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濟醫院

    長期建檔 鎖定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博濟醫院

      規模

      中山博濟醫院是一所集臨床、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為一體的二級綜合醫院,是廣州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廣東省康復醫學會技術合作、中山大學達安臨檢中心協作單位。 醫院創建于2005年,建筑面積達一萬余平方米,坐落于風景秀麗、優美的白云山腳下,地處白云大道北,為機場高速、新廣從、同泰、黃石、廣園快速、華南快速干線(三期)交匯之處,交通便利。醫院不斷向廣納技術精湛的醫療護理專業人才,現有職工200人,其中高級職稱20人、中級職稱35人,病床150張,內設急診科、內科、外科、骨科、婦科、兒科、中醫科口腔科、麻醉科、康復理療科、整形美容科、預防保健科、體檢中心碎石科、手術室、供應室、放射科、藥劑科、檢驗科等臨床醫技科室,并開設高血壓糖尿病、頸肩腰腿痛等專科專病門診

       設備

      醫院擁有5間現代化層流凈化配有數字一體化的手術室、高端彩色多普勒超聲顯像儀、各種系列電子內窺鏡、GE螺旋CT、全自動細菌檢測培養及xxx生化分析儀、多功能麻醉機、體外震波碎石機等眾多國際高、精、尖端的現代化醫療設備,為臨床提供了科學準確的診斷依據,為提高診療技術水平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旨

      自建院以來,醫院始終遵循科技興院、人才興院、管理興院的辦院旨,秉承中山醫仁醫、濟世救人的大醫,本著安全快捷、廉價有效、關愛生命、健康的原則,積極推展人性化之醫療與管理,實行全院網絡化電子處方、電子病歷。住院部每間病房配有的衛生間空調設備、中心供氧、中心吸引和呼叫系統電視等現代化設施,為病人提供優雅、舒適、安全的住院。 醫院將竭誠滿足廣大患者的需求為信譽,集精英人才、精密設備、精湛技術、精美設計、精心服務為一體,嚴格把好溝通關、用藥關、檢查關、治療關,以二級醫院的規模實力、一級社區醫院的實惠便捷全力打造廣大市民最信賴和認可的綜合性社區醫院。

       歷史

      1830年美派遣裨治文(E.C.Bridgman)前往廣州。1834年又派傳教醫師伯駕(Peter Parker,1804-1888)到廣州,1835年11月在廣州新豆欄開辦眼科醫局(又稱新豆欄醫局),設有接待室、診斷室、配藥室、手術室、觀察室,能容納200人候診,規模超過郭雷樞的診所。由于醫術先進,免費為窮病,求醫者日益增多。眼科醫局是博濟醫院的前身。

      郭雷樞于1836年發表了《任用醫生在華傳教商榷書》,首倡用治病的方式在華傳教,主張多遣傳教醫師來華。并與伯駕、裨治文三人,發起組織醫學會。1838年2月21日,醫學會成立。郭雷樞任,伯駕、裨治文等任副。從此傳教活動以醫學會為依托。

      1840年鴉片xxx爆發,眼科醫局停業。1842年11月,醫局重新復業,已不限于眼科,改為綜合性醫院。此后,醫院都設置專職或兼職神甫,進行布道活動。

      19世紀50年代,伯駕將醫局交由嘉約翰(John Glagowkerr,1824-1901)主掌。1856年第二次鴉片xxx時期,醫局焚于戰火。1858年嘉約翰在南關增沙租一華人住宅,改裝為醫局,1859年5月重新開業,正式定名為博濟醫院。此后數十年間,醫院不斷改進,至1935年醫院百年時,總共為200多萬名病人做過治療,受外科治療者達20多萬人,占總數10%。

      博濟醫院與醫學相結合,19世紀上半期曾是歐美派遣傳教士到華行醫傳教的主要渠道。在推動現代醫學在華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外國遣華傳教士多為醫學會,也是博濟醫院的人員,他們的活動不限于廣州一地,在廣東省內外都留下了足跡。博濟醫院通過傳教醫生及醫院培養出來的學生,產生了巨大的輻射作用。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1799/

    (1)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