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落生境

    編輯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簡介

    編輯

    生物群落是一個具有統一環境條件的區域,為特定的植物動物群落提供了一個生活場所。社區棲息地幾乎與棲息地一詞同義,后者在英語國家更常被使用。然而,在一些國家,這兩個術語是有區別的:棲息地的主體是一個群體,而生物圈的主體是一個生物群落或生物社區。

    生態學

    編輯

    生物圈的概念是由恩斯特-海克爾(1834-1919)首次提出的,他是一位動物學家,以復述理論而聞名。在他定義了生態學一詞的《一般形態學》(1866年)一書中,他強調了棲息地概念作為生物體存在的前提條件的重要性。

    海克爾還解釋說,對于一個生態系統來說,其生物群是由環境因素(如水、土壤和地理特征)和生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形成的;生物圈的最初想法與進化理論密切相關。

    在這之后,柏林動物博物館的教授F.Dahl將這種生態系統稱為生物圈。

    社區棲息地的恢復

    編輯

    盡管生物圈一詞被認為是生態學中的一個技術術語,但近年來它在公民活動中被更普遍地使用。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生物圈一詞作為保護、再生和創造自然環境的關鍵詞受到了極大的關注。在這種情況下,生物圈一詞通常指的是人類生活非常熟悉的更小、更具體的生態環境。與再生生物圈有關的活動受到了熱烈歡迎。這些活動包括

    在所有的領域,各類人都在尋求人類尊重其他生物的可行方法。生物群落這個詞將包含一個完整的環境方法。

    特征

    編輯

    以下四點是生物群落的主要特征。

    微觀尺度

    生物群落一般不被認為是一種大規模的現象。例如,一個生物群落可能是一個社區公園,一個后院花園,甚至是門廊上的一個盆栽或魚缸。換句話說,生物群落不是一個宏觀的,而是一個保護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的微觀方法。因此,生物群落適合于普通人的日常活動和生活,更多的人可以參與其創建和持續管理。

    社區生境網絡

    人們普遍強調,生物群落不應該是孤立的。相反,生物群落需要與周圍的其他生命相互聯系,因為如果沒有這些與動物和植物等生命形式的聯系,生物群落就不能有效地作為不同生物體的生活場所。因此,再生生物群落的最有效策略之一是規劃生物群落的延伸,這不僅僅是動物和植物來往的一個點。

    在延伸的方法中,網絡的中心將是一大片綠地:森林、自然公園。生物群落可以通過連接地塊和較小的生物群落區域而存在于網絡中,如沿河綠化帶、小城鎮公園、花園,甚至是路邊的樹木。

    群落生境

    換句話說,生物群落是一個開放而非封閉的系統,是一種實用的策略。

    人類的日常生活

    生物群落一詞并不適用于生物圈保護區。它是人類日常生活中的一個積極組成部分。例如,一個觀賞性的花壇可以被視為一個生物圈(盡管是一個相當小的生物圈),因為它增強了日常生活的體驗。一個具有多功能的區域,如人類生活空間,是其他生物(無論是植物還是動物)的家園,可以被認為是一個生物圈保護區。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188988/

    (6)
    詞條目錄
    1. 簡介
    2. 生態學
    3. 社區棲息地的恢復
    4. 特征
    5. 微觀尺度
    6. 社區生境網絡
    7. 人類的日常生活

    輕觸這里

    關閉目錄

    目錄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