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五針松(Pinus parviflora Siebold & Zucc.),松科(Pinaceae)松屬(Pinus)植物,又名日本五須松、五釵松。日本五針松天然分布在日本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等地。被中國引進后,在北至遼寧省丹東,南至福建福州、廈門的諸多省市都有栽培。其為陽性樹,比較耐陰,適宜生長在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地方。在微酸性及中性的土壤里均能生長,在在陰濕處生長不良。
形態特征
編輯莖
日本五針松為喬木,在原產地日本高達25米。幼樹樹皮呈淡灰色且表面平滑,大樹樹皮呈暗灰色且表面裂成鱗狀塊片脫落。樹枝平展,樹冠圓錐形。一年生的枝幼嫩時呈綠色,后呈黃褐色,密被淡黃色柔毛,冬芽呈卵圓形。
日本五針松的莖
葉
日本五針松的針葉長3.5~5.5厘米,徑不到1毫米,5針一束。針葉邊緣具細鋸齒,背面暗綠色,無氣孔線,腹面每側有3-6條灰白色氣孔線。日本五針松葉鞘早落。
日本五針松的葉
花
卵圓形粉黃色的雄球花在新梢基部生長,雌球花為紫紅色或紫色,長在枝端。
球果
球果卵圓形或卵狀橢圓形,幾乎無梗,球果長4~7.5厘米,徑3.5~4.5厘米。位于球果中部的種鱗寬倒卵狀斜方形或長方狀倒卵形,長2~3厘米,寬1.8~2厘米,磷盾形狀接近于斜方形,顏色為淡褐色或暗灰褐色。磷臍凹下,微內曲,下部底邊寬楔形。
日本五針松的成熟球果
種子
日本五針松的種子為不規則倒卵圓形,接近褐色,上有黑色斑紋,長8~10毫米,徑大約為7毫米。它的種翅寬6~8毫米,形狀為三角形,連種子長1.8~2厘米。
日本五針松的種子
物種分布
編輯世界分布
日本為該物種的原產地,日本五針松天然分布在日本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等地。在中國廣泛引種栽培。
中國分布
日本五針松在中國引種并培育多年,在北至遼寧省丹東,南至福建福州、廈門的諸多省市區域內均有廣泛栽培。日本五針松在山東省、浙江省、安徽省等露天栽培,在北方河北、北京、天津等地做為盆栽栽培。
日本五針松的中國分布圖
生長習性
編輯日本五針松為陽性樹種,喜陽光充沛、溫暖濕潤的氣候;其生長環境溫度為-26℃~32℃。日本五針松對濕度有較強適應能力,生長旺季需水量多,休眠季需水量少。此外,日本五針松對土壤肥力要求不高,喜排水透氣性好的土壤,在微酸性及中性土均能生長,但無法生存于鈣質土或鹽堿土中。
繁殖方式
編輯人工繁殖
日本五針松結實低,種子少,不易大量獲得種子,播種繁殖受限制,因此在繁殖時多采用營養繁殖。營養繁殖能保留品種的優良性狀,成苗快。營養繁殖包括嫁接、扦[qiān]插和組織離體培養等,其中嫁接繁殖是日本五針松生產上最主要的繁殖方式。
嫁接繁殖
嫁接繁殖能夠保持日本五針松的抗性和優良性狀,并且操作簡單見效快。嫁接時選擇與日本五針松親緣關系近、生長旺盛的樹種為砧木,如黑松等。選擇和氣溫溫和、光照水分適宜、少風的天氣為宜。嫁接通常使用2-3年生的實生苗為砧木,以生長健壯的日本五針松母樹上一年生枝條為接穗,如果用塑料袋套護接穗,則能夠提高成活率。
栽培技術
編輯日本五針松栽培地要選肥沃、濕潤而排水好的砂壤土,移植時一定要帶好土坨,并及時澆水;干旱季節還應注意澆水保,雨季排水防澇,高溫干燥時期常有介殼蟲和紅蜘蛛危害嫩梢、嫩葉,另有松梢螟蛙蝕嫩梢,應注意隨時觀察,及時用石硫合劑、樂果等藥劑噴殺。
功用價值
編輯經濟價值
日本五針松木材輕軟且紋理通直,利于加工。因為有很多節,所以只能做為一般木材器具等的原料。
觀賞價值
制作盆景
日本五針松針葉短密、簇生枝端,樹形緊湊,樹皮鱗片狀開裂,姿態古樸,多被人們用于盆景。日本五針松有粗葉五針松、細葉五針松、大阪松、 旋葉五針松、銀葉五針松等品種,中國普遍以大阪松和銀葉五針松作為盆景 。
園林應用
日本五針松于上個世紀20年代被世人開發利用,作為珍貴的觀賞樹種,其樹皮形同龍鱗,樹干蒼勁有力,姿態優雅清秀,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因而被人們譽為松中“皇后”。日本五針松也多被應用于園林之中。但日本五針松在中國園林中暫未推廣開來,主要原因為其生長緩慢、成齡樹較少、價格昂貴等。
變種信息
編輯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967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