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耳他

    編輯
    本詞條由“匿名用戶” 建檔。

    馬耳他共和國(馬耳他語:Repubblikata’Malta,英語:TheRepublicofMalta)是位于地中海中部的共和制國家,簡稱馬耳他。馬耳他鄰近意大利和突尼斯,距意大利西西里島南端93千米,距利比亞北端288千米,面積316平方千米,海岸線長196.8千米。根據國土面積計算,馬耳他在世界各國中排名第184位。2021年馬耳他人口總數為51.69萬人,主要是馬耳他人,官方語言為馬耳他語...

    目錄
    1. 1 名稱
    2. 2 歷史
    3. ? 史前時期
    4. ? 腓尼基、迦太基和羅馬時期
    5. ? 阿拉伯時期
    6. ? 諾曼統治時期
    7. ? 阿拉貢國王統治與馬耳他騎士團時期
    8. ? 法國與英國統治時期
    9. ? 大英帝國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
    10. ? 獨立與共和時期
    11. 3 自然地理
    12. ? 位置境域
    13. ? 氣候
    14. ? 地質
    15. ? 地形地貌
    16. ? 土壤
    17. ? 水文水利
    18. ? 水文
    19. ? 水利
    20. ? 自然資源
    21. ? 水資源
    22. ? 礦產資源
    23. ? 漁業資源
    24. ? 生物多樣性
    25. ? 植物
    26. ? 動物
    27. ? 自然保護區
    28. ? 自然災害
    29. 4 行政區劃
    30. ? 政區詳情
    31. ? 主要城市
    1. ? 瓦萊塔
    2. ? 比爾基卡拉
    3. 5 政治
    4. ? 政體
    5. ? 憲法
    6. ? 議會
    7. ? 政府
    8. ? 政黨
    9. ? 政要
    10. 6 國際關系
    11. ? 綜述
    12. ? 與意大利的關系
    13. ? 重要雙邊協議
    14. ? 與法國的關系
    15. ? 與英國的關系
    16. ? 與中國的關系
    17. ? 與歐盟的關系
    18. ? 與美國的關系
    19. ? 與俄羅斯的關系
    20. ? 國際組織
    21. 7 軍事
    22. 8 人口
    23. ? 人口數量
    24. ? 族群
    25. ? 語言
    26. ? 宗教信仰
    27. 9 經濟
    28. ? 綜述
    29. ? xxx產業
    30. ? 第二產業
    31. ? 第三產業
    1. ? 經濟功能區
    2. ? 主要企業
    3. 10 社會
    4. ? 教育
    5. ? 衛生健康
    6. ? 科技
    7. ? 媒體
    8. ? 文化事業
    9. ? 圖書館
    10. ? 博物館
    11. ? 體育
    12. ? 環保
    13. ? 治安
    14. 11 交通
    15. ? 綜述
    16. ? 公路
    17. ? 航空
    18. ? 航運
    19. 12 文化
    20. ? 綜述
    21. ? 飲食
    22. ? 馬耳他燉兔子肉(Fenkata)
    23. ? 馬耳他燉菜(Stuffat tal qarnit)
    24. ? 金妮
    25. ? “福提拉”面包
    26. ? 習俗
    27. ? 社交
    28. ? 婚嫁
    29. ? 服飾
    30. ? 藝術
    31. ? 文學
    1. ? 建筑
    2. ? 繪畫
    3. ? 雕塑
    4. ? 音樂
    5. ? 電影
    6. ? 非物質文化遺產
    7. ? 阿納
    8. ? 扁平酵母面包福提拉的制作技藝和文化
    9. ? 節假日
    10. ? 狂歡節
    11. ? 圣保羅海難紀念日
    12. ? 國家標志
    13. ? 國花
    14. ? 國歌
    15. ? 國旗
    16. ? 國徽
    17. 13 風景名勝
    18. ? 綜述
    19. ? 重要景點
    20. ? 圣約翰大教堂
    21. ? 藍洞
    22. ? 藍窗
    23. ? 姆迪納
    24. ? 圣埃爾莫堡
    25. ? 世界遺產
    26. ? 瓦萊塔古城
    27. ? 哈爾·薩夫列尼地下宮殿
    28. ? 馬耳他巨石廟
    29. 14 注釋
    30. 15 參考資料

    馬耳他共和國(馬耳他語:Repubblika ta’ Malta,英語:The Republic of Malta)是位于地中海中部的共和制國家,簡稱馬耳他。馬耳他鄰近意大利和突尼斯,距意大利西西里島南端93千米,距利比亞北端288千米,面積316平方千米,海岸線長196.8千米。根據國土面積計算,馬耳他在世界各國中排名第184位。2021年馬耳他人口總數為51.69萬人,主要是馬耳他人,官方語言為馬耳他語和英語。馬耳他最基本的地方行政單位是地方市政委員會,全xxx有67個地方市政委員會,其中馬耳他島53個,戈佐島14個,首都瓦萊塔(Valletta)。

    名稱

    編輯

    馬耳他正式名稱的馬耳他語為Repubblika ta’ Malta,英語為The Republic of Malta。中文為馬耳他共和國,簡稱馬耳他。詞源學者認為“馬耳他”一詞來自希臘語μ?λι(音meli),意為“蜜”。希臘人稱此島為Μελ?τη(音Melite),指“蜜”或“甘甜”,或因馬耳他出產一種品味獨特的蜂蜜,故得昵稱“蜜地”。1525年,威廉·廷代爾(William·yndale)在翻譯《新約》時使用了音譯梅萊特(Melite),該譯本依賴于希臘文本而非拉丁文本。梅萊特為1611年和1901年《新約》版本中使用的拼寫。馬耳他(Malta)一詞在1946年的修訂標準版和1973年的新國際版《新約》中使用。

    歷史

    編輯

    史前時期

    據考據,自公元前5200年的石器時代(Stone Age)起,在馬耳他群島上就曾有人類活動的痕跡。這些早期的人類被認為是使用木筏從意大利的西西里島(Sicily)來到馬耳他。這一說法為考古學家在斯科爾巴(Skorba)發現史前陶器后提出的,該類陶器類似于曾在意大利發現的陶器。因此,據推測,史前時期即來到馬耳他的定居者可能是西西里島的原住民西坎尼人(Sicani)。最初他們在洞穴中定居,后來開始建造房屋并開始種植谷物和飼養牲畜。這些早期的定居者已會使用石頭和木頭制成的簡單工具,崇拜生育女神(Mother goddesses),比如維倫多夫的維納斯(Venus of Willendorf)。

    公元前3,600年-2,500年,在馬耳他的早期定居者建造了世界上現存的最古老的巨石神廟。如哈扎伊姆神廟(?a?ar Qim)、姆那拉神廟(Mnajdra)以及戈佐島(Gozo)的吉干提亞神廟(?gantija)。在祭壇后發現的刀具和骨頭表明,在這些神廟中馬耳他人曾向生育女神獻祭。時至今日,仍有一座女神雕像被收藏于瓦萊塔國家考古博物館。

    大約在公元前2500年,可能因為疾病或饑餓的原因,馬耳他群島上的居民消失了。隨后的幾十年,馬耳他群島無人居住。后來的定居者為青銅時代(Bronze Age)的一個新部落,他們帶來了新的建筑方式和文化

    腓尼基、迦太基和羅馬時期

    公元前800年,來自黎巴嫩(Lebanon)的腓尼基人(Phoenicians)來到馬耳他。腓尼基人將姆迪納(Mdina)稱為Maleth,意思是“避難所”。腓尼基人當時已具有高度文明,他們的水手和商人把馬耳他群島作為貿易路線上的一站。該段時間,腓尼基人開始同西西里和意大利南部的商人通商,并在地中海西部建立了許多殖民地。公元前700年,古希臘人來到馬耳他群島,他們在現在的首都瓦萊塔(Valletta)周圍定居。與此同時,希臘人也開始同西西里和意大利南部的商人通商,于是也在這個地區建立了殖民地。在以后的幾個世紀中,腓尼基人和希臘人在地中海中部有過沖突和xxx,然而雙方在馬耳他群島卻能和平相處。馬耳他群島上曾發現過不少從希臘輸入的物品,但是,希臘人未曾給馬耳他造成很大的影響。馬耳他被腓尼基人牢固地控制著,腓尼基文化在該地區得到發展,從該時期起在馬耳他已發現有文字記載。迦太基人從公元前400年左右開始統治馬耳他,并在非洲北岸建立一座城市取名迦太基(Carthage),即現在的突尼斯(Tunisia)。此時的馬耳他居民主要種植橄欖、角豆,也生產一些紡織品,迦太基人統治馬耳他群島約250年。公元前4世紀以后,羅馬的勢力在意大利南部不斷擴大,與腓尼基人發生了沖突。由于馬耳他群島自古以來就是海上船舶優良的避風場所和重要的軍事基地,故在兩者沖突中馬耳他首當其沖。在大約公元前242年的xxx次布匿xxx(Punic Wars)中,馬耳他已成為腓尼基人的海軍基地。xxx期間,羅馬人攻占了馬耳他。后來腓尼基人奪回了這個海島,但在公元前218年第二次布匿xxx中,羅馬人再次占領馬耳他。公元117年,馬耳他群島成為羅馬帝國的一部分,受西西里行省管轄。羅馬人在舊首都姆迪納和拉巴特周圍定居。

    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

    公元60年,在羅馬統治期間,使徒圣保羅(Apostle Saint Paul)在前往羅馬途中在馬耳他遭遇海難而留在馬耳他。據說圣保羅治愈了當時羅馬總督普布利烏斯(Publius)的父親,這導致普布利烏斯改信基督教,并成為馬耳他的xxx位主教。不久,其他馬耳他人也改信基督教。到公元3世紀,馬耳他幾乎所有的居民都是基督徒。在拉巴特的地下墓穴中可以看到早期基督教社區的遺跡。

    羅馬帝國的疆域不僅橫跨歐洲,而且囊括中東北非。在公元350~450年的日耳曼大移民中,羅馬帝國被傾覆,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羅馬帝國,馬耳他被東羅馬帝國即拜占庭帝國統治。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被日耳曼蠻族(羅馬人口中的日耳曼人被稱為蠻族)滅亡。公元5世紀期間,羅馬的勢力在地中海迅速衰落,汪達爾人得以在北非建立起一個王國。隨著王國的日益強大,汪達爾人迅速建設起一支強大的海軍,開始襲擊馬耳他和西西里,馬耳他在劫難逃,先后被日耳曼人的分支—汪達爾人和東哥特人占領。公元6世紀期間,拜占庭人控制了馬耳他和西西里。

    阿拉伯時期

    7世紀初,西亞沙漠里的阿拉伯帝國崛起,隨后穆斯林從阿拉伯本土向外擴張,在北非、西班牙和西西里征服了大片地區。阿拉伯人擁有強大的海軍,常年與拜占庭帝國爭奪地中海的制海權。馬耳他則成為他們交鋒的前線,發生過多次xxx。

    麥奎塔廣場,阿拉伯陶器的發掘地

    公元870年,馬耳他卷入了阿拉伯-拜占庭xxx,最終由阿巴斯王朝的艾哈邁德·本·烏瑪爾·本·阿布德·阿拉·本·易卜拉欣·本·阿格拉布(Ahmed bin Umar bin Abd Allah bin Ibrahim bin al-Aghlab)奪取了拜占庭所控制的馬耳他島。阿拉伯人統治馬耳他200多年間,他們引進了水果、棉花等農產品和新的農業技術。阿拉伯人也將西西里阿拉伯語引入馬耳他群島,形成了現代馬耳他語言的基礎,馬耳他社會的其他方面也受到了阿拉伯習俗的影響。

    諾曼統治時期

    公元11世紀初,一群諾曼人在控制了意大利半島的東南部之后,開始將目光投向西西里。1061年5月,諾曼人羅杰一世,攻占了墨西拿。最終,諾曼人統治了整個西西里。公元1091年前后,羅哲爾征服了馬耳他,阿拉伯統治結束。諾曼人征服馬耳他的初期,穆斯林的影響幾乎絲毫未受削弱。當時只有少數諾曼人定居列島。在馬耳他,基督徒對諾曼人和羅哲爾的到來表示歡迎并愿意與他們并肩作戰。作為對馬耳他人的回應,羅哲爾撕下了紅白相間的橫幅的一部分,并將其贈送給馬耳他人,形成了目前馬耳他國旗的雛形。

    公元1127年,馬耳他正式并入諾曼人建立的西西里王國。在公元1175年,神圣羅馬帝國(the Holy Roman Empire)皇帝腓特烈一世(Frederick I)前往圣地的特使伯克哈德(Bishop Burckhard)主教就將當地居民描述為薩拉森人(Saracens),或者更準確地說是穆斯林(Muslims)。眾多的穆斯林墳墓,包括在戈佐發現的著名的公元1174年的邁穆納(Maimuna)墓碑,證明了諾曼人統治下伊斯蘭信仰的繁榮,這一事實表明了伊斯蘭信仰在阿拉伯人統治下的主導地位。

    公元1194年至公元1266年間,馬耳他成為德意志神圣羅馬帝國(霍亨斯陶芬王朝)的一部分。在此期間,馬耳他群島被忽視,貿易完全被毀,而島上剩下的穆斯林被迫要么皈依,要么離開。

    阿拉貢國王統治與馬耳他騎士團時期

    公元1266年,馬耳他被法國人短暫占領。

    馬耳他騎士團

    公元1283年,西西里王國在爭霸xxx中失敗,位于西班牙半島的阿拉貢王國奪取了馬耳他。阿拉貢王國由日耳曼人建立,是西法蘭克王國的遺脈之一。

    自公元600年起,伊斯蘭教異軍突起,接下來的一二百年中占領了中東和北非,與基督教平分天下。基督教發源地耶路撒冷被伊斯蘭教徒占領,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爾)瀕危,于是在羅馬教皇的呼吁下,西羅馬帝國(中歐、西歐、南歐)的諸國騎士發起xxx次十字軍東征,接著由德、英、法國王親自帶兵發起第二次十字軍東征,要奪回耶路撒冷,保衛君士坦丁堡。一些十字軍戰士自發結成xxx團體,以抗衡伊斯蘭世界,并為其他十字軍提供服務,這種xxx團隊被稱為騎士團。最有名的騎士團有三個:圣殿騎士團、條頓騎士團、醫院騎士團。醫院騎士團成立于1099年,最初的宗旨是救治十字軍傷者,后來軍事職能不斷得到增強,逐漸成為一支強大的xxx力量。1099年,xxx次十字軍東征奪回耶路撒冷后,朝圣者更加踴躍,朝圣者醫院被歐洲各國的騎士接管,組成圣約翰騎士團,由來自歐洲八個國家的五六百名騎士帶領幾萬名士兵組成,直屬教皇指揮。

    1187年,耶路撒冷重新被伊斯蘭教徒占領,但這支騎士團并沒有散,發展成一支獨立的作戰部隊,繼續活躍在地中海各島嶼。隨后,他們遷往塞浦路斯,1309年再度退守到羅得島,自命為羅特島騎士團。在羅特島的200多年中,騎士團建造了自己的皇宮和海上艦隊,但已經不再以“東征”為首要任務,而以防守為主,因為在這期間一直受到埃及及奧斯曼帝國的軍事威脅。直到1522年底經過半年的軍事圍困,騎士團最終戰敗而撤出羅特島,流亡海上。

    1530年西班牙國王、神圣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將馬耳他分封給圣約翰騎士團,希望他們將馬耳他變成基督教世界對抗伊斯蘭教世界的堡壘。騎士團進入馬耳他后,被命名為馬耳他騎士團。圣約翰騎士團進駐馬耳他時,馬耳他的經濟非常落后,而且地勢上很難防御。但馬耳他坐落在歐洲與非洲交界的咽喉之處,中東的商船駛往非洲必經馬耳他海域,馬耳他的騎士團建立了自己的戰船隊,保護歐洲商船,截獲來自中東(即奧斯曼帝國)的商船,發揮了維護地中海西部基督教世界利益、抵御正在最興旺時期的奧斯曼帝國的作用。騎士團以截獲伊斯蘭教商船的收入和神圣羅馬帝國皇帝的資助來修建馬耳他防御工事。1551年奧斯曼帝國海盜首領在地中海大敗西班牙軍隊,占領了原屬于西班牙的的黎波里。又擊敗馬耳他和西西里的海戰船隊,占領現屬馬耳他的戈佐島,將島上幾千個居民作為奴隸賣到他國。馬耳作為地中海上xxx的自然港口,處于地中海東部到西部的咽喉之地,阻礙了奧斯曼帝國向地中海西部的發展。所以,1565年奧斯曼帝國開始大舉進攻馬耳他本土。

    從1565年4月1日奧斯曼艦隊從伊斯坦布爾出發到1565年9月12日奧斯曼軍隊宣布放棄馬耳他的五個半月時間內,馬耳他騎士團成功的抵御了奧斯曼入侵者的進攻,史稱1565馬耳他大圍攻或蘇萊曼(Suleiman)圍攻。該次xxx奧斯曼出動4萬軍隊,死亡2.4萬人,傷病1萬人,1000人被捕。而馬耳他方面出動17350人,死亡10300人,傷1300人,最后整個馬耳他只剩下600位可戰的將兵。1566年3月28日,幸存下來的騎士團和馬耳他人民開始著手建造一座新城,即現在的馬耳他首都瓦萊塔。

    1798年法國大xxx期間,拿破侖率軍遠征埃及,準備切斷英國本土與亞洲殖民地的聯系,馬耳他被拿破侖看中作為艦隊的中轉站。1798年6月11日,拿破侖強行占領了馬耳他,并驅逐了馬耳他騎士團,騎士團對馬耳他的統治被終結。馬耳他騎士團目前仍然是國際法上的一個主權實體,在全世界約120個國家中從事慈善工作、開展國際人道主義和社會援助項目

    法國與英國統治時期

    拿破侖占領馬耳他6天后,起航前往航埃及,并帶走了他從馬耳他教堂掠奪的大量珍寶。拿破侖留下了大約4,000名士兵守衛馬耳他,但他的統治僅維持了3個月,因為1798年9月2日,馬耳他人在姆迪納發動xxx防抗法國人的統治,很快xxx蔓延到戈佐。馬耳他人和法國人的斗爭僵持了幾個月,與此同時,包括英國、那不勒斯和俄羅斯在內的幾個第二次反法同盟成員開始考慮一旦法國人被驅逐,誰將控制馬耳他。英國海軍上將霍雷肖·納爾遜(Horatio Nelson)抵達戈佐,根據納爾遜的命令,亞歷山大·鮑爾(Alexander Ball)上校與法國指揮官洛基上校進行談判,呼吁法國人投降。投降書于1798年10月28日簽署,次日英國人接管戈佐。

    1799年末,托馬斯·格雷厄姆(Thomas Graham)準將被派往馬耳他,擔任圍攻退守瓦萊塔的法國部隊指揮官。英國軍隊對馬耳他島進行全面封鎖,以便阻止法國人獲得補給和增援。到1800年夏季,法國軍隊逐漸耗盡了給養,甚至開始吃島上的貓、狗和老鼠。8月,法國的指揮官們終于認識到自己已處于絕境,如果不投降就會被餓死。1800年9月5日,瓦萊塔守城的沃布瓦(Vaubois)將軍向英國人投降。 1802年6月15,馬耳他人在《人權宣言》中提出: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國王是馬耳他人的君主,其合法繼承人亦將永遠被認為是馬耳他人的合法君主。宣言中還要求馬耳他人擁有自己的議會,該議會在英王陛下派駐馬耳他代表的同意下,有立法和征稅的權力。1800-1813年期間,馬耳他群島由英國人統治。

    大英帝國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

    1814年,作為《巴黎條約》的一部分,馬耳他正式成為大英帝國的一部分,并被用作大英帝國海上的航運中轉站和艦隊總部,也是英國向東擴張的墊腳石。

    隨著經濟增長,馬耳他在政治上也取得了一些進展。1835年,當地選出了一個由當地知名人士組成的政府委員會,該委員會的職責是為英國總督提供建議。1849年,在議會的18個席位中,馬耳他人民獲得8名代表席位。

    1914年,xxx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受一戰影響馬耳他的貿易中斷,這種情況下食品價格日益上漲,生活費用迅速提高,而社會各階層的收入卻未相應增加。1917年造船廠工人舉行了象征性罷工。xxx雖于1918年停止,但局勢并未緩和,生活費用依然很高,人民生活艱難。1919年6月17日,瓦萊塔發生了大規模的涉及馬耳他各個階層的暴動,對英國占領者進行襲擊,英國軍隊向人群開火,造成 4人死亡,50人受傷。該事件是1964年馬耳他獨立漫長道路的開始,也反映了馬耳他人民反對殖民壓迫、尋求自主獨立和過上有尊嚴的生活的意愿。

    1921年,約瑟夫·霍華德(Joseph Howard)成為馬耳他的xxx任總理,英國人在馬耳他頒布了一部新憲法。該憲法在1930年被撤銷,1932年重新引入,在1933年再次被撤銷。20世紀初,許多馬耳他人因對國家的不滿而移民到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英國等國家。

    1940年6月11日,意大利人在對英國宣戰后的第二天開始轟炸馬耳他。馬耳他作為盟軍作戰基地在1940年-1941年持續遭到轟炸,馬耳他經受住了納粹和法西斯勢力的襲擊。1942年4月15日,英國國王喬治六世(King George VI)授予全體馬耳他人喬治十字勛章(George Cross),該勛章為英國最高的平民勛章,以表彰他們的在敵人面前的勇敢。喬治十字勛章的圖案被呈現在馬耳他國旗上,該獎章也被展出在瓦萊塔的國家xxx博物館中。1942年11月,英國在阿拉曼戰役中獲勝。1943年5月,在北非作戰的德國人和意大利人投降。1943年6月,盟軍在西西里島登陸,馬耳他從此退出第二次世界大戰。

    獨立與共和時期

    1943年7月7日,馬耳他總督宣布,英國政府有意在戰后恢復馬耳他內部自治,但“與馬耳他作為帝國堡壘相關的一切事宜”的處理權限,則仍將依照戰前憲法規定予以保留。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不久,馬耳他開啟了民族解放和獨立的運動。馬耳他人成立了國民議會,制定了一部新憲法。新憲法于1947年開始實施。1947年憲法規定:馬耳他將建立一個由選舉產生的、包括40名議員組成的立法議會,但是議會的權力不得涉及某些仍將屬于英國總督特權的政策范圍;建立一個內部自治政府,總理和內閣從立法議會的議員中挑選和任命。根據1947年憲法,9月馬耳他舉行了首次立法選舉,馬耳他工黨在保羅·博法博士(Paul Boffa)領導下贏得了壓倒的多數,并于9月5日成立自治政府。1955年,多米尼克·明托夫(Dominic Mintoff)所領導的馬耳他工黨在選舉中獲得xxx多數選票,在明托夫帶領下的新政府與英國政府就馬耳他并入聯合王國的可能性進行了討論。在1956年馬耳他與英國合并的建議失敗后,馬耳他政府與英國政府的關系迅速趨于緊張。1958年4月,明托夫政府辭職。接著,馬耳他群島上的群眾爆發了一系列的游行示威。當時的總督羅伯特·萊柯克爵士宣布了緊急狀態,接管了政權,馬耳他列島再次被置于殖民統治之下。盡管如此,馬耳他人民要求民族獨立的呼聲和所從事的斗爭從來沒有停止過。1960年7月,在希拉里·布拉德爵士的領導下組成了一個制憲委員會,該委員會在次年2月建議馬耳他實現完全的自治。布拉德的報告得到采納,馬耳他再度取得某種程度的自治。1963年,馬耳他人民就憲法和獨立問題舉行公民投票,馬耳他爭取獨立的憲法獲得通過。1964年2月,馬耳他自治政府與英國當局舉行制憲和獨立談判,7月達成協議。

    多米尼克·明托夫

    1964年9月21日,馬耳他宣布獨立,同年,馬耳他加入聯合國。根據新憲法,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仍然是國家元首,總督代表她行使行政權力。9月21日被定為國家獨立日,現為馬耳他法定假期。

    1971年,多米尼克·明托夫擔任馬耳他工黨領袖。1974年12月13日,馬耳他在他的帶領下舉行大選,正式成為共和國。 多米尼克·明托夫(Dominic Mintoff)擔任總理期間,削弱了與英國的關系,最后一批英國軍人于1979年離開馬耳他。1980年,馬耳他采取了中立的外交政策。

    1987年,馬耳他國民黨上臺,埃迪·費內奇·阿達米(Eddie Fenech Adami)擔任總理。1989年,美國前總統喬治·布什和蘇聯xxx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在馬耳他舉行峰會,兩位xxx宣布冷戰結束。

    1990年,馬耳他在外交部長吉多·德馬可(Guido de Marco)的帶領下申請加入歐盟。2004年5月1日馬耳他加入歐盟,2007年12月加入申根區,2008年1月正式啟用歐元。2023年1月3日,聯合國安理會外舉行安理會新非常任理事國輪換儀式,馬耳他正式成為安理會成員,任期為兩年,從2023年1月1日到2024年12月31日。

    自然地理

    編輯

    位置境域

    馬耳他群島位于地中海(Mediterranean Sea)中部,位于北緯35°48′00″~36°06′00″,東經14°10′30″~14°35′00″之間,有“地中海心臟”之稱,時區上屬于東一區(UTC+1)。夏令時開始時間為三月的最后一個星期日,時鐘向前撥一小時;夏令時結束時間為十月的最后一個星期天,時鐘向后撥一小時。馬耳他距意大利西西里島南端93千米,利比亞以北288千米,面積316平方千米,海岸線長196.8千米。根據國土面積計算,馬耳他在世界各國中排名第184位,是世界上僅存的為數不多的“袖珍國”之一。

    馬耳他地理位置

    馬耳他全國由馬耳他島(Malta Island)、戈佐島(Gozo Island)、科米諾島(Comino Island)、科米諾托島(Cominotto Island)和菲爾夫拉島(Filfla Island)五個島嶼組成,其中馬耳他島面積xxx,為246平方千米,第二大島為戈佐島。

    氣候

    馬耳他屬亞熱帶地中海式氣候,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濕潤。年平均氣溫21.3°C,最高氣溫40°C,最低氣溫5°C。

    從6~9月,整個地中海地區夏季均處于高氣壓影響下,馬耳他平均氣溫都在32°C左右。馬耳他冬季氣候變化無常,這是由于它受制于周圍若干氣團的位置變動,而這些氣團本身的性質又極不相同。歐洲大陸上空通常存在著一個龐大的冷氣團;撒哈拉沙漠上空則籠罩著一個廣大無垠的暖氣團;來自大西洋上空的低氣壓又經常深入到地中海地區,而阿爾卑斯山的背風面也不時形成低壓中心。這些氣團相互作用,就決定了馬耳他甚至整個地中海地區冬季變化無常的氣候。假如有低氣壓系列到達馬耳他北面,這時就會從氣壓相對較高的撒哈拉沙漠上空吹來暖和的南風,于是天氣就晴朗少雨。如果低壓到達馬耳他南面,則歐洲的高壓系列將吹來寒風。這種寒風使天氣變冷,有時還會有小的風雪。

    馬耳他年平均降水量560毫米,夏季干旱、冬季濕潤多雨,全年大半時間天空晴朗,光照強烈。在夏季的幾個月中,馬耳他氣候比較穩定,經常晴朗無雨,連雷陣雨也極少見。10~11兩個月風和日麗,天氣宜人,偶有陣雨,是馬耳他的農忙季節。

    馬耳他冬季平均日照六小時,夏季平均日照十個半小時。

    9月底之前,大西洋方面吹來的冷空氣便侵入地中海,馬耳他氣候轉涼,平靜無風,進入了當地所謂的“圣馬丁熱節”。

    地質

    馬耳他群島基本大地構造單元為地臺,是連接西西里島南部拉古薩地臺和利比亞北部的黎波里地臺的大陸架的一部分。淺大陸架在末次冰期結束后海平面上升導致其成為島嶼。穿過島嶼的早期裂谷在馬耳他西部、科米諾和戈佐東部形成盆地和山脈結構。馬耳他群島的構造環境受兩個不同時代和走向的裂谷相互作用而影響,伴生斷層沿懸崖多處呈現,為世界上最壯觀的裂谷斷裂現象。裂谷主要起源于中新世晚期/上新世早期,局部延續至今。一組轉換斷層穿過科米諾海峽兩岸,在最東端的戈佐島和最西端的馬耳他島形成復雜的雁列構造或里德爾剪切構造。兩個不同走向的裂谷構造的疊加主要是由大約一千萬年前旋轉應力造成的。馬耳他各島的巖層結構最上層和底層都是堅硬的石灰巖,夾于兩層中間的是較松軟的巖石。自上而下,其地層順序為:上層珊瑚石灰巖、綠沙、青土、抱球蟲石灰巖、下層珊瑚石灰巖。

    馬耳他的地質基礎是第三紀石灰巖, 上面覆蓋有水平的砂巖、 粘土及珊瑚灰巖。島上以黃色泥質石灰巖為主,主要分布在中部和東南部。其次為灰綠色泥質石灰巖, 主要分布在西部和西北部。

    地形地貌

    馬耳他主要由5個島嶼組成,其中馬耳他島xxx,面積為245.73平方千米,多天然良港。馬耳他島是從意大利西西里島延伸至北非的山脈所浮出海面的部分,其地勢西高東低,海拔最高點為248.9米。全島丘陵起伏,丘陵地形占馬耳他島總面積的78%,其西南海岸多為陡壁懸崖,中部和東部為丘陵起伏地帶,間有小塊平坦盆地,呈臺地狀態,喀斯特地形十分顯著。第二大島為戈佐島,面積為67.08平方千米。戈佐島覆蓋著大面積的青土層,土質十分肥沃,適合于種植,成為馬耳他的糧倉。在馬耳他海峽和奧代什海峽之間有兩個小島,即科米諾島和面積更小的科米諾托島。這兩個島的總面積不過1609平方米,海拔也不高,大都是由珊瑚石灰巖構成,土質貧瘠。馬耳他的最高點在塔德莫吉若克(Ta'Dmerjrek),海拔830英尺(253米)。

    馬耳他全國海岸線長達196.8千米,海岸以巖石為主,沙灘較少。港灣水深隱蔽,有很多天然良港。

    土壤

    馬耳他群島有不同類型的土壤,島上的土壤薄而多巖石,具有高質。馬耳他當地土壤分為7個土壤類型:磚紅壤(Arenosols-AR)、鈣質鹽土(Calcisols-CL)、灰化土(Cambisols-CM)、輕質土(Leptosols-LP)、淋溶土(Luvisols-LV、新成土(Regosols-RG)和維蒂索斯粘土(Vertisols-VR)。

    馬耳他的土壤類型

    磚紅壤,在風化后的舊石英材料或巖石的殘余砂土中形成的深層砂質土壤;鈣質鹽土的土壤結構表面存在次生碳酸鈣(CaCO3)。灰化土,是發育有限的土壤,沒有特征性的鈣質或紅色粘土層;輕質土,是巖石或碎石材料上的淺層土壤;淋溶土,通常是肥沃的土壤;新成土,沒有深色的表層土,也沒有明顯的下層土層;維蒂索斯粘土因其粘土性質而聞名。

    水文水利

    水文

    作為地中海中的島國,由于沒有高山河流、湖泊,因此降雨是馬耳他資源的最終來源。馬耳他年平均降水量為560毫米。從馬耳他群島的總降雨量來看,約有6%直接流入大海造成損失,75%的水分通過蒸發損失掉,其余水分則滲透到地下巖石層儲存在青土層和其上覆蓋的珊瑚石灰巖之間。這部分水主要用于灌溉,另有兩百萬加侖的水作為公共用水使用。

    水利

    馬耳他國家水公司(Water Services Corporation)是國家xxx的水供應公司,在馬耳他島擁有11個泵站和90個鉆孔,在戈佐島擁有2個泵站和44個鉆孔,負責抽取下水加以利用。馬耳他國家水公司擁有三家海水淡化工廠,全部位于馬耳他島,淡化水可以通過管道供應戈佐島和科米諾島。此外,馬耳他還設有水處理廠用以處理廢水,處理過的廢水用于灌溉。

    自然資源

    馬耳他自然資源缺乏,除盛產建筑用石灰巖外,無礦產資源,石油天然氣完全依賴進口。太陽能風能資源豐富,但開發不足,可替代能源使用率僅為0.36%。無河流湖泊,淡水資源匱乏,55%生活用水依靠海水淡化。迄今未發現具有商業開采價值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

    水資源

    馬耳他是歐洲人口密度xxx的國家,水資源非常貧乏,人均水資源占有率是世界上最少的國家之一,其常規用水量與水資源的比率是3.62:1。地下水被認為是馬耳他的戰略資源。作為地中海中的島國,由于沒有高山、河流、湖泊,因此降雨是馬耳他水資源的最終來源。馬耳他的水資源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抽取的地下水,占其水資源總量的40%左右;二是海水淡化,占水資源總量的50%左右;除以上兩項主要來源,還有雨水收集和經過處理的廢水,兩項相加占其水資源總量的10%左右。因為馬耳他沒有傳統意義上的河流和湖泊,根據海岸的水域是從基準線到1海里以內的區域的原則,馬耳他共定義出19個海域和10個內陸地表水水域(河流、湖泊和可變水)。

    礦產資源

    馬耳他各島均是石灰巖構造,因此馬耳他xxx的礦產就是石材。馬耳他盛產的珊瑚石灰巖和抱球蟲石灰巖,質地堅硬,耐海水侵蝕。馬耳他礦產工業主要包括石灰石開采和海鹽生產,它對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約為0.5%

    漁業資源

    馬耳他作為一個地中海中心的小島,有質量較高且溫度多變的海水,尤其是列島周圍,類資源豐富。馬耳他漁業產品主要用于國內消費,產品主要有旗魚、鯖魚、藍旗金槍魚、石斑魚、角鯊魚、鯕鰍(馬耳他沿海所產的一種魚)。捕魚季節從8月份到第二年的1月份,主要是捕蘭普基魚和鯖魚。另一個捕魚季節主要從5月中旬到8月中旬,主要是捕金槍魚和旗魚。

    生物多樣性

    植物

    馬耳他的植物資源非常豐富,據統計在馬耳他有1100多個植物種類。這些植物分布在馬耳他的林地、田野、草原、山谷和沿海地區等各個棲息地。常見的植物有橄欖、馬耳他齒菊木等。馬耳他齒菊木屬于2000種自然遺產物種保護名錄中的植物,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2021年,馬耳他政府啟動一項“家庭種子”計劃,陸續向全國約18萬戶家庭送上一份特殊的禮物—野花種子和育花指導手冊,鼓勵廣大民眾在家中動手種植鮮花,以提高對本土植物及其多樣性的認識。

    馬耳他齒菊木

    動物

    在馬耳他已發現并紀錄下來的動植物,近4500種(不包括海洋物種),其中植物1100多種,動物3300多種,其中85種為馬耳他特有物種。馬耳他特有物種中最多的是馬耳他壁蜥(Podarcis filfolensis),它有五個不同的亞種。其他特有動物種類還包括海蝸牛(Gibbula nivosa)和馬耳他淡水蟹(Potamon fluviatile ssp.lanfrancoi)等。常見的動物有藍知更鳥、茶胸斑啄木鳥、金翅雀和獰貓等。2021年,為了保護馬耳他的生物多樣性,該國環境和資源管理局(ERA)修訂和更新了《國家生物多樣性戰略和行動計劃》。

    鳉魚

    在馬耳他還有歐洲最古老的犬種-馬爾濟斯犬(Maltese Dog),因原產于馬耳他島故又名馬耳他犬。馬爾濟斯犬頭部呈圓形,鼻子多為黑色,眼睛大而圓且稍突出,前肢較后肢略短,尾卷曲上挺,性格溫馴、穩重,對主人盡心盡力,是深受兒童和婦女青睞的犬種。馬爾濟斯犬只需要每天短途散步即可,因體型較小出遠門時可把它放在手提包里攜帶。

    馬爾濟斯犬

    自然保護區

    科米諾島,位于馬耳他島和戈佐島之間,是馬耳他群島中的第3大島,總面積3.5 km,僅有少數的居民生活在此,該島現被列為鳥類保護區和自然保護區。

    自然災害

    馬耳他無特定自然災害。2021年8月13日,馬耳他持續高溫引發多起山火。2023年2月9-10日,馬耳他遭受暴風雨“赫利俄斯”的襲擊,大浪和強風對馬耳他造成了破壞,包括幾處歷史遺跡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壞。馬耳他氣象局表示,2月9日成為有馬耳他史以來2月份降雨最多的一天,達到121.1毫米。

    行政區劃

    編輯

    政區詳情

    馬耳他設置大區(Region)和地方市政委員會(Local Council)兩級地方行政單位以及統計區(District),都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根據1994年3月15日條例,馬耳他中央政府決定把全國劃分為三個大區:馬耳他島劃分為兩個大區,即馬吉斯特拉爾大區(Majjistral,又稱為西北大區)和西洛克大區(Xlokk,又稱為東南大區);戈佐島和科米諾島組成戈佐-科米諾大區。每個大區管轄若干個統計區和若干個地方市政委員會:馬吉斯特拉爾大區擁有3個統計區和29個地方市政委員會;西洛克大區擁有兩個統計區和25個地方市政委員會;戈佐大區擁有1個統計區和14個地方市政委員會。

    根據1993年6月30日議會通過的《地方市政委員會法》,馬耳他設置地方市政委員會,作為馬耳他最基本的地方行政單位。馬耳他全xxx設置68個地方市政委員會,其中,馬耳他島54個地方市政委員會,戈佐島14個地方市政委員會。

    馬耳他地圖

    主要城市

    瓦萊塔

    瓦萊塔(Valletta)是馬耳他首都,始建于16世紀,是全國政治、文化和商業中心。該座城市被稱為“圣約翰騎士團之城”“巴洛克的偉大杰作”“歐洲藝術之城”等。瓦萊塔在馬耳他島東北岸一個小半島的尖端,北臨馬爾薩姆謝特商港(Marsamxett Harbour),南瀕大港。市區實際上是建在謝貝爾拉斯(Sceberras )山麓的一個城堡,圍以高大的城墻,有城門出入,是現今世界上最小的首府之一。瓦萊塔是國家美術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Fine Arts)、國家考古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Archaeology)和馬諾埃爾劇院(Manoel Theater)的所在地。馬諾埃爾劇院是馬耳他的國家劇院,該劇院的建筑風格是巴洛克(Baroque)藝術的杰作代表,它是歐洲第三古老的劇院和英聯邦國家(Commonwealth of Nations)中最古老的劇院。2018年,瓦萊塔被提名為歐洲文化之都。瓦萊塔老城城區現有人口6315人,面積為約為2平方千米,年平均氣溫19℃。截至2023年,約有350000人居住在瓦萊塔都會區。

    瓦萊塔

    比爾基卡拉

    比爾基卡拉(Birkirkara)是馬耳他中部xxx、最古老、人口最多的城市,現已成為馬耳他重要的商業中心。市內著名建筑有圣海倫大教堂(St Helen Basilica),該教堂擁有馬耳他xxx的大鐘,大鐘于1931年投入使用,造價1300英鎊。馬耳他的老火車站位于比爾基卡拉,該火車站曾經運營的線路是從瓦萊塔到拉巴特,現已停運。比爾基卡拉面積約為2.7平方千米,居民25,775人,年平均氣溫23℃。

    比爾基卡拉

    政治

    編輯

    政體

    馬耳他實行共和制,奉行中立政策。

    憲法

    1814年,馬耳他淪為英國的殖民地,其政治制度、憲法、國體和政體受英國君主制度的影響和統治。19世紀初~20世紀40年代的一百多年間,英國當局曾多次修改憲法。1959年,英國政府宣布廢除憲法。1961年10月24日,馬耳他頒布新憲法,成立自治政府,議會獲得完全的立法權,馬耳他重新取得某種程度的自治。1964年9月21日,馬耳他正式獨立并開始實行新的憲法。該憲法規定,馬耳他是一個君主立憲國家,屬英聯邦,英國女王是馬耳他的合法君主,女王任命的總督為其代表。1974年12月13日修改憲法,馬耳他成為英聯邦內的共和國。現馬耳他使用的馬耳他共和國憲法為1964年頒布,之后又于1994年和1996年兩次修改,以便適應馬耳他申請加入歐洲聯盟的要求。

    《馬耳他共和國憲法》包括國家、原則、宣言、國籍、個人的基本權利和自由、議會、行政、司法、財政、公共職務和其他條款等共11章126節及其附表。

    議會

    馬耳他實行議會制,議會則實行一院制。根據馬耳他共和國憲法第6章第52節規定,議會由總統和眾議院(House of Representatives)組成。馬耳他共和國憲法規定,眾議院由各選區根據按照分配名額選出的議員組成,因此,議員稱為“議會議員”。議員根據所規定的選區按同等比例選舉產生,每一選區應選議員名額由眾議院以法律規定,至少5名,至多7名。議員總數必須為奇數,具體數字由眾議院以法律形式規定之。馬耳他現在有選區13個,每個選區選出5名議員,故總數為65人。如果非眾議院議員當選為眾議院議長時,他將由于職務而成為當然議員,其名額另計。但在審議法案時,非議員議長無表決權。2022年3月26日,馬耳他舉行議會選舉,全國13個選區的34萬名登記選民選出了新一屆眾議院的全部65名議員。

    政府

    現任政府由總理辦公室,外交、歐盟事務部、內政部、教育和就業部、財政部、社會對話、民權和消費事務部、交通和基礎設施部、戈佐島部、家庭和社會團結部、外交部、經濟投資和小企業部、能源和衛生部、可持續發展、環境和氣候變化部、旅游部、司法文化和地方事務部組成。總理辦公室內設有內閣辦公室、內部調查審計、公共管理、戰略政策協調、效率管理、信息、計劃與政策協調、環境規劃、政府印刷出版、土地等專職機構

    政黨

    馬耳他實行兩黨制,分別為工黨和國民黨,工黨現為執政黨。

    工黨(Partit Laburista):執政黨,中左派,歐洲社會黨成員。1921年成立,早期黨員以勞工階層居多。對內主張權利平等,關注弱勢群體,建立福利社會,發展自主經濟,工會參與企業管理,出售部分國有企業股份。對外主張中立和不結盟,不參加任何軍事集團,重視同地中海國家關系。現任黨首羅伯特·阿貝拉,2020年1月當選。

    國民黨(Partit Nazzjonalista):主要反對黨,中右派,歐洲人民黨團成員。1880年成立,早期黨員主要是工商業者、教職員、律師、農民。對內主張把馬建成信奉天主教、具有歐洲傳統和民族精神、自由正義的民主國家,保護國內傳統和生活方式,提倡環境保護,反對過度開發、引進外來移民和勞工,近年來政治立場趨中間化。對外主張加強同歐洲國家和地中海各國合作。現任黨首伯納德·格雷克(Bernard Grech),2020年10月當選,2022年5月連任。

    政要

    喬治·維拉(Dr George Vella):總統,1942年4月24日出生,馬耳他大學醫學博士,已婚,妻子米莉安(Miriam),育有三個子女。2019年3月7日,根據眾議院的議會決議,喬治·維拉出任馬耳他共和國第十任總統,任期5年。

    羅伯特·阿貝拉(Robert Abela):總理,1977年12月7日出生,2002年畢業于馬耳他大學(the University of Malta),已婚,妻子莉迪亞(Lydia),育有一女。從2017年起任馬耳他眾議院議員,是一名律師。2020年1月13日當選工黨領袖和馬耳他總理。在2022年3月舉行的大選中帶領工黨以55.1%得票率當選,成功連任。

    內閣其他成員包括副總理兼衛生部長克里斯·費恩(Chris Fearne),外交、歐洲事務和貿易部長伊恩·博奇(Ian Borg),經濟、歐洲基金和土地部長西爾維奧·斯肯布里(Silvo Schembri),交通、基礎設施和大型項目部長阿隆·法魯賈(Aaron Farrugia)等。

    國際關系

    編輯

    綜述

    在外交上馬耳他奉行中立政策,同歐洲大陸和地中海沿岸國家保持友好關系。同時,馬耳他重視并積極發展同美國、俄羅斯、中國、澳大利亞、印度南非等域外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的關系。馬耳他重視氣候變化問題,支持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內就減排盡快采取行動,呼吁重視小島國受氣候變化負面影響的脆弱性。近年來日益嚴重地中海非法移民問題引起了的馬耳他的高度關注,該國政府倡導在歐盟內部建立強制性“責任分攤”制度,主張加大同難民來源國、中轉國的發展合作,從源頭解決問題。截至2023年9月,馬耳他與113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

    與意大利的關系

    1964年9月1日,馬耳他與意大利正式建立外交關系。馬耳他駐意大利的大使館于1967年2月在羅馬開館。在過去的50多年里,馬耳他和意大利在經貿、外交、安全等方面保持了比較緊密的關系,雙方簽署多項雙邊協議,涉及文化、技術、金融、經濟、雙重征稅、交通運輸、社會安全和家庭事務等諸多領域。按照1980年同意大利簽訂的《承認和保障馬耳他中立立場協議》,馬耳他由意大利提供防務安全保障。1997年,馬耳他和意大利兩國就打擊非法移民問題開展更密切的合作。多年來,兩國各層級政府官員不斷互訪,馬耳他與意大利的關系日益密切。

    2015年,受當時中東戰亂的影響,數以百萬計的非洲和中東地區民眾為躲避戰亂或貧困涌向歐洲,xxx潮、難民潮規模空前。因非法移民船只停靠問題,意大利和馬耳他今年以來多次“隔空對戰”。2018年8月19日,意大利和馬耳他因移民救援船停靠問題再掀“口水戰”。2019年9月23日,馬耳他同意大利、法國、德國和時任歐盟輪值主席國芬蘭五國的內政部長在馬耳他首都瓦萊塔召開會議。會后,各方宣布達成了關于旨在減輕地中海沿岸國家難民分配壓力的新協議。2023年9月29日包括意大利在內的地中海地區9個歐盟成員國xxx在馬耳他舉行會議,該會議主旨再次聚焦難民問題的解決。

    重要雙邊協議

    簽署時間

    協議名稱

    1967年

    《文化協議》

    1980年

    《承認和保障馬耳他中立立場協議》

    1981年

    《避免雙重征稅協議》、《軍事協議》和《技術培訓協議》

    1983年

    科技軍事培訓協議》和《工業和貿易合作協議》

    1985年

    《軟xxx協議》

    1987年

    《國際陸路貨運協議》

    1991年

    《打擊劫機、販運毒品和打擊集團犯罪的協議》

    1994年

    《預防和緩解自然災害和科技災害的協議》和《金融協議》

    1999年

    《外交事務合作協議》

    2000年

    《關稅協議》

    2001年

    科學技術合作協議》和《打擊洗錢犯罪和其他非法財產協議》

    2002年

    《投資保護和促進協議》和《經濟、技術和金融協助協議》

    2003年

    《雙邊貨運和客運服務協議》

    2004年

    《防衛合作協議》

    與法國的關系

    馬耳他與法國兩國外交關系建立于1964年9月21日,正值馬耳他獨立之時。法國在馬耳他的大使館建于1970年,馬耳他在法國的大使館建成于1977年,即在馬耳他當時的總理訪問巴黎之際。

    馬耳他與法國兩國關系建立在合法的有效的10個雙邊協議之上,即1968年的《文化協議》,1974年的《航空服務協議》,1976年的《互惠的有關投資鼓勵和保護協議》,1977年的《避免雙重征稅協議》,1979年的《電訊技術合作協議》,1989年的《地質和礦業的科學技術合作協議》,1991年的《信息轉播實驗協議》,1998年的《國內事務合作協議》,2001年的《健康合作協議》,2001年的《關稅壁壘協議》。最后一個協議于2005年1月1日生效,協議的內容是關于預防、調查、監督關稅壁壘的相互的政府間的協助。

    與英國的關系

    1964年9月21日,馬耳他擺脫英國的統治贏得了獨立。獨立后的馬耳他是英聯邦成員國,但在經濟上和安全上仍然長期地依賴英國。1979年英國軍事基地撤除后,馬耳他經濟一度陷入停滯甚至倒退,但經過幾屆政府的努力,馬耳他經濟逐漸走出低谷,政治上也真正地實現了獨立。

    近年來,馬耳他和英國兩國領導互訪頻繁。1999年12月,英國首相布萊爾致信馬耳他總理阿達米,表示他繼續和完全支持馬耳他入盟的進程。2000年,馬耳他和英國傳統合作關系繼續得到發展。2000年7月,英國歐洲事務副大臣訪問馬耳他,雙方簽署了《馬耳他-英國歐洲行動計劃》,確定兩國政府當前及今后進行合作的內容及方向。年3月,馬耳他外長訪英,英國外交大臣重申支持馬耳他加入歐盟的立場。2002年3月,馬耳他總理阿達米參加在澳大利亞舉行的英聯邦首腦會議。2004年2月,馬耳他和英國簽署“就業和社會保護”聯合聲明,以進一步加強兩國在該領域的合作。2005年11月,英聯邦首腦會議在馬耳他首都瓦萊塔舉行。馬耳他與英國的關系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密切。

    與中國的關系

    中國同馬耳他自1972年1月31日建交以來,長期保持友好合作關系。雙方高層交往密切。經貿方面,1997年,中馬雙方簽署《貿易和經濟合作協定》,確立經貿混委會制度,迄已召開10次會議,最近一次會議于2016年5月在瓦萊塔舉行。2015年4月,馬申請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并于2016年1月成為亞投行創始成員國。在文化、衛生、教育等領域上,中國與馬耳他文化、衛生、教育等領域交流與合作密切。文化方面,中馬兩國相繼簽署了合作拍攝電影的協議,6個文化交流執行計劃以及實現方演出團體的互訪。衛生合作方面始于上世紀八十年代,1994年4月,中方在馬設立了地中海地區和歐洲xxx中醫中心,并在馬國立醫院設立了中醫門診科,并簽署醫藥領域合作議定書。教育方面,中馬雙方每年互相提供全額獎學金留學名額,并簽署兩國教育部互認高等教育學位學歷證書的協議。2022年初,馬耳他派體育代表團參加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參與單板滑雪項目比賽。

    2022年,馬耳他對中國進口商品總值為197390.6萬美元,馬耳他對中國出口商品總值為58521.38萬美元。截至2022年10月,馬耳他在華投資項目約70個,投資存量8137萬美元,中國對馬耳他投資存量1.8億美元。

    與歐盟的關系

    1979年,馬耳他收回英國在馬耳他的軍事基地后很快就遭受到國際貿易逆差困境,陷入了東西方之間的國際夾縫之中。馬耳他國內兩個主要政黨在內政和外交的方針上存在著分歧。獨立后xxx次大選上臺的國民黨主張加強與歐洲國家和鄰國的聯系與合作,積極要求加入歐盟;而1971~1987年和1996~1998年期間,執政的工黨卻主張獨立自主、中立和不結盟,同歐盟只可建立“伙伴關系”而不應加入。1996年10月馬耳他工黨政府中止加入歐盟的談判,但仍把同歐盟的關系作為馬耳他外交重點之一。1998年國民黨重新執政以來,馬耳他重新啟動加入歐盟的進程。

    2004年5月1日,馬耳他正式成為歐盟的成員國。2007年12月,馬耳他加入申根區。馬耳他在2008年1月1日正式加入歐元區。

    與美國的關系

    1964年9月21日,馬耳他與美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同日美國駐瓦萊塔大使館成立,哈里森·劉易斯(Harrison Lewis)任臨時代辦。1965年10月5日,美國首任駐馬耳他大使喬治·J·費爾德曼( George J. Feldman,)遞交了國書。20世紀70年代,馬耳他對美國和蘇聯奉行等距離外交。并認為超級大國在地中海的爭奪是地中海不安寧的因素,主張地中海國家聯合起來,擺脫超級大國的控制。1971年宣布禁止美國第6艦隊進入馬耳他,驅逐在馬耳他的北約集團駐南歐司令,同時堅持不讓蘇聯和華約組織艦隊使用馬耳他港口。馬耳他政府要求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在安全上和經濟上共同保證馬耳他中立的地位。從20世紀80年xxx始,馬耳他與美國關系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兩國在廣泛的領域展開合作,特別是在打擊恐怖主義和防止核擴散等方面。

    從20世紀末開始,美國對馬耳他經濟援助大幅增加。1999年12月,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國務卿奧爾布賴特分別致信馬耳他總統、外長,祝賀馬耳他收到同歐洲聯盟開始談判的邀請。同月,馬耳他干船塢總裁同美國海軍第6艦隊艦長就美國軍艦在馬耳他干船塢修理、補給事宜簽署協議。2000年,美國宣布在2000~2002年期間向馬耳他提供1300萬美元的安全援助。2001年3月,馬耳他和美國簽署了兩國行政當局相互提供協助的協定。“9·11事件”后,馬耳他總統和外長均向美表示同情和哀悼,并譴責恐怖主義。2002年,美國國務院西歐事務的高級官員基爾納訪問馬耳他,與馬耳他討論了“9·11事件”后兩國的關系。2011年2月利比亞發生動亂,這期間馬耳他在支持包括美國人在內的第三國國民撤離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馬耳他和美國兩國簽訂的主要協議有:1931年的《xxx協議》,1966年的《投資保障協議》,1970年的《和平使用志愿軍協議》,1973年的《xxx協議》,1980年的《避免雙重征稅協議》,2000年的《航空安全協議》和《航空運輸協議》,2001年的《關稅互惠協議》,2004年的《海上違禁藥品禁運協議》等。

    與俄羅斯的關系

    馬耳他和蘇聯的外交關系建立于1967年7月26日,兩國簽署了外交協議,并在高層次和寬領域進行密切聯系。

    1981年10月,蘇聯與馬耳他簽訂了關于蘇聯尊重、支持和保證馬耳他中立地位的協定。1989年12月,蘇、美高層會議在馬耳他大港舉行。蘇聯解體后,馬耳他與蘇聯兩國間的條約由俄羅斯聯邦繼續執行。

    1994年12月,兩國簽訂了文教和旅游合作協定。1995年7月,馬耳他負責旅游事務的議會國務秘書訪問俄羅斯,雙方簽訂旅游協定。8月,俄羅斯交通部部長訪問馬耳他,雙方簽訂了民航協定。2000年,俄羅斯在馬耳他舉辦了“俄羅斯和馬耳他在地中海安全中的作用”研討會。2002年1月,馬耳他和俄羅斯舉行慶祝兩國建交35周年慶典活動。

    馬耳他和俄羅斯(包括以前的蘇聯)兩國間簽訂的主要協議有:1967年的《外交關系協議》,1981年的《商業航運協議》、《外交代表協議》、《蘇聯接受和支持馬耳他中立和不結盟協議》、《貿易協議》和《航空運輸協議》,1987年的《建立蘇聯文化中心的協議》,1993年的《毒品禁運協議》,1994年的《文化合作協議》,1995年的《旅游合作協議》,1996年的《文化和體育合作協議》,1998年的《俄羅斯文化中心建立的協議》,1999年的《外交和簽證服務協議》,2000年的《雙重稅收協議》,2001年的《司法機構合作協議》,2003年的《青年和運動項目協議》,2004年的《2004~2005年學生交流協議》等。

    國際組織

    馬耳他屬于英聯邦成員國,2004年5月加入歐盟,2007年12月加入申根區,2008年1月正式啟用歐元。馬耳他也重視聯合國等多邊國際組織作用,2023至2024年度,馬耳他擔任聯合國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贊成聯合國改革,支持擴大安理會,但主張應堅持協商一致。積極參與國際反恐合作。馬耳他推動并積極參與地中海議會大會、地中海聯盟等歐洲—地中海合作進程。馬耳他在歐洲議會中占有6個席位,是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同時也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成員。

    軍事

    編輯

    1800年4月,托馬斯·格雷厄姆準將從英國軍隊中分離出xxx支馬耳他官方的軍隊,即馬耳他光明步兵團。步兵團在1802年解散,馬耳他繼之成立了馬耳他省級部隊、馬耳他炮兵部隊和馬耳他退伍老兵機構;1815年,馬耳他建立了皇家馬耳他國防部隊,1861年,又改為皇家馬耳他炮兵部隊。1889年,馬耳他海陸空三軍xxx力量正式形成。馬耳他炮兵的xxx軍團,在1962~1970年效力于英國軍隊。1970年,馬耳他政府掌管馬耳他炮兵部隊,與馬耳他皇家工兵結合,重新組建了馬耳他陸軍。1973年4月19日,馬耳他陸軍歸入海陸空三軍xxx力量。馬耳他共和國對外奉行中立和不結盟政策,不允許外國在馬耳他設立軍事基地。按照1980年同意大利簽訂的雙邊防務協定,由意大利提供安全保障。馬耳他軍隊職責在于保衛馬耳他島國的領土、領海和領空的完整和安全,打擊恐怖主義、非法毒品交易、非法移民、非法捕魚、提供及時有效的搜索援救等。

    馬耳他的國防體制與大多數國家不同,馬耳他在政府中不設國防部,xxx力量由正規軍和準軍事部隊組成,不設參謀部,由內政部負責管轄,xxx部隊由總理直接管轄。戰時,總理通過內政部對xxx力量實施指揮。總統、總理和副總理兼內政司法部部長是主要軍事xxx。馬耳他xxx部隊總人數不到2000人。xxx部隊司令杰弗里?柯米(Jeffrey Curmi)準將,2013年12月就職。根據1980年同意大利簽訂的雙邊防務協定,意負責為馬提供安全保障。馬警察力量約2400人,由內政部管轄。2020年9月21日,馬耳他完成了聯合國2017年通過的《禁止核武器條約》的批準程序,使批準條約的國家和地區的數量達到45個。

    人口

    編輯

    人口數量

    馬耳他人口的平均密度在世界各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七位,僅次于摩納哥、新加坡、巴林和馬爾代夫等國。

    2021年馬耳他人口總數為51.69萬人,男性人口占比為50.1%,人口數量為25.9萬人;女性占比為49.9%,人口數量為25.8萬人。男女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00.3。

    2021年馬耳他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為21.8%,已步入老齡化社會;0-14歲人口比重為14.4%,屬于超少子化社會。2021年馬耳他城鎮化率為94.8%,城鎮人口為49萬人;農村人口數量為2.7萬人,占總人口比重為5.2%。2021年馬耳他勞動力人數為27.5萬人,總失業人口占比為3.5%。

    馬耳他人口主要居住在馬耳他島,約48萬人,另有3.4萬余人居住在戈佐島及科米諾島。當地常住華人約2000余人。在馬耳他國內,人口密度xxx的城市是斯利馬,每平方千米的人口平均密度為15000人。

    族群

    馬耳他主要是馬耳他人,占總人口的88.2%,其余為阿拉伯人、意大利人、英國人等。

    馬耳他族群由遠古時代的羅馬人、迦太基人、腓尼基人和當地土著人長期地融合而形成的。馬耳他既是向外移民又是外國人移入的國家。半個世紀以前,馬耳他人口則是移出多于移入,外來移民占馬耳他人口的比例在歐洲聯盟國家中還是比較低的,這是由于馬耳他政府采取了嚴厲的限制移民的政策,如法律規定即便是歐洲聯盟成員國的公民在馬耳他逗留的時間也不得超過三個月,同時規定就業必須由政府統籌安排,從而排除了非法移民的可能性。但自從馬耳他加入歐洲聯盟以來,一些國家掀起了向馬耳他移民的熱潮。此外,來自利比亞、蘇丹、索馬里、厄立特里亞、東非的一些國家以及伊拉克和印度的非法移民,都把馬耳他作為進入歐洲聯盟國家的跳板,從而使馬耳他的移民數量有所增加。據統計,2022年全年共有339人通過入籍獲得馬耳他公民身份。

    語言

    馬耳他地處地中海,屬于古老的閃米特語系(semitic),即中東和北非一帶的混合語言。阿拉伯人統治時期對馬耳他的影響除了文化與經濟發展外,還有馬耳他語。因此,馬耳他語的讀音非常接近阿拉伯語,但卻用拉丁文的字母書寫方法,如馬耳他前首都“姆迪納”,讀音上是阿拉伯語的“中央之城”,但文字上卻寫作拉丁文字的“Mdina”。在圣約翰騎士團統治馬耳他期間,因為騎士團來自八個歐洲國家,所以通行八國語言,以法語和意大利語為官方語。1800年拿破侖戰敗、馬耳他成為英國保護國至今,又通用英語。因此,馬耳他語吸收了大量來自法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以及后來的英語的外來詞匯。官方語言為馬耳他語和英語。意大利語普及率也較高。

    宗教信仰

    馬耳他憲法規定,天主教為馬耳他國教。在馬耳他有95%以上的馬耳他人信奉天主教且十分虔誠,宗教節日和公共假日較多;講究宗教禮儀與禮節,倡導慈善,愛護動物。少數人信奉基督教新教、東正教和伊斯蘭教。馬耳他是基督教圣地之一,因為是基督教傳播中重要的一位使徒保羅親自給他們帶來了上帝的福音。就連拿破侖占領馬耳他、強迫馬耳他人轉信新教,最后都告失敗。無論在騎士團時期,還是在英國殖民地期間,基層的行政管理、教育和慈善事業等都由教會負責,教會是這個社會xxx被本土老百姓認同的組織,也是延續馬耳他民俗和文化最重要的載體。

    經濟

    編輯

    綜述

    自從1964年獨立以后,歷屆馬耳他政府銳意進取,使馬耳他逐漸克服“基地經濟”的弊端,向經濟多樣化發展,從而形成了具有馬耳他自身特點的經濟體系,使這個國家成為國際貿易的地區樞紐,國內生產也不斷增加。從總體經濟結構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在世界各個國家中的地位比較,馬耳他屬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2004年5月1日,馬耳他正式成為歐盟成員國。入盟后,給馬耳他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歐盟一直是馬耳他最主要的貿易伙伴,與歐盟的貿易額占馬耳他對外貿易總額的70%左右。作為聯結歐洲與北非的紐帶,馬耳他入盟后在密切歐盟與北非國家經貿往來的同時,也帶動了馬耳他本國的經濟發展。馬耳他是世界聞名的旅游勝地,旅游業是馬耳他的支柱產業,每年游客人數相當于本國人口的3倍,旅游業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百分之三十左右。2022年,馬耳他GDP約177.7億歐元,人均GDP約為3.2萬歐元。2022年,對馬耳他GDP貢獻xxx的三個行業為服務業(占比78.81%),工業(占比12.34%),建筑業(占比為0.95%)。

    馬耳他于2008年1月1日加入歐元區,現使用貨幣為歐元,在此之前所使用貨幣為馬耳他里拉。

    xxx產業

    由于嚴重缺水,馬耳他農業發展受限,可耕地面積約9000公頃。農業、林業、漁業產值占馬總體經濟產值不足1%,全職從事農業人口約1600人(2020年10月)。糧食、牛奶、植物油、水果等大部分依賴進口。

    葡萄是馬耳他重要的經濟作物,每年收獲的葡萄約90%用于釀造葡萄。馬耳他傳統種植的是兩個本土特有的品種葛雷薩(?ellew?a)和吉爾根蒂娜(Girgentina),葛雷薩適合做紅葡萄酒而吉爾根蒂娜適合做白葡萄酒。此外,在馬耳他的葡萄園中,也可以找到一些國際品種,如長相思、美樂、西拉和霞多麗等。據統計,馬耳他約有650公頃的農業用地專門種植葡萄。其中167公頃土地用于吉爾根蒂娜的種植,87公頃種植葛雷薩。

    若干世紀以來,馬耳他的漁民就在群島周圍的海灣和近海內捕魚。由于過分捕撈,在這些近海中蘊藏的魚類已經枯竭。為發展漁業生產,就必須使用拖網或長絲的漁船,以便到較遠的海面捕魚。政府通過設置補助金、增加有執照的漁船數目以適應群島漁業的發展。

    第二產業

    近年來馬耳他制造業產值不斷下降,僅占GDP的8%左右,從業人員占總勞動力比重不足20%。主要產品有電子、化工、機械設備、醫藥、食品飲料等。知名企業有總部位于馬耳他澤通的托利公司,該公司成立于1971年,是一家主要為世界級化妝品牌設計、生產包裝的大型企業。2020年12月,馬耳他工業生產指數為104.3。2021年3月,工業生產價格指數為101.4。 據統計,2021年馬耳他全國有650多家生產性企業,員工2.2萬人。其中,外資企業250家,外資企業出口占馬耳他出口總額的90%,解決就業約40%。xxx制造業企業是法國、意大利合資的ST微電子公司(STMicroelectronics)。

    第三產業

    馬耳他共和國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歷史因素導致其國民經濟主要依賴第三產業,其中旅游、金融、xxx、航運是其較為有特色的行業。2021年,服務業增加值占馬耳他GDP的比重為77.4%。

    旅游業是馬耳他的支柱產業和主要外匯來源。2022年,馬耳他全年共接待旅客230萬人次。英國、意大利、德國、法國、波蘭等國家為赴馬游客的主要來源國。2022年,馬耳他旅游收入約21億歐元,占當年GDP的8%。

    金融服務業是馬耳他率先對外資開放的行業,近年來發展迅速,政府力爭將馬耳他打造成地中海金融中心。近年來,馬耳他金融業產值年均增長25%。馬耳他簽署了70個避免雙重征稅協議。境內投資基金超過580支, 基金總值100億歐元,金融服務業就業人數約1萬人,金融企業超過6.5萬家,2019年金融保險業產值6.57億歐元,約占GDP的5%。

    馬耳他航運業發達,兩個主要港口為瓦萊塔港口和馬薩斯洛克港口。馬耳他是歐洲xxx大、世界第六大船舶登記國。馬耳他島南部建有現代化的自由港,該港年平均接待1700多艘貨船,與世界125個港口有貨物往來,與意大利、法國等歐洲國家及北非沿海國家有定期客貨船只。

    出口貿易方面,馬耳他進出口重要合作伙伴出口排名前三位的國家分別為德國(出口額418,089,711美元)、意大利(出口額293,405,209美元)和法國(84,965,637美元),進口排名前三的國家為意大利(進口額1,576,583,005美元)、加拿大(進口額472,587,874美元)和法國(進口額471,192,309美元)。

    經濟功能區

    截至2022年,馬耳他共有16個工業區。園區內基礎設施較為完善。馬耳他工業園區有限公司負責工業園區的管理并提供相應服務。

    馬耳他部分工業區名錄

    名稱

    城市/地區

    阿塔德工業區(Attard Industrial Estate)

    阿塔德

    布勒貝爾工業區(Bulebel Industrial Estate)

    布勒貝爾

    哈法工業區(Hal Far Industrial Estate)

    哈法

    柯克普工業區(Kirkop Industrial Estate)

    柯克普

    科丁工業區(Kordin Industrial Estate)

    科丁

    主要企業

    馬耳他主要企業有馬耳他電網公司(EMC)、托利公司(Toly)和xxx交易平臺幣安(Binance)等。2023年11月21日,在美國證監會的壓力下,全球xxx的xxx交易平臺“幣安”的CEO趙長鵬宣布將辭去職位,并承認違反了美國反洗錢法,幣安將向美方支付約43億美元的罰款。

    社會

    編輯

    教育

    馬耳他共有各類學校約340所,學前教育、小學和中學共280所。2018-2019學年,在校生8.33萬人,教師8000余人,公立學校均實行免費教育。馬耳他大學(University of Malta)是馬耳他xxx的大學,現有在校學生1.15萬名,其中包括650多名來自77個國家的留學生。在英聯邦國家中,除英國的大學外,馬耳他大學是最古老的大學,擁有良好、嚴謹的學術和科研傳統,享有很高的國際聲望。在QS全球排名中,馬耳他大學位列851-900名,在歐洲排名第344名。其他主要高等院校是大專院校旅游學院(ITS, Institute of Tourism Studies)及高職院校馬耳他人文科技學院(MCAST, Malta College of Arts, Science & Technology)。馬耳他的教育體系與英國相仿,但收費低于英國。以馬耳他大學為例,多數專業對于國際學生學費為每年1萬多歐元,有的專業學費甚至在1萬歐元以內。2018-2019學年,高等教育在校生2.1萬人,國外留學生人數約占比為9%。高等教育總注冊學生最多的領域為商業、管理及法律、健康及福利、藝術及人文。據世界銀行發布的教科文組織對馬耳他成人(15歲及以上)識字率的統計顯示,截至2021年馬耳他成人識字率為95%。

    衛生健康

    馬耳他居民,亦即常住人口(不包括未參加醫療保險的外國人),均可以在公立醫院和診療所享受免費醫療服務。無養老金的老人,也可以享受免費醫療。投保者可以自由地選擇醫生和曾經與國家簽訂合同的私人醫生就醫。一些特殊的人群,如神職人員、公立醫務人員、部分軍警、擁有“玫瑰卡”者還能夠享受牙科免費醫療服務。政府通過8個衛生中心向公民提供檢查、治療和康復初級護理,專門的公立醫院執行二級和三級的健康護理。公立醫院有9所,圣盧科醫院為全國xxx的綜合性醫院,擁有病床近千張。此外,還有兩家私人醫院以及一些特殊的護理機構,如老年保健中心、傷殘護理中心等。馬耳他的醫療技術和設備比較先進,尤其是解剖學方面在國際醫學界有一定聲望。馬耳他公民每千人有醫生1名,病床10張。在生育假方面,凡是馬耳他婦女都有權享受13周生育假期,其中婦女分娩后至少享受5周的生育假期,必要時還可以帶薪延長1周。在享受生育假期期間,每周給予21.75里拉的生育補助,連續補助13周。

    2019年,馬耳他政府醫療衛生總支出7.35億歐元,占政府支出的14.7%,占GDP的5.5%。主要包括醫療產品、器械支出7726.8萬歐元,門診服務支出12385.9萬歐元,住院服務支出49287.2萬歐元等。2018年,平均每萬人擁有醫生40人、護士79人。2019年預期壽命為男性81.2歲,女性84.6歲,總體預期壽命83歲。當地無高發傳染病。1994年,中馬兩國政府正式簽署了關于開展中醫領域合作的協議,同年4月14日地中海地區中醫中心正式掛牌成立,由江蘇省衛生廳每兩年派遣醫療隊赴馬耳他進行醫療援助。

    科技

    馬耳他科技水平在歐盟成員國中相對落后,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全球創新指數報告2020》,馬耳他在131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27位,在歐盟排第17位。在創新投入分類指數排名中,馬耳他在全球排第31位,在歐盟排第19位。在創新產出分類指數排名中,馬耳他在全球排第21位,在歐盟排第14位。《歐盟創新計分牌2020》數據顯示,馬耳他屬于中等創新國家,創新績效位于歐洲平均水平的50%到95%,屬于第三梯隊。

    2012年2月20日,馬耳他同歐空局簽署了一項航天合作協議。時任馬耳他總理岡奇出席簽字儀式。馬耳他2004年開始通過巴黎使館同歐空局商討合作事宜,馬耳他科技理事會被指定為對等機構。該機構重點研究領域是通信和衛星技術及微機電系統納米技術等高技術工程。馬耳他大學物理系對航天活動有多項研究興趣。2009年5月底,馬加入地球觀測組織(GEO)。歐空局局長2011年發起了同不是歐空局成員國的歐盟國家的一系列半年期會議。馬耳他也參加了這些會議,并得到了參與新提出的“國家培訓計劃”的機會。馬將根據自身實力向歐空局派出受訓人員。

    馬耳他的主要科技機構有馬耳他科學技術委員會(MCST)、馬耳他鳥類科學研究組織、生物論理學顧問委員會、國際海洋學會和馬耳他大學。

    媒體

    馬耳他共有主要日報4份,馬耳他文和英文各2份。xxx報紙為《時報》(Times of Malta)和《獨立報》(The Malta Independent),發行量分別為3.7萬份和1.8萬份(2016年),另有多種周刊。馬耳他電視臺(TVM)為國家電視臺,1962年開始播放電視節目,由政府公共廣播服務有限公司運營。國民黨和工黨分別開設各自電視臺Net TV和One TV。

    文化事業

    馬耳他的文化設施和機構有馬耳他外交與文化事務部、馬耳他文化藝術委員會、馬耳他公立藝術學校、馬耳他廣播電視公司、馬耳他地中海電影制片廠、馬耳他圖書館和馬耳他博物館。

    圖書館

    馬耳他圖書館包括馬耳他國家圖書館、國家圖書館(戈佐)、中央公共圖書館、戈佐公共圖書館、馬耳他群島所有地區的公共圖書館在內的57個公共圖書館。作為一個實體,馬耳他圖書館是根據《馬耳他圖書館法》(2011年第七號法案)成立。在這些圖書館內收藏國內外古典和現代的各種書籍,其中有大量的歐洲國家圖書。其宗旨是普及文化教育,提高國民文化水平。主要任務是向大眾開放,收集、整理、修復各類圖書,與國外有關單位建立聯系,交換圖書資料等。

    博物館

    馬耳他共擁有博物館共56座,其中,國家創辦的博物館28座,私人創辦的博物館14座,教會創辦的博物館14座。馬耳他國家考古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Archaeology)是全國xxx的公立藝術博物館,由外交與文化事務部的博物館局領導。館內藏有5000多年前的雕塑、陶器、石器、裝飾品等歷史文物,主要任務是向公眾開放,為考古學家、文物古跡研究家提供研究資料,收集、保管、研究各個時期的歷史文物,并與國外相應機構建立聯系和合作,接待團體來訪,舉辦國內外藝術品展覽等。

    馬耳他國家考古博物館

    體育

    馬耳他國家雖小,但非常重視體育運動,幾乎各種體育項目如球類(足球、排球、籃球網球乒乓球羽毛球臺球高爾夫球等)、賽馬、棋牌類、自行車、水上項目等都有開展,并成立了相應的協會或組織。

    足球是馬耳他最受歡迎的體育項目之一,馬耳他足球協會(MFA)誕生于1900年,是最早成立的十個足球協會之一,比國際足聯(FIFA)成立時間還早。馬耳他足協1960年加入歐足聯,馬耳他國家隊1974年xxx次參加世界杯比賽。在國際賽場上取得勝利的主要比賽有1975年歐洲杯主場2:0戰勝希臘,1982年歐洲杯主場2:1擊敗冰島。馬耳他隊最近的一次國際賽事的勝利是在2019年歐洲杯預選賽上,該隊在主場2-1擊敗法羅群島。馬耳他國家男子足球隊的主場為達哥利國家球場(Ta’Qali National Stadium),可容納17000人。馬耳他受歡迎的水上運動有:帆船運動、風帆沖浪運動、皮劃艇運動、釣魚、潛水、浮潛、水上滑翔傘、游艇和水球等。

    1813年,馬耳他成為英國殖民地,英國的體育文化開始在馬耳他發展起來。1868年,馬耳他歷史最悠久的兩個國家體育協會-馬耳他馬球俱樂部和馬耳他賽馬俱樂部成立。1900年,馬耳他足球協會正式成立。20世紀20年代初,國際象棋俱樂部成立。1926年,最早的兩家馬耳他水上運動俱樂部成立的。1928年,馬耳他業余田徑協會成立。1935年,馬耳他臺球和斯諾克協會成立。1948年成立了馬耳他乒乓球協會。馬耳他的其他體育項目有柔道、射擊、田徑和游泳等。2008年,馬耳他奧運代表團排派6名運動員參加了北京夏季奧運會的4個大項的比賽。2022年北京冬奧會,珍妮絲·斯皮泰里參加了單板滑雪女子U型場地技巧比賽。2023年5月29日,第19屆歐洲小國運動會在馬耳他開幕。這是馬耳他歷史上第三次舉辦該項賽事,前兩次分別為1993年和2003年。

    2022年8月25日,馬耳他宣布與ESL職業聯賽的合作協議延期三年。馬耳他將繼續作為ESL職業聯賽的舉辦地,直到第20季(2026年)結束。

    環保

    馬耳他于1991年出臺了xxx部《環境保護法》,2002年又推出第二部《環境保護法》,2010年綜合出臺了目前實施的《環境和發展規劃法》。作為歐盟成員,馬耳他同時也采用歐盟有關環境方面規定,比如歐盟《廢棄物框架指令》等。馬現行的各種環境有關法律法規已多達250項,覆蓋不同領域和行業,重要和綜合性的法規有《廢棄物管理條例》《建設環保管理條例》《供水和污水管理條例》《綜合污染預防控制規定》等。

    馬耳他現行的環境保護法律為2016年1月頒布實施的《環境保護法》。同年,馬耳他成立了環境與資源管理局(Malta Environment &Resources Authority),取代以前的馬耳他環境規劃局,成為馬耳他政府主管環境保護的部門。其目標是保護環境,實現生活質量的可持續發展。

    治安

    馬耳他政局穩定,民風純樸,社會治安良好,惡性犯罪事件發生率極低,沒有發生過恐怖襲擊事件。 2020年,馬耳他犯罪案件13087起,較2019年下降16%。犯罪率為每千人25.4件,較之2015年的每千人42件和2018年的每千人34件均有明顯 下降。

    交通

    編輯

    綜述

    馬耳他有一座機場和三座碼頭,沒有地鐵,沒有電車,沒有輕軌,三種最常見的交通工具是公交、出租車、輪船。 交通主要依靠公路,公路總長度長達3096公里。從首都瓦萊塔(VALLETTA)出發的公共汽車線路遍布全國,路況良好。共有 80 條不同的線路連接馬耳他各地,而在戈佐島(GOZO)上另有15條不同的線路連接維多利亞中央樞紐與島上各個區域。

    公路

    馬耳他國土面積狹小,無鐵路高速公路系統,交通主要依靠公路,右舵左行。馬耳他有3條主要公路連接全國各地的城鎮,公路長2254公里,無高速交通系統。公交系統不太發達,私人車輛為主要交通工具。2017年,馬耳他登記注冊機動車數量為37.21萬輛。全國有私家車30余萬輛,普及率72.5%。2015年,馬耳他公交系統啟用公交卡和新的公交線路,共有2000個公交站點。

    航空

    馬耳他主要機場為馬爾他國際機場(Malta International Airport;IATA代碼:MLA)。馬耳他國際機場在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連續五年榮獲ACI“歐洲最佳機場”稱號。馬耳他與歐洲主要城市如倫敦、里斯本、慕尼黑、米蘭、法蘭克福、巴塞羅那、巴黎等有約60條直飛航線,所有航班均降落在馬耳他國際機場,機場有公交車及出租車服務。除馬耳他國有航空公司(Air Malta)外,還有阿聯酋航空、漢莎航空、法航、意航、英航、埃及航空和Ryanair、Easyjet等在馬經營定期航班。

    馬爾他國際機場

    航運

    1869年蘇伊士運河鑿通后,從蘇伊士運河開往直布羅陀海峽的航線便成為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而馬耳他島恰好位于該航線的中心點,其首都瓦萊塔便成為全國xxx的海港和重要的國際中轉港口。從瓦萊塔港出發,可直達敘利亞巴尼亞斯,黎巴嫩的貝魯特和賽達(西頓),埃及的塞得港和亞歷山大港,利比亞的的黎波里、卜雷加、錫德爾和班加西,阿爾及利亞的阿爾及爾和貝賈亞,法國的馬賽,西班牙的巴塞羅那及意大利的那不勒斯、熱那亞等地中海各大港口。馬耳他也因此成為溝通歐洲、非洲和亞洲的橋梁。

    馬耳他有三個碼頭,其中位于首都瓦萊塔的大碼頭(Grand Habour)在夏季有船開往意大利的西西里島和西班牙的巴倫西亞。主島上共有三個國際碼頭,其中位于主島南部的馬爾薩什洛克碼頭是該國的貨運碼頭,另外兩個都是客運碼頭。 馬薩姆克塞特港碼頭(Marsamxett)位于瓦萊塔的西面,主要停泊帆船,并有渡船連接對面的瓦萊塔。從主島到戈佐島及凱穆納島(Kemmuna)都有專用的輪渡碼頭,其中通往凱穆納島的渡輪11月至次年3月關閉。在首都瓦萊塔Water Front碼頭有水上出租船服務,可在此乘坐小艇游覽大港或前往各個島嶼。

    文化

    編輯

    綜述

    在數千年里經受過無數征戰的馬耳他融合了歷史上各類文化和建筑,形成了多元文化的特點。馬耳他有著豐富的文化遺產,包括神廟,古羅馬遺址,騎士團城堡和藝術博物館等。馬耳他還以其傳統的節日和慶祝活動而聞名,包括圣約瑟夫節,復活節,圣保羅船長節和馬耳他獨立日。馬耳他的美食、音樂、建筑、電影等也處處體現了馬耳他的多元文化特點。

    飲食

    馬耳他美食也是多元文化的象征。馬耳他人通過吸收西西里、北非、中東等地的烹飪技法,配以兔肉、蜂蜜、海鮮等本地食材,打造出具有特色的地中海美食。其中比較有地標性的菜品有魚派、燉兔肉、橄欖牛肉、馬耳他燉菜等。著名飲品有被譽為國民飲料的“金妮”。馬耳他還有手工制作的福提拉面包,該面包制作工藝和文化在2020年12月成為馬耳他xxx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非遺項目。

    馬耳他燉兔子肉(Fenkata)

    該道菜品被視為馬耳他的國菜,最簡單的做法就是將整塊的兔子肉放在鍋里慢慢地燉,確保在吃的時候能讓肉很容易從骨頭上剝離出來。此外,在湯汁中還可以放入一些,紅酒以及蒜醬進行慢火熬燉。

    馬耳他燉兔子肉

    馬耳他燉菜(Stuffat tal qarnit)

    馬耳他燉菜,由章魚和地中海主食飲食中的主要食材制成,如大蒜、洋蔥、紅酒、橄欖、山柑、西紅、百里、馬郁蘭、葡萄干核桃等。食材互相作用,散發出最純粹的香味,也可以放一些醬汁中和味道。該道菜品通常配脆皮面包或烤土豆食用。

    馬耳他燉菜

    金妮

    1952年,馬耳他的一家食品和飲料公司推出了一款名為金妮(Kinnie)的碳酸飲料,該款飲料由苦橙汁制成,里面添加艾草用以調味。金妮可以直接喝,也可與酒精混合飲用,被稱為“國民軟飲料”。

    金妮

    “福提拉”面包

    手工制作的福提拉面包(Ftira)具有烘焙溫度高,外殼硬,內部松軟多孔,質地輕,呈環狀,較平整的特點。福提拉深受馬耳他民眾喜愛,馬耳他人常常將其切開,將番茄、金槍魚、酸豆、橄欖以及橄欖油等夾在其中。

    福提拉面包

    習俗

    社交

    馬耳他人社交場合衣著整齊、得體;與客人相見時,要與被介紹過的客人一一握手,并報出自己的名字;親朋好友之間相見,習慣施禮。無論正式或非正式的宴會上,都要祝酒。 在馬耳他,想與對方見面必須事先預約,貿然到訪屬于不禮貌行為, 甚至會被拒絕見面。人們見面交談忌諱打探個人收入、年齡、宗教信仰、 情感等隱私。馬耳他人業余時間喜愛戶外活動,海邊是居民主要活動場所,或釣魚,或野餐。

    婚嫁

    馬耳他人的婚禮在教堂舉行。新郎身穿西式禮服,新娘身披白色婚紗,兩名花童作為前導,4位身著藍色禮服的伴娘緊隨其后。在婚禮進行曲中,新娘的父親將女兒交給新郎,大主教開始領讀經書、禱告、祝福新人。新郎新娘一拜天主、二拜神父、三拜父母,并與雙方父母兄弟姐妹行貼面禮。新郎新娘交換戒指,宣讀誓言,并再次誦經唱詩。婚禮儀式結束后,新郎新娘伴隨著繽紛的玫瑰花瓣,緩緩走出教堂。接下來是雞尾酒會、舞會等歡慶場面。馬耳他年輕人婚前基本與父母共同生活,婚后分住,但親屬之間關系較為密切。

    婚嫁

    服飾

    馬耳他的傳統服飾中xxx特色的莫過于歐妮奈拉(Ghonnella)連帽斗篷。這種連帽斗篷通常由棉布或絲綢制成,長度大概到小腿肚,頭頂的部分用一個寬而圓的框架撐起,這一框架最初的原材料通常是木板、藤條或鯨須。雖然歐妮奈拉以黑色或白色等素色居多,但在馬耳他的不同地區,也有人會佩戴點綴著波爾卡圓點或白色小花的歐妮奈拉。

    歐妮奈拉

    藝術

    文學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馬耳他語只是口頭語言,沒有文字。馬耳他早期的文學是民間口頭文學(如民歌、故事、敘事詩、抒情詩等)。15世紀中葉皮埃特羅·卡薩羅(Pietro Caxaro)創作的詩歌《摯愛》(Il-Kantilena)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用馬耳他文字創作的文學作品。直到18世紀末,馬耳他語有了書寫系統,文字記錄內容才逐漸豐富起來。19世紀,在馬耳他,首先開始了民間的和通俗的文學,特別是口頭敘述和流傳的詩歌和故事,其主要題材是對祖國的歌頌和贊美。這個時期,馬耳他還出版了一些詩歌和小說,小說分為歷史題材的作品和哥特派(Gothic)題材的作品。

    20世紀,馬耳他出現了現代文學。1905年出版了xxx部馬耳他政治小說,1920年成立了馬耳他作家協會。20世紀30~40年代,馬耳他出現了現實主義文xxx動,并出版了一些現實主義的小說、詩歌,大膽地對馬耳他殖民主義社會和當局進行揭露、諷刺和批判。20世紀上半葉,馬耳他文學的代表作為《馬耳他頌》(Dun Karm Psaila),該歌曲的形式為祈禱文,作曲者為 Robert Samut,作詞者為 Dun Karm Psaila。《馬耳他頌》的歌詞采用了贊美詩的形式,歌曲曲調深沉感人,抒發了馬耳他人民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充滿了對美好生活的愉憬與向往。馬耳他的民族意識于19世紀中期覺醒,并于1930年逐步形成。之后存在諸多呼聲要求馬耳他頒布自己的國歌。《馬耳他頌》首次演奏于1922年12月27日,其詞作者 Dun Karm Psaila為當地宗教及愛國主義詩人。1941年2月22日馬爾他政府宣布選擇此曲作為國歌,并在1964年宣布獨立后的憲法中確定了這首歌的國歌地位。

    到20世紀下半葉,馬耳他進入了當代文學的時代。特別是20世紀60年代,馬耳他作家開始探索和創作馬耳他本土文學—馬耳他島嶼文學,即探索和創作具有馬耳他群島風格的作品,從而打造馬耳他本土文化。這一時期,馬耳他文學也同時吸收、兼容世界文學和歐洲文學的不同學派,以適應世界和歐洲文學的各種浪潮。

    在當代的馬耳他作家和詩人中,安東·布蒂吉格(Anton Butti?ie?)是杰出的代表人物。他的詩歌,為馬耳他民族文學的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由中國著名作家冰心從英譯本轉譯、有史以來xxx次在中國出版的馬耳他文學作品—《燃者》。收集了安東·布蒂吉格的58首小詩,其內容豐富,風格清新,既反映了一位政治活動家的寬廣胸懷,也表現出一位詩人的優美想象和充沛感情。馬利亞·卡爾邁爾(Mallia Carmel)也是當代馬耳他詩人,曾任公共衛生視察員,著有詩集《對比》和《怪誕的煙火》。他的《放飛的思緒》等詩收入蘇格蘭詩人威廉·奧爾德執編的《文學作品選》。

    建筑

    若干世紀以來,馬耳他人修建了大量的廟宇、教堂、府第、官邸和要塞,今天這些遺跡成了世界最珍貴的建筑藝學寶庫之一。馬耳他島上不僅遺留下大量的歐洲古建筑,許多新起的建筑或建筑群也依舊采用歐洲古建筑形式。16世紀,馬耳他的建筑以意大利文藝復興式的建筑居多,如瓦萊塔的圣約翰大教堂(St. John’s Co-Cathedral)、總統府及許多沿岸建筑。瓦萊塔的圣約翰大教堂,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三杰之一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親手設計,采用的是梵蒂岡式的圓頂建筑。圣約翰騎士團進駐馬耳他后,馬耳他的建筑風格逐漸地從巴洛克風格跨入了洛可可風格。瓦萊塔的曼努爾大戲院((Manoel Theatre)就是這種轉變建筑風格的代表作,它是目前歐洲還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戲院。

    馬耳他建筑所用材料為抱球蟲石灰巖。人們稱它為“奇特的馬耳他石頭”。當它在地下埋藏時,含水量大,質地很軟,可刻、可鋸、可刨。開采時只要先將巖石刻成一定尺寸的方形,然后再用機器把它切割開來,把開采完的石頭壘起來風干即成堅硬的石頭。這種建筑材料的特使馬耳他的古建筑經過千年風依舊保存完好。

    繪畫

    17世紀,意大利藝術大師卡拉瓦喬(Caravaggio)來到馬耳他,他在馬耳他繪制的兩幅油畫作品《圣杰羅姆》和《圣約翰殉難》,至今仍掛在瓦萊塔的圣約翰大教堂里。圣約翰大教堂的天花板上關于圣約翰生平的幾個場面的畫作,則來自意大利畫家普雷迪斯(Predis)。19世紀末-20世紀初馬耳他畫家中代表人物是吉塞普·卡利(Giuseppe Calì),卡利在創造力、表現力和敘事性方面天賦異稟,被譽為天生的藝術大師。吉塞普·卡利的主要作品有斯利馬的圣心教堂里的《圣杰羅姆》和瓦萊塔的費朗西斯教堂里的《圣弗朗西斯的光榮》。

    雕塑

    在馬耳他,雕塑比繪畫具有更悠久的歷史和傳統,它在新石器時代的某些文化中就已經出現。馬耳他最古老的雕塑作品是公元前1000多年前的赤陶小雕像和石灰石雕像。梅爾基奧雷·加法(Melchiorre Cafà)是17世紀馬耳他著名的雕塑家,其代表作有《教皇亞歷山大七世》(Pope Alexander VII)和《圣保羅雕像》(The statue of St Paul)。喬·蘇伊萊勃(JOE XUEREB)是馬耳他本土藝術家,1954年6月26日出生于馬耳他戈佐島上的一個小漁村。曾經在戈佐文化會館學習藝術,其后主要從事馬耳他新石器時代的雕刻創作。喬·蘇伊萊勃主要利用馬耳他石灰巖作為原料進行藝術創作。在馬耳他多元文化的影響下,喬·蘇伊萊勃一直致力于在新石器時代非常盛行的“大地之母”為主題的研究。除此之外,他還創作了其他非常獨特的、能喚起觀賞者不同情緒的作品。

    喬·蘇伊萊勃

    音樂

    許多世紀以來,音樂一直是馬耳他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有節日的音樂、游行時的進行曲、舉行儀式時的贊美歌和供娛樂消遣的民歌。

    在瓦萊塔每年會舉辦一些音樂節,如“巴洛克音樂節”“夏日音樂節”“歌劇節”和“爵士樂節”等。另外,還有一個主要的音樂活動,就是每年11月份舉行的“國際合唱節”,它吸引了國內外的一些合唱團來馬耳他演出。馬耳他島上除有熱鬧非凡的年度音樂節外,每個星期都有音樂活動,在教堂里經常舉行管風琴音樂會,在曼努爾劇院等一些有歷史意義的勝地或建筑里經常舉行一些管弦音樂會。

    阿納(G?ana)是起源于鄉村酒吧的馬耳他民間音樂的一種,大多在吉他伴奏下由男子來吟唱。它相當于一種抒情詩,反映了鄉村生活、民風和一些當地的歷史事件。

    馬耳他傳統樂器 1.弗萊芝古塔(Flejguta),氣鳴樂器,哨嘴笛類,這種哨嘴笛在歐洲大陸十分普遍。馬耳他哨笛的管體為直筒形,木制。上面有6個指孔,背面應還有一個拇指孔,為豎吹。 2.扎普(Zaqq),氣鳴樂器,風笛類。馬耳他的扎普與北非的風笛相似,它有一個山羊皮的氣囊,只有一個牛角的喇叭形旋律管(上面有指孔)和一個木制的吹嘴,沒有伴音管。 3.扎姆瑞阿((Z)ummara),氣鳴樂器,民族肖姆管類,屬于雙簧樂器扎姆。瑞阿德管體為蘆管,其蘆管即為管風琴所用的蘆管。馬耳他的蘆管為單根的、管體是直的吹管樂器。其管體下部接一個向上卷起的小喇叭。管體上有5個指孔,銅質,管口裝有雙簧片。

    電影

    馬耳他獨特的文化遺產、建筑遺產以及自然位置,有助于馬耳他電影業的發展。馬耳他與歐洲地理位置上的接近也是電影事業發展的一個有利條件,并且有較好競爭力的拍攝成本和效益。馬耳他也提供與自然的海平面齊高的能提供壯觀背景的特定的電影拍攝水箱,而且運用廣泛。馬耳他電影委員會成立于2000年,它為島上的電影拍攝,從對拍攝先期準備工作直到電影產品的出品的整個過程提供跟蹤服務,包括設備和人力幫助。

    首屆地中海電影節2023年6月25日-30日在馬耳他首都瓦萊塔舉辦,來自塞浦路斯、法國、希臘、意大利、馬耳他、葡萄牙、斯洛文尼亞、西班牙和克羅地亞9個地中海國家的9部官方評選影片參加獎項角逐。馬耳他還是許多電影的取景地,除了《權力的游戲》,還有《大力水手》《角斗士》《僵尸世界大戰》《慕尼黑》等。

    非物質文化遺產

    馬耳他議會于2017年正式批準加入聯合國《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成立馬耳他非遺委員會(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Malta)促進馬耳他非遺的保護和研究。截至2023年,馬耳他擁有12項xxx非物質文化,3項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如阿納(G?ana)、扁平酵母面包福提拉(Ftira)的制作技藝和文化等。

    阿納

    阿納(G?ana)是一種不常見的音樂形式,指3種相關類型的馬耳他押韻民歌,其中最流行的是“巧辯”阿納—每邊1-2人的對歌,對唱的重點是押韻、有說服力的論證和詼諧的應答。阿納起源于鄉村酒吧的馬耳他民間音樂的一種,大多在吉他伴奏下由男子來吟唱。它相當于一種抒情詩,反映了鄉村生活、民風和一些當地的歷史事件。全年在馬耳他的公共和私人場合都能見到加納表演,它被視為非正式的社會和政治辯論平臺以及對共有歷史的反思。作為馬耳他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這種實踐活動通過家庭傳承,對保護獨特的馬耳他語(屬閃米特語族)至關重要。2021年12月,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將阿納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扁平酵母面包福提拉的制作技藝和文化

    手工制作的福提拉面包(Ftira)具有烘焙溫度高,外殼硬,內部松軟多孔,質地輕,呈環狀,較平整的特點。福提拉深受馬耳他民眾喜愛,馬耳他人常常將其切開,將番茄、金槍魚、酸豆、橄欖以及橄欖油等夾在其中。福提拉源自阿拉伯語Fatir,不斷在馬耳他得到工藝改良,這反映了馬耳他歷史上多元文化交流的連續性。每個面包師都使用略微不同的配方和烘焙技巧,因此福提拉的生產尚未標準化。

    2020年12月14日至19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在第15屆常會上評審了57個國家申報的50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馬耳他申報的“扁平酵母面包福提拉(Ftira)的制作技藝和文化”成為該國xxx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非遺項目。

    節假日

    馬耳他的公共假期由馬耳他《國家假期和其他公共假期法》(第 252 章)規定。以下是2023年公共假期的時間。

    1月1日

    ?新年

    2月10日

    ?圣保羅海難紀念日

    3月19日

    ?圣若瑟瞻禮日

    3月31日*

    馬耳他自由日

    4月7日

    受難節

    5月1日

    ?勞動節

    6月7日

    ?1919年6月7日xxx紀念日

    6月29日

    圣彼得和圣保羅殉難紀念日

    8月15日

    ?圣母升天節

    ?9月8日*

    ?勝利女神節

    ?9月21日*

    ?獨立日

    ?12月8日

    ?圣母純潔成胎節

    ?12月13日*

    ?馬耳他共和日

    ?12月25日

    圣誕節

    *為法定假日,資料來源:

    -

    馬耳他的節假日很多,比如二月狂歡節、五月焰火節、八月的圣瑪利亞周和十二月的圣誕節等。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為馬耳他狂歡節。馬耳他狂歡節被認為是該國歷史最悠久的節日之一,2023年的馬耳他狂歡節于2月17日-2月21日在首都瓦萊塔舉行。馬耳他的其他城市也會舉辦狂歡節,如2023年8月19日在南部城市比爾澤布賈舉行的夏季狂歡節。狂歡節的活動包括彩車游行、藝術展覽、舞蹈比賽等。其他主要節日還有圣彼得和圣保羅殉難紀念日、圣人節、國際煙花節等。

    節日游行

    狂歡節

    馬耳他狂歡節被認為是該國歷史最悠久的節日之一,每年2月舉辦。狂歡節也是馬耳他眾多節日中富有特色的一個。狂歡節起源于1560年,當時基督教的一支艦隊在去的黎波里途中于馬耳他靠岸,艦隊司令讓頭戴面具的水兵上岸歡歌、狂舞、痛飲。這便成了馬耳他xxx次有組織的狂歡節。18世紀中葉,馬耳他狂歡節處于全盛時期。劍舞是狂歡節的xxx個節目,兩組身著民族服裝的青少年分別代表馬耳他人和土耳其人執劍格斗,紀念馬耳他人在1565年擊退土耳其人圍攻的歷史性事件。狂歡節一般會在瓦萊塔、馬耳他島和戈佐島等地舉辦,慶典期間,人們身著華麗的服裝,戴著浮夸怪誕的面具,乘坐盛大的花車游行在城鎮的街頭。

    圣保羅海難紀念日

    馬耳他每年的2月10日為圣保羅海難紀念日,該節日是紀念公元60年在馬耳他遭遇船難的使徒圣保羅,是他將基督教引入馬耳他。紀念日當天,圣保羅的木制雕像會被從教堂請出加入瓦萊塔周圍的游行隊伍中。該雕像由馬耳他著名雕塑大師梅爾基奧雷·加法(Melchiorre Cafà)于1657年雕刻而成。

    圣保羅海難紀念日游行

    國家標志

    國花

    矢車菊是馬耳他的國花,這種花卉原生于歐洲,本是一種野生花卉,經過人們多年的培育,花變大色澤變多,有紫、藍、淺紅、白色等品種,其中紫、藍色最為名貴。矢車菊的花語是纖細、優雅、遇見幸福。矢車菊本身就帶有幸福的意思,凡是受到矢車菊祝福的人一生都會遇見許多貴人,比如理想伴侶或者良師益友。

    矢車菊

    國歌

    馬耳他的國歌是《馬耳他頌》(L-Innu Malti),由馬耳他民族詩人敦·卡爾蒙(Dun Karm Psaila)作詞,羅伯特·薩姆特(Robert Samut)作曲。《馬耳他頌》于1923年2月3日首演,1945年成為馬耳他國歌。歌詞采用了贊美詩的形式,歌曲曲調深沉感人,抒發了馬耳他人民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充滿了對美好生活的愉憬與向往。

    國旗

    馬耳他《憲法》規定,馬耳他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旗面由兩個相等的豎長方形構成,左側為白色,右側為紅色,左上角有一鑲著紅邊的銀灰色喬治十字勛章圖案。白色象征純潔,紅色象征勇士的鮮血。喬治十字勛章圖案來源于馬耳他人民在二戰期間英勇作戰,配合盟軍粉碎了德、意法西斯的進攻,于1942年被英王喬治六世授予十字勛章。后來,勛章圖案被繪制在國旗上,1964年馬耳他獨立時,又在勛章圖案四周加上了紅邊。

    馬耳他國旗

    國徽

    根據《馬耳他國徽和公章法》(第253章)的描述,馬耳他國徽為盾徽,圖案與國旗相同。上有代表馬耳他防御工事的八個炮塔(僅五個可見)。左右分別飾以橄欖和棕櫚枝條,下方的綬帶書寫著“馬耳他共和國”。該國徽樣式啟用于1988年。

    馬耳他國徽

    風景名勝

    編輯

    綜述

    ??馬耳他有“地中海心臟”之稱,是聞名世界的旅游勝地,被譽為“歐洲的鄉村”。馬耳他面積雖小,但其擁有許多人文和自然景觀還有三項世界文化遺產,包括瓦萊塔古城、哈爾·薩夫列尼地下宮殿和馬耳他巨石廟。馬耳他地理位置以及氣候也非常宜人,休閑娛樂項目繁多,是許多歐洲人度假的首選地。主要景點包括圣約翰大教堂、藍洞、藍窗、姆迪納、圣埃爾莫堡等。

    重要景點

    圣約翰大教堂

    圣約翰大教堂(St. John’s Co-Cathedral)位于馬耳他首都瓦萊塔市內,始建于1573年到1578年間,是瓦萊塔xxx標志性建筑之一,也是當地的著名旅游景點。圣約翰大教堂由馬耳他騎士團(Knights of Malta)所建,建成以后一直是首領和騎士們舉行重大宗教儀式和祭祀的主要場所。教堂整體采用巴洛克建筑風格,僅有小部分采用哥特式風格。教堂xxx是早在1565年大圍攻(Great Siege)之后建成,看起來嚴肅大方,但內部卻與外觀形成鮮明對比,裝飾極為豪華,各種大理石雕刻甚至在世界上都很罕見。教堂穹頂和墻上大壁畫栩栩如生,讓人嘆為觀止。圣約翰大教堂的中殿埋葬了許多著名騎士的遺體,也收藏了許多大理石墓石,墓石上的雕刻精致并標注該騎士的生平事跡。

    圣約翰大教堂內金制壁畫

    藍洞

    藍洞(Blue Grotto)位于馬耳他島西南,是一處天然海上洞穴。這里也是《權利的游戲》的拍攝地。周圍水質清澈,陽光斜射入洞穴,照在蔚藍透明的水面上,水下的珊瑚巖石清晰可見。游人可乘坐小船前往洞中參觀,是欣賞周圍海岸線雄偉的白色懸崖的最佳方式。

    藍洞

    藍窗

    藍窗是位于戈佐島的天然石灰巖拱崖,是HBO熱播劇《權力的游戲》xxx季和多部電影畫面的取景地。2017年3月8日,作為國家旅游形象的代言,地中海島國馬耳他的“藍窗”(Azure Window)石拱門在一場暴風雨中轟然倒塌,沉入海底。

    藍窗

    姆迪納

    姆迪納 (Mdina) ,始建于4,000年前,在瓦萊塔建成之前,姆迪納一直是馬耳他的首都。它是全球為數不多保存完好、仍有人居住的中世紀圍墻城市之一。

    姆迪納

    在姆迪納,充滿巴洛克風格的建筑外墻上,被各種鮮花裝飾點綴,裝飾精美且保存完好的教堂,雄偉的宮殿和堅固的城墻將這座寂靜的城市變成了戶外博物館。1693年,姆迪納大教堂在一場地震中遭到嚴重破壞,1702年由洛倫佐·加法 (Lorenzo Gafa) 主持重建。

    圣埃爾莫堡

    圣埃爾莫堡(Fort St. Elmo)位于瓦萊塔北段盡頭,1670至1693年由圣約翰騎士團作為防御工事修建,在英殖民期間一直作為防御堡壘使用。英軍撤退以后,該堡壘被廢棄不用,周圍建有國家xxx博物館。目前博物館以外的地方不對外開放。

    圣埃爾莫堡

    世界遺產

    ??截止2023年9月,馬耳他共計擁有3項世界文化遺產,分別為瓦萊塔古城、哈爾·薩夫列尼地下宮殿和馬耳他巨石廟。

    瓦萊塔古城

    古城瓦萊塔(City of Valletta),位于馬耳他格蘭德港和馬爾薩姆特灣之間的海岬上。198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古城瓦萊塔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瓦萊塔古城

    馬耳他的首都瓦萊塔與耶路撒冷圣約翰軍事和慈善組織的歷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1565年大圍攻之后,騎士團和馬耳他人民建造了一個新城,并以大師讓·帕里索·德拉瓦萊特 (Jean Parisot de la Valette) 的名字命名,即現在的馬耳他首都瓦萊塔。瓦萊塔是“紳士為紳士建造”的城市,巴洛克式建筑和雄偉的軍事結構在城中隨處可見,城門外是弗洛里亞納(Floriana),瑪格麗塔(Margarita)和卡頓拉線(Cottera Lines)防御墻。瓦萊塔是一座充滿教堂,宮殿,博物館和美術館的城市。

    哈爾·薩夫列尼地下宮殿

    世界文化遺產哈爾·薩夫列尼地下宮殿(?al Saflieni Hypogeum),是馬耳他群島的著名古跡,有“史前圣地”之稱。這個非凡的地下建筑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300-3000年左右。?al Saflieni Hypogeum 是一個巖石切割的地下建筑群,被寺廟建造者用作避難所和埋葬目的。1902年,在一處建筑施工過程中人們發現了它。

    哈爾·薩夫列尼地下宮殿

    馬耳他巨石廟

    馬耳他巨石廟(Megalithic Temples of Malta),位于馬耳他共和國馬耳他島和戈佐島。歷史可追溯至公元前4000-公元前3000年。

    馬耳他巨石廟

    馬耳他巨石廟亦稱為“馬耳他巨石文化時代的神殿”或“屬于巨石文化時代的馬耳他神殿”,是馬耳他在戈佐島和馬耳他島的著名歷史古跡。這些遠古建筑用巨大的石塊建成,雖大多在悠久的歲月中坍塌,但基本結構仍較完好。在這些巨石建筑遺跡中,考古學家們發現里面有黝黑的凹室,看起來很像神龕,還有平滑的石塊酷似祭壇,猜測它們是一些祭祀用的建筑,所以就把這些建筑物稱做神廟。列入世界遺產的共包括七座巨石廟:戈佐島上的兩座詹蒂亞神廟(?gantija Temples),馬耳他島上的哈賈爾基姆石廟(?a?ar Qim)、姆納耶德拉石廟(Mnajdra)、塔克西恩石廟(Tarxien)、塔哈格拉特石廟(Ta' Hagrat)和斯科巴石廟(Skorba)。1980年入選世界遺產名錄時稱作“GgantijaTemples”(詹蒂亞神廟群),1992年擴展范圍并改稱為“Megalithic Temples of Malta”(馬耳他巨石廟)。

    詹蒂亞神廟是位于戈佐島上的新石器時代巨石廟,詹蒂亞神廟是馬耳他巨石廟中年代最早的,比埃及金字塔還古老。它面向東南,背朝西北,是用硬質的珊瑚石灰巖巨石建成的。神殿的廟宇大門和墻壁都是用巨石壘成的,廟外至今散落著曾經用來搬運這些巨石的滾石球。這座神廟正面高達8米以上,神殿外墻所用石材高達6米,用緊密銜接的石灰石板拼成,被稱為世界建筑史上最早運用拼接技巧建成的杰作。神殿內部使用的是軟質石灰巖,有多處精美的裝飾。神殿最早只有南廟后部的3個穹頂,后來又增建了兩個小穹頂。

    注釋

    編輯

    展開[a]

    根據聯合國人居署城市議程平臺(UAP)資料顯示,馬耳他被列為發達國家

    參考資料

    編輯

    展開[1]馬耳他國家概況.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3-10-10].

    [2]MaltaEB/OL.Nations online. 2023-10-10[2023-10-10].

    [3]Flag of MaltaEB/OL.Nations online. 2023-10-10[2023-10-10].

    [4]馬耳他概況EB/OL.央視網. 2008-03-08[2023-10-10].

    [5]about malta-Flags, Symbols and their usesEB/OL.GOV.MT. 2023-10-10[2023-10-12].

    [6]Malta’s three national emblems since independence – what’s behind them?EB/OL.Times of Malta. 2011-05-08[2023-10-10].

    [7]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馬耳他EB/OL.中國社會科學網. 2009-04-23[2023-10-10].

    [8]各國國慶日(National Days)EB/OL.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3-03-23[2023-10-10].

    [9]蔡雅潔 吳國慶. 列國志-馬耳他[M].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8-09: 1.

    [10]The Maltese IslandsEB/OL.GOV.MT. 2023-10-10[2023-10-12].

    [11]2023瓦萊塔 (Valletta) 夏令時開始結束時間.timeofdate. [2023-10-24].

    [12]對外投資合作國別(地區)指南-馬耳他(2022年版)EB/OL.商務部公共服務資源平臺. 2023-10-12[2023-10-12].

    [13]GDP per capita (current US$)EB/OL.World Bank. 2023-10-10[2023-10-10].

    [14]CBM EventsEB/OL.Central Bank Malta. 2023-10-10[2023-10-10].

    [15]What is the currency used in Malta and foreign currency exchange?EB/OL.Malta uncovered. 2023-10-10[2023-10-10].

    [16]馬耳他旅游攻略EB/OL.央視網. 2023-10-10[2023-10-10].

    [17]馬耳他旅游攻略-MALTAEB/OL.央視網. 2023-10-10[2023-10-10].

    [18]空中交通.中國領事服務網. [2023-10-18].

    [19]中國歐洲經濟技術合作協會EB/OL.Ceatec. 2021/12/17[2023-10-10].

    [20]BLUE ROCK THRUSHEB/OL.birdinginmalta. 2023-10-10[2023-10-10].

    [21]National Flower of Malta | Maltese Centaury Flower of MaltaEB/OL.national flower of. 2023-10-10[2023-10-10].

    [22]江主席會見馬耳他工黨領袖.光明網. [2023-10-18].

    [23]Malta – Ta’Dmejrek.countryhighpoints.com. [2023-10-18].

    [24]馬耳他地理位置.CRGG國別區域與全球治理數據平臺. [2023-10-22].

    [25]2021年馬耳他人口總數量、勞動人口數量及人口性別、年齡、城鄉結構分析.華經情報網. [2023-10-20].

    [26]馬耳他行政區劃.CRGG國別區域與全球治理數據平臺. [2023-10-20].

    [27]馬耳他國家概況.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3-10-10].

    [28]Dr George Vella
    PRESIDENT OF MALTA (2019 - )EB/OL.GOV.MT. 2023-10-10[2023-10-12].

    [29]2019年度全球競爭力報告各國(地區)得分及排名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2023-10-18].

    [30]GDP (current US$).World Bank. [2023-11-09].

    [31]MALTA’S 2021 REPORT ON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URBAN AGENDA
    .Urban Agenda Platform. [2023-11-09].

    [32]Malta GDP per capita PPP.tradingeconomics. [2023-11-09].

    [33]Share of economic sectors in GDP in Malta 2022.statista.com. [2023-10-22].

    [34]地中海的珍珠--馬耳他.央視網. [2023-11-09].

    [35]在馬耳他品味多元文化(國家人文地理)EB/OL.人民網. 2020-11-30[2023-10-10].

    [36]Carnival in Malta: All you need to know about Il-Karnival Ta’ Malta 2019.maltaculture.com. [2023-10-20].

    [37]Geography of Malta, Gozo and CominoEB/OL.malta.com. 2023-10-10[2023-10-10].

    [38]背景資料:歐元大事記EB/OL.央視網. 2008-12-31[2023-10-10].

    [39]Malta and the WTOEB/OL.WTO. 2023-10-10[2023-10-10].

    [40]IMF COUNTRY INFORMATIONEB/OL.IMF. 2023-10-10[2023-10-10].

    [41]日本等5國正式成為安理會非常任成員.今日頭條. [2023-10-10].

    [42]BILATERAL RELATIONSEB/OL..orderofmalta. 2023-10-10[2023-10-10].

    [43]Malta meaningEB/OL.Abarim-publications. 2023-10-10[2023-10-10].

    [44]Country names of Greek originEB/OL.Greeknewsagenda. 2023-10-10[2023-10-10].

    [45]Malta's first settlersEB/OL.Malta.com. 2023-10-10[2023-10-11].

    [46]Age of Temple building around MaltaEB/OL.Malta.com. 2023-10-10[2023-10-11].

    [47]Malta during the Bronze AgeEB/OL.Malta.com. 2023-10-10[2023-10-11].

    [48]A detailed timeline of Maltese HistoryEB/OL.Malta.com. 2023-10-10[2023-10-11].

    [49]Carthaginians rule MaltaEB/OL.Malta.com. 2023-10-10[2023-10-11].

    [50]腓尼基人統治下的馬耳他.CRGG國別區域與全球治理數據平臺. [2023-10-19].

    [51]Maltese historical civilizations: ancient Greeks, Phoenicians, Romans and ArabsEB/OL.Malta.com. 2023-10-10[2023-10-11].

    [52]Punic WarsEB/OL.History. 2023-10-10[2023-10-11].

    [53]羅馬人統治下的馬耳他.CRGG國別區域與全球治理數據平臺. [2023-10-18].

    [54]馬耳他,xxx有“阿拉伯特征”的歐洲國家?EB/OL.澎湃新聞. 2023-04-03[2023-10-11].

    [55]Christiany brought to MaltaEB/OL.Malta.com. 2023-10-10[2023-10-11].

    [56]Malta under Byzantine EmpireEB/OL.Malta.com. 2023-10-10[2023-10-11].

    [57]圣約翰騎士團-馬耳他騎士團.CRGG國別區域與全球治理數據平臺. [2023-10-19].

    [58]中世紀初期的馬耳他.CRGG國別區域與全球治理數據平臺. [2023-10-19].

    [59]中世紀初期的馬耳他.CRGG國別區域與全球治理數據平臺. [2023-10-19].

    [60]It happened this month: The Arab conquest of Malta in 870EB/OL.Times of Malta. 2019-08-25[2023-10-11].

    [61]Malta’s history and heritageEB/OL.Malta uncovered. 2023-10-12[2023-10-12].

    [62]Arabic influences to MaltaEB/OL.Malta.com. 2023-10-10[2023-10-11].

    [63]The Arabs arrive in MaltaEB/OL.Malta.com. 2023-10-10[2023-10-11].

    [64]中世紀中期的馬耳他.CRGG國別區域與全球治理數據平臺. [2023-10-19].

    [65]Malta under the NormansEB/OL.Malta.com. 2023-10-10[2023-10-11].

    [66]The Hohenstaufen Dynasty, 1138-1254 – Medieval Germany.germanculture.com. [2023-10-19].

    [67]Malta as part of the Holy Roman EmpireEB/OL.Malta.com. 2023-10-10[2023-10-11].

    [68]Aragonese Kingdom captures MaltaEB/OL.Malta.com. 2023-10-10[2023-10-11].

    [69]圣約翰騎士團.CRGG國別區域與全球治理數據平臺. [2023-10-19].

    [70]The symbol of the Order, a white eight-pointed cross on a black background, is an international symbol of first aidEB/OL.Museumstjohn. 2023-10-10[2023-10-12].

    [71]The architectural legacy of the Knights of St John in MaltaEB/OL.ese-edu.com. 2023-10-10[2023-10-12].

    [72]騎士團激戰奧斯曼帝國.CRGG國別區域與全球治理數據平臺. [2023-10-19].

    [73]The construction of VallettaEB/OL.Malta.com. 2023-10-10[2023-10-12].

    [74]Napoleon rule and Maltese rebellionEB/OL.Malta.com. 2023-10-10[2023-10-12].

    [75]The Conflict for Malta, 1798 – 1802EB/OL.Napoleon-series. 2023-10-10[2023-10-12].

    [76]The French loss of Gozo in 1798 – Joseph F. Grima.imesofmalta.com. [2023-10-19].

    [77]Gozitans are victorious as the French garrison surrenders.Gozo News. [2023-10-19].

    [78]英國對馬耳他的占領.CRGG國別區域與全球治理數據平臺. [2023-10-19].

    [79]British Malta and World War II, an important time for Malta's economy and political situationEB/OL.Malta.com. 2023-10-10[2023-10-12].

    [80]Treaty of Paris, May 30, 1814 (First Peace of Paris).EB/OL.Napoleon-empire. 2011-05-08[2023-10-12].

    [81]The British Period is a very significant era in Maltese historyEB/OL.visitmalta.com. 2023-10-10[2023-10-12].

    [82]British Malta and World War II, an important time for Malta's economy and political situationEB/OL.Malta.com. 2023-10-10[2023-10-12].

    [83]It happened in May: The Malta Constitution of 1849EB/OL.Times of Malta. 2020-05-03[2023-10-12].

    [84]英國統治下的馬耳他.CRGG國別區域與全球治理數據平臺. [2023-10-19].

    [85]Power and political turmoil in MaltaEB/OL.Malta.com. 2023-10-10[2023-10-12].

    [86]Relevance of the June 7, 1919 riotsEB/OL.Times of Malta. 2011-06-07[2023-10-12].

    [87]Why 1919 is important: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e Maltese bit the hand that fed them’EB/OL.maltatoday.com. 2019-06-07[2023-10-12].

    [88]Unsatisfying Constitution for MaltaEB/OL.Malta.com. 2023-10-10[2023-10-12].

    [89]prime ministers of malta-Sir Joseph Howard (1921 - 1923)EB/OL.GOV.MT. 2023-10-10[2023-10-12].

    [90]Malta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EB/OL.Malta.com. 2023-10-10[2023-10-12].

    [91]二戰時期的馬耳他.CRGG國別區域與全球治理數據平臺. [2023-10-19].

    [92]民族自治時期的馬耳他.CRGG國別區域與全球治理數據平臺. [2023-10-19].

    [93]走向獨立的馬耳他.CRGG國別區域與全球治理數據平臺. [2023-10-19].

    [94]A Guide to the United States’ History of Recognition, Diplomatic, and Consular Relations, by Country, since 1776: MaltaEB/OL.history.state.gov. 2023-10-10[2023-10-12].

    [95]Malta becoming an Independent State and later a RepublicEB/OL.Malta.com. 2023-10-10[2023-10-12].

    [96]Public Holidays in MaltaEB/OL.GOV.MT. 2023-10-12[2023-10-12].

    [97]Malta as a new Independent StateEB/OL.malta.com. 2023-10-10[2023-10-12].

    [98]Malta's membership in the European UnionEB/OL.Malta.com. 2023-10-10[2023-10-12].

    [99]馬耳他國家概況(2022年1月更新)EB/OL.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馬耳他共和國大使館. 2022-01-11[2023-10-11].

    [100]位于地中海的“馬耳他島”是一個怎樣的島嶼,會有臺風影響嗎?EB/OL.人民號. 2020-01-17[2023-10-10].

    [101]Clock change dates in Europe.Greenwich Mean Time. [2023-11-09].

    [102]馬耳他地理位置與氣候.CRGG國別區域與全球治理數據平臺. [2023-10-19].

    [103]Filfla too had a chapel dedicated to Our Lad.timesofmalta.com. [2023-10-24].

    [104]COMINOTTO ISLAND: VISIT THE BEACH & CAVE ON THE NEARBY ISLAND OF COMINO IN MALTA.visitbluelagoonmalta.com. [2023-10-24].

    [105]馬耳他的氣候條件.CRGG國別區域與全球治理數據平臺. [2023-10-22].

    [106](英)歐文(C.Owen). 馬耳他群島[M]. 西南師范學院外語系、地理系翻譯組譯.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79-07: 6.

    [107]Weather and climate in Malta and GozoEB/OL.Malta.com. 2023-10-10[2023-10-12].

    [108]傅洪喜. 馬耳他島工程地質特征及評價[J]. 交通部一航院, 1997, (4): 49-55.

    [109]J.H. ILLIES. Developments in Geotectonics[M]. Geologisches Institut, Universit?t Karlsruhe, 1981: 151-168.

    [110] J.H. ILLIES. Graben Formation — the Maltese Islands — a Case HistoryEB/OL.sciencedirect. 2023-10-10[2023-10-12].

    [111]趙橋梁,李國紅. 馬耳他 地中海的璀璨明珠[M]. 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8-04: 9. 978-7-5201-2476-8.

    [112]蔡雅潔 吳國慶. 列國志-馬耳他[M].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8-09: 1. 978-7-5097-0291-8.

    [113]Overview of the Republic of MaltaEB/OL.thoughtco. 2019-08-30[2023-10-12].

    [114]What is the terrain and geography like in Malta?EB/OL.countryreports. 2023-10-10[2023-10-12].

    [115]Maltese SoilsEB/OL.ERA. 2023-10-10[2023-10-12].

    [116]What is the state of Maltese soil?EB/OL.Times of Malta. 2007-06-12[2023-10-12].

    [117]馬耳他的水資源利用與保護EB/OL.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2008-04-22[2023-10-12].

    [118]Hydrology .um.edu.mt. [2023-11-09].

    [119]馬耳他礦產.CRGG國別區域與全球治理數據平臺. [2023-10-20].

    [120]馬耳他漁業.CRGG國別區域與全球治理數據平臺. [2023-10-20].

    [121]A Global Review on the Biology of the Dolphinfish (Coryphaena hippurus) and Its Fishery in the Mediterranean Sea: Advances in the Last Two Decades.tandfonline. [2023-10-24].

    [122]Projected effects of ocean warming on an iconic pelagic fish and its fishery.Nature. [2023-10-24].

    [123]A Fungi & Fauna page with more than 150 species..maltawildplants. [2023-10-24].

    [124]Animals and plants of Malta.inaturalist. [2023-10-20].

    [125]Animals and plants of Malta.inaturalist.org. [2023-10-20].

    [126]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iucn.org. [2023-10-20].

    [127](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通訊:讓野花開進千家萬戶——馬耳他啟動“家庭種子”計劃.網易. [2023-10-24].

    [128]Relative to their size, the Maltese Islands harbour a very high diversity of plants and animals.naturetrustmalta. [2023-10-24].

    [129]Biodiversity and the environment.timesofmalta. [2023-10-24].

    [130]蔡雅吳國慶. 《新版狗病防治手冊》[M]. 延邊人民出版社, 2002-12: 233.

    [131]犬中貴族——馬爾濟斯犬[J]. 犬中貴族——馬爾濟斯犬[J]. 中國工作犬業, 2022, (4): 52-54. 10.3969/j.issn.1673-0135.2022.04.017.

    [132]全群麗. 魔天使—馬爾濟斯犬的 毛發護理[J]. 中國工作犬業, 2018, (2): 61.

    [133]大斗牛犬救出女嬰 火災發生時它一邊狂吠一邊撞門使一家人幸免于難.北晚在線. [2023-11-09].

    [134]【玩家】馬耳他——科米諾島:xxx“藍瀉湖”(六).澎湃新聞. [2023-11-09].

    [135]反季旅行吧 我們要去安靜的海島.湛江新聞網. [2023-11-09].

    [136]自然災害EB/OL.中國領事服務網. 2023-10-12[2023-10-12].

    [137]馬耳他:持續高溫引發多起山火EB/OL.新華社. 2021-08-13[2023-10-12].

    [138]馬耳他遭遇強暴風雨EB/OL.新華社. 2023-02-11[2023-10-12].

    [139]RAINFALL REPORTS.malteseislandsweather.com. [2023-10-19].

    [140]City of Valletta.UNESCO. [2023-10-24].

    [141]
    About Valletta.nationsonline. [2023-11-09].

    [142]Discover Malta’s magnificent National Theatre. .Teatru Manoel. [2023-11-10].

    [143]Population of Valletta 2023.all-populations.com. [2023-10-20].

    [144]Climate & Weather Averages in Valletta.timeanddate.com. [2023-10-20].

    [145]Birkirkara: the city with the largest bell in MaltaEB/OL.Malta.com. 2023-10-10[2023-10-12].

    [146]Commissioned three times and the biggest in Malta – St Helen’ s big bell.tvmnews.mt. [2023-10-24].

    [147]Lack of commercial viability and cars put an end to trains in Malta.tvmnews.mt. [2023-11-09].

    [148]Birkirkara Annual Weather Averages.worldweatheronline. [2023-10-20].

    [149]馬耳他憲法.CRGG國別區域與全球治理數據平臺. [2023-10-20].

    [150]CONSTITUTION OF MALTA
    ARRANGEMENT OF ARTICLES.um.edu.mt. [2023-10-19].

    [151]馬耳他議會.CRGG國別區域與全球治理數據平臺. [2023-10-20].

    [152]馬耳他舉行議會選舉.新華社. [2023-10-20].

    [153]MALTA: STV IN A TWO-PARTY SYSTEM..um.edu.mt. [2023-10-20].

    [154]Dr Robert Abela (2020 - )
    ?PRIME MINISTER OF MALTA (2020 - )EB/OL.GOV.MT. 2023-10-10[2023-10-12].

    [155]蔡雅潔 吳國慶. 列國志-馬耳他[M].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8-09: 348-350. 978-7-5097-0291-8. (3)

    [156]歐盟五國達成難民分配新協議,但救不救xxx者仍然“折磨”著歐洲人.文匯客戶端. [2023-10-19].

    [157]因難民問題 意大利與馬耳他再掀“口水戰”.手機環球網. [2023-10-19].

    [158]歐盟:9國xxx吁加強難民問題合作,但內部依然矛盾重重.山東大學移民研究所. [2023-10-19].

    [159]蔡雅潔 吳國慶. 列國志-馬耳他[M].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8-09: 350. 978-7-5097-0291-8.

    [160]蔡雅潔 吳國慶. 列國志-馬耳他[M].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8-09: 350-351. (2)

    [161]蔡雅潔 吳國慶. 列國志-馬耳他[M].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8-09: 347-348. (2)

    [162]http://newyork.fmprc.gov.cn/web/gjhdq_676201/gj_676203/oz_678770/1206_679450/sbgx_679454/.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3-11-10].

    [163]中國同馬耳他的關系(2022年1月更新EB/OL.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馬耳他共和國大使館. 2022-01-11[2023-10-11].

    [164]馬耳他與歐盟的關系.CRGG國別區域與全球治理數據平臺. [2023-10-19].

    [165]蔡雅潔 吳國慶. 列國志-馬耳他[M].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8-09: 360-362. 978-7-5097-0291-8. (3)

    [166]U.S.-Malta Relations.U.S. Department of State -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 [2023-11-10].

    [167]40 Years of diplomatic relations between Malta and Russia.independent.com.mt. [2023-11-10].

    [168]蔡雅潔 吳國慶. 列國志-馬耳他[M].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8-09: 362. 978-7-5097-0291-8.

    [169]Concert to mark 35th anniversary of Russo-Maltese diplomatic relations.timesofmalta. [2023-11-10].

    [170]蔡雅潔 吳國慶. 列國志-馬耳他[M].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8-09: 363. 978-7-5097-0291-8.

    [171]重塑歐盟權力版圖?德媒:德國要求獲得更多歐洲議會席位EB/OL.參考消息. 2022-06-21[2023-10-10].

    [172]馬耳他軍事概況.CRGG國別區域與全球治理數據平臺. [2023-10-19].

    [173]馬耳他成為第45個批準《禁止核武器條約》的國家.搜狐網. [2023-10-19].

    [174]Countries ordered by population density.pulationpyramid.net. [2023-10-20].

    [175]Sliema most densely populated locality.timesofmalta.com. [2023-10-20].

    [176]馬耳他人口.CRGG國別區域與全球治理數據平臺. [2023-10-20].

    [177]Malta Granted Citizenship Through Naturalisation to 339 People in 2022.schengenvisainfo.com. [2023-10-20].

    [178]馬耳他的語言和宗教.CRGG國別區域與全球治理數據平臺. [2023-10-19].

    [179]馬耳他的語言和宗教.CRGG國別區域與全球治理數據平臺. [2023-10-19].

    [180]馬耳他經濟.CRGG國別區域與全球治理數據平臺. [2023-10-20].

    [181]馬耳他加入歐盟后的經濟.CRGG國別區域與全球治理數據平臺. [2023-10-20].

    [182]Historic exchange rates.centralbankmalta.org. [2023-10-20].

    [183]Currency.Central Bank Malta. [2023-11-09].

    [184]馬耳他國家概況.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 2023-04-09[2023-10-12].

    [185]馬耳他:又到葡萄收獲季.新華社. [2023-11-09].

    [186]Agricultural irrigation of vine crops from desalinated and brackish groundwater under an economic perspective. A case study in Si??iewi, Malta.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2023-11-09].

    [187]OF VINES AND WINES... AND GRAPES THAT ARE DEFINITELY NOT SOUR.publicservice.gov.mt. [2023-11-09].

    [188](英)歐文(C.Owen)著. 馬耳他群島[M].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79-07: 59.

    [189]駐馬耳他大使江走訪托利公司.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馬耳他共和國大使館. [2024-02-06].

    [190]馬耳他特色產業.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2023-10-22].

    [191]對外投資合作國別(地區)指南.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2024-02-06].

    [192]Travel and tourism's total contribution to GDP in Malta 2019-2022.statista.com. [2023-10-22].

    [193]馬耳他.一帶一路數據庫. [2023-10-22].

    [194]Malta: Trade Statistics.globaledge.msu.edu. [2023-10-20].

    [195]ATTARD INDUSTRIAL ESTATEEB/OL.indismalta.com. 2023-10-10[2023-10-12].

    [196]BULEBEL INDUSTRIAL ESTATEEB/OL.indismalta.com. 2023-10-10[2023-10-12].

    [197]?AL FAR INDUSTRIAL ESTATEEB/OL.indismalta.com. 2023-10-10[2023-10-12].

    [198]KIRKOP INDUSTRIAL ESTATEEB/OL.indismalta.com. 2023-10-10[2023-10-12].

    [199]KORDIN INDUSTRIAL ESTATEEB/OL.indismalta.com. 2023-10-10[2023-10-12].

    [200]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扎根海外 枝繁葉茂.國務院國資委. [2024-02-06].

    [201]xxx交易平臺幣安總部遷至馬耳他.鳳凰科技. [2024-02-06].

    [202]聞博:幣安涉洗錢被罰43億美元,背后是新一輪“貓鼠游戲”.觀察者. [2024-02-06].

    [203]University of Malta.qschina. [2023-10-18].

    [204]Literacy rate, adult total (% of people ages 15 and above).worldbank.org. [2023-10-20].

    [205]社會保障.CRGG國別區域與全球治理數據平臺. [2023-10-20].

    [206]馬耳他科技創新現狀分析及中馬合作展望.全球科技經濟瞭望. [2023-10-20].

    [207]陽光. 歐空局同馬耳他簽航天合作協議[J]. 太空探索, 2012, (4): 13-13.

    [208]蔡雅潔 吳國慶. 列國志-馬耳他[M].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8-09: 311-313. 978-7-5097-0291-8. (3)

    [209]蔡雅潔 吳國慶. 列國志-馬耳他[M].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8-09: 322-324. (3)

    [210]Malta Libraries.maltalibraries.gov.mt. [2023-11-09].

    [211]About the Public Libraries.maltalibraries.gov.mt. [2023-11-09].

    [212]Library Manuscript Collection.maltalibraries.gov.mt. [2023-11-09].

    [213]蔡雅潔 吳國慶. 列國志-馬耳他[M].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8-09: 324. 978-7-5097-0291-8.

    [214]National Museum of Archaeology.heritagemalta.mt. [2023-11-09].

    [215]蔡雅潔 吳國慶. 列國志-馬耳他[M].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8-09: 330. 978-7-5097-0291-8.

    [216]Malta’s long history with the beautiful game.FIFA. [2023-11-09].

    [217]Match Timeline.ESPN. [2023-11-09].

    [218]Water Sports.visitmalta.com. [2023-11-10].

    [219]SPORTS DEVELOPMENT IN THE MALTESE ISLANDSA historical and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 on sports origin in MaltaEB/OL.timesofmalta. 2021-05-23[2023-10-13].

    [220]馬耳他奧運代表團成立 6名運動員參加4大項比賽EB/OL.聯想搜狐奧運頻道. 2008-07-20[2023-10-13].

    [221]馬耳他旗手珍妮絲·斯皮泰里——執著追夢永遠不晚EB/OL.國家體育總局官方網站. 2022-02-10 [2023-10-13].

    [222]第19屆歐洲小國運動會在馬耳他開幕EB/OL.新華社. 2023-05-30[2023-10-13].

    [223]ESL Pro League Returns to Malta with 3-Year Partnership Extension.esports.net. [2023-10-20].

    [224]The role and functions of the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Authority under the new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ct following the demerger from the Planning Authority.um.edu.mt. [2023-11-09].

    [225]馬耳他環保政策及法規簡介.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2023-11-09].

    [226]對外投資合作國別(地區)指南-馬耳他.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2023-11-09].

    [227]劉少才. 馬耳他交通[J]. 城市公共交通, 2019, (9): 94-95.

    [228]馬耳他EB/OL.中國領事服務網. 2023-10-10[2023-10-10].

    [229]馬耳他交通.CRGG國別區域與全球治理數據平臺. [2023-10-20].

    [230]基礎設施.中國歐洲經濟技術合作協會. [2023-11-09].

    [231]Malta International Airport.airportcodes.aero. [2023-10-20].

    [232]The request could not be satisfied..maltairport.com. [2023-10-20].

    [233]The request could not be satisfied..maltairport. [2023-11-09].

    [234]各國“國飲”風情足,一口穿越.環球時報. [2023-10-20].

    [235]馬耳他“福提拉”面包制作技藝申遺成功.光明網. [2023-10-20].

    [236]FenkataEB/OL.tasteatlas.com. 2023-10-13[2023-10-13].

    [237]Stuffat tal-qarnitEB/OL.tasteatlas.com. 2023-10-13[2023-10-13].

    [238]Maltese Wedding TraditionsEB/OL.best-country.. 2019-08-09[2023-10-13].

    [239]The way we wore it: traditional Maltese costumeEB/OL.guidememalta. 2023-10-10[2023-10-13].

    [240]歐妮奈拉連帽斗篷EB/OL.中國知網. 2023-10-13[2023-10-13].

    [241]集刊 | 梁清:國家利益視角下的馬耳他語言教育政策研究(2020年第1期)EB/OL.澎湃新聞. 2021-01-05[2023-10-13].

    [242]The Maltese literary
    backgroundEB/OL.UM. 2023-10-13[2023-10-13].

    [243]馬耳他文學.CRGG國別區域與全球治理數據平臺. [2023-10-22].

    [244]Malta National Anthem: L-Innu MaltiEB/OL.nationalanthems.info. 2023-10-10[2023-10-10].

    [245]Malta National Anthem: L-Innu Malti
    Large Ensemble - Digital Sheet MusicEB/OL.SheetMusicPlus. 2023-10-10[2023-10-10].

    [246]馬爾他頌.CRGG國別區域與全球治理數據平臺. [2023-10-20].

    [247]Dr Anton Butti?ie?.president.gov.mt. [2023-10-24].

    [248]蔡雅潔 吳國慶. 列國志-馬耳他[M].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8-09: 313. 978-7-5097-0291-8.

    [249]蔡雅潔 吳國慶. 列國志-馬耳他[M].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8-09: 314-316. 978-7-5097-0291-8. (3)

    [250]地中海心臟——馬耳他EB/OL.重慶市出入境行業協會. 2017-08-04[2023-10-13].

    [251]蔡雅潔 吳國慶. 列國志-馬耳他[M].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8-09: 319-321. 978-7-5097-0291-8. (3)

    [252]Giuseppe Calì’s artistic evolution explored in Heritage Malta masterclass.Times Of Malta. [2023-11-09].

    [253]Giuseppe Calì.ACADEMIA. [2023-11-09].

    [254]Pope Alexander VII (Fabio Chigi, 1599–1667; reigned 1655–67).THE MET. [2023-11-09].

    [255]St. Paul's Grotto & Underground Area :: Melchiorre Cafà’s – Statue of St Paul.Wignacourt Museum. [2023-11-09].

    [256]French.joexuereb.com. [2023-11-09].

    [257]Sign up to our free newsletters./timesofmalta. [2023-11-09].

    [258]蔡雅潔 吳國慶. 列國志-馬耳他[M].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8-09: 318-319. 978-7-5097-0291-8. (2)

    [259]Valletta Baroque Festival.festivals.mt. [2023-11-09].

    [260]Valletta Baroque Festival 2023 – 36 concerts over three weeks.tvmnews.mt/. [2023-11-09].

    [261]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新增43項內容.人民資訊. [2023-10-20].

    [262]G?ana: Malta’s Folksong.ichmalta.gov.mt. [2023-10-22].

    [263]趙春婷, 施鶴皋. 輝煌璀璨的歐羅巴之聲(七)——郵票中的歐洲各民族樂器[J]. 樂器, 2016, (7): 62-64.

    [264]Maltese
    Traditional InstrumentsEB/OL.Esplora. 2023-10-13[2023-10-13].

    [265]蔡雅潔 吳國慶. 列國志-馬耳他[M].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8-09: 322. 978-7-5097-0291-8.

    [266]The Malta Film Commission.maltafilmcommission. [2023-11-09].

    [267]首屆地中海電影節在馬耳他開幕EB/OL.百家號. 2023-06-27[2023-10-13].

    [268]Mediterrane Film Festival to be held in Malta this June 2023EB/OL.maltadaily. 2023-05-04[2023-10-13].

    [269]A world in three islands on the MediterraneanEB/OL.CNN. 2023-05-26[2023-10-10].

    [270]Popular Movies and TV Shows filmed in Malta and Gozo 0./maltazine.com. [2023-10-20].

    [271]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MALTA.ichmalta.org. [2023-10-22].

    [272]馬耳他音樂.CRGG國別區域與全球治理數據平臺. [2023-10-20].

    [273]maltabiennale.art granted UNESCO’ s patronage.tvmnews.mt. [2023-12-08].

    [274]Festivals & Events in MaltaEB/OL.malta-guide. 2023-10-13[2023-10-13].

    [275]馬耳他舉行狂歡節EB/OL.光明網. 2023-02-21[2023-10-13].

    [276]馬耳他舉行夏季狂歡節EB/OL.新華社. 2023-08-20[2023-10-13].

    [277]festivals.festivals.mt. [2023-10-20].

    [278]馬耳他節日.CRGG國別區域與全球治理數據平臺. [2023-10-20].

    [279]Event Details
    FEAST OF ST. PAUL’S SHIPWRECK.visitmalta. [2023-11-09].

    [280]Collegiate Parish Church of St. Paul’s Shipwreck.malta.com. [2023-11-09].

    [281]馬耳他國花-矢車菊.中國花文化. [2023-10-10].

    [282]德國的國花矢車菊,幸福之花.中國管科院紅豆杉中心. [2024-02-06].

    [283]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 (WHC).UNESCO. [2023-10-18].

    [284]必去旅游勝地!馬耳他小鎮如油畫般美麗,讓人流連忘返!.巴丹火腿博物館5J. [2023-10-22].

    [285]St John's Co-Cathedral.stjohnscocathedral.com. [2023-10-18].

    [286]該來的總是躲不掉 《權力的游戲》馬耳他取景地“藍窗”石沉海底EB/OL.界面新聞. 2017-03-09[2023-10-10].

    [287]After the Azure Window: Malta’s many natural wondersEB/OL.CNN. 2017-05-03[2023-10-10].

    [288]圣埃爾莫堡.世界旅游城市聯合會. [2024-02-06].

    [289]Fort St Elmo – National War Museum.heritagemalta.mt. [2024-02-06].

    [290]City of VallettaEB/OL.UNESCO. 2023-10-10[2023-10-10].

    [291]?al Saflieni HypogeumEB/OL.UNESCO. 2023-10-10[2023-10-10].

    [292]馬耳他巨石寺廟群EB/OL.中國大百科全書. 2022-12-26[2023-10-13].

    [293]跟著世界遺產來旅行 | 歐洲:馬耳他巨石廟—馬耳他EB/OL. 良渚遺址管委會. 2019-03-11[2023-10-13].

    [294]Megalithic Temples of MaltaEB/OL.UNESCO. 2023-10-10[2023-10-10].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427976/

    (195)
    詞條目錄
    1. 名稱
    2. 歷史
    3. 史前時期
    4. 腓尼基、迦太基和羅馬時期
    5. 阿拉伯時期
    6. 諾曼統治時期
    7. 阿拉貢國王統治與馬耳他騎士團時期
    8. 法國與英國統治時期
    9. 大英帝國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
    10. 獨立與共和時期
    11. 自然地理
    12. 位置境域
    13. 氣候
    14. 地質
    15. 地形地貌
    16. 土壤
    17. 水文水利
    18. 水文
    19. 水利
    20. 自然資源
    21. 水資源
    22. 礦產資源
    23. 漁業資源
    24. 生物多樣性
    25. 植物
    26. 動物
    27. 自然保護區
    28. 自然災害
    29. 行政區劃
    30. 政區詳情
    31. 主要城市
    32. 瓦萊塔
    33. 比爾基卡拉
    34. 政治
    35. 政體
    36. 憲法
    37. 議會
    38. 政府
    39. 政黨
    40. 政要
    41. 國際關系
    42. 綜述
    43. 與意大利的關系
    44. 重要雙邊協議
    45. 與法國的關系
    46. 與英國的關系
    47. 與中國的關系
    48. 與歐盟的關系
    49. 與美國的關系
    50. 與俄羅斯的關系
    51. 國際組織
    52. 軍事
    53. 人口
    54. 人口數量
    55. 族群
    56. 語言
    57. 宗教信仰
    58. 經濟
    59. 綜述
    60. 第一產業
    61. 第二產業
    62. 第三產業
    63. 經濟功能區
    64. 主要企業
    65. 社會
    66. 教育
    67. 衛生健康
    68. 科技
    69. 媒體
    70. 文化事業
    71. 圖書館
    72. 博物館
    73. 體育
    74. 環保
    75. 治安
    76. 交通
    77. 綜述
    78. 公路
    79. 航空
    80. 航運
    81. 文化
    82. 綜述
    83. 飲食
    84. 馬耳他燉兔子肉(Fenkata)
    85. 馬耳他燉菜(Stuffat tal qarnit)
    86. 金妮
    87. “福提拉”面包
    88. 習俗
    89. 社交
    90. 婚嫁
    91. 服飾
    92. 藝術
    93. 文學
    94. 建筑
    95. 繪畫
    96. 雕塑
    97. 音樂
    98. 電影
    99. 非物質文化遺產
    100. 阿納
    101. 扁平酵母面包福提拉的制作技藝和文化
    102. 節假日
    103. 狂歡節
    104. 圣保羅海難紀念日
    105. 國家標志
    106. 國花
    107. 國歌
    108. 國旗
    109. 國徽
    110. 風景名勝
    111. 綜述
    112. 重要景點
    113. 圣約翰大教堂
    114. 藍洞
    115. 藍窗
    116. 姆迪納
    117. 圣埃爾莫堡
    118. 世界遺產
    119. 瓦萊塔古城
    120. 哈爾·薩夫列尼地下宮殿
    121. 馬耳他巨石廟
    122. 注釋
    123. 參考資料

    輕觸這里

    關閉目錄

    目錄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