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尾葵(學名:Dypsis lutescens)又名黃椰子,為棕櫚科(Arecaceae)金果椰屬叢生灌木。原產馬達加斯加,毛里求斯、斐濟、緬甸、美國等國也有栽培;中國南方常見栽培。散尾葵喜高溫、高濕和半陰的環境,怕寒冷,越冬溫度應在10℃以上,較耐陰,畏烈日,在疏松、排水良好、腐殖質豐富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長良好。
形態特征
編輯莖
散尾葵為叢生灌木,高2~5米,莖粗4~5厘米,基部略膨大。
葉
散尾葵的葉羽狀全裂,平展而稍下彎,長約1.5米,羽片40~60對,2列,黃綠色,表面有蠟質白粉,披針形,長35~50厘米,寬1.2~2厘米,先端長尾狀漸尖并具不等長的短2裂,頂端的羽片漸短,長約10厘米;葉柄及葉軸光滑,黃綠色,上面具溝槽,背面凸圓;葉鞘長而略膨大,通常黃綠色,初時被蠟質白粉,有縱向溝紋。
花
花序生于葉鞘之下,呈圓錐花序,長約0.8米,具2~3次分枝,分枝花序長20~30厘米,其上有8~10個小穗軸,長12~18厘米;花小,卵球形,金黃色,螺旋狀著生于小穗軸上;雄花萼片和花瓣各3片,上面具條紋脈,雄蕊6,花藥多少丁字著;雌花萼片和花瓣與雄花的略同,子房1室,具短的花柱和粗的柱頭。
果實與種子
散尾葵的果實略為陀螺形或倒卵形,長約1.5~1.8厘米,直徑0.8~1厘米,鮮時土黃色,干時紫黑色,外果皮光滑,中果皮具網狀纖維。種子略為倒卵形,胚乳均勻,中央有狹長的空腔,胚側生。
物種分布
編輯散尾葵原產馬達加斯加,毛里求斯、斐濟、緬甸、美國等國也有栽培。中國南方常見栽培。
生長習性
編輯散尾葵喜高溫、高濕和半陰的環境,怕寒冷,越冬溫度應在10℃以上,較耐陰,畏烈日,在疏松、排水良好、腐殖質豐富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長良好。生長季節必須保持盆土濕潤和植株周圍的空氣濕度。
繁殖方式
編輯自然繁殖
散尾葵的花期在5月,果熟期在8月。散尾葵雌雄異株,需依靠昆蟲傳粉,主要是蜜蜂。散尾葵的果實可以被鳥類傳播。
人工繁殖
分株繁殖
散尾葵通常以分株繁殖為主。分株繁殖一般在春季進行,將分蘗多的植株用利刀或枝剪從基部連接處將其分割成若干叢,保證每叢有苗2~3株,并保留好根系,分別栽植,置于較高溫濕度的環境中,并經常噴水,以利恢復生長。經過一段時間的精心養護即可成為新株。
種子繁殖
散尾葵種子繁殖一般在春季進行,選用籽粒飽滿、高活力、高發芽率的種子。在播種前需進行種子消毒處理,用淺盆少量播種,覆土的厚度為種子的1倍,保持盆土濕潤。待苗長到20厘米左右,就可以上盆培養。一般為了使株形美觀,以3株一盆定植。
人工種植
編輯04:10
散尾葵養護小知識(來源:無憂農夫園藝旗艦店)
移栽
小苗移栽時,先挖好種植穴,在種植穴底部撒上一層有機肥料作為底肥(基肥),再覆上一層土并放入苗木,以分開肥料和根系,避免燒根。放入苗木后,回填土壤,把根系覆蓋住,并用腳把土壤踩實,澆一次透水。
水分管理
澆水應把握“干透濕透”的原則,生長期注意及時澆水,保持盆土濕潤,夏季生長旺盛時1天要澆2次水。深秋后及陰雨天控制澆水,需經常保持植株周圍較高的空氣濕度。夏季還應經常向葉面、地面噴水,以增加空氣的濕度。冬季應保持葉面清潔,可經常向葉面少量噴水或擦洗葉面。
肥料管理
散尾葵全年生長出來的葉片不多,需要勤加施肥,葉片才會更加美麗、舒展。在散尾葵旺盛生長的5~6月,每1~2周施肥水1次,肥料以腐熟的稀液肥水或者遲效性復合肥為好,以促進植株的旺盛生長,葉色濃綠。夏季適當追施含氮的有機肥,冬季可少施肥或不施肥。在大盆里生長的大株散尾葵對肥料的需求量大,換盆時每盆可在基肥內摻施花生麩或動物碎骨,以保證植株健壯,長勢均衡。
溫度、光照管理
散尾葵的生長適溫為25~35℃,耐寒力弱,對低溫十分敏感,越冬溫度應在10℃以上,若低于5℃,植株必定受害。北方散尾葵冬春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溫度過低。散尾葵喜光照,但不喜強烈的夏季光照直射,夏天應遮去50%的陽光,即使短時間烈日曝曬也會引起葉片焦黃,很難恢復。在室內要放在光線明亮的地方,過于陰暗對散尾葵生長不利。散尾葵在冬季與早春需要充足的光照,既利于越冬,又可積累更多的養分,對于萌發新葉有益。
修剪及輪換養護
由于散尾葵不耐強修剪,所以一般只將枯黃、病變、撕裂的葉片剪除,枯黃的葉鞘去除。葉尖因干燥等原因出現枯黃時,可只剪齊葉尖,不必去除整葉。修剪時同時注意修整冠形。放置在室內觀賞的,要定期移至室外輪換養護,1~2個月輪換一次為宜,輪換時間過長,影響大,恢復慢。每2~3年春季或秋季換盆一次,換盆時,應清除枯枝殘葉,還應根據生長情況,剪除過于密集的株叢,以利于新株叢的萌發,保持優美的盆栽姿態。定期旋轉花盆,使散尾葵四面長勢一致。
病蟲害防治
散尾葵種植過程中,常發生的病害主要有葉斑病、炭疽病、莖腐病、芽腐病、根腐病等。但如果各項措施都做好,不偏施氮肥,一般較少發生病害;一旦出現病害,應及時將受害枝葉剪除,阻止繼續侵染,可噴施藥劑控制病情,選擇的藥劑以不影響葉片外觀為宜。蟲害主要有介殼蟲、蝗蟲、刺蛾、白粉虱等,可通過增加濕度、加強通風、設置防護網等措施來預防。
物種保護
編輯在馬達加斯加,散尾葵的原生棲息地受到人類土地開發等活動的威脅,而且野生植株經常因當地園藝市場的需求而被采集,野外種群的數量整體呈下降趨勢,因此,《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在2010年12月17日將其列為近危物種。
功用價值
編輯園林價值
散尾葵的樹形優美,葉色青翠,是很好的庭園綠化樹種,單叢即可成景;也可盆栽用于裝飾室內外環境,擺放在會客廳、餐廳、會場、圖書館等公共場合,均十分壯觀美麗。另外,散尾葵的降溫增濕能力較強,是天然的“增濕器”。
粉源價值
散尾葵的枝葉茂密,四季常青,花粉量大,花期較長,有利于蜂群的采集,是一種很好的粉源植物。
藥用價值
散尾葵的葉鞘纖維可以入藥,含氨基酸,如谷氨酸、谷氨酰胺、甘氨酸等。陰干入藥具有止血的功能。藥材味微苦,澀,性涼。主要用于治療吐血、咯血、便血、崩漏等。
危害
編輯散尾葵在熱帶地區廣泛種植,在各種條件下都能生長。雖然本種在許多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引進和廣泛種植后已經歸化,但它在古巴和留尼汪島被描述為入侵種。這一物種逃離耕種并移居新棲息地的風險很高。
相關研究
散尾葵的提取物以烷類和酯[zhǐ]類化合物為主,其次為酸類、醇類、醚類和酮[tóng]類物質。散尾葵提取物對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桿菌有抑制作用。散尾葵的次生代謝物質具有改善空氣質量和抑制環境微生物的作用。散尾葵的花粉具有較高的皮試陽性率,具有過敏體質的人因接觸或吸入致敏花粉,身體可能出現各種過敏反應的免疫性疾病,引起花粉性過敏。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967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