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葉(Compound Leaf)是由多數小葉組成,如與同等大小的單葉來比較,雖然葉片的總面積減少了,但遭受風、雨、水所加到葉片上的壓力或阻力卻少得多,這是對環境的一種適應。根據小葉在葉軸上排列方式和數目的不同,可分為掌狀復葉、三出復葉、羽狀復葉。若干小葉集生在共同的葉柄末端,排列成掌狀,稱為掌狀復葉,如七葉樹。3枚小葉集生于共同的葉柄末端,稱為三出復葉,如苜蓿。小葉排列在葉柄延長所成的葉軸的兩側,呈羽狀,稱為羽狀復葉。
復葉簡介
編輯復葉(Compound Leaf)
二至多枚分離的小葉(leaflet),共同著生在一個葉柄上,稱為復葉,例如五加、楓楊。復葉的葉柄稱總葉柄(common petiole),它著生在莖或枝條上。在總葉柄以上著生小葉片的軸稱葉軸(rachis)。復葉中每一片小葉的葉柄,稱為小葉柄(petiolule)。小葉柄的一端連在小葉片上,另一端著生在總葉柄或葉軸上。復葉是由單葉經過不同程度的缺裂演化而來的,當單葉的裂片深達主脈或葉基并且形成小葉柄時,復葉便產生了。
組成
編輯復葉(Compound Leaf)是由多數小葉組成,如與同等大小的單葉來比較,雖然葉片的總面積減少了,但遭受風、雨、水所加到葉片上的壓力或阻力卻少得多,這是對環境的一種適應。根據小葉在葉軸上排列方式和數目的不同,可分為掌狀復葉、三出復葉、羽狀復葉。若干小葉集生在共同的葉柄末端,排列成掌狀,稱為掌狀復葉,如七葉樹。3枚小葉集生于共同的葉柄末端,稱為三出復葉,如苜蓿[xu]。小葉排列在葉柄延長所成的葉軸的兩側,呈羽狀,稱為羽狀復葉。小葉總數為雙數的,稱為偶數羽狀復葉,如花生;小葉總數為單數的,稱為奇數羽狀復葉,如薔薇;葉軸不再分枝的為一回羽狀復葉,如月季;分枝僅1次的為二回羽狀復葉,如合歡;分枝2次的為三回羽狀復葉,如南天竹。
刺槐的奇數羽狀復葉
復葉種類
編輯羽狀復葉
(pinnately compound leaf)多數小葉排列在葉軸的兩側呈羽毛狀,稱為 羽狀復葉。羽狀復葉的葉軸頂端只生有一片小葉,稱為奇數羽狀復葉或單數羽狀復葉(odd-pinnately compound leaf),如槐。羽狀復葉的頂生小葉有二枚,稱為偶數羽狀復葉或雙數羽狀復葉(even-pinnatelycompoundleaf),如無患子。羽狀復葉的葉軸兩側各具一列小葉時,稱為一回羽狀復葉,如槐樹。葉軸兩側有羽狀排列的小葉軸(rachilla),而羽狀排列的小葉著生在小葉軸兩側,稱為二回羽狀復葉(bipinnate leaf),如合歡。在二回羽狀復葉中的小葉稱羽片(pinna)。以此類推,可以有三回至多回羽狀復葉,最末一次的羽片稱小羽片(pinnule)。有的羽狀復葉的小葉大小不一、參差不齊或大小相間,則稱為參差羽狀復葉,如龍芽草等。
掌狀復葉
(palmately compound leaf)在復葉上缺乏葉軸,數片小葉著生在總葉柄頂端的一個點上,小葉的排列呈掌狀向外展開,稱為掌狀復葉。例如,木通、五加。
三出復葉
三出復葉(terately compound leaf) 僅有3片小葉著生在總葉柄的頂端。三出復葉又有:羽狀三出復葉(ternate pinnate leaf),頂端的小葉柄較長,如大豆、菜豆、苜蓿等的葉;掌狀三出復葉(ternate palmate leaf),3小葉柄等長,如酢漿草、車軸草的葉。有些二回掌狀復葉和三回掌狀復葉實際上是二回三出復葉和三回三出復葉。前者如淫羊藿;后者如唐松草的葉。
單身復葉
(unifoliate compound leaf)三出復葉的側生二枚小葉發生退化,僅留下一枚頂生的小葉,外形似單葉,但在其葉軸頂端與頂生小葉相連處,有一明顯的關節,這種復葉稱單身復葉,如桔。在單身復葉中,葉軸的兩側通常或大或小向外作翅狀擴展。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96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