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大利亞心血管疾病

    編輯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澳大利亞心血管疾病

    編輯

    澳大利亞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臟病,是澳大利亞的主要死亡原因。心臟病是用于任何類型的心血管疾病的總稱,這些疾病會影響心臟,減少心臟的血液供應。它也經常被稱為心臟病和冠心病。它通常是終生的疾病,動脈和血管的損傷無法治愈。

    血管疾病 (CVD) 在患病率、死亡率、發病率、疾病負擔和支出方面繼續對澳大利亞人的健康產生重大影響。從 2007 年到 2008 年,估計有 340 萬澳大利亞人被診斷出患有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仍然是澳大利亞的主要死因。2009 年,澳大利亞有 46,106 例死亡與 CVD 直接相關(21,935 名男性和 24,171 名女性);這個數字占澳大利亞所有死亡人數的 33%。據 2010 年報道,預計總疾病負擔的近 16% 是 CVD 造成的。然后,這使患有 CVD 的人在以后的生活中容易患上合并癥,使他們面臨患抑郁癥和焦慮癥的風險。

    心臟病的類型

    編輯

    有許多涉及心臟的情況,例如:

    • 心力衰竭 – 受損的心肌因此變得太虛弱,無法將血液泵入身體(Newton & Joyce, 2012, p. 74)。
    • 冠心病——當斑塊沉積在冠狀動脈中時,使動脈變窄,從而減少了流向心肌的血液(Newton & Joyce, 2012, p. 75)
    • 中風 – 大腦中的血管阻塞導致腦組織無法獲得氧氣(Newton & Joyce, 2012, p. 76)
    • 心肌梗塞(心臟病發作)——動脈阻塞,完全阻塞了流向心臟的血液(Newton & Joyce, 2012, p. 76)
    • 外周血管疾病——四肢靜脈和動脈供血緩慢或缺乏(Newton & Joyce, 2012, p. 72)

    癥狀和體征

    編輯

    根據 Chenzbraun (2010) 的說法,心臟病的癥狀各不相同,不應被忽視。心臟病的癥狀并不總是很強烈,并且會根據年齡和性別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心臟病最常見的癥狀是:

    • 胸痛——胸部有不舒服的壓力感,經常進入胸骨下方。
    • 頭暈——失去知覺
    • 疲勞——總是感到疲倦(主要是女性)
    • 惡心——腹部腫脹會干擾消化,導致食欲不振。
    • 呼吸急促 - 脈搏不規則和心跳跳過
    • 腫脹 - 體內積液導致腳、腹部和腿部腫脹。

    風險因素

    編輯

    抽煙

    這是導致死亡的心臟病的主要危險因素。根據健康調查,澳大利亞的吸煙率很低:14% 的女性和 18% 的男性每天吸煙(Nichols,2014 年)。

    缺乏身體活動

    58% 的澳大利亞人缺乏體育鍛煉。那些進行低水平體育鍛煉的人患心臟病的風險更高。男性被歸類為比女性中度活躍(Nichols & Peterson,2014)。

    過量飲酒

    精在澳大利亞文化及其社會環境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根據澳大利亞統計局的數據,87.6% 的男性和 77.3% 的女性在過去一年飲酒。限量飲酒可以降低患心臟病的風險。

    超重

    超重和肥胖在澳大利亞非常普遍,尤其是兒童和青少年。幾乎 69.7% 的男性和 55.7% 的女性超重。男性和女性的肥胖率為 27.5%(澳大利亞統計局)。它是心臟病和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高血壓

    高血壓(高血壓)會對心臟及其功能造成壓力,從而導致心臟病。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高血壓引起的心臟病。五分之一的高血壓澳大利亞人患有心臟病(Nichols,2014)。

    預防

    編輯

    預防任何類型心臟病的關鍵步驟是解決風險因素。例如不吸煙或吸毒、定期運動、健康飲食、保持健康體重以及定期進行健康檢查以檢查血壓。這些生活方式的改變降低了患心臟病的風險(Wood & Gordon,2011)。

    澳大利亞心血管疾病的治療

    編輯

    給予處方藥以幫助改善血流、降低血壓和放松血管壁。

    可以進行一種稱為血管成形術的非手術程序來幫助擴張狹窄的動脈。

    冠狀動脈搭橋手術也是治療冠心病的另一種方法。

    雖然有治療心臟病的方法,但它是一種終身疾病,限制了一些日常生活習慣并且無法治愈。

    澳大利亞心血管疾病

    流行病學

    編輯

    心臟病是澳大利亞的首要死因。2007-8 年約有 350 萬人被診斷出患有心臟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盡管治療取得了重大進展,但心臟病仍然是澳大利亞的主要死因,尤其是社會經濟地位較低的人群(AIHW,2011 年)。

    與 1960 年代末和 1970 年代初的峰值水平相比,CVD 導致的死亡人數和死亡率已大幅下降,當時 CVD 每年導致約 60,000 人死亡,約占每年所有死亡人數的 55%。這些主要成就歸功于研究、心血管疾病預防和檢測方面的改進以及對患有該疾病的人進行更好的臨床管理。心血管疾病與其他重要的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慢性腎病)之間存在密切的相互關系。

    每 11 分鐘就有一個澳大利亞人死于心血管疾病,該國 3·400 萬人口受到影響,澳大利亞土著居民的患病率高出 30%。在他們的一生中,估計有 1·500 萬澳大利亞人患有糖尿病,六分之一的澳大利亞人被懷疑患有中風。位于墨爾本的貝克心臟和糖尿病研究所是最著名的心血管疾病研究機構之一。

    荷蘭馬斯特里赫特大學 Harald Schmidt 的 Karin Jandeleit-Dahm 領導的澳大利亞-荷蘭研究小組指導的一項研究確定了一種酶的作用,該酶可加速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的發展。研究人員能夠通過使用一種新藥抑制或抑制這種酶來顯著減少動脈斑塊的發展,這將有助于預防和治療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

    另一個由貝克研究所代謝和血管生理學負責人 Bronwyn Kingwell 領導的團隊發現了一種舊藥的新用途。研究人員發現,在服用標準抗高血壓藥物雷米普利后,因腿部疼痛而限制活動能力的外周動脈疾病 (PAD) 患者的腳部疼痛時間更長且疼痛更少。對于一些患者來說,這可能是獨立生活和在其他人的照顧下度過余生的區別。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36524/

    (1)
    詞條目錄
    1. 澳大利亞心血管疾病
    2. 心臟病的類型
    3. 癥狀和體征
    4. 風險因素
    5. 抽煙
    6. 缺乏身體活動
    7. 過量飲酒
    8. 超重
    9. 高血壓
    10. 預防
    11. 澳大利亞心血管疾病的治療
    12. 流行病學

    輕觸這里

    關閉目錄

    目錄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