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門冬

    編輯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天門冬(拉丁學名:Asparaguscochinchinensis(Lour.)Merr.),又名野雞食、明天冬、老虎尾巴根、多兒母等,為天門冬科(Asparagaceae)天門冬屬(Asparagus)攀援植物。在世界范圍內,天門冬分布于朝鮮、日本、老撾、越南和中國。在中國,其從陜西、甘肅、河北、山西等省的南部至西南、中南、華東各省區均有分布。天門冬喜溫暖,喜濕潤,不耐嚴寒,不耐干旱及積水,生長...

    天門冬(拉丁學名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 (Lour.) Merr.),又名野雞食、明天冬、老虎尾巴根、多兒母等,為天門冬科(Asparagaceae)天門冬屬(Asparagus)攀援植物。在世界范圍內,天門冬分布于朝鮮、日本、老撾、越南中國。在中國,其從陜西、甘肅、河北、山西等省的南部至西南、中南、華東各省區均有分布。天門冬喜溫暖,喜濕潤 ,不耐嚴寒,不耐干旱及積水,生長在海拔1750米左右的山坡、路旁、疏林下、山谷或荒地上。

    名稱由來

    編輯

    《植物名實札記》中認為,天門冬中“天”為天然所生之意,門為通假字,通“璊”,對應其外皮子赤的特性,而冬則指其塊根形似金文中的“冬”字形。

    品種考證

    編輯

    天門冬最初記載于《本經》當中。《別錄》對其的描述為:“生奉高山谷。二月、七月、八月采根、暴干。”可見其生境為海拔較高的山谷。《本草圖經》中記載:“夏生白花,亦有黃色者,秋結黑子在其根枝傍。入伏后無花,結暗子。其根白或黃紫色,大如手指,長二三寸,大者為勝,頗與百部根相類,然圓實而長,一二十枚同撮。”以上所述莖有逆刺者與天門冬原植物相符,其中“逆刺”指的是其莖鱗葉基部延伸的硬刺,紡錘狀膨大的根部像手指一樣。

    形態特征

    編輯

    00:25

    天門冬的形態特征(來源:尋味百草)

    根、莖

    根中部或近末端成紡錘狀,膨大部分長3-5厘米,徑1-2厘米。莖平滑,常彎曲或扭曲,長1-2米,分枝具棱或窄翅。

    天門冬的根

    天門冬的莖

    葉狀枝通常每3枚成簇,扁平或由于中脈龍骨狀而略呈銳三棱形,稍鐮刀狀,長0.5-8厘米,寬約1-2毫米;莖上的鱗片狀葉基部延伸為長2.5-3.5毫米的硬刺,在分枝上的刺較短或不明顯。

    天門冬的枝

    花通常每2朵腋生,淡綠色花梗長2-6毫米,關節一般位于中部,有時位置有變化;雄花:花被長2.5-3毫米;花絲不貼生于花被片上;雌花大小和雄花相似。

    天門冬的花

    果實與種子

    漿果徑6-7毫米,成熟時紅色,具1種子

    天門冬的果實

    物種分布

    編輯

    世界分布

    天門冬在世界范圍內分布于老撾、朝鮮、中國、越南和日本等國家。

    中國分布

    在中國,天門冬從陜西、甘肅、河北、山西等省的南部至西南、中南、華東各省區均有分布。

    00:50

    天門冬的分布地區及生長習性(來源:江??超(白芨,黃精,百部))

    生長習性

    編輯

    天門冬喜溫暖,喜濕潤 ,不耐嚴寒,不耐干旱及積水。喜肥沃、深厚、腐殖質豐富、排水良好的土壤。生長在海拔1750米左右的山坡、路旁、疏林下、山谷或荒地上。天門冬的花期5-6月,果期8-10月。

    繁殖方式

    編輯

    種子繁殖

    天門冬的種子繁殖采用育苗移栽法,春播在3-4月,秋播在8-9月。在7-8月當果實由綠色變為黃色時采收,搓洗去除果肉,從中挑選出發亮、顆粒飽滿的播種。播種前選擇稍有蔭蔽的下作畦[qí],以稀疏的混交林或闊葉林為佳,也可搭棚遮陰。將種子以一定的株距均勻播種與土壤中,在其上覆一層細土或混有草木灰肥料,再覆薄草以使其土壤保持濕潤。一年后幼苗即可定植,移栽操作以春季萌前為佳。

    分株繁殖

    在3-4月天門冬植株未發芽之時,將其根挖出并分成帶芽的幾簇,在切口抹上石灰以防感染,晾曬后以一定的株距穴栽,并保持土壤濕潤。

    栽培技術

    編輯

    栽培與養護

    栽培時宜選擇肥沃、深厚、腐殖質豐富、排水良好的土壤栽培,不宜在黏土種植。冬季須保持6℃以上的溫度。每年需進行中耕除草,除草時避免傷害根部。及時追肥,可用人畜糞水也可施硫酸銨尿素。當蔓莖長到一定高度時,可建造廊架使其纏繞,有利其生長。在植株預留的行間,每年都可以間作玉米蠶豆

    01:16

    天門冬的栽培及管理(來源:江??超(白芨,黃精,百部))

    病蟲害防治

    病害

    塊根腐爛病為天門冬易生病害,其癥狀為根塊從尾至頭爛成黑色空泡狀。常因土壤潮濕或根部碰傷引起,需注意排水,并在植株周圍撒生石灰粉。

    蟲害

    天門冬的蟲害為短須螨、紅蜘蛛和蚜蟲。短須螨、紅蜘蛛主要為害葉部,短須螨可用水胺磷后雙甲脒油防治,紅蜘蛛可用美度石硫合劑防治,蚜蟲可用樂果或滅蚜靈防治。

    功用價值

    編輯

    藥用價值

    天門冬塊根可入藥,其味甘、苦,性寒,可清肺降火、滋陰潤燥。主治熱病、陰虛、內熱消渴、燥熱咳嗽、便秘、咽喉腫痛不適等。

    觀賞價值

    天門冬莖葉蔓生垂懸,秀逸瀟灑,具有獨特的觀賞價值,盆栽可用于點綴窗臺、書桌,也可用于庭院栽植。

    識別特征

    編輯

    植株識別

    本種葉狀枝的形狀、大小有很大變化,但可以根據莖攀援有刺;葉狀枝一般每3枚成簇,扁平或稍呈銳三稜形;花梗較短;根的中部或末端具肉質膨大部分等特征,區別于其他種類

    藥材識別

    天門冬藥材塊根呈圓柱形或長紡錘形,略微彎曲,其表面顏色黃白色黃棕,半透明,表面細皺紋與縱溝深淺不一。角質樣斷面黃白色,皮部寬,中柱明顯,具粘性,氣微,味甘,微苦。

    相關研究

    編輯

    天門冬對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及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患者白細胞的脫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能抑制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白細胞的呼吸,其抗癌活性成分主要為天門冬的多糖類。體外抗菌試驗表明,天門冬對炭疽桿菌206、甲型及乙型溶血性鏈球菌、白喉桿菌、類白喉桿菌、肺炎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檸檬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及枯草桿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天門冬有殺滅孑孓的作用,其根水浸液濃度為0.05%時120h后子孓[jué]死亡率即可達72.8%,0.5%~1%時,子孓于72~96h后死亡率可達xxx。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967618/

    (7)
    詞條目錄
    1. 名稱由來
    2. 品種考證
    3. 形態特征
    4. 根、莖
    5. 果實與種子
    6. 物種分布
    7. 世界分布
    8. 中國分布
    9. 生長習性
    10. 繁殖方式
    11. 種子繁殖
    12. 分株繁殖
    13. 栽培技術
    14. 栽培與養護
    15. 病蟲害防治
    16. 病害
    17. 蟲害
    18. 功用價值
    19. 藥用價值
    20. 觀賞價值
    21. 識別特征
    22. 植株識別
    23. 藥材識別
    24. 相關研究

    輕觸這里

    關閉目錄

    目錄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