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花橘(學名:Citrus tachibana (Makino) Tanaka)屬于雙子葉植物綱,無患子目,蕓香科,柑橘亞科,柑橘屬,柑橘亞屬的常綠小喬木。中國臺灣特有種,樹高約3米。單身復葉,互生,上部小葉披針形,葉翼線形。花白色或淡紫色。果實扁圓形,果皮表面平滑,淡黃色,厚1.5~2毫米,果肉淡黃色,味道酸苦。立花橘的相關資料較少,有待研發利用。
形態特征
編輯立花橘為小喬木,樹高約3米,分枝多,刺短小。葉橢圓形,長6—7厘米,寬3.5—4厘米,頂部狹而鈍端,凹頭明顯,基部闊楔形,葉緣有細鈍裂齒,側脈不明顯,冀葉線形;葉柄長8—10毫米。單花腋生,花蕾近圓球形;花梗長約2毫米,花徑1.2—1.4厘米;花瓣白色,頂端略反折;雄蕊約20枚;柱頭略低于花藥。果實扁圓形,縱徑2—2.5厘米,橫徑2.5—3.4厘米,果皮表面平滑,淡黃色,果皮厚1.5—2毫米,瓤囊7—9瓣,果肉淡黃色,甚酸且苦;種子5—6粒,闊卵形,長約1厘米,近平滑,子葉淡綠色,多胚。
生長環境
編輯立花橘分布于低海拔的山地林中,為野生植物。
立花橘繁育
編輯立花橘的果期在秋后,此時果實轉為淡黃色。
分布范圍
編輯產自中國臺灣,日本南部也有分布。
本種提示
編輯模式標本未見。對照中國臺灣植物的插圖,立花橘與產海南島山地上的小果黃皮酸橘很相似,葉片短而闊,頂部狹而鈍且有明顯凹口,葉緣的裂齒疏而明顯,葉柄相應較長;種子闊卵形,甚飽滿,頂端急尖。看來是一種野生性狀較強的黃皮酸橘。
外部鏈接
編輯立花橘在中文物種2000上的簡介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967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