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質類固醇

    編輯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皮質類固醇

    編輯

    皮質類固醇是一種的類固醇激素的是在脊椎動物上所產生的腎上腺皮質,以及這些激素合成類似物。兩大類皮質類固醇糖皮質激素和鹽皮質激素,參與了廣泛的生理過程,包括應激反應、免疫反應和炎癥調節、碳水化合物代謝、蛋白質分解代謝、血電解質平和行為。

    一些常見的天然類固醇激素是皮質醇(C21H30哦5),皮質酮(C21H30哦4),可的松(C21H28哦5)和醛固酮(C21H28哦5)。(注意可的松和醛固酮是異構體。)腎上腺皮質產生的主要皮質類固醇是皮質醇和醛固酮。

    醫療用途

    編輯

    具有類皮質類固醇作用的合成藥物可用于多種疾病,從腦腫瘤到皮膚病。地塞米松及其衍生物幾乎是純糖皮質激素,而潑尼松及其衍生物除了具有糖皮質激素作用外,還有一些鹽皮質激素作用。氟可的松(Florinef)是一種合成的鹽皮質激素。氫化可的松(皮質醇)通常用于替代療法,例如用于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癥和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

    全身性皮質類固醇治療的醫療狀況:

    • 過敏和呼吸內科
      • 哮喘(嚴重惡化)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 過敏性鼻炎
      • 特應性皮炎
      • 麻疹
      • 血管性水腫
      • 過敏反應
      • 食物過敏
      • 藥物過敏
      • 鼻息肉
      • 過敏性肺炎
      • 結節病
      • 嗜酸性肺炎
      • 一些其他類型的肺炎(除了傳統的抗生素治療方案)
      • 間質性肺病
    • 皮膚科
    • 內分泌學(通常在生理劑量下)
      • 阿狄森氏病
      • 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
      • 先天性腎上腺增生
    • 胃腸病學
      • 潰瘍性結腸炎
      • 克羅恩病
      • 自身免疫性肝炎
    • 血液學
    • 風濕病學/免疫學
    • 眼科
    • 其他條件
      • 多發性硬化癥復發
      • 器官移植
      • 腎病綜合征
      • 慢性肝炎(突發)
      • 腦水腫
      • IgG4相關疾病
      • 前列腺癌
      • 肌腱
      • 扁平苔蘚

    局部制劑也可用于皮膚、眼睛(葡萄膜炎)、肺(哮喘)、鼻子(鼻炎)和腸道。皮質類固醇也用于預防惡心,通常與5-HT3拮抗劑(例如昂丹司瓊)聯合使用。

    糖皮質激素的典型不良反應非常一致地表現為藥物誘發的庫欣綜合征。典型的鹽皮質激素副作用是高血壓(異常高血壓)、類固醇誘發的糖尿病、精神病、睡眠不足、低鉀血癥(血液中鉀含量低)、高鈉血癥(血液中鈉含量高)但不會引起外周水腫、代謝性堿中毒和結締組織無力。免疫抑制作用可能會抑制傷口愈合或潰瘍形成。

    臨床和實驗證據表明,皮質類固醇可通過誘發中心性漿液性視網膜病變(CSR,也稱為中心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CSC)而導致xxx性眼損傷。在治療視神經炎患者時應牢記這一點。有實驗和臨床證據表明,至少在視神經炎開始治療的速度很重要。

    種類固醇藥物,從抗過敏鼻噴霧劑(Nasonex、Flonase)到局部護膚、滴眼液(Tobradex),再到潑尼松,都與CSR的發展有關。

    皮質類固醇已廣泛用于治療腦外傷患者。一項系統評價確定了20項隨機對照試驗,包括12,303名參與者,然后將接受皮質類固醇治療的患者與未接受治療的患者進行比較。作者建議不應常規使用皮質類固醇治療顱腦外傷患者。

    藥理學

    編輯

    皮質類固醇作為激動劑的的糖皮質激素受體和/或鹽皮質激素受體。

    除了它們的皮質類固醇活性外,一些皮質類固醇可能具有一些孕激素活性,并可能產生與性別相關的副作用。

    藥物遺傳學

    編輯

    哮喘

    患者對吸入皮質類固醇的反應有一定的遺傳變異基礎。兩個感興趣的基因是CHRH1(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受體1)和TBX21(轉錄因子T-bet)。這兩種基因在人類中都顯示出一定程度的多態性變異,這可以解釋為什么一些患者對吸入皮質類固醇治療的反應比其他患者更好。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哮喘患者都對皮質類固醇有反應,而且大部分哮喘患者都對皮質類固醇有抵抗力。

    不良反應

    編輯

    一名47歲女性的下臂顯示因局部使用皮質類固醇引起的皮膚損傷。

    使用皮質類固醇有許多副作用,其中一些可能很嚴重:

    • 嚴重阿米巴性結腸炎:暴發性阿米巴性結腸炎與高病死率有關,并且可能發生在接觸皮質類固醇藥物后感染溶組織內阿米巴寄生蟲的患者中。
    • 神經精神:類固醇性精神病,和焦慮,抑郁癥。治療劑量可能會引起人為的幸福感(“類固醇欣快癥”)。神經精神作用部分是由身體對腎上腺素作用的敏感性介導的。在治療上,大部分皮質類固醇劑量在早晨給藥以模擬身體的晝夜節律;如果在晚上給予,精力充沛的感覺會干擾睡眠。弗洛雷斯和古米納提供了廣泛的審查。
    • 心血管:皮質類固醇可通過直接作用于腎臟引起鈉潴留,其方式類似于鹽皮質激素醛固酮。這會導致體液潴留和高血壓。
    • 代謝:皮質類固醇導致身體脂肪向面部和軀干移動,導致“月亮臉”、“水牛駝峰”和“鍋肚”或“啤酒肚”,并使身體脂肪遠離四肢。這被稱為皮質類固醇誘導的脂肪代謝障礙。由于氨基酸轉化為葡萄糖,它們被認為是抗合成代謝的,長期治療會導致肌肉萎縮
    • 分泌:通過增加氨基酸分解產生的葡萄糖和對抗胰島素的作用,皮質類固醇會導致高血糖、胰島素抵抗和糖尿病。
    • 骨骼:類固醇引起的骨質疏松癥可能是長期使用皮質類固醇的副作用。哮喘兒童使用吸入性皮質類固醇可能導致身高下降。
    • 胃腸道:雖然已經報告了結腸炎病例,但在結腸炎時通常會開具皮質類固醇處方,盡管由于對病原體的免疫反應受到抑制,但只有在排除胃腸道感染或微生物/真菌過度生長后才應考慮使用皮質類固醇。雖然除了服用高劑量超過一個月外,皮質類固醇導致消化性潰瘍的證據相對較少,截至2010年,大多數醫生仍然認為情況如此,并會考慮采取保護性預防措施。
    • 眼睛:長期使用可能導致白內障和青光眼。
    • 易感染:通過抑制免疫反應(這是它們用于過敏的主要原因之一),類固醇可能會導致感染爆發,尤其是念珠菌病。
    • 懷孕:皮質類固醇具有低但顯著的致畸作用,每1,000名接受治療的孕婦都會導致一些先天缺陷。因此,妊娠期禁用皮質類固醇。
    • 習慣:外用類固醇的長期使用者(在數周、數月或數年的時間內將外用類固醇應用于皮膚的用戶)報告了外用類固醇成癮(TSA)或紅色灼傷皮膚。TSA的特點是無法控制、擴散性皮炎和惡化的皮膚炎癥,這需要更強的局部類固醇才能獲得與xxx個處方相同的結果。當局部類固醇藥物丟失時,皮膚會在一段時間內出現發紅、灼熱、瘙癢、灼熱、腫脹和/或滲出液。這也稱為“紅皮綜合征”或“局部類固醇戒斷”(TSW)。停藥期結束后,特應性皮炎可以停止或沒有以前那么嚴重。
    • 在兒童中,短期口服類固醇會增加嘔吐、行為改變和睡眠問題的風險。

    生物合成

    編輯

    皮質類固醇是由腎上腺皮質內的膽固醇合成的。大多數類固醇合成反應由催化的酶的的細胞色素P450家族。它們位于線粒體內,需要腎上腺素氧還蛋白作為輔助因子(21-羥化酶和17α-羥化酶除外)。

    醛固酮和皮質酮共享其生物合成途徑的xxx部分。最后一部分由醛固酮合酶(對于醛固酮)或11β-羥化酶(對于皮質酮)介導。這些酶幾乎相同(它們共享11β-羥基化和18-羥基化功能),但醛固酮合酶也能夠進行18-氧化。此外,在腎上腺皮質外緣的腎小球帶內發現醛固酮合酶;11β-羥化酶存在于束狀帶和腎小球帶中。

    皮質類固醇的分類

    編輯

    按化學結構

    一般來說,皮質類固醇根據化學結構分為四類。對一個班級成員的過敏反應通常表明該班級所有成員的不耐受。這被稱為“庫普曼分類”。

    突出顯示的類固醇通常用于篩查對局部類固醇的過敏。

    A組–氫化可的松型

    氫化可的松,醋酸氫化可的松,醋酸可的松,替可的松,新戊酸,潑尼松龍,甲潑尼龍,潑尼松

    B組–丙酮化物(和相關物質)

    安西奈德,布地奈德,地奈德,氟輕松,醋酸氟輕松,哈西奈德,和曲安奈德。

    C組–倍他米松型

    倍氯米松、倍他米松、地塞米松、氟可龍、鹵米松和莫米松。

    D組——酯類

    D組1–鹵化(較不穩定)

    阿氯米松二丙酸酯,倍他米松,戊酸倍他米松,丙酸氯氟美松,氯倍他松,丁酸,醋酸氟潑尼定,和糠酸莫米松。

    D組2–不穩定的前藥酯

    環索奈德,醋酸可的松,氫化可的松醋丙酯,醋酸氫化可的松,氫化可的松buteprate,丁酸氫化可的松,戊酸氫化可的松,潑尼卡,和替可的松,新戊酸。

    皮質類固醇

    按給藥途徑

    外用類固醇

    局部用于皮膚、眼睛和粘膜。

    在大多數國家,外用皮質類固醇分為I??至IV級(日本為A至D)。美國使用七個類別來確定任何給定的局部皮質類固醇的效力水平。

    吸入類固醇

    用于鼻粘膜、鼻竇、支氣管和肺。該組包括:

    • 氟尼縮松
    • 糠酸氟替卡松
    • 丙酸氟替卡松
    • 曲安奈德
    • 丙酸倍氯米松
    • 布地奈德
    • 糠酸莫米松
    • 環索奈德

    也存在某些聯合制劑,如美國的AdvairDiskus,含有丙酸氟替卡松和沙美特羅(一種長效支氣管擴張劑),以及Symbicort,含有布地奈德和富馬酸福莫特羅二水合物(另一種長效支氣管擴張劑)。它們都被批準用于12歲以上的兒童。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24336/

    (3)
    詞條目錄
    1. 皮質類固醇
    2. 醫療用途
    3. 藥理學
    4. 藥物遺傳學
    5. 哮喘
    6. 不良反應
    7. 生物合成
    8. 皮質類固醇的分類
    9. 按化學結構
    10. A組–氫化可的松型
    11. B組–丙酮化物(和相關物質)
    12. C組–倍他米松型
    13. D組——酯類
    14. D組1–鹵化(較不穩定)
    15. D組2–不穩定的前藥酯
    16. 按給藥途徑
    17. 外用類固醇
    18. 吸入類固醇

    輕觸這里

    關閉目錄

    目錄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