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擴展鍵盤
編輯蘋果擴展鍵盤是一種鍵盤,從1987年開始與MacintoshII和SE一起單獨銷售。它于1990年被預先包裝好的AppleExtendedKeyboardII(AEKII,型號M3501)取代從MacintoshIIsi開始的Apple專業臺式機。
兩個版本非常相似,主要區別在于在AEKII中增加了可調節高度的腿和其他細微的變化。兩者都使用Apple桌面總線(ADB)連接到主機,兩側的端口允許菊花鏈連接另一個輸入設備,通常是電腦鼠標或軌跡球。
從最初的iMac開始轉向USB連接導致引入了使用橡膠圓頂開關而不是AlpsElectric開關的新鍵盤設計。這反過來又導致了復制一些AEK感覺的3rd方鍵盤市場,其中Matias的TactilePro和QuietPro鍵盤系列可能是最引人注目的。
蘋果擴展鍵盤的功能
編輯使這款鍵盤xxx的功能包括:
- 使用不同鍵帽的單獨電源鍵。
- 大寫鎖定鍵,激活時物理鎖定
- AlpsElectricCo.品牌機械鑰匙開關
- 按鍵間距大,尤其是頂部功能鍵等。
- 鍵盤的寬度與MacintoshII的寬度相匹配。
- 高度使其適合MacintoshSE的“下巴”。
- 兩個小圓柱體從鍵盤頂部垂直突出,位于功能鍵的兩側。這些用于保存具有特定于應用程序的關鍵指南的模板。
蘋果擴展鍵盤的設計
編輯最初的蘋果擴展鍵盤的外殼向后向上傾斜,因此從側面看它形成了一個連續的凸曲線。箱子向下延伸到桌子上,因此它提供了相當大的內部體積。機箱后部也有大量空白空間,位于頂排按鍵的后面。這造就了一個相對較大和較重的箱子。頂部鍵盤部分下方的外殼塑料是鋸齒狀的,這是當時許多Apple產品中常見的細節。
與以前的Macintosh鍵盤不同,按鍵布局與IBMPCAT的鍵盤非常相似,以提高MS-DOS程序的可用性(通過仿真或協處理器板運行)。
II使用了一種更新的設計,從側面看,它看起來像一個向后的S,從相對平坦的表面開始,向上傾斜穿過按鍵所在的部分,然后在功能鍵所在的背面再次變平.外殼并沒有向下延伸到鍵盤下方,而是通過背面的可調節支腳將其從桌子上抬起。這種設計比原來的設計輕3.75磅(1.70千克),但尺寸相似。
擴展鍵盤II(D335,228)的設計專利于1990年11月15日提交。
1988年,AppleIreland委托位于利默里克的工業設計咨詢公司DesignID協助開發ExtendedKeyboardII。最初的概念是由BryanLeech和PeterSheehan提出的。對于最終的建議,更安靜的按鍵機制被采購、測試和指定,一個可調節的腳被整合到底座中,按鍵的位置符合歐洲人體工程學標準。“S曲線輪廓”與彎曲的梯形按鍵布局相匹配,是實現人體工程學改進的核心——以簡單的視覺姿態呈現美學和功能。
擴展鍵盤II的xxx個工作原型是由RichardHowe、DonalRyan和JohnFitzgerald在DesignID制作的。
frogdesign的StevenPeart負責補充工業設計工作和DFMA(制造和裝配設計)。DexterFrancis(ApplePeripheralProductsGroup)是Apple內部項目負責人/產品設計師。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3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