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竹(拉丁學名:Asparagus setaceus),別名云片松、云片竹、云竹、小百部、刺文竹、刺天冬、平面草、山草、雞絨芝。為天門冬科(Asparagaceae)天門冬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文竹原產于非洲東部及南部,后引種栽培于歐洲 ,在中國常見栽培于中部、西北、長江流域及南方各地。文竹喜溫暖、濕潤、半陰、通風的環境。
文竹名稱由來
編輯文竹的葉片輕柔,常年翠綠,枝干有節,形似竹子,姿態文雅瀟灑。因此稱之為“文竹”,取“文雅之竹”的意思。
形態特征
編輯根莖
根稍肉質,細長。莖攀援狀,分枝極多,光滑柔細,呈鮮綠色;葉狀枝細小剛毛狀,略具三棱形,通常每10~13枚成簇。
文竹根莖
葉
葉纖細,水平展開,退化的葉呈干膜質,鱗片狀,白色。葉片基部稍延伸為刺狀距或距不明顯。
文竹的葉子
文竹的葉子
花
花為兩性花,白色,比較小,通常每1~4朵腋生,有短梗;花被片長約7mm,6片,雄蕊6,雌蕊1。花期9~10月。
文竹的花
文竹的花
果實及種子
漿果呈球形,直徑6~7mm,果熟期為冬季至來年春季,成熟時為紫黑色,有1~3顆種子。種子呈球形或半球形,有光澤,直徑3.3~4.5mm,胚乳豐富,胚小。
物種分布
編輯世界分布
文竹原產于非洲東部及南部,后引種栽培于歐洲等地 ,引種栽培于希臘、西班牙、孟加拉國、烏拉圭、巴西、澳大利亞等地。
中國分布
文竹在中國常見栽培于中部、西北、長江流域及南方各地。
生長習性
編輯光照
文竹需適當光照,但不能烈日暴曬,要注意適當遮陰,避免生長受阻,防止葉片枯萎。
溫度
文竹喜歡溫暖濕潤的環境,不耐寒及霜凍,最適生長溫度為15~25℃。夏季溫度如超過 32°C,生長停滯,葉片發黃。
土壤
文竹性喜肥,忌積水,積水易爛根。種植文竹的土壤以肥沃、排水性良好的中性至微酸性砂質壤土為佳。
水分
文竹不耐干旱,特別在新枝抽出時,一旦缺水,新枝頂梢萎蔫枯死,致使葉狀枝不能生長,嚴重時可能導致葉狀枝黃化脫落進而造成全株死亡。澆水過勤過多,則生長不良,易引起爛根 ,枝葉發黃。
繁殖方式
編輯人工繁殖
播種繁殖
種子采收:將三四年生的文竹作為采收母株,在溫室內進行地栽培養。待大多數果實由青色轉變為紫褐色成熟后,立即進行采收。采收的種子用清水洗凈果皮,放置陰涼通風處吹干貯藏備用。 播種:播種時間以春季3~4月為宜,有溫室條件可在室內苗床播種,也可盆內播種。文竹播種可用點播方法播種在苗床或盆內,覆土以剛好蓋過種子為度。播種后要澆足澆透水,保持土壤濕潤。
分株繁殖
文竹的叢生性很強,分株繁殖采用長勢茂盛的四五年生植株,在春季從花盆中取出,注意保護根須,減少損傷,用鋒利剪刀剝離待分離部分,剝離后對傷口進行消毒防腐。但文竹分株后影響株形美觀,此法不多采用。
栽培管理
編輯修剪搭架
枯枝老蔓會影響美觀,且占據新生枝條的生長空間,爭搶水分和營養,應注意疏剪。文竹為蔓性植物,需搭好支架讓其攀附,擴大生長空間,利于開花結果。
水肥管理
文竹在4月到6月大量生長,在此期間要勤施淡肥,高溫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則可不施或少施;開花結果期間應加施磷肥、鉀肥促進花的發育。文竹生長期間也要注意水分供給,不能缺水干旱也不可積水。
病蟲害防治
蟲害蟲害主要是介殼蟲、蚜蟲、紅蜘蛛等,當發現介殼蟲和蚜蟲為害時,應適當通風,并用稀釋的氧化樂果乳油劑進行噴灑。此外,若遭受紅蜘蛛侵擾,文竹的葉子很快變黃,可將有葉子的部分全部剪去,并將植株浸泡于水中,可將殘留的紅蜘蛛淹死。也可噴施三氯殺螨醇乳油、樂果乳劑等進行防治。病害病害主要是葉枯病及灰霉病。主要危害文竹的葉子,當植株感染葉枯病及灰霉病時可用稀釋后的托布津可濕性粉劑進行噴灑。
功用價值
編輯藥用價值
文竹的塊根或全草可以入藥。味甘,微苦,性寒。中醫認為,文竹具有潤肺止咳,涼血通淋,解毒的功效,主治陰虛肺燥,咳嗽,咳血,小便淋瀝。
觀賞價值
水培文竹(來源:施穎)文竹常有“文雅之竹”的稱號,枝葉纖細,常年翠綠,是觀葉盆栽植物,可置于客廳、書房、陽臺等,也可以栽于庭院,也可作為切花、花束以及花籃的陪襯材料。
凈化空氣
文竹可分泌出殺死部分有害細菌的物質,同時吸收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氣等有害氣體,并在夜間吸收二氧化碳,有凈化空氣的效果。
文竹花語
編輯文竹的花語是永恒,象征著朋友純潔的心,永恒不變,也是婚姻幸福甜蜜,愛情天長地久的象征。人們常將文竹贈送給好友,祝愿友誼天長地久;也常作婚禮的配材使用。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967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