目6個,其中新簽三資項目4個,續簽三來一補項目2個;合同利用外資109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597萬美元,比上年增長381.45%。出口90個主要國家和地區,全年出口總額8067萬美元,增長5.74%。

       財稅增收

      財政稅收 嚴格按照規范、、高效的理財觀念,整頓稅收征收,規范事業性收費,盤活、處置閑置資產,增加財政收入。發揮財政部門、結算中心、審計部門對財政支出的核算、管理、監督作用,強化支出預算管理。2004年財政收入2.74億元,比全年預算下降9.56%,財政支出2.71億多元。稅收收入4.13億元,增長13%;其中國稅收入2.5億元,地稅收入1.21億元,分別增長5.33%和37.64%。

      人民生活 農村人均年純收入9075元,比上年的8250元,增加825元,增長10%。年末銀行各項存款余額61.98億元,增長20.06%;年末居民儲蓄存款余額37.05億元,增長20.03%,人均居住面積63平方米。

       文化科技 教育

      鞏固省教育強鎮,加大教育投入,優先發展教育。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推進素質教育。全鎮有高級中學1間,初級中學3間,小學11間,幼兒園16所,其中省一級學校1間,市一級學校6間,市一級幼兒園2所;在校學生1.8萬人,教師931人,其中高級職稱17人,中級職稱278人;高中畢業生參加普通高考175人,獲高等院校錄取161人,錄取率為92%,其中考上本科13人。

       科技

      科技興鎮戰略,加強企業技術和創新,推動產業升級。百佳金融機具有限公司的外幣可視驗鈔機BJ600項目通過省級科技鑒定,并納入新產品實施階段。建成燈飾制造企業區域信息化項目中的電腦基礎培訓,簽訂企業信息化培訓中心授牌合同1家。2004年,全鎮有各類科技人員2678人(不含醫療、教育系統),其中高級職稱22人,中級職稱78人。

       文化體育

      有文化活動廣場8個。整頓文化娛樂場所,確保文化產業健康發展。加強文化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利用現有文化設施資源,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開展群眾性文化藝術活動,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提高群眾身體素質和文化。完成建設古鎮文化活動中心,為群眾提供良好的文化和活動場所。舉辦俄羅斯大型芭蕾舞蹈表演、中國對隊國際籃球爭霸賽及第二屆全鎮體育運動會等文化體育活動,滿足群眾對高雅藝術的需求,提升燈都人文素養和品味。

       衛生

      鞏固國家衛生鎮。全鎮12個村委會全部創建為廣東省衛生村,農業人口參加合作醫療人數達xxx。推進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提高社區醫療衛生服務水平。落實市鎮村醫療一體化管理,以社區為中心,推進預防、保健、醫療、康復、健康教育、計劃生育技術指導等六位一體的全程衛生服務,建設良好的醫療,提升生活質量。

       其他 計劃生育

      貫徹落實一票否決制和人口與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責任制,實行計生工作重心下移,加強對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的管理與服務,穩定低生育水平,促進人口與經濟、資源的協調發展。2004年,戶籍人口出生761人,人口出生率11.34‰,人口自然增長443人,自然增長率6.6‰,計劃生育率92.38%,多孩率1.18%,完成四術818例,綜合節育率86.25%;非戶籍人口出生1514人,其中計劃內出生1451人,計劃生育率95.84%,完成四術673例。

      加強生態建設,綜合治理水、大氣、噪音和生產、生活垃圾污染,聯合環保、環衛、水利、執法所整治西江沿岸及內河,完成生活污水處理廠規劃。規范排污收費制度,全年征收排污費193.81萬元,比上年增長48.2%,新增征收排污企業1128家,有效監管了污染源,遏制污染。規劃舊城區,完善公共服務設施建設。

       民政

      落實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解決在生活、子女入學、就醫、法律援助等方面的困難。全鎮低保對象291戶974人,其中城鎮人口33戶127人,農村人口258戶847人,全年放最低生活保障金95.86萬元,對39戶臨時生活困難群眾發放救濟金3.89萬元。做好擁軍優屬工作,優撫對象130人,參照《中山市城鎮退役士兵自謀職業暫行辦法》,對26名農村退役士兵每人發放有償安置費5000元。以星光計劃為重點,建成村和社區的星光老年人之家13個。完成全鎮地名標志設置工作。加大殯葬力度,規劃建設懷園骨灰樓。全年遺體火化率xxx。全年辦理結婚登記624對,離婚登記44對,為符合條件的家庭辦理收養孤兒手續3戶。

       特有文化

      2004中國(古鎮)國際燈飾博覽會

      10月18日~23日,在古鎮體育館舉行,國家、省、市領導、阿拉伯等國家駐華、敘利亞大馬革省代表、國內外客商等3000多人出席開幕典禮。設展位1982個,參展企業649家,其中特邀參展商138家。展覽期間參觀人數超50萬,共有75個國家和地區的業內人士參觀參展,其中國內專業買家46575人,國外專業買家4727人,國內外專業買家均比上兩屆增加。展覽現場成交額和投資總額達68.6億元人民幣,比上屆增長27.39%;其中國內貿易成交額39.26億元,增長22.69%,國外貿易成交額1.8億美元,增長38.46%。投資總額14.4億元人民幣,增長30.2%。

      古鎮第二屆集體婚禮

      2001年1月1日,由鎮主辦,鎮團委承辦的以愛在古鎮、情定燈都為主題的古鎮鎮第二屆集體婚禮在鎮體育館前廣場舉行。來自中山城區、古鎮、小欖;省內順德、江門、茂名、肇慶、韶關、陽江;省外有安徽、山東、河南、重慶、四川、湖南、廣西等地19對青年參加。鎮長吳禮煊任證婚人,近萬人了這一移風易俗的熱烈、簡樸、溫馨的集體婚禮。

      樂豐杯燈都麗人風采大賽

    在古鎮體育館舉行,分為單位組和農村組參賽。通過精彩的舞蹈表演及別具特色的職業裝、休閑裝、晚裝等各類服飾表演,機關代表隊和文教線代表隊獲得單位組一等,岡東村和古一村獲得農村組一等。

      中澳男子籃球俱樂部冠軍爭霸賽

      在古鎮體育館舉行中山市首屆高規格的國際籃協賽事--中澳男子籃球俱樂部冠軍爭霸賽,占有主場之利的廣東宏遠隊以86分比77分擊敗海爾聯隊,成為該次賽事的霸主。國家、省、市、鎮的有關領導觀看了比賽。

      魯能杯中國乒乓球俱樂部超級聯賽男團賽事

      在古鎮體育館舉行2003~2004賽季魯能杯中國乒乓球俱樂部超級聯賽男團賽事,廣東全球通隊對山東魯能隊。比賽云集了國手劉國正、張超和世界排名xxx的馬琳等xxx選手。廣東全球通隊憑借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以3∶0的總比分贏得了比賽的勝利,最終獲得賽事總冠軍。

      俄羅斯芭蕾舞欣賞晚會

      在古鎮體育館舉行迎新春俄羅斯芭蕾舞欣賞晚會,觀眾達3000多人。俄羅斯芭蕾舞劇院的藝術家演出芭蕾舞《天鵝湖》,其獨舞、雙人舞、三人舞、四人舞、彈舞身段優雅,深厚,造型豐富,展示出整體藝術素養和非凡的表現力。全劇服裝色彩斑斕,道具設計和制作精巧逼真,極富民族特色,讓首次接觸芭蕾舞的古鎮人充分感受了高雅藝術的魅力。

      千家燈飾商務e工程

      由市科技局和鎮人民共同打造的千家燈飾商務e工程在古鎮體育館舉行簽約儀式,共有323家企業簽署商務e工程合同,標志著古鎮燈飾產業已進入了信息化進程的新階段。

      書 記:劉建輝

      副:魏宏銳、蘇玉山

      主 席:劉建輝

      副:蔡錫元

      鎮 長:魏宏銳

      副鎮長: 林少杰 鄭海聲 袁松華 何新煌

       所在

      古鎮

       中山市 行政區劃 石岐區 東區 西區 南區 五桂山區 火炬開發區 黃圃鎮 南頭鎮 東鳳鎮 阜沙鎮 小欖鎮 東升鎮 古鎮鎮 橫欄鎮 三角鎮 鎮 南朗鎮 港口鎮 大涌鎮 沙溪鎮 三鄉鎮 板芙鎮 神灣鎮 坦洲鎮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9347/

    (29)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