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綠乳菇
編輯藍綠乳蘑菇,是紅菇科的一種蘑菇。這種真菌生長在落葉林和針葉林中,在那里它與各種樹種形成菌根。 顏色范圍從年輕標本的深藍色到老子實體的淺藍灰色。 果肉受損時流出的靛藍色乳汁與空氣接觸后會變成綠色。 菌蓋直徑通常為 5 至 15 厘米,莖高 2 至 8 厘米,厚 1 至 2.5 厘米。 這種蘑菇可以食用,在墨西哥、危地馬拉和中國的農貿市場都能找到。
特點
編輯宏觀特征
子實體的菌蓋寬5-15厘米,最初是凸起的,逐漸發展成扁平的漏斗狀。 隨著年齡的增長,它變得更加凹陷,邊緣向上凸起。 菌蓋邊緣在年輕時向內卷曲,但隨著真菌的生長而展開并上升。 在年輕的標本中,菌蓋是靛藍色,但在老蘑菇中,它會變成灰藍色或銀藍色,有時帶有綠色斑點。 它通常被劃成環形,帽子邊緣有深藍色斑點。 年輕標本的蓋子有粘性表面。
果肉呈淡藍色,接觸空氣后慢慢變綠; 它的味道溫和到微苦。 整個蘑菇的肉很脆,彎曲時莖干脆脆的。 傷口流出的乳汁也呈靛藍色,使傷口呈綠色; 像肉一樣,味道溫和。 藍綠乳菇 因產奶量不如其他乳菇 物種而臭名昭著,尤其是較老的標本可能會脫水到完全停止擠奶。
葉片長在莖上或略彎曲,密密麻麻。 它們的顏色從年輕時的靛藍色到年老時的淺灰藍色不等,受損時會出現綠色斑點。 莖高2-6厘米,粗1.2.5厘米,整個莖的直徑相同,有時基部略小。 莖也染成靛藍色至銀色和灰藍色。 莖的內部最初是堅固而緊湊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往往會變得空心。 就像帽子一樣,它一開始是粘稠的或黏糊糊的,但后來就干了。 通常,帽子附在莖的中心,但也可以分散。 藍綠乳蘑菇的子實體沒有特別的氣味。
小紫乳菇(“較小的藍綠乳芝”)是一種較小的亞種,菌蓋直徑為 3-7 厘米,莖高為 1.5-4 厘米。
微觀特征
孢子印為奶油色至黃色。 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孢子呈半透明(透明)、橢圓形至近球形,帶有淀粉樣疣,尺寸約為 7-9 x 5.5-7.5 μm。 掃描電子顯微鏡顯示孢子表面有皺紋。 處女膜是子實體產生孢子的組織,由向片層延伸的菌絲組成。 在處女膜中發現了各種類型的細胞,這些細胞表現出微觀特征,可用于識別或區分宏觀特征不明確的物種。 承載孢子的細胞,即擔子,每個都有四個孢子,長 37–45 μm,寬 8–10 μm。 所謂的囊體是處女膜中菌絲的末端細胞,它不產生孢子,但用于分散孢子并在發育中的孢子周圍提供必要的水分。 胸膜囊腫是在薄片本身發現的囊腫; 它們的尺寸為 40–56 x 6.4–8 μm,大致呈紡錘形,尖端收縮。 薄片邊緣的乳囊很常見,大小為 40–45.6 x 5.6–7.2 μm。
含義
編輯餐飲價值
藍綠乳蘑菇被認為是一種可食用的物種, 它嘗起來略帶苦味或胡椒味,質地粗糙、呈顆粒狀。 將蘑菇切成薄片可制成堅硬的果肉。 烹飪時,藍色消失,蘑菇變成灰色。 由于肉質呈顆粒狀,蘑菇不易干燥。 牛奶含量特別豐富的標本適用于給腌泡汁上色。
化學成分
每克質量含有 4.3 毫克脂肪和 13.4 毫克蛋白質。 它含有 18.7 毫克纖維??,遠高于其他食品。 在栽培蘑菇中,僅含6.6毫克。 與本研究中還檢查的其他三種野生蘑菇相比,藍綠乳蘑菇的飽和脂肪含量最高,包括硬脂酸——略高于一半,為 32.1 mg/g游離脂肪酸的總含量。
藍綠乳芝的藍色是由薁衍生物硬脂酸甲酯引起的。 該分子是藍綠乳蘑菇所獨有的,但與在 Edel-Reizker 中發現的化合物相似。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365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