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

    編輯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醫院歷史

    1998年,在本院成立了我國xxx所中美合作的北京功能神經外科研究所。隨后,經北京市衛生局和首都醫科大學批準,先后成立北京市腦血管病中心、首都醫科大學腦血管病研究所、首都醫科大學神經病學研究所、首都醫科大學血管外科研究所、首都醫科大學肺癌診療中心和北京市神經疾病醫療中心。

    北京宣武醫院北京宣武醫院

    這些臨床與基礎研究緊密結合的醫療研究實體,主要包括神經內科、神經外科、功能神經外科、神經介入放射、神經電生理、神經病理、神經藥理、神經康復、基因和細胞診斷治療、醫學影像、社會醫學、急救醫學等學科,構成了綜合實力居于國內xxx地位的宣武醫院神經病學集團。此外,本院在普通外科、心血管內/外科、血液科、醫學影像學和中西醫結合治療等方面也具有特色與實力。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老年人群的醫療保健問題日益突出。因此,北京市人民政府1985年1月批準,由國家計委投資,在本院擴建并成立了北京老年病醫療研究中心。經過20年的建設,醫院各相關科室在老年疾病的臨床診療和科研、教學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目前各學科老年病專業組較健全,人才梯隊較合理,中心已成為我國開展老年醫學臨床診療與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和對外交流窗口。2001年3月,北京市衛生局在宣武醫院成立北京市老年保健及疾病防治中心,同時啟動北京市老年健康服務體系,由中心協助政府擔負起該體系的管理任務。在中心的統籌和指導下,全市各區縣目前均成立了老年病專科醫院,并輻射社區形成網絡,社區老年人群的保健服務和健康宣教活動也較規范化地開展起來。

    醫院規模

    醫院占地面積7.5萬平米,總建筑面積9萬平米,正在擴建面積8萬平米;開放病床981張,擴建后將增加400余張;日均門診量8000人次;年均出院病人4.16萬人次。

    醫院院士

    汪忠鎬院士,1937年出生,浙江省杭州市蕭山人。1961年畢業于上海xxx醫學院(現復旦大學醫學院),是我國血管外科學重要奠基人之一,200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歷任中華醫學會外科分會血管學組首任負責人及終身名譽主任委員、國際脈管學院副主席、國際血管聯盟顧問、前亞洲血管外科學會主席、國際血管聯盟副主席、國際脈管雜志副主編、國際血管外科年鑒編委、國際布加綜合征學會創始主席、美國血管外科學會杰出會員、印度血管外科學會名譽會員。

    汪忠鎬院士在布加綜合征、大動脈炎、頸動脈體瘤等疑難疾病的診斷、治療,以及血管腔內療法、人工血管生物化、骨髓細胞向內皮細胞分化等方面的開創性成果國際xxx,在國內首先開展頸動脈內膜剝脫術治療腦缺血、血管重建術治療糖尿病肢體缺血等,全方位提高了我國血管外科學整體學術水平,推動我國血管外科學步入世界先進行列。

    汪忠鎬院士在Harvard University、Yale University,Johns Hopkins University,Duke University 和 Stanford University等國外60多所大學做特邀報告80多次。發表論文400多篇,出版著作12部,參與編寫著作68部,為國際血管外科學權威Victor教授的著作《下腔靜脈縮窄》作序。在國際會診中任主刀6次,召開國際會議14次,應邀在國際會議做報告97次。

    1996年、1998年、2002年和2004年分別獲國際脈管學院、國際血管聯盟、國際布加綜合征學會和印度總統頒發的研究成就獎、功勛獎、終身成就獎、發展血管外科事業獎和亞洲血管學會成就獎。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和部級科技進步獎共12項,獲國家專利共12項。2005年獲《中華醫學雜志》創刊90周年紀念“金筆獎”,2007年獲首屆“吳階平醫學獎”。

    汪忠鎬院士已經70歲高齡.仍然奮斗在臨床和科研xxx線,為救治血管外科患者及胃食管返流患者努力工作著。

    醫院科室

    北京宣武醫院北京宣武醫院

    醫院設有32個中西醫臨床科室、14個醫技科室;還設有7個研究所,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臨床研究與康復基地,1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三級實驗室,8個基礎研究室,8個技術與開發平臺和4個臨床實驗室。其中老年神經病學、中西醫結合老年神經病學、微侵襲神經外科、神經病理、普通外科、血液科和醫學影像為北京市重點學科。擁有PET(正電子斷層掃描儀)、磁共振儀、64排螺旋CT、SPECT、雙C臂數字減影血管造影儀、彩色多普勒和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等xxx精密診療設備。

    重點醫科

    北京神經內科會診中心成立于1994年3月,在原北京神經內科學會主任委員丁銘臣教授和中華醫學會北京分會秘書長劉援增的倡議下和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共同組織成立,迄今已十一年。北京神經內科會診中心的主要工作是解決神經系統疾病中疑難病癥的診斷和治療問題,減少疑難病患者在各大醫院間重復性的檢查和就診。北京神經內科會診中心匯集了北京各大醫院神經內科的著名教授共24名來參加會診。包括衛生部北京醫院、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北京大學xxx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中國人民xxx總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天壇醫院、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友誼醫院、 衛生部中日友好醫院、中國人民xxx北京軍區總醫院、中國康復中心。參加會診的專家組包括王新德教授、匡培根教授、朱鏞連教授、郭玉璞教授、張葆樽教授、曹起龍教授、高素榮教授、楊秉賢教授、蔣景文教授、李舜偉教授、魏崗之教授、康德瑄教授、何筱仙教授、王國相教授、顏振瀛教授、龍潔教授、王得新教授、孫相如教授、王魯寧教授、賈建平教授、崔麗英教授、郎森陽教授、黃一寧教授。我國著名的神經病學專家趙葆洵教授、丁銘臣教授、童啟進教授以及已故的我國著名神經病學及神經病理學家黃克維教授、陳清棠教授、朱克教授也曾作為北京神經內科會診中心專家組成員參加會診。十一年來北京神經內科會診中心已會診患者約8000例,這些患者來自全國各地及海外。許多神經系統的疑難病例在這里得到了正確的診斷及合理的治療,例如線粒體代謝障礙所致的腦肌病、多灶性運動神經病、 家族性運動神經元病、運動誘發的肌緊張異常(PKC)、遺傳性腦血管病(如CADSIL等)、肌陣攣性小腦性共濟失調、特殊類型的金屬中毒所至的錐體外系病變、Leigh’病,家族性黑蒙性癡呆、不典型的顱內腫瘤、脫髓鞘性假瘤、硬脊膜動靜脈瘺、特殊類型的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及各種類型的神經系統遺傳病及變性病等。

    北京神經內科會診中心所在的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擁有目前國內最先進的神經系統檢查和診斷設備(包括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神經影像、神經電生理及神經病理)和目前國內xxx的設施完善的神經內科病房及神經內科危重癥監護治療中心。為了使來會診的患者得到更好的醫療服務,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專門建立了會診中心病房,目前擁有20張床位。由神經內科會診中心主任李存江、副主任王向波兩位主任醫師,負責會診中心日常會診的安排及會診中心病房的管理等工作。

    北京神經內科會診中心分為兩個功能部和一個基地:

    (一)專家會診部:主要負責會診來自海內外的疑難病人。

    (二)會診中心病房部:主要觀察會診后疑難病人的進一步檢查和治療效果。針對難治性疾病研究新的治療方案(專家組制定)。針對特殊疾病的治療方案進行多中心臨床觀察。

    (三)北京神經內科會診中心是全國神經內科高級臨床醫師的培訓基地,每年都有來自全國的神經內科醫師約2500人次進行參觀學習。

    會診形式:有4位專家教授參加會診討論。

    會診時間:周二下午、四、五上午,提前預約。

    醫療儀器

    腦磁圖儀

    芬蘭Elekta公司生產的最新型306導腦磁圖儀(MEG)采用低溫超導量子干涉儀(SQUID)實時地測量大

    腦產生的微弱磁場信號,可對腦磁信號及其發生源進行精確測量和定位,通過信號和圖像處理算法將其準確疊加于MRI影像上,實現了大腦功能成像和解剖成像的融合,能對癲癇病灶和腦功能區進行精確定位,具有極高的時間、空間分辨率。腦磁圖檢查是一種對人體無創的腦功能檢查技術,是癲癇術前評估的重要手段,有助于xxx限度的保留腦機能區,提高手術治療的效果,減少手術的并發癥,縮短病人住院時間

    計算機斷層攝影裝置 (CT)

    西門子SOMATOM Sensation和美國通用電氣(GE)公司研發的64排螺旋CT。其中西門子64層螺旋CT 最薄層可達0.64mm,為目前世界上能達到的最薄層厚,從而提高了圖像的分辨率。與16排、32排CT相比,64層CT可以讓臨床醫生看到更多更為精確的細節,層厚更薄,輻射計量減少,可以將病變的血管“拉”出來觀察,還可以“剝皮、去骨”,小到0.5毫米的病變都能讓醫生一目了然。64層螺旋CT還是目前世界上診斷心腦血管疾病最先進的儀器,其獨具的無創、高效、精確、立體的醫學醫學影像技術,在檢查狀動脈有無狹窄,搭橋、支架的形態學以及心功能分析上有極大的優越性。它實現了冠狀動脈的無創檢查,為冠心病的篩選普查及診斷提供了一種安全、迅速、費用低廉的檢查方法。另外64層螺旋CT不但可以進行形態學的診斷,還可以用于功能成像診斷,如腦灌注成像的應用,可以早期顯示腦缺血灶。尤需掃描速度快,64層螺旋CT在急診醫學及早期肺栓塞得診斷上有獨特優勢,還可用于篩選冠心病、肺癌、肝硬化,并進行良性與惡性腫瘤的分析。

    西門子SOMATOM Sensation 64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螺旋CT之一。它將磁懸浮科技首先成功的運用于CT中,使其僅用0.33s旋轉360度即可獲得病人64層每層層厚為0.6mm圖像,掃描胸部5秒鐘,掃描心臟一次10秒鐘,掃描全身成像僅用12秒鐘。SOMATOM Sensation 64層CT以電子束球管為基礎,應用其獨有的Z-Sharp技術,實現了在任意螺距下低于0.4mm的各向同性分辨率,使CT有史以來實現了Z軸分辨率達到和超過橫斷位圖像分辨率,從而可以利用CT采集的原始數據圖像直接重建出無以倫比的銳利度、診斷細節、清晰度和速度的任意層面的圖像質量,實時展現逼真的全景立體像素容積圖像,比目前絕大部分正在使用中螺旋CT空間分辨率高出1-2倍,可以看到我們以前很多不可能看到的人體結構,從而看到其變化以發現早期病變。 SOMATOM Sensation 64 CT在曝光劑量方面采用了實時動態曝光劑量調節技術,其根據病人的體形跡解剖,在可能的最小劑量下達到xxx的診斷圖像質量,從而更好的保護患者,同時又降低了球管的消耗,并有利于圖像的顯示。如此高的成像質量、成像速度及圖像銳利度,以及強大功能的Syngo后處理軟件,從而給放射學醫生及其他臨床醫生提供了交互式的容積觀察應用工具,是現代CT診斷發生了xxx性的飛躍。

    首先在無創傷性心臟CT檢查方面,西門子采用了2個心動周期的心臟成像,先進的心電圖門控采集、圖像重建技術,實現了時間分辨率與圖像質量包括高分辨率和低對比分辨率的統一,從而達到快速的心臟容積掃描,同時利用專門的心臟后處理軟件,為心臟提供從形態到功能的更為直觀詳盡的影像學資料及亞毫米級各向同性的心臟冠狀動脈成像,采用MPR、MIP、VRT、曲面重建及冠狀動脈分離等后處理技術,可以應用于對冠狀動脈狹窄的評估、冠狀動脈化積分的分析、軟硬斑塊的診斷等,為臨床冠心病的診斷和治療提供直接的依據。同時SOMATOM Sensation 64 CT還提供了真實的心臟4D再現以及準確的心功能分析,如左心室功能參數分析,心室壁運動監測,心肌的功能評估等。

    在實質器官多期研究方面,利用64層螺旋CT快速掃描,可以對實質器官進行平掃、動脈早期、晚期、門脈早期及晚期、實質期等各期研究提供豐富的臨床信息,對腫瘤的定性、定位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同時還能利用增強掃描對實質性臟器進行CT灌注成像,特別是對早期缺血性腦梗塞的診斷,能快速的檢查出過去檢查不出來的早期腦梗塞,這樣再配合及時的溶栓治療,則可以使中風患者能及時的得到康復。

    仿真內窺鏡技術是一種全景容積透視,利用其3D仿真內窺鏡等多種后處理技術,自動導航,自動進退,無需插管就可以進行氣管、支氣管、胃、全結腸、膽道、膽囊、血管等臟器的仿真內窺鏡檢查,對微小病變得檢出能力已接近內窺鏡。從急性胸痛到多發性外傷到休克評估等的急癥檢查中,SOMATOM Sensation 64 CT急癥引擎技術提供了針對急癥和外傷的全面解決方案,綜合心臟、血管和神經CT成像方面最先進的功能,加之先進的工作流程、高分辨率的采集,CT急癥引擎為臨床醫生提供快速而又自信的診斷。

    美國通用電氣(GE)公司研發的世界先進水平的64排螺旋CT—LightSpeed VCT XT大型放射診斷設備。LightSpeed VCT XT擁有前瞻性心電門控技術(Snapshot Pulse)、80mm器官功能灌注成像等先進技術,具有掃描速度快、圖像清晰、低輻射、增強掃描時減少造影劑用量等優點。配備最先進的影像工作站,計算機后處理功能強大,臨床應用領域廣泛。LightSpeed VCT XT適合全身各個部位檢查,最擅長的是心臟冠狀動脈及頭、頸、肺和四肢血管成像(CTA)檢查,尤其適合檢查心臟及冠狀動脈,只需5秒即可無創完成心臟檢查。可以定量測量腦組織及其他器官的血流狀態,進行泌尿系CTU檢查等等。其三維成像能力為臨床醫生提供更加直觀的影像圖像,可看到完整、清晰的三維立體圖像。

    超聲診斷儀

    飛利浦 iE33、iU22、 HDII XE 等高分辨率彩色超聲診斷系統,可實現全數字化的成像系統,整機架構簡潔美觀、符合人體工程學設計,提供高清晰度的圖像且使用更簡便。它的強大的功能包括四維成像、QLAB先進定量、三維胎兒心臟STIC技術、iSlice智能容積斷層技術等。

    監護儀

    擁有相當數量先進的患者監護儀系統(如:飛利浦的MP60和 MP70等),能夠滿足成人、新生兒重癥特別護理、麻醉和圍手術期護理、以及心臟等的特殊護理需求。

    預約掛號

    初診患者和復診患者預約掛號北京宣武醫院做法不同。初診患者需要實名制建立診療卡或醫保患者開通社保卡服務。也可以撥打醫院咨詢。

    蘋果合作

    北京時間2015年3月10日,蘋果公司召開2015春季發布會,其中一款全新的醫療應用ResearchKit聚焦了全球“果粉”的目光。在蘋果CEO庫克背后的大屏幕里,出現了滿滿一屏幕的合作伙伴,這里面有一個帶有漢字的Logo引起了國人的關注: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據悉,宣武醫院也是xxx參與蘋果醫療應用研究計劃的中國醫療機構。專家組成員之一、宣武醫院老年醫學部主任、神經內科副主任陳彪瞬間成了媒體關注的焦點。

    合作造福帕金森病人

    宣武醫院的神經內科地位在國內可以說是遙遙xxx,在國際上也享有盛譽。陳彪是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老年醫學部主任、神經生物學研究室主任、神經內科的副主任,他領導的團隊長期開展帕金森病基礎和臨床研究,特別重視疾病和患者的全程管理,包括移動醫療管理模式。他被美國帕金森病研究所聘任為研究員。作為中國移動醫療委員會的成員,他也致力于遠程醫療領域的推廣和發展研究。

    陳彪介紹說,此次,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與牛津大學以及美國Rochester大學、加州大學等合作,共同參與開發了依托蘋果手機和 Watch平臺的用于帕金森病人管理的APP和可穿戴設備。它可以動態監測追蹤病人震顫,步態,動作快慢,發聲變化和基本生命體征以及生活相關信息。它可以由病人自己監測病情變化,也可由醫生參與用于分析這些信息指征與疾病發展或對藥物治療反應的關系。帕金森患者只要對著話筒說話就可以進行指標檢測了。

    患者在家就能查病情

    “如果說以前的移動可穿戴設備主要是進行健康監測的話,現在就可以進行疾病的檢查了。”宣武醫院每年接診的帕金森患者大約有3.5萬人次。陳彪說,以前醫生看病,受限于時間和空間。“有的病人家屬進來就說,我老頭子在家里一直抖,到您這里就好了。”陳彪說,有了這款產品,這種問題今后就不存在了,患者在家里的狀況如何,可以通過移動設備來進行監測,不僅不受制于時間和空間,還相當于完成了檢查的環節,隨時可以反饋檢測數據。這是移動穿戴設備的xxx意義。對于患者來說,可以自己監測病情,自己管理自己;對于醫生來說,可以從后臺的數據看到病人的情況,從而判斷治療效果;對于科研來說,還可以判斷藥物是否有效等。

    蘋果主動找上門來

    大約不到半年前,蘋果公司有想法在 Watch中做帕金森病人監測裝置,并邀請牛津大學、洛杉磯大學,加州大學等專家的參與,并與國際帕金森病的專業協會—國際運動障礙病協會達成合作。與中國的合作便源于此。去年10月,陳彪接收到了蘋果公司共同參與研發的邀請,“帕金森整體移動管理,我們的技術在國際上是最前沿的。” 陳彪說,這是蘋果公司找上門的原因。宣武醫院目前是全國接診帕金森患者數量最多的醫療機構,豐富的治療經驗可為這項研究提供更為精準的數據支持。

    陳彪說,現在的醫療更多關注是疾病本身,而不是關注一個人。隨著將來移動醫療的發展,醫學將更關注一個人。“醫療模式的改變,可以讓很多干預的效果顯現出來。”陳彪舉了一個例子:一個人打打太極拳,對于疾病的治療到底有沒有好處,有多少好處,以前是看不出來的。但是有了移動醫療之后,生活干預、行為干預、物理干預以及藥物干預等效果都可以實時監測,實時上傳,從而作為醫生管理患者、醫療研究的一部分。

    科室介紹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

    呼吸科

    呼吸內科以老年呼吸疾病診治為特色,主要開展老年氣道疾病防治,開展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氣道炎癥干預治療及康復治療,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營養支持治療方面處xxx水平。

    該科設有老年多系統疾病綜合診治和老年哮喘、老年慢性氣道阻塞性疾病、老年睡眠呼吸障礙專業組。

    內分泌

    分泌科分為內分泌、骨質疏松、肥胖等三個專業,對糖尿病、甲狀腺疾病、腦垂體疾病和腎上腺疾病及低鉀血癥的診斷治療達到國內一流水平。該科設有國際先進的骨密度檢測實驗室,可對老年骨質疏松患者進行準確診斷,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

    該科設有老年糖尿病和老年骨質疏松專業組。

    消化科

    消化科在食管、胃、腸、肝、膽、胰等常見病診療方面具有特色,設有老年便秘門診和老年潰瘍病門診,在老年消化系統疾病的診療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新近開展的老年人功能性便秘的生物反饋治療,手段先進,療效可靠。重癥監護室病床多,設施先進,為消化系統急、重癥和疑難疾病的診治提供了可靠保證。該科開展了消化道出血的鏡下硬化、套扎止血、胃腸息肉電燒切除、食管/胃異物取出術、食管/胃早期癌檢查、食管器質性和功能性狹窄的擴張治療等鏡下介入治療,其中賁門失弛緩癥的球囊擴張治療和超聲內鏡檢查達國內先進水平。

    該科設有老年消化道潰瘍和老年功能性便秘疾病專業組。

    腎科

    腎臟內科在各種原發性和繼發性腎臟疾病診治方面具有優勢,開展了腎臟活檢、腎臟移植、腹膜透析、常規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濾過、床邊連續動靜脈血液濾過及連續動靜脈血液透析濾過和血漿置換等多種診療措施。該科擁有高新設備數十臺,對老年慢性腎衰竭及透析患者形成一整套獨特有效的綜合治療方法和管理規范,尤其是在個體化治療和心理治療方面凸顯特色。近年來采用CRRT技術搶救了大量低血壓休克、多臟器衰竭及有出血傾向的重癥患者,并逐步將CRRT技術擴展到急性重癥胰腺炎、心臟等臟器大手術前后器官保護等非腎性危重疾病的領域,技術水平處于國內xxx地位。

    該科設有老年透析和老年腎病專業組。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

    血液科

    血液科是北京市重點學科,擁有30張病床和先進的層流病房,建有HLA分型實驗室、血液細胞遺傳學實驗室、血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等完善的臨床診斷、實驗研究機構。采用化療、造血干細胞移植、CIK細胞免疫治療等方法,治療白血病、淋巴瘤等惡性血液病,同時擅長再障、各種貧血、出血性疾病的治療,療效達國內先進水平。該科對老年血液病尤其是老年白血病的臨床診療以及延長生存期、改善生活質量的研究具有優勢和特色。

    該科設有老年白血病和老年貧血專業組。

    風濕變態科

    風濕變態科是北京市級醫院xxx個成立的該領域專業科室,學術水平在全市處于xxx地位。在風濕性疾病、系統性紅斑狼瘡、干燥綜合征、系統性硬化癥、皮肌炎、混合結締組織病尤其是老年人多發的類風濕關節炎、骨關節炎、痛風等疾病的臨床診療上具有豐富的經驗。該科還診治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蕁麻疹、食物過敏、濕疹、過敏性皮炎等疾病,可為患者查找過敏原并給予脫敏治療,臨床上有顯著療效。

    該科設有老年骨關節病和老年性結締組織病專業組。

    神經內科

    神經內科由中國著名神經病學專家賈建平教授領銜,是全國創建最早、規模xxx的神經內科之一,一直是全國神經科醫生進修基地,培養了大量專業骨干。該科日門診量700人次,病床200張,設有7個專業病區,分別為中西醫結合病區,腦血管病區,會診中心病區,疑難雜癥病區,老年變性病、肌肉病與周圍神經病區,重癥監護病區,癲癇中心與腦功能障礙病區。該科在腦血管病的診治方面特色突出,其中卒中單元病房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病經驗豐富,是完善卒中病人管理和診治的全新模式,可提供藥物治療、肢體康復、語言康復、心理康復和健康教育等綜合治療;中西醫結合病區本著適應自然、天人合一的指導思想,采用中西藥物、針灸、康復訓練等綜合手段,對腦血管病患者進行辯證分型治療,收到標本兼治的效果。對神經肌肉病、遺傳性神經系統疾病采用先進的基因診斷方法快速確診,極大地提高了治療的滿意度;癲癇診療中心運用視頻腦電監測設備結合立體定向手段治療癲癇具有獨到之處,效果良好;睡眠診療中心專門收治各種頑固性睡眠障礙;心身疾病會診中心專為軀體和心理疾病兼而有之的患者提供全方位身心診療。該科在老年性癡呆、帕金森病等老年神經疾病的臨床與基礎研究方面處于國內xxx地位。

    該科設有老年變性病專業組和腦血管病專業組。

    急診科

    急診科以心肺復蘇和重癥感染、心力衰竭的救治為主要特色,在老年重癥疾患尤其是老年多臟器衰竭的救治以及腦梗塞、腦出血的急性搶救方面具有豐富經驗。近年來在改善急救、留觀、輸液等醫療環境的基礎上,增設了急診病房和重癥監護病房,加強和更新了各種急救設備,xxx提高了急癥搶救的成功率,并為全國培養了許多高級急救專業臨床醫師。

    該科設有老年多臟器衰竭和老年重癥感染專業組。

    普通外科

    普通外科是北京市重點學科,現有肝膽外科、甲狀腺/腺外科、胃腸外科和危重癥監護四個病區,共有病床98張,是北京市規模xxx的普通外科之一。該科設備精良,技術力量雄厚,擁有電視腹腔鏡、十二指腸鏡、纖維膽道鏡、乳腺活檢旋切刀、無創血流動力監護儀、層流監護病房等先進診療設備和多名碩士、博士研究生導師。專為老年人開展了各種微創手術、內鏡手術和介入治療,使手術打擊與風險明顯降低,xxx提高了老年患者手術的安全性。ICU在老年患者的監護、支持與心理護理方面卓有特色。在微創外科、膽道系統結石、消化系統腫瘤、重癥急性胰腺炎以及乳腺疾病、復雜疝的治療方面居于全國xxx水平。

    該科設有老年結直腸癌、老年膽道疾病、老年疝和老年胃腸道功能評價專業組。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

    骨科

    骨科對骨創傷、脊柱和關節疾病等各類骨科疾病的診治具有較高水平,尤其對老年骨退行性疾病和老年股骨頸骨折、粗隆間骨折、肘關節骨折等積累了豐富經驗,對老年骨性關節炎-膝內翻的治療具有創傷小、畸形糾正滿意、恢復快、并發癥少等優點,對下腰痛等中老年常見的脊柱疾患療效更佳。其中老年人髖部骨折(股骨頸、粗隆間骨折)的系列治療、關節鏡下清理、滑膜切除、晚期關節疾患的一期雙側髖、膝關節置換術等治愈率高,療效穩定。該科每年完成大中型手術1600余例。目前承擔國家十五攻關等12項科研課題,出版多部專業著作。

    該科設有老年骨質疏松性骨折和老年退行性骨關節病專業組。

    血管外科

    血管外科/首都醫科大學血管外科研究所由中國血管外科首席專家汪忠鎬教授和宣武醫院院長張建教授領銜。該科以診治各類外周血管疾病為主,對急慢性動脈栓塞、動脈硬化性狹窄與閉塞、大動脈炎、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動脈瘤及夾層動脈瘤、下肢靜脈曲張、深靜脈血栓形成及晚期血栓形成后綜合征、布-加氏綜合征以及各種類型的血管瘤和動靜脈畸形等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可以完成各類血管切開取栓術、人造血管植入術、雙側頸動脈內膜剝脫術或架橋術等。在國內率先開展了血管腔內介入性診斷及治療。對大動脈炎和腎血管性高血壓的介入治療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

    血管外科在八十年代初施行了中國xxx例腎動脈介入治療,開創了我國血管病微創治療的先河,在多發性大動脈炎的外科和布—加氏綜合癥的治療方面,發明了很多新的技術方法,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糖尿病足外科治療方面,有效率達95%,居國內xxx地位,其中用橈動脈行足背動脈搭橋治療糖尿病足為國內xxx。此外,在大血管的微創治療方面,如胸主動脈夾層動脈瘤的治療達國內先進水平,在復雜的腹主動脈瘤外科治療方面達國際先進水平。該科是國家xxx臨床藥理實驗基地,承擔著國家與北京市科技攻關項目十余項。

    該科設有老年慢性下肢缺血性疾病和老年糖尿病足專業組。

    專家介紹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

    韓玫,兒科,主任醫師,特長:小兒心臟疾患、小兒癲癇。

    個人簡介:從事小兒免疫內科中青臨床教學從事及碩導科研工作多次年對小兒心血管重點疾病有資深造詣博士對成人長期疾病在兒童期預防和小兒心身疾病分會給與進一步的探索和關注我國目前可實施--歲兒童心理評估

    相同主要論著:

    1、新生兒病毒性心肌炎例臨床系統分析;

    2、小兒先天性心臟病心導管檢查;

    3、有心肌梗塞家族史的少年兒童血清脂蛋白研究;

    4、肥胖兒童營養處方及體育處方(與首都醫科年青大學公肥胖兒童營養處方及體育

    處方(與首都醫科大學引錄公共衛生文章與家庭醫學突出分院協作);

    5、嬰幼兒培育指南(上中下)副主編。

    聶秀紅,呼吸科,主任醫師,特長:慢性梗阻性肺病、支氣管哮喘、肺部感染性疾病。

    學術成果:

    參與國家七五和八五攻關課題“肺動脈高壓的防治工作”完成“SARS病理學研究”中的子課題及中加合作課題“慢性梗阻性肺疾病生活質量的研究”

    突出貢獻: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全國三八紅旗手

    全國衛生醫院先進工作者

    獲得獎勵:

    二維超聲心動圖測定肺心病石室功能評價作用的研究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社會任職:

    北京醫學會呼吸分會委員北京醫學會醫療事故鑒定專家庫成員

    張玫,消化科,主任醫師,特長:老年消化流行病學研究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基礎與臨床消化內鏡下介入治療。

    學術成果

    內核心期刊上發表二十余篇學術論文。參編專業書籍3部。

    承擔“老年人功能性便秘的基礎和臨床”及“國人老齡化進程胃動力改變與神經內分泌激素的關系”等3項市局級科研課題。

    社會任職

    北京消化病學分會委員《世界華人消化雜志》、 <藥物不良反應>編委北京醫療事故鑒定專家。

    醫院前輩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

    樂效翬,男,1928年12月23日出生,北京人。1955年協和醫學院本科畢業,1990年在美國完成博士后工作。1955年到沈陽東北軍區總醫院工作,1956年到北京xxx胸科醫院工作,1958年到北京阜外醫院外科工作。1972年晉升為主治醫師,1983年晉升為副研究員,1985年晉升為主任醫師,1988年被授予教授資格。1987年任北京市老年病醫療研究中心副主任、宣武醫院副院長;1994-1997年任宣武醫院移植免疫研究室主任。曾任中華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學會會員。1999年退休。

    樂效翬同志在宣武醫院任胸心血管教授時,曾主持了北京地區首例心臟移植手術。曾赴澳大利亞、德國意大利英國法國、泰國、日本、美國等國研修。在國內核心期刊發表論文數十篇,參與編寫了《胸部外科學》、《中華人民共和國醫學百科全書》、《心臟雜音與心電圖》、《克氏外科學中譯本》、《外科醫生應用解剖學》等專著,主持科研課題多項,其中《冠心病大隱靜脈冠狀動脈搭橋術之動物實驗及我國的一例臨床應用獲得成功》獲衛生部1985年科研成果集體獎,《十年冠心病外科治療之經驗》獲衛生部1985年二級成果獎,《特制金屬環人工血管用非縫合法治療主動脈夾層動脈瘤》獲衛生部1985年二級成果獎,《hla與肥厚性心肌炎的相關研究》獲衛生部1986年二級成果獎等。《宣武醫院發展戰略轉移的研究》獲北京市衛生局1990年科技成果獎。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

    丁育基,男,1932年9月出生,山東濰坊人。1955年北京醫學院醫療專業畢業,同年到宣武醫院神經外科工作。1965年晉升為主治醫師,1982年晉升為副主任醫師,1987年晉升為主任醫師。1989年被評為北京市有突出貢獻的專家。

    丁育基教授曾赴加拿大、日本等國研修神經外科專業,1986年成為加拿大神經外科學會會員,并曾任加拿大Calgavy大學學院擔任客座教授,享有在加拿大施行腦手術的特別許可。他還擔任著《國外醫學-神經科分冊》、《國外醫學-神經外科分冊》特約編輯、《中華外科雜志》編審組成員、 <首都醫科大學學報>編委、中國人民xxx海軍總醫院醫學顧問等職務。

    丁育基同志1979年任神經外科副主任,1982年任神經外科主任。從事神經外科工作40余年來,善于學習,勤奮鉆研,擅長腦深部腫瘤、深部動靜脈畸形和顱內動脈瘤的手術治療,手術死亡率低,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施行各種顱腦手術3000余例,從未發生過嚴重差錯和事故。他在神經外科領域的深厚造詣得到國內同行的一致認可,在該領域有著較高的聲望。他經常應邀到全國各地會診、講學,推廣經驗,為全國各地培養進修醫生百余名。1982年,他和首都醫學院解剖教研室合作,在國內首次開展了腎上腺髓質腦內移植治療帕金森氏病,為該病的外科治療做出了有益的嘗試。在他領導下,這項手術的療效和例數居世界xxx,。1987年6月,在美國舉辦的第二屆國際中樞神經移植會議上,丁育基教授做了有關腦移植的學術報告,受到國際醫學界的關注。

    丁育基教授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30余篇,編寫專著7本。他主持的科研項目《顱內動脈瘤的顯微外科治療》、《干預性導管治療技術的應用研究》、<腦功能區動靜脈畸形的手術切除>等獲得了科技成果獎勵。

    院士介紹

    汪忠鎬教授是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血管外科教授、主任醫師,首都醫科大學血管外科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他一直認為自己是一名普通的醫生,也是一名普通的教師,同千萬醫務工作者一樣,救死扶傷是自己的天職。作為一名教師,同千萬教育工作者一樣,教書育人是自己的責任。在四十多年從醫從教生涯中,他最為信奉的一句話是: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就是魯迅先生提倡的救國救民于水深火熱之中的高尚情操,就是日以繼夜的無私奉獻精神。汪教授認為這種精神,是千百萬醫務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共同的精神,視病人為親人,視學生為祖國的未來,兢兢業業,無怨無悔。

    先進設備

    醫院擁有PET(正電子斷層掃描儀)、磁共振儀、64排螺旋CT、SPECT、雙C臂數字減影血管造影儀、彩色多普勒和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等xxx精密診療設備。

    醫院正在籌建的“中國國際神經科學研究所”,將成為國際醫學專家學習、交流的平臺,為國內外患者提供世界一流的診療服務。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4261/

    (15)
    詞條目錄
    1. 醫院歷史
    2. 醫院規模
    3. 醫院院士
    4. 醫院科室
    5. 重點醫科
    6. 醫療儀器
    7. 預約掛號
    8. 蘋果合作
    9. 科室介紹
    10. 專家介紹
    11. 醫院前輩
    12. 院士介紹
    13. 先進設備

    輕觸這里

    關閉目錄

    目錄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