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

    編輯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流行病學

            近30年來,我國糖尿病患病率顯著增加。1980年全國14省市30萬人的流行病學資料顯示,糖尿病的患病率為

    糖尿病糖尿病

    0.7%。1994年全國19省市21萬人的調查,25~64歲年齡段糖尿病的患病率為2.5%(人口標化率為2.28%),糖耐量減低(IGT)為3.2%(人口標化率為2.12%)。2007—2008年,在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組織下,全國14個省市進行了糖尿病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我國20歲以上的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為9.7%這一數字與同等發展水平國家的數據相近,比1980年增加了近3 倍。 2002年全國營養調查同時調查了糖尿病的流行情況。“世界糖尿病日”,中國中醫科學院糖尿病研究總院調查資料顯示,中國的糖尿病患者人數已達4000萬左右,占世界糖尿病人群總數的五分之一,患病率居世界第二位,并且以每天至少3000人的速度增加,每年增加超過120萬人,至2010年中國糖尿病人口總數猛增至8000萬至1億人。


           2016年3月6日,世衛組織于首次發布全球糖尿病報告,顯示全球糖尿病成年人患者近40年內增加了3倍,其中多數生活在發展中國家。報告顯示,中國成年人患糖尿病率接近10%。

     病理

    (一)1型糖尿病
           胰島病理改變的特征是胰島β細胞數量顯著減少及胰島炎,病程短于1年死亡病例的β細胞數量僅為正常的10%左右50%-70%病例存在以胰島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浸潤為特征的胰島炎。此外,可有胰島萎縮和β細胞空泡變性。少數病例的胰島無明顯病理改變。胰高血糖素細胞、生長抑素細胞和胰多肽細胞的數量正常或相對增多。
    (二)2型糖尿病
           胰島病理以淀粉樣變性為特征。胰島毛細血管內分泌細胞間有淀粉樣物質沉積(40%-90%),其程度與代謝紊亂的嚴重性相關。此外,胰島可有纖維化,胰島β細胞數量減少或正常,胰高糖素細胞增多,其他內分泌細胞的數量無明顯改變。
    (三)糖尿病慢性并發癥
          1.糖尿病大血管病變:大、中動脈粥樣硬化和中、小動脈硬化,其病理所見與非糖尿病性動脈粥樣硬化及動脈硬化基本相同。
           2.糖尿病微血管病變:常見于視網膜、腎、肌肉、神經、皮膚等組織,特征性的病變是PAS陽性物質沉積于內皮下,引起毛細血管基膜增厚。
         (1)糖尿病腎病:呈彌漫性或結節性腎小球硬化,結節性病變具有特異性。腎小球系膜區的嗜伊紅結節(Kimmelstiel-Wilson結節)是診斷糖尿病腎病的可靠指標,但與蛋白尿和腎功能減退之間的相關性較差;彌漫性病變表現為系膜基質增多,伴或不伴毛細血管壁增厚,病變的特異性較低,但與蛋白尿程度的相關性較好。此外,尚可有腎小動脈硬化和急、慢性腎盂腎炎的病理改變。
         (2)糖尿病視網膜病:主要為玻璃樣變性小動脈硬化、毛細血管基底膜增厚、微血管瘤形成和小靜脈迂曲,進一步發展可出現視網膜毛細血管滲出、黃斑水腫等改變。視網膜和虹膜新生血管形成是增殖型視網膜病的標志
         (3)糖尿病神經病變:其基本病變是外周神經和自主神經軸突變性,伴節段性或彌漫性脫髓鞘。類似病變也可累及神經根、椎旁交感神經和腦神經,但累及脊髓或腦實質者少見。
          (4)脂肪肝:糖尿病控制不良時可引起肝脂肪沉積和變性(脂肪肝),嚴重者可發展為肝硬化

    預防方法 

    減肥

           肥胖患者存在胰島素受體數減少和受體缺陷,有顯著的胰島素抵抗。肥胖者發生2型糖尿病的風險是正常人群的2——4倍。男性腰圍85cm及女性腰圍80cm為腹型肥胖,表明脂肪在腹部過度堆積。肥胖是可以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預防并逆轉的,肥胖改善后胰島素的敏感性明顯增加。

    預防預防

    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通過合理的膳食、合理的運動達到能量、營養元素的供需平衡,維持正常的體態。一般谷薯類提供的碳水化合物,占全天熱量的50%——60%;肉蛋類提供的蛋白質,占全天熱量的15%——20%;油脂類提供的脂肪,熱量一般不超過全天的30%;蔬果類提供熱量較少。
           保持能量攝入與消耗的均衡,需盡量避免高熱量飲食。1瓶500ml可口可樂,熱量是200千卡,相當于3個多小饅頭,需要快走20分鐘、慢走近1小時方能消耗完全;100克瓜子的熱量是606千卡,相當于一頓正餐的熱量,需要快走1小時、慢走兩小時半方能消耗完全;兩塊炸雞翅100克,產生的熱量是245千卡,相當于4個小饅頭,需要快走半小時、慢走1小時才能消耗掉的熱量。

    運動

           運動可以增加熱量支出。一個65公斤體重的人慢走1小時消耗的熱量是255千卡,快走1小時消耗的熱量是555千卡,而開車1小時消耗的熱量僅為82千卡。

    測餐后血糖

          測餐后血糖能更早發現問題,需要定期監測空腹及餐后兩小時血糖,空腹血糖5.6mmol/L、餐后兩小時血糖7.8mmol/L,即應當就醫進行糖尿病相關檢查以明確診斷。餐后兩小時血糖較空腹血糖能夠更早、更敏感地發現糖代謝異常。常和糖尿病伴生的疾病還包括高血壓血脂紊亂、脂肪肝、高尿酸血癥,所以定期監測血壓、血脂、肝臟B超、血尿酸也是必需的。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37200/

    (18)
    詞條目錄
    1. 流行病學
    2.  病理
    3. 預防方法 
    4. 減肥
    5. 健康的生活方式
    6. 運動
    7. 測餐后血糖

    輕觸這里

    關閉目錄

    目錄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