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存儲
編輯通過光學掃描(通常使用激光)讀取或寫入的可移動大容量存儲設備被稱為光學數據存儲設備。 除了光盤之外,還有光帶的發展,這里不再贅述。
最著名的光存儲介質是 CD-ROM(大約從 1981 年開始大量發行)及其進一步發展的 DVD(大約從 1996 年開始)和藍光光盤(大約從 2007 年開始)。 此外,還開發了各種其他媒體以及磁光盤的混合變體。 然而,在實踐中,這些并不重要。 只能寫入一次的光存儲介質稱為 WORM,用于歸檔數字信息。
雖然光存儲介質不易因機械磁頭故障(如硬盤驅動器)或電路故障(如閃存)而導致數據丟失,但它會自然老化并且容易受到表面劃傷的影響。 但是,如果光盤驅動器可能出現故障,數據光盤仍然完好無損。 此外,數字糾錯技術可在出現中度表面劃痕時保持完整的數據一致性。 具有更高數據密度的數據載體(例如藍光光盤)具有相應更高的容錯能力。
類型
編輯最常見格式表
光盤有許多不同的格式:
根據品牌的不同,實際容量可能與指定容量有幾個百分點的偏差。
光學數據存儲概述
根據品牌的不同,實際容量可能與指定容量有幾個百分點的偏差。 CD-R 可用,例如 B.a.o. 650MB 或 700MB。 這包括原型和理論尺寸。 從開發開始到營銷結束或開發放棄的信息。
優勢
編輯- 非接觸式讀取,磨損小
- 媒體成本低
缺點
編輯- 一些可刻錄和可重寫的媒體 - 特別是 CD-R、CD-RW、DVD±R 和 DVD±RW - 保質期有限。
- 存儲不當會導致閱讀過程中出現問題。
- 可重寫媒體的寫入周期數有限(DVD-RAM 最多 1,000,000,其他 CD/DVD 格式最多 1,000,實際上通常要少得多)。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372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