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簡介
廣東理工職業學院廣東理工職業學院是經廣東省人民批準、教育部備案的公辦普通高等院校,學院隸屬于廣東省教育廳、面向全省招生、培養高級專業技能人才。廣東理工職業學院屬第三批A線錄取院校。招生對象為參加普通高考學生。
廣東理工職業學院校址在廣州市下塘西3號,學院設廣州、南海和中山三個校區,分別在廣州市下塘西3號、佛山市南海區桂城南新三2號和中山市五桂山鎮職業教育園區。學院擁有一支高素質的專業教師隊伍,有完備的教學生活設施,學院建有主干千兆的校園網、各類藏書達30多萬冊的數字圖書館,有完善的多課室、多功能電教室、計算機網絡課室、語音室、汽車實訓車間等教學設施、學院還擁有經驗豐富的管理人員隊伍和技術熟練的技術人員隊伍,共同致力于為廣東培養適用的高技能職業技術人才。[2]
辦學特色
學院大力推行校企合作、訂單培養、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加大精品課程和示范性專業的建設力度,主打“就業、實訓、技能”品牌,積極實施職業資格證書和畢業證書相結合的“雙證書”制度,重視培養和提高學生職業競爭能力、知識運用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使學生成為適應現代化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學院近三年畢業生總體就業率均在96%以上。
師資力量
廣東理工職業學院學院面向全國公開招聘優秀教師,擁有一支人員精干、結構合理、水平較高的師資隊伍。截止到2009年8月,學院有教職工700人,其中專任教師562人,其高職稱43人,副高職稱89人,具有研究生以上學歷198人,博士(含博士研究生)14人,“全國優秀教師”3人,“全國模范教師”1人,廣東省南粵優秀教師11人。學院還擁有經驗豐富的管理人員隊伍和技術熟練的技術人員隊伍
校園設施
廣東理工職業學院學院有良好的網絡,建有主干千兆校園網,有的IP地址、域名和網站;學院建有完善的網絡課堂直播和點播系統、雙向視頻會議系統和功能齊全的音像教材中心等;學院圖書館擁有藏書87萬冊(其中電子圖書40萬冊)、現刊現報632種,引進維普、CNK等多種類型的電子資源數據庫;學院還建有完善的多課室、多功能電教室、計算機網絡課室、語音室、計算機實驗室、汽車實訓車間、數控加工車間、電工實習室、制冷實驗室等教學設施。中山校區項目規劃總建筑面積42.4萬平方米。已建成的首期工程總建筑面積9萬平方米,主要建設內容有教學樓、實驗樓、學生宿舍、師生食堂、學生活動中心、運動場等,完成的二期工程總建筑面積近6萬平方米,主要建設內容有圖書館、學生宿舍、運動場。[3]?
專業設置 招生專業
學院以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為主,面向廣東省尤其是中山市等珠三角發達地區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辦學,設有工程技術系、計算機技術系、經濟管理系、文法系、外語系、數碼設計與制作系、機械與自動化工程系、汽車工程系、管理工程系、思想理論課教學部、基礎教學部等 11個系(部)。學院目前開設有64個(方向)緊貼廣東產業結構和社會發展需求的專業,涵蓋了電子信息、機械制造、汽車工程、土建、財經、旅游、公共事業、文化教育、藝術設計傳媒、法律等高等職業技術教育門類。學院擁有3個特色專業。學院與120余家企業、行業簽訂合作辦學協議,建立校外實習實訓120個。
會計電算化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重點面向基層的既掌握會計基礎理論,又掌握計算機基本知識和會計業務計算機操作技能,能勝任機關、企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的技能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基礎會計、統計技術、中級財務會計實務、成本會計、審計學原理與財務審計實務、電算化會計、財務管理實務、經濟法概論、計算機應用基礎、稅務會計實務、Internet實用技術、常用財會軟件應用等;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商務管理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熟悉商務運作流程和與本專業有關的經濟法規、政策,具有較強的商務管理能力,具有中小企業綜合管理者或大中型企業的管理者的基本素養和技能,能夠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并服務于工商企業、行政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的具有創新意識和開拓能力的高等技術應用型商務管理專門人才。廣東理工職業學院主要課程:大學英語(1)(2)、計算機應用基礎、基礎會計、經濟學基礎、現代統計技術、商務概論、商務交際英語(1、2)、國際貿易理論和務實、商務辦公自動化、商務談判、商務禮儀、電子商務與網絡營銷、管理學基礎、市場營銷學、現代物流管理、企業信息管理、工商企業經營管理、財務管理務實。
金融管理與實務
培養目標:本專業主要面向財政、金融領域培養能熟練使用計算廣東理工職業學院機處理金融業務(銀行、保險、證券、信托等行業),又具備較扎實的金融專業理底和掌握金融業務操作技能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計算機應用基礎、金融學、金融市場、證券市場基礎知識、證券投資分析、證券發行與承鑄、房地產投資分析、證券交易、個人理財、個人風險管理與保險、期貨期權投資分析、外匯投資。
投資與理財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具有良好綜合素質,重點面向基層的,既掌握投資與理財的基礎理論知識,又掌握投資與理財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能勝任各類公司、企業、行政事業單位的投資與理財工作、具有創新意識和開拓能力的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經濟學基礎、經濟數學、基礎會計、現代統計技術、投資學、技術經濟學、國際投資理論與實務、公司理財、證券投資原理與實務、個人理財規劃、稅收原理與實務。
財務管理(公司理財)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既掌握會計核算、財務管理、審計監督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又掌握計算機基本理論知識和應用技術,重點面向基層的具有現代工商企業理財、財務管理控制、財務決策分析和審計查證的基本能力,并能運用計算機處理財會業務、能勝任各類公司、企業、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具有創新意識和開拓能力的高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
本專業共開設的主干課程有:經濟學基礎、經濟數學、基礎會計、財務會計實務、成本會計實務、會計電算化、財務管理實務、管理會計實務、稅務會計實務、財務審計實務、投資管理實務、購并原理與案例、貨幣銀行學、納稅籌劃、財務風險管理、財務分析與評價、會計模擬實習、會計法規與財稅法規等。
計算機網絡技術
培養目標:本專業面向計算機網絡技術發展需要,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計算機網絡管理技術,具備從事計算機網絡專業領域工作的技術應用型專業人才。
主要課程:大學英語、高等數學、計算機應用基礎、計算機網絡、網絡操作系統、網頁制作和網站建設、互聯網設備及其應用、計算機組網與配置、結構化布線和網絡管理與安全、數據庫、LINUX操作系統、C 程序設計、VB程序設計、程序設計、IT市場營銷等;
軟件技術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建設需要、具備良好職業,掌握計算機軟件編程與應用開發和軟件基本技能的高等專業技術應用型人才。畢業后能順利地進入IT領域相關崗位就業,主要從事具體編程和基于WEB的應用程序及組件開發、網站建設和系統管理等工作。
主要課程: 高等數學、、C#程序設計、計算機網絡、數據庫技術—SQL SERVER、網頁設計及網站建設、計算機網絡應用技術、Java語言程序設計、軟件工程、數據結構與算法、IT市場營銷等。
電子商務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電子商務系統策劃、開發、運營與管理的基本技能,熟悉電子商務法律法規基本知識,能適應互聯網經濟發展需要、符合國際經濟發展趨勢和WTO所需要的,并能在企事業單位或部門從事有關電子商務工作的實用型、國際化、復合型、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大學英語、計算機應用基礎、數據原理與應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基礎、電子商務概論、VB程序設計基礎、經濟學基礎、供應鏈管理與現代物流、網上支付與結算、網頁設計與制作、管理學基礎、Web網絡編程技術、電子實務法律與法規、信息安全技術、電子實務案例分析、Internet和Intranet技術、職業技能培訓與考證等。
物業管理
培養目標:本專業主要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重點面向物業管理崗位的高級應用型人才。可從事物業管理、房地產開發經營及房地產中介等行業。
主要課程:計算機應用基礎、管理學基礎、公共英語、物業管理法規、物業管理實務、物業信息管理、物業管理財稅基礎、房地產營銷管理、物業設備設施管理、房屋構造與管理等。
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數控技術方向)
培養目標:本專業主要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掌握制圖、運算、實驗等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制造、運行、維修、安裝、調試、技術測試、簡單設計和分析的重點面向基層的應用型高等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大學物理、工程制圖基礎、大學英語(1)(2)、高等數學(1)(2)、機械工程制圖、電工技術、計算機應用基礎、數據庫基礎與應用、應用力學、機械制造基礎、電子技術、自動控制工程基礎、機械設計基礎、畢業生就業指導等。
模具設計與制造
培養目標:本專業主要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 能夠系統掌握材料科學及塑性成型各類加工工藝的基礎理論以及模具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技術,了解數控機床加工等知識,從事機械加工工藝,冷沖模、塑料模設計與制造技術的管理與應用型的高等工程技術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大學物理、工程制圖基礎、大學英語(1)(2)、高等數字(1)(2)、機械工程制圖、電工技術、應用力學、機械制造基礎、微機原理與應用、金屬切削機床概論、液壓傳動、模具制造工藝、畢業生就業指導等。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重點掌握現代汽車結構和原理、交通運輸企業管理所必需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術。能利用智能化儀器對汽車進行檢測、維修,從事各類進口、國產大中小型汽車的檢測、修理及相應的示范、指導的技能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機械制圖、液壓技術、汽車職場安全、汽車發動機結構與維修、汽車底盤結構與維修、汽車電氣構造與維修、汽車電控系統構造與維修、汽車檢測與診斷技術等;
行政管理
培養目標:本專業根據現代社會發展需要,培養具備現代管理學、學和經濟學理論知識和業務技能,能在文教、體育、衛生、環保、社會保險、市政以及社區、物業管理等公共事業部門從事各類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行政管理學、學、管理概論、大學英語(1)(2)、經濟學、概論、計算機應用基礎、行政秘書與公文寫作、公共關系學、社會調查研究與方法、國家公務員制度、社交禮儀、技術等級職業培訓、畢業生就業指導等。
法律事務
培養目標:本專業主要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 既掌握法律知識又懂得文秘業務的在機關、企事業單位、社區、法律服務機構中從事速錄速記工作及法律工作的高等應用性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大學英語(1)(2)、學、憲、行與行政訴訟法、刑、計算機應用基礎、刑事訴訟、民事訴訟、民、經濟、司法文書、知識產權法、律師實務、公共關系學、秘書學原理和實務、辦公自動化、速記速錄課等。
文秘
培養目標:本專業主要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具有較強的公務文書寫作能力、熟練使用計算機和其他現代辦公設備能力、較強的公關協調和輔助管理能力,能夠在文化事業單位、基層機關、企事業單位從事文書、秘書工作及其他管理工作的復合型秘書人才。
主要課程:英語、計算機應用基礎、應用寫作、語法修辭、文書檔案管理、秘書學、公共關系學、行政管理學、中國文化、外國文化、文字錄入、中文速記、與口才、書法、辦公設備應用、常用辦公軟件的使用、技術等級職業培訓、畢業生就業指導等。
應用英語
廣東理工職業學院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具備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和較系統的導游知識,能在導游、外事、文化等部門以及外資企業從事翻譯和管理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綜合英語、英語閱讀、英語視聽說、旅游英語、旅行社與旅行社管理、英語國家地理及風俗人情、旅游心理與旅游職業、導游業務與導游技巧、景點與景區、領隊業務知識。
商務英語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具有扎實英語專業知識和較強商務英語實踐能力,能從事商貿、金融、經濟管理和服務等涉外工作的高技能復合型人才。
主要課程:綜合英語、英語閱讀、英語視聽說、商務交際英語、商務英語寫作、商務英語閱讀、外貿英語函電、經貿報刊英語、國際金融、國際商法、電子商務、國際貿易實務。
專業介紹 專業介紹 專業類型 專業名稱 專業層次 專業名稱 專業層次 公共事業類 社會工作 專科 行政管理 專科 制造類 模具設計與制造 專科 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 專科
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數控技術) 專科 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 專科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 專科 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 專科 土建類 工程造價 專科 物業管理 專科
建筑工程技術 專科
文化教育類 文秘 專科 文化事業管理 專科
圖書檔案管理 專科 商務英語 專科
應用英語(旅游服務方向) 專科
旅游類 會展策劃與管理 專科 酒店管理 專科 法律類 官 專科 法律事務 專科
法律事務(文秘方向) 專科
電子信息類 通信技術 專科 應用電子技術 專科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 專科 軟件技術 專科
計算機信息管理 專科 計算機網絡技術 專科
計算機應用技術 專科 計算機多技術 專科
軟件測試技術 專科 動漫設計與制作 專科 藝術設計傳媒類 產品造型設計 專科 影視廣告 專科
影視多技術 專科
財經類 電子商務 專科 財務管理(公司理財方向) 專科
會計電算化 專科 工商企業管理(商務管理方向) 專科
國際經濟與貿易 專科 金融保險(保險經營方向) 專科
投資與理財 專科 金融與證券(證券投資方向) 專科
市場營銷 專科 連鎖經營管理 專科 學院章程
xxx章 總 則
廣東理工職業學院xxx條 為適應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形勢,規范辦學行為,依據《中華人民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國職業教育法》和《中華人民國高等教育法》制定本章程。
第二條 校名:廣東理工職業學院。校址:廣州市下塘西3號(郵政編碼:510091);學院設南海校區,地址:南海桂城南新三2號(郵政編碼:528200);中山校區,地址:中山市五桂山職業教育園區(郵政編碼:528400)。
第 廣東理工職業學院(以下簡稱學院)實施大專學歷教育,學院經廣東省人民批準設立后,屬法人,具有自主辦學權。
第四條 學院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科學發展觀,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使受教育者成為有理想、有、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
第五條 學院貼近廣東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培養具備綜合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的應用型人才。
第六條 學院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按照高等職業教育的要求,設置現代教育技術、會計電算化、電子商務、計算機網絡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等專業,并積極創造條件增設新專業。
第七條 學院對學生的培養要求是:樹立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創新意識,具有本專業必備的基礎理論、專門知識、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掌握從事本專業工作的基本技能。學生在取得大專畢業證書的同時,還需取得一個或多個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第八條 學院由廣東省教育廳主辦并主管,在省教育廳的統籌規劃和宏觀指導下,面向社會,依法自主辦學,實行管理。 第二章 內部管理體制
第九條 學院實行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
學院黨委按照《中國章程》和《中國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統一領導學院工作,支持院長依法行使職權,教學、科研和行政管理等順利的完成。
第十條 學院黨委的主要職責是:
1.學習、宣傳和執行黨的線、方針、政策,科學發展觀,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依靠全院師生推進學院的和發展;
2.按照從嚴治黨的方針,加強學院黨組織的思想、組織、作風建設,發揮黨組織的核心作用、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的先鋒模范作用;
3.討論決定學院和發展以及教學、科研、行政管理等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4.負責學院的思想工作和德育工作;
5.按照干部管理權限,負責干部的選拔、培養、考核和監督;
6.領導學院的工會、共青團、學生會等群眾組織和教職工代表大會;
7.做好統一戰線工作,對學院的各黨派基層組織實行領導,支持他們按照各自的章程開展活動。
第十一條 學院的院長、副院長由符合高等教育法任職條件的擔任,按照國家有關任免。
第十二條 學院院長全面負責學院的教學、科研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行使下列職權:
1.擬定發展規劃,制定規章制度和年度工作計劃并組織實施;
2.組織教學活動、科學研究和后勤保障工作;
3.擬定內部組織機構的設置方案,推薦副院長人選,任免內部組織機構的負責人;
4.根據國家與學院有關條例聘任與解聘、勵或者處分教職員工,對學生進行學籍管理并實施勵或者處分;
5.擬定和執行年度經費預算方案,管理監督學院資產,學院的權益;
6.章程的其它職權。學院院長主持學院辦公會議或院務會議,處理前款的有關事項。
第十 學院設立相應的教學指導、檢查和監督機構,負責對重大教學問題的調查研究,提出指導意見;對教師教學活動進行監督、檢查,提出評價和改進意見;組織開展全院性教研教改活動。
第十四條 學院實行教職工聘任制,學院與被聘任的教職工本著雙方平等自愿原則簽訂聘任合同,明確雙方的與義務。合同期內,任何一方不得無故中止合同的履行。
第十五條 學院的管理人員,按行政崗位職務進行聘任;教學人員及其他專業技術人員,實行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度。
第十六條 學院本著高效精簡的原則,設置教學、科研、行政等職能部門。教學職能部門稱為學系、學部、教研室,科研職能部門稱為研究室;行政職能部門稱為處、室。 學院附屬機構按學院實際情況和國家有關設立和管理。
第十七條 學院按照《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要求,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后勤社會化服務體系。對由社會機構承擔的后勤服務工作,學院應按合同行使檢查、監督義務,以師生員工應享有的服務權益,保障教育教學工作正常進行。
第三章 經費來源和財務制度
第十八條 學院教育經費主要來源于廣東省人民每年給予的財政撥款和按國家收取的學費收益,同時爭取國家政策法規許可的各種社會資金的支持。
第十九條 學院按照財政部、國家教委1996年頒布的《高等學校財務制度》,實行財務工作院長負責制,建立起統一領導、集中管理的財務管理制度。學院財務活動依法接受監督。
第四章 主辦者與學院之間的、義務。
第二十條 學院由省教育廳主辦,接受省教育廳的領導和管理,與廣東電視大學“兩塊牌子、一套人馬”,資源共享。
第二十一條 教育廳享有以下:
1.確定學院辦學旨并督促學院執行;
2.確定并協助學院按年限達到辦學要求和規模;
3.按干部任免權限,提出院長名單和副院長任免名單,報廣東省委組織部審核任免;
4.提出學院合并、終止、名稱變更等,報廣東省人民審批。
第二十二條 教育廳承擔以下義務:
1.按關撥給年度教育經費和建設經費;
2.盤活教育資源,增強學院辦學實力;
3.學院的,支持學院的發展;
4.在學院終止時,依法處理學院善后事宜。
第二十 學院享有以下:
1.享有《中華人民國高等教育法》賦予的辦學自主權;
2.學院存續期間,對教育廳提供的資產、財政資助和學院收益享有占有權、使用權和處置權。
第二十四條 學院承擔以下義務:
1.遵守學院章程,教育和教學質量;
2.依照教育廳核定的辦學規模,按期向社會輸送畢業生;
3.根據我省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及時調整專業設置、招生比例和修訂教學計劃;
5.學院未經教育廳同意,不得改變資產的用途,不得隨意轉移使用權,或作抵押以及為他人。
廣東理工職業學院第五章 管理與監督
第二十五條 學院建立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發揮教職工的積極性,保障教職工依法參與學院的管理與監督,教職工的權益。
第二十六條 學生會是學生的群眾組織,是學院與學生溝通的重要渠道。學生會通過各種形式支持學院工作,參與學院的管理。
第六章 政黨和群眾團體
第二十七條 學院遵照《中華人民國》和有關,支持各黨派、共青團、婦聯、工會在學院建立其相應組織,依法開展活動。
第七章 附 則
第二十八條 本章程院教職工代表大會審議通過,報廣東省教育廳核準后生效。
學校領導
黨委:方健壯
方健壯,男,1958年3月出生,廣東省惠來人,廣東理工職業學院黨委,教授,碩士,碩士生導師。
廣州外國語學院畢業。分別于廣州外國語學院、英國大學、英國華威大學獲得英語語言文學碩士、文學文體學碩士及英國學碩士學位。于1980年7月至 2002年7月在廣州外國語學院和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工作,歷任英語系教研室主任、副系主任、英文學院院長、教務處長、校長助理,兼任《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 報》常務副主編。2002年7月至2011年3月任廣東外語藝術職業學院院長、黨委副,教授。2011年4月至2014年6月,任廣東理工職業學院院 長、黨委副。現任廣東理工職業學院黨委。
廣東省第十次黨代會代表,“英語教學”全國顧問委員會委員、教育部職業院校外語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廣東省語言文字培訓測試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廣 東省高等教育學會小學(學前)教師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廣東省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工作評估委員會委員、廣東現代遠程教育協會會長、廣東省教育協會 會長。
長期從事英語語言文學、英語國家社會文化、英語教育的教學和研究。主持多項省級科研教研課題,出版著作、教材18部,先后四次獲得廣東省高等教育教學。
主持學校黨委全面工作。分管思想教育與宣傳工作,廣東電大報,組織宣傳部(部合署)。聯系文化與學院、外語系。
院長、黨委副:劉文清
劉文清,女,1966年11月出生,廣東理工職業學院院長、黨委副,博士研究生,研究員,碩士生導師。
大學博士研究生畢業,獲博士學位。1986年8月參加工作,1986年6月,曾任廣東英德市人民市長助理、副市長。2001年9月至2002年9月在清遠市人民工作,歷任駐聯絡處副主任、主任。2002年9月至2007年1月任省委辦公廳“省委新一號樓”籌建辦副主任。2007年1月至2014年6月任廣東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黨委。現任廣東理工職業學院院長、黨委副。
廣東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代表,全國秘書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常務理事、全國高職高專創新創業教育協作會副會長、廣東省機構編制管理研究會副會長、廣東省秘書學會常務副會長。先后獲得優秀公務員、三八紅旗手、優秀員等榮譽稱號。
在國內核心期刊發表《“十二五”時期廣東高職教育發展的思考》、《構建利益驅動的校企合作運營機制研究》等學術論文30余篇。出版專著、教材22部。主持12個省部級科研課題研究。《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創業能力提升》、《提高畢業生就業質量和就業滿意度實踐報告》分別獲全國“十一五”教育科研課題一等、全國“十一五”科研規劃課題研究一等。
主持學校行政與學科發展全面工作。分管校園綜合治理工作,審計工作,廣東大學校長辦公室(校友工作辦公室掛靠),發展規劃辦公室(系統建設辦公室合署),督導室(高職教育研究室合署)。聯系信息與工程學院,數碼設計與制作系。
黨委副、紀委:燕
燕,女,1964年1月出生,廣東潮陽人,廣東理工職業學院黨委副、紀委兼任工會,副研究員。
廣東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代表。華南師范大學畢業。分別于華南師范大學獲教育學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1985年7月至1990年9月,在華南師范大學 電化教育系任教師。1990年至今,在廣東電視大學工作,先后在人事處、遠研室、教務處等部門工作,歷任副主任科員、科長等職。1999年6月,任開 放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2001年6月,任組織人事處副處長。2003年6月至2008年7月,任組織人事處處長。2008年7月至今,任廣東理工職業學 院黨委副、紀委。
長期從事高校教育管理與研究工作,主持多項省、校級科研課題,參與多項調研工作,公開發表論文等十多篇。
主持紀委和教代會。分管干部和人才工作,紀委辦(監察處合署),人事處(教師發展中心、離退休人員辦公室掛靠),學生工作部(處,xxx部合署),招生與就業指導辦公室,工會,團委,關工委。聯系管理工程系,思想理論課教學部。
副院長、黨委委員:李江
李江,女,1962年10月出生,廣西上林人,廣東理工職業學院副院長、黨委委員、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電視大學學報》主編,研究員。
大學和國家行政學院聯合培養公共管理碩士(MPA)。1982年7月至1984年11月在廣西大學工作。1984年11月至1989年6月在廣西工學院工作。1989年6月至今在廣東電視大學工作,歷任廣東電視大學教學部主任助理、教務處副處長、教務處長、校長助理。2001年11月至今任學校黨委委員。2005年至今任廣東理工職業學院副院長。
廣東省第十次黨代會代表,廣東現代遠程教育協會常務副會長、廣東省標準化協會第六屆理事會常務理事、廣東省價格協會第二屆理事會常務理事。曾任廣東現代遠程教育協會會長、中國教育技術協會常務理事、電視大學繼續教育協會副理事長、廣東省標準化協會第五屆理事會常務理事。
長期高等教育和公共管理研究以及機械工程教學和研究,主持省級和校級課題10項,出版專著3部、教材2本,發表論文30多篇。
主持學術委員會。分管科技處(學報編輯部、終身教育研究院掛靠),網絡信息服務中心,學分銀行管理中心,終身教育服務指導中心(社區教育服務指導中心、繼續教育學院合署),圖書館(學習資源中心)。聯系經濟管理與標準化學院,財經系,機械與自動化工程系。
副院長:孫平
孫平,男,1964年3月生,陜西韓城人,廣東理工職業學院副院長,博士,教授,警監警銜。
中山大學畢業。分別于西北大學、中山大學獲得學士學位和博士學位。1985年 9月至1991年 7月在西北大學任教。1991年 7月至2003年3 月,任廣東司法學校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副校長。2000年7月至2001年7月,在中山大學人類學系做國內高級訪問學者。2003年3月至2008年10月,任廣東司法警業學院副院長。2004年7月至12月,被廣東省委組織部、省委部委派到揭陽市掛職鍛煉,任榕城區區長助理。2008年10月至今,任廣東理工職業學院副院長。
現為政協廣東省第十一屆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廣東省會常務理事;廣東省會學研究會副會長,廣東省會醫藥食品研究會副會長、廣東省人士聯誼會常務理事。
曾榮獲廣東省南粵優秀教師稱號、全國司法系統學校優秀教師稱號、廣東省優秀教師稱號,榮立個人三等功三次。
主要從事刑罰執行、法律文化、教育人類學的研究。主編、參編學術著作10余部,發表論文30余篇。
分管廣東理工職業學院綜合辦公室,廣東理工職業學院教務處(評建工作辦公室合署),基建與后勤管理處,實訓中心(校企合作辦公室合署),直屬學院(附屬職業技術學校合署),教材中心。聯系計算機系,工程技術系(物聯網工程系),文法系。
副院長、黨委委員:陳顯強
陳顯強,男 ,1962年3月出生 ,湖南省新化縣人,廣東理工職業學院副院長、黨委委員,教授,理學博士。
中山大學畢業。分別于湖南師范大學、中山大學獲得理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1982年7月至1994年8月,在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原湖南婁底師專)數學系工作,曾任分析教研室主任和副系主任、學校學術委員會委員和學報編委。1997年7月至今, 在廣東電視大學工作,歷任教學指導中心副主任、教務處處長,學校學術委員會委員和學報編委。2008年7月起任學校黨委委員。2010年7月至今任廣東理工職業學院副院長。
現為廣東省數學會理事,中國數量經濟學會遠程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
長期從事數學教學和研究,作為主要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多項課題的研究工作,參與教育部和教育廳立項的多項教學課題研究并執筆撰寫研究報告,發表學術論文20多篇。
分管廣東大學教務處(督導辦公室合署),教育技術中心,財務處,資產與設備管理處(學校招標與采購中心掛靠)。聯系法律與行政管理學院,基礎教學部。
收費標準
第七章 收費標準
第二十九條 學生學費、住宿費的收費標準按照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物價局有關文件執行。學費標準:文史財經類專業每生每學年4500元,理工外語類專業每生每學年5500元,美術類專業每生每學年10000元;住宿費:每生每學年750-1500元。
詞條圖冊 校園風景(1張)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3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