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簡介
歷史沿革 醫院前身
廣州市xxx人民醫院前身是廣州市方便醫院,始建于1899年夏季,幾經更名,1954年正式命名為廣州市xxx人民醫院。目前,廣州市xxx人民醫院位于廣州市越秀區,毗鄰流花湖畔,越秀山下,占地面積62107平方米,業務用房建筑面積達10萬平方米,其中英東門診大樓面積有32000平方米,新建外科大樓30900平方米,是廣州地區醫療、教學、科研和預防保健的重要。1993年被評為國家甲等醫院,1995年通過國家愛嬰醫院評審,2001年底被定為廣州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xxx批定點醫療機構。廣州市xxx人民醫院是一家有105年歷史的大型現代化綜合醫院。該院1993年被衛生部評定為甲等醫院,是廣州市首批甲等醫院。
醫院近況
醫院現有在職職工1871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1424人,正高職稱43人,副高職稱162人,中級職稱336人,編制床位1047張,實際為1007張。年門、急診171萬人次,年手術總例數2.6萬人次,年出院人數1.7萬人次,病床使用率89.8%。位于芳村區廣州市xxx人民醫院鶴洞分院于2002年初開業,分院用房面積為6600平方米(分三層樓),初設床位60張,配置中央空調,實行全面的電腦化管理。該院秉承“仁心仁術,方便為懷”的百年傳統,不斷引進、創新新技術,成功診斷、治療、搶救了許多急危重癥患者和疑難病例,例如在國內率先開展的冠狀動脈腔內旋磨術治療冠心病,首例非清除性骨髓移植治療白血病和首例臍血移植治療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的成功,首先建立的急性疼痛服務模式,介入治療在婦產醫學的應用走在全國前列,成功開展了廣東省首例心臟移植手術和不停跳狀態下的冠狀動脈搭橋手術、首例廣州市屬醫院依靠自身技術力量進行的肝移植手術,居國內xxx水平的技術有電子人工喉、幽門螺桿菌感染流行病學調查及根治的研究、活骨移植血供監測的新方法等等。目前,該院在職職工有1969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1519人(高級職稱198人),床位1047張。設臨床科室34個,醫技科室8個。其中,心血管內科為省“五個一科教興醫工程”重點專科。心血管內科、麻醉科、消化內科、血液實驗室為市衛生系統科教興醫規劃xxx批重點專科(實驗室)。另設有廣州電子喉研究中心,市白內障復明指導中心,市弱智兒童咨詢服務中心,市檢驗中心、市整形中心、市泌尿系結石診療中心,市臨床醫學研究所等。另外,醫院屬下有7個醫療點。2001年年門(急)診人數達154萬多人次,年住院人數15463人次。
醫院大樓
醫院先后引進大批先進醫療設備,主要有:螺旋CT、MRI、DSA、彩色多普勒、腦干誘發電位儀、電視纖維胃腸鏡、1250毫安電視胃腸X線機、體外超聲碎石機、全自動生化儀、流式細胞儀,在2001年又率先在華南地區安裝超聲聚能刀、“鷹眼顯像系統”(HAWKEYE)ECT.該院醫療業務水平不斷發展提高,一些項目處于省市xxx水平。
主要成就
1954年姚碧澄院長在內科xxx經皮肝穿刺肝內膽道造影獲得成功,隨后又在腦系科開展經皮穿刺頸總動脈腦血管造影獲得成功。心胸外科自1954年開展肺葉切除術,1956年開展了心臟及大血管手術,1959年在廣州地區率先開展低溫下心內手術獲成功,1962年在省內首次開展體外循環下心內手術獲成功。1955年5月眼科完成華南地區首例角膜移植術。1956年心內科開展右心導管的研究并取得右心導管術的成功,1957年開展的選擇性心導管術,為國內xxx。1963年內科心血管研究小組成立,開展冠狀血管循環血量和臨床診斷價值的研究及動脈硬化治療的研究獲衛生部科學大會。1962年使用ALWCC座式人工腎,成功搶救一例急性砷化氫中毒尿閉16天的垂危病人,獲得全國科學技術研究。1964年五官科梁賜芳發明的“氣管異物鉗”是建國以后xxx例由醫生完成的醫療器械的發明創造。他所研制的“人工電子喉”至今處于國際xxx地位。1980年1月心胸外科開展首例“二尖瓣置換手術”獲得成功。1987年心外科又進行多例高難度心臟手術并成功,均達到省內先進水平。同年4月腦系科開展“經皮穿刺射頻熱儀治療三叉痛”成功,為國內xxx項目。1984年泌尿外科開展經皮穿刺腎石取出術和超聲碎石術成功,為國內xxx項目。1987年5月心內科經皮穿刺冠狀動脈造影術成功,為省內xxx項目。填補了省內空白。1996年至1998年間成功施行了我國首例“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旋磨術”、中南地區首例“經皮外周動脈腔內旋切吸出術”、廣東省首例“異體心臟移植術”等。2001年3月30日,該院還成功實施一例異體肝移植手術,患者至今情況良好。
技術力量
精英人才 會診
該院一直是廣州地區高等醫學院和中等衛生學校的重要教學,承擔了廣州醫學院、暨南大學醫學院、廣東藥學院、中山醫科大學、xxx軍醫大學、湖南醫科大學、廣州市學校、廣州市衛生學校等院校的醫療、檢驗、影像、口腔、管理、營養、護理、衛生管理、信息等多專業的臨床見習及實習帶教任務,并承擔多間院校的理論大課的授課任務。1997年以來有20位專家被聘為廣州醫學院碩士生導師,1人被聘為中山醫科大學博士生導師,培養了多批碩士研究生。
重要項目 1989—1998年,該院承擔了上級下達的研究項目共89項,自選項目246項。其中:衛生部科學研究基金項目1項,中華醫學會科研基金項目1項,省重點科技攻關項目9項,省衛生廳“九五”期間“五個一科技興醫工程”重點研究項目1項,省醫學科學技術研究計劃項目29項,省呼吸疾病研究重點實驗室資助項目2項,廣州市重點科技項目22項,廣州市醫學科學技術研究計劃項目24項。該院取得科技102項,其中,獲全國科學大會2項,國家教委二等1項,衛生部科技1項,省科學大會6項,省科技進步一至四等14項。在2001年,全院共申報科研課題120項,目前已經中標的46項,其中包括衛生部2項、省科技廳3項。今年有7個項目通過了科技鑒定,5個項目獲科技,其中,獲市(廳)級4個,省級3個。
與時俱進 面對我國醫療保險制度。市一人明確認識到,既要經得起這種嚴峻,又要抓住難得機遇,從而拓展新思、建立新觀念,邁出新的步伐,開展新的工作,創出新的輝煌。該院還實行科學化、信息化的管理,有力促進了醫院管理水平,xxx提高了兩個效益,加強了醫院的競爭能力,使醫院面臨醫保制度的;面臨新一輪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早在1984年該院就建立了電腦室,率先開發了一批衛生系統使用的應用軟件,成為廣州市計算機應用先進單位。1988年8月中華醫學會信息學協會在該院召開了“第四屆全國醫學信息”。1994年開始建設全院計算機管理網絡。現在已經建成了包括臨床(門診、住院、醫囑、藥劑、檢驗)、行政、后勤(物資管理、就餐)、科教(科研、圖書館)、財務、查詢等系統的,共有250個工作站的大型醫院信息系統。
業內交流 該院醫務人員在“科技興院,便民為本”的方針指導下,刻苦鉆研醫療技術之風長盛不衰。近10年來,該院承擔各級科研項目133項,有64項共獲得國家教委、省、市等各級科技進步120個,出版專著5部。承擔了廣州醫學院、廣州衛生學校的大量臨床教學任務,作為國家藥品臨床研究、廣州地區多家醫學院校的教學,擁有博士生、碩士生導師20余人。承擔來自全國各地的衛生技術人員的培訓任務,每年接受生200—250人,承辦xxx和省、市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10—15項。
醫術交流
科室設置和特長(色)專科
心血管內科 心血管內科是廣東省“五個一科教興醫工程”重點專科,現設病床44張(包括CCU病床7張),有教授和主任醫師2人,副教授和副主任醫師3人,和主治醫師3人,其中具有博士、碩士學位6人,碩士研究生導師2人。心血管介入技術尤其冠心病介入技術(冠脈造影、經皮冠脈腔內成形術、冠脈支架術、旋磨術、血栓抽吸術等)是該專科的特長,處于國內先進水平,在國內開展了首例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旋磨術,獲國務院經濟發展中心頒發“中華之最”牌。頸動脈、腎動脈、下肢動脈等周圍動脈擴張和支架術是該科的常規診療技術手段,在冠心病、高血壓、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疾病的診治具有省內先進水平。
心血管外科 廣州市“科教興醫”重點專科,設有病床30張,CCU病床4張,有教授和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1人,副主任醫師3人,主治醫師4人,其中博士、碩士學位4人。擅長于低體重復雜先天性心臟病、瓣膜病及冠心病的治療,如完全性大動脈錯位矯治,同種異體主動脈帶瓣血管移植重建右室流出道等均獲滿意效果,成功實施省內首例二尖瓣置換同時冠狀動脈搭橋手術,1998年成功進行了省內首例原位心臟移植手術和不停跳狀態下的冠狀動脈搭橋手術。
消化內科 廣州市“科技興醫”重點專科,附設胃鏡室、消化實驗室、超聲聚焦刀腫瘤治療中心。現有床位40張,有教授和主任醫師2人,副教授和副主任醫師4人,和主治醫師5人,其中博士、碩士生導師2人,博士、碩士學位6人。擅長于幽門螺桿菌及其相關的慢性胃炎及胃、十二指腸潰瘍、功能性胃腸病、肝硬化及其并發癥、肝癌等消化系統疾病的治療;對胃腸道息肉、肝硬化食道靜脈曲張出血、消化性潰瘍出血、膽總管結石、賁門失弛緩癥、幽門梗阻、晚期食道癌、胃造瘺等可運用先進的儀器進行內鏡下治療。在中南地區率先引進HIFU超聲聚焦刀,開展多種腫瘤的無創性治療。胃幽門螺桿菌感染系列研究和最佳根除方案處于國內xxx水平,成為2000年衛生部十大重點推廣項目之一。
血液內科 現有病床38張,附設血液病學實驗室,屬廣州市“科技興醫”重點實驗室;有教授和正、副主任醫師3人,主治醫師6人,其中碩士生導師1人,博士、碩士學位9人。。近年來在國內率先開展了非清除性骨髓造血干細胞移植(NST)和臍血造血干細胞移植(UCBT),成功治療了多例急、慢性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淋巴瘤、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等血液,療效處于國內先進水平。開展了臍血造血細胞體外培養定向擴增、PCR-SSP法進行供受體HLA配型、微衛星法DNA指紋圖檢測、CD34+細胞的分選等研究工作,促進了造血干細胞移植工作的開展,并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麻醉科 廣州市“科技興醫”重點專科,有教授和主任醫師2人,副教授和副主任醫師4人,主治醫師9人,其中碩士導師1人、博士、碩士(含研究生)8人。承擔廣東省“五個一工程”等重點科研項目9項,獲各級科技進步11;主編《臨床監測學》專著一部,“圍術期呼吸力學連續氣道的監測”、“急性疼痛治療PCA藥代動力學和藥效學的研究”、“全麻深度監測和調控、聽覺誘發電位指數的臨床應用研究”三項技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臨床麻醉、疼痛治療(含疼痛專科)和重癥監測的整體水平在省內名列前茅,擅長各科危重病人、老年病人、心血管手術和(心、肝、腎)等病人的麻醉處理。
矯形外科 現有病床45張;主任醫師2人,副主任醫師4人,主治醫師3人;其中碩士生導師1人,博士、碩士3人。專業項目包括創傷脊柱外科、關節外科、顯微修復重建等。其強項為創傷骨科、頸椎病、關節置換、肢體修復與功能重建,在省內率先開展對重癥高危頸椎病人的頸椎前、聯合手術取得滿意療效,省內首例半骨盆置換治療骨盆腫瘤獲得成功,首例以踝代膝下肢功能重建術和足死移植再造多指術,達到省內xxx水平。四肢島狀皮瓣和復合組織瓣移植獲省、市科技進步,活骨移植血供監測新方法處于國內xxx水平。
醫師介紹
潘錦瑤醫生簡介 廣州醫學院碩士導師,廣州市衛生局局管優秀科技人才,廣州市中青年中醫,廣東省、廣州市級醫結合消化重點專科學科帶頭人,廣東省中醫藥學會熱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醫結合消化委員會常委,廣東省醫結合學會危重病專業委員會常委,廣東省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廣州市中醫藥學會副主任委員、副秘書長。近年來在國內專業期刊上發表論文共十多篇。承擔和參與廣東省中醫藥管理局和市科委科研項目多項,在xxx刊物發表文章多篇,參與的課題獲市科委技術進步二等。
畢業于廣州中醫藥大學,從事中醫內科臨床、教學、科研工作近30年,對中醫內科各系統的治療有著豐富的經驗,擅長醫結合治療消化系統、心腦血管系統、內分泌系統疾病,尤其以慢性胃腸炎癥性疾病、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道腫瘤,慢性萎縮性胃炎,脂肪肝、肝膽道感染、潰瘍性結腸炎、高血壓、中風以及亞健康的中醫調理見長。
許瑞瓊醫生簡介 畢業于廣州中醫藥大學,從事臨床工作近30年。主治中醫內科、婦科、兒科各種疾病。尤其擅長于醫結合治療消化、呼吸、心腦血管、婦科等疾病。如急慢性胃炎、結腸炎、潰瘍病、腫瘤、慢支炎、高血壓、中風、頸椎病以及婦女月經不調、乳腺病、更年期綜合癥等。
呂忠文醫生簡介 1983年畢業于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士,從事中醫骨傷科臨床工作23年。擅長結合治療四肢骨折、跌打損傷、腰椎間盤脫出、頸椎病及風濕性關節炎、痛風、肩周炎等疼痛疾病。對中醫皮膚病、瘡瘍、結腸炎、脫發、面部座瘡等中醫雜病有獨特的治療方法及良好的療效。
梁綠茵醫生簡介 畢業于廣州中醫藥大學,從事中醫針灸臨床專業20余年.擅長運用中醫針灸的方療中風偏癱、頸椎病、肩周炎、面神經炎等等常見病;運用中醫結合耳穴按壓的方療膽石癥;運用梅花針結合外擦藥的方療斑禿,同時還善用針灸、耳穴按壓、埋線等方法進行減肥秀身,并取得滿意的療效。
方建志醫生簡介 廣東省醫結合心血管病專業委員會委員。畢業于南方醫科大學中醫醫療系及西醫醫療系,獲醫雙學歷。畢業后任南方醫科大學附屬醫院中醫科病房醫師;現任市一醫院中醫科副主任、副主任中醫師,從事中醫、醫結合臨床工作三十年。擅長診治呼吸病、心腦血管病。尤長于診治慢支肺氣腫、哮喘、支擴、肺炎;高血壓、冠心病、中風、中風后遺癥。對多種慢性病有自己獨特的配方。
曹利平醫生簡介 廣東省中醫名醫培養對象,醫學學士。兼任廣東省醫結合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委員和中青年委員會委員、廣東省中醫藥學會婦科專業委員會委員,從事臨床教學工作二十多年,擅長內科、腫瘤及婦科疾病的治療,尤以消化道潰瘍、胃炎、結腸炎、高血壓、糖尿病、月經不調、盆腔炎、更年期綜合征、乳腺病及各種腫瘤的中醫治療見長,對腫瘤的治療擅長運用中醫辨證施治,能減少腫瘤患者術后的副作用和放化療后的毒副反應,同時對減少惡性腫瘤的復發和轉移均有獨到之處。
何穎耽醫生簡介 主治中醫師從事針灸臨床工作十余年,擅長運用針刺、埋線、耳穴等多種方法進行針灸美容及減肥。對過敏性鼻炎的針灸治療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治療各種疼痛性疾病,頸椎病,中風后遺癥以及面癱等針灸常見病。
李凌漢醫生簡介 主治中醫師廣東省結合委員會會員,畢業于廣州中醫藥大學。對骨科痛癥有較深的研究,善于運用正骨手法,結合醫方法等多種療療各種骨科痛癥。擅長治療腰腿痛、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骨質增生、骨質疏松、肩周炎、跌打損傷、骨折、脫位等多種骨科疾病。
所屬地區
廣東省-廣州
【郵政編碼】
510180
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本內容不代表www.gelinmeiz.com立場,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gelinmeiz.com客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elinmeiz.com/21753/