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51年以來,設區、鄉、時,多以三鄉為名
1963年初,撤銷三鄉區,改設三鄉,駐平嵐
1983年11月,農村實行政社分設,設立三鄉區(區公所)取代原來的三鄉(管理委員會),駐圩仔鎮
1983年12月22日,國務院(83)國函269號文件批準撤銷中山縣,設立中山市(縣級),以中山縣的行政區域為中山市的行政區域
1984年02月,設立三鄉區,駐圩仔鎮1986年12月,撤銷三鄉區,建立三鄉鎮,駐環鎮三鄉鎮
1988年01月07日,中華人民國國務院國函(1988)6號文件批準中山市升為地級市,由廣東省人民管轄
香山置縣前屬東莞縣文順鄉,南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置縣后屬豐樂鄉谷字都。清道光初年屬谷都。光緒初年屬谷鎮。宣統二年(1910年)屬五區(1930年五區改稱南鄉區,翌年復稱五區)。
1951年11月,屬上五區
1953年,稱二區(含今神灣鎮),1957年劃出神灣改稱三鄉鄉。
1958年,環城、神灣、板芙和珠海市的前山并入,稱三鄉。
1959年,析出環城、前山。中心街道
1961年,稱三鄉區。
1963年初,撤銷三鄉區,改設三鄉,同時析出神灣、板芙。
1974年08月,三鄉分出五桂山建設指揮部(級)
1983年初,撤銷三鄉,改設三鄉區
1986年12月,撤三鄉區,建立三鄉鎮。
境域
三鄉坐落于市境南部,地處山區與沖積平原中間,山丘環列。白水林山在鎮東 南,主峰海拔473米。主要河流茅灣涌,源出于將軍嶺東,往東折南流縱貫鎮東部,經坦洲鎮境出海。秦代,山下為海;南宋前仍是淺海灘涂;后因山泥與河沙沖積,中部形成丘陵平地。早在唐代,彭、關兩姓人定居于烏石,北宋慶歷四年(1044年)惠州判鄭菊叟到橋頭定居。
三鄉鎮為中山市轄鎮,在中山市南部,石岐南19.8公里處,東與珠海市金鼎接壤。面積96平方公里,2000年戶籍人口3.39萬,外來人口6.5萬。轄1居民委員會,16個村民委員會,34個自然村。鎮駐圩仔。
?行政區劃
截至2013年,三鄉鎮下轄3個社區和12個村,分別是圩仔社區、前隴社區、南龍社區、平南村、
442000114001 111 圩仔社區 442000114002 112 前隴社區 442000114003 112 南龍社區 442000114201 112 平南村 442000114202 112 平嵐東村 442000114203 112 橋頭村 442000114204 112 烏石村 442000114205 112 白石村 442000114206 112 東桂村 442000114207 112 大布村 442000114208 112 雍陌村 442000114209 112 古鶴村 442000114210 112 新圩村 442000114211 112 茅灣村 442000114212 112 崗泉村 地理 境域
三鄉鎮位于東經113°26′,北緯22°21′,在中山市境南部,東和東南與珠海市唐家灣鎮交界,南連坦洲鎮,西接神灣鎮與板芙鎮,北與五桂山鎮接壤。三鄉鎮四面環山,中部為平地,南部偏東為沖積平原,山地面積40平方公里,總面積93.68平方公里,距市區20公里,105國道貫穿境內,沿公東南行26公里便達澳門。
地貌地形
中山市規模較大的沖積扇分布在三鄉鎮的平嵐至中山溫泉一帶,地勢較高(海拔約3~4米)。組成物質為粘土、砂礫。
三鄉鎮的臺地在丘陵邊緣,以高度低、受切割程度小、頂部相對比較平齊而有 別于丘陵。按其海拔高度可分為。組成臺地的巖石有燕山期花崗巖,加里東期混合巖,寒武紀石英砂巖等,其中以花崗巖的面積較大。臺地表面多為殘積的厚層紅土,全風化層通常在5米以上。一些臺地的邊緣仍保存古海蝕遺跡。
主要有五桂山列,起于板芙深灣,經三鄉、五桂山鎮至翠亨村崖口止,馬坑山(海拔436.5米);飛云洞山列,起于三鄉雍陌,經田心至翠亨村黃牛洞止;竹篙嶺山脈,位于市境南部,地跨神灣、坦洲、三鄉三鎮,最高峰為白水林的竹篙嶺(海拔473.3米)。此外,在三鄉鎮還有屬鳳凰山山脈的大尖嶺(海拔282米),山(海拔253米)等山嶺。
氣候
三鄉鎮地處低緯度,全境均在北回歸線以南,屬南帶季風氣候。境內太陽高度角大,太陽幅射能量豐富,終年氣溫較高;瀕臨南海,夏季風帶來大量水汽,成為降雨的主要來源。因而形成了光熱充足,雨量充沛,干濕明顯,災害較多的氣候特征 。
水文
流經板芙鎮的主要水道有鴉崗運河、圩仔河、任成秀河、二塘圍排灌渠河、茅灣涌、平嵐坑、西坑、等。其中以茅灣涌xxx,全長14千米;其次是平嵐坑,發源于白水林山東北麓,全長7.8千米。
產業概況
以來,三鄉大力實施工業強鎮戰略,美國、、日本、意廣場觀應像大利、韓國等國家和港澳臺等地區的知名企業紛紛落戶,三鄉迅速發展成為以外向型經濟為主導的工業強鎮和經濟強鎮。現全鎮擁有2000多家工業企業,其中外資企業500多家,位居全市前列。三鄉擁有亞洲xxx的制鞋寶元鞋廠,亞洲xxx的休閑運動帽生產企業偉立制帽廠,全球著名的藥業和化妝業品牌企業曼秀雷敦公司、全國箱包行業名牌企業皇冠皮件公司、全國第二家上市的房地產企業雅居樂地產集團均座落我鎮。另有一批像金勝鋁業、日東光器、阿洛奇美第等名優企業,企業先進發展模式是三鄉工業發展的標桿。
三鄉玻璃制造業發展迅速,尤其是中山阿洛奇美第家具有限公司的發展。三鄉發布《關于表彰三鄉鎮2012年度經濟發展先進企業的通報》中阿洛奇美第獲產值增速,收到三鄉表彰,繼續為推動三鄉經濟發展邁向新臺階貢獻力量。
三鄉鎮在大力實施工業強鎮戰略的同時,強力推進雙輪驅動戰略,把優先發展現代服務業、新興服務業擺在重點,2011年三大產業比例1.5:52.1:46.4,歷年比重居全市前列。
三鄉是中國xxx的明清古舊家具集散地,同時擁有全球業內知名度最高、整體實力xxx的歐美古典彩漆家具企業群。鎮內擁有巨龍古玩城、明清古典家具市場、華財古玩城及古典家具博覽中心四大現貨交易市場,共20萬平方米近千家商鋪。這一特有的集家具、古玩為一體的古文化走廊不僅吸引了眾多客商和游客慕名而來,更成為三鄉xxx有特色的產業品牌、文化名片、創意。
2008年,三鄉與中國家具協會等八家單位簽約,正式啟動共建中國古典家具名鎮工程。至今已成為舉辦三屆中國(三鄉)古典家具文化節,吸引了業界和市民廣泛的共同關注,并逐漸成為廣東家具展的重要組成部分。2011年10月,三鄉獲得中國家協和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授予的中國古典名鎮稱號,掀開了專業鎮發展新的一頁。
三鄉農業別具特色。古鶴蔬菜、塘敢蘿卜、竹溪沙糖桔、鴉崗蔬菜、雍陌草莓和玉米生產,以及白石休閑觀光旅游示范在業內都具有盛名。白石鴿場、白石豬場是中山市指定專供港澳的定點畜牧,其中石岐乳鴿、龍駿肉豬馳名。
三鄉發展成就巨大,綜合實力雄厚。根據廣東省鎮域經濟綜合發展力研究報告,三鄉鎮2010年綜合實力位居全省1151個鄉鎮第25位,在中山各鎮中排名第3。 阿洛奇美第
基建完善
三鄉鎮在不斷完善城鎮功能設施的同時,規劃建設了新的中心區。新中心區水鄉設有對外行政區,其中包括外經大樓、國稅大樓、地稅大樓、工商大樓、建委大樓、大樓、鎮行政大樓等,文化中心、按五星級設計的三鄉大酒店也已全面動工興建,中心區長近千米、寬88米的景觀大道與沙坦公連接。
三鄉標準公占有率為217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級公占有率達43公里/百平方公里,村村廠廠都有道與105國道連接。鎮內設有3個汽車站、班車直通、深圳和14個省市。西部沿海高速公、京珠高速公以及規劃中廣珠西線高速直接通達三鄉,穗、深、港、澳、珠等機場均處在90公里交通圈內,南沙港、高欄港、中山港、神灣港乃至港澳地區的多個水運口岸環列,其中最近的出口港僅需10分鐘車程,最遠也只需30分鐘車程。另外,鐵運輸經由廣州及未來的中山過境線通達全國各地,形成方便快捷的海陸空交通網絡。
全鎮自來水日供水量達14萬噸,還有四大水庫作為自來水補充用水。投資5600多萬元的三鄉新水廠即將全面供水;全鎮建有 22萬伏變電站一座和11萬伏變電站二座,2006年全鎮用電超過9億千瓦/時;通訊網絡建設方面,全鎮程控電話裝機容量達6萬門,現家庭電話普及率達102%,平均每2個人就擁有一臺移動電話,目全鎮已有5000多戶家庭上網。
商業發達
如今的三鄉,酒樓餐廳林立,其中星級酒店包括中山溫泉賓館(四星級),鄉泉別墅(三星級)、金煌大酒店(三星級)、招商會所(三星級)以及雅居樂大酒店(四星級),另外兩間五星沙坦級酒店已全面動工興建;現全鎮餐飲業360家,美食匯粹,麗桃源酒樓、庭記酒樓、綠榕居酒樓引領中餐飲食潮流,威尼斯西餐廳、加仕葡國餐廳獨具異國風味;柏麗商業廣場、壹加壹連鎖商場、新佳樂超市、信和超市、超惠百貨、繁榮時裝城、金田百貨以及三鄉市場、雍陌市場、平東市場等8個農貿市場更是遍布城鄉,形成購物休閑的商業網;新興崛起的三鄉鎮古舊家具產業逐漸成熟,巨龍、華財、三聯古典家私城相繼開業,形成了三鄉鎮特有的古文化藝術產業群。2006年全鎮三次產業在P中的比重為1:59:40,第三產業比例每年以2%以上的幅度逐年提升。
設施齊備
鎮內有體育館和中心體育場各一個,體育設施有足球場10個、籃球場161個(其中燈光球場57個)、游泳池9個、保齡球場2個、網球場23個、乒乓球室 39個、羽毛球場19個,還擁有全國xxx個高爾夫球場、滑草場、山地自行車賽道和公自行車賽道。鎮內有文化廣場與影劇院一座,另外文化活動中心大樓已全面動工。
社會事業
全鎮擁有160多人,保安員3000多人,村村廠廠有保安隊。2宜居之城006年還分別成立了100多人組成的治安巡防大隊和112人組成的流動人口管理辦公室,投入110萬元,在鎮內主要交通要道、繁華商業網點安裝視頻系統,全面夯實社會治安防范基礎。
2006年全鎮共有40個多房地產樓盤,全國安全文明優秀師范小區--雅居樂花園馳名省港澳,已有港澳業主一萬五千多戶,另外華豐花園也是全國物業管理示范小區,世光創建的麗景花園,平東鄉村俱樂部及紅寶石山莊、鴉崗景怡山莊、平東村雅豪園以及甘泉花園等,2006年竣工或在建樓盤24個,全年新建房地產面積39.24萬平方米,銷售面積達41.56萬平方米,銷售額達12.31億元。其中大型樓盤有雅居樂中心城、英倫花園、東城花園、金棕櫚花園、新盛世花園等。
三鄉鎮設有大型免費的小瑯環生態公園,其中建有六座觀光亭、環山登山道與長2.3公里、寬6米的山地自行車賽道,全球xxx座有孔蟲雕塑科普園,并有一座人工湖位于公園北側。小瑯環公園于2005年被評為全國優秀全民健身運動站(點)。同時泉林旅游山莊成為中山市xxx人氣的旅游景點。
同志登上中山溫泉賓館后的羅三妹山1984年1月,同志南方視察來到三鄉,下榻中山溫泉賓館。28日早上,登上了羅三妹山,在山上,同志發出了鏗鏘有力的世紀強音:不走回頭!1994年6月17日,同志在三鄉視察了寶元鞋廠、美日顯示器廠和古鶴村蔬菜種植,走訪了雍陌村兩戶農家。
鎮內有高中2所、初級中學3所,小學11所,九年一貫制民辦學校2所,其
風光旖旎新三鄉中由名校加名企創辦的中山紀念中學三鑫雙語學校也位于三鄉,與鎮光后中心小學、中學、桂山中學等4所學校均是省一級學校,理工學校是省重點職業高中,桂山中學還于2006年10月順利通過了廣東省xxx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初期督導驗收。另外,教育配套設施不斷完善,其中白石村興建的白石環小學、烏石村興建的載德小學、雍陌村興建的雍陌小學全部都按照市級小學建設而成。易地重建桂山中學、三鄉中學和大布小學、新圩小學等一系列重建、擴建工程已完成規劃,將xxx改善學校教育教學,形成優質教育資源,滿足教育可持續發展的需要。醫療衛生方面,三鄉鎮是國家衛生鎮,在12個行政村中,雍陌村是全國衛生村,其他11個行政村均為省衛生村。現鎮內有醫院,村有分院和衛生所,構成完善的醫療網絡。正籌劃易地重建三鄉醫院,有關選址和規劃工作已完成。
學校列表
桂山中學
三鄉鎮理工學校
三鑫雙語學校
中學
三鄉中學
三鄉平東學校
光后中心小學
載德小學
平嵐小學
鴉崗小學
雍陌小學
白石環小學景觀大道雕塑之一
大布小學
新圩小學
三鄉南峰學校
古鶴新民學校
東華學校
桂山君里學校
三鄉中心幼兒園
領導班子
2014年9月15日下午三鄉鎮召開干部大會,市委組織部宣布三鄉鎮主要領導職務任免的決定:因工作需要,賀暉同志調任翠亨新區管委會主任(副廳級),免去其三鄉鎮黨委、委員職務。賀暉同志不再擔任三鄉鎮職務。
梁常興同志任三鄉鎮黨委(正處級),梁常興同志為三鄉鎮候選人,不再擔任三鄉鎮鎮長職務。岑宏開同志任三鄉鎮黨委副(正處級)。中山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雷彪寄語兩位新任領導要帶領好三鄉鎮全體干部群眾,繼往開來,爭創新一輪發展新優勢。
梁常興
黨委
主持鎮全面工作,分管審計工作。
岑宏開
黨委副
卓水先
黨委副
協助黨委負責日常工作。負責黨務、政協、黨群、紀檢、組織人事、機構編制、、綜治、維穩、xxx、、司法、社會管理等方面工作,聯系三鄉法庭、三鄉檢察室工作。
劉文生
黨委委員、副鎮長
分育、體育、業余體校、水利、水務、供水、社會事務、頤老院、紅十字會、殘聯、氣象等方面工作。
鄭錦源
黨委委員、xxx部部長
分管三產、旅游、人社、勞動仲裁、創業就業、xxx等方面工作,聯系工商聯、商會、個私協會、古典家具行業協會、分會、福建商會。
肖冠宏
黨委委員兼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
分管規劃、住房和城鄉建設、國土資源、公、土地管理、招投標、項目管理、環衛、園林綠化等方面工作。
鄭雪英
黨委宣傳委員
分管宣傳、文明辦、宣傳文化中心、新聞出版、、外事僑務、臺務、政協辦、民族教、婦聯、僑聯、文聯、社科聯、工人業余藝術團等方面工作。
孔冰
黨委組織委員、紀委
主持鎮紀委全面工作,分管紀檢、監察、廉政建設、組織人事、非公黨建、機構編制、人才辦、老齡老干、關工委、黨校等方面工作。
黨委委員
分管發展和、經貿、外經貿、科技、統計、固定資產投資、物價、糧食和招商、供電、質量技術監督、安全生產、消防等方面工作,協調海關和檢驗檢疫等工作。
鄭志堅
黨委委員
分管黨政辦公室、政策研究、應急管理、督辦、信息公開、黨史、檔案、地方志、工會、無線電、保密等方面工作。
鄭華標
黨委委員
分管三農(包括農業服務中心和農業技術咨詢站)、林業、獸醫站、扶貧、人口與計劃生育和計生服務、秀美鄉村等方面工作。
潘錫有
黨委委員兼綜合行政執法局局長
分管綜合執法和、城市管理行政執法、衛生、三鄉醫院、社區衛生服務、創衛愛衛、衛生監督、疾病預防控制、消毒站等方面工作。
朱天
黨委委員、局長
分管、、流動人口管理等方面工作。
徐瀚森
副鎮長
周石泉
副鎮長
分管維穩、(網絡問政)、綜治、司法、桂山公證處、禁毒辦、打私、法制等方面工作,協調工作。
陳海星
副鎮長兼財政局長
分管財政、金融辦、供銷社、資產公司、肉聯廠、結算中心、公有資產辦、采購辦等方面工作,協調工商行政管理、國稅地稅、金融機構、電信、郵政、中移動、中聯通、煙草專賣、鹽業、住房公積金管理等方面工作。
胡嬌
副
協助開展工作。
林向華
助理
協助委員分管經貿、招商工作,具體負責裝配公司、報關公司、谷都進出口公司工作。
文化
今日三鄉新景象三鄉鎮位于中山市南部,轄區面積96平方公里,相當于中國國土面積的十萬分之一。常住人口13.4萬,屬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平均溫度22℃,年降水量1700毫米。
三鄉鎮原為平嵐、烏石、橋頭三個鄉的合稱,是嶺南千年古鎮。據考古發現,早在5000年前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已經有土著古越族人在古鶴村的青龍頭山附近漁獵和居住。古鶴水庫的水下還完整保存著一座古人用于燒制陶器的古窯。
三鄉文化廣場三鄉鎮地理獨特,北靠五桂山,南倚竹篙嶺,四面丘陵環抱。然而,宋代以前,這里還是一片汪洋,這些丘陵山脈,也只是汪洋中的一個個小島,三鄉的先民依山而居,三山六海一成田是那個時代的真實寫照。西江長年累月的沖積,四面島嶼之間逐漸連成一片,形成了一個小盆地,滄海終于變成了桑田。從高處俯瞰三鄉,她就像一個巨大的聚寶盤,層林疊翠。大自然似乎特別眷顧三鄉,把地下的溫泉、小瑯環山的泉石奇觀、白水林的瀑布掛簾、羅三妹山的嫵媚和傳奇,都毫不吝惜地了這塊神奇的土地。
航拍三鄉三鄉鐘靈毓秀,是著名的文化之鄉,先后誕生了鄭觀應、鄭君里、鄭景康、鄭錦等一批在中國近現代史上都具有影響的人物,孕育了鄭守儀、鄭耀、鄭健超三位兩院院士。
勤勞智慧的三鄉人,不但制作出名聞的三鄉瀨粉和各式美味的茶果點心,培育出塘敢蘿卜、石岐乳鴿等優質農產品,更是在這塊熱土上創造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奇跡,逐步發展成為中山市以加工出口為主的工業強鎮和經濟強鎮、廣東省中心鎮和中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中國優美鄉鎮和中國古典家具名鎮。
正中山旅游一定要去拜訪孫中山故居一樣,到三鄉旅游一定要到鄭觀羅三妹山應故居看看。這是一座具有103年歷史的清代建筑,坐北朝南,磚木結構,前后兩進三開間,中間天井加蓋改為住房。面積約204.5平方米。該故居為鄭觀應于1903年出資為其父鄭啟華而建造。在這里,鄭觀應走出了一個商業思想家和買辦商人的道,并以精辟的言論而流芳百世。羅三妹孝敬父母的傳說是三鄉民風的象征,山上建有羅三妹廟。1984年1月28日,南巡時下榻中山溫泉賓館,并且帶領隨行人員以及家人攀登溫泉賓館后面的羅三妹山,羅三妹山海拔221米,東南坡有653個石階,西南坡有427個石階。
兩條都在山的南面。小平從東南面上山,下山時就朝西南方面的走去。當地人登羅三妹山,一般是從西南面上來,從東南面下去。因為西南面坡陡、窄,上來時還可以,下山時就不太好走。隨行人員有些擔心,就向,從原回去。擺古鶴村了擺手,只說了語帶雙關的五個字:不走回頭!表達他推進的決心。如今羅三妹山腳下立有巨幅畫像。來到此處,你可以重溫偉人的足跡。三鄉有不少有著古老傳統的村落,其中古鶴是中山市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從古鶴牌坊進去,沒多遠就可見一條保存完整的石板街,蜿蜒貫穿村頭和村尾,沿途有瓦頂長了青苔的古老大屋、蒼老的大榕樹,以及xxx小小的舊祠堂。還有建于1882年的樂善好施牌坊,是清朝光緒賜建的四柱三間三樓牌坊,用花崗石雕鑿構筑,坊額四周均有人物花卉雕刻,經歷百年風雨依然無損其精致工藝。
榮譽
以來,三鄉鎮先后榮獲全國民政工作全優鎮、全國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住宅區鎮、全國鄉鎮企業出口創匯管理先進鎮、全國衛生鎮、全國優美鄉鎮、全國安全生產先進單位、廣東省文明單位、廣東省文明村鎮、廣東省普法先進鎮、廣東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鎮、廣東省教育強鎮、廣東省重教先進鎮、廣東省生態示范鎮、全省計劃生育先進單位、廣東省十佳文化廣場、中山市先進黨委、中山市文明鎮、中山市經濟強鎮等榮譽。
著名人物
著名人物:鄭觀應(啟蒙思想家)、鄭君里(中國早期著名導演)、鄭景康(中國最著名的攝影大師之一)、鄭錦(近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鄭守儀(中國科學院院士)、鄭耀(中國科學院院士、前任城市大學校長及大學校長)、鄭健超(中國工程院院士、電力科學研究院名譽院長)、鄭(國際聯盟、最后一任駐英大使)、吳鐵城(中央海外部部長、中央秘書長、部長)、周楠。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9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