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履歷
1981年8月回國。
1984年被授予首批xxx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
1985年后被指定為中央領導保健醫生,受聘為世界衛生組織醫學顧問、國際胸科協會特別會員、亞太分會理事。同年任碩士研究生導師,并獲首批xxx有突出貢獻的專家稱號。
1993年受到廣東省人民通令嘉。
1995年任博士生導師,同年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并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章。
1990年被評為全國衛生系統優秀留學回國人員,獲通令嘉,
1992年獲全國衛生系統模范工作者稱號。
1996年5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醫藥與衛生工程學部院士,是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工程學部副主任,著名呼吸內科專家。
1998年6月起任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工程學部副主任。
2003年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章,同年5月榮獲“中國醫學基金會華源醫德風范”。
2005年4月13日當選中華醫學會第23屆會長,他是新中國成立后中華醫學會七任會長中的第二位學者,此前多年,中華醫學會會長一直由各任衛生部部長兼任。
1997年當選為十五大代表。連任第八、九屆鐘南山全國政協委員,2008年當選第十一屆全國代表之一。
2003年,作為中國抗擊型肺炎的領軍人物,在SARS(中國地區民間通稱為“型肺炎”)的非常時期,鐘南山不但始終在醫療最前線救死扶傷,還積極奔赴各疫區指導開展醫療工作,與國際衛生組織之間的密切合作,因功勛卓著,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章,同時被廣東省榮記特等功,被廣州市授予“抗非英雄”稱號。
1981年回國。歷任廣州醫學院院長,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國家呼吸內科博士生導師,中華醫學會總理事,中華醫學會呼吸學會副主任委員。曾受聘為國際胸科學會特別會員、國際胸科學會亞太分會理事、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醫學顧問及劍橋國際學會會員,并作為中國的xxx代表參加“全球哮喘防治方略”的制定。
工作經歷
1960.07-1971.08 醫學院放射醫學教研組 助教
1971.09-1974.04 廣州醫學院xxx附屬醫院內科 住院醫師
1974.04-1978.08 廣州醫學院xxx附屬醫院內科主治醫師
1978.09-1982.12 廣州醫學院xxx附屬醫院內科副主任醫師、
1979.10-現 在 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副所長、所長
1983.01-1986.12 廣州醫學院副教授
1986.12-現 在 廣州醫學院教授
1986.12-現 在 廣州醫學院呼吸內科碩士導師
1987.12-1992.10 廣州醫學院xxx附屬醫院院長
1992.5-2002.12 廣州醫學院院長、黨委
1995.08-現 在 大學醫學部呼吸內科博士生導師
1996.02-現 在 中國工程院院士
2007.10-現 在 廣州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主要
應用siRNA策略研制預防和治療SARS疾病xxx藥動物實驗(廣東省科學技術二等 2008)
慢性咳嗽的病因診斷程序、發病機制及其治療研究(廣州市科學技術進步一等 2008)
SARS冠狀病毒滅活疫苗及相關研究 (廣州市科學技術進步二等 2008)
創建防治結合型全科醫學人才培養模式,推動社區衛生服務可持續發展(xxx教學二等 2009)
利用食道電極膈肌肌電圖觸發呼吸機送氣的方法(發明專利 2008)
一種能同時監測胃內壓和膈肌肌電的裝置(實用新型 2009)
肺靶向大黃素乳酸微球的制備方法及其在抗小鼠肺纖維化中的應用(發明專利 2010)
臨床技術操作規范-呼吸病學分冊(2008)
呼吸內科學(2008)
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識(2009)
獲得榮譽
從醫以來,鐘南山先后取得了國家、省市各級科研20多項,其中xxx科技進步三等一項,部省級科技進步二等各一項,三等一項,在國內外醫學發表論文70多篇。他是近十幾年來推動中國呼吸疾病科研和臨床事業世界前列的杰出領頭人之一。他和他的同行們在這個專業的突出貢獻,奠定了中國呼吸疾病某些項目的研究水平在亞太地區的xxx地位。用“著述等身”、“鐘南山聲名顯赫”來形容鐘南山的成就一點也不為過。
鐘南山主持過多項國家自然基金課題、國家攻關課題、衛生部及省科委重點課題,有13項獲得了衛生部、國家教委、廣東省科委及廣州市科委的勵。其中,制作的微型最氣流速儀獲1980年廣東省科技進步三等;《轉基因因子研究》獲1982年廣州市科技一等;《哮喘及氣道高反應性》獲1994年衛生部重大科技三等。他從自己獲得的廣州市科技進步金鼎的金中拿出一半(5萬元),用來勵在科研中取得成績的年輕人。
他保持著對事業的追求,在科學的創新、永不停步。這種性格也深深地感染了他周圍的人,熏陶出了一個勇于奉獻、蓬勃向上的群體,使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成為了國內矚目的學術陣地———國家重點學科、廣東省重點實驗室、國家臨床藥理、博士學位授予點。
多年來,鐘南山“奉獻、開拓、實干、合群”的被同志們親切地譽為“南山風格”。1997年1月15日,廣州市委授予他“模范員”的稱號。廣東省衛生廳也專門行文,要求全省醫療戰線的同志學習“南山風格”。2003年6月19日,因在抗非戰斗中表現卓越,他被廣東省委省授予xxx的特等功。2004年4月8日,又被授予國內衛生系統的最高榮譽稱號——白求恩章。
榮獲2003年度中國十大人物。頒詞:面對突如其來的SARS疫情,他冷靜、無畏,他以醫者的妙手仁心生命,以科學家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應對災難。他說“在我們這個崗位上,做好防治疾病的工作,就是xxx的。”這擲地有聲的話語,表現出他的人生準則和職業操守。他以令人敬仰的學術勇氣、的醫德和深入的科學探索給予了人們戰勝疫情的力量。
抗擊
馬年歲末,南國廣東,乍暖還寒。一種人類從沒有見過的疫病——傳染性型肺炎悄然廣東部分地區。廣東廣大醫務人員奮起抗擊,譜寫了一曲的壯歌。這其中,有一個忙碌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
他,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專家、廣東省型肺炎醫療救護專家指導小組組長鐘南山。
疫病突如其來 院士臨危受命
突如其來的型肺炎,把鐘南山推到了一場大戰的最前線。
2003年1月21日,鐘南山接到省衛生廳的通知,前往中山市兩家醫院調查一種“怪病”。汽車在高速公上疾馳。窗外景色秀麗,鐘南山的心情卻輕松不起來。
就在一個月前,他所在的廣州醫學院xxx附屬醫院接收了一位從河源市送來的奇怪的肺炎病人:持續高熱、干咳,肺部經X光透視呈現“白肺”(即雙肺部炎癥呈彌漫性滲出,陰影占據了整個肺部)。然而,使用各種抗生素卻毫不見效。兩天后,從河源傳來消息:當地醫院救治過該病人的8名醫務人員均感染發病,癥狀與病人相同。
鐘南山了!廣博的醫學知識與多年的行醫經驗告訴他,這是一例非常值得關注的特殊傳染病。他馬上將情況報告給廣州市越秀區防疫站,同時要求做鐘南山好一定的防護隔離工作。
接著,中山市也報告出現了類似“怪病”與醫務人員被感染的情況。“看來情況是越來越嚴重了,當務之急應該弄清這種病的癥結所在,找到預防與治療方法。”
在中山市的幾天里,專家小組夜以繼日地工作。調查情況印證了鐘南山的預感:這是一種人類歷史上從未見過的傳染病,臨床表現與典型肺炎不同,呈型肺炎癥候。病人主要表現為高熱、干咳、呼吸困難等肺炎癥狀,如搶救不及時,病人容易死于呼吸衰竭或多臟器衰竭。疾病的途徑仍不十分清楚,初步考慮為近距離飛沫或密切接觸。結合廣醫附一院接收病人的治療情況,很快,專家小組便將一份涉及該病診斷、治療、預防的《關于中山市不明原因肺炎的調查報告》送達廣東省衛生廳。衛生廳馬上部署相應工作,鐘南山臨危受命,被任命為廣東省型肺炎醫療救護專家指導小組組長。
請纓收治危重病人 全力制定醫療方案
羊年春節,廣州一派喜慶;而鐘南山與他的同事們,卻是倍加緊張勞累。
情況表明,型肺炎疫情有突然加劇現象。廣東的佛山、河源、中山、深圳、廣州等地均出現疫情,且大部分集中在廣州地區。
“鑒于廣州呼吸研究所的技術力量,同時考慮到危重病人有較強的傳染性,應集中治療。”鐘南山主動向衛生廳請纓“把最危重的病人往我們醫院送!”除夕之夜,萬家團聚,廣醫附一院領導們卻火速趕回醫院連夜布置工作。醫務科、護理部、呼研所、急診科、藥品供應部、后勤服務中心、設備科等緊急部署:騰出呼一病區作隔離病區;騰出ICU(重癥監護室)的單間病房,用于搶救危重型肺炎病人;緊急采購搶救藥品與消毒藥品;購置19臺呼吸機及搶救設備……
鐘南山領導的呼研所成了型肺炎救治的技術核心與攻堅重地。面對一些醫務人員的顧慮情緒,鐘南山毫不猶豫地說:“醫院是戰場,作為戰士,我們不沖上去誰上去?”
短短幾天時間,廣醫附一院便接收了21位危重病人。鐘南山身先士卒,顧不得與從回來的小孫子親熱,全力以赴投入工作。他親自檢查每一個病人,制定治療方案,甚至抓起人工氣囊為病人輸氧。在他的帶動下,醫院上下擰成一股繩,形成一個團結戰斗的集體,表現出大無畏的獻身。
副院長、ICU科主任黎毅敏成了“搶險隊”隊員,整天奔波于各醫院會診。有一天,他一下子接了120多個電話,手機燒壞了,嗓門喊啞了。那天,他白天去了市內兩家醫院會診,晚上9點又趕到江門搶救病人到凌晨4點,第二天一早又馬不停蹄地趕回來準時上班。
徐達遠,ICU病房的年輕醫生,已連續3個月沒休假,為搶救病人曾48小時沒合過眼。其間父親心臟病突發住院動手術,他僅向科主任請了兩小時假;年輕女醫生何為群,連續徹夜不眠搶救與守護危重病人,當病人成功地脫離呼吸機時,她卻因過度疲勞而感染疾病;潘瑤,呼研所長,一手將她拉扯大的奶奶在醫院搶救,她卻無法守護在身旁。奶奶不幸辭世,她強忍悲痛,抹干淚水,日夜忙碌在病房……
“誰都有個家,鐘院士心中有個‘大家’。”——同事心中的鐘南山
戰斗集體的靈魂 病中的支柱
記者在廣州醫學院xxx附屬醫院采訪時,許多醫務人員向記者說道:“誰都有個家,鐘院士心中有個‘大家’。”
鐘南山心中的“大家”有兩層意思:一是國家、社會;二是他所在的戰斗集體。
他懂得,要取得抗擊型肺炎戰役的勝利,必鐘南山須有一支強有力的醫務隊伍。這支隊伍不僅要技術過得硬,更要思想過得硬。為此,他以自己獨特的方式來凝聚這支隊伍。
早期危重的型肺炎病人,病情重、傳染性強。在抗擊型肺炎的初始階段,由于醫護人員與病人“密切接觸”,往往是搶救一個人,放倒兩三個醫務人員。廣醫附一院有20多位醫務人員感染得病,同時該院還收治了許多兄弟醫院的醫務人員。鐘南山那顆心哪,時常揪得疼。“這個時候不能再讓醫務人員倒下。倒下的要讓他們盡快康復。”每天,不管多忙、多累、多晚,他必定要到病房走幾趟,除了看病人外,還要了解每一位同事的身體狀況,檢查每個醫護人員的隔離措施是否到位。
ICU的們說:“沒有誰比得上鐘院士更細心周到了。看見我們口罩戴得不規范,他馬上前‘糾正錯誤’。”對患病醫務人員,他每天都要送上問候,即使出差在外,也不忘打電話問候患病醫生的病情。ICU病房醫生鄭則廣感染得病,情緒不太穩定,鐘南山在外開會得知后,立即用手機發來信息:“感覺怎么樣?不要灰心,我們都在支持你!”醫生何為群因搶救病人感染住院,時常處于暈眩狀態。那天,鐘南山在巡視病房后,突然走到病床邊向她祝賀:生日快樂!原來,鐘院士記得今天是她的生日。一時間,小何得熱淚盈眶……
作為廣東省型肺炎醫療救護專家指導小組組長,鐘南山還要經常到兄弟醫院指導救治工作。面對病人,他總是親切地詢問病情并親自檢查。“鐘院士時極富人情味。天冷時,他總要用手把聽診器搓熱,并從語言上給病人極大的鼓勵和安慰……”醫生們向記者反映:“當時社會上談虎色變,許多病人情緒低落。鐘院士是想通過細致入微的診療為病人樹立信心。無論鐘南山出現在哪家醫院,病人都覺得快樂和放心。他一出差,病人就會著急地問:鐘院士什么時候回來?”
鐘南山實在太忙了。他參加會診,出席及各種指導活動,曾經一連38小時沒合過眼!由于過度勞累,他病倒了。2月18日下午6時,鐘南山檢查完病房,看望了一位住院的同事之后,突然感到頭暈、眼花,身上發燙。
鐘南山知道,此時此刻自己絕不能倒下。堅守在崗位上,就是病人和醫務人員的希望。鐘南山在醫院住了一晚之后,偷偷跑回家,以家為病房,進行治療。在相濡以沫的夫人的悉心照料下,鐘南山兩天后就退了燒;稍微休息兩天,他又活躍在病房。即使在休息的日子里,他也沒有放下手中的研究和工作。ICU長譚婉媚說,“那天,我敲開鐘院士的,看到屋子里坐滿了院領導。鐘院士正和他們討論救治工作。他把辦公室搬到了家里!”
這就是鐘南山——廣醫附一院這個團結戰斗集體的靈魂,病目中的支柱。
廣州醫學院xxx附屬醫院在抗擊型肺炎事件中起到了主導性作用,鐘南山功不可沒!——廣東省委、省的評價
治療取得突破 社會情緒趨穩
哲人說:“止于智者。”
節后,疫情被一些的人故意夸大或后,在社會上造成了極壞的影響。
作為一名員,鐘南山深知社會安定的重要性。而要社會的穩定,就要用事實說話,讓病人盡快康復。
廣州醫學院xxx附屬醫院是收治型肺炎危重病人的重點醫院,ICU病房的病人幾乎均合并有細菌感染,多數已出現多器官衰竭。據文獻報道:人體有四五個以上的器官衰竭,死亡率將在90%以上。通過死亡病例的尸檢發現,型肺炎病人的病理機理主要是“肺硬”,即肺組織纖維化。要治療好型肺炎患者,必須解決肺的纖維化問題。
鐘南山知難而上。他成立了以肖正倫、陳榮昌、黎毅敏為的老中青呼吸病專家組成的攻關小組,配合廣東省“”醫療救治小組夜以繼日地查閱文獻,嚴密觀鐘南山察病人的變化,細致記錄各種可供研究的資料。試行了多少方案?誰也記不清了。終于,他們找到了突破口:當病人肺部陰影不斷增多,血氧監測有下降時,及時采用無創通氣,病人的氧氣吸入量就會增多,能較好地改善病人癥狀;當病人出現高熱和肺部炎癥加劇時,適當給予皮質激素,從每日80毫克至500毫克不等,能有效地減輕肺泡的非性炎癥,肺部的纖維化病變;而當病人繼發細菌感染時,必須有針對性地使用抗生素。
實踐證明,這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救治方法,xxx提高了危重病人的成功搶救率,降低了死亡率,且明顯縮短了病人的治療時間。兩位雙肺滲出病灶彌漫、生命垂危的型肺炎患者,經以上方法搶救,奇跡出現了。喜訊立刻衛生廳,衛生廳馬上組織專家討論,修改完善以后,以《廣東省醫院收治型肺炎病人工作》下發各地市與省直、部屬醫療單位。
2月11日,廣東省衛生廳召開新聞發布會,鐘南山以醫學專家的淵博學識,沉穩地告訴大家,型肺炎并不,可防、可治、可控。他通過新聞界社會不要驚慌,而要在和衛生部門的指導下,共同抗擊病魔的挑釁。同時,衛生廳還通報了廣東衛生防疫部門已排除了、鼠疫、炭疽等病的可能性。很快,社會情緒開始趨穩。
對此,廣東省委、省給予高度評價:廣州醫學院xxx附屬醫院在抗擊型肺炎事件中起到了主導性作用,鐘南山功不可沒了!
以事實為依據 探索中國經驗
在抗擊型肺炎的關鍵時刻,鐘南山臨危不亂,顯示出科學家的嚴謹治學態度與高度責任感。
撫今追昔,他忘不了一生追求醫學科學的父親的臨終,忘不了在廣州華師附中讀書時接受的人生觀教育,忘不了在英國大學皇家醫院和倫敦大學摘取6項科研、為國爭光的那份自豪,更忘不了他立志行醫時發出的為全人類健康而奮斗的誓言。
作為一位德高望重的醫生,一位嚴謹認真的學者,他救死扶傷的仁厚品性,也體現在追求科學真理時的執拗不屈上。
2月18日,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來消息,在鐘南山廣東送去的兩例死亡病例肺組織標本切片中,發現了典型的衣原體。當天下午,廣東省衛生廳召開緊急會議,對這一報告進行討論。輪到鐘南山發言了,他沉默良久,搖搖頭。大量的事實表明,臨床癥候與治療用藥均不支持這個結論。他不同意典型衣原體是型肺炎病因的觀點,認為典型的衣原體可能是的原因之一,但不是致病原因。在他的論證下,會議最后采納了鐘南山的意見。
會后,有朋友悄悄問他:“你就不怕判斷失誤嗎?有一點點不妥,都會影響院士的聲譽。”鐘南山平靜地說:“科學只能實事求是,不能,否則的將是患者。”
廣東省衛生廳副廳長王智瓊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廣東抗擊型肺炎能取得階段性,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鐘南山在醫療技術方面的獨到正確的見解。他的醫療觀點為廣東衛生行政部門及時制定救治方案提供了決策論據。
4月3日,世界衛生組織專家小組一行7人在廣州迎賓館聽取廣東專家的情況匯報。剛從日本參加完學術會議并在作關于型肺炎治療的鐘南山,代表廣東省型肺炎醫療救護專家指導小組進行了40分鐘的匯報。鐘南山侃侃而談,旁征博引,,實事求是。這位中國院士的發言,令世界衛生組織專家連連稱道!他們認為,世界衛生組織希望得到的治療型肺炎的經驗在廣東找到了。這在全世界是xxx的。
統計資料顯示:目前廣東型肺炎的治愈出院人數已占總報告病例數的86.3%,死亡率僅3.5%,是世界范圍內對型肺炎治療成績xxx的地區之一。鐘南山告訴記者,廣東防治型肺炎主要有三點經驗:一是重視流行病學、病原學、臨床醫學的信息交流,最早提出了型肺炎的傳染性與家庭、醫院聚集性兩大特征;二是總結出四項有效的臨床治療經驗:醫結合治療、按需適當的大劑量皮質激素、無創通氣與重視繼發感染;三是及時將危重型肺炎患者集中到專科醫院,從而減少傳染機會,并增強了搶救成功率。
這些經驗,是鐘南山領導的治療小組全體專家的智慧結晶,是廣東醫務工作者努力探索的結果,也是中國對世界的貢獻!
由于型肺炎首先在廣東發現,而且中國病例最多,有研究的充足資料和基礎,他特別希望解決方案最后能由華人提出。這是鐘南山的心愿
科學需要胸懷 呼吁國際大力協作
鐘南山的人生字典里似乎沒有“停頓”二字。型肺炎疫病使這么多倒下,他疾首;而科學家對于未知領域的求索又讓他滿懷。長期養成的執拗性格促使他勇往直前,不斷取得的研究堅定了他必勝的信心。鐘南山并不滿足于臨床治療方面所取得的成績,他還要進一步探尋型肺炎的病因。
2月中旬,在鐘南山的下,廣州市科技局、廣州市呼吸研究所、廣醫附一院、廣州胸科醫院、廣州兒童醫院、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廣州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與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系共同協作的“廣州市型肺炎流行病學、病原學及臨床診治課題”聯合攻關項目正式啟動。4月12日,好消息傳出:從廣東型肺炎病人氣管分泌物分離出2株新型冠狀病毒,顯示冠狀病毒的一個變種極可能是型肺炎的主要病因。4月16日,這一結果得到世界衛生組織正式確認。
此時此刻,鐘南山顯得非常冷靜。他指出,型肺炎是一種非常新的疾病,人類要完全攻克它尚需時日。下一步,除了要進一步確認全球發生的型肺炎的病原體是否全屬于冠狀病毒的同一亞型外,還要找到能殺滅病原體的藥品,研究出預防的疫苗,探尋出其感染源等等。這就需要更多地區、更大范圍的合作。科學需要的胸懷。他說,科學無國界,國際大協作不可缺少。他也真誠表示,由于型肺炎首先在廣東發現,而且中國病例最多,有研究的充足資料和基礎,他特別希望解決方案最后能由華人提出。
人們相信,通過國際大合作,人類一定能攻克型肺炎。但歷史不會忘記為防治無畏、勇于奉獻的醫務人員,也不會忘記鐘南山——這位中國醫療界的杰出代表,站在抗擊型肺炎最前沿的科學家。
提案
“GDPxxx,還是健康xxx?現在到了認真考慮這個問題的時候了。”針對惡化給中國人帶來的健康危害,在今年的上,第二次當選全國代表的鐘南山再次發出振聾發聵的呼吁。
他說,以前還覺得問題比較遠,只需要兼顧一下,現在已經不是要兼顧的問題了。當人的生活基本要素受到時,問題已經變成危機了。
“醫院是戰場,作為戰士,我們不沖上去誰上去?”10年前抗擊的戰斗,讓無數人記住了鐘南山這個名字。
“空氣污染問題非常值得重視,再這樣發展下去,若干年后腫瘤患者可能成幾何級數增加,到那時算賬就不得了啦!”針對灰霾頻襲中國,鐘南山如是說。
雖然已是76歲,鐘南山依然精力充沛、思維清晰敏捷,面對“圍堵”總是有問必答。難怪評論他——“胸有丘壑,不吐不快。”
——2006年,他藥監局:同一種藥有十幾到幾十個名字,一個藥品改個名,搖身一變成新藥,身價立刻飆升。這些批號是怎么拿到的?這些問題到底誰來把關?
——2012年,他努力推動及早對PM2.5進行全面監測:大氣污染不是孤立的,不像體系那樣可以“一國兩制”,不能“一國兩氣”;防控PM2.5,需要全國協調解決,而不是一個區域一個城市能夠解決的。
——今年,除了與健康,他還計劃就食品安全和青少年體質提出。
鐘南山說,他最推崇講真話,盡管真話不一定都是對的。“特別是涉及人體健康,要非常嚴肅地對待。”
醫療
改進不大 沒有抓住最核心問題
3月10日電 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鐘南山今日談及醫改相關問題時指出,經過這四年,我覺得改進不是很大,在個別的一些方面還有些惡化,我覺得我們沒有抓住醫改里面最核心的問題。
鐘南山介紹,我提醫療主要是覺得醫改現在進到深水區,摸石頭摸得不太清楚。從表面看,全國的醫療覆蓋、新農合、城鎮醫療和城鎮職工醫療的覆蓋面非常廣,而且覆蓋的費用越來越高,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范例,一個很好的創舉。
鐘南山指出,醫改最核心的問題,作為老百姓看來,關鍵有三個衡量標準。xxx個,看病貴、看病難解決了沒有?第二個,醫患關系改善沒改善?第三個,作為醫改主力軍的醫務人員的積極性有沒有調動起來?從這三方面看,經過這四年,我覺得改進不是很大,在個別的一些方面還有些惡化,我覺得我們沒有抓住醫改里面最核心的問題。
鐘南山表示,李克強總理的講話給了我一個非常大的,醫改要從內部找原因,就是要解決我剛才提到的三個問題,因為這三個問題大部分都出在大醫院。最近出現的傷醫、殺醫事件,都主要出現在大醫院,而且主要出現在門診、急診、手術中,這些都是時間比較緊張、溝通比較少的地方。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最根本的是要解決公立醫院真正的公立性。我的想法是國有民營制,也就是國家所有,具體由自己想辦法。
鐘南山進一步指出,大醫院的醫生,能夠從醫院得到的,包括工資待遇等大概不到1/4。為了,為了使醫務人員得到相對比較合理的收入,醫院必須想辦法。這里面涉及很多,包括擴大病床、多看病人等等各方面,這就必然會帶來醫療任務增加,就會出現很多問題。
鐘南山稱,稍微有點名氣的醫生每天要看50個病人,怎么可能容易?開藥多、檢查多的怎么會便宜呢?每天看病像打仗一樣的話,排隊3個鐘頭,看病3分鐘,醫患關系怎么可能改善。醫改進到深水區,特別不要避開大醫院,大醫院是矛盾集中所在,大醫院的問題解決好,很多問題可以解決好。
鐘南山強調,大醫院現在是體制問題,現在最主要的是公立醫院的公益性體現在哪里,公益性的方向是更好的向公益性方向發展,而不是更好地向市場方面發展。我今年提出的,就是認為要著力改進大醫院的公益性。
鐘南山表示,和許多國家一樣,大醫院的公益性首先表現在醫務人員的工資是國家給的,醫生不用考慮藥的問題,也不用考慮要多看病人。我也承認有所謂的灰色收入,有的醫院把一個手術分解成很多個部分來收錢,包括麻醉也被分成很多個部分來收錢。這些問題是我在這次醫改中提出的,希望我們衛生部門認真考慮。
人物特寫 個人語錄
看來情況是越來越嚴重了,當務之急應該弄清這種病的癥結所在,找到預防與治療方法。
醫院是戰場,作為戰士,我們不沖上去誰上去?
P增長多少不重要,多做一點民生實事,應該作為衡量是不是好的的主要指標。
霧霾比得多,任何人都跑不掉。
關于搶劫案和制度的爭議
2006年5月8日鐘南山在廣州被人搶走手提電腦,報案后引起廣東省高層重視,警方積極偵辦,十天以后將失竊電腦找回。之后鐘南山恢復過去的流浪乞討人員制度。這件事引起廣泛爭議。
養生經
鐘南山針對“四十歲前拿命博錢,四十歲后花錢買命”這一不健康生活方式發出提醒:工作做不好可再努力,身體卻就像是空心玻璃球一樣,一旦碎了就不能再恢復了。
養生之道
70歲的人,20歲的肌肉,鐘南山身材健碩得勝過施瓦辛格,讓人羨慕。鐘南山的成就眾所周知,而他的鍛煉同樣是聞名遐邇。他年輕時曾是一位體育健將。1959年在xxx屆全運會上打破400米欄全國紀錄,1961年獲市運動會男子十項全能亞軍。時至今日,大學醫學部還有幾項由他創下的運動紀錄無人能破。此后鐘南山數年如一日地鍛煉,才有了那么強健的身體,那么健碩的肌肉。
作息:不熬夜,晚上11:30睡覺。早上7:00起床。中午小睡半小時。飲食:不挑食,不抽煙,不喝酒。每餐一定多吃蔬菜。
生活有目標,長壽幾率高
怎樣才能保持心理平衡呢?他的經驗是首先給自己的生活設立一個目標。英國有科學家在40—90歲的人群里做了一個7年的追蹤調查,在這一人群中,在60%的人有明確的生活目標,被定為A組;有5%的人沒有明確的生活目標,被定為B組;還有35%的人對有沒有生活目標不確定,被定為C組。結果,7年過去了,B組中有3000人病死或者,比A組足足高了1倍,而B組患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數也比A組多了一倍。學會享受生活中的三種“快樂”
知足常樂:我們應該將目標設定在自己可達到的范圍內,更要欣賞自己已經取得的成就,學會肯定自己。
其樂:對于同一份工作,業務能力強的人不如喜歡這份工作的人,喜歡、愛好這份工作的人又比不上能夠陶醉于工作中的人。助人為樂:喜歡幫助別人的人總能收獲好的人緣,人緣好,與周圍的人相處愉快,心情當然比孤獨的人要暢快得多。
健康五大基石
早防早治
李嘉誠先生說過:“人的健康如堤壩的保養,最初發現有漏洞,只要很少力量便可堵塞,但當不加理會,到崩堤時才做補救,則縱使花更多的人力、物力也沒有用。”所以,鐘南山地希望每一個人都要珍惜自己的健康,早防早治,輕傷就要下火線。
運動跑步
對于一些上了年紀的人來說,鐘南山推崇的鍛煉是步行。在他的健康詞典里,幾十年來沒離開兩個字——鍛煉。打球、跑步、游泳……他什么都玩,周五打籃球,周日打羽毛球。即使再忙,只要有10分鐘,他都要抓緊時間鍛煉,例如在家跑跑步,他的跑步機就擺在臥室的床邊。
合理膳食
“若要身體安,三分饑和寒”
鐘南山表示,現在很多白領的飲食狀況是“早飯不吃,中飯湊合,晚飯撐飽”。這與健康的飲食習慣背道而馳。因此,鐘教授希望白領們要合理調整的自己的膳食,不要拿自己的身體開玩笑。合理膳食的另外一點是不要暴飲暴食,到七八分飽最合適。這是古今老壽星們的經驗之談。如今人們收入越來越多,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吃得越來越好,但是健康卻越來越少,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富貴病也隨之而來。預防及解決這些疾病,健康飲食更顯得尤為重要了。
戒煙限酒
很多腫瘤的發生與吸煙量有關。著名演員文興宇,一生最愛的就是抽煙,最終也因此被奪去了生命。在,通過對21123位50歲-60歲人進行23年的調查發現,5367人患老年癡呆,其中,每天2包的吸煙者患病率為非吸煙者的2.5倍。現在,城市污染對人體也非常有害。調查顯示,常年處于尾氣,比園林工人患呼吸道疾病的幾率還高。
心理平衡
怎樣保持心理平衡?每個人都應該有一個追求的目標。在韓國對4.3萬受試者的測驗中,不確定的占35%,無明確生活目標的占5%,有明確生活目標的占60%。通過7年追蹤,無明確生活目標的人病死或較有明確生活目標的多1倍,心腦血管病較其他組也多1倍。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同一份工作,業務能力強的人不如喜歡這份工作的人,喜歡這份工作的又比不上陶醉于工作的。鐘南山在1960年大學畢業后遇到“”,當過鍋爐工、農民,但始終沒有放棄自己的追求與目標,直到36歲才當上一個普通的住院醫生,一直走到今天已75歲,鐘南山的心中仍存有追求。執著追求但不苛求,有目標但不能太苛刻,把目標定在自己能力范圍之內,懂得欣賞自己得到的成就,自然就會心情舒暢。自己、挫折,從失敗與挫折中尋找積極因素,達到新的心理平衡。
遵循 鐘南山表示
首先要肯干,永不滿足。自己在華師附中讀初二時,一位語文老師對他說過一句話,影響了自己一生:“人不僅生活在現實中,也要生活在理想中。”他認為,一個人最重要的是要有執著的追求;
其次是能干
第三是善干,既要有凝聚力,調動發展的積極性;
第四是恒干,就是體力,鐘南山強調,大家一定要注意身體,這點非常重要,一個人的健康最重要,健康回不了頭,沒了健康什么都沒了。據他介紹,根據監測指標,全國青少年身高在增加、營養在提高,但肺活量比往年明顯下降,中學校長應密切關注這點;
第五是敢干,抗挫力,永不言敗。“我一生也受過很多挫折,已經刀槍不入了。”鐘南山笑稱。
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人物(2009年授予) 丁曉兵 馬萬水 順 馬恒昌 馬海德 中國女排五連冠群體 孔祥瑞 孔繁森 文花枝 方永剛 方紅霄 毛岸英 王選 義 王有德 王啟民 喜 王順友 鄧平壽 鄧建軍 鄧稼先 叢飛 包起帆 史光柱 史來賀 葉欣 甘遠志 申紀蘭 白芳禮 任長霞 劉文學 劉英俊 華羅庚 向秀麗 廷· 許振超 達吾提·阿西木 邢燕子 吳大觀 吳仁寶 吳天祥 吳金印 吳登云 宋魚水 張華 泉 張秉貴 迪 時傳祥 李四光 李春燕 李桂林和陸建芬夫婦 李素芝 李夢桃 李登海 楊利偉 楊懷遠 楊根思 蘇寧 谷文昌 邰麗華 邱少云 邱光華 邱娥國 陳景潤 麥賢得 孟泰 孟二冬 林浩 林巧稚 林秀貞 歐陽海 羅映珍 羅健夫 羅盛教 草原英雄小姐妹 趙夢桃 鐘南山 十三農民 容國團 徐虎 秦文貴 袁隆平 錢學森 常香玉 黃繼光 彭加木 焦裕祿 蔣筑英 謝延信 韓素云 竇鐵成 賴寧 雷鋒 譚彥 譚千秋 譚竹青 樊錦詩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8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