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

    編輯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基本介紹

    三院全景圖三院全景圖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簡稱北醫三院)始建于1958年,是衛生部部管的集醫療、教學、科研和預防保健為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甲等醫院" href="index.php?doc-innerlink-%E4%B8%89%E7%BA%A7%E7%94%B2%E7%AD%89%E5%8C%BB%E9%99%A2">三級甲等醫院,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定點醫院。現有在職職工2295人,開放床位1264張。設有34個臨床科室、10個醫技科室,有26個碩士點、27個博士點、1個臨床博士后流動站。在崗博士生導師近57人,中科院院士1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長江學者1人。

    北醫三院的優良傳統、濃厚的學術氛圍、美好的發展遠景吸引了大批有志獻身于醫療衛生事業的優秀醫學技術人才和專業管理人才。北醫三院將秉承“團結、奉獻、求實、創新”的醫院精神,創建“公正、公平、公開”的人才成長環境,為有識之士提供廣闊的施展空間。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專家在線治療掛號。

    醫療水平

    北醫三院已經發展成為國內高水平的大型醫院。醫院擁有xxx成立最早、亞洲" href="index.php?doc-innerlink-%E4%BA%9A%E6%B4%B2">亞洲xxx的生殖醫學中心之一,擁有國內xxx的脊柱外科和全國xxx的中國奧委會指定運動員傷病防治中心。心血管內科綜合實力處于國內先進水平;血管醫學研究所是教育分子心血管學重點實驗室;眼科在眼外傷及眼科疑難重癥的診治方面處于國內xxx水平;消化科在潰瘍病發病機制研究及治療、早期胃癌的診療等領域居國內一流;成形科、職業病科是國內率先成立的臨床特色學科。十余年來,北醫三院管理水平不斷提高,門、急診量始終居北京市各大醫院前列。日均門、急診量達9000多人次,平均住院日逐步縮短至近7.9天,各項主要管理指標達先進水平,多次受到衛生部北京市衛生局的表彰。

    人才培養

    眼科大樓和外科病房樓眼科大樓和外科病房樓

    作為大學" href="index.php?doc-innerlink-%E5%8C%97%E4%BA%AC%E5%A4%A7%E5%AD%A6">北京大學的教學醫院,北醫三院承擔著北京大學臨床醫學、藥學、護理、檢驗、預防5個專業的教學任務,以及研究生培養、進修醫師教育等大量教學工作,并取得了顯著成績。此外,北醫三院的15個科室和11個科室分別作為北京市普通專科醫師培訓基地、亞專科醫師培訓基地承擔著北京市專科醫師的培訓任務。2005年,醫院獲xxx教學成果二等獎一項;2006年,曲綿域教授榮獲北京大學首屆蔡元培獎;2007年,醫院以全“A”的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檢查;2008年,通過北京市全科醫師培訓基地評審,成為北京市首批具有全科醫師培訓基地資質的醫院之一,手術室成為全國首批專科護士培訓基地之一,在2008年度北京市衛生局科教工作大檢查中排名xxx;2009年,北醫三院通過教育部評審成為全國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由北醫三院神經內科牽頭的北京大學“神經內科學”課程被教育部評為xxx精品課程。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不孕不育科,系北京西城區北京家圓醫院,在不孕不育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整形外科

    北醫三院整形外科成立于1949年,與新中國同齡,并由此帶動了新中國整形外科事業的發展。幾代專家的艱苦創業和不懈努力造就了她輝煌的歷史和現在,在國內外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巨大的影響。作為國內外有極高知名度的臨床、教學和科研中心,技術力量雄厚,擁有一大批具有國際水平的臨床和研究專業人才。[1]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

    科研實力

    北醫三院科研工作也取得了長足進步。獲xxx科研成果獎8項,省部級科研成果獎155項,在2003年、2004年、2005年國家醫療機構SCI收錄論文排名中,北醫三院連續3年排在全國醫療機構前20位。2007年、2008年,骨科、運動醫學研究所分別入選教育部創新團隊項目。2008年,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國際標準化藥物臨床試驗研究技術平臺建設(心血管疾病及神經退行性疾病)”項目獲得科技部“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資助1500萬元。

    醫院使命 

    真正治愈病人的,不是冷冰冰的醫療器械而是醫生的愛心,責任心。  對病人認真負責就是xxx的醫德,能起到治療效果的藥一定要開。

    醫院價值觀 

    以患者為中心、以技術為根本、以服務為依托、以市場為導向,人文醫療、創行業品牌、一次就醫,終身為友。

    社會責任

    北醫三院以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積極投身公立醫院改革。近年來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參與多個xxx重大項目和課題的研究,取得成果被政府相關管理部門所采納。在臨床路徑、優質服務護理工程、對口支援等方面發揮了xxx醫院的作用。同時,醫院還承擔著國家重大活動的醫療保障工作,承擔著重大突發事件的醫療救援任務。近年來,出色完成了北京奧運會、建國六十周年慶典、抗震救災、健康快車、歷次全國“兩會”等各項醫療保障任務。 

    成就榮譽

    運動醫學樓、外科病房樓運動醫學樓、外科病房樓

    由于醫院的出色表現,2009年,在全院干部職工的共同努力下,北醫三院榮獲許多榮譽。被北京市衛生局評為十佳“人民滿意醫院”;被中國衛生思想政治工作促進會醫學教育分會評為“全國醫學教育系統衛生文化建設先進單位”;被中華全國總工會評為“工人先鋒號”;被北京市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授予愛國衛生運動先進集體稱號;被國控煙協會" href="index.php?doc-innerlink-%E4%B8%AD%E5%9B%BD%E6%8E%A7%E7%83%9F%E5%8D%8F%E4%BC%9A">中國控煙協會和中國醫院協會評為“全國xxx醫院”;榮獲北京市藥品監督管理局、北京市衛生局頒發的2008年度“藥品安全監測工作特等獎”;榮獲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北京市財政局頒發的2008年度“北京市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醫療保險管理一等獎”。

    醫師介紹

    周方

    業務專業: 創傷骨科及脊柱外科。主要包括:骨盆、脊柱及四肢骨與關節骨折和創傷的治療,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管狹窄癥、滑椎等脊柱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從醫經歷:
    1984年畢業于北京醫學部(現北大醫學部)。師從黨耕町教授,于2000年獲北京大學醫學博士學位。 1989—1993年先后在英國DONCASTER皇家醫院及阿伯丁大學醫學院任骨科高級住院醫師及總住院醫師;2000年在美國" target="_blank">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中心接受高級創傷骨科培訓。

    婁思權

    專業特長:
    主要從事脊柱外科及關節外科的臨床和研究。對頸椎病的診斷和治療有豐富的經驗,在關節外科方面,對骨性關節炎的臨床,尤其是人工關節置換技術方面有較高的水平,對骨性關節炎的基礎研究也有一定的成就。
    劉曉光;馬慶軍

    專業特長:
    頸椎病與頸椎骨折脫位;腰椎病(椎間盤突出,腰椎管狹窄,腰椎滑脫);脊柱腫瘤與脊柱骨折及感染
    學習及工作經歷(國內外工作、學習及研究經歷): 1998美國加州大學UCSD分校進修 ,2001奧地利茵斯布魯克大學進修

    黨耕町

    一直從事脊柱外科的臨床工作,重點是頸椎病、頸椎外傷、寰樞椎畸形及脫位、頸椎腫瘤、腰椎間盤病等的臨床與研究,曾對國人頸椎的發育及退變狀況作過流行病學調查,提出國人頸椎管發育性狹窄的標準,研究它與頸椎病、脊髓損傷的關系,研究頸椎病發病機制和手術治療,在國內首先開展經皮穿刺腰椎間盤切除及激光汽化椎間盤切除治療腰椎間盤脫出癥的實驗研究與臨床應用,取得了良好效。承擔醫學系、公共衛生系、骨科研究生、進修理工生的教授任務,曾講授外科總論、急腹癥、骨與關節損傷、頸、腰椎疾患、代謝性骨病及骨組織學、骨生理學、骨組織形態學等。在基礎研究方面,1984年籌建骨組織生理學實驗室,從事骨質疏松發病機制與防治藥物篩選取的實驗研究,先后獲得6項國家級課題及1項攻關課題資助。

    孫宇

    脊柱外科,重點為頸椎疾患和腰椎疾患。包括頸椎病、頸椎管狹窄、頸椎畸形、頸椎創傷;腰椎間盤突出、腰椎管狹窄、腰椎滑脫等。
    主要經歷(國內外工作、學習及研究經歷)
    1984年——至今:畢業于北京醫學院(現北京大學醫學部)醫學系,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骨科工作,歷任住院醫師、總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副教授、主任醫師。頸椎外科專業組負責人,主持頸椎外科專業組的臨床、科研和教學工作。
    1994年1月——1998年7月:獲得英國國家專科行醫執照,在英國ABERDEEN大學醫學院骨科從事脊柱外科、關節外科和創傷骨科臨床工作。1999年9月——11月獲得國際內固定研究學會(國際上最著名的骨科專業學術委員會)的獎學金,赴瑞士日內瓦大學附屬醫院進修創傷骨科和脊柱外科的內固定理論和技術。2002年7月受馬來西亞國民大學的邀請,參加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舉行的“首屆馬來西亞頸椎外科專題研討會”,并在會上做專題報告和手術表演。
    2002年11月受國際脊柱科學發展基金會(Spinal Science Advancement Foundation, SSAF)的邀請,作為國際醫學繼續教育項目——“現代脊柱(current spine)”系列講座的特邀教員,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為亞太地區的脊柱外科醫師作了“頸椎管狹窄的診斷與治療”和“創傷后頸椎后凸的處理”專題講座,并演示了最新一代頸椎人工椎間盤的手術技術和其他脊柱外科手術操作,獲得了來自北美和歐洲的其他教員以及來自亞洲和太平洋地區80余位脊柱外科醫師的好評,為祖國爭得了榮譽。

    馬勇光

    中國康復醫學會修復重建外科專業委員會全國委員,北京分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整形外科分會全國青年委員,中華整形外科雜志編委。
    1987年畢業于北京醫科大學后,即進入全國著名的整形外科北京醫科大學第三醫院成形外科工作至今,現已能夠獨立完成所有整形外科的手術,特別擅長男女外生殖器畸形與缺損的修復與再造,如:處女膜修補、陰蒂縮小、陰道緊縮、陰唇成形、處女膜閉鎖、陰道再造、陰莖延長、陰莖加粗、陰莖再造、陰莖下彎和痛性勃起的矯治等。另外,對房縮小、鼻下部畸形的矯正、下肢潰瘍的修復、各種創傷后的畸形等等有一定造詣,如:垂乳與巨乳的矯正、鼻翼缺損所修復與再造、鼻端肥大(圓鼻頭)的矯正等。

    謝祥

    個人簡介:男,37歲,整形外科博士,畢業于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現任北醫三院成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
    學習工作經歷:1996年畢業于河北醫科大學,經過臨床各科培訓后進入整形美容外科工作,現已從事整形美容外科工作12年。先后任整形外科住院醫師、住院總醫師、主治醫師,獲得整形外科碩士、博士學位。已在國內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14篇。曾多次在全國整形外科學術會議上宣讀論文。
    擅長: 鼻部整形、眼部整形、各種頜面外科整形美容手術、胸部整形、除皺、創傷后多種畸形、缺損修復等。
    職業信條:我喜愛整形外科手術,追求完美的術后效果。我要將我的細心、精心、耐心融入手術。完美的術后效果是對我xxx的回報。是

    醫院使命

    真正治愈病人的,不是冷冰冰的醫療器械而是醫生的愛心,責任心。  對病人認真負責就是xxx的醫德,能起到治療效果的藥一定要開。

    價值觀

    以患者為中心、以技術為根本、以服務為依托、以市場為導向,樹人文醫療、創行業品牌、一次就醫,終身為友。

    醫院宗旨

    北醫三院生殖中心擁有女性生殖內分泌專家、男性不育專家、不孕不育手術專家及胚胎專家數名,開展了男、女性不孕癥及復發性流產病因的全面性檢查、排卵監測、人工受精、體外受精-胚胎移植、附睪、睪丸穿刺取精術及各種與不孕不育治療相關宮、腹腔鏡微創手術等,可從各個環節全方位診治不孕不育。

    重點科室

    心血管內科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心血管內科是教育部重點學科,目前擁有包括中科院院士韓啟德,心血管病專家陳明哲、郭靜萱、毛節明、陳鳳榮、高煒、張幼怡、郭麗君、張福春等一批全國甚至世界知名的專家學者。心血管內科為博士后流動站,現有博士導師5人,碩士導師8人,副教授以上專家31人,具有博士學位的臨床醫師 19人。全科包括3個病房(2個普通病房及CCU,開放床位76張),并設有心導管室、心電生理室、超聲心動圖室、血管醫學研究所、心臟康復治療室、心血管臨床藥理基地等部門。年門診量10萬人次,超聲心動圖檢查2萬例次,住院病人達2500人次,平均住院日9天。

    整形外科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整形外科(原成形外科)隸屬于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位于北京市海淀區上地信息路38號,具有值得驕傲的歷史,她成立于1949年,與新中國同齡,是我國最早成立的整形外科專業學科;其老一代整形外科大家朱洪蔭教授、王大玫教授、孔繁怙教授等堪稱我國整形外科事業的奠基人,為新中國整形外科從零起步,由弱到強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也正是在他們的引領和努力下,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整形外科(原成形外科)在國內外同行中享有很高的聲望和廣泛的影響。

    微創美容科

    微創美容科(北醫三院微創美容中心)是從成型外科細分出來的一個科室,科室位于北京市海淀區上地信息路38號,主要從事:脫毛、嫩膚、 去胎記、洗紋身、紅血絲、 痘坑痘印 、皮膚美白、 毛孔粗大、 色斑、 疤痕、 色素痣、 黑鼻頭、 紅鼻頭、洗眼線、 凹陷面部填、充尾紋、川字紋、抬頭紋、鼻背紋、鼻唇溝填充、頸紋修復、紋繡美容、皮膚護理等微創美容服務。科室現有坐診專家20名,科室現已設置周一至周五全天門診。

    呼吸內科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呼吸內科是一個設備完善,臨床、科研和教學均頗具實力的優秀專業科室。科室設置包括:普通病房(32張床位)、RICU(12張床位)、門診、肺功能室、支氣管鏡室、睡眠呼吸監測室、霧化治療室、戒煙門診、藥理基地和實驗室。目前有醫生23人,其中主任醫師5人、副主任醫師6人、主治醫師8人,住院醫師4人。呼吸科每年門診量均超過5萬人次;病房收治來自全國各地的患者800余人次,每年搶救病例均逾百人。

    腎臟內科

    腎臟內科創建于1988年,創始人為腎臟病學家范敏華教授,現任主任由北京大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汪濤教授擔任,目前科室共有醫護技人員61人。其中醫師19名(包括1名退休人員),其中正高4名(包括1名退休人員),副高3名,主治醫師12名,其中博士學位9名,碩士學位5名;護士39名,其中主管護師13人,護師13人,碩士學位2人,本科7人,大專17人(大專及以上學歷占60%以上);營養師1名。在汪濤主任的帶領下,經過全科醫護技人員的努力,已將腎內科建成學科全面、人員精良、技術先進、設施完備的醫科大學臨床科室。

    血液科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血液科、淋巴瘤研究中心是醫院的重點學科之一,全科共有醫護人員及實驗技術人員40余人,其中主任醫師、教授4名,副主任醫師、副教授3名,主治醫師6名,主管技師3名,助理研究員3名。血液科目前共有床位53張,其中骨髓移植病房床位3張,無菌層流室床位9張。主要收治各類血液病,特別是血液淋巴系統惡性腫瘤,如:各種惡性淋巴瘤,急、慢性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等,惡性淋巴瘤的診斷治療及造血干細胞移植是我科特色。

    風濕免疫科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風濕免疫科成立于2006年10月,目前共有醫護人員11名,其中高級職稱4名,博士后1人,博士3人,碩士3名。編制床位12張,診治病種包括類風濕關節炎、骨關節炎、各種脊柱關節病(如強直性脊柱炎等)、系統性紅斑狼瘡、硬皮病、多肌炎/皮肌炎、干燥綜合征、白塞病、各種系統性血管炎纖維肌痛綜合征,復發性多軟骨炎等,診治水平在全國處于較先進行列。科室與檢驗科合作,目前能夠進行的相關檢查包括抗核抗體譜,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抗心磷脂抗體,β2糖蛋白1抗體,抗環瓜氨酸多肽抗體等,即將開展的研究和治療項目包括免疫吸附治療風濕免疫疾病,干細胞移植治療風濕免疫病等等。科室現已設置周一至周五全天門診,并有專門的周末門診,盡量滿足患者需要 。

    生殖中心

    我國xxx例試管嬰兒成功在北醫三院誕生,為我院試管嬰兒的發展開創了好的道路,目前全北京僅有十六家醫院有資質做試管嬰兒,北醫三院開通網上掛號服務功能,方便患者就診。

    圖書館

    圖書館介紹

    北醫三院圖書館建立于1958年,位于教學科研樓三層,館舍面積700平方米,藏書5萬冊,工作人員8名。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圖書館與北大和醫學部圖書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1999年全面實現計算機管理。在現代化服務手段應用的基礎上,圖書館不斷創新、優質服務,始終做到“讀者xxx ,服務至上”,能夠提供借還書、電子閱覽、復印、文獻檢索、原文傳遞、課題查新、引文分析、循證醫學證據提供等多種層次的信息服務。

    開放時間

    星期一至星期四: 8:00—20:00
    星期五: 8:00-17:00
    星期六、日:閉館

    入館須知

    一、憑證入館
    讀者憑本人有效一卡通、借書證入館。所有讀者必須刷證入館。
    二、保持安靜
    保持圖書館內安靜,禁止在館內喧嘩、大聲接打手機" target="_blank">手機。
    三、安全防火
    圖書館是重點防火單位,嚴禁在館內任何地方吸煙、用火。
    四、保持清潔
    保持館內清潔衛生,禁止在館內吃東西,禁止隨地吐痰,亂扔廢棄物。
    五、愛護公物
    愛護館內設施設備,嚴禁隨意涂抹刻畫和破壞設備。愛護圖書館的書刊資料,文明閱覽。
    六、自覺遵守本館的各項規章制度,支持工作人員按章辦事。
    七、對違反上述規定的讀者,圖書館有權批評和制止其行為。對情節嚴重者,圖書館將予以處罰。
    八、本規定由圖書館負責解釋。

    辦證須知

    持一卡通的本院職工直接開通借還書功能
    其他人員辦證時請攜帶介紹信,一張一寸照片并注明科室、姓名,辦證費10 元 / 人
    圖書證丟失必須到圖書館掛失,并將所借書刊還清,方可辦理補證手續。補證費 15 元 / 人。
    借閱證只限本人使用,請勿轉借他人。
    借書權限:本科以上本院職工可借 6 本,進修生、研究生可借 4 本,一般實習生可借 2 本,其他人員可借 4 本。
    讀者畢業、調離、出國、離退休時,請還清所借書刊資料,持有關通知到圖書館辦理退證手續。
    辦證時間:星期三 上午 8:00—11:30
    地點:借閱臺

    外科雜志

    《中國微創外科雜志》是教育部主管,北京大學主辦,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承辦的一本反映國內外微創技術在傳統上需要通過手術治療的疾病上的進展的專業性期刊。2001年2月創刊,2004年被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收錄為“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國內統一刊號:CN 11-4526/R ,國際統一刊號(ISSN):1009-6604。
    《中國微創外科雜志》設置的欄目:院士筆談,專家筆談,臨床論著,基礎研究,經驗交流,介入治療,新技術新方法,國外醫學動態,技術改進,文獻綜述,短篇/個案報道,基層園地,爭鳴園地等。傳統外科是微創外科的基礎,因此,有關傳統外科方面的學術論文同樣受歡迎。投稿請寄單位證明信,注明無一稿多投,署名無爭議,內容屬實,審稿費40元 (xxx郵局匯款)。
    《中國微創外科雜志》為月刊,大16開,96頁, 國內外公開發行,每期15元,全年180元,全國郵發代號2-742,亦可來函至編輯部訂閱,免費郵寄。
    編輯部地址:100191 地址:北京海淀區花園北路49號

    相關新聞

    《產婦北醫三院死亡 中科院理化所求調查》追蹤
    一名產婦在北醫三院搶救無效不幸離世的消息引發熱議。昨日,死者家屬否認“醫鬧”和天價索賠,稱并未打砸醫院,也沒有向醫院提出賠償金額的要求。
    此前,北醫三院官網發聲明稱,產婦有十余年的高血壓病史、膽囊結石等,1月11日經搶救無效死亡,其后,死者家屬數十人聚集并滯留醫院產科病房,打砸物品,追打醫務人員,嚴重擾亂醫院正常醫療秩序。
    中科院理化所發函望盡快查明死因
    1月14日,死者生前單位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簡稱中科院理化所)致函北醫三院,請求該院對楊某離世的原因做出公正透明翔實的調查。
    此后,中國醫師協會在官網發文表示,向醫療機構提出要求是單位及家屬的權利,但是中科院理化所在公函的問題上有多處值得向公民說明之處。
    17日,中科院理化所相關領導對媒體表示,單位發公函給醫院并非是“給院方施壓”,而是希望醫院盡快查清楚死亡原因。
    死者丈夫希望能積極解決問題
    隨著這一事件的不斷發酵,截至昨晚,以“北醫三院產婦事件”為名的微博話題已有近8200萬的閱讀量及4萬多條討論。一些自稱“知情人”的網友表示,死者家屬“率50人打砸北醫三院婦產科”,并索賠千萬。
    17日,死者丈夫張先生承認家人確實與醫院發生過矛盾,“但并不是醫鬧”。他說:“我很尊重醫生,希望能積極地解決問題,愛人如果活著的話也不希望這樣(醫鬧)”。
    對于天價賠償,他表示,從妻子死亡到現在并沒有向醫院提出賠償金額的要求,現在最重要的是弄清楚死亡原因,目前妻子的病案已經封存,后續將由律師處理。
    據了解,事發時,派出所民警趕到現場,防止發生進一步沖突。經警方溝通,1月14日起死者家屬離開產科病房,因死者母親身體不適,被安排在急診科病房救治。[2]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4257/

    (1)
    詞條目錄
    1. 基本介紹
    2. 醫療水平
    3. 人才培養
    4.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整形外科
    5. 科研實力
    6. 醫院使命 
    7. 醫院價值觀 
    8. 社會責任
    9. 成就榮譽
    10. 醫師介紹
    11. 周方
    12. 婁思權
    13. 黨耕町
    14. 孫宇
    15. 馬勇光
    16. 謝祥
    17. 醫院使命
    18. 價值觀
    19. 醫院宗旨
    20. 重點科室
    21. 心血管內科
    22. 整形外科
    23. 微創美容科
    24. 呼吸內科
    25. 腎臟內科
    26. 血液科
    27. 風濕免疫科
    28. 生殖中心
    29. 圖書館
    30. 圖書館介紹
    31. 開放時間
    32. 入館須知
    33. 辦證須知
    34. 外科雜志
    35. 相關新聞

    輕觸這里

    關閉目錄

    目錄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