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經歷
胡大一1946年7月,胡大一出生在開封,母親是婦產科醫生,父親李公恕是一位為中南地區鐵系統醫療衛生事業的創建和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的醫療工作者。1965年,受父母的影響,他以河南省高考狀元考入醫學院(現大學醫學部)醫療系。1970年畢業于醫科大學(現大學醫學部)醫學系,1985~1987在美國紐約州立大學醫學院和伊利諾大學醫學院。
1965.09-1970.09 醫科大學就讀(原醫學院)
1970.10-1983.09 醫科大學xxx附屬醫院心內科任住院醫師
1983.10-1988.10 醫科大學xxx附屬醫院心內科任主治醫師
1985.11-1987.10 美國伊里諾依斯大學心電生理
1988.11-1990.10 醫科大學xxx附屬醫院心內科任副主任醫師、副教授
1990.11-1993.10 醫科大學xxx附屬醫院心內科任主任醫師、教授
1993.11-2000.10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朝陽醫院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2000.11-現在 大學人民醫院心臟內科主任 大學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長
2000.11-現在 同仁醫院心血管疾病診療中心主任 首都醫科大學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長
人物成就
胡大一胡大一教授率先在我國開展射頻消融根治快速心律失常技術,并向全國150多家醫院以及印度、越南、日本等國推廣普及此項技術,先后獲衛生部科技進步和國家科技進步二等。注重循證醫學,以預防為主,構建心血管疾病的全面防線,是中國循證醫學的開拓者。積極推動我國冠心病介入治療和心臟外科發展。在國內率先提出急診綠色通道的概念,收到了廣泛的社會效益,并積極在全國推廣。在進行臨床醫療工作同時不輟筆耕,在國內外專業發表論文500余篇,主編著作30余部。目前承擔國家、省部級、國際合作科研課題7項。擅長心內科、心電生理、起搏器植入、臨床藥理。尤其在冠心病介入治療和我國心血管疾病預防醫學的發展方面作出了貢獻。多次組織牽頭或參與國際大規模、多中心臨床實驗,填補了我國在這一領域的空白。
在人才培養方面,胡教授先后培養百余名碩士、博士、博士后,桃李滿天下。為培養青年一代醫務工作者甘為人梯。在學科建設方面,積極推進心內、外科一體,兼顧兒科建設,創立先進科學模式,更好為病人服務,更利于學科發展。在我國心血管領域獨樹一幟。
胡大一教授的圖書《高血壓居家調養自療金典》《冠心病居家調養自療金典》《降血壓降血脂怎么吃》已由青島出版社出版。
榮譽獲
獲多項xxx、省部市級科技進步,“國人長QT綜合征的臨床特征、發病機制與治療方法研究”獲2005年中華醫學科技叁等。獲2001年“吳階平、揚森”醫學一等,2000年獲首都文明建設章,1998年市先進科普工作者、2005年獲“聯合國國際科學與和平周貢獻”、2006年獲“中國醫師”,2008年獲“健康奧運 健康-全民健康活動”優秀工作者。醫學科普圖書兩次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
主要論著
胡大一急性心肌梗塞后梗塞相關血管再灌注對QTc 離散度的影響
急性心肌梗塞直接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
經胸腔鏡行左側心交感神經切除術治療長QT 綜合征
慢傳導房室旁的射頻導管消融術
尿激酶天普洛欣靜脈溶栓治療急性心肌梗賽119例觀察
傾斜試驗診斷不明原因暈厥的方評價
全國射頻導管消融治療心律失常資料分析
預激綜合征患者多旁的射頻消融
直接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與溶栓治療急性心肌梗塞近期療效分析
左室特發性室性心動過速的射頻消蝕治療
高血壓合并動脈粥樣硬化與大動脈緩沖功能關系的研究
高血壓病人藥物治療期間動態血壓變化
二尖瓣狹窄合并左心房血栓患者小劑量華抗凝溶栓作用評價
穿間隔法射頻消蝕左側房室旁
突出貢獻
胡大一1970年畢業于醫學院(現大學醫學部)醫療系,1985-1987在美國紐約州立大學醫學院和伊利諾大學醫學院。在我國率先成功開展射頻消融根治快速心律失常技術,并向全國150多家醫院以及印度、越南、日本等國推廣普及此項技術,先后獲衛生部科技進步和國家科技進步二等。擅長心電生理,起搏器植入,冠心病介入治療,以及高血壓冠心病防治等。積極推動我國冠心病介入治療和心臟外科發展,獲多項xxx、省部市級科技進步(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TCA治療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國人長QT綜合征的臨床特征、發病機制與治療方法研究”獲2005年中華醫學科技叁等。并獲得2001年“吳揚”,2000年首都文明建設,1998年市先進科普工作者、2005年獲“聯合國國際科學與和平周貢獻”、2006年獲“中國醫師”等。胡大一教授主編主譯正式出版專業書籍39本,美國出版3本,參與編著國家教委和人民衛生出版社主編的醫學本科生、研究生統編教材,在國內外專業上以xxx作者發表論文427篇。自1989年以來,胡大一教授先后在三所醫學院校共培養已畢業碩士研究生82名,博士研究生34名,博士后研究生19名。目前,他的學生在市有12名擔任心內科主任職務,16名任心內科副主任,7名任心外科主任,在全國更是桃李滿天下。主持召開大型國際會議(600-3000人)17次,中小型會議30余次。為培養跨世紀人才,推動我國心臟起搏與電生理和介入心臟病學的發展以及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做出了突出貢獻。
現任職務
胡大一1.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2005年~)
2.美國心臟病學院專科會員(2005年~)
3.心律學會會員(2006年4月~)
4.中華醫學會常務理事(2006年~)
5.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心律分會主任委員(1999~2008)
6.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候任主任委員(2006年6月~)
7.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主任委員
8.中國醫師協會理事
9.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內科醫師分會會長(2006年11月~)
10.中國醫師協會循證醫學專業委會員主任委員
11.中國醫師協會全科醫師分會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12.中國老年學會心腦血管疾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2007年7月~)
13.市健康教育協會會長
14.中華心臟電生理與起搏學會副主任委員胡大一
15.心臟起搏電生理學會委員
16.中國介入心臟病學研究會常委兼秘書
17.亞太介入心臟病學學會顧問
18.世界起搏電生理委員會委員
19.心臟起搏電生理學會海外培訓中心主任
20.中華醫學會心血管介入治療培訓中心學術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委員
21.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主任委員
22.中國老年保健協會心血管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23.中國老年保健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
24.衛生部國際交流與合作中心理事會理事
25.中華心血管病學會介入心臟病學組委員
26.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第五屆理事會理事
27.衛生部藥品審評委員會委會
28.市藥品審評委員會委員
29.首都醫科大學學位評定委員會委員
30.醫科大學教授
31.中國行為醫學科學編委會特邀顧問
32.EditorBoard,JournalofClinicalElectrocardiology
33.MemberoftheInternationalEditorialBoardfortheEuropeanHeartJournal
34.TheInternationalSocietyforHolterandNoninvasiveElectrocadiology
委員
35.JournaloftheHongKongCollegeofCardiology國際編委顧問
36.Asian-PacificSocietyofInterventionalCardiology編委
37.JournalofInterventionalCardiacElectrophysiology編委
38.《歐洲心臟病》國際編委會委員
39.《歐洲心臟》中文版副主編
40.《中國醫藥導刊》主編
41.《中國心血管病》主編
42.全國高等高等學校醫學研究生規劃教材主編
43.全國高等學校臨床醫學專業五年制衛生部規劃教材《內科學》統編教材5、6、7版編委
44.全國高等教育《內科學》統編教材副主編
45.《臨床薈萃》常務副總編
46.《中國醫刊》編委會主任委員
47.《中華心血管病》副總編、委員
48.中國介入心臟病》副主編
49.《中華心律失常學》編委會顧問
50.《中華醫學》副總編
51.《美國醫學會(JAMA)中文版》副總編輯,執行總編
52.《國際循環》總編輯
53.《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編委、副主編
54.《中國實用內科》編委、副主編
55.《健康世界》編委、副總編
56.《中華醫學英文版》編委胡大一
57.《臨床心電圖學》編委
58.《嶺南心血管病》編委
59.《首都醫科大學學報》編輯委員會委員
60.國際華夏醫學會顧問、《華夏醫藥》編委、名譽總編
61.《中國醫療》社名譽顧問
62.《心電學》第五屆編委
63.《中華實用醫藥》專家編輯委員會常務編委
64.《中國循證醫學》編委
65.《中國社區醫師》副總編
66.《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編委、副總編
67.《中國循證醫學》編委
68.《全科醫學臨床與教育》社編輯委員會編委
69.《醫學研究》專家顧問委員會委員
70.《中華醫學全科》編委
71.《中華現代內科學》專家編輯委員會常務編委
72.《中國藥物警戒》編委
73.《生物醫學工程與臨床》編委
74.《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報》編委
75.《家庭》名譽總編
相關新聞
乘客高鐵上心肌梗死 遇名醫施救脫險
胡大一施救2015年10月25日中午,李翔坐在G672次列車15號車廂的椅子上,等待著進入鄭州東站的那一刻,一旁是他的妻子和一對不到一歲的雙胞胎孩子。原本一切順利,但突然他感到胸口有些發悶,額頭上開始滲出了虛汗。很快,他呼吸急促起來。李翔下意識地右手捂住了胸口,身子漸漸地從座椅上滑了下去。面對丈夫突然的變化,妻子抱著孩子不知所措,慌亂地尋找列車員尋求幫助。
列車員開始通過向乘客尋求援助。不多時,一位老者和一位年輕人從二車廂一小跑地趕到了李翔的身旁。老者迅速斷定李翔是突發急性心肌梗死。他知道此時的李翔血管被堵死了,心臟嚴重缺血,需要想辦法盡快疏通血管。
老者從李翔妻子的話語中知道了他在2006年就做過心臟支架手術,但是2013年因病情穩定便停藥了。讓老人感到慶幸的是,列車上配備了治療缺血性心臟病的輔助藥物阿司匹林,而前排一位乘客掏出了自己隨身攜帶的速效救心丸。老人接到手心中,下意識地數了一下:30粒。
胡大一施救“快與河南省人民醫院聯系。”這位老人對旁邊的年輕人說,“讓醫院做好救治的準備。”大約11點30分,一輛救護車停在了鄭州東站。12點的時候,躺在車里的李翔被送到了河南省人民醫院。
胡大一施救此時的鄭州陰雨綿綿,但是老人始終陪伴在李翔的身邊,甚至和醫護人員一起推送病人。12點20分左右,李翔被推進了河南省人民醫院的手術室里。而這位老人將病人親手交給了他的學生高傳玉,并一起制定好搶救方案。河南省人民醫院的心血管內科高主任告訴青年報記者,手術持續到下午兩點,李翔的心率逐漸穩定,血壓和心跳都開始恢復正常。然而,當一切都妥當的時候,李翔的妻子卻看不到這位老者了。其實,當李翔還在手術的時候,這位老人悄悄地離開了醫院,坐飛機趕到了,因為當天還有27個病人等待著他的義診。[3]
很多參與救助李翔的普通乘客并不知道老人的身份,但是當這件事被人們發到了網上的時候,有“好事者”發現,這位老者的名字叫胡大一,我國著名的心血管專家,在他的諸多頭銜和待遇中,有一條是“享受國務院專家津貼”。“不為良相,便為良醫”一位網友在查詢胡大一的資料時發現了這句話,并將它發到了網絡上,“不知道為什么,此時我似乎明白了這則胡門家訓。”[2]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3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