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東北漢子每月花8萬設計古風連衣裙 阿里原創保護讓“漢風唐韻”再現
IPRdaily中文網消息:因為老婆喜歡中國風服飾,王明,一個東北漢子,在阿里巴巴上做起了漢唐改良連衣裙的生意。名為“曼輕羅”的天貓店,是他和妻子愛情的結晶。
開店七年間,王明一直堅持做原創,從設計到選材、加工、包裝,全都在他位于廣州的工廠完成。光是聘請專業設計團隊研究版式,王明每個月就要花費8萬多元。
漢風唐韻再現東方神韻,堅持做原創的“曼輕羅”逐漸走出了自己的風格并成為行業標桿,也成為了同行競相模仿的對象。好在,阿里巴巴原創保護平臺的上線,讓王明辛苦投入才產出的原創設計,能得到更好的保護。
像王明一樣的原創商家,在阿里平臺上有超過10萬個。阿里也正在通過務實的知產保護為原創保駕護航,為中國商業可持續性增長帶來更多競爭力。
? ? ? ? ? ? ? ? ? ? ? ? ? ? ?? 圖說:“曼輕羅”天貓旗艦店頁面中國風連衣裙宣傳圖。
“阿里原創保護平臺讓我們避免被‘抄死’”
“我老婆曾是美術老師,喜歡漢服,所以我們的店鋪專門做一些中國風改良服飾。”談到自己開辦“曼輕羅”網店的初心,王明坦言是受老婆影響。
不同于一些只在服裝檔口進貨、成衣銷售的中國風服飾店,王明店鋪里賣的服裝全都是自己設計、自己生產。這一點,王明說是他自己的堅持。
“一開始我老婆想做批發檔口,覺得省事,來錢也快。我說檔口做得再好你也只能是檔口老板娘,如果做自己的原創品牌,有一天你會是企業家。”王明堅信,原創才是服飾行業核心競爭力,只有堅持原創才能走得更遠。
為了這份堅持,王明每月要在設計團隊上花費8萬多元——版師、設計、車工、剪版面料等等都需要花錢,一個款的漢改連衣裙開發費用在2000元左右,漢服則要3000多,每月要改30款左右,“這些都是真金白銀的投入”。
正因為有著專業的團隊,“曼輕羅”改良后的中國風連衣裙兼顧美觀和實用,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風格,再加上王明自建工廠嚴格品控,“曼輕羅”越來越多地贏得了市場和消費者的認可
與其他原創商家一樣,盜版抄襲一度成為王明的心頭痛。
“不少中國風服飾店鋪抄襲我們的設計風格,一些線下服裝檔口明目張膽地掛著仿冒品,甚至有一些網店還會直接盜圖。”經常是“曼輕羅”新品剛上線,網上就出現了仿冒,讓王明店鋪的流量大受影響。
這樣的現象,在去年得到徹底改變。2018年8月,阿里巴巴原創保護平臺正式上線,為所有原創商家提供了首發創意保護機制——原創商家將設計手稿或圖片上傳至該平臺,通過時間戳的形式進行電子備案及首發驗證,一旦產品或創意遭遇山寨侵權,即可在平臺啟動快速下架機制并發起xxx。
王明成為了xxx批入駐的商家,他陸續將70余款原創服飾相關資料上傳,讓抄襲和侵權的現象xxx緩解,投訴xxx也變得更加通暢,“如果不是阿里原創保護平臺的存在,我們可能堅持不了多久,就會被抄死。”
圖說:“曼輕羅”旗艦店原創設計版式示意圖。
“希望所有平臺同樣重視假貨問題”
破除傳統模式耗時長、權利認證慢、xxx效果難預估等難題,是阿里上線原創保護平臺的初心,希望能夠扶持原創商家在打擊山寨的同時,能跟上互聯網時代快速上新、追求爆款的步伐。
截至今年6月,已有2000多個中小原創商家加入阿里巴巴原創保護計劃。這些原創商家的所有的產品和作品,哪怕只是一張創意手稿,經過互聯網技術校驗、第三方公證機構存證、電子備案等流程后,就可以獲得電子“出生證”。
“阿里一直都抱著尊重知識、鼓勵創新的態度,希望通過新的治理模式,發揮阿里巴巴所具備的技術、算法能力,幫助平臺上超過10萬的原創商家更好經營、實現更好的保護,讓原創商家的經營更簡單,更普惠,更創造。”阿里巴巴知識產權保護總監李溪涵表示。
而在王明看來,僅僅是阿里上線原創保護平臺,對于原創商家而言,還遠遠不夠,“盜版在一些低價網購平臺上的問題更加嚴重,在阿里之外的一些低價平臺,存在著大量侵權盜版的店鋪,但卻投訴無門,根本得不到處理。”
“這些平臺上的店鋪盜用我家的圖片,僅從宣傳效果上看產品是一樣的,但實際質量是天壤之別。”王明解釋,一些低價平臺上的盜版服飾之所以能夠以便宜一半的價格銷售,一方面是由于這些店鋪完全不用花費設計成本,另一方面則是使用質量較差的布料,簡單按照抄襲來的版式拼湊成衣。
“希望所有平臺都能一樣真正重視假貨問題、重視原創保護,讓原創商家不用再擔心被抄襲。”王明說。
圖說:“曼輕羅”生產車間的工作人員正在打包剛剛生產好的連衣裙。
來源:IPRdaily中文網(iprdaily.cn)
聯系我們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全球百科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98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