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要介紹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創建于1958年。通過新華人近五十年的勵精圖治,已成為一所學科門類齊全、具有專業特色,集醫、教、研于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教學醫院。曾先后七次被評為市文明單位,三次榮獲全國先進集體稱號,1993被授予甲等醫院稱號,2004年榮獲全國醫院文化建設先進單位和上海市學習型單位。
學科齊全,具有特色
醫院現核定床位數1586張,47個臨床科室,66個專業,還設有衛生部遺傳醫學新生兒篩查及遺傳代謝病中心等6個診治中心。醫院的心血管內科、消化內科、神經內科、普外科、心胸外科、神經外科、泌尿外科、骨科、兒科學、兒外科學、眼科、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皮膚科、臨床營養中心等學科綜合實力一流,分別為xxx、省市級、局級和醫院重點學科,共榮獲市校級臨床醫學21項。醫院在胃癌、慢性肝炎、肝纖維化診治、肝臟移植、干細胞移植、腹腔鏡、胸腔鏡、前列腺增生癥電汽手術和腔內碎石等微創治療,居國內先進水平。心肌病防治、心律失常消融治療、冠狀動脈病變介入治療和微創搭橋手術,達國內一流水平。兒科學整體實力保持國內xxx、國際先進水平,在心血管病介入治療、復雜先心病手術、外科畸形矯治、難治性白血病、新生兒疾病篩查、新生兒聽力障礙診治等為國內水平。眼科、皮膚科、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口腔科等專業各具特色。 科教比翼,碩果累累
醫院作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的教學醫院,通過學科建設,有效地搭建了提升教學科研水準的最佳平臺。目前,醫院在職職工近3000人,專業技術人員占職工總人數的83%,其中具有中高級職稱的占專業技術人員的46%。醫院現有博士生導師42名、碩士生導師181名,設有臨床博士后流動站,博士專業點8個,碩士專業點25個;先后培養了本科生5000余人、碩士300余人、博士及博士后100余人。醫院科研疊出,近五年科研項包括有: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等30余項。另外,五年來獲得專利授權10項;表論文1698篇,其中有66篇論文被SCI收錄,10篇被ISTP收錄,5篇被EI收錄;撰寫專著51本;獲得國家、省部級等科研項目183項。此外,醫院和上海市兒科醫學研究所主辦的兒科專業學術期刊<臨床兒科>被多家國際檢索數據庫收錄。
內外兼顧,協調發展
醫院設有小兒心血管病和小兒外科畸形兩個市級臨床醫學中心;設有上海市兒科醫學研究所、上海市小兒先天性心臟病研究所和上海市與兒童健康重點實驗室三所市級研究機構;擁有兒科醫學院、新華臨床醫學院和兒科繼續教育學院三個分支醫學院;投資設立新華醫療開發公司、新華泛亞醫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實業機構。近年來,醫院作為核心醫院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三人民醫院、崇明堡鎮人民醫院共同組建了新華醫院集團,吸納了楊浦區中心醫院作為分院,并與本市及外地的市區縣簽約支援16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郊區、農村的醫療機構。
醫院領導
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新華醫院
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新華醫院
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新華醫院
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新華醫院
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新華醫院
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新華醫院
科室介紹
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新華醫院
心血管內科
新華醫院心血管內科是醫院新一輪重點建設學科之一,也是教育部公布新一輪國家重點學科心血管內科的組成單位之一。學科確立的主要研究方向有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非藥物治療,冠心病的優化治療,血管生物學和動脈粥樣硬化調控機制研究,高血壓的臨床和基因研究四個主要研究方向,近年來在醫、教、研緊密結合,床邊心臟病學、心臟病學和介入心臟病學相輔相成,整體快速全面發展,科室學術地位和社會聲譽日益提高,尤其在房顫、室速等難治性心律失常治療領域,達到國內xxx地位。 心血管內科目前擁有普通床位58張、監護床位12張。年出院1300余人,年手術600余例,年門診量13萬人次,單科門診量為上海各大醫院之首。目前全科共有醫護人員60名,包括主任醫師8名、副主任醫師9名,其中博士生導師3名,碩士生導師4名,主管護師6名。
消化內科
消化內科系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原上海第二醫科大學)xxx重點學科和“211工程”建設的組成單位之一,是博士學位和碩士學位的授予點和博士后流動站。現有博士生導師2名,碩士生導師3名。消化內科醫療運行規范、教學秩序穩定、科研方向明確,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醫療工作管理體系、一支由老中青結合的臨床教師隊伍及以學科帶頭人和各類研究生組成的科學研究隊伍。消化內科的學術帶頭人陸漢明為xxx終身教授,是中國消化學界的老前輩之一,臨床經驗特別豐富,擅長消化系統疑難疾病的診治,在國內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心胸外科
新華醫院心胸外科由中國xxx代的著名胸心外科專家梁琪琛教授于1958年創立,至今已有五十年歷史。經過幾代人的努力,現已發展成為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國內一流的心胸疾病診治中心,目前能對所有的心胸血管外科疾病進行手術和介入治療,尤其在心臟瓣膜病、嬰幼兒及復雜性先天性心臟病、冠心病、大血管病、食管癌、肺癌手術及胸腔鏡手術等外科治療領域具有顯著的特色和優勢,學科人才云集,設備先進齊全,是國內xxx集和小兒于一體的最全面的心胸血管疾病診治中心,在國內外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科室設有病床45張、重癥監護病床(ICU)8張,年手術量1100余例。全科現有在職醫務人員36人,主任醫師5名,副主任醫師3名,主治醫師、住院醫生8人,中青年均具有博士學位。擁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同行評議專家3名,中華心胸血管外科胸腔鏡學會委員1名、上海市心胸血管外科學會委員2名、中華心胸血管外科分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名。學科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博士學位、碩士學位授予點。已培養博士生11名、碩士生15名,在讀博士研究生3人,碩士研究生5人。
普外科
新華醫院普外科創建于1958年,學科創始人是著名外科學家何尚志教授,歷經半個世紀和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學科總體醫療、教學和科研水平居國內xxx地位,是外科碩士、博士培養點和博士后流動站,是以消化道腫瘤、、微創外科為特色,整體水準高的強勢科室。
學科分設甲狀腺外科、乳腺外科、胃腸外科、肝膽外科、移植外科、胰腺外科以及血管外科等專業組,核定床位數160張,年住院病人手術總數近5000例,手術種類涵蓋了普外科的所有疾病門類;年門、急診病人數近7萬人次,門診病人手術總數1300余次。
擁有一批國內外知名外科專家、教授,先后擔任中華醫學會外科學會委員、中華醫學會外科各專業學組副組長和委員、《外科年鑒(中文版)》、<中華外科> 、《中華消化外科》、<中華胃腸外科>以及《中國實用外科》等編委。在編各級醫師47名,其中博士生導師1名,碩士生導師8名;教授6人,副教授34人;醫學博士11人,碩士15人,在職博士生1人,在職碩士生11人。
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新華醫院
骨科
新華醫院骨科現有兩個病區,床位60張。現有主任醫師2人,副主任醫師8人,主治醫師7人。其中博士4人,碩士4人。博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2人。是醫院新一輪院級重點學科建設項目。現設脊柱外科、關節外科、四肢骨創傷三個專業組。 脊柱外科: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率先開展了脊柱側凸的手術治療,在脊柱損傷、脊柱腫瘤、脊柱畸病、頸椎病、腰椎退變性疾病、脊柱韌帶骨化以及脊柱感染的診斷和治療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并形成了鮮明的特色。
關節外科:為國內最早開展人工髖關節置換及人工膝關節置換的單位之一。現已全面開展髖、腰、肩等關節置換術,用于治療股骨頸骨折,髖、膝關節骨關節炎、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及肩關節骨折等。
引進新的術式——髖臼周圍截骨術,治療青少年及髖臼發育不良。該手術有效地矯正髖臼畸形,緩解髖部疼痛,延緩髖關節骨關節炎的發生與發展,取得滿意的效果。具有難度高、效果好、活動早、不需石膏外固定的特點,成為國內極少數能開展該手術的單位之一。
四肢骨創傷:與FloridaOrthopaedicInstitute合作成立創傷骨科中心。隨著國際交流的增加,大量的新理論,新技術及新方法被引入到創傷的治療中,各種復雜難治的創傷如四肢多發性骨折、關節骨折、骨盆與髖臼骨折等都能得到有效的治療,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教學方面,科室承擔大學部的理論教學與實習指導。指導碩士生、博士生的科研與臨床。每年舉辦一期的xxx繼續教育項目《創傷骨科新進展、新理論》。
在科研方面,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科委、上海市教委科、博士點基金以及院基金等科研項目多項。科室非常注重人才培養,有多名醫師被列為校、院兩級“優秀青年教師”以及院“優秀青年醫學人才后”等培養計劃。已有十多人次醫師分別赴、日本、新加坡、、美國及等地醫療機構學習。
新華醫院中醫科創建于1958年,是醫院建制最早的科室之一。經過50年的發展,逐漸發展成為由中醫內科、中醫兒科、中醫婦科、中醫傷科、針灸科五個部門,集醫療、教學、科研于一體的綜合性臨床科室。現有主任醫師2名,副主任醫師7名,主治醫師3名,上海市中醫高層次臨床人才1名、上海市中醫希望之星1名。
中醫科在醫、教、研方面全面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由資深醫師門診xxx線,注重中醫特色專科建設,開設了中醫腫瘤專科、兒童抽動障礙專科、兒童咳喘專科、冬令膏方調理專科、冬病夏治門診、中醫心腦血管專科、中醫消化專科、月經病專科、腎病及男性病專科、骨關節病專科、減脂專科等特色中醫專科。同時根據中醫藥市場需求,不斷研發各種“簡、便、驗、廉”中藥制劑和多種中醫特色鮮明的療法,受到廣大患者的歡迎。積極推進醫結合腫瘤病房的建設和發展,2005年被評為上海市示范中醫科達標單位。
醫療特色
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新華醫院
心血管內科
近年來,心血管內科在心臟介入治療領域獲得了飛速發展,廣泛開展了各種復雜的和急診和PCI術、單雙腔起搏器及ICD植入、射頻治療各種復雜心律失常的射頻消融術,其中對房顫、室速的機制研究與消融治療、心梗急診介入治療、雙腔起搏植入xxx特色。率先在國內開展了三維標測系統引導下,用冷鹽水灌注導管進行的有明確隔離指征的的環肺靜脈隔離術治療房顫,該方法成功率高、復發率低,已用于各種房顫的治療。科室與急診科、放射科、手術室等科室密切合作,急診PCI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腔內成型術+支架植入術綠色通道,已救治急診心梗患者近百例,極大提高了急性心肌梗死搶救成功率。心內科還與急救中心、放射科、手術室等科室密切合作,急診PCI綠色通道,極大提高了急性心肌梗死搶救成功率,了許多瀕危患者的生命,獲得了良好的臨床效益和社會信譽 學科帶頭人李毅剛教授是國頻治療快速心律失常技術的最早掌握和推廣人之一,在室性心動過速、房撲、房顫、房室結折性心動過速的機制研究和治療方面所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在新型起搏器預防、治療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及體內自動轉復/除顫器(ICD)治療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研究和應用方面處于國際xxx地位。他在國際上率先進行了房室結折返性心動過速、房撲和心梗后室速折返環的定量分析;率先進行了冠狀動脈竇內室速的機制的研究和治療;在國際上首次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動過速可發生于正常HV間期的患者;率先進行了有器質性心臟病室顫的射頻消融;成功進行了國際上首例心臟移植后房撲的射頻消融術。
消化內科
消化內科設病床56張,附有校級消化病研究室、、胃腸動力學檢查室及消化B超室。現有醫師共26名,其中主任醫師6名、副主任醫師5名、主治醫師6名及住院醫師9名;具有博士學位者14名、碩士學位者8名。現有護理人員共名,其中主管護師2名、護師7名、9名。承擔包括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的<診斷學>和<內科學>在內的各類授課和臨床帶教任務。內窺鏡診治部擁有國內最先進的OlympusXQ260型電子胃鏡、OlympusQ240型電子放大胃鏡、Olympus2T240型雙通道電子治療胃鏡及OlympusCF-240I型電子腸鏡。在國內較早開展超聲內鏡等多種內鏡診斷和治療技術。總體學術地位居國內先進水平。
心胸外科
1、心臟瓣膜病的外科治療:是國內早期成功施行心臟瓣膜手術的單位之一,已累計施行各種心臟瓣膜手術(包括瓣膜置換術和瓣膜成形術)數千例,目前瓣膜手術成功率高達到98%左右,手術治療效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手術病人年齡最小者僅為56天,xxx者為81歲,60歲以上的病人約占手術病人的25%,而各類危重的心臟瓣膜病約占手術病人的30%。多年來心胸外科先后在國內較早開展了10余項新技術、新手術,如二尖瓣綜合成形術、保留瓣下結構或全瓣保留的二尖瓣置換術、三尖瓣成形術、二尖瓣和主動脈瓣置換術同期主動脈根部拓寬術、心臟瓣膜置換術同期行冠脈搭橋術及巨大左心房減容術等。近年來在微創心臟瓣膜外科,瓣膜病合并冠心病、瓣膜病合并升主動脈瘤、以及瓣膜病合并房顫等同期手術治療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并取得了理想的治療效果。心胸外科的心胸外科水平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的知名度。
2、先天性心臟病的外科治療:在上世紀60年代早期就成功開展了先天性心臟病的外科治療,是國內最早開展嬰幼兒和復雜性先天性心臟病外科治療的單位,經驗極其豐富,先后開展了各種復雜先天性心臟病的外科治療,如單心室、大動脈轉位、肺動脈瓣閉鎖、完全性房室隔缺損、動脈干、主動脈弓離斷等的矯治手術。心胸外科嬰幼兒先心病、復雜先心病的外科治療效果處于國際先進水平,在國內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已經成為心胸外科的專業特色之一。
3、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外科治療:自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開展冠狀動脈搭橋術,并不斷進行技術創新,目前冠脈搭橋術已成為常規手術,年手術量近200例,手術成功率在99%左右;患者最高年齡達83歲,70歲以上者占手術病人的70%以上。常規開展的項目有:微創心臟不停跳冠脈搭橋術、急診冠脈搭橋術、非體外循環下冠脈搭橋術、冠脈搭橋術同期行瓣膜置換術或成形術、冠脈搭橋同期室壁瘤成形術、冠脈搭橋手術同期主動脈瘤手術、以及應用內窺鏡血管采集取橈動脈、大隱靜脈等。這些冠心病的治療技術及療效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4、大血管病的外科手術與介入治療:近幾年心胸外科在大動脈瘤的外科手術與介入治療方面取得了迅速發展,并成為學科發展的新增長點。先后成功開展了升主動脈瘤切除人造血管置換術、主動脈瓣和升主動脈置換及冠狀動脈移植手術(Bentall手術)、Bentall加全弓置換和術中降主動脈腔內支架置入術、胸主動脈夾層及主動脈瘤的介入治療、保留主動脈瓣的升主動脈置換及冠狀動脈移植術(David手術)等各類胸主動脈瘤及夾層的治療技術。其中保留主動脈瓣的升主動脈置換及冠狀動脈移植術(David手術)在國內僅有極少數幾家單位能開展。該科在大動脈瘤外科治療方面的技術水平和療效已達到國內xxx水平。
5、外科:每年施行各類普胸手術400余例,其中食管手術約占45%,肺手術約占35%,并于1992年在國內率先開展了胸腔鏡外科這一先進的手術技術,目前已成功地將這一微創手術應用于自發性氣胸、癌性胸水、肺良性腫瘤、早期肺癌、膿胸、賁門失弛緩癥、縱隔良性腫瘤等常見疾病的診斷和治療,該技術是外科的專業特色之一,一直處于國際xxx水平。近10年來,在普胸手術技術和療效方面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先后開展了空腸代食管術、氣管腫瘤切除重建術、氣管隆突重建術等高難度的普胸手術,技術水平和療效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學科建設
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新華醫院
心血管內科
在科研和人才培養方面,“心肌缺血與再灌注損傷”、“阿霉素心肌病”、“動脈粥樣硬化與血栓形成機制”、“基因重組血管再生”等課題先后獲得了國家自然基金、國家教委、衛生部、市科委及國外學術科研基金資助,多項鑒定屬于國內xxx水平并獲衛生部和市科委勵。先后培養了博士生6名、碩士生15名,目前在讀研究生9名。主編參編專著10余部,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500余篇,舉辦xxx繼續教育講習班多期。 心血管內科將在保持已有的優勢、特色的基礎上,進一步開拓、凝煉、集成研究重點。保持復雜心律失常機制和消融治療,冠脈介入治療,起搏和除顫治療等優勢,積極開展心臟病介入治療等方面的工作,繼續擴大臨床研究的力度和廣度,深入心血管病學科臨床和基礎的系統化建設。把心血管內科建設成為在醫療、教學、科研、建設、團隊建設等方面在國內、國際上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的學科。
心胸外科
著重在冠心病防治,干細胞移植心肌及血管再生、心室重構,新型組織工程心臟瓣膜,肺癌和食管癌的化療藥物耐藥性等方面進行了長期、深入的基礎研究和臨床研究。已先后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市局級課題4項。目前在研課題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上海市科委重點基礎研究課題2項,其他市局級課題4項。該科與美國Boston兒童醫院、皇家Alfred王子醫院心血管中心及Westmead兒童醫院、美國Colorado大學心血管醫學中心等建立了友好協作關系,每年互派學者學習。
普外科
承擔多項國家自然基金、“973”計劃、“863”計劃、衛生部科研基金、上海市重點科研項目、上海市科委、教委以及衛生局等課題,并獲得3項專利,近5年發表論文200余篇,其中被SCI收錄10余篇。
普外科是衛生部首批批準的肝移植定點醫院、專科醫師培訓、衛生部臨床藥師教育培訓(抗感染專業)、衛生部臨床藥物實驗外科、上海市全科醫師培訓以及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等實習醫師的臨床實習教學。擁有上海市啟明星、醫苑新星、上海市教委、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以及新華醫院“百人計劃”、“優秀青年教師”和“優秀青年醫學人才”等各級培養計劃人才,新長征突擊手、三八紅旗手等先進個人、集體稱號。
中醫科
作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中醫教研室,承擔交大醫學院中醫基礎理論和中醫內、外、婦、兒各科課堂教學任務、臨床見習和實習任務;作為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實習、見習,承擔大量的中醫帶教工作,并接收一定數量的外籍和xxx醫生來學習。
中醫科先后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上海市科委、上海市衛生局、申康集團等資助基礎與臨床研究課題近20項,發明專利4項,科技1項,在國家統計源期刊發表論文近100篇,研究填補中國多項中醫藥研究領域空白。
專家介紹
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新華醫院
王長謙
職稱:主任醫師
科室:心血管內科
職務:副主任
簡介:1964年出生,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學博士、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心臟學會委員,上海市心血管病學會委員。長期致力于心血管疾病的臨床、科研和教學工作,先后于1998年入選上海市青年科技啟明星計劃,1999年獲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優秀青年教師,2001年獲上海市教委優秀員,2003年獲上海市第九屆銀蛇,上海市衛生局先進工作者。近年先后承擔10余項科研項目,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獲科研鑒定4項,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2項,申請國家發明專利一項。至今已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著、綜述和專題筆談70余篇,10余篇。曾于2002年和2003年分別赴美國Hartford醫院和Saarbrucken醫院心臟介入治療技術,擅長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的防治及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療,尤其在冠心病介入治療方面有很深的造詣。
擅長:擅長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的防治及冠心病、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療。
春華
職稱:主任醫師
科室:消化內科
職務:副主任
簡介:1975年畢業于上海第二醫學院醫學系,新華醫院消化內科行政副主任。致力于臨床醫、教、研工作,具有扎實的基礎理論,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和精湛的醫療技術,具備嫻熟的診治、操作及動手能力,對消化性潰瘍、重癥急性胰腺炎、肝硬化胸腹水、肝性腦病、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消化系腫瘤、胃腸動力障礙性疾病以及原因不明的消化道出血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擅長消化內科各種疑難雜癥的診治,尤其是熟練掌握并安全應用消化內鏡檢查及治療。
擅長:對消化性潰瘍、重癥急性胰腺炎、慢性肝病、肝硬化并發癥、胃腸動力障礙性疾病以及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等方面有較深入的研究,擅長慢性肝病,藥物性肝病,脂肪肝,慢性胃炎、炎癥性腸病,功能性胃腸病的診治。 隆桂麟
職稱:副主任醫師
科室:心胸外科
簡介:從事心胸外科專業40余年,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開展肺癌、食管賁門癌、縱膈及胸膜、胸壁等疾病的外科治療并取得良好效果。
擅長:開展肺癌、食管賁門癌、縱膈及胸膜、胸壁等疾病的外科治療并取得良好效果。
組織機構
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新華醫院
先進設備
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新華醫院
醫院占地面積近二百畝,綠化率為30%,總體建筑面積18萬平方米。院本部設施一流的門診綜合樓、外科大樓、急診兒科門急診大樓、醫技樓和婦兒樓為病人提供了優美、舒適的就醫,建設中的科教大樓將進一步為醫教研工作的騰飛提供。兒中心更是以優良的醫療設施贏得了世界同行和社會的贊譽。各種先進的醫療設備為病人提供著優質的服務,全院專業設備萬元以上共1058件,其中包括:3臺核磁共振、4臺螺旋CT、3臺數字減影心血管造影儀、2臺ECT、直線加速器、高(低)壓氧治療艙、生化分析儀器、流式細胞計、全自動蛋白分析儀等大型設備,與各類監護、檢驗、影像診斷儀器組成了強大的現代化醫療設備陣容,確保了診斷和治療的品質。
交流合作
自上世紀七十年代起,醫院與其它國家的醫療機構共建合作項目31個,并界健康基金會(ProjectHOPE)支持下建成了兒中心。各類國際交流活動蓬勃開展,既為醫院的發展增添了活力,也充分展示了中國醫院的良好形象。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3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