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科室
科室列表
兒內科
|
兒外科
|
骨科
|
耳鼻咽喉科
|
婦產科
|
感染科
|
高血壓科
|
呼吸科
|
急診科
|
康復醫學科
|
血液科
|
|
腎臟內科
|
普內科
|
呼吸科
|
內分泌代謝科
|
老年病科
|
神經內科
|
普外科
|
傷科
|
心血管內科
|
泌尿外科
|
神經外科
|
|
胸外科
|
婦產科
|
眼科
|
|||
口腔科
|
心理科
|
針灸科
|
功能神經外科
|
推拿科
|
腫瘤科
|
中醫外科
|
營養科
|
放射科
|
腫瘤放化療科
|
核醫學科
|
超聲科
|
乳腺中心
|
生殖中心
|
神精病科 |
重點科室
生殖醫學中心
瑞金醫院生殖醫學中心成立于2001年,是重點發展的一門新興學科。在中心主任馮云教授帶領下,在生殖醫學中心醫技護全體人員和研究生們的共同努力下,瑞金醫院的生殖醫學學科得以創建和發展, 并于2004年通過了國家衛生部評審,使我院獲得開展人類輔助生育技術資質,成為上海市最早獲得開展人類輔助生育技術的三家醫院之一。經過五年多的運行,生殖中心已進入正常軌道,逐步發展壯大,形成了愛崗敬業、團結奉獻的良好風氣和工作作風,建立了完善的就診流程、崗位責任制度、實驗室質量監控制度和病案登記隨訪制度等一系列規范。由于出色、規范的運作,中心的臨床妊娠率和種植率不斷提高,穩居國內先進水平。
上海瑞金醫院生殖中心馮云生殖中心新門診除了繼續開展原有的不孕不育、生殖健康與遺傳咨詢和男科門診,以及胚胎實驗室、內分泌實驗室、男科實驗室、遺傳免疫實驗室、生物學基礎實驗室,并針對各種男、女性因素、免疫因素等引起的不孕癥及遺傳病高危人群進行集中診斷與治療,實施包括體外受精——胚胎移植(IVF,俗稱試管嬰兒)、顯微受精(ICSI)、胚胎冷凍及凍胚移植(FET)、人工受精(IUI)等輔助生育技術,同時實施多胎妊娠早期選擇性減胎術,杜絕了三胎以上的多胎出生和并發癥,使母子更為平安。另外,生殖中心的生殖遺傳與免疫實驗室將開展染色體核型(分帶)分析、唐氏篩查、單細胞FISH、抗精子抗體、抗子宮內膜抗體檢查,生殖男科實驗室將開展計算機精子質量分析、精子形態學分析(按WHO標準)、抑制素B測定、精子免疫株試驗、精漿果糖測定(定量)、精子頂體酶活力試驗、DNA-Y染色體微缺失檢測,這些總院原來沒有的檢查項目,將完善患者的遺傳學和精子功能診斷,以及妊娠后產前篩查,更符合我國優生優育的國策。
血液科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血液學學科于70年代創建,在其奠基人—我國著名的血液學專家,國際腫瘤誘導分化治療權威,中國工程院院士和法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王振義教授的推動下,于1987年,在瑞金醫院、仁濟醫院、新華醫院、第九人民醫院血液科和二醫大病理生理教研室的基礎上成立了上海血液學研究所。xxx任所長為王振義院士。1996年起至今由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973)和國家高科技研究發展計劃(863)的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陳竺研究員擔任所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賽娟研究員、歐陽仁榮、王鴻利和沈志祥教授任副所長。經過多年的努力,瑞金醫院的上海血液學研究所和血液科都得到了快速發展,尤其在應用基礎研究推動下的血液學臨床診斷、治療綜合體系在總體學術水平上達到了國內前列,成為國際著名的臨床血液學中心,先后成為上海市醫學xxx學科,衛生部臨床藥理基地,醫學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衛生部和上海市人類基因組研究重點實驗室,"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上海市臨床醫學中心,并取得了一系列突出的成就。
本科室從事臨床工作人員占總人數70%以上,中青年人員占總人數80%以上,具有碩士、博士學位醫師占醫師人數80%以上,中高級職稱占80%以上,并有多人次獲得專業技術獎勵。
本學科擁有開創白血病治療學“中國學派”、德高望重的國際腫瘤誘導分化治療權威、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振義教授。在白血病臨床和基礎研究方面做出國際一流科研成果的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973)和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現任衛生部部長陳竺部長。中國科協副席,世界杰出女科學家、醫學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上海血液學研究所所長陳賽娟院士。中華血液學會主任委員、著名血液學專家沈志祥教授。在血栓與止血領域基礎和臨床研究做出杰出貢獻著名血液學專家王鴻利教授等一批享譽世界的著名科學家作為本中心的學科帶頭人。學科如今擁有三位院士,二位血液學會和實驗血液學會主任委員,5 名國家基金委杰出青年,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1 名,“長江學者計劃”特聘教授2 名。2 人獲市科委“啟明星” 資助,2 人獲國家教委“骨干教師計劃” 資助,2 人獲上海市教委“曙光計劃” 資助等人才。
灼傷整形科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灼傷整形科自1958年成功救治大面積燒傷鋼鐵工人邱財康以來,經
過多年的探索,成功地創立以瑞金燒傷補液公式、混合移植方法、冬眠療法等為特色的大面積燒傷救治方法,被譽為"中國方法"。46年來已收治燒傷病人2萬余例,其中成功救治三度燒傷面積90%以上病人6例(1例燒傷總面積達xxx,Ⅲ度94%),居世界xxx水平,已成為以大面積燒傷救治為特色的燒傷中心。如今年門診量在48000人次左右,年出院病人900人次左右,總治愈率保持在98.8%左右。 1988年成立上海市燒傷研究所,緊緊圍繞燒傷臨床存在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展開深入研究。瑞金醫院灼傷整形科和上海市燒傷研究所現有正高職稱10名、副高職稱9名、中級職稱22名;獲上海市衛生系統"百人計劃"培養1名、獲上海市教委"曙光計劃"培養1名、獲教育部"骨干教師資助計劃"培養1名。該學科于1978年被授予碩士學位培養專業點,1981年被授予博士學位培養專業點,現有碩士生導師5名、博士生導師3名。 46年來,舉辦全國燒傷進修學習班30余期,培養進修醫師400余人;舉辦xxx繼續教育學習班6期,參加學員近170人。如今又獲得國家、上海市多項科技獎勵。
普外科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外科是上海市重點學科、"九.五"和"十.五"期間"211工程"重點學科、上海市教委第二期重點建設學科、xxx、二周期上海市醫學xxx專業重點學科、上海市醫學重點學科,是外科碩士、博士培養點和博士后流動站。科室設有上海市微創外科臨床醫學中心、瑞金醫院器官移植中心。設有胃腸道癌腫、膽胰疾病、肝門脈疾病、器官移植、微創外科、血管外科、外科重癥監護、乳腺和內分泌外科等專業課題組。現擁有一批國內外著名的外科學專家教授。有十余人先后擔任全國胃癌、結直腸癌、腹腔鏡、膽道或胰腺外科學會(或學組)的正副主任委員或委員、中華外科或上海市外科學會委員、上海市普外科學會主任委員、委員等職,其中有博士研究生導師8名、碩士研究生導師10名。本科主持的國內首例劈離式肝移植和亞洲首例腹腔7臟器聯合移植分別評為中國醫學論壇報2002及2004年度國內十大新聞。如今瑞金醫院微創外科無論在臨床、科研、教學等方面,都居國內xxx水平,是國內、國際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學科,成為上海市首批臨床醫學中心。
神經內科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神經內科已有近40年的歷史,現分為2個病區、80張病床,共有醫生25名,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9人。擁有腦電圖室、帕金森病診療與研究中心、上海阿爾茨海默病中心和神經病學研究所等。如今已開設了帕金森病、老年記憶障礙、肌病、腦血管病、癲癇及睡眠專病門診。帕金森病的基礎與臨床研究一直是學科建設的重點,研究課題涉及帕金森病的動物模型、發病機制、神經顯像診斷、腦細胞移植、基因治療及臨床藥物治療研究等,獲國家、國家教委、衛生部、上海市科技進步獎7項,承擔或參加國家科委“973”計劃、“87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衛生部、上海市科研基金20余項,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百余篇,其中部分研究成果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得到國內外同行的好評。為了保護學科特色,發展學科建設,人才梯隊的培養是關鍵,如今共培養了博士生、碩士生40余名,并每年派遣科室醫生去國外進修、學習。全科醫師正努力進取,早日實現在上海xxx、在全國有一定地位的學科建設目標。
內分泌代謝病科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內分泌代謝病學科由鄺安坤、陳家倫、許曼音教授等創建并引領,歷經幾代人傳承,現已成為國內最重要的內分泌代謝病基地之一,與國際先進水平
同步發展。現為國家重點學科、“211”和“985”重點學科、衛生部及上海市重點實驗室、教育部創新團隊等;主辦《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內科學理論與實踐》和《Journal of Diabetes》等雜志;是內分泌代謝和中西醫結合內分泌的博、碩學位點及博士后流動站,已培養博士114名,碩士185名;舉辦全國內分泌代謝病醫師進修班41屆,結業學員1300余名。本學科醫護員工88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2人,包括3任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分會主委、3任《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總編、長江特聘教授2名、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名和中央保健局專家3名。現有床位110張,2010年出院病人4238人,平均住院天數6.96天,門診量20,0886人次,外省市患者占61%,病種涵蓋內分泌代謝專業所有亞專科,疑難危重病人占60%,罕見病占10%。設備完善的內分泌激素測定中心已通過NGSP和CAP,成為開放、完善、系統和精確的內分泌代謝相關激素和生物活性物質的檢測中心。本學科3年間獲行業基金、新藥創制重大專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973、863和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及重點課題,僅國家自然基金就達32項,在研經費4000余萬元。醫院為學科提供優良的臨床和研究設施、場地和高水平相關學科,每年重點學科建設經費約1000萬元,實驗室面積達2000平米,臨床2500平米。
心血管內科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心血管內科于1954年由我國著名心血管病專家陶清、龔蘭生等著名教授創辦,由戚文航、沈衛峰等教授繼承發展,在國內外享有相當的知名度。1996年成為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1999年被批準為衛生部心血管臨床藥理基地,近3年負責或參加了17項國際國內多中心臨床研究。為上海市心臟介入質量控制中心,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專科醫師培訓中心—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培訓基地。本學科是國家教委確定的首批博士授予點,現有博士生導師3名,碩士生導師7名,心血管內科現有醫師34名,其中終身教授1人,教授8人,副教授10人,主治醫師11人;其中博士14人,碩士14人,主管技師5名,護理人員36名。2012年,瑞金醫院心內科吳立群醫生入選“中國名醫百強榜”榜單。瑞金醫院心血管科擁有心臟專科病床100張,每年專科門診約85000名人次,出院約2300人次,病種齊全,可保證開展藥物臨床試驗的病人來源。本科室在冠心病的介入治療、電生理檢查、射頻消融術、起搏器安裝術、難治性心力衰竭、高脂血癥的個體化治療和其他復雜、疑難心血管病的診斷、治療方面在國內處xxx地位。每年開展冠狀動脈經皮成形術及支架術、二尖瓣球囊擴張術等介入診斷和治療1500余例,為全國xxx醫院之一。
消化內科
上海瑞金醫院消化內科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學科及國家教委重點學科組成單位,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重點學科,亦是上海市醫學重點學科胃腸腫瘤的重要組成單位。消化內科建科55年,技術力量雄厚,人才輩出,現有教授10名,副教授12名。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專業人員14名。學科特點為胃癌診斷與治療、急性胰腺炎治療、食管和胃靜脈曲張出血內鏡下治療、內鏡超聲檢查、膠囊內鏡及雙氣囊小腸鏡檢查等。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早期胃癌的診斷率即處于國內xxx地位。我科在小腸腫瘤的診斷方面走在全國的首位。我科是國內最早引進雙氣囊小腸鏡和膠囊內鏡檢查的醫院之一,亦是全國開展該兩項目最多、技術水平最高的醫院,各地病人絡繹不絕。消化內科現有床位50張,并設12張內鏡治療專業床位,開展20多項治療項目,解決了大量病人的疑難雜癥,在中國消化界中享有很高的聲譽,內鏡中心能進行世界上開展的所有的消化內鏡方面的檢查和治療,常規胃、腸鏡檢查病例數位居全市三甲,膠囊內鏡、雙氣囊小腸鏡、超聲內鏡檢查更居世界xxx水平。
腎臟科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腎臟專業始建于1965年,1976年成為一個獨立的科室,現下設臨床、病理、實驗室及透析室4個部門,是國內成立最早、配置最完善的腎臟專科之一,并為上海市衛生局醫學xxx專業重點學科。
全科有腎臟專科醫生20人,包括正教授3人,副教授10人,主治醫生3人,住院醫生4人,其中90%以上醫生具有碩士或博士學歷,約50%醫生在英、法、美、日等國學習深造,已形成了一支"奉獻、合作、進取"的中青年醫師梯隊。病房有50張固定床位,進口透析機22臺,血漿置換機1臺,床邊持續靜-靜脈血濾機3臺,腹透機2臺,免疫吸附機1臺。
作為國內腎臟專業xxx批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予點,現有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4人,先后培養博士研究生15人,碩士研究生42人;1人入圍上海市衛生系統百名優秀跨世紀帶頭人培養計劃,1人入圍上海市青年科技啟明星培養計劃。先后獲24項研究課題,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省部級基金18項、歐共體基金1項等。在國內外知名雜志發表論文300余篇,SCI收錄22篇。科內多名成員先后擔任許多重要的學術職務,包括曾任國際腎臟病學會亞太地區理事、中華醫學會腎臟病學會主任委員、上海腎臟病學會主任委員、現1人擔任中華醫學會腎臟病學會副主任委員、上海腎臟病學會主任委員,2人擔任上海腎臟病學會委員。
醫院榮譽
國家表彰
瑞金醫院先后獲得了獲得了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6次)、全國百佳醫院;全國創建文明行業先進集體、全國衛生系統先進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上海市文明單位(9次);全國模范職工之家;全國青年文明號、全國“五四”紅旗團組織創建單位等榮譽。
瑞金醫院于2011年連續第三次獲得“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按照規定,將xxx保留這一稱號。
科技獎勵
瑞金醫院自2000年以來獲得多項國家科技獎勵,其中以醫院為xxx完成單位的計有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1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3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6項,獲獎數居全國醫院前列。
項目名稱
|
負責人
|
獲獎種類
|
獲獎年份
|
---|---|---|---|
陳賽娟
|
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
2000
|
|
燒傷創面愈合機理的研究
|
史濟湘
|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2000
|
人類造血和內分泌相關細胞/組織基因表達譜和新基因識別研究
|
陳 竺
|
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
2004
|
重要臟器血栓栓塞的基礎與臨床研究
|
王鴻利
|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2004
|
遺傳性出血病的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
|
王鴻利
|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2007
|
提高胃癌療效的外科綜合治療基礎研究與臨床應用
|
朱正綱
|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2008
|
單基因遺傳性內分泌疾病的基因研究和臨床應用
|
寧 光
|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2008
|
白血病細胞分化與凋亡的新機制
|
陳國強
|
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
2010
|
多模式部分肝移植關鍵技術研究及其臨床應用
|
李宏為
|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2010
|
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治療
|
王振義
|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
2010
|
國際榮譽
1989年,燒傷外科專家史濟湘獲得意大利"惠特克"國際燒傷獎。
1991年,王振義因與法國專家合作研究白血病的巨大成就,獲法國1990年"突出貢獻醫師"獎。
1994年,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癌癥研究基金會癌癥研究大獎--凱特林醫學獎授予給了為人類癌種治療史上應用誘導分化療法獲得成功的xxx人--王振義。
1997年,王振義又榮膺歐洲大獎--布魯巴赫癌腫研究獎。
1997年,陳竺獲法國"盧瓦茲"獎,該獎主要授予法國在腫瘤研究領域內有杰出貢獻者,每年獎勵一名,陳竺是xxx位獲得該獎外國學者。
1998年,度王振義獲法國"世界旗諾臺爾杜加"獎。
2000年,陳賽娟獲"世界杰出女生物學家"獎提名獎。
1994年,王振義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醫藥與衛生工程學部首批院士。
1996年,陳竺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成為生物學部中醫藥學方面最年輕的院士。
1998年,李宏為、林言箴被遴選為法國外科學院外籍院士。
2002年,陳竺獲得法國政府頒發的法蘭西共和國總統騎士勛章。
2003年,陳竺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2004年,王振義獲美國血液學會大獎--"哈姆·瓦賽曼大獎"。這是中國人,也是亞洲人首次獲得該項大獎。
2010年,李宏為當選為歐洲科學院院士。
2011年,王振義獲得201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2011年,陳賽娟當選法國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
2012年,王振義、陳竺獲圣·喬奇癌癥研究進展大獎。
業務數據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2003-2010年業務數據
|
||||
---|---|---|---|---|
年份
|
門急診量(萬人次)
|
出院病人(萬人次)
|
手術量(萬例次)
|
平均住院日(天)
|
2003
|
164.2
|
3.19
|
1.52
|
13.94
|
2004
|
170.1
|
4.05
|
1.75
|
12.54
|
2005
|
171.7
|
4.68
|
1.91
|
11.41
|
2006
|
182.2
|
5.08
|
2.02
|
10.69
|
2007
|
203.8
|
5.99
|
2.34
|
10.04
|
2008
|
229.8
|
6.50
|
2.57
|
9.52
|
2009
|
251.4
|
7.18
|
3.94
|
8.73
|
2010
|
270.6
|
7.65
|
4.12
|
8.68
|
醫院文化
院訓:團結、嚴謹、求實、創新
理念:廣博慈愛、追求卓越
輝煌成就
在瑞金醫院走過的100余年風雨歷程中,一代代瑞金人在醫學的道路上勇攀高峰,創造了輝煌的成就,締造了一個又一個醫學奇跡,其中多項成就為國內甚至世界xxx。
1954年 完成國內xxx例心臟二尖瓣分離術;
1957年 內科在國內首先診斷出xxx例內分泌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病人;
1958年 成功搶救大面積燒傷病員邱財康,為世界上首次搶救大面積燒傷病人獲得成功;
1966年 成功救治了燒傷總面積達92%的特大面積燒傷病人,在治療過程中xxx于國際水平,xxx了"混合皮膚移植法";
1977年 國內首例同種原位肝移植獲得成功;
1978年 完成亞洲首例心臟移植手術;
1986年 在國際上率先應用全反式維甲酸誘導分化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
1994年在國際上首先證實了三氧化二砷的應用可以特導誘導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細胞凋亡,使得復發難治白血病治療取得突破;
2002年 完成了國內首例劈離式肝移植手術。(入選當年中國醫藥科技十大新聞);
2003年 成功施行了亞洲首例成人胰島細胞移植、成人胰島細胞—腎聯合移植;
2004年 成功完成亞洲首例腹腔七器官聯合移植(入選當年中國醫藥科技十大新聞);
2007年 在世界上首次通過一次腹腔鏡手術,為患者同時切除了直腸癌和胃癌兩處原發性惡性腫瘤。
其他相關
預約服務
預約辦法
登錄95169掛號平臺→選擇瑞金醫院→選擇科室、專家→(需注冊)選擇就診日期、時間→ 填寫患者信息→獲取短信驗證碼→確認預約→系統下發預約成功短信。
預約規則
1、實名制預約:首次預約注冊,必須提供有效有效身份證等證件號碼;上海市社保卡號或醫聯卡號;有效手機號碼等重要信息。
2、實名制就診:預約患者必須持預約時登記的有效有效身份證件、上海市社保卡號或醫聯卡號至醫院實名制就診。
3、預約周期:預約周期、放號時間、專家停診等預約信息詳見95169掛號平臺幫助中心。
醫院地址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醫院地址:上海市盧灣區瑞金二路197號(永嘉路口)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分院
地址:上海市徐家匯路573號
醫院設有34個臨床科室、9個醫技科室;現有國家重點學科9個(其中6個由瑞金醫院牽頭),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11個,上海市重中之重學科1個,上海市重點學科4個,上海市優勢學科1個,上海市衛生局醫學xxx專業重點學科3個,上海市臨床醫學中心3個,上海市衛生局質量控制中心4個。
公交路線
乘坐公交車:41路, 96路空調, 104路, 146路內環空調, 301路, 955路到瑞金醫院公交車站下
乘坐公交車:17路空調, 24路, 304路, 864路到建國中路瑞金二路公交車站下
乘坐公交車:36路, 786路, 869路, 932路, 933路, 974路, 974區間, 986路, 大橋一線, 隧道八線到重慶南路建國中路下
乘坐公交車:17路空調, 96路空調, 304路, 786路,864路到復興中路瑞金二路-公交車站下
乘坐公交車:24路, 41路, 104路, 146外, 301路, 304路, 786路, 864路, 955路到陜西南路永嘉路-公交車站下
乘坐公交車:36路, 786路, 869路, 932路, 933路, 974路, 974區間, 986路, 大橋一線, 隧道八線到重慶南路建國中路-公交車站下
醫院先驅
在瑞金醫院有一代先驅正影響著整個醫學界 ,他們是史濟湘,楊宜,周錫庚......
我國燒傷史一代先驅史濟湘
史濟湘于1921年12月10日出生于上海。他少年時就讀于上海格致公學,后轉入上海徐匯公學(上海徐匯中學前身)。1941年中學畢業后考入上海震旦大學醫學院,1947年畢業。當時有位法國教授曾對史濟湘說:“你們的國家還很窮,傳染病是個很有社會意義的課題。”可當時社會動蕩,物價飛漲,年輕的史濟湘不得不為了維持生計,放棄了這一建議,懷著“不為良相,就為良醫”的報效社會和人民的抱負,來到震旦大學醫學院附屬廣慈醫院任外科住院醫師。從此以后,史濟湘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獻給了外科和燒傷事業。
緬懷恩師楊宜教授
楊宜十分重視科研工作,在50年的醫學生涯中,他發表醫學論文50多篇。國內較早從事肝病患者體內氨基酸代謝研究的人員,還與兄弟單位一起xxx研究并肯定了血吸蟲病口服吡喹酮短程療法的優良療效,并得到了全面推廣應用,對其他細菌性感染方面也有所研究。
楊老的許多優良品行在幾十年的師生關系、工作關系中,潛移默化地感染著我們,他赤誠的愛國之心、簡樸的生活作風、對人對事的坦誠率真。哪怕是在80年代初退居二線后,他仍然堅持每天上午來病房,參與查房和病例討論,奉獻著光和熱,并被評為瑞金醫院終身教授。2001年,95歲高齡的楊老因病逝世。
肛腸外科的領軍人物周錫庚
周錫庚教授是1957年原二醫院系調整時到廣慈醫院工作的,當時他與一起從仁濟醫院外科來到廣慈的董方中等骨干并稱為“7員大將”。
周錫庚1920年4月21日生于上海。1945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于上海圣約翰大學醫學院,隨后赴美國RoswellPark醫院、英國愛丁堡皇家外科醫師學院留學深造。新中國成立后,他懷著一顆報國之心,毅然回國,在上海第二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任主治醫師,1957年調至廣慈醫院外科工作,歷任廣慈醫院主治醫師、副教授、教授、外科教研室及外科副主任、學術委員會委員、專家組成員,1998年被授予瑞金醫院終身教授。周錫庚是美國國際結直腸外科醫師學會會員、國際結直腸外科醫師學會理事并兼任亞太地區副會長、中國民主同盟會原上海市委委員、中華醫學會外科學會委員、中華醫學會外科學會結直腸外科學組顧問、中國抗癌協會大腸癌防治協作組顧問、上海抗癌協會大腸癌協作組組長、顧問、上海消化外科研究所顧問、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博士生導師。
消化科終身教授唐振鐸
在所有瑞金醫院的終身教授中,看起來最不具備典型知識分子特質的,就是唐振鐸。年輕人喜歡他,因為他具有娛樂明星的天賦,他豐富的表情,活靈活現的模仿能力,幽默的談吐,常常讓與他談話的人覺得樂不可支。所以說,唐家的孫子在好萊塢當演員,并不讓人意外。
其實唐振鐸是一個真正聰明之人,他的豁達、隨遇而安、精力旺盛甚至有些自嘲的個性讓他的人生在經歷了大起大落之后,依舊平平安安,精彩有趣,原來這83年,嬉笑怒罵皆成文章.
毛主席的保健醫生徐德隆
徐德隆最為人熟知的身份,是作為毛主席的保健醫生之一,一直任職到主席去世。此外,他還首次為毛主席所患的疾病作出了正確的診斷。他一生為多位國家xxx看過病,包括葉劍英、鄧小平、陳云、鄧穎超等,但對于這些往事,他幾乎只字不提。當外界所謂“毛澤東的保健醫師”寫作出書,坊間傳說沸沸揚揚之時,在徐德隆看來,遵守中央保健局的紀律是必需的,其實,在一個醫生眼中,最重要的不是患者的身份,而是病情。
在中國醫學發展史上,徐德隆的名字和亨廷頓舞蹈病緊密相聯,上世紀50年代中期,他首先發現了國內xxx例亨廷頓舞蹈病,并應用利血平對其進行了有效的治療。1963年,他與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在國內首先開展二硫基丁二酸鈉用于肝豆狀核變性到銅鉻合治療的研究,使二硫基丁二酸鈉的應用在臨床上得以推廣。這都是對醫學極大的貢獻。1975年,他在國內最早進行胸腺切除治療重癥肌無力的研究,成果引起同行的關注。他還在國內首先開展腦出血冬眠治療,為危重腦血管病的治療開創了一條新的途徑。80年代初,他致力于研究散發性腦炎,在國內首先發現貓抓腦病。90年代,他主編《內科學》等專著。在國內首先應用甲基苯基四氫吡啶建立帕金森病動物模型,并將PLG、單胺氧化酶抑制劑首先應用于臨床治療帕金森病。
醫院地址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地址:上海市瑞金二路197號(永嘉路口)
公交線路:17、24、36、41、96、104、128、780、786路、隧道一線、隧道八線等
地鐵:一號線(陜西南路站)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分院
地址:上海市徐家匯路573號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4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